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所占比例(以Aa为例)GZSW160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17.0分)1.鼠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基因B、b控制),两只黑鼠交配,生了3只棕鼠和1只黑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棕色为显性性状B. 子代黑鼠基因型为BB的概率是14C. 若检测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选用棕鼠与其交配D. 若亲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则应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2.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 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D.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1:1:13.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 F2的表现型比为3:1B.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 F2的基因型比为1:2:1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4.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 RrMm、RrmmB. RrMm、RRmmC. RRMm、RrmmD. RRMM、RRmm5.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的数量之比是3: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 13:2:1B. 49:14:1C. 1:2:1D. 9:6:16.某种鼠中,黄色基因A对灰色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A. 2:1B. 3:1:1C. 4:2:2:1D. 9:3:3:17. 已知A 与a 、B 与b 、C 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 、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 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的效率越低。

2. 细胞核的控制能力制约细胞的长大。

二、细胞的增殖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三、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而减数分裂、无丝分裂不能周而复始地进行,所以不具有细胞周期。

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②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③分裂间期长,分裂期短;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同。

2.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DNA分子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有2 条染色单体)(2)分裂期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②核仁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纺锤体、染色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细胞质分裂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5、有丝分裂的意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 次,细胞分裂1 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形态相同大小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有DNA的复制)2、举例:蛙的红细胞等。

五、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有关试剂及作用:(1)解离液:质量分数15%和体积分数95%按1:1混合而成的,作用是将细胞分散开来。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热点针对练36(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热点针对练36(含解析)新人教版

热点针对练361.苦瓜植株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

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B.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D.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2.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制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3.(2019·东莞模拟)小麦的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

让杂合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F5播种后淘汰感锈病类型,则长出的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A.31/33B.31/32C.31/64D.31/664.(2018·汕头统考)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B.15∶7C.9∶7D.15∶95.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致死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交配3次后所得F3中Aa所占比例为2/5( )A.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B.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C.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D.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6.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

微专题12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专用)

微专题12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专用)
【题型突破】
经典高考题:用基因型为 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 基因型频率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Ⅱ的 中 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Ⅲ的 中 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Ⅳ的 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 和 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1)杂合子 连续自交问题分析 杂合子 连续自交 代(如图),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纯合子的比例为 ,显性纯合子的比例=隐性纯合子的比例 。
C错误。基因型为 的个体随机交配, 淘汰隐性个体前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 、 、 ,淘汰隐性个体后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 、 , 基因的频率 , 基因的频率 ; 淘汰隐性个体前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 、 、 ,淘汰隐性个体后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 、 , 基因的频率 , 基因的频率 ; 淘汰隐性个体前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 、 、 ,淘汰隐性个体后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 、 ,D正确。
(1)杂合子 连续自由交配问题分析 杂合子 连续自由交配 代,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 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 (2)杂合子 连续自由交配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概率计算 例: 淘汰 个体后,基因型 的个体占 , 的个体占 ,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求 中 的比例。
备战2023高考
微专题12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1.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
(1)用经典公式或分离比计算 ①概率 。 ②根据分离比计算

C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解析] 基因型为 的小麦进行连续自交所得的 、 、 中,基因型为 、 、 的比例分别是 、 、 ,则在 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 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对应曲线Ⅳ,即曲线Ⅳ的 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 。

题型11分离定律的易错题型和特殊遗传现象(题型归纳)

题型11分离定律的易错题型和特殊遗传现象(题型归纳)

题型11 分离定律的易错题型和特殊遗传现象(题型归纳)自交和自由交配一般不单独设题,常与遗传规律结合在一起考查,在遗传相关问题的解决、实验方法的选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预测在2023年高考中,“自交和自由交配”仍可能作为主要的交配方式出现在遗传规律相关的试题中,还可能结合配子致死、隐性纯合致死等特殊情况进行考查。

因此,正确区分“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念和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1.(2021•湖北)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

