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新技术

合集下载

测井新技术应用方法与典型实例

测井新技术应用方法与典型实例

测井解释技术是测井行业的核心之一。该技术可以通过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生成地层的二维或三维图像,并对地层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评估和解释。 测井解释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地层信息,还可以帮助地质学家更好地了解 地层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评估油气藏。
多谱系测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测井技术,它可以通过测量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在地层中的传播特性,从而获得地层中的多种谱系参数。多谱系测井技术不仅可 以提供更详细的地层信息,还可以帮助地质学家更好地了解地层的结构和性质, 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评估油气藏。
测井新技术应用方法与典型实 例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实例
技术
各种
新技术
方法
领域
典型
方法
典型
应用 这些
地质
新技术
读者
介绍
案例
非常
实例
可以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介绍了《测井新技术应用方法与典型实例》一书的主要内容。该书的主题在于探讨和总结了 近年来在地球物理测井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多种新技术、新方法和典型实例。 该书详细阐述了各种新型测井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这些技术包括电阻率测井、声 波测井、放射性测井、地层倾角测井和成像测井等。书中还介绍了各种不同地质环境下的测井应 用,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和地下水等资源勘探领域。 该书详细分析了各种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这些案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真实 反映了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些案例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技术在实践中的 应用情况,而且可以为读者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该书还介绍了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测井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未来的发展 方向将更加注重高精度、高分辨率、快速和多功能等方面的需求。

国外生产测井新技术

国外生产测井新技术
Ξ
评价。 过套管井地层电阻率一直是国外大型测井公司 竞相发展的高新技术。 现在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 与 套管测量地层电阻率相关的大量设计和测量难题已 被解决。 斯伦贝谢的 CH FR - PLU S 和阿特拉斯的 TCR 是新推出的过套管电阻率仪 , 可以用于寻找未 动油气, 跟踪油藏流体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油藏流体 界面的运移情况。 测量方法源于侧向测井 , 可以理解 为跟踪电流从下井仪流出, 流经的路径以及最后到 电路电极的全过程。斯伦贝谢公司通过对其过套管 电阻率测井仪器 CH FR 进行了改进, 推出了一种测 速较快的CH FR - PLU S。 斯伦贝谢的CHFR 仪测量 范围为 1 ~ 1008 m , 纵向分辨率为 0. 6~ 1. 2m , 定 点测速为10m �h。 而改进后的CH FR - PLU S 测速为 61m �h~ 73m �h, 额定温 度和压力 分别为 300° F 和 15000p s i。 相对于 CH FR 仪, CHFR - PLU S 立足于 误差抵消而不是误差补偿, 不必单独测量套管电阻 率补偿量, 测量时间减半, 减少了下井次数, 费用降 阀偏心筒和打捞工具 , Da llad 公司的 H a liburton 能 源服务部开发的油管传输电动气举阀 , 借助于地面 控制设备和套管柱内的金属电缆可以对其进行控制 和调节。 [ 参考文献 ] [1 ] 魏纳等.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新进展 [J ]. 新疆石 油天然气, 2006, ( 2). [ 2 ] 高峰博.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进展及发 展趋势 [ J ]. 内蒙古石油化工 , 2008, (2 ). [ 3 ] 李鹭光. 四川油气田天然气开发新技 术进展 [ J ]. 天然气工业 , 2008, 28(1). [4 ] 黄艳 . 国外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 ]. 钻采工艺, 2005, 28 ( 4). [ 5] 张启汉, 等.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南翼山凝析 气藏的应用 [ J ]. 钻采工艺 , 2000, 23 ( 4).

