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名单

合集下载

革命先烈故事5则

革命先烈故事5则

革命先烈故事5则革命先烈的故事5则(1930~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

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

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

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

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

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高地表面阵地之敌。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名单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名单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名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2名)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毛岸英。

活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徽“特级英雄”称号(2名)杨根思、黄继光。

“一级英雄”称号(50名)卜广德、于泮宫、于喜田、王海、王兆才、王学凤、王德明、毛张苗、孔庆三、刘庆亮、刘维汉、孙占元、孙生禄、孙振录、伍先华、李凤林、李家发、李延年、余新发、许家朋、沈树根、邱少云、张永富、张积慧、吴志洲、贠宝山、周厚刚、陈忠德、杨宝山、杨育才、杨春增、杨连第、胡修道、赵宝桐、柴云振、徐长富、高成山、高景灏、倪祥明、秦家彬、曹庆功、曹玉海、郭忠田、郭恩志、曹家富、崔建国、雷宝森、鲁珉、魏玉德、谭炳云、毛岸英。

“一级模范”称号(4名)王兴纪、孙凤钜、罗盛教、张益仁。

“二级英雄”称号(286)马忠庆、马新年、万子扬、王天保、王合良、王保江、王彦林、王德福、毛国臣、邓章德、牛保才、冉隆华、田立明、平太信、龙世昌、任志明、刘凤勇、刘钦、刘俊卿、刘继和、农廷秋、孙子明、朱友恒、朱金池、朱溶堂、安炳勋、关崇贵、吕慕祥、余贵、宋兰君、李文彦、李元兴、李汉、李忠先、李经盛、李洪序、李祥、杨国良、杨振玉、陈开茂、陈吉、陈德生、陈治国、邹炎、易才学、房光超、庞殿臣、周德高、林炳远、范万章、欧文辉、郑金钵、郑起、郑朝元、张世秀、张兰亭、张建明、张桃芳、张像山、张瑞臣、胡文江、胡连、郝兴文、郝志新、高云和、高良伦、孙志忠、栗振林、徐天良、徐连才、徐恒禄、贾云明、唐治平、梁振隆、阎成恩、黄丑和、黄道明、曹光景、葛英东、葛洪臣、蒋永德、蒋道平、程述中、程荣庆、韩德彩、焦景文、董克荣、董明德、彭焕新、鲍清芳、赖发均、蔡兴海、潘学仕、潘昌义、穆守营、薛志高、戴荣华、尹继发、卢耀文、吕玉久、陈振安、张全合、张明录、张振智、胡金华、于水林、马一钧、马天明、马玉臣、马如华、马寿昌、王万夏、王云阁、王元义、王文范、王占山、王玉生、王庆琳、王兴义、王克传、王志、王虎元、王学才、王保德、王锁昌、王景洲、孔繁玉、车臣才、牛锡浩、尹东华、方新、支全胜、叶永安、叶君、叶树东、史阜民、刘久恒、刘云典、刘长岭、刘石友、刘四、刘光子、刘兴文、刘建华、刘保成、刘根全、刘清怀、刘福海、乔永生、孙克荣、孙明芝、毕武斌、任西和、许长友、邢连富、李云龙、李云汉、李文生、李文柱、李太林、李玉才、李华云、李吉武、李秀德、李青山、李英才、李国玉、李国海、李国珩、李洪全、李树森、李家芝、李耘田、李曙荷、汪金兰、冷树国、苏文俊、宋祥华、杜树君、吴少桂、吴胜凯、沈志宏、肖贵强、杨太忠、杨仁富、杨阿如、杨伯钊、杨锡生、杨树华、杨道根、陈士荣、陈少清、陈启瑶、陈志、陈伯悦、陈忠贤、邵凤阳、陆廷高、陆昌荣、邱耳林、周子和、周文江、周平、周信仁、周腊生、周景和、金克智、张万荣、张文兰、张来元、张希瑞、张良广、张宝富、张振华、张渭良、张豪、张福荣、林贵远、范仁和、尚衍发、武在元、郑长华、郑定富、欧阳代炎、骆家奎、饶一世姜世福姚显儒、赵在柱、赵永旺、赵柏生、赵志恒、赵继华、胡祖卿、段培英、高月明、高守余、高胜德、高润田、高殿禄、徐方斌、徐生、徐申、徐帮礼、柴育民、唐云、唐凤喜、郭隆楷、袁孝文、钱忠胜、黄万丰、黄在渔、黄宗德、崔长海、崔贵江、阎万库、阎洪全、梁封、曹殿生、梅怀清、麻俊坤、韩发成韩国富、韩勤忠、粟学福、谢坤、程九龄、蒋元伦、喻忠奎、曾少才、曾平章、曾南生、傅庆祥、傅绍斌、董恒志、褚庆然、简海金、解法正、蔡金同、蔡朝兴、漆少泉、谭朝志、裴景善、樊金明、潘泽明、薛文德。

