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追踪技术[行业荟萃]

合集下载

眼动追踪技术在当前各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眼动追踪技术在当前各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眼动追踪技术在当前各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摘要:日常生活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得的,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对眼球运动的研究来揭示内在的认知过程。

该技术已经应用于各领域,例如医学教育和训练、智能教室、脑机接口、自动驾驶、疲劳监测、情感和购买意向等。

关键词:眼动追踪技术,智能交通,精神卫生评估,消费,航空,教育,记忆,医学1.什么是眼动追踪?眼动追踪是测量眼睛运行的过程,关注人类或动物看的地方。

通过仪器进行图像处理,定位瞳孔位置,获取坐标,并通过一定的算法,测算眼睛注视或者凝视的点,让计算机知道眼睛什么时候看哪里。

2.眼动追踪技术的基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日常生活中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得的,通过对眼球运动的研究我们能推断内在的认知过程。

眼睛能分辨不同颜色和亮度的光线,并将光信号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

3.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3.1眼动追踪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3.1.1驾驶员危险知觉驾驶员在交通情境中对明显危险和潜在危险的预测和反应的认知加工过程如下:危险识别,驾驶员预测道路发展变化趋势,驾驶员定义危险的种类,明了自己在危险情境中应该采取何种应对策略,并做好操作反应准备。

3.1.2驾驶员视觉注意驾驶员的自我调节是工作负荷实时动态平衡的关键,人们为了使初级任务的绩效始终维持在“满意水平”,会持续地调控自己的注意。

认知负荷增加会缩小视觉扫描的广度。

驾驶员在高认知负荷状态下水平注视分布显著更小,但垂直注视点的分布有所增加,这表明驾驶员通过增加他们的能见距离来适应认知负荷超载。

3.2眼动追踪技术在精神卫生评估中的应用3.2.1精神分裂症评估目前,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可以识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视觉加工异常,可以非常准确地(98.3%)区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组,眼动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检测者的精神状态,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3.2.2阿尔兹海默症评估阿尔兹海默症的典型特征是正常认知功能的显著下降,包括以下方面:视觉空间能力受损;接收和记住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对推理,复杂事情和判断能力的下降;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受损;人格和行为的变化,研究表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反向眼跳潜伏期显著长于健康对照组,即眼动的抑制控制能力受损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症早期生物学标志之一。

人机交互中的眼球移动追踪技术研究与实现

人机交互中的眼球移动追踪技术研究与实现

人机交互中的眼球移动追踪技术研究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机交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眼球移动追踪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交互方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讨论人机交互中的眼球移动追踪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眼球移动追踪技术是一种监测和追踪人眼在屏幕上的注视点的技术。

通过使用红外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或者其他类似的设备,我们可以准确地追踪人眼在屏幕上的位置。

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实现对于改进人机交互体验和分析人眼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眼球移动追踪技术使得人机交互更加自然和直观。

以往的交互方式主要依赖于鼠标、键盘或触摸屏等手指操作,这些方式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而通过追踪人眼的移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用户的意图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自然和直观的交互方式。

其次,眼球移动追踪技术可以改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领域的用户体验。

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眼球移动来选择不同的视角,从而更好地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在增强现实环境中,眼球移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更容易地与虚拟对象进行互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此外,眼球移动追踪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人眼行为和心理学。

通过分析人眼的移动轨迹,我们可以了解用户对不同信息的关注程度和认知过程。

眼球移动追踪技术可以为心理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视觉注意和认知机制。

而在实现眼球移动追踪技术时,主要有几种常用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红外摄像头进行眼球追踪。

摄像头会捕捉眼睛周围的红外反射,并根据反射的位置确定眼球的注视点。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非接触性,用户无需佩戴任何额外设备即可实现眼球追踪。

然而,由于环境光等因素的干扰,摄像头对于眼球的追踪精度可能会有一定的限制。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红外传感器实现眼球追踪。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用户佩戴一个装有红外传感器的特殊眼镜或头戴设备。

