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要素特征描述

合集下载

描述气候特征的角度和方法

描述气候特征的角度和方法

描述气候特征的角度和方法气候特征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如国家、地区或城市等)长期以来的天气状况的统计和总结。

它通常涉及到气温、降水量、风向、湿度、日照时数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描述气候特征的角度和方法可以包括气候分类、气候图表、数值模拟等多种途径。

首先,从气候分类的角度描述气候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差异。

气候分类是将地球划分为若干个气候区域,每个区域有自己独特的气候类型。

常见的气候分类方法包括气候带分类法、空间分区法和动力学分类法等。

气候带分类法将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每个气候带又可细分为几个气候亚带。

空间分区法则是根据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分布等因素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域,如极地气候区、高山气候区、沿海气候区等。

动力学分类法则是根据气候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和分布特点进行分类,包括气团分类法、西风带分类法等。

通过气候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从而更好地进行气候研究和气候变化评估。

其次,气候特征可以通过气候图表的方式进行描述。

常见的气候图表包括气候柱状图、气候玫瑰图、气候蜡烛图等。

气候柱状图是将气候指标(如气温、降水量等)在时间轴上进行统计和比较的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地区不同季节或不同月份的气候特征。

气候玫瑰图则是将气候指标在地理方位上进行统计和比较的图表,可以显示出地区不同风向的降水量或温度分布情况。

气候蜡烛图则是将气温或降水量等指标绘制成条状蜡烛状的图表,可以一目了然地表示出不同时间段内的气候变化情况。

通过气候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

第三,数值模拟是一种较为精确和科学的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将大气系统的运动、辐射和能量平衡等过程通过方程模拟,得到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气候状态和演化趋势。

常见的数值模式包括大气环流模式、地球系统模式等。

大气环流模式主要模拟大气的动力和热力过程,可以得到全球或区域的气候分布和变化趋势。

气候特征参数表

气候特征参数表

气候特征参数表一、气温气温是指某一时刻和某一地点空气的温度。

它是人们所感知的最直观的天气特征之一。

气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地表反射、大气层的吸收和散射等。

气温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很大,这是由于地理位置、海洋环流和地形等地方因素的影响。

二、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的测量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即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相对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含量的百分比。

湿度对人体的舒适度和健康有很大影响。

高湿度会使人感到闷热不透气,而低湿度则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和呼吸道不适。

三、降水量降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某地区的降水量。

降水量是表征该地区气候湿润程度的重要指标。

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对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降水量的测量通常用毫米或厘米表示。

四、风速风速是指风的运动速度。

风速的测量通常用米/秒或千米/小时表示。

风速对气候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风速的大小和方向会影响气温、降水和气象灾害的发生。

风速的变化还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迁徙产生影响。

五、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气压的测量通常用帕斯卡或毫巴表示。

气压的变化对天气变化有很大影响。

气压高的地方通常天气晴朗,气压低的地方则多云或有降水。

六、日照时数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光直射地面的时间。

日照时数的长短会影响气温和植物的生长。

日照时数的测量通常用小时表示。

日照时数的分布对农业种植、太阳能利用和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七、大气湍流大气湍流是指大气中的湍流运动。

大气湍流对气候和空气污染的扩散有重要影响。

湍流的强度和分布会影响气温、湿度和风速的变化。

湍流的测量通常用雷诺数和湍流动能表示。

八、辐射辐射是指电磁波或粒子在空间传播的过程。

辐射对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辐射的测量通常用辐射通量和辐射强度表示。

辐射的分布和变化对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气候要素产生影响。

九、云量云量是指天空中云层的多少。

云量的多少会影响日照时数和降水量。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层的长期状态,是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的统计。

气候特征描述是对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和总结,通过对气候特征的描述,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开展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候类型的划分。

气候类型是对一定地区气候特征的综合描述和归纳,常用的气候分类方法有季风气候分类、柯佛气候分类、气候区划等。

对于不同的气候类型,其特征和规律也各有不同,通过对气候类型的划分,可以更好地描述和理解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

二、气候要素的描述。

气候要素是描述气候特征的基本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风、湿度、日照等。

对于气候要素的描述,需要对其长期变化趋势、季节变化规律、年际变化特点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揭示气候特征的规律性和变化趋势。