测井新技术在裂缝性地层中的应用

测井新技术在裂缝性地层中的应用

摘 要 : 文 根 据 近 年 来 华 北 油 田几 口井 的 新 技 术 测 井 资 料 在 裂 缝 性 地 层 中 的 应 用 情 况 , 储 层 识 别 、 该 就 定 量 计 算 参 数 应 用 于 储 量 计 算 、 层 分 析 、 缝 分 析 、 应 力 分 析 、 裂 效 果 预 测 等 方 面 加 以探 讨 , 断 裂 地 压 以期 能 扩 大 新 技 术 测 井 的 应 用 范 围 , 油 田勘 探 开 发 做 出 应 有 的 贡献 。 为 关键 词 : 象测井 成 核 磁 共 振 测 井 裂 缝 识 别
维普资讯
测 井 与 射

20 0 2年 ・第 2期
测 井新技 术 在 裂缝性地 层 中的应 用
左 银 卿 袁 路 波 殷 洁。 于 沛 洲
( 华 北 油 田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2 华 北 油 田井 下 物 理 作 业 公 司 3 华 北 油 田测 井 公 司 )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导缝 是 在应 力 作 用 下 实 时产 生 的 裂 缝 , 诱
只 与应 力 有关 , 故排 列 整 齐 , 律 性强 。而 天然 裂 规
缝受 多 期 构造 运 动 作用 , 遭地 下 水溶 蚀 等 作用 , 又
分 布不 规则 ;
B、 然 缝 面 一 般 不 规 则 , 宽 变 化 大 , 诱 . 天 缝 而
在井 壁上 的溶 孔 中充满 了高 电导 的钻 井 液, 在 F 图像 上 溶 孔显 示 为黑 色斑 点 状 。高 导缝 的识 MI 别对 储 层 正确 评 价及储 层 改 造 意义 重 大 。天 然 裂 缝, 由于钻 井 时井 内压 力 较 大 , 流动 的低 电阻 率 易 钻 井液 就 会快 速 侵 入 裂 缝 , F 在 MI图 像 上 , 缝 裂 就成 了低 电阻 率 型 的 深 色 曲线 , 果 裂 缝 发 育 密 如 集 , 可能 为一 曲 线族 。 则 ( )诱 导 缝 的识别 1 因 钻井 液 和地 应 力 不 平 衡 造 成 的诱 导 缝 , 虽

补偿中子测井应用新技术

补偿中子测井应用新技术

含氢指数
2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天然气含氢指数 原油含氢指数 烃含氢指数
气区
凝析油气区 轻质区 重质区
0.2
0.4
0.6
0.8
1
1.2
油气密度(克/立方厘米)
烃的密度方程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以识别稠油层
岩石纯水层含氢指数
H H ma (1 ) H w
裸眼井测井时井壁附近冲洗带的流体主要是高矿化度的泥浆滤液。 套管井测井时井壁附近的流体主要是低矿化度地层水。 泥浆滤液矿化度约为四万-五万PPM,地层水矿化度约为2000 PPM , 泥浆滤液矿化度高,含氯元素多,它是强的中子吸收元素,中子测井探测 深度浅,中子测井测量结果将受高矿化度泥浆滤液影响。
H CH 4
9 CH 4 x 9 CH 4 4 2.25 CH 4 M 12 4
4 2.5 oil 16 2.5 oil
油含氢指数 烃的含氢指数
二氧化碳含氢指数
H oil 9 (
) oil
H h h 0.25
H co2 0
ADDP
由于地层含烃补偿中子测井产生附加效应
CNC
补偿中子测井孔隙度

地层孔隙度
ADDP CNC
CNC
g 0 油密度 0.75 3 cm
g 0 油气密度 0.75 3 cm
地层含氢量大于水层的含氢量
CNC
地层含氢量小于水层的含氢量
CNC
cnc
h
-----补偿中子测井孔隙度
Sxo-----地层井壁附近含水饱和度。
----地层井壁附近油气密度 -----岩石孔隙度,如声波测井孔隙度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测井技术简介 (4)1.3 研究意义 (5)2.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 (6)2.1 测井技术分类 (8)2.1.1 电成像测井技术 (10)2.1.2 声波测井技术 (11)2.1.3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 (13)2.1.4 X射线测井技术 (14)2.2 国内外测井技术发展概述 (18)2.2.1 中国测井技术发展 (19)2.2.2 国际测井技术发展 (21)2.3 测井技术应用领域 (22)2.3.1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24)2.3.2 地热资源勘探 (25)2.3.3 基础工程地质勘探 (26)2.3.4 环境保护与地下水监测 (28)3. 发展现状分析 (29)3.1 测井技术的进步对地质研究的影响 (31)3.2 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32)3.3 测井技术面临的技术挑战 (33)4. 发展趋势 (34)4.1 智能化和自动化 (35)4.2 技术创新与发展 (36)4.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37)4.4 政策与市场驱动 (39)1. 内容简述本文旨在系统概述国内外测井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将全面回顾测井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从基础理论、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应用等方面,分析国内外测井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探讨当前测井技术的热门研究领域,包括智能化测井、4D 测井、全方位测井、多参数测井、精确定位测井等,并分析其技术路线和应用前景。

