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绿色施工规范DGTJ08-2129-2013

合集下载

(完整版)DGJ08-2102-2012-《文明施工规范》

(完整版)DGJ08-2102-2012-《文明施工规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文明施工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安全协会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12年8月1日DGJ08-2102-2012J12069-20122012 上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12]602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文明施工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建设安全协会、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主编的《文明施工规范》,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2102-2012,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1条、4.0.4条、5.0.5条、5.0.7条、9.0.4条、11.1.4条、11.3.3条、17.2.6条、17.2.8条、17.3.7条、17.3.11条、17.3.14条为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建设安全协会负责解释。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一二年六月十一日前言根据上海市市政府第48号令《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2010]1032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的通知》,以及《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标准设计制订(修订)》下达的编制计划,由上海市建设安全协会和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会同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等单位共同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以《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为依据,结合国家和上海市现行法规、文件,经调查研究、专题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并在总结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将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总体要求和相关技术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以提高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整体水平,切实加强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总体管理。

本规范共分为17章,包括总则、术语、施工工地边界设置、脚手架设置、防尘围网与网布设置、出入门及其内侧设置、施工铭牌设置、防护性棚架设置、临时通行道路设置、占路施工警示标志设置、办公(生活)区设置、施工区域设置、工地防火控制、工地排水系统设置、卫生防疫、地下管线保护、施工环保控制。

绿色施工管理手册

绿色施工管理手册

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绿色施工管理手册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项目绿色施工管理行为,全面实现各项绿色施工管理目标,特编制本手册。

1.2 范围上海公司在建项目及后续新建项目1.3 依据本手册引用以下文件的现行文件及规范:1)绿色施工导则2)绿色建筑技术导则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7)建筑业10项新技术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0)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3)防止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14)《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规范》(上海)15)《沪建安质监[2010]88号绿色工地节约型工地》16)中国建筑环境管理节能减排管理办法17)中国建筑环境管理节能减排管理手册18)[538号股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施工管理的指导意见19)中建八局标准化管理手册20)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系列)21)绿色施工手册(2.0版)以及现行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规程、标准。

1.4 原则以工程项目为依托,以项目标准化管理为保障,以信息化为手段,遵循施工现场“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保护环境的宗旨,持续打造上海公司绿色施工核心竞争力。

2. 管理职责2.1职责分工序号管理职责公司总部项目部1 绿色施工策划√√2 绿色施工方案√3 绿色施工实施√4 绿色施工评价√5 绿色施工总结√√6 绿色施工创优√√2.2 审批权限序号管理决策事项公司总部项目部1 绿色施工策划主管领导2 环境因素识别主管领导3 绿色施工方案公司总工4 绿色施工过程管理项目经理5 绿色施工过程自评项目经理6 绿色施工阶段评价主管领导7 绿色施工总结主管领导8 绿色施工创优主管领导2.3 职责内容2.3.1 公司绿色施工管理序号岗位职责1 主管领导全面负责公司绿色施工;建立公司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指导公司绿色施工工作方向;审批公司绿色施工管理办法的修订;审批公司绿色施工年度工作计划;审批公司绿色施工年度控制指标;审批项目绿色施工策划、总结等。