三、气候特征的地域分布。

气候特征的地域分布是指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差异和规律性。

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地域分布进行描述,可以揭示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异同,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四、气候特征的变化趋势。

气候特征的变化趋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气候要素的长期变化规律。

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可以揭示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气候变化的预测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五、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

气候特征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大气环流、海洋环流、人类活动等。

对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有利于深入了解气候特征的形成机制和变化规律,为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是对某一地区气候特点和规律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和总结,通过对气候类型、气候要素、地域分布、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的描述,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开展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

气候特征描述

气候特征描述

图15
图16
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 ▲ 。
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 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
【总结提炼】
回答气候综合性试题时,要建立一般答 题模式:
气候成因描述的一般答题模式: 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因素。
气候特征描述的一般答题模式: 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①年降水量约 600(580~620之间 皆可)毫米, ②集中于夏季(1—3 月或l2月至次年3月。
【对比】材料:根据悉尼(图1)和洛杉矶(图2)的气候资料, 比较两地气候特点的异同点
降水㎜ 180
气温℃
降水㎜
30 70
气温℃ 30
160
20 60
20
140
50
120
10
10
100
40
0
0
80
30
降水特征描述的一般模式: 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对比】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特征的差异。(6分)
甲图所示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大; 年降水量较少;雨季较短 春旱明显(3分); 乙图所示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气温年较差较小; 年降水量丰富;雨季较长 有梅雨和伏旱天气(3分)。
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高三地理复习
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 2、不能明确问题,思维混乱,条理 不清,不能做到有效答题
3、不能准确使用地理语言,表达比 较随意
1
A 1
气候特征的描述思路
气候特征 (气候要 素)的描 述思路

气候特征描述方法

气候特征描述方法

气候特征描述方法气候特征是地球表面大气层中的特定条件和环境条件,它对该地区的生物、环境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气候特征描述方法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气候特征描述方法是通过观测和分析大气、地表和海洋等环境要素来确定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

这些环境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云量等。

其中,温度是气候特征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可以反映气候的温暖程度和季节变化。

除了温度之外,湿度也是气候特征描述方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湿度可以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对于降水与降雪等气象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另外,降水量是气候特征描述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某一地区降水的频率和强度,进而影响到该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和农业生产。

风速和云量也是气候特征描述中的重要要素。

风速可以反映大气中的运动情况,对于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云量则可以反映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对于气候的湿润程度和日照情况有着影响。

在气候特征描述方法中,还需要考虑到地形、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等因素。

地形对气候产生的局部影响不可忽视,高山、平原、河流等地形要素都会对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造成影响。

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也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它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递和调节热量,影响到气候系统的平衡。

让我们让我们总结一下,气候特征描述方法是通过对各种气象要素和环境要素的观测和分析来描绘出某一地区的气候情况。

这些气候特征描述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灾害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因此,深入研究气候特征描述方法对于提高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气候特征是指某个地区在相对长时间尺度内表现出来的气候统计特点及其演变规律。

通过对气候特征的描述,我们能够了解某地区的气候类型、季节变化、降水分布、温度变化等特点,从而有效地指导农业、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等各种人类活动。

首先,气候特征可以从气温方面进行描述。

气温是描述地球上某一地区的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气温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小。

气温的季节变化也是气候特征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在四季温差较大,而季节变化较小的地区在四季温差较小。

此外,还可以通过气温的年际变化来描述气候特征,如是否存在年际气温波动较剧烈的特点。

其次,气候特征可以从降水方面进行描述。

降水是地面上形成自然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对于植被生长和水资源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降水可以分为降水量、降水分布和降水频率三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降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降水量,降水分布是指降水在一年或一个季节内的分布特点,降水频率是指某个地区发生降水的年或季的次数。

通过对降水特征的描述,我们能够判断某个地区的湿润度、季节性降水分布、降水较少或较多等特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气候特征来描述风的特点。

风是大气中水平方向上的气体运动,对气候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风的特点可以从风向、风速、风的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描述。

不同地区的风向和季节风向的变化规律不同,如东亚季风、西风带等。

风的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风的运动的速度,也可以通过描述最大风速和最小风速来反映风的强弱。

