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散文阅读通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散文阅读通案

一、阅读要求

(一)文学类文本作品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二)阅读答题总原则:

(1)要求分点答题;

(2)要求遵循“答案从文中来”(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原则);

(3)看分答题;

(三)“六步”阅读法

1、看标题:明确文章大致描写的内容。如:朱自清的《春》,看到标题可以看出写景。《白杨礼赞》是写物。

2、明散聚:理解散文的特征“形散神不散”。明确所有的材料都是为中心服务,做铺垫的。即是,要明确每段写什么内容,而文章的主体内容主要写的是什么。

3、抓文眼:即是要抓住文章中主要表现或者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如:《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首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作者盼望春天来临的心情,突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白杨礼赞》中“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的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赞美。《背影》中,“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透露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怀念之情。

4、重感情:要对“文眼”与“感情”进行区分。文眼,是文章主要表达的情感。感情,是文章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中作者融入的具体感情。《春》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不仅是写景,也是在抒情。抒发的不仅仅是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更有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5、识线索:散文为了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目的,在组织材料时,用线索贯穿起所有材料。线索类型: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时间、空间、思想情感的变化(包括情感、思维、心理等)

6、得神韵: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因此,阅读散文,除了能够读懂散文,还要欣赏散文的语言美。即是对文章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的品味鉴赏。

【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虽然已经读过题目,但是初读文章只需要对文章有个整体感知。

1、写什么(文章主要内容)

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情理义)

3、怎么写(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四)考点:

一、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归纳中心,理解文章内涵,开放性试题答题需要)问:直接要求概括全文,某一段的内容或作者情感

答题要点:1)尽可能利用原文词句回答,2)归纳时一定注意归纳方法的使用。

2、归纳内容和主题的方法

主要内容:文章写了什么,表面能看到的内容

主题:从文章的内容感受到抽象的(感情、品质、道理、本质……)

常见问题:

有的写一件事,有的写多件事。在写多件事的文章中,有的并列详写几件事;有的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事件。面临以下三个难点:a.怎样规范概括一件事;b.并列详写几件事如何处理;c.文中写了多件事,有详、有略如何处理。

概括方法:

A)概括一件事的方法是:谁+做什么

判定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的标准:

1.这个人物(或事物)从开始就出现在事件之中,并一直留在事发现场;

2.核心事件都是他(或它)做的。

“做什么”——要着眼事件整体。

例:《西游记》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整体说的是。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并列详写几件事的方法:

(1)采用概括一件事的方法一一进行概括;

(2)如果主语完全一致,表达时,只在概括第一件事时保留主语,其他事件保留“做什么”部分,并列陈述即可;

(3)如果主语不同,则直接并列陈述。

例1: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并列写了三件事:一是志愿军战士血战松骨峰;二是志愿军战士烈火中勇救朝鲜儿童;三是志愿军战士防空洞吃雪。

C)有的事件详写有的事件略写的处理方法:(1)详写的事件按照一般概括方法处理;(2)略写的事件用“等事件”代替。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了祖母死了、父亲失业、父亲变卖家产、父亲料理后事、父亲找茶坊送我、自己亲自去送我、父亲根人讲小费、父亲给我占座、父亲给我买橘子、父亲给我写信等多个事件。在文章中只有给我买橘子一件事是详写的,做以表达时,只表述这一核心事件,其他的都用“等事件”代替,表述为:本文作者通过对父亲给我买橘子等事件的记叙。

B、状物类记叙文第一部分的概括方法

所谓的“状物”,就是描写事物,这样的文章常常运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写法。为表现某种志向,或某种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要借助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刻画,概括时要指出描写的对象,以及描写了这个对象的哪些方面即可。

答题公式:本文作者通过对某物的方面一、方面二、方面三等的描绘。

“某物”——是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刻画的事物。

“方面一、方面二、方面三等”——要求读者逐段概括文章详写的内容,依次填写。

例如:矛盾的《白杨礼赞》——表象内容概括为:本文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

形以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描绘。

3.写景类记叙文第一部分的概括方法

要刻画景物,在表达方式上的选择必然是描写。景观都会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一处景观,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景观的独特特点。

答题公式:本文作者通过对何地、何时、何特点的景象(画面、环境、场面、场景)的描绘。

例:朱自清写的《春》,就是一篇纯粹写景的记叙文。其表象内容概括为: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春天万象更新(新)、艳丽奇美(美)、生机勃勃(力)的景象的描绘。

主题概括的核心透过主要内容分析、判断、揭示作者写作目的。

可以这样提问: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事?为什么要写这些物?为什么要写这些景?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概括为四个字:情、理、义、趣。

1.情——就是为了表达某人或某物,对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某种情感。

答题公式:表达了谁对谁的哪种具体情感之情抒发了我对谁的哪种具体情感之情。

(只有情感是作者本人的情感时,才能用“抒发”了。低素质的表达是“写出了”——给人小学还没毕业的感觉)

例如:朱自清的《春》,本质内容概括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理——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揭示某个道理,总结经验教训,启迪自己或他人。

表述为:揭示了具体的道理。

例如:《小猫钓鱼》的故事

揭示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3、义——是指人的品质、精神、灵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或在一个人品高尚、精神积极、心灵美好的人类社会里,这就赋予了文学以教化功能,文学工作者写人记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记录好人做好事,赞美其精神、品质,引领社会向良性发展。同时,也记录和描述哪些坏人坏事,揭露和鞭挞其丑恶的嘴脸,警示人们引以为戒。因此在“义”这个主题上有正反两种概括模式。

(1)正面人物:赞美了谁的什么精神(品质、心灵)

例如:雷锋的事迹,应该表述为——赞美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反面人物:揭露(鞭挞)了谁什么的丑恶本质。

例如:法海囚禁白素贞,应该表述为——揭露了墨守封建立法、甘做法海封建卫道士的丑恶嘴脸。

注意事项:这里的什么必须是具体的精神品质,不能用定性类的词,如崇高、伟大、狭隘、渺小的抽象的特点来表述。

4.趣——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情趣、爱好、追求,这是幸福的源泉和核心内涵,有的人热爱自然,有的人喜欢小动物、有的人喜欢无拘无束、有的人喜欢养花种草。因此有很多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这种美好的爱好和追求。

表述为:表达了谁何种兴趣(爱好、追求)。

例如:鲁迅的《社戏》——表达了孩子们喜欢自由、热闹和友谊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部分要总体注意的问题是:这部分作者的表达目的,有时是单一的,或者情、或者理、或者义、或者趣;有时还有兼容的时候,既赞美人品,又抒发某种情感,或者其他几种组合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