革命烈士的事迹20则(优秀版)

革命烈士的事迹20则(优秀版)

《革命烈士的事迹》革命烈士的事迹(一):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

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

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

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

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革命烈士的事迹(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董存瑞生辰:1929年10月15日祭日:1948年5月25日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

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英雄邱少云

英雄邱少云

英雄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

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攻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战斗中,他所在连队担任突击任务。

战前,他和连队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仅60米的地方执行潜伏任务,但在潜伏到第二天中午前,他不幸被敌人打来的燃烧弹击中。

在这生死紧要关头,他为了整体,为了胜利,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21岁。

他的牺牲保证了全连队潜伏任务的胜利完成。

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当晚就胜利地攻占了391高地,全歼敌军1个加强连。

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的申请和表现,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光荣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这是在上甘岭战役一场战斗中的两位士兵,他们一位臂折腿断,一位双目失明——这是因这场战斗产生的肢体缺憾,于是失明者背负起断腿者,断腿者给失明者指路,继续向前冲击并打击反扑之敌,直到其中一位士兵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两位士兵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骄人战绩,比如毙俘了多少敌人,缴获了多少枪炮,击毁了多少坦克等等,在上甘岭上众多的英雄人物中,他们的名字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的惹眼。

虽然他们也是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在上甘岭,这个档次的英雄人物名单很长。

两位士兵是我的四川大同乡,当年也就是二十岁左右,我对他们的全部了解,其实仅限于相关战史资料中查到的两段简短扼要的文字:薛志高四川省简阳县人,一九三○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第五连副班长。

上甘岭战役中,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晚,他们连参加反击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他所在班参加了突击排。

在攻击中,班长牺牲了,他指挥全班继续冲击,他左臂负伤,仍坚持战斗,并夺回了一个阵地,歼敌28名。

十大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简短

十大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简短

十大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简短十大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简短(篇1)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奔往来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

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她是多么地勇敢,当进攻解放区,她主动留下来,我想你们一定是讨厌战争的,更不用说参加战争。

而她主动要求留下来战斗,这要有多大的勇气!在战场上有可能会吃不饱,有可能穿不暖,有可能要好几天都不能睡觉,甚至会死!要知道每次战场上都会伤亡惨重,难保自己不出意外,而她舍弃休闲的生活,为了革命,她勇敢地参加了!要知道,没有人逼她,但她却依然主动要求留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知道我刚才语言有点重复,但我觉得就一句话还不够,要更多的话才能表达我对她的佩服。

当我读到“阎军袭击云周西村时,因叛徒告密而被捕”时,我又觉得刘胡兰这次总该用完了她的勇气吧,自己人都背叛了自己,心情肯定会很复杂,脑子很容易乱,可能就会告诉敌人国家机密,而且面对生与死的时候,无数人都会不顾一切地选择生。

但是我错了,因为后面说“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这让我震惊了,她不仅在生与死中选择了死,而且这生还附加了很多好处,这真令我完全地感到她的伟大,这简直可以说是视死若归,你们设想一下,换做是自己,能做到吗?我又读到“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

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我又流下了眼泪,这么伟大的人就这么死了太可惜了,但是这是事实,我不能让她死而复生,这让又感到了老天的不公——为什么许多好人最终都不是自然死亡,而许多坏人却能逍遥法外这是为什么?但我悲伤的同时又震惊了——她竟然未满15周岁!也就是说只比我们大两岁!这么小竟然有这么大的勇气!她,为了革命视死若归,她就是我们中华的英雄!十大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简短(篇2)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名单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名单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名单1、齐进虎——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79师侦察队长。

山东省莱城县崖(头)区前圩村人,1925年生,1945年入伍,1953年(1950年)12月牺牲。

一级人民英雄2、刁仁忠——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0师侦察科长。

山东省昆俞县人,1919年生,1942年入伍,1951年8月17日牺牲。

一级人民英雄3、刁子仁——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1师243团3营7连连长。

山东省昆俞县长山村人,1919年生,1945年入伍,1951年9月14日病逝于前线。

二级人民英雄4、何玉兴——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1师243团1营卫生班长。

山东省临朐县水崖村人,1929年生,1944年入伍,1950年12月牺牲。

5、纪序祥——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0师138团司号长。

山东省昆俞县白露区冢子庄人,1929年生,1945年入伍。

三级人民英雄6、王长息——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148师442团参谋长。

山东省文登县大河区团山村人,1917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1953年4月12日牺牲。