DGJ08-70-2013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

DGJ08-70-2013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

建筑物氎构筑物拆除规程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㊁构筑物拆除规程R e g u l a t i o n f o r d e m o l i s h i n gc o n s t r u c t i o nD G J08-70-2013J12367-20132013 上海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㊁构筑物拆除规程R e g u l a t i o n f o r d e m o l i s h i n gc o n s t r u c t i o nD G J08-70-2013主编单位: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13年8月1日2013 上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13]600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建筑物㊁构筑物拆除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主编的‘建筑物㊁构筑物拆除规程“,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 G J08-70-2013,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㊂其中第3.0.4(9)㊁3.0.15㊁6.0.2㊁6.0.5㊁6.0.12㊁7.0.5㊁7.0.10㊁7.0.15㊁8.0.1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㊂原‘建筑物㊁构筑物拆除规程“(D G J08-70-2006)同时废止㊂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㊁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解释㊂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一三年六月二十日前 言上海市建设工程规范‘建筑物㊁构筑物拆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2年上海市建设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交[2012]281号)列入年度修订计划,由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主编,市房屋安全监察所㊁市建设安全协会参编㊂随着拆除建筑物㊁构筑物结构形式的变化和拆除技术水平的提高,‘规程“(D G J08-70-2006)在拆除工程技术和管理㊁新工艺和设备㊁文明施工㊁爆破工程等方面存在着滞后,已不能适应现有拆除工程的要求㊂修订后的规程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现行法规㊁规章和标准,结合工程实践和‘规程“(D G J08-70-2006)实施的经验,将新工艺㊁新技术及文明施工要求具体化㊁规范化,对安全生产㊁文明施工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操作性强㊂本规程共分为八章,包括总则㊁术语㊁一般规定㊁施工组织设计㊁技术论证㊁人工拆除㊁机械拆除㊁爆破拆除;并附有 拆除爆破及城市浅眼控制爆破工程分级”㊁ 爆破地震安全允许距离的计算公式”㊁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三个附录㊂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㊂各单位和人员在执行时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知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地址:北京西路95号21楼,邮编:200003,电子邮箱:s c f b1234@126.c o m),以使本规程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㊂主编单位: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参编单位: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上海市建设安全协会主要起草人:黄永平 陆锦标 杨巧虹 李宜宏 吴珍珍汪 浩 朱弘光 刘文广 王天寿 邵晓昺胡 伟 李文悦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2013年6月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一般规定(4)……………………………………………………4 施工组织设计(8)………………………………………………5 技术论证(11)…………………………………………………6 人工拆除(13)…………………………………………………7 机械拆除(16)…………………………………………………8 爆破拆除(21)…………………………………………………附录A 拆除爆破及城市浅眼控制爆破工程分级(28)…………附录B 