低产林改造规划

合集下载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油茶低产林是指产量低于一定标准的油茶林地。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因其具有高产油、耐寒、喜湿等特点,被广泛种植于南方地区。

油茶低产林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1. 种质问题:部分油茶品种存在品质低劣、生长缓慢的问题,导致其产量较低。

这些品种对光照、温度、土壤等环境条件适应性差,生长发育不良,产量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高。

2. 地理环境问题:油茶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水分、光照等条件要求较高。

一些种植区域地理条件不适宜油茶的生长,如土壤贫瘠、干旱、水沟较多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油茶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3. 农业管理问题:油茶种植过程中的管理不善也是油茶低产的原因之一。

包括不同程度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不完善、施肥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力等。

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油茶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针对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品种改良: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速、产量高的油茶品种进行更新换代,提高油茶的整体品质和生产力。

这对于解决品种问题和提高油茶产量非常重要。

2. 土壤改良:通过施肥、调整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等措施来改善油茶生长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油茶的产量。

3. 进行合理的农业管理:加强油茶的栽培技术培训,提高种植者的管理水平,包括适时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管理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优化油茶生长环境,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4. 科学种植布局:合理规划油茶种植面积和布局,选择合适的地理环境进行油茶的种植,避免选址不当而导致油茶产量低下的问题。

油茶低产林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只有通过科学的改良方法和合理的种植管理,才能提高油茶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一、基本情况㈠林场基本情况××市××区××××林场位于××市××区××街南部,与××街××社区××村、××村接壤。

场内有一座××××水库贯穿南北,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7℃,适合各类树木生长。

海拔最高94米,最低33.3米,地貌呈中间低平、四周山林环抱之势。

场内交通便利,有一条水泥路直通场部,距107国道仅10余公里,距京珠、沪蓉高速互通15公里左右,距××市和××区均不到30公里,与周围各村均通有水泥路。

林场现有山林面积731亩,其中松杂类187.5亩,竹子34亩,杉木395亩,茶叶79.5亩,柑桔35亩。

㈡低产林基本情况根据《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对低产林界定的标准,将林分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水平均水平低30%以上;林分中同的树种组成占比重4成以下以及品种退化、老化、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林列为此次低产林项目的改造对象。

场内现有林地731亩,除187.5亩松杂树为生态公益林不得砍伐,其余509.5亩都是需改造的低产林地,其中杉木395亩,茶叶79.5亩,柑桔35亩。

二、林场低产林原因分析一是造林质量差。

造林管理粗放存在造林前没有规划设计好,造林不按适地适地树要求,再加上造林后管理粗放,只造少管,甚至不管,致使林地杂草丛生,环境恶化,林木生长缓慢,部分长成“小老头树”,有的甚至似灌木状,同时缺乏科学的抚育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林相衰败,产量很低。

二是立地条件差。

造林立地条件差也是××××林场低产林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绝大部分林地分布在立地条件差的山地上,高差大,坡度陡,地层薄,土质差。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油茶是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当地居民的生活所需和就业机会。

然而,由于油茶的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一些油茶低产林的出现,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天然环境的影响油茶生长环境中的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对油茶的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比如,油茶对土壤要求较高,而一些低产油茶林的土壤质量并不理想。

另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都会对油茶的生长环境造成影响,导致油茶的产量下降。

二、种植管理不规范油茶的种植管理需要严格把控,包括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修剪和采摘等方面。

一些油茶低产林的种植管理不规范,比如缺乏养分、荒芜、病虫害严重等,导致油茶树生长不良,结出的果实数量较少,从而影响产量。

三、缺乏科学规划油茶的种植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避免在土地利用上出现浪费现象。

然而一些油茶种植户在缺乏规划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导致一些地块极度贫瘠,无法满足油茶树正常的生长需求。

一、改善油茶种植环境提高油茶树木的生长环境是改造低产油茶林的关键。

可以采取一些强化土壤改良、营养补充和保水措施,如施用有机肥、草木灰和磷、钾等微量元素,加强地表覆盖,采取滴灌等措施,为油茶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

二、改进种植管理加强油茶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病虫害防治、适时剪枝、适量施肥等措施,以确保油茶树木的正常生长和高效产出。