红外传感器可以测量眼球周围的红外反射,并精确地确定眼球的位置。

眼动追踪技术

眼动追踪技术

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及其前景是一种通过检测眼睛的运动轨迹来分析用户行为和认知过程的技术。

它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如心理实验、人机交互、广告评估、医学诊断等。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一、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可以被应用在心理实验中,以探索人类的视觉加工机制。

研究者可以通过眼动追踪仪器来追踪参与者的注视点,以了解他们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比如,在面孔识别实验中,研究者可以通过追踪参与者的注视点来了解他们是如何识别人脸的,以及哪些面部特征是参与者认为最重要的。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深入了解人类视觉加工的机制。

二、在人机交互方面的应用可以用于人机交互领域,以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

例如,在视觉搜索中,人们通常需要在一个场景中找到目标物体。

可以追踪用户的眼球运动,以了解他们在场景中的注视点,帮助研究者设计更有效的视觉搜索算法。

此外,还可以用于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中,以评估不同界面对用户注意力的影响。

三、在广告评估方面的应用可以用于广告评估中,以探究广告在阅读过程中的影响力。

通过追踪参与者的注视点,研究人员可以了解他们在看到广告时的注视轨迹和注意力分布。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广告商设计更具有吸引力的广告,同时还可以评估广告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四、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可以被应用于医学领域,以辅助医学诊断。

比如,在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来了解患者的视觉加工机制是否与正常人相同。

在眼科诊断中,可以用于检测斜视和弱视等眼部症状,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结论: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它的广泛应用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拓展,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神经科学研究中的眼动追踪技术应用及意义

神经科学研究中的眼动追踪技术应用及意义

神经科学研究中的眼动追踪技术应用及意义Introduction随着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眼动追踪技术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眼动追踪技术通过追踪被试者的眼球运动,可以探究人类视觉系统的神经机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认知、情绪和决策行为。

本文将介绍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Principle of Eye-tracking Technology眼球运动追踪技术是通过在被试者眼部贴上特殊的红外光反射标志点,使用摄像头追踪标志点的运动来分析被试者的眼球运动。

在此基础上,可采集被试者在观察屏幕内容时的注视时长和注视位置等相关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转换为图像以便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

了解了这个技术的原理,我们就可以看到,受试者的视觉行为被追踪,其数据从眼睛中获得,不影响受试者的正常视觉体验,这样,受试者真实的视觉行为可以被记录下来。

而且,这种技术非常适合研究人们的视觉加工,因为这种加工在许多认知任务中都是重要的。

Application of Eye-tracking Technology眼动追踪技术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见的是用户体验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和市场调研等领域。

同时,眼动追踪技术还被用来研究人类的视觉、注意和许多认知过程,比如阅读、语言理解、学习、记忆、智力测试等方面。

在演讲、表情和社交场合中,人的眼睛总是最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因此,通过研究眼动追踪技术,还可以探究人的情感、社交行为和判断过程等心理学内容。

此外,医学领域也有很大用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可监测病人的眼部运动,及时发现眼部疾病。

Significance of Eye-tr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Study of Neuroscience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方法,不同的神经科学方法获得的信息存在差异,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对人的视觉和认知行为进行非常精细和全面的测量。

眼动跟踪技术研究进展

眼动跟踪技术研究进展

眼动跟踪技术研究进展眼动跟踪技术是一种通过追踪眼球运动轨迹来了解人类视觉认知过程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眼动跟踪技术在眼动仪、眼动追踪设备、数据分析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就眼动跟踪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了解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眼动跟踪技术的原理眼动跟踪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眼动仪采集被试者眼球运动的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了解人的视觉认知过程。

眼动跟踪技术的主要原理包括瞳孔位置检测、视线跟踪、眼球运动模式研究和眼动数据分析等。

瞳孔位置检测是眼动跟踪技术的基础,通过追踪瞳孔的位置来确定被试者的注视点。

视线跟踪是指监测被试者的注视点,可以用来研究人的视觉注意力分布和目光移动的轨迹。

眼球运动模式研究是指分析被试者在不同认知任务中的眼球运动模式,可以了解认知过程中的注意偏向和信息加工策略。

眼动数据分析是根据被试者的眼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式识别,以揭示认知过程中的规律和特征。