爆破地震安全允许距离的计算公式(29)………………附录C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30)……………………………本规程用词说明(31)………………………………………………引用标准名录(32)…………………………………………………条文说明(33)………………………………………………………C o n t e n t s1 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 o n s (1)…………………………………………2 T e r m s (2)………………………………………………………3 G e n e r a l t e r m i n o l o g y (4)………………………………………4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d e s i g n (8)…………………………5 T e c h n i c a l f e a s i b i l i t y s t u d y (11)………………………………6 M a n p o w e r d e m o l i t i o n (13)……………………………………7 M a c h i n e d e m o l i t i o n (16)………………………………………8 B l a s t i n g d e m o l i t i o n (21)………………………………………A p p e n d i xA D e m o l i t i o nb l a s t i n g an du r b a n s h a l l o wh o l e c o n t r o l b l a s t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g r a d i n g (28)………A p p e n d i xB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n g f o r m u l a o f b l a s t i n g s e i s m i c s a f e t y al l o w a b l e d i s t a n c e (29)……………………A p p e n d i xC B l a s t i n g v i b r a t i o n s a f e t y a l l o w a b l e s t a n d a r d s (30)…………………………………………………E x p l a n a t i o no fw o r d s i n t h i s s pe c if i c a t i o n (31)…………………N o r m a t i v e r e f e r e n c e (32)…………………………………………E x p l a n a t i o no f p r o v i s i o n s (33)……………………………………1 总 则1.0.1 为了贯彻国家和本市安全生产的方针㊁政策㊁规章和法规,确保建㊁构筑物拆除工程规范作业和安全施工,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㊁财产安全,根据本市建㊁构筑物拆除工程的特点和历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制定本规程㊂1.0.2 本规程适用于本市工业与民用建㊁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拆除工程(以下统称拆除工程)㊂1.0.3 拆除工程应在拆除过程中建立拆除材料可循环利用模式,拆除工程施工应采用低噪音㊁低能耗㊁低污染的安全绿色拆除技术㊂1.0.4 拆除工程施工及其所使用的工具㊁设备㊁易燃易爆物品㊁爆破器材㊁电气装置㊁登高设施等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㊁行业和本市现行的有关规定和标准㊂12 术 语2.0.1 拆除工程(D e m o l i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对已建成或部分建成的建㊁构筑物实施整体或局部拆除的施工项目㊂2.0.2 人工拆除(M a n p o w e r d e m o l i t i o n)依靠人力和风镐㊁切割器具等工具,对建㊁构筑物进行解体和破碎的一种施工方法㊂2.0.3 机械拆除(M a c h i n e d e m o l i t i o n)使用液压挖掘机及液压破碎锤㊁液压剪和起重机等大㊁中型机械,对建㊁构筑物进行解体和破碎的一种施工方法㊂2.0.4 爆破拆除(B l a s t i n g d e m o l i t i o n)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建㊁构筑物进行解体和破碎的一种施工方法㊂2.0.5 切割拆除(C u t t i n g d e m o l i t i o n)破碎工具(绳㊁锯片㊁钻头)在高速运动的作用下,按指定位置对钢筋和混凝土进行磨削切割,从而将钢筋混凝土切割成若干块体㊂2.0.6 重点区域(K e y a r e a)本市内环线以内区域以及内环线以外根据人口密度㊁居住环境㊁景观要求确定的区域为文明施工重点区域;文明施工重点区域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㊂2.0.7 建筑垃圾(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r a s h)在拆除各类建㊁构筑物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㊁弃料及其它废弃物㊂22.0.8 施工扬尘(C o n s t r u c t i o nd u s t)在建㊁构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对大气造成污染的粉尘颗粒物㊂2.0.9 施工组织设计(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d