另外,注重科学管理和实施互助组织等措施,增强农民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三、制定合理规划根据当地的土地利用状况和油茶种植历史,制定合理的油茶规划,保证种植面积与资源的匹配,避免因种植过度而浪费土地资源。

同时,在规划时加强对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合理安排油茶的品种、密度和种植布局,进一步提高了油茶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油茶低产林的出现还是存在很多原因的,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保证油茶的高效产出和优质发展。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是XX最新发布的《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市××区杨枫泉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一、基本情况㈠林场基本情况××市××区××××林场位于××市××区××街南部,与××街××社区××村、××村接壤。

场内有一座××××水库贯穿南北,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适合各类树木生长。

海拔最高94米,最低米,地貌呈中间低平、四周山林环抱之势。

场内交通便利,有一条水泥路直通场部,距107国道仅10余公里,距京珠、沪蓉高速互通15公里左右,距××市和××区均不到30公里,与周围各村均通有水泥路。

林场现有山林面积731亩,其中松杂类亩,竹子34亩,杉木395亩,茶叶亩,柑桔35亩。

㈡低产林基本情况根据《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对低产林界定的标准,将林分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水平均水平低30%以上;林分中同的树种组成占比重4成以下以及品种退化、老化、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林列为此次低产林项目的改造对象。

场内现有林地731亩,除亩松杂树为生态公益林不得砍伐,其余亩都是需改造的低产林地,其中杉木395亩,茶叶亩,柑桔35亩。

二、林场低产林原因分析一是造林质量差。

造林管理粗放存在造林前没有规划设计好,造林不按适地适地树要求,再加上造林后管理粗放,XXTOP100范文排行只造少管,甚至不管,致使林地杂草丛生,环境恶化,林木生长缓慢,部分长成“小老头树”,有的甚至似灌木状,同时缺乏科学的抚育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林相衰败,产量很低。

低效林改造实施方案范文

低效林改造实施方案范文

低效林改造实施方案范文低效林是指生长缓慢、林木品质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的森林。

为了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低效林改造实施方案。

一、调查评估。

首先,我们将对低效林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

通过实地勘察和数据统计,了解低效林的分布、面积、林木品种、生长状况等情况,为制定改造方案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制定改造方案。

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将结合当地的森林资源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低效林改造方案。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森林类型,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包括人工更新、天然更新、间伐补植、疏伐造林等,确保改造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

三、实施改造措施。

在制定改造方案后,我们将组织专业团队和技术人员,对低效林进行实施改造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科学施工,合理配置劳动力和物力资源,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监测效果评估。

改造工作完成后,我们将对改造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改造后林地的生长情况、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改造效果的持久稳定。

五、宣传推广。

为了提高低效林改造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推广。

包括组织宣传活动、撰写宣传资料、开展科普宣传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低效林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六、总结经验。

在实施改造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完善改造方案和工作方法,为今后的低效林改造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全力以赴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努力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的技术策略

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的技术策略

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的技术策略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油茶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种植技术滞后、资源利用不当等原因,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包括部分油茶林低产、低效、没收入等问题。

为了解决油茶低产林的问题,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通过技术策略的合理规划和实施,可以实现油茶低产林的提质增效,进一步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的技术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油茶低产林的问题及影响1.问题:油茶低产林主要表现为油茶树冠疏散、树形杂乱、树势衰弱、产量低下等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油茶树种植密度不足、管理不规范、土壤肥力差等。

2.影响:油茶低产林不仅导致油茶产量低下,同时也影响了油茶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油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改造油茶低产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技术策略1.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包括确定改造范围、目标产量、栽植密度等,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确保改造工程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土壤改良:针对低产林存在的土壤肥力差的问题,进行土壤改良工程,包括施入有机肥料、矿物肥料、微生物菌剂等,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3.树木更新:对低产林中老化的油茶树进行更新,选择优良的油茶品种进行栽植,提高树龄和树形的整齐性,增加油茶的生长势和抗逆能力。

4.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定期修剪、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保证油茶树的生长条件和产量稳定。

5.技术指导: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的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确保改造工程的实施效果。

6.综合利用:在改造工程中,要充分考虑油茶的综合利用,包括油茶果实、叶子、树皮等的利用价值,提高油茶的经济效益。

7.生态保护:改造工程的实施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平衡,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安全。

