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形合与意合

合集下载

4 形合与意合及翻译(二)

4 形合与意合及翻译(二)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 In the winter of more than two years ago, grandma died and father lost his job.
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使人不 能安心做事。 The room was so cluttered up with dishes and bowls and filled with smoke that it was impossible to work steadily there.
形合/意合与翻译(二)
Enlightenment in translation
汉译英的过程就是从形合走向意合的过程; 从流散型走向聚集型的过程; 从语义型走向语法型的过程; 从话题句,流水句,连动句 走向主谓句的过程。
连动句(verbal expressions in series) 是指同一主语下几个动词连用成谓语,它是一种 复杂谓语,其复杂性体现在这些动词的关系中.连用 的动词之间,有并列关系,也有其他关系(包括条件, 方式,承接,因果,假设,目的等).
上海行路难,乘车难曾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In Shanghai people found great trouble in getting to their destinations on foot or by car and it became a top social problem.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 灰尘的身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 Suddenly I had a strange feeling. His dusty, retreating figure seemed larger at that instant. Indeed, the further he walked the larger he loomed, until I had to look up to him.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一、引言形合与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专题,当代著名翻译家奈达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一书中提出,对于英语和汉语而言,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其形合与意合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都有形合句和意合句,但在语言学界和翻译界一般都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意合法在汉语里属“常态”,在英语里属“变态”。

二、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形合(hypotaxis)是靠关联词语建立句内和句际关系的衔接手段。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给形合定义为:“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 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for example, I shal 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总体而论,英语中形合连接的运用率要高于汉语。

意合(parataxis)是不靠关联词语,仅靠语义的逻辑联系而建立的句内和句际衔接手段。

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给意合定义为:“The arrange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 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汉语的意合连接运用率要高于英语。

例如:(1) Even if the monk can run away, his temple cann ot run with him.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2) Modesty helps one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All was cleared up that some time later when ne ws came from a distan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 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过了一些时候,从远方传来了消息:在小铜球坠落的当天,确实发生了地震。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1. 引言1.1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概述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意合与形合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意合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而形合则是更注重保持原文的句法结构和词语形式。

在翻译中,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原文的特点以及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特点。

在汉英翻译中,意合翻译的特点是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意图。

意合翻译要求译者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把握原文的情感和背景,用更加自然流畅的语言来表达。

而形合翻译则更注重于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形式,使译文在语法和词汇上更贴近原文。

在实际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意合和形合的方法。

有时候需要注重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意思,选择意合翻译;有时候需要保持原文的句法结构和词语形式,选择形合翻译。

译者需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在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方法包括对原文意思和结构的分析、目标语言风格和习惯的考虑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

综上所述,意合与形合在汉英翻译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2. 正文2.1 意合翻译的特点意合翻译是汉英翻译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点如下:1. 文意优先:意合翻译注重传达原文的整体意境和情感色彩,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

在意合翻译中,译者需要更加注重原文的内在含义和修辞手法,以保持译文的通顺和流畅。

2. 灵活性:意合翻译注重译者的个人理解和创造力,允许译者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意译或增删调整原文的内容,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3. 保留原味:意合翻译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味道和特色。

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文体和风格,以确保译文与原文在风格上保持一致。

4. 融通性:意合翻译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受众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语言习惯。

句子翻译技巧(1)

句子翻译技巧(1)


汉译英:一定要为译句选择一个合适的主语,将 汉语原文中不明确的主语予以明确化。
薄薄的一本书他竟看了两个月。 It took him two long months to finish such a thin book. 我原来计划今年二月访问美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 感到扫兴。 It was a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America in February.