1. 眼动仪的发展眼动仪是眼动跟踪技术的核心设备,其发展对眼动跟踪技术的进步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眼动仪在分辨率、采样率、精度和舒适度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得眼动数据的采集更加精准和可靠。

目前市面上已经推出了许多高分辨率、高采样率、非接触式和无线传输的眼动仪设备,为眼动跟踪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2. 眼动追踪设备的应用眼动跟踪技术不仅在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也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

眼动追踪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产品包装、网页布局、驾驶模拟、用户界面设计和医学诊断等领域。

通过眼动追踪设备,可以了解用户的视觉偏好、注意力分布和信息获取速度,从而优化设计和改善用户体验。

3. 眼动数据分析的方法随着眼动数据采集的精度和规模不断提高,眼动数据分析的方法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

目前常用的眼动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热图分析、注视时长分析、扫视路径分析、眨眼频率分析和眼球运动模式识别等。

眼动追踪及其分类

眼动追踪及其分类

眼动追踪及其分类
眼动追踪是一种测量人眼运动的技术,它可以记录眼睛在观看图像或文字时的运动轨迹和停留时间,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类视觉注意机制和信息处理过程。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研究目的,眼动追踪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传统型眼动追踪:使用专业的眼动仪设备,通过红外线或高速摄像技术来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和位置信息,精度较高,适用于精细的实验研究。

2. 眼动追踪仪:这是指内置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中的眼动追踪功能,通过内置的摄像头来捕捉眼球运动轨迹,精度较低,但适用于日常使用和大规模实验。

3. 网络眼动追踪:通过在线平台或浏览器插件来记录用户在网页上的浏览行为和注意点,可以用于用户体验测试和广告效果评估等领域。

4. VR眼动追踪: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和内置的眼动追踪设备来模拟真实场景,可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培训等领域。

总之,眼动追踪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视觉注意机制和信息处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1 -。

眼动追踪技术课件

眼动追踪技术课件
眼动追踪技术的指标类型
• 直观性数据 • 扫描路径 • 蜂群图 • 焦点图 • 热图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统计分析类指标
• 眼动研究中,常用统计指标分为: • -基本指标:注视类、眼跳类 • -合成指标:凝视时间类、扫描路径类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阅读一句话时的眼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阅读一段话时的眼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浏览照片时的眼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浏览图画时的眼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目前最常用眼动技术记录方法
角膜反射法
• 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红外 滤光镜过滤后只有红外线 可以通过红外线经过半反 射镜后
部分到达反射镜经反射 镜发射到达眼球,眼球对 红外线的反射光经同一反 射镜到达能锁定眼
• 睛的特殊的瞳孔摄像机, 通过连续的记录从人的眼 角膜和瞳孔
• 兴趣区凝视率:指兴趣区内凝视时间与整 个图片凝视时间的比例。
• 对特定区域内目标的凝视率越高,表明该 区域的信息提取难度越大,或者兴趣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眼跳类指标
• 眼跳定义:发生在两次注视之间的眼睛运 动,通常持续20-35毫秒。
• 反射的红外线,然后利用 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眼球 的完整图像

眼动追踪技术在情感状态和认知研究中的应用探究

眼动追踪技术在情感状态和认知研究中的应用探究

眼动追踪技术在情感状态和认知研究中的应用探究近年来,眼动追踪技术在情感状态和认知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眼动追踪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实验技术,它可以测量人类眼睛在观看图片、电影、网页等场景时的移动情况和停留时间,进而了解人类的注意力和认知过程。

本文将从眼动追踪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在情感状态和认知研究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究。

一、眼动追踪技术的概念及原理眼动追踪技术是一种基于视觉注意力研究的心理学实验技术。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监测被试者的眼睛在视觉刺激下的运动轨迹和注视持续时间,进而探究被试者的视觉信息处理和认知过程。