三、技术策略的实施效果通过上述技术策略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油茶产量:科学规划和土壤改良可以提高油茶生长的条件,树木更新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低产林改造可行报告

低产林改造可行报告

低产林改造可行报告一、背景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低产林是指生长缓慢、木材产量低的林地,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提高林地的产出和保护生态环境,低产林改造成为一种可行的途径。

二、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1. 提高林地产出低产林改造可以通过引种优良树种、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林地的木材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2. 保护生态环境低产林改造可以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促进植被恢复,增加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低产林改造可以增加林地的经济产出,提高周边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产林改造的实施方案1. 选取适宜树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取适宜的树种进行引种,提高林地的产出。

2. 加强管理加强对改造林地的管理,定期除草、施肥、修剪等,保持林地的生长状况。

3. 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改造林地的布局和种植密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林地的利用率。

四、低产林改造的效果评估1. 产出提高通过对改造林地的木材产量进行统计和比对,评估低产林改造的效果。

2. 生态环境改善通过对改造林地的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进行监测,评估低产林改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经济效益通过对改造林地的经济收益进行评估,分析低产林改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五、低产林改造的可行性分析1. 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在林业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具备进行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支持。

2.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低产林改造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改造的可行性。

3. 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低产林改造的产出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六、结论低产林改造是一种可行的途径,可以提高林地的产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低产林改造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低产低效林实施方案

低产低效林实施方案

低产低效林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低产低效林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

因此,制定并实施低产低效林的治理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低产低效林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首先,对低产低效林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明确其分布范围、面积和类型。

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低产低效林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低产低效林,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对于生长环境条件较差的低产低效林,可以采取人工改良土壤、优化植被结构等措施,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对于受到病虫害侵袭的低效林,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

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间伐和更新,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此外,加强对低产低效林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低产低效林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加强对低产低效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和林业从业人员对低产低效林治理的认识和重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低产低效林的良好氛围。

最后,加大对低产低效林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低产低效林治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到低产低效林治理中来,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低产低效林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和措施,才能有效地改善低产低效林的状况,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高度重视低产低效林治理工作,共同致力于推动低产低效林治理工作的开展,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湖南省委省政府6号文件和娄底市林业发展二十条,结合我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和我XXXXXXXXXXXXXXXXXX的XXXXXXXXX林生长情况,为了抓住目前XXXXXXXXX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以求更快、更多地创造较大的林业经济效益,保持我XXXXXXXXX林业持续和谐发展,故需对现有低产XXXXXXXXX林进行改造。

1.2项目范围、规划、内容与工期1.2.1项目范围:XXXXXXXXX的全部XXXXXXXXX林1.2.2规模规划低改XXXXXXXXX林面积1210亩。

1.2.3内容:包括XXXXXXXXX林低产改造,林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天然保护、病虫防治、防止水土流失等)。

1.2.4工期2006—2010年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3.1投资估算预算总投资万元。

1.3.2资金筹措1.3.2.1向省、市、县移民局申请解决、1.3.2.2请求县财政解决1.3.2.3银行贷款1.4效益本项目的实施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5组织领导和管理杏子铺XXXXXXXXX党委、政府组建毛XXXXXXXXX低产林示范基地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的领导和管理。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臵及范围XXXXXXXXX场部位于东经北纬东临西至南至北至。

总面积90公顷,其中有林地88.4公顷,灌木林地2.2公顷,未城林造林地0.7公顷。

面积共有83.1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占总面积的923%。

2.1.2水文气象我XXXXXXXXX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光资源丰富。

年平均气温18℃,一月为了低温4.8℃,七月为最高湿29.8℃,极端最高湿46℃,极端最低显为—18℃,年平均降雨量1311.8毫米,多集中分布在3—6月,无霜期263—300天之间,大于10℃的有效活动积湿等为5370度。

年平相对湿度80%,年平日照时数1621.9小时,日平4小时,太阳总副射年105.76千卡/cm2。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XXXXXXXXX整个地形为典型的小山地,平均坡度26度,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砂砾岩母质,土壤为山地红壤,肥沃程度中等偏薄。