此外,气候特征还可以通过气象要素的长期平均值和变化值来描述。

气象要素包括温度、降水、风速、湿度等与气候相关的参数。

通过对这些气象要素的长期平均值和变化值进行描述,可以反映出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演变规律。

例如,某个地区夏季平均温度高、降水量大、风速较小等,就可以描述该地区夏季炎热多雨,风力较弱。

总之,气候特征是对某个地区气候统计特点及其演变规律的描述。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气候是地球大气长期平均状况的总和,它是地球表面大气长期的统计。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对于气候研究和气候变化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首先,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可以从气温、降水、湿度、风等多个方面进行。

气温是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通常可以用年平均气温、季节气温变化、极端气温等来描述气候的温度特征。

降水是另一个重要的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年降水量、降水分布、降水强度等来描述气候的降水特征。

此外,湿度和风也是气候特征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参数来描述气候的湿度和风特征。

其次,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还可以从地域、季节、年代等不同时间尺度进行。

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有所不同,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域的气候数据来描述气候特征的地域差异。

而季节和年代的气候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年代的气候数据来描述气候特征的季节和年代变化。

另外,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数学模型等手段进行。

统计分析可以通过计算气候数据的平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来描述气候特征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而数学模型可以通过建立气候模型来描述气候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

最后,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气候观测站等手段进行。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数据来获取大范围的气候信息,从而描述气候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

而气候观测站可以通过实时观测气象要素来获取气候数据,从而描述气候特征的实时变化情况。

总之,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气温、降水、湿度、风等多个方面进行,也可以从地域、季节、年代等不同时间尺度进行,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数学模型、遥感技术、气候观测站等手段进行。

这些描述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准确地描述气候特征,为气候研究和气候变化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它是由一系列气象要素组成的,如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

描述气候特征是气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气候特征描述方法。

首先,温度是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通常用气温的平均值来描述气候的热度。

温度的描述可以采用摄氏度或华氏度,也可以用年平均气温、季节平均气温等来描述。

比如,热带气候的特征是全年气温高,冬季温差小,夏季温差大,可以通过年平均气温和季节气温差来描述。

其次,湿度也是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通常用相对湿度或者露点来描述。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水汽含量与饱和水汽含量的比值,而露点则是空气在恒定压力下饱和时的温度。

描述湿度特征时,可以采用年平均相对湿度或者湿度的变化范围来进行描述。

另外,降水量也是描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降水量的描述通常采用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也可以描述降水的分布规律,比如季节降水量的差异,降水的频率等。

此外,风向和风速也是气候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向和风速的描述可以采用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来描述,也可以描述风的季节变化规律,风向的频率等。

最后,气候特征的描述还可以包括气压、日照时数、云量等气象要素。

这些气象要素的描述可以更全面地描绘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

总之,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来进行描述。

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准确描述,可以更好地了解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气候变化研究和气候适应提供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学】
【对话】
【问题情境1】气温影响因素的分析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图1 图2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6分)
目录 世界地理 学案序号 课题 气候要素特征描述
课 型 复习课 课时 1
编写人
滕祖华
审核人
高二地理组
学科联系人签字
管西森
学习 目标
1、 分析影响气候要素的因素
2、 掌握气候要素(气温、降水)的特征分析
【评价1】
读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问题情境2】气候特征描述
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乙分析,与
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
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
要因素是什么?
【评价】1.(2013·山东文综,5)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B.9时C.12时D.14时
(2015·海南地理,13~14)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

2.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3.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2014·福建文综,3~4)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
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
km2)。

读图,回答4~5题。

4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
5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
6.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化示意图。

回答7~8题。

7.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8.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
A.开罗B.上海C.开普敦D.悉尼
(2011·四川文综,12~13)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9~10题。

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
一月七月一月七月全年
①23°08′13.3 28.4 40.0 210.0 1 614.1
②39°48′-4.7 26.0 2.6 196.6 682.9
③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④54°17′ 1.8 13.4 225.0 117.0 2 399.0 9.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30度附近
10.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11.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
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 480~5
000米之间。

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
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
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10分)
【学后反思与总结】
列出本节的知识结构,把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BABAC CACDA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基多的气温特点:终年温和,年较差很小,昼夜温差小.
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000米)
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