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锻炼

合集下载

我国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我国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c o dn t e u t d . a c r i g t er s t fsu y oh l o
Ke r s tedsbe ;a t iaei p yia x rie tec tl r ̄a u ywo d : i l p r cp t n;h c e e s ; out n es r h a d i s l c h e e
锻炼场所 时以就近就地 为原则 , 参加体 育锻 炼的形式呈 自 、't无序 的状 态 ; 发  ̄- 、 t 从事体 育锻 炼 的年 限 以 5 —8年最 多, 次活动时 间以 l 每 5分钟 、5—3 l O分钟 的人 居 多。针 对研 究结果提 出 了相 应的发 展对 策 , 为进一 步繁 荣残 疾人 体育事业及推动残 疾人 参与正常社会体 育活动提供 实践依据 。 关键词 : 残疾人 ; 与 ; 育锻 炼; 参 体 对策 中圈分类号 : ̄ 0 C O一 5 a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 0 9 4 (0 9 0 0 4 0 A 1 9— 80 2 0 )2— 0 0— 4 0 I v si a o n o n e m e s r ft e ds b e h sc le e cs n Ch n n e t t n a d c u tr a u eo ia ld p y ia x r ie i i a gi h
庆、 东莞市 十所 城市 , 采用分层 整群抽样获得 。 2 2 研究 方法 . 2 与 方 法
残疾人 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 的组成 部分 , 残疾 事业 的发 展 标 志着一个 国家政 治 的稳定 以及 经济 的发 展程 度和 精 神文 明
2 1 研究 对象 .
本研 究调 查共 4 5人 , 自我 国不 同地 域 , 同经 济发 展 4 来 不 水平 的大连 、 家庄 、 州 、 封、 石 郑 开 温州 、 盘水 、 海、 京 、 六 珠 南 重

残疾人体育健身(判断选择题)

残疾人体育健身(判断选择题)

残疾人体育健身判断题●体育健身是个体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实现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

(√)●残疾人体育健身代表一系列特定的适应性体育活动项目,特指通过残疾人个体参与体育锻炼,以达到改善身体机能,促进残疾康复,实现提高比赛成绩(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

(X )●1957年,中央教育部、中央体委和中国福利会联合在上海市体育宫体育场举行了第一次全国青年盲人田径运动会。

(√)●2004年4月1日,“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标志着中国残奥管理中心工作全面启动。

(√)●2007年10月2日到11日,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北京(上海)举行。

(X )●公平包容,体现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

(√)●休闲体育是完全根据个体自己的爱好、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和内容,确定活动的强度与负荷,是以个人为主体的活动。

(√)●比赛竞技类(休闲娱乐类)体育活动是残疾人培养生活乐趣,扩展个人爱好的重要形式。

(X )●趣味性是休闲娱乐类体育健身活动的显著特点。

(√)●休闲娱乐类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体育竞赛(体育游戏)。

(X )●康复健美类是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的主体。

(√)●走和慢跑是自幼到老都在用的基本活动技能,也是周期性影响全身的极好的锻炼内容。

(√)●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参与,以自愿和业余为原则,量力而行。

(√)●比赛竞技类体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运动员通过展示高超的技艺,以此获得他人肯定,满足追逐成功的愿望。

(√)●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竞赛性不能过分拔高,也无需强调(仍然需要强调)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

(X )●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新增比赛项目是田径(赛艇)。

(X )●拓展挑战类的体育健身主要以户外体验性的实践活动为主,强调参与、合作、分享、挑战和高峰体验等。

(√)●远足、野营拉练、攀岩、漂流、蹦极、露宿等是竞技(拓展挑战类)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

(X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是智障人士参与的体育运动。

残疾人健身计划

残疾人健身计划

残疾人健身计划残疾人健身计划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健身。

然而,残疾人通常在得到适当的锻炼和运动方面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制定一个有效的残疾人健身计划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残疾人健身计划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适用于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健身建议。

1. 提升身体功能残疾人健身计划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升身体功能。

通过定期参加适合残疾人的健身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从而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能力。

适当的锻炼还有助于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改善身体素质。

2. 提高心理健康除了身体上的益处外,残疾人健身计划对于提高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

运动可以释放身体产生的内啡肽,这是一种能够提高情绪和减轻疼痛的化学物质。

通过参与锻炼,残疾人可以获得自尊和自信心的提升,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3. 促进社交交流健身计划还可以为残疾人提供社交交流的机会。