森林覆盖率为95.3%,林木绿化率为97.4%,整个植被为毛XXXXXXXXX纯林,占总面积的%。

2.1.4水资源本林场有一部分界线与湘江一级地流涟水,直接相邻,涟水中游建有大型小库,湖南省水府庙水库,库设计容量5.7亿立方米,平均年发电量1.09亿度,河面宽阔,河水深而水质良好。

与XXXXXXXXX相邻近的另一条河流是湘江二级支流测水,发源于邵东县古塘冲,从我县青树坪入境,流经锁石、印塘、永丰、梓门等乡XXXXXXXXX,沿途接纳37条大注溪流,从东南西北四面呈向心壮于江口与涟水湘江,境内流程65.2公里。

XXXXXXXXX正是位于这两条河流湘江的江口区域。

2.2社会经济状况XXXXXXXXX平均年产楠XXXXXXXXX3.72万根,按照毛XXXXXXXXX收购价12元/担计算,年收入7.44万元。

林场现有职工12人,劳力12人,每人平收入5000元。

2.3基础设施2.3.1场部建设情况现有场部建筑面积共60 m2,土砖瓦房。

2.3.2道路建设情况从山脚到场部只有林间小路,无林区公路。

2.3.3水电状况山间有泉水可供饮用,但没有装电,仍用旧式煤油类提供照明。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该项目区全部为林区:森林覆盖率为95.3%,而XXXXXXXXX 林却占了92.3%,故XXXXXXXXX林亩产较低是影响林场经济发展一个较大因素;其次由于缺乏林区的路、山上的毛XXXXXXXXX不易背下山,大大提高了毛XXXXXXXXX的销售成本,减少了林场的收入。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2.1作为XXXXXXXXX,现经济效益很低,林场职工生活水平低下,如果不把现有XXXXXXXXX林进行低改,XXXXXXXXX林的生产效益将每况愈下,林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将无法保障。

3.2.2现水府庙水库和洋潭库区正在申报国家级湿地生态保护建设项目,XXXXXXXXX位于保护范围之内,无论从生产建设还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把XXXXXXXXX的XXXXXXXXX 林进行低改,以提高它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3.1本项目区周围村劳力资源丰富,能保障项目的顺利施工。

3.3.2我县低改项目已在石牛、荷叶等地实施多年,地区取得较丰富的低改经验,县林业局工程技术人员愿意为我XXXXXXXXX毛XXXXXXXXX低改提供技术指导。

3.3.3我XXXXXXXXX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低改领导机构,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3.3.4XXXXXXXXX立地条件中等,土壤可以改良,能较好地提高立地生产力,为毛XXXXXXXXX改成功提供了基础条件。

3.3.5现在各级市场对楠XXXXXXXXX的需求量大,楠XXXXXXXXX资源相对短缺,其价格提升,楠XXXXXXXXX的销售具有诱人的市场前景,所以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第四章XXXXXXXXX林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XXXXXXXXX林资源概况:4.1.1根据“十五”二类资源清查摸底统计,XXXXXXXXX现有XXXXXXXXX林材面积1246.5亩,楠XXXXXXXXX总株数179200株,平均每亩立XXXXXXXXX量143.7株。

平均每亩每年可长笋60根,至少可以留养新XXXXXXXXX36根,每年每亩可择伐楠XXXXXXXXX28根,照此推算,该场年产楠XXXXXXXXX3.5万根。

4.1.2XXXXXXXXX的楠XXXXXXXXX胸径一般为6.8厘米,高5—7米,大径阶楠XXXXXXXXX很少。

4.1.3XXXXXXXXX林全部为纯林,林相简单,成份单一,林分对病虫害的自控能力较差,特别容易受到XXXXXXXXX螟,XXXXXXXXX斑蛾、XXXXXXXXX笋夜笋、XXXXXXXXX笋绳、灰顶XXXXXXXXX青蛾、XXXXXXXXX缕舟虫我、XXXXXXXXX枝小蜂、XXXXXXXXX蝗等害虫的危害,从而降低每亩立XXXXXXXXX生产量和楠XXXXXXXXX质量。