结合国际国内大趋势,展望测井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应对行业挑战并推动技术的创新升级的建议。

期望该文能为读者提供对测井技术的全面了解,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1 研究背景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日益严峻的当下,测井技术作为石油天然气工业不可或缺的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储层评价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在新材料的寻探和矿床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钻测井技术介绍-《测井新技术专题》课程

随钻测井技术介绍-《测井新技术专题》课程
目标优化问题:钻到最佳地质目标
GaoJ-2011
50-28
早期地质导向仪器
– GST(GeoSteering Tool):Schlumberger公司 – PZS(Pay Zone Steering):Halliburton公司 – Navigator:Baker Hughes公司
GaoJ-2011
塔里木油田、中国海上油田利用LWD较多,可信度较高;新 疆油田公司编制完成《随钻测井质量控制标准》和《随钻测 井资料验收标准》;
国内已经引进较多的MWD系统,如大庆、长庆、大港和胜利 等;国内地质导向系统已经基本研制完成;实现为地层评价 服务的LWD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国内油田公司期望利用随钻测井解决储层测井评价的问题; 国内进行随钻测井研究和仪器研制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 CNPC已经立项研究。
由井下部分(脉冲发生器,驱动电路,定向测量探管,井下控 制器,电源等)和地面部分(地面传感器,地面信息处理和控 制系统)组成,以钻井液作为信息传输介质;
通常意义的MWD仪器系统,主要限于对工程参数(井斜、方 位和工具面等)的测量,它只是一种测量仪器,无直接导向钻 进的功能。
GaoJ-2011
GaoJ-2011
50-16
Halliburton公司的 PATHFINDER系统
脉冲仪
电池
中子测量
电阻率测量
定向测量 HDSL
井径测量
密度测量
DNSCM
MultiLink 接头
CWRGM
伽马测量
GaoJ-2011
50-17
典型的MWD/LWD仪器串
GaoJ-2011
50-18
随钻测井系统(3)
在测井行业,应用LWD说法似乎更多一些; 在钻井领域,应用MWD说法似乎更多一些。

介电测井新技术与应用

介电测井新技术与应用

孔隙度 , 与其他孔隙度测量结合 , 还 能确定流体饱 和度 。其发射器一 接收器阵列 能以多个探测深度对 地层进行探测 , 并在稠油油藏提供独立的油流动性 评估 。另外 , 该仪器还能提供一项新参数 ( 介 电频 散) , 根据这一参数 , 岩石物理师可确定岩石结构属 性 和泥 质 的影响 。
自上 世 纪 七 十年 代末 引入 油 气工 业 后 , 介 电测 井 并 未 得 到 广 泛 认 可 。人 们 不 愿 接 受 新 技 术 的情 况 并 不少 见 。技 术 总是 需要 时 间逐 步改 善 , 然 后赢
井 眼粗 糙 而受 到影 响 , 而且 测 量 精 度 也难 以量 化 。 自从 首 次 在 岩石 物理 领 域激 起业 界 人 士 的兴趣 后 ,
同样 , 介 电测井仪是油气工业 的一种补充技 术 。介电测井仪开发初衷是用来分析含淡水、 低矿 化 度 水 或 矿 化 度 未 知 的储 层 。该 仪 器 主 要 响 应 于
孔 隙 网络 中 的水 , 并测 量含 关 的流体饱和度 。测井分 析人员还将介 电测量结果与深探测仪器获得 的数 据结合 , 用 于识别含有可动油气 的地层 , 这对评价
介 电测井仪再也没 有达到被广泛认可用于地层评 价 的程度。上世纪 9 O 年代推 出核磁共振 ( N M R ) 仪 后, 除 了个别专门应用外 , 基本上结束 了微波介 电 测 井仪 的应 用 ] 。
最 近 推 出的 D i e l e c t r i c S c a n n e r 多 频介 电频 散 仪 能够 克 服 早 期 仪 器 的局 限 性 。该 仪 器 能 测 量 含 水
稠油油藏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信息 。 不 幸 的是 , 早 期仪 器 采集 的数据 质 量 总是 因 为