7、王凤来——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124师371团参谋长。

山东省平原县崔家寨人,1919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1951年4月6日牺牲。

8、李锡臣——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后勤部管理科科长。

山东省复程县青集北区单店村人,1911年生,1939年参加革命,1952年3月12日牺牲。

9、孟琎——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3师7团副团长。

山东省聊城县孟庄村人,1923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1952年1月牺牲。

10、郭忠素——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政治部敌工科副科长。

山东省鱼台县人,1920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1952年6月11日牺牲。

11、赵吉祥——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113师337团参谋长。

山东省莒县人,1923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1952年6月牺牲。

12、张志宏——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6师16团副团长。

山东省南皮县潞灌区凤翔家村人,1925年生,1939年参加革命,1952年10月10日牺牲。

有关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概括

有关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概括

有关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概括有关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概括(篇1)黄继光黄继光(1930~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

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

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

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

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

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

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最终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有关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概括(篇2)刘胡兰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

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事迹7篇1秘书

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事迹7篇1秘书

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事迹7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事迹7篇我们时常会想起那为国为民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想起他们生前英勇战斗、无私奉献的壮举。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事迹,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帮助对大家有所帮助。

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1黄继光(1930——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

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

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进取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很多征兵。

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

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

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情景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名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2名)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毛岸英。

活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徽“特级英雄”称号(2名)杨根思、黄继光。

“一级英雄”称号(50名)卜广德、于泮宫、于喜田、王海、王兆才、王学凤、王德明、毛张苗、孔庆三、刘庆亮、刘维汉、孙占元、孙生禄、孙振录、伍先华、李凤林、李家发、李延年、余新发、许家朋、沈树根、邱少云、张永富、张积慧、吴志洲、贠宝山、周厚刚、陈忠德、杨宝山、杨育才、杨春增、杨连第、胡修道、赵宝桐、柴云振、徐长富、高成山、高景灏、倪祥明、秦家彬、曹庆功、曹玉海、郭忠田、郭恩志、曹家富、崔建国、雷宝森、鲁珉、魏玉德、谭炳云、毛岸英。

“一级模范”称号(4名)王兴纪、孙凤钜、罗盛教、张益仁。

“二级英雄”称号(286)马忠庆、马新年、万子扬、王天保、王合良、王保江、王彦林、王德福、毛国臣、邓章德、牛保才、冉隆华、田立明、平太信、龙世昌、任志明、刘凤勇、刘钦、刘俊卿、刘继和、农廷秋、孙子明、朱友恒、朱金池、朱溶堂、安炳勋、关崇贵、吕慕祥、余贵、宋兰君、李文彦、李元兴、李汉、李忠先、李经盛、李洪序、李祥、杨国良、杨振玉、陈开茂、陈吉、陈德生、陈治国、邹炎、易才学、房光超、庞殿臣、周德高、林炳远、范万章、欧文辉、郑金钵、郑起、郑朝元、张世秀、张兰亭、张建明、张桃芳、张像山、张瑞臣、胡文江、胡连、郝兴文、郝志新、高云和、高良伦、孙志忠、栗振林、徐天良、徐连才、徐恒禄、贾云明、唐治平、梁振隆、阎成恩、黄丑和、黄道明、曹光景、葛英东、葛洪臣、蒋永德、蒋道平、程述中、程荣庆、韩德彩、焦景文、董克荣、董明德、彭焕新、鲍清芳、赖发均、蔡兴海、潘学仕、潘昌义、穆守营、薛志高、戴荣华、尹继发、卢耀文、吕玉久、陈振安、张全合、张明录、张振智、胡金华、于水林、马一钧、马天明、马玉臣、马如华、马寿昌、王万夏、王云阁、王元义、王文范、王占山、王玉生、王庆琳、王兴义、王克传、王志、王虎元、王学才、王保德、王锁昌、王景洲、孔繁玉、车臣才、牛锡浩、尹东华、方新、支全胜、叶永安、叶君、叶树东、史阜民、刘久恒、刘云典、刘长岭、刘石友、刘四、刘光子、刘兴文、刘建华、刘保成、刘根全、刘清怀、刘福海、乔永生、孙克荣、孙明芝、毕武斌、任西和、许长友、邢连富、李云龙、李云汉、李文生、李文柱、李太林、李玉才、李华云、李吉武、李秀德、李青山、李英才、李国玉、李国海、李国珩、李洪全、李树森、李家芝、李耘田、李曙荷、汪金兰、冷树国、苏文俊、宋祥华、杜树君、吴少桂、吴胜凯、沈志宏、肖贵强、杨太忠、杨仁富、杨阿如、杨伯钊、杨锡生、杨树华、杨道根、陈士荣、陈少清、陈启瑶、陈志、陈伯悦、陈忠贤、邵凤阳、陆廷高、陆昌荣、邱耳林、周子和、周文江、周平、周信仁、周腊生、周景和、金克智、张万荣、张文兰、张来元、张希瑞、张良广、张宝富、张振华、张渭良、张豪、张福荣、林贵远、范仁和、尚衍发、武在元、郑长华、郑定富、欧阳代炎、骆家奎、饶一世姜世福姚显儒、赵在柱、赵永旺、赵柏生、赵志恒、赵继华、胡祖卿、段培英、高月明、高守余、高胜德、高润田、高殿禄、徐方斌、徐生、徐申、徐帮礼、柴育民、唐云、唐凤喜、郭隆楷、袁孝文、钱忠胜、黄万丰、黄在渔、黄宗德、崔长海、崔贵江、阎万库、阎洪全、梁封、曹殿生、梅怀清、麻俊坤、韩发成韩国富、韩勤忠、粟学福、谢坤、程九龄、蒋元伦、喻忠奎、曾少才、曾平章、曾南生、傅庆祥、傅绍斌、董恒志、褚庆然、简海金、解法正、蔡金同、蔡朝兴、漆少泉、谭朝志、裴景善、樊金明、潘泽明、薛文德。