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所决定,属于显性遗传。

甲、乙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男性,丙、丁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女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窝B.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C.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50%D.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可知,酒窝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设相关基因为A、a,则有酒窝为AA和Aa,无酒窝为aa,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A、结合题意可知,甲为有酒窝男性,基因型为AA或Aa,丙为有酒窝女性,基因型为AA 或Aa,若两者均为Aa,则生出的孩子基因型可能为aa,表现为无酒窝,A错误;B、乙为无酒窝男性,基因型为aa,丁为无酒窝女性,基因型为aa,两者结婚,生出的孩子基因型均为aa,表现为无酒窝,B正确;C、乙为无酒窝男性,基因型为aa,丙为有酒窝女性,基因型为AA或Aa。

两者婚配,若女性基因型为AA,则生出的孩子均为有酒窝;若女性基因型为Aa,则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C错误;D、甲为有酒窝男性,基因型为AA或Aa,丁为无酒窝女性,基因型为aa,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aa,则甲的基因型只能为Aa,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正确分析题干,明确相关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

专题一 孟德尔遗传规律、题型及解题方法

专题一  孟德尔遗传规律、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专题一孟德尔遗传规律、题型及解题方法(在完全显性、独立遗传、性状由单基因控制的前提下)一、规律方法1.杂合子(Aa)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基因型分离比为:1AA:2Aa:1aa(或AA:Aa:aa),表现型分离比为:3显性:1隐性(或显性:隐性)。

2.纯合子(AA或aa)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即稳定遗传。

3.杂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测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其基因型分离比为:1Aa:1aa(或Aa:aa),表现型分离比为:1显性:1隐性(或显性:隐性)。

4.纯合子(AA或aa)与隐性纯合子(aa)测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即显性表现(Aa)或隐性表现(aa)。

5.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及其产生的配子的比例。

6.杂合子(Aa)连续自交,可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

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后代中杂合子(Aa)的概率为()n,纯合子(AA和aa)的概率为1-()n。

二、概率知识1.概率:指某一事件(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通常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符号为P(A)。

2.互斥事件:指事件A和事件B不能同时出现。

加法定理:P(A或B)=P(A)+P (B),即出现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3.独立事件:指A事件的出现,并不影响B事件的出现。

乘法定理:P(AB)=P(A)×P(B),即A事件和B事件共同出现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出现的概率之积。

三、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方法1.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公式记忆:高茎×矮茎→高茎(显性)。

2.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表现出新性状,则该新性状是隐性性状。

公式记忆:高茎×高茎→矮茎(隐性)。

3.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分离比为1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2022届全国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连续自交的概率计算

2022届全国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连续自交的概率计算

(2)根据图解推导相关公式
Fn
杂合子
所占比例
1 2n
Fn
隐性纯合子
所占比例
1- 1 2 2n1
纯合子 1- 1
2n 显性性状个体
1+ 1 2 2n1
显性纯合子 1- 1 2 2n1
隐性性状个体 1- 1 2 2n1
(3)根据上表比例绘制坐标曲线图
曲线含义:图中曲线①表 示纯合子(DD和dd)所占比 例,曲线②表示显性(隐性) 纯合子所占比例,曲线③ 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
难点
淘汰掉某种基因型的 个体后,概率需要重新分 配,原有概率会改变!
3.(2021·山西大学附中模拟)大约在 70 个表现正常的人中有一个含白化基因
的杂合子。一个双亲正常但有白化病弟弟的正常女子,与一无亲缘关系的
正常男子婚配。问她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A.1/140
B.1/280
C.1/420
株自交得到 F2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3∶2∶1,性状分离比为
5∶1,由此可得 F2 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 2/5,红花植株占 1/6。 答案:C
5.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
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
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
法是
()
A.连续自交 2 次,每代的子代中不除去 rr 的个体
B.连续自交 2 次,每代的子代中人工除去 rr 个体
C.连续自由交配 2 次,每代的子代中不除去 rr 的个体
D.连续自由交配 2 次,每代的子代中人工除去 rr 个体
[解析] 以 Rr 的植株作亲本来选育蓝色纯合植株 RR,连续自交 2 次,不除 去 rr 个体,后代 RR 的比例是 1/2×(1-1/4)=3/8;Rr 连续自交 2 次,每代的 子代中人工除去 rr 个体:第一次自交除去 rr 个体,RR=1/3,Rr=2/3,再 自交一次 RR=1/3+2/3×1/4=1/2,Rr=2/3×1/2=1/3,rr=2/3×1/4=1/6,除 去 rr 个体,RR∶Rr=3∶2,RR 占 3/5;Rr 连续自由交配 2 次,不除去 rr 个体,RR 占 1/4;Rr 自由交配 2 次,除去 rr 个体,第一次自由交配 RR∶ Rr∶rr=1∶2∶1,除去 rr 个体,RR∶Rr=1∶2,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类型及 比例是 R∶r=2∶1,再自由交配一次,RR∶Rr∶rr=4∶4∶1,除去 rr 个体, RR 的比例是 1/2。比较以上计算结果,连续自交 2 次,每代的子代中人工除 去 rr 个体,获得的 RR 比例最高,即应为 B 项所述的方法。 [答案] B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必练题总结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必练题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必练题总结单选题1、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 .500 .0B.250 .500 .250C.500 .250 .0D.750 .250 .0答案:A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据此答题。