参加群体运动或健身活动可以与其他残疾人建立联系,并共同追求健康的目标。

这种社交互动不仅可以增加朋友圈,还可以促进情感的支持和互助。

残疾人健身计划的制定制定一个适用于残疾人的健身计划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残疾类型、程度和身体特点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建议,适用于多数残疾人的健身计划:1. 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不同类型的残疾人适合参加不同的运动形式。

例如,轮椅用户可以尝试网球、篮球或乒乓球等运动,而肢体残疾的人则可以选择游泳、瑜伽或太极等低冲击力的运动。

在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时,应咨询专业的运动教练或理疗师的建议。

2. 量身定制的锻炼计划为了获得最佳效果,残疾人健身计划应该量身定制。

根据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目标,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包括运动时间、强度和频率等。

定期调整计划,根据个人的进展来提高难度和挑战。

3. 安全重要性在参加任何锻炼活动之前,残疾人应该首先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根据身体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并确保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锻炼,以确保安全。

残疾人锻炼心得感悟

残疾人锻炼心得感悟

残疾人锻炼心得感悟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于残疾人锻炼的心得感悟:1. 坚持就是胜利:残疾并不意味着不能锻炼,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并坚持下去。

每一次的努力都让我更接近健康和自信。

2. 挑战与成长:锻炼对我来说不仅是身体的挑战,更是心理上的突破。

面对困难,我学会了不放弃,每次超越自己都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3. 身体与心灵的连接:通过锻炼,我发现身体的改善对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让我更加积极面对生活,减轻了压力和焦虑。

4. 多样化的选择:残疾并不限制锻炼的方式,我尝试了各种适合自己的运动,如轮椅篮球、游泳、瑜伽等,每一种都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

5. 社区的力量:加入残疾人群体或健身小组,与其他残疾人分享经验和鼓励,让我感到不再孤单,大家一起努力变得更强。

6. 慢而稳的进步:不要急于求成,每个人的进步速度不同。

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锻炼的过程,慢慢看到自己的进步。

7. 感恩与珍惜:锻炼让我更加感恩拥有健康的身体,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运动的机会,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8. 自我接纳:残疾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但它并不定义我。

通过锻炼,我学会了接受自己的身体,爱自己,并且相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

9. 意义与目标:锻炼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它给予我方向和动力,让我知道我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和幸福负责。

10. 激励他人: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激励其他残疾人,让他们相信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锻炼提升生活质量。

这些心得感悟体现了残疾人在锻炼过程中的坚持、成长和积极变化。

锻炼对于残疾人来说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更是一种提升自信和自尊的方式,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坚强和勇敢。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希望这些感悟能够为其他残疾人提供一些启发和鼓励。

残疾人康复训练方案

残疾人康复训练方案

残疾人康复训练方案以下是 8 条关于残疾人康复训练方案:1. 身体锻炼可不能少呀!就像咱每天都得吃饭一样重要。

你看那些行动不便的朋友,要是能每天坚持做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坐着伸展伸展四肢,那身体灵活性不就慢慢提高了吗?例子:小王因为腿部残疾,以前都不太愿意多动,后来在康复师指导下,每天做简单的上肢运动和坐姿腿部活动,现在他感觉身体都轻松多了,精神状态也好了起来呢。

2. 心理疏导超关键好不好!别小瞧了这个呀。

想想看,要是心里老是闷着,能恢复得快吗?例子:小李因为残疾变得有些自卑和消极,后来参加了心理辅导小组,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现在变得开朗自信多了,对康复也更有信心了呀。

3. 康复训练里,技能培训也是一部分呢!就好比给你一把钥匙,能打开更多生活的门。

比如学习使用辅助器具,或者一些生活小技能,那不是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吗?例子:小张通过学习使用轮椅的各种技巧,出门也方便多了,还能自己去超市购物呢,多棒呀!4. 社交活动得参加呀!这就像是给自己的生活注入活力。

和其他有相同经历的人在一起,互相鼓励,多有意思!例子:小赵参加了残疾人俱乐部,在那里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家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分享生活点滴,他觉得生活一点都不孤单了。

5. 日常生活训练不能忘啊!这可是最基础的呀。

从穿衣吃饭这些小事做起,慢慢地提高自理能力,多厉害呀!例子:小刘以前事事都要靠别人帮忙,后来经过日常训练,自己能做很多事情了,他开心,家人也高兴,难道不好吗?6. 康复训练也得循序渐进呀,可不能着急!这就像盖房子,得一层一层来。