“二级模范”称号(75名)于凤泉、于宪桂(女)、于琛、于西元、王永维、王明学、王法利、王顺义、王紫龙、亓凤峦、车书琴(女)、史元厚、白鹤连、刘玉祥、刘秀珍(女)、刘宝英、刘绍银、刘树德、任玉祥、任廷昌、孙夫章、伍克勤、朱重元、许景春、李小羊、李文臣、李怀道、李根葆、杜占山、杜福先、沈先宏、何柏年、宋克义、苏志明、陈汉文、陈达志、陈良、陈国钧、杨再先、杨金生、杨明忠、杨殿超、杨瑞金、陆春无、陆善清、罗德顺、岳吉斋、苟光辉、林波、林范洪(女)、范永、张灿、张信福、张培芝(女)、张耀义、赵尔云、赵金贵、赵宪法、饶严昌、姚小遂、施玉南、钱良生、席忠、黄国铣、黄明德、谢教礼、曾义宽、曾荣廷、程山堂、童家祥、路林民、靳国华、熊克恒、薛其德、耀先。

“特等功”称号(85名)于德江、王万成、王安全、王兴邦、王英、王荣、牛喜生、牛瑞山、文汉春、方国发;甘士良、史仁和、史朝珍、刘万寿、刘东武、刘岐、刘金声、刘桃顺、牟世清、许鸿斌;朱有光、孙忠国、孙敬珍、孙福祥、华龙毅、齐子英、吕学敏、苏世英、宋文新、何家胜;肖子云、李飞、李玉、李占广、李光录、李炳舟、李春长、李海清、李满、李德贵;陈仁华、陈佑甫、陈亮、陈其昌、陈德清、邱宪章、吴儒林、杨保明、邹天仁、金耳世;罗子周、罗沧海、郑玉田、郑恩喜、张广生、张书明、张守义、张怀英、张昭义、张炳恒;张续计、赵毛臣、赵玉忠、赵先有、赵连山、侯白锁、胡志先、胡照春、顾洪臣、唐章洪;徐忠、郭正喜、郭金升、隋春暖、黄德明、常同茂、崔含弼、梁庆友、逯松亭、彭福礼;赖永泽、满维平、谭光焕、谭芳云、潘正光。

胡修道(1931年12月-2002年3月13日),四川金堂县金龙镇净因村人[1],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

生平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第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五连战士。

1953年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朝鲜战争中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作战。

1952年11月5日,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和班长李锋及另一名新战士滕土生坚守597.9高地三号阵地,激战一天,打退敌人进攻41次,他一人歼敌280余人。

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同年6月25日,出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胡修道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历任班长、排长、副营长、团副参谋长、副团长、副师长、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尉军衔。