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Bb×Bb→1/4BB、1/2Bb、1/4bb,由于每对亲本只能形成1个受精卵,1000对动物理论上产生的受精卵是1000个,且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的概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即产生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1/4×1000=250个,产生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1/2×1000=500个,由于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致死,因此获得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0。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花粉所含淀粉遇碘呈蓝色,糯性品系花粉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

将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

现将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F1未成熟花粉,若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可作为分离定律的直接证据B.观察F1未成熟花粉,若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可判断该细胞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C.将F1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D.将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答案:D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中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黑鸟的基因型有种,灰鸟的基因型有种。

(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此鸟的羽色是。

(3)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体的基因型为,父本的基因型为。

(4)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父本的基因型为,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

答案:(1)6 4(2)黑色灰色(3)AaZBW AaZBZB
(4)AaZbW AaZBZb 3:3:2
解析:本题考查对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知识的运用,根据题中表格可知,黑鸟的基因型有AA ZBZB AA ZBZb AaZBZB AaZBZb AAZBW AaZBW 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AAZbZb AaZbZb AAZbW Aa ZbW 4种。

基因型纯和的灰雄鸟的基因型为AAZbZb , 杂合的黑雌鸟的基因型为AaZBW,子代基因型为AA ZbW Aa ZbW AAZBZb AaZBZb 4种,雄鸟为黑色,雌鸟为灰色。

第三小题根据子代的性状,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两黑鸟后代只有黑或白则不应有b基因存在。

第四小题同理,因为后代有三种表现性,则亲代雄性两对基因都杂合,根据子代基因型的比例,归纳出表现性的比例为3:3:2。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2.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

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基因型为;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本。

答案:(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体,F2代性状发生分离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能分离出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黄种皮=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aaBBddAabbDd母
解析:考查了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

从题意可知,亲本是纯合子(♀aaBBdd×♂AAbbDD),F1的基因型是AaBbDd,F2会发生性状分离,形成八种(即23)表现型,其中绿苗松穗白种皮为三隐性重组类型(aabbdd)。

如果杂交失败,能进行自花受粉的只能是母本[绿苗紧穗白
种皮(aaBBdd)],纯合子自交,基因型和表现型保持稳定。

如果是正常杂交,F1是紫苗紧穗黄种皮的植株,基因型应该为AaBbDd;但亲本发生了基因突变,出现了紫苗松穗黄种皮(A bbD )的植株,显然,发生基因突变的基因是母本的紧穗基因(B),由于基因突变的稀有性,同时发生其他基因也突变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即只考虑一个基因的突变),故F1得到的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基因型极可能是AabbDd。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3.回答以下有关果蝇的相关问题。

(Ⅰ)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的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的雌果蝇相同。

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是、。

(2)若F1自交,则所得F2代的基因型有种,F2代的表现型有种。

(3)F2代的卵细胞及精子中具有A和a的比例分别是和。

(4)双亲为红眼的果蝇生了一个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后代,这种罕见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在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或中性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的,如果此果蝇为白眼,那么性染色体不分离最可能发生在,母本的基因型为。