4.2项目区设计年可供XXXXXXXXX量及市场需XXXXXXXXX量分析4.2.1每亩立XXXXXXXXX量由原来的140.7根增加到800根,每亩XXXXXXXXX材产量由原来的350公斤增加到1500公斤,每年可择伐立XXXXXXXXX量比例约为总立XXXXXXXXX量的15%,全场年供XXXXXXXXX量可达20万根。

4.2.2市场需XXXXXXXXX量分析丰华实业有限公司是我县乃至全省最大的一家XXXXXXXXX 制品加工企业,每年可生产XXXXXXXXX胶板40000立方米,年耗XXXXXXXXX需276万根,其他中小企业年耗毛XXXXXXXXX量可达80万根,我县楠XXXXXXXXX采伐指标仅为50万根,实际每年可采XXXXXXXXX量还不到40万根。

由此可见,我县XXXXXXXXX制品加工企业对楠XXXXXXXXX资源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实际可供XXXXXXXXX量。

目前,各加工企业老板纷纷反映资源不足,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本项目实施后,不愁楠XXXXXXXXX没有销路。

第五章规划设计5.1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林业的6号文件和我市“发展林业的二十条”为指导思想,保护和发展我XXXXXXXXXXXXXXXXXX产业,加强毛XXXXXXXXX丰产林示范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规范全XXXXXXXXX毛XXXXXXXXX 经营管理,提高林分质量,提高各XXXXXXXXX制品加工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加快我县XXXXXXXXX产业发展的进程,充分发挥XXXXXXXXX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2项目规划原则5.2.1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5.2.2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统一的原则。

5.2.3以低改为主,低改与新造相结合,笋材村共同发展。

5.2.4科学试验与科技推广相结合的原则。

5.2.5社会参与的原则。

5.3建设标准5.3.1立XXXXXXXXX分布均匀,每度立XXXXXXXXX数达到140株以上。

5.3.2年亩产XXXXXXXXX材300公斤和笋300公斤以上。

5.3.3XXXXXXXXX龄结构合理,1、2、3度XXXXXXXXX的比例应控制在各占1/3左右。

5.3.4经济效益增幅在50%以上,原则上效益不低于600元/亩。

5.3.5有较便利的交通条件,楠XXXXXXXXX销售方便。

5.3.6生态环境保护良好,XXXXXXXXX林控病虫害自控能力较强。

5.4建设规模5.4.1材用丰产林340亩。

5.4.2笋用丰产林500亩。

5.4.3笋材用林370亩。

5.5规划布局5.5.1材用林:北至涟水河,南至XXXXXXXXX场部经济林处,要与大树村隔界,东与桂花村隔界总面积340亩。

5.5.2笋用丰产林:北至桂花村以林中小路为界,南至山脊与大树村隔界,东至沿湾里处山脊斜上的林中小路,总面积500亩。

5.5.3笋材和用材:西至沿湾里处山脊斜上的林中小路,东北方向与桂花村之界,南与大树村隔界,规划总面积370亩。

5.6低改试验分析5.6.1不同经营管理“低改林”发笋情况如下表:不同经营管理“低改林”发笋成XXXXXXXXX 表5.6.2劈山增值试验结果如下表:劈山增值表5.6.3不同经营类型“低改林”发笋成林产量情况:不同经营类型“低改林“发笋成林产量表:5.6.4“低改”试验XXXXXXXXX 鞭生长表:第六章低改任务和建设内容6.1低改任务低改任务主要有:改良土壤,提高立地生产能力,提高毛XXXXXXXXX品质,改善林场基础设施条件,增加林场年纯收入。

6.2建设内容6.2.1基础设施建设6.2.1.1道路道路分机械道和作业便道,机械通道指外界到达XXXXXXXXX的道路,宽度不小于3米,符合产品运输和生产性设施进场需要。

作业便道是根据实际环境条件布设的作业道,以方便日常生产经营和降低劳动强度为前提,一般宽度不小于0.8米。

本项目区设机械道2—3条,总长度大约4.5千米,连接大树村的天圫仑与项目区各XXXXXXXXX林低改基地。

林中开设作业便道数条,总长度为5千米,将原来的林道拓宽即可。

6.2.1.2水利设施。

水利设施是实施毛XXXXXXXXX丰产高效的重要基础设施。

根据XXXXXXXXX的地形和面积,可设容量为15立方米的水池4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