一点点增加难度,效果才会好嘛!例子:小孙一开始做康复训练总想一下子就做到最好,结果反而弄得自己很累,后来调整了节奏,进步可明显了呢。

7. 家人的支持多重要啊,你们说呢!就像是背后的一股力量推着你前进。

有了家人的鼓励和帮助,康复路上会更有动力吧!例子:小陈的家人一直陪着他做康复训练,给他加油打气,现在他已经恢复得很不错啦!8. 定期评估也得有啊!这就像给自己的康复之路照镜子,看看哪儿做得好,哪儿还需要改进。

残疾人健身锻炼指导方法

残疾人健身锻炼指导方法
20XX
残疾人健身锻炼指导方 法
演讲者:xxx
-1引言2残疾人健身锻炼的基本原则
3
残疾人健身锻炼的具体指导方法
Part 1
引言
引言
健身锻炼对于残疾人的身 体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 益处
然而,由于残疾人在身体和 生理上与健全人存在差异, 因此在健身锻炼过程中需要 采取特殊的方法和策略
12
+
34
通过适当的锻炼,残疾人 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 心肺功能,增强自信心和
进行柔韧性训练:如伸展和瑜伽等,可以帮助提高 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使用划船机或椭圆机:这些设备可以锻炼上肢和核 心肌群
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踩踏板等,可以提高心肺 功能
残疾人健身锻炼的具体指导方法
针对下肢残疾的健身方法
对于下肢残疾的人士,可以选择以下健身方法
使用健身自行车或跑步机:这些设备可以帮助进行 有氧运动,同时减轻对下肢的压力 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如平板支撑、俯卧撑、仰卧起 坐等,可以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 使用上肢力量训练的方法:如哑铃、划船机或椭圆 机等,可以同时锻炼上肢和核心肌群 进行柔韧性训练:如伸展和瑜伽等,可以帮助提高 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提升生活质量
本指导方法旨在为残疾人 提供合适的健身锻炼建议,
以便他们能够安全有效地 进行锻炼
Part 2
残疾人健身锻炼 的基本原则
残疾人健身锻炼的基本原则
个性化原则:每个人的残疾情况、身体 状况和健康目标都不同,因此健身计划 应该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
适度原则:残疾人进行健身锻炼时应该 避免过度锻炼,以防止身体伤害
残疾人健身锻炼的具体指导方法
针对多重残疾的健身方法
对于多重残疾的人士,可以选择以下健身方法 进行坐式锻炼:如使用坐式哑铃、坐式划船机等设备进行锻炼 使用轮椅进行活动:可以借助轮椅进行移动和锻炼

残疾人的运动训练与健身活动

残疾人的运动训练与健身活动

心肺功能训练
心肺功能训练的重要性
心肺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残疾人提高心肺耐力和代谢水平,增强身 体的氧气利用效率。
心肺功能训练的种类
包括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等,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 需求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
心肺功能训练的要点
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以避免过度 疲劳和运动伤害。
身体障碍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由于身体残疾,残疾人可能面临运动 训练和健身活动的限制和困难,如行 动不便、力量不足等。
解决方案
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运动训练计划,选择适合他们的健 身活动和器材,如使用特殊设计的健 身器材、进行适应性体育活动等。
心理障碍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残疾人可能因为身体残疾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对参与运动训练和健身活动产生抵触情绪。
力和社会参与度。
残疾人运动训练与健身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残疾人运动训练与健身活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随着残疾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对残疾人的关 注度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逐渐兴起。
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转变,残疾人运动训练与健身活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越来越 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这个领域中来,推动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人的运动 训练和健身活动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对残疾人的认知和尊重程度,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 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资源,创造更加包容和平等的运动
环境。
05
残疾人运动训练与健 身活动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残疾运动员的励志故事
要点一

残疾人康复健身工作总结

残疾人康复健身工作总结

残疾人康复健身工作总结
残疾人康复健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残疾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重
要的影响。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康复健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在这里,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我们在残疾人康复健身工作中注重了个性化的服务。

每个残疾人的情况
都不同,需要的康复健身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健身计划,包括康复训练、健身锻炼等,以帮助他们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我们注重了康复健身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康复医
生和健身教练,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康复健身指导和服务。

我们还引进了先进的康复健身设备,提供了科学的康复健身训练,以确保残疾人得到最好的康复效果。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残疾人康复健身工作的社会化和人文化。

我们组织了一系
列的康复健身活动,包括健身比赛、文艺表演等,为残疾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我们在残疾人康复健身工作中注重了个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社
会化和人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康复健身资源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