(Ⅱ)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的两只果蝇杂交,子代雌蝇中没有隐性性状。

怎样由此判断基因位置和子代雌蝇基因型?(不考虑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与细胞质遗传。

同时注意语言条理清晰、准确和简洁)
答案:(Ⅰ)(1)XaXa、XAY (2)4 4 (3)1:3 1:1 (4)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XA Xa
(Ⅱ)1、如果隐性性状只出现在子代雄蝇上,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雌蝇基因型XAXa;2、如果子代都出现显性性状,则让子代相互杂交,杂交后代中,如果隐性性状只出现在雄蝇中,则基因也是位于X染色体,子代雌蝇基因型为XAXa;否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子代雌蝇基因型为Aa.
解析:遗传题常常是一种推理题、思维题,在推理的过程中经常要根据题意,做出合理的假设,然后看假设的结果与题意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则这个假设不成立,还要进一步做出其他假设。

(Ⅰ)根据题意,假设亲本的基因型,杂交后看子代的表现是是否和题意的要求一至,这样很容易得出答案,(2)(3)两问也就随之解决。

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果蝇,其中Y来自父本,一条X来自母本,另一条X可以来自双亲的任何一方。

如果来自母本,即可以是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是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性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的。

如果来自母本,只可能是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性染色体不分离所致。

其他类似。

(Ⅱ)同样是假设推理法,先假设基因所在的位置,然后假设亲本基因型,最后看推理结果是否与题意相符。

当然答题时,要逆向书写,即从结果开始,写到假设。

具体见参考答案。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4.家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颜色受非同源染色体的两对基因(基因A、a和基因B、b)的控制。

其中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为白色,并对基因B、b起遮盖作用。

B是斑纹色,b为红色,而杂合体是玳瑁色。

(Ⅰ)请设计最简单的方法,来验证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简要写出即可)
(Ⅱ)若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玳瑁色猫的基因型为,并写出玳瑁色猫与斑纹色猫杂交的遗传图解。

(2)玳瑁色猫与红色猫交配,生下3只玳瑁色和1只红色小猫,他们的性别是。

(3)一只白色雌猫与一个斑纹雄猫交配,出生的小猫是:1只红色雄猫、l只玳瑁雌猫、l 只斑纹雌猫、l只白色雄猫、l只白色雌猫。

小猫母亲的基因型是。

答案:观察雄性家猫过玳瑁色的出现情况。

如果雄猫中有玳瑁色出现,说明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如果雄猫中始终没有出现玳瑁色,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Ⅱ)aaXBXb
(2)全部雌性或三雌一雄(至少三只雌性)(3)AaXBXb
解析:(Ⅰ)如果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雄猫中一定会出现基因型为aaBb,即表型为玳瑁色的猫;如果基因B、b仅存在于X染色体上,雄猫中不可以同时出现B、b基因,即不可能出现玳瑁色雄猫。

(Ⅱ)当基因B、b位于X染色体时。

由题意可知只要有A存在,无论X染色体上是什么,其表型均为白毛。

玳瑁色一定同时存在基因B、b。

故玳瑁猫一定是基因型为aaXBXb的雌猫。

玳瑁色猫与斑纹色猫杂交的遗传图解参见与答案。

玳瑁色猫与红色猫交配,其子代玳瑁色都是雌猫,红色即可是雄猫,也可是雌猫。

第三问可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很容易推出相关基因型。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5.假设甜菜的阔叶(Bh)对窄叶(bH)为显性,该对基因控制叶形的同时,还控制另一相对性状:储藏根中蔗糖含量高(bH)对蔗糖含量低(Bh)为显性。

(1)农民应采用基因型为的种子播种,理由是。

(2)来年播种能否用去年收获的种子?为什么?
(3)由于甜菜为两年生植物,而且为两性,导致杂交育种时间长,而且去雄困难。

请你设计一种新的育种方案流程图,在短时间里大规模培育出甜菜杂交种。

答案:(1)Bh bH 因为基因为Bh bH的植株叶面积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蔗糖含量高,经济效益明显(2)不能因为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3)
解析:见答案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