英语中经常使用被动语态,尤其在科技语体中, 这是因为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更少主观色彩、 结构更简单,还因为不必、不愿或无从说出主 动者或强调受动者。 相比之下,汉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少,是因为 汉语往往将宾语提前作为说话的主题,通过词 汇的手段或词序的手段来表示被动。


英译汉被动句的翻译
译成被动句
Lulled by the gentle motion and soothed by the rippling music of the waves the babies soon fell asleep. 船儿轻轻摇荡,波声潺潺悦耳,孩子们不久就睡着了。

汉译英:先弄清楚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确定其类 别,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把句子组织起来
a. 汉语用表示被动意义的词 b. 不用表示被动意义的词,汉语句子的结构本身可以 表示被动意义 c. 把谓语部分译成“是……的”
译成主动句
a. 用原句的施事者作主语 b. 补充施事者作主语 c. 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1. He was seen to play ping-pong there.
有人看见他在那儿打乒乓球。

形合话语与意合话

形合话语与意合话

汉语意合无所谓广、狭义。各个语言成 分只要语义相关,符合逻辑,那就是意 合。因此,汉语各句之间关系主要通过 逻辑纽带和语序表现。因此,英语注重 外在的语法结构,而汉语更强调内在的 语义结构。(semantic connection)
西方的科学文化,中国的人文文化传统 造成西方重分析、轻综合,重概念、忌 笼统,强调个人主义,强调人和自然的 对立。而中国重综合而轻分析,重意会 而轻言传。崇尚集体,排斥个人主义, 追求人和自然统一、和谐共处;天人合 一。
2.译文也可能保留原文的衔接词语 If they could not see the Winter Palace with their own eyes, they could dream about it –as if in the gleaming they saw before – as if there above the horizo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was towering the silhouette of Asian civilization.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 不到黄河不死心。 Smart as a rule, but this time as a fool.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The sports meet has been put off until next week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下大雨,运动会推迟到下周。 The book is due tomorrow. So I have to rush through it tonight. 这本书明天到期,我今晚得赶快看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s you sow, so you reap.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商务英语翻译Unit13解答

商务英语翻译Unit13解答
4.名词优势造成介词优势。 The machine is in operation. 机器正在运行。 With these words, she went away. 说完这些话,她就走了。
弱式短语: Give rise to (arouse) / make contact with (meet) / arrive at a decision (decide) / bring to a conclusion (finish) /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consider) /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into (investigate)
过分使用名词化会使语言抽象、冗长、含糊、缺乏活力。
2.用名词表示施事者,以代替动词。 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 - 他能吃能睡。
3.名次代替形容词(名词连用),构成标题式短语。 Space shuttle flight test program - 航天飞机试飞计划
• 汉语动词常常重复或重叠,可以加强汉语动态感的表现力。
说说笑笑,跑跑跳跳,孩子们十分愉快。 - Talking and laughing, running and jumping, the children had a
good time.)
英汉互译过程是静态和动态相互转换的过程。
Ford’s first pledge was, “Mr. President, you have my support and my loyalty.” - 福特一开始就保证说:“总统先生,我支持您,并效忠于您。”(静-动)
静态与动态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 动态。 英语静态倾向表现为:

句法差异:形合与意合

句法差异:形合与意合
•意合:注重动作的先后次序与因果的前后关系. •形合: After I had my dinner, I went for a walk. (I
went for a walk after I had my dinner.) •意合:我吃过晚饭后出去散了散步.
•21. Dr. Smith (1) resumed重新开始the activities of anti-cancer experiment (2) begun in 1945 and
key
1.Because she is not honest, I can’t trust her. 2. 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3. If you have never tasted the bitterness of gall胆汁, how can you know the sweetness of honey? 4. A Wolf remains a wolf even though it is in sheep’s clothing. 5. Whoever plays with fire will perish by fire.
3. 统计分析表明这些吻合不可能偶然发生的。 (by chance; correspondence)
4. 我们应尽可能多地收集数据,以便找出它长期 发展的趋势。(data, identify)
5. 从图中可以看出,10年间食品价格有了大幅度 的提高。
Translation
1. 土地的价格占了整个房价的30%。(account for) Land prices account for 30% of the house prices. 2. 科学证据表明人类的一些行为导致了气候的变 化。(contribute to;human activities) Scientific evidence suggests that human activities are contributing to climate change. 3. 统计分析表明这些吻合不可能偶然发生的。(by chance; correspondence) Statistical analyses have shown that these correspondences are highly unlikely to have occurred by chance.