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残疾人康复健身工作,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康复健身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幸福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确定锻炼目标 残疾人以发展体适能为主要目标。 体适能:指人们所拥有或所能达到的体能活动 水平的相关能力。 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循环耐力、身体构成要素、 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
1. 重度肢体障碍 (1)预防关节活动范围缩减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统 合。 (2)增进体适能相关的动作功能。 (3)增加运动能力的忍耐度。
• • • • • • • • • •
稍一运动胸部就痛者。 近期心脏病发作者。 严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患有某种先天性心脏病并在运动中皮肤变的青白 的患者。 因高血压病或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使心脏严重肥大 的患者。 需服药治疗或频繁护理检查的心率不齐患者。 血糖不断由过高变为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超过标准体重16千克左右的过分肥胖者。 抽烟过多或酗酒的人。 完全缺乏运动的人。
3. 智能障碍的残疾人 减重和提高心血管机能。 某些具有先天染色体缺陷的智障者,运动心率 可能与运动负荷强度不成比例。 4. 感官功能障碍的残疾人 体适能 老人尚应加强心肺功能锻炼
(三)制定健身计划的步骤
掌握锻炼者的个人资料
(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残疾类别、残疾程度、致残原因)
全面身体(生理、心理状况)检查、体力诊断 选定运动项目、设计运动方式 确定运动强度、运动时间、锻炼频次 提出针对个人的注意事项、实施原则 监控、记录个人在实施过程中的身体反应、主观感觉 总结实施效果
美国适应体育发展的五大时期 时间
医疗体操 (1900年前)
目的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训练灵活头脑
课程内容
各种体操式与军队式 操练
功能
预防 发展 矫正
转变期 (1900-1930)
矫正期 (1930-1950) 适应体育期 (1950-1970) 适应身体活动 (1970-)
兼顾体弱或动作发展失 各种运动(学校设矫 常者 正体育)
3. 骨骼肌的功能训练 (1)柔韧性:指肌肉和关节的伸展幅度。 (2)肌肉力量:指肌肉能够承受最大压力的能力。 (3)肌肉耐力:指在中等强度条件下肌肉持续工作 的能力。
(五)体适能训练的周期、阶段及活动基本程序 1. 开始阶段 2. 提高阶段 3. 保持阶段
1. 开始阶段 主要开始轻度(最高心率30-50%)的训练,使 身体逐渐适应提高阶段需要。 周期:4-10周。 2. 提高阶段 运动强度:40-65%最高心率 持续时间:15-30分钟 周期:15-20周 3. 保持阶段 每周活动3-5次。 4. 一次活动的基本程序 准备活动 训练 整理活动
按残疾的组织、器官、系统可分为: (1)视力残疾 (2)听力语言残疾 (3)智力残疾 (4)肢体残疾 (5)精神病残疾
残疾人运动员比赛医学分级
• • • •
按照残疾的种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 残疾、肢体残疾进行分级。 视力残疾运动员分为3个级别(B1-B3)。 听力残疾只要听力损失大于55分贝者,可以参 加比赛,不再分级别。 智力残疾人经教育、卫生组织和生理、心理学 家的评定和诊断,智商(IQ)在70以下,年龄在8 岁以上者均可以参加特殊奥林匹克比赛。 肢体残疾人依据损伤的情况按照截肢和其他残 疾、脊髓损伤、脑瘫三种类型来划分级别。
第二节 残疾人健身锻炼指导
一、残疾人健身锻炼的益处 (一)锻炼可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 质,补偿功能 (二)促进心理康复、克服自卑、树 立信心,走出封闭、融合社会 二、残疾人健身锻炼的方法与目标确 定 (一)开始锻炼的必要准备 • 医生及健身指导咨询 • 必要的医学检查
需在医生指导、监护下锻炼的情形
2. 脊柱麻痹和损伤障碍 提高力量 残疾者力量的分级标准(五级六分法)
(1)第5级:力量正常,ROM能完全抗重力和阻力 (2)第4级:力量良好,ROM能完全抗重力,及适应的对抗阻力 (3)第3级:一般力量,ROM只能抗拒重力 (4)第2级:力量不良,只有部分身体部位ROM能完全抗拒重力 与阻力 (5)第1级:力量不足,能看得见肌肉收缩或触摸得到,但力量 不足以产生动作 (6)第0级:零力量,完全瘫痪,看不见或触摸不到肌肉收缩
第七章 残疾人的健身锻炼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 雷桂成
第一节 残疾人体育概况
一、残疾人的界定、分类及心理特点 1. 残疾:指造成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身体 和或/精神上的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残缺、运动障 碍、感知觉障碍、内脏功能不全及情绪行为异常 等。 2. 残疾人:指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异常 或丧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范 围活动的能力,不利于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人。
(六)指导残疾人进行健身锻炼应注意问题