石油测井仪器的技术创新研究

石油测井仪器的技术创新研究

石油测井仪器的技术创新研究
一、引言
以下将对石油测井仪器的技术创新研究做进一步探讨,旨在更好的满
足石油勘探开发的需求。

1、现代石油测井仪器具有更高的性能
现代石油测井仪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长的使用寿命等性能,可以
有效提高测井的质量和效率。

有些仪器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智能化程度高、测深精度高等优点,可以显著提高石油勘探的精确度。

2、石油测井仪器的智能化水平
现代石油测井仪器的智能化水平较高,许多新型仪器均具有自动测量、识别功能,从而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测井,大大提高了效率。

此外,这
些仪器具有自动定位、自动拍摄等功能,可以根据不同地质环境快速调整
参数,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新能源石油测井仪器的技术应用
随着能源资源的耗竭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新能源石油的发现和开发需
求越来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钻声波测井技术综述1.所调研专题的主题、意义、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随钻测井(LWD)是在泥浆滤液侵入地层之前或侵入很浅时测得的,更真实地反映了原状地层的地质特征,可提高地层评价的准确性[1 ]。

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先进测井技术[2 ],在某些大斜度井或特殊地质环境(如膨胀粘土或高压地层) 钻井时,电缆测井困难或风险加大以致于不能进行作业时,随钻测井是唯一可用的测井技术。

随钻声波测井旨在节省钻井时间,利用测得的地震波速度模型与地震勘探数据相结合,实时确定地层界面的位置、估计地层孔隙压力等, 在这些方面的应用, 都可取代常规的电缆声波测井。

随钻声波测井的任务是在钻井过程中确定地层的纵波和横波速度, 这两个弹性波速度更多被用于地层孔隙压力预测和地层模型修正。

随钻声波测井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实时性, 及时有效地获取地层信息, 为科学地制定下步施工措施提供依据。

在过去的近20 年里, 随钻测井技术快速发展, 目前已具备电缆测井的所有测井技术。

全球随钻测井业务不断增长, 已成为油田工程技术服务的主体技术之一,其业务收入和工作量大幅增加。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向复杂储集层纵深发展, 随钻测井技术将更趋完善, 电缆测井市场份额将更多地被随钻测井所取代。

20 世纪40 年代和50 年代LWD 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非常缓慢,关键技术很难突破。

在测井技术发展开始的50 年间的石油工业界许多人的眼里,LWD 是难以实现的理想化技术。

钻井工业的需要推动了随钻测井技术快速发展;反之,随钻测井技术的发展保证了复杂钻井获得成功。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大斜度井、水平井和小直径多分枝井钻井已成为油气开发的一种常规方法。

在这样的井中,常规电缆测井仪器很难下到目标层,通常借助于挠性管传送和钻杆传送,这些作业方法费用高,操作困难。

过去20 多年里,在油公司的需要和钻井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各种随钻测井仪器相继研制成功。

现场服役的随钻声波测井仪器使用的声源有单极子、偶极子和四极子,如贝克休斯INTEQ 公司的APX既使用单极子也使用四极子声源,斯伦贝谢公司的Son2 icVision使用单极子声源,哈里伯顿Sperry 公司的BAT是偶极子仪器。

这些仪器可测量软/ 硬地层纵/ 横波速度和幅度,测量数据一般保存在井下存储器内,起钻后回放使用[3 ,4 ]。

随钻声波测井仪器的发展见表1.表1.随钻声波测井仪器的发展随钻声波测井数据可用于地层孔隙度的计算, 地震资料时深转换及合成地震记录, 岩石机械特性分析及井眼稳定性预测, 岩性识别、气层识别, 与常规测井资料做相关分析对比等。

2.所调研专题的原理、主要测量技术和技巧;2.1声波测井基本原理: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 其速度、幅值及频率等声学特性均不相同,声波测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分辨所钻地层。