眼动追踪技术是基于人类眼球末梢肌肉的不自主运动而实现的。

被试者在观察图形、文本、视频等信息时,眼球肌肉会小幅度地向前或向后运动,以探索周围环境中的信息,这种运动会引起眼球上的黑色斑点(瞳孔中央的黑色区域)随着视线的移动而在屏幕上运动。

眼动追踪技术就是监测这种眼球运动的技术。

二、眼动追踪技术在情感状态研究中的应用情感状态是指个体内部情感体验的状态,包括情感的运动、表现和表达。

情感状态对人类行为和思考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情感状态对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

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类在不同情感状态下的注意力和认知过程,进而研究情感与认知、情感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1. 情感分类研究者可以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将情感状态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包括喜悦、惊讶、温馨等,消极情感包括厌恶、愤怒、悲伤等。

通过具体实验,研究者可以探究人们在不同情感状态下的眼动轨迹和注意力分配。

2. 情感表情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探究人类在观看不同情感表情时的眼动轨迹。

情感表情是人类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体现,不同情感表情的眼动轨迹是不同的。

通过眼动追踪技术,研究者可以了解人类在观看不同情感表情时的注意力分配和认知过程。

3. 情感记忆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探究人类在不同情感记忆中的注意力分配和认知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借鉴
25
眼跳类指标
• 眼跳定义:发生在两次注视之间的眼睛运 动,通常持续20-35毫秒。
• 眼跳过程不会发生编码现象,因此眼跳指 标无法反应出任何关于目标技工的信息
行业借鉴
26
眼跳类指标
• 眼跳次数:眼跳次数越多,表明搜索过程 越长。
行业借鉴
27
眼跳类指标
• 眼跳潜伏期:刺激呈现到第一个眼跳启动 的时间。
行业借鉴
34
二、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领域
目前正处于探 索阶段的领域
较成熟 的领域
行业借鉴
35
眼动记录技术应用研究案例
行业借鉴
36
眼动技术研究应用领域
• 发展心理学 • 自闭症 • 美学心理学 • 广告心理学 • 体育心理学 • 工业心理学 • 消费心理学 • 跨文化心理学 交通心理学 课堂教与学行为
行业借鉴
9
阅读一句话时的眼动
行业借鉴
10
阅读一段话时的眼动
行业借鉴
11
浏览照片时的眼动
行业借鉴
12
浏览图画时的眼动
行业借鉴
13
目前最常用眼动技术记录方法
角膜反射法
行业借鉴
• 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红外 滤光镜过滤后只有红外线 可以通过红外线经过半反 射镜后
部分到达反射镜经反射 镜发射到达眼球,眼球对 红外线的反射光经同一反 射镜到达能锁定眼
• 睛的特殊的瞳孔摄像机, 通过连续的记录从人的眼 角膜和瞳孔
• 反射的红外线,然后利用 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眼球 的完整图像
• 再经软件处理后获得视线
变化的数据,达到视线跟
踪的目的。
15
常见眼动仪类型
桌面式 固定支架式
头盔式
眼镜式
行业借鉴
16
数据记录采集方法
行业借鉴
17
眼动追踪技术的优势
• 客观性 • 同步 • 生态学效度
行业借鉴
41
广告心理学
• 好广告与差广告的差别
行业借鉴
42
眼动技术的应用
行业借鉴
43
• 第一排得到最多的关注
行业借鉴
44
行业借鉴
45
行业借鉴
46
行业借鉴
47
行业借鉴
48
行业借鉴
49
行业借鉴
50
行业借鉴
51
行业借鉴
52
行业借鉴
53
行业借鉴
54
行业借鉴
55
案例一
视频手机广告效果的眼动评估
行业借鉴
18
眼动追踪技术的指标类型
• 直观性数据 • 扫描路径 • 蜂群图 • 焦点图 • 热图
行业借鉴
19
统计分析类指标
• 眼动研究中,常用统计指标分为: • -基本指标:注视类、眼跳类 • -合成指标:凝视时间类、扫描路径类等
行业借鉴
20
注视类指标
• 注视定义:眼睛与头部相对稳定状态下的 一段时间内(通常为80-200毫秒),个体 眼球运动的离散阈值小于2度,离散速度小 于15-100度/秒。