e s i g n)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㊁安全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㊂2.0.10 技术论证(T e c h n i c a l f e a s i b i l i t y s t u d y)组织专家对技术方案进行分析㊁计算㊁比较,确定拆除工程施工方法的科学性㊁合理性㊁安全性和拆除工程施工技术㊁文明施工措施的有效性㊁严密性㊂2.0.11 安全绳(S a f e t y r o p e)在高空作业时用于保护人员和物品安全的绳索,一般为合成纤维绳㊁麻绳或钢丝绳㊂2.0.12 开孔型绿色不透尘安全网布(G r e e ns a f e t y n e to fd u s t-p r o o fw i t ho p e n p o r e)符合抗贯穿性㊁阻燃性和毒性控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实施均匀性开孔的绿色不透尘网布,其孔口具备在外风力作用下自然开启和回风时自然闭合功能㊂2.0.13 爆破作业人员(P e r s o n n e le n g a g e di nb l a s t i n g o p e r a-t i o n s)从事爆破作业的工程技术人员㊁爆破员㊁安全员㊁保管员和押运员等㊂2.0.14 爆破振动(B l a s t v i b r a t i o n)爆破引起传播介质沿其平衡位置作直线或曲线的往复运动过程㊂33 一般规定3.0.1 从事拆除工程施工的企业应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拆除工程;拆除工程施工企业的从业人员应经过培训㊁考核合格㊁持证上岗㊂3.0.2 从事拆除工程施工的企业,应根据本规程和拆除工程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的拆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㊁操作技术规程㊂3.0.3 拆除工程施工前,拆除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必须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和资料作认真研究和分析,深入现场和周边区域进行详细查勘,然后对拆除工程施工制定全面规划,编制拆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应严格按拆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㊂3.0.4 拆除工程施工现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好安全帽㊁扣紧帽带;登高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挂点牢靠;2 施工现场危险区域应设立警戒隔离带等隔离设施,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设专人警戒;除规定的作业人员外,其他人不得进入施工现场;3 施工区域毗邻道路㊁建筑时,应搭设脚手架等安全防护设施,必要时应设置防护隔离棚;4 拆除作业时,作业点应有专人监管㊁监护;5 拆除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设立消防通道;对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相应的防火㊁防爆措施;6 施工现场作业区内的洞口㊁临边等处,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47 施工现场应做到材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应及时外运, 24h内不能清运完毕时,应采取遮盖措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围挡高度,渣土堆放的底部边沿到围挡不应小于1m的距离;8 人工拆除应采用施工脚手架㊁绿色密目式安全网或开孔型绿色不透尘安全网布等控制扬尘措施;9 机械拆除㊁爆破拆除或破碎构件㊁翻渣㊁建筑垃圾清运时,必须采用洒水或喷淋措施,控制粉尘飞扬;10 施工企业未经区㊁县环保部门审批的,不得夜间施工;11 施工现场的办公㊁生活区应与作业区㊁易燃易爆物品临时堆放点分开设置;氧气㊁乙炔气瓶㊁油漆稀料等危险品仓库应设置在施工场地㊁生活办公区25m外㊂3.0.5 木结构㊁砖木结构㊁砖混结构等居民住宅的拆除宜采取整幢整排拆除㊂3.0.6 临时用电设施安装前,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 G J46)的要求㊂3.0.7 拆除工程施工作业前和拆除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拆除技术要求㊁作业危险点与安全措施;每次技术交底应有书面记录,并由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双方签字确认㊂3.0.8 一般区域施工现场围挡设置高度不应低于2m,重点区域施工现场围挡设置高度不应低于2.5m,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单体建㊁构筑物拆除的,应在其单体建㊁构筑物的外围设置封闭围挡;2 市区房屋征收基地的拆除工程,应根据征收进度和拆除工程施工相关规范㊁规定,具备设置围挡封闭条件的,应在其外围设置封闭围挡;凡实施作业的区域应设立封闭围挡;53 郊区的城镇区域㊁商业繁华区域㊁人口密集区域的拆除工程,其围挡设置,参照相关规定执行㊂3.0.9 围挡材料应满足硬度和耐燃性要求,宜采用彩钢板等轻型硬质材料㊂3.0.10 脚手架搭设应符合以下要求:1 