声波测井, 由发射探头T和接收探头R组成的声系来完成.最早采用的声系为单发双收声系, 其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2.2随钻声波测井技术2.2.1纵波测量仪器及纵波测量方法1 )快地层纵波测量及仪器研究位于钻铤上部的声源发射器以最佳频率向井眼周围地层发射声能脉冲, 在沿井壁及周围地层向下传播的过程中被阵列接收器检测到首波信号, 接收信号后, 系统首先采用先进的嵌入技术, 将接收到的声波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并采用有限元等计算方法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地层声波时差△t值, 最后将原始声波波形数据和预处理的声波波形数据存储在精心设计的高速存储器内或以实时方式通过钻井液脉冲遥测技术传输到地面。

为了提高声波的环向方位覆盖范围并增强测量信号的振幅,Varsamis等(1999 年) 在BA T 上引进了双模式声波测量系统[5] 。

该仪器的设计使发射器的轴向振动模式与横向振动模式的比值达到了20 dB ,接收器也用了同样的设计,对轴向更为敏感。

同一时期引进的全方向的声辐射与接收系统(Joyce 等,2001 年) [6 ] 其接收器和发射器可以提高声波的环向方位覆盖范围并增强声波测量信号的振幅,从而提高信噪比和测量精度。

该仪器最初设计声源是10 kHz 以上,后来为了能在低速地层中测量, Tang等(2002 年) 增加了1 个低频纵波的功能(3 kHz) ,结构可以将挠曲波的影响减到最小[7 ] 。

国外很多学者对随钻声波测井进行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在纵波随钻测井中,会激发一种钻模式波(钻杆拉伸波型) ,该振型在波列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沿着钻杆传播。

由于钻铤波振型的振幅远远大于地层纵波的振幅,必须经过压制处理才能测到地层纵波。

国内,崔志文(2004 年) 对随钻声波的纵波测量进行了理论和数值研究[ 8 ] ,同样表明随钻声波测井中地层纵波会受到大幅度的钻铤模式波的影响。

由于地层纵波被钻铤模式波所淹没,需要设置隔声体才能获得。

因此在纵波随钻仪器中隔声体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隔声体的设计一般有2 种方式,其一是在传感器和钻杆之间设置隔声体,将地层波和仪器波解耦;其二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设置隔声体来衰减钻铤波的幅度或改变和延长钻铤波的传播路径。

早在1989 年,斯伦贝谢公司在随钻声波测井可行性预研究报告中就指出压制钻铤波是随钻测井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Aron (1994 年) 在传感器处放置隔声装置,使得传感器与钻铤解耦,该技术将钻铤波衰减了15~20 dB ,然后将周期性的槽状隔声体置于钻铤中,作为带阻滤波器来消除纵波测量频段内的剩余仪器模式波[ 9 ] 。

Varsamis等(1999 年) 设计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刻槽方法隔声方法,利用一种独特的声吸收物质将仪器波降低30~40 dB ,他认为在实际的随钻测井环境中可以达到34 dB 以上[10 ] 。

Joyce (2001 年) 也在文献中说明了带有全方向声辐射系统的APX 仪器的隔声系统的效果最低达到40 dB[ 11 ] 。

Legget t 等人( 2001 年) 对Joyce(2001 年) 文献中的APX 仪器的隔声体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报道,通过在钻杆上周期性地切割凹槽,将凹槽的阻带与仪器本身的阻带结合,有效地压制钻杆波,获得了40 dB 的衰减[12] 。

斯伦贝谢的sonic Vi-sion的隔声体可以达到60 dB 的衰减。

在钻井的过程中,由于钻杆需要承受一定扭转力,刻槽会减少钻杆的刚度[13 ] ,因此对此部分钻杆需采用特殊材质的钢材料。

2)慢地层及极慢纵波速度的测量对于慢地层纵波速度的测量,Aron (1997 年) 认为由于纵波速度更小,幅度更低,测量难度要大于快速地层的纵波测量,对隔声的要求更高,如果隔声效果好,求取纵波速度是没有问题的[9] 。