英汉对比形合与意合ppt课件

英汉对比形合与意合ppt课件

2.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美国人不如想象中那样幸福呢?我认为原因有 二,而两者之间又有深浅之分。
Why so many Americans are not happy as we expect? I think there are two reasons and both of them have deep distinction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1. Even if the monk can run away, his temple cannot run with him. 打死我也不说。 2. Even if I were to be beaten to death, I will not tell.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 Modesty helps one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4.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5. 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Even if the monk can run away, his temple cannot run with him. 打死我也不说。 2. Even if I were to be beaten to death, I will not tell.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 Modesty helps one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4.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5. 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形合意合是英汉语对比及篇章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通常认为英语以形合为主,汉语以意合为主。

本文从文化,语言,翻译的角度对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形合;意合;对比研究一、引言由于形成和发展历程各异,英汉语言各具特点,这种差异虽然使语言本身丰富多采,但同时又给各自的学习者造成了障碍。

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学英语的人来说,有时觉得自己的话措辞、语法都没有错,可是总觉得有汉语味,为什么呢?恐怕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由于对英汉语言的差异缺乏敏感造成的。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之分(Nida,1982:16)。

本文拟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组织特点-形合和意合着手,研究一下英汉语言的差异。

二、关于形合和意合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现代语言学先驱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指出,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

“形合”(hypotaxis),又称“显性”(explicitness/overtness),指借助语言形式,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parataxis),也称“隐性”(implicitness/covertness)或“零形式连接”,指不借助于语言形式,而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

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对应(cohesion),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

(潘文国,2002,334)形合和意合是各种语言都是用的连接手段,但由于语言性质的不同,使用的侧重点也不同。

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相比汉语而言,它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较鲜明的词类分别,句子以限定动词为中心,各种语法范畴在英语中都有全面体现。

英语话语交际中句法形式要求比较严格。

英语在显性语言里,从构词、构语、构句到语段中的连接都偏重于使用形式或形态因素。

在下列这段英语中可以看出这些组合手段在谋求形合时所起的衔接作用: As I lie awake in bed, listening to the sound of those razor-sharp drops pounding on the pavement, my mind goes reeling down dark corridors teeming with agonizing flashbacks, and a chill from within fills me with dread. 再看汉语译文是如何谋求意合的:我身躺在床上,睡不着,听着雨点儿落在路面上,啪啪作响。

我思绪万千,恍恍惚惚进入了一条幽暗的通道,回想起许多痛苦的往事,心里一阵冰冷,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由于英语有许多外显的形式组合手段,从而使英语句子中各种语法关系的视觉分辨率大大加强,而汉语则是隐含的、模糊的。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几千年的重意、重神、重风骨、重凌虚的哲学和美学传统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特点。

而这一结构特点又正好社和汉语汉字的特性。

汉语一个句子可由好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述。

相比之下英语句子往往要求用关系代词或副词将句子成分连成一个意义与形式珠联璧合的整体。

三、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1、形态方面。

英语重形合,属屈折语(inflectional language),靠词形变化组句,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

如英语名词有单、复数之别,非谓语动词形式有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分别用“to,-ing”及“-ed”的标志加以区分,其形合作用十分精微。

而汉语则仅凭词序来决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及句子的意思,并无任何词形变化。

如:Winter is the best time to study the growth of trees. Although the leaves are gone and the branches are bare, the trees themselves are beautiful. 译文:冬天是研究树木生长的最好的季节,虽然树叶落了,树枝光了,但树木本身却是美的。

这里英文词“trees, leaves, branches”都用了复数形式,而中文译文中却无法标示出这种复数形式。

2、关联照应方面。

英语是分析型的理性语言,句间讲究形合,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语言形式紧密结合,其关联照应手段是显式的,多样的。

英语句中存在着表示各种关系的连接词,譬如转折、因果、目的、让步等等。

英语中表示逻辑的语言连接词是表述逻辑关系时不可或缺的必要成分。

相比而言,汉语是综合型的直感语言,多数情况下疏于语法,句间讲究意合,汉语句子的词法、句法和语义信息主要是通过语言环境和语言的内在关系来体现,只要语义搭配合理,就可以联结在一起,组成句子,其关联照应手段是隐式的。