搭设材料应选用金属管材,严禁使用毛竹和金属杆件混搭脚手架;脚手架临近高压线半径距离不大于5m一侧的建筑立面,宜使用毛竹脚手架,并形成独立体系;2 脚手架的外立面应使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或开孔型绿色不透尘安全网布封闭围护或包裹;使用开孔型绿色不透尘安全网布作封闭围护时,施工单位应实施论证验算,确保脚手架支撑体系和拉结强度满足安全要求;3 重点区域内搭设落地脚手架的,其离地高度不大于30m 的外围,应使用开孔型绿色不透尘安全网布㊂3.0.11 拆除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㊁构筑物及管线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 拆除工程施工企业对毗邻的建㊁构筑物除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外,应事先检查㊁取证,并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护;2 相邻管线应经管线管理单位采取切断㊁移位措施,或落实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拆除工程施工;拆除工程施工中应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护;3 被拆除建㊁构筑物的高度超过相邻电力㊁电讯等管线高度时,在拆除超过部分的建㊁构筑物时,应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4 拆除工程施工中,遇到特殊情况或发生管线损坏时,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配合做好抢修工作㊂3.0.12 拆除工程施工时,应保证施工现场排水畅通,并满足以6下要求:1 施工企业应保护原排水系统,避免场地积水;2 当施工损坏原排水系统时,应设置满足排水需要的标准水井或简易集水井;3 重点区域内的拆除工程,施工单位应在作业区域的低洼处开挖集水井,配置能满足排水量需要的排水泵㊂3.0.13 特殊管道和容器的拆除,应首先查清该管道㊁容器中介质的化学性质,对影响施工安全的,应先由专业单位采取排空㊁中和㊁清洗等措施㊂3.0.14 拆除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按合同要求组织验收㊂3.0.15 当遇到风力大于5级㊁大雾㊁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施工企业必须停止室外拆除和清除作业㊂3.0.16 拆除工程施工企业㊁拆除工地应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并配备排险㊁救灾的设备和工具㊂3.0.17 拆除工程施工期间遇到汛期,应制定汛期及强暴雨天气时工地内的排水预案㊂74 施工组织设计4.0.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具备下列资料:1 建㊁构筑物的图纸和相关资料;2 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㊁排水㊁供电㊁供气㊁供热㊁通信㊁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㊁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㊂3 勘查施工现场所获得的详细资料与信息,其内容应包括:1)主体结构的变动及损坏情况;2)拆除物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包括地上㊁地下管线分布等);3)部分杆件㊁构件或节点的勘查情况等㊂4.0.2 施工组织设计应有下列内容组成:1 拆除工程的概况及特点,其内容应包括:1)拆除工程的位置,拆除物的类型㊁结构㊁面积㊁高度和层数;2)水㊁电㊁燃气㊁通讯等管线分布情况;3)周边建筑㊁道路㊁环境情况;4)拆除工程施工的难度和危险点;5)有毒有害物的清除㊂2 拆除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内容应包括:1)现场待拆建㊁构筑物和周边建筑㊁道路等的布置;2)隔离和防护设施的布置位置;3)施工作业方向;4)临时用电设施位置;85)现场办公㊁生活区域位置;6)回收材料的堆放位置;7)氧㊁乙炔瓶等易燃㊁易爆物品临时堆放点;8)需保留㊁保护的管线㊁设施㊁建筑等位置;9)拆除区域内的主要通道和出入口㊂3 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应根据被拆除建㊁构筑物的特点,勘查现场所获得的资料㊁信息,确定拆除方法㊂4 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其内容应包括:1)建立由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的施工管理网络;2)配备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员㊂5 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安排,其内容应包括:1)整个拆除区域建㊁构筑物的拆除工程施工顺序;2)单体结构的解体顺序;3)施工形象进度表;4)劳动力需用量㊂6 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其内容应包括:1)各种机械设备(注明名称㊁型号)㊁作业有效高度和各种料具(注明品种㊁规格)的数量;2)设备㊁料具的进㊁退场的日期及作业计划;3)专用设备的定机定人名单㊂7 