而极慢速地层的纵波测量却需要特别关注。

随着油气勘探在深海中进行,将遇到越来越多的未压实疏松地层。

此类地层井眼很大,地层速度极慢。

Paillet和Cheng(1986) 通过理论分析研究过慢地层中的声波现象, 在该环境下, 他们把井眼中的P波叫做“漏能P波”。

波的漏能是因为其在转换为S波时发生了能量损失, 即S波进入地层带走井眼P波的能量。

由于能量损失, 漏能P波产生了衰减和频散,波速开始从地层P波速度(低频状态) 逐渐接近井眼流体速度(高频状态) 。

频散程度主要取决于地层S 波的速度/慢度。

Horny 和Pasternark(2000) 编制了一套利用漏能P波测量地层P波的有效方法, 即在低频率范围内( 2kHz) 进行声波测量。

随着随钻声波测井技术在疏松软地层中的应用, 随钻测井中也遇到了上述声波现象。

Mikata等人(2002) 分析了随钻声波测井仪器在日本海滨浊积碳酸泥岩采集的5 ~8kHz声波数据, 他们发现声波数据发生了频散, 因此在计算P波速度曲线时进行了频散校正。

Goldberg 等人(2003 年)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与仪器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了漏能纵波的频散影响外,数据同时还受到挠曲波和仪器模式波的影响。

Boonen与Yogeswaren (2004 年) 指出该挠曲波是由仪器结构产生。

Goldberg 等人(2003 年) 的工作说明了随钻环境下声波数据分析的复杂性,并指出要准确测量低速地层的声波特性必须消除LWD 的仪器模式波[15]。

Tang 等人( 2005 年) [16 ] 数值模拟了慢速地层和极慢地层LWD 单极子响应,认为要测量未压实极慢地层的纵波速度, LWD 仪器应当在一个低频段进行测量(最好是2~4 kHz 范围) 。

在该频率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激发幅度大于仪器波的漏能纵波,从而利用漏能纵波计算地层纵波速度。

总之,极慢地层纵波测量至今还是LWD 声波测井面临的难题。

2. 2 .2横波测量仪器及纵波测量方法1)快地层横波测量在随钻环境中,Aron ( 1994 年) 及Minear (1995年) 等人的工作证明快地层中的横波测量是可以实现的[9 ,13 ] 。

此外, Tang (2002 年) 认为在钻铤四极子波的截至频率以下测量时,可利用地层四极子波的二阶模式计算得到快地层横波速度而不受仪器波的影响,并应用到实测资料中[ 7 ] 。

国内,崔志文(2004年) 经过理论计算之后认为二阶模式会受到仪器波的干扰,一阶模式更适合,但他的结论没有实际随钻资料的验证[8 ] 。

2)LWD 慢地层横波测量在慢地层中,由于井眼流体纵波不能以转换横波的形式临界折射沿井眼滑行传播,单极子仪器不能直接测得地层横波速度。

常规电缆测井中,慢地层横波测量一般有 2 种方法,一是通过分析其他波分量间接得到,如管波(斯通利波) 或泄漏纵波;二是利用多极子仪器直接测量,包括偶极子和四极子方式。

由于偶极横波测井在电缆声波测井中的成功( Hornby 与Paster-mark , 2000) ,人们将该技术应用到随钻测井上。

但偶极子技术在随钻测井中由于钻杆的存在而受限制。

Tang (2002 年) 认为在偶极子声源的激发下,由于钻杆的存在有2 大局限,低频率时,仪器挠曲波与地层挠曲波之间存在严重的干扰;较高频率时,仪器挠曲波与地层挠曲波分开较大,但地层横波与地层挠曲波的差别很大[17] 。

此时地层挠曲波与地层横波速度成一定的比例,在知道泥浆性质(速度和密度) 、井径及纵波速度的前提下,可以得到横波速度[ 18 ] 。

Varsamis(1999 年) 针对慢地层横波测量的问题,通过物理实验和三维有限元模拟设计了一种双模式MWD/ LWD 声波仪,即哈里伯顿公司的BA T 仪器,在Catoosa 的AMOCO 测试井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的偶极模式可以用于测量软地层横波[5 ] ,他们使用的频率较高, 中心频率大约在6. 5~11 kHz 的范围,且软地层的横波慢度上限为400~450μs/ f t ,只适用于井眼环境好的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