3、介词的使用。

介词词组是英语重要的形合手段之一,汉语中却没有。

据统计,英语介词有286个(包括短语介词)。

英语大量使用介词来连词造句。

汉语是介词贫乏的语言,故大量使用动词。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数量和使用频率远不及英语。

4、长句的结构。

英语句形合的突出特点是空间搭架形式,即以主谓结构为之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通过大量反映形式关系的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把句子其他各个成分层层搭架,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

上述是一个多重复合句, because以前的主句并不长,只有七个词,但主句后却有四个层次的从句,“because…”为一级从句,其中又包含二级主句he hopes极其从句that…从句中的if…是第三级从句,附属于三级主句he will be able to bring back…;which…属第四级从句,修饰this island;而第四级从句则从属于he knows。

英语的形合使得英语句子中,主谓结构必不可少,地位突出,成为英语句子中的普遍形式。

转换生成语法最基本的生成原则是,英语中的七种基本句型,均离不开结构,因而无论语句多长,均可借助主、谓等范畴和与其对应的各种形态手段来发掘语句的逻辑关系和信息结构。

而汉语句意合特点的突出表现则是时间的先后顺序,即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或流水句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和事理推理的方法,呈现的是一个时间顺序的流水形图式。

连动句、流水句是汉语的特点。

5、主语显著句和主题显著句。

许余龙认为:形合的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主题往往并非就是句子的主语;而意合的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topic-prominent),其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

英语的主语是一个与全句具有密切关系的成分,而且有一个极为严格的基本制约条件,即:主语必须是而且只能是名词或名词性词语。

而汉语中,几乎什么词都可以直接做主语,汉语的主语具有很大的词类兼容性,其原因是汉语的主语可以只是个“话题”。

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话题,名词性、动词性、副词性、数词性以及表示情景事物的词语都可以成为话题。

四、对翻译的启示考虑到形合与意合的差别,翻译时必须对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的衔接方式做一些调整。

本文将对调整的条件及方法等一般原则做出总结,以拓宽视野,从而引发更深刻的思考。

1、汉译英。

一般认为,汉译英时,应该首先梳理出原文中最重要的信息,将其装入目的语主句,而将源文中的次要信息装入目的语的从句,并添加形式标记或连接词。

显然,这是一个从意合到形合的过程。

这样有助于实现英语高度的形式化和严密的逻辑性。

例如:约翰在机场等我,我得去接他,我不去,他会生气。

John is waiting for me at the airport, so I must go to meet him. If I don't, he will get angry.2、英译汉。

汉语以意合为特征,衔接手段通常是隐性的,而不是显形的。

因此在英译汉时,通常省略连接词,使译文符合汉语的特征。

这并不会给读者在理解上造成困难,对译文的理解是由译文中的语境以及读者自己梳理语篇内部关系的能力决定的。

例如: Despite the privation, and the mounting toll of dead and wounded, however, morale intact, and people still smile in the street.尽管供应不足,伤亡增加,然而士气并未受到影响。

街上人们照常面带笑容。

需要补充的是,以上原则只属“一般原则”,仍有许多例外。

例如,当英语作为源语是口语形式时,有时不但不可省略还要添加连接词。

这表明,目标语中连接词的增减需要与具体的语境联系起来。

而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在确立衔接和连贯关系时,还需考虑源语读者和目标语读者共有的(或假设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

五、结语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语是一种重形合的语言,它以形制意,而汉语则是一种重意合的语言,它以意骇形。

虽然英汉语存在原则性的差异,但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这种差异并非绝对。

相反,不论形合还是意合都是组句构篇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语中也有意合,汉语中也有形合,这只是一个量的问题,而非质的问题。

由于两种语言在词语搭配,句法与句子组合以及话语交际方面的差异,构成了说汉语的人学习英语和从事英汉互译的障碍。

希望通过英汉语形合和意合的对比研究,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英汉语不同的表达特点,克服英语学习中的障碍,提高自身的英汉翻译能力及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1〕Nida,EugeneA.Translating Meaning〔M〕.San DimasCalifornia: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研究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4〕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5〕李瑞华.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王力.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沈复.浮生六记〔M〕.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余泽超.对“形合”、“意合”的再认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3).责任编辑:马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