拆除工程施工㊁安全技术㊁文明施工措施,其内容应包括:1)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措施;2)拆除物涉及区域内地上㊁地下设施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3)周边环境和道路的防护隔离措施;4)控制施工噪声㊁粉尘污染的措施;95)施工机械设备㊁临时用电㊁拆除物堆场㊁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㊁卫生和防火措施;6)脚手架及防护隔离棚,搭设㊁使用与拆除的安全措施;7)对可能发生各类事故的抢救㊁排险应急预案㊂4.0.3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企业技术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企业技术负责人审定;施工过程中确需变更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由企业技术负责人重新审定㊁批准㊂015 技术论证5.0.1 由下列情况之一,拆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通过专家论证:1 拆除工程在市区㊁中心城镇主要路段或临近公共场所等人流稠密的地方,影响行人㊁交通和其他建㊁构筑物安全;2 拆除的建㊁构筑物体量大㊁结构复杂,拆除难度大;3 拆除区域地处文物保护建筑㊁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控制地带范围;4 拆除区域处于轨道交通保护范围㊁隧道㊁桥梁以及重要河道,临近地下构筑物或拆除可能影响燃气管道,给排水管道㊁重要电缆㊁电讯网;5 拆除高层建筑㊁码头㊁桥梁或有毒有害气体㊁易燃易爆等有其他特殊安全要求的拆除工程,或采用新技术㊁特殊施工作业方法;6 因环境不允许采用爆破㊁机械拆除,必须采用人工拆除方法;7 应企业要求需要论证㊂5.0.2 技术论证小组应由相关专业专家组成㊂5.0.3 技术论证时应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会同拆除工程施工企业提供下列资料:1 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文件;2 拆除工程施工企业的资质证明;3 拆除工程施工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4 拆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115 拆除工程项目经理㊁技术负责人和安全人员名单和有效证件㊂5.0.4 技术论证的重点应包括:1 拆除工程施工方法的科学性㊁合理性和安全性;2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㊁文明施工措施的有效性和严密性㊂5.0.5 技术论证应形成书面意见书,经专家组组长签字后作为拆除工程施工单位开工报监材料之一㊂216 人工拆除6.0.1 人工拆除适用于木结构㊁砖木结构㊁檐口高度10m以下的砖混结构等民用建筑的拆除,以及因环境不允许采用爆破㊁机械拆除,必须采用人工拆除方法的情况㊂6.0.2 人工拆除作业必须按建造施工工序的逆顺序自上而下㊁逐层㊁逐个构件㊁杆件进行;屋檐㊁外楼梯㊁挑阳台㊁雨蓬㊁广告牌和铸铁落水管道等在拆除工程施工中容易失稳的外挑构件必须先行拆除;栏杆㊁楼梯㊁楼板等构件拆除必须与结构整体拆除同步进行,严禁先行拆除;承重的墙㊁梁㊁柱,必须在其所承载的全部构件拆除后再进行拆除;严禁垂直交叉作业㊂6.0.3 拆除工程的施工现场作业通道的设置要求:1 平面通道宽度应适合运输工具和施工人员通行的需要;2 上㊁下通道宜利用原建筑通道,无法利用原通道的,应搭设临时施工通道㊂6.0.4 对于拆除物高度的檐口高度大于2m或屋面坡度大于30°的拆除工程,应搭设施工脚手架,落地脚手架首排底笆应选用不漏尘的板材铺设;脚手架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拆除工程施工中,应检查和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脚手架倒塌;脚手架应随建㊁构筑物的拆除进程同步拆除㊂6.0.5 作业人员必须站在脚手架㊁脚手板或其它稳固的结构或部位上操作,严禁站在墙体㊁挑梁等不稳固㊁危险的构件上作业㊂6.0.6 拆除工程施工㊁材料回收㊁建筑垃圾清理时不得高空抛物,并符合下列要求:1 拆卸下的材料㊁构件㊁杆件等,应由垂直升降设备或在流31放槽中卸下,或通过楼梯搬运到地面;2 建筑垃圾可通过原电梯井道或设置的垃圾井道卸下,在楼板上开设的垃圾井道,洞口不宜过大,且洞口边缘下部应有梁或墙支撑以确保洞口稳固,洞口四周必须采取牢固的防护栏等防坠落安全措施㊂6.0.7 屋面㊁楼面㊁平(阳)台上或脚手架上,不得聚集人员㊁集中堆放材料和建筑垃圾;楼面或脚手架上的材料和散落的建筑垃圾,应及时予以清理㊂6.0.8 坡屋面拆除应符合下列要求:1 拆除坡度大于30°的屋面和石棉瓦屋面㊁冷摊瓦屋面㊁轻质钢架屋面,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并有防滑㊁防坠落措施;2 屋架应逐榀拆除,对未拆屋架应保留桁条㊁水平支撑㊁剪刀撑,确保其稳定性;3 拆除屋架应在屋架顶端两侧设置揽风绳,防止屋架意外倾覆;4 屋架跨度大于9m时,应采用起重设备起吊拆除㊂6.0.9 楼板(包括平屋面)拆除应符合下列要求: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应采用粉碎性拆除,保留钢筋网至钢筋混凝土梁拆除前切割;2 预制楼板应采用粉碎性拆除;拆除工程施工前,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并攀挂在安全绳上,安全绳固定在稳定牢固的位置;施工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站立在跳板上,跳板两端搁置在墙体或梁上㊂6.0.10 