1988年退休定居徐州,退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副参谋长。

2002年3月13日病逝于南京军区总医院。

1952年11月5日,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和李承晚,发动了上甘岭战役中最猛烈的进攻,攻击的重点就是上甘岭左侧597.9高地。

志愿军利用597.9高地周围的大小山头构筑了12个阵地,胡修道和班长李锋、新战士滕土生负责坚守3号阵地。

由于是第一次与敌人真枪实弹地干,年轻的胡修道起初还有些心跳。

当敌人第一次向阵地冲来时,胡修道紧握爆破筒的手渗出了汗水。

眼看着敌人越来越近,班长一声令下,胡修道就没命地往敌群中扔手榴弹、手雷、爆破筒……“直到班长抓住我的手腕,我才知道敌人早已被打退了。

”胡修道风趣地说:“多年来,我一直十分懊悔自己当时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弹药。

”在当时,志愿军的供给艰难,弹药常常比生命还宝贵。

不久,两个多排的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

这次,胡修道和班长先集中火力向分散的敌群两边打,迫使敌人往中间挤,再往前面猛打一阵,让前面的敌人爬不起来,后面的往前拥,等敌人挤到一起时,突然向敌群投手榴弹。

这种被称为“包饺子”的方法果然奏效,直打得敌人丢盔弃甲,四散逃命。

在当时,为了让新战士尽快适应战场,志愿军采取了“一看、二打、三带”的方法,即由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上阵地,第一次老兵打,新兵看;第二次新兵打,老兵在一边指导;第三次或让新兵自己打,或由老兵带着新兵打。

打退了敌人两次冲锋后,胡修道和滕土生就成了“老兵”了。

班长就被调去支援9号阵地,他们俩又连续击退了几个排的敌军多次疯狂反扑。

他们刚想停下来喘息一会儿,这时,连指挥所传来紧急战报:10号阵地没人了,敌人攻得正急!这时,连长朝他们一挥手,他们立即又突破敌人几道火墙,来到10号阵地,发现守在10号阵地上的只有一个已经挂了彩的战士,而旁边的0号阵地正是几天前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地方。

带着一腔怒火,胡修道和战友又击溃敌人的多次进攻。

这时,排长郭三旦向他们匍匐过来支援,可就在刚进洞的一瞬间,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

“死也要守住阵地!”这是排长牺牲前留给他们唯一的话。

排长牺牲了,负伤的战友滕土生又被调走执行其他任务,阵地上只留下了胡修道一个人。

正当胡修道感到身体极度虚弱,准备停下来啃两口馒头时,正前方一大群敌人又蜂拥而至。

胡修道炸雷般地吼了声:“还我排长!”兜头就是一阵手榴弹。

扔得正酣时,几个战友过来支援,说:“连长命令你速回3号高地!”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敌人把坦克开了过来,几百门火炮齐射过来,头顶上的飞机开始狂轰乱炸。

胡修道依靠着所剩不多的弹药,在3号、10号高地间来来回回地打,竟奇迹般地打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

“阵地上没了一点声响,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等待着敌人最后的挣扎,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

”老英雄平和了一下情绪,又接着回忆——黄昏的时候,敌人又一次漫山遍野地挤压过来。

胡修道扔完最后的一颗手榴弹、手雷后,抓起自动枪,跳上阵地,大叫一声:“敌人上来了,冲啊,为战友们报仇,为祖国人民争光!”随着这一声怒吼,周围阵地同时响起了撼天震地的杀声。

千钧一发的时刻,志愿军的大部队赶到了,敌人再次溃逃,战斗胜利结束了。

杨育才(1926—1999),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陕西省沔县人,1949年参军年,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在1953年金城战役中率侦察排消灭敌精锐白虎团团部,是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主人公严伟才的原型。

生平杨育才杨育才(1926年~1999年5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陕西省沔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阵地防御作战、巩固阵地作战、战术反击战及夏季反击战役。

作战机智勇敢,被誉为“大力士”、“飞毛腿”和“小诸葛”,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金城战役。

1953年7月,金城战役时任侦察排副排长,奉命率小分队执行“虎口拔牙”——突袭南朝鲜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1团(即“白虎团”)团部任务。

13日晚,他乔装成“美国顾问”,12名侦察员化装成护送“顾问”的敌军,直插敌纵深。

他指挥分队3个小组分头作战,冲进敌警卫室、会议室,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乱作一团。

仅用13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圆满完成突袭任务,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