为什么要动眼
眼动更经济 头重约5kg,占人体重的7% 每只眼重约8g,占人体重的0.002%
行业借鉴
4
眼动的三种基本方式
• 注视 • 眼跳 • 追随运动
行业借鉴
5
行业借鉴
6
行业借鉴
7
行业借鉴
8
眼动过程
• 法国心理学家Javal发现,在阅读过程中眼 睛的运动是
•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del of reading • 而不是 •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del of reading
读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 行业借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7
发展心理学
•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那些心理是先天的? • 哪些心理是后天的? • 以婴儿为被试来解决此问题
行业借鉴
38
以婴儿为被试所遇到的问题
• 婴儿不会说话,怎么办?
行业借鉴
39
1个月与2个月的婴儿是如何看人脸的
行业借鉴
40
face scanning in autism
行业借鉴
56
问题的提出
• 调查发现,美国消费者每天主动和被动接 触的广告平均有300-500份左右。
• 商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1)怎样的广告才能使消费者过目不忘,记住 自己的商品?
(2)怎样的广告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行业借鉴
57
问题的提出
• 广告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是事后感知调查、购 买意愿调查、经济效益评估等手段。
• 潜伏期越长,表明当前区域的加工越困难
行业借鉴
28
• 眼跳幅度:眼跳幅度越大,表明新区域或 新位置有更多的意义性或高价值性信息。
行业借鉴
29
• 回视型眼跳:表明当前缺乏意义性线索
行业借鉴
30
扫描路径
• 扫描路径:注视-眼跳-注视-眼跳-注视 • 搜索任务中,理想的扫描路径是一个直接
朝向目标的直线。
眼动追踪技术
行业借鉴
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行业借鉴
2
眼脑假设
Just, M. A., & Carpenter, P. A. (1行9业80借).鉴A theory of reading: From eye fixatio3ns to comprehension. Psychology Review, 87, 329-354.
• 这些方法无法获得用户观看视频广告过程中的心 理加工活动,而用户对广告的感知和态度都是在 观看过程中形成的。
• 了解用户观看广告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对于广告 效果评估非常重要。
行业借鉴
21
• 总注视次数
行业借鉴
22
• 兴趣区内注视次数:兴趣区内注视次数越 多,表明这个区域对于观察者来说更为重 要。
行业借鉴
23
凝视时间:兴趣区内所有注视时间的总和。是比较不同目标 上注意分配情况的指标。
行业借鉴
24
• 兴趣区凝视率:指兴趣区内凝视时间与整 个图片凝视时间的比例。
• 对特定区域内目标的凝视率越高,表明该 区域的信息提取难度越大,或者兴趣高。
行业借鉴
31
扫描路径
• 扫描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越长,表明搜索 效率越低
• 搜索路径长度:路径越长,表明搜索效率 越低
行业借鉴
32
首次注视时间:对于目标的首次注视时间越短,表明目标的 知觉信息越容易获得(特征凸显性)
行业借鉴
33
眼动追踪技术的优势
• 客观性 • 同步 • 生态学效度
• 适用于注意、知觉、视觉搜索等早期认知 加工过程研究
• 睛的特殊的瞳孔摄像机, 通过连续的记录从人的眼 角膜和瞳孔
• 反射的红外线,然后利用 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眼球 的完整图像
• 再经软件处理后获得视线 变化的数据,达到视线跟14 踪的目的。
角膜反射法
眼球结构
行业借鉴
• 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红外 滤光镜过滤后只有红外线
可以通过红外线经过半反 射镜后
部分到达反射镜经反射 镜发射到达眼球,眼球对 红外线的反射光经同一反 射镜到达能锁定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