拆除次梁时,在梁的两端凿缝,先割断一端钢筋,应用起重设备缓慢放至下层楼面后,再割断另一端的钢筋,用起重设备缓慢放至下层楼面破碎;当次梁过大㊁过重,用起重设备不能安全41吊放时,应按照主梁的拆除方法拆除㊂6.0.11 主梁应采用粉碎性拆除;主梁的下部必须设置相应的支撑,从梁的中部向两端进行粉碎性拆除㊂6.0.12 墙体必须自上而下粉碎性拆除,禁止采用开墙槽㊁砍凿墙脚人力推倒或拉倒墙体的方法拆除墙体㊂6.0.13 拆除立柱应符合下列要求:1 立柱倒塌方向应选择在楼板下有梁或墙的位置,边(角)柱应控制向内倒塌;2 应沿立柱根部切断部位凿出钢筋,用手动倒链或用长度和强度足够的绳索定向牵引,将牵引方向反向的钢筋和两侧的钢筋用气割割断,保留牵引方向的钢筋,然后将立柱向倒塌方向牵引拉倒;3 立柱倒塌撞击点应采取缓冲减震措施㊂6.0.14 建㊁构筑物局部拆除必须保证保留部分结构的完整和稳定㊂6.0.15 钢筋混凝土建㊁构筑物在特定噪音㊁扬尘控制区域宜采用低噪音切割方式拆除;使用金刚石链锯㊁碟锯㊁水钻等切割工具,其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切割放线作业前应验算被切割构件的重量和体积;2 切割前先在被切割构件底部搭设钢管支撑架,支撑架应具有足够的支承力以保证被切割构件割断后的稳定;3 钢筋混凝土立柱和楼板切割前应先在被切割构件上钻起吊孔,用起重设备起吊,立柱的吊点应布置在重心以上部位;4 根据附属设施㊁非承重结构㊁次承重结构和主承重结构的先后顺序,按照放线的位置分块切割,并逐一吊至指定地点;5 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要设置接收及处理设施㊂517 机械拆除7.0.1 机械拆除适用于砖木结构㊁砖混结构㊁框架结构㊁框剪结构㊁排架结构㊁钢结构等各类建㊁构筑物和各类基础㊁地下工程㊂7.0.2 拆除机械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有关技术主管部门对该机械检验合格的证明;并应按机械操作人员手册的要求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 G J33)有关规定使用和进行日常保养㊁定期保养㊁维护和维修,确保机械完好㊁使用安全㊂7.0.3 拆除机械使用前或交接使用时应对各种安全防护装置㊁监测㊁报警装置㊁升降㊁变幅㊁旋转㊁移动等系统进行调试检查,机械各项性能应安全㊁完好,方可使用或交接㊂7.0.4 拆除工程施工现场应具备机械作业的道路㊁水电㊁停机场地等必备的条件,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灯光;强光照明灯应配有防眩光罩,照明光束应俯射施工作业面,照明灯光不得直射工地外其它建筑物㊂7.0.5 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建㊁构筑物的高度选择拆除机械,严禁超越机械有效作业高度进行作业㊂7.0.6 机械设备在作业时,与架空线应保持安全距离;遇有地下管线时,应垫铺路基箱或钢板保护体㊂7.0.7 机械行走应严格执行机械行走的规定;操作机械时,作业人员不得站立驾驶,他人不得进入机械操作室;机械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不得将机械交给无证人员操作;实行多班作业时,应严格执行交接制度㊂7.0.8 机械作业人员应按照机械操作手册的要求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 G J33)的规定进行操作;拆除机械作业平面61的有效范围为机械正前方左㊁右40°㊂7.0.9 为提高拆除机械的作业高度,可用渣土铺设坡道和作业平台,坡道和作业平台应符合下列要求:1 坡道前后的坡度应在机械操作手册规定的范围以内;2 坡道的最高点不得高于3m;3 坡道坡面的宽度不得小于拆除机械机身两履带间宽度的1.5倍;4 坡道两侧的坡度不得大于45°;5 坡道㊁作业平台应用机械填平㊁压实,不得在未经填平压实的渣土堆上作业;6 作业平台的大小应满足拆除机械操作㊁调头㊁换位和危险时撤离的需要;7 拆除机械不得横穿斜坡或在斜坡上转换方向㊂7.0.10 拆除机械严禁在无保护措施的地下管线的地面上作业,施工企业严禁在距地下管线两侧1m范围内使用机械开挖㊂7.0.11 拆除机械不得在架空预制楼板上作业;在现浇楼板上作业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楼板的承载能力,当承载能力不足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保证拆除机械作业安全㊂7.0.12 机械翻渣时,铲斗与保留的建筑物墙体的距离不得小于2m,作业时机身的中心位置距离保留建筑物墙体不得小于4m㊂7.0.13 机械拆除作业时现场应有专人指挥;拆除建㊁构筑物时,应确保未拆除部分结构的完整和稳定;机械操作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㊂7.0.14 多台拆除机械作业时,不得上下㊁立体交叉作业;拆除机械作业与停放时应置于被拆除物有倒塌可能的范围以外;两台拆除机械平行作业时,两机的间距不得小于拆除机械有效操作半径71。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规程(DGTJ08-2035-2008)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规程(DGTJ08-2035-2008)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规程(DG/TJ08-2035-2008)1 总则1.0.1 为了进一步落实工程监理单位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促进项目监理机构安全监理工作规范化,提高安全监理工作水平和效果,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