1. 专业健身人士指导执行 2. 充分与其及家庭成员交流 3. 训练过程如遇头晕、不舒服、身体局部疼痛时及时终止运动。 4. 体适能训练前进行全面体检。 5. 指导低体适能者,遵循以下原则: (1)利用低动机活动: – 无重力活动 – 关节压力较小的活动 (2)配合频率、强度、时间 (3)注意自我概念和动机 (4)适合于个体的进步速度 6. 运动频率、负荷强度、时间因人而异。
3. 残疾的分类 残疾按性质、程度和影响可分以下三类: (1)残损:伤病后造成的解剖结构、生理、心理功能暂时 或永久的丧失或异常。 如偏瘫(运动障碍),截肢(形态异常)。 (2)活动受限:较严重的残损造成个体功能能力和整体水 平活动能力(如生活自理能力、步行能力、交流能力、完 成任务能力等)的丧失或受活动,为个体水平的残疾。 (3)参与局限:严重的残损、活动受限使患者参与学习、 工作和社会生活受到局限,限制和妨碍了其行使社会权利 和义务、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为社会学水平的残疾。
• • • • • 所有处于恢复期和慢性期的传染病患者。 靠服用胰岛素支撑的糖尿病患者。 患者处于治疗中或还未痊愈的贫血患者。 稍运动即呼吸困难的急性或慢性肺病患者。 服降压后血压仍降不到150/90mm汞柱的高血压患 者。 • 步行也感疼痛的下肢血管患者。 • 必须频繁服止痛药的腰、下肢关节炎患者。 • 经过治疗也不能完全控制的痉挛性患者。
残疾人通过康复安置及 再教育 回归主流社会 各种运动
矫正
康复(轮椅 运动) 多功能
各种运动 残奥、特奥、聋奥
教育正常回归主流,融 课程整合 合式教学最少限制环境, 修正课程,教材教法 达到休闲终身运动
教育发展
(二)我国残疾人体育的概况 1. 建国后残疾人体育的发展 2. 国家政策法规对残疾人体育的重视 1990年12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3. 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 1983年成立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 1984年首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合肥市举办
(四)健康体适能训练的基本内容 1. 有氧耐力训练 2. 身体成分调整 3. 骨骼肌功能训练
1. 有氧耐力训练 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 大强度和中强度的运 动中摄入氧、运动氧 和利用氧的能力。 训练指导要点: (1)中等强度(最 高心率50-60%) (2)持续时间15分 钟以上
2. 身体成分调整 体成分中过多的脂肪无论对运动还是对健康都 是无益的,应适当减少体脂,增加肌肉。
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竞赛项目
• 13个竞技体育项目: 田径、游泳、举重、射击、乒乓球、羽毛 球、盲人柔道、盲人门球、轮椅篮球、坐 式排球、轮椅网球、射箭、轮椅击剑。 拟拓展的6个竞技体育项目:自行车、 硬地滚球、篮球(听力、智力残疾)、足 球(听力、智力残疾)、滑冰、滑雪。
(三)残疾人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 特殊的感染力 以特有的表现形式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身残志坚 的精神风貌。 2. 分类设置的竞赛体制 3. 以运动项目的功能分级确定运动员的参赛资格, 以求竞赛公平性 4. 竞赛规则及裁判方法为适应运动员身体障碍的需 要而改变 5. 发展趋势 竞技更趋激烈,运动员使用辅助设施更趋人性化。
(三)残疾人的心理特征
1. 情感体验: 孤独、自卑、羞愧、敏感等。 2. 不同类型残疾人有不同的性格、认知、思维特点 3. 常规交流途径障碍 4. 认知特点表现为现实性差 5. 勇于克服困难,有惊人的毅力
二 残疾人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外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概况 • 1960年,首届残疾人奥运会在罗马举行。 • 1964年,首届国际残疾人运动会。 • 1989年,成立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PC)
(1)视力残疾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 小,而难以从事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 其他活动。 可分为盲和低视力二类,如果一眼失明,另一 眼视力达到或优于0.3,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2)听力语言残疾 听力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 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 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 言障碍。 二者的共同特点是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活 动。
(3)智力残疾 指人的智力活动能力 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 并显示出适应的行为障碍。 病因:发育不全;智 力受损;智力衰退等。
(4)肢体残疾 指人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 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功功能障碍。
(5)精神病残疾 指精神病人病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从而影 响社交能力和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不同 程度的紊乱和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