1.0.3 安全监理工作除应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行业和上海市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安全监理safety supervision工程监理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委托监理合同,在所监理的工程中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所开展的活动。

2.0.2 安全监理人员safety supervisior经安全监理业务知识教育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负责项目监理机构日常安全监理工作实施的专业工程师或监理员。

2.0.3 专业工程师 speciality engineer经过监理业务培训,经总监理工程师授权,负责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监理工作,具有相应监理文件签发权的工程师。

2.0.4 安全监理方案safety supervision plan项目监理机构编制的用于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0.5 安全监理实施细则safety supervision implementation结合施工现场的场所、设施、作业等安全活动,由项目监理机构编制的安全监理工作操作性文件。

2.0.6 危险性较大工程 more dangerous work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工程。

2.0.7 专项施工方案 speciality construction plan针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由施工单位编制并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包括安全技术措施、监控措施和安全验算结果的施工文件。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903-2010[120320]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903-2010[120320]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GJ08-903-2010备案号J11761-2010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工程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11年3月1日2011.上海上海市《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备案建标标备[2010]219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你委《关于上报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场施工安全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备案内容的请示》(沪建交[2010]1161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该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J11761-2010。

其中,同意将第3.0.1、5.1.1、5.4.2、5.5.4、5.6.1、5.8.3、7.0.1条作为强制性条文。

该项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附件:上海市地方标准《现场施工安全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强制性条文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附件:上海市地方标准《现场施工安全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强制性条文3.0.1 项目部应针对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并落实现场施工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或岗位)的安全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1.1 项目部所有从业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项目部须禁止未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未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上岗。

5.4.2 安全验收应分阶段按以下要求实施:1 施工作业前,对安全施工的作业条件进行验收;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其它重大危险源工程以及设施、设备施工过程中,对可能给下道工序造成影响的节点进行过程验收;3 物资、设施、设备和检测器具在投入使用前进行使用验收;4.建立必要的安全验收标识。

未经安全验收或安全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后续工序或投入使用。

5.5.4 项目部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责令相关单位整改,并分类记录,作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依据;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情况,还应要求采取纠正措施。

上海地区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上海地区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5年8月前言本规定依据现行上海市标准《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结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根据上海市建筑工程在绿色建筑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编制。

本规定细化了建筑、结构、给排水、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等各相关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明确了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等方面的要求。

本规定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批准。

本规定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规定的编制单位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建材业管理总站。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车学娅总则、场地设计、建筑部分:车学娅结构部分:郑毅敏给排水部分:归谈纯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徐桓建筑电气部分:夏林本规定主要审查人:翁浩、张小龙、蔡兹红、瞿革、寿炜炜、马伟骏、徐凤、张伯崙、高小平、邵民杰目录1 总则 (1)2 方案阶段绿色设计 (2)2.1 一般要求 (2)2.2 绿色建筑策划书 (2)2.3 设计图纸 (6)3 初步设计阶段绿色设计 (8)3.1 一般要求 (8)3.2 设计总说明 (8)3.3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13)3.4 建筑设计及室内环境 (15)3.5 结构 (18)3.6 给水排水 (19)3.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0)3.8 建筑电气 (21)4 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设计 (25)4.1 一般要求 (25)4.2 建筑 (25)4.3 结构 (38)4.4 给水排水 (44)4.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1)4.6 建筑电气 (43)1总则1.0.1 为加强对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总体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上海市绿色施工规范DGTJ08-2129-2013

上海市绿色施工规范DGTJ08-2129-2013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规范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construction projectDG/TJ08-2129-2013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实施日期: 2013 年 10 月 1 日2013 上海上海市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 [2013]752 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和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主编的《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规范》,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 DG/TJ08― 2129-2013,自 2013 年 10 月 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负责解释。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一三年八月一日1前言本规范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 [2012]661 号文件《关于印发“2012 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工程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十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建筑业从创建节约型工地起步,,稳步推进建设工程绿色施工。

经过 7 年的发展,上海地区绿色施工实现了从节能、节水、节材向“四节一环保”的全面转型,正在显示持续发展的活力。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回顾了本市开展绿色施工活动的实践和取得的经验,对绿色施工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分为 1O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环境保护、绿色施工信息化与资料管理、绿色施工的考核评价。

DGTJ08-21-2013 上海市砌体工程施工规程介绍

DGTJ08-21-2013 上海市砌体工程施工规程介绍

砌体工程施工规程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规程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m a s o n r y e n g i n e e r i n gD G/T J08-21-2013J12324-20132013 上海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规程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m a s o n r y e n g i n e e r i n gD G/T J08-21-2013主编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13年5月1日2013 上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13]216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砌体工程施工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砌体工程施工规程“,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 G/T J08-21-2013,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㊂原‘砌体工程施工规程“(D G/T J08-021-2005)同时废止㊂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㊁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㊂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一三年三月八日前 言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沪建交[2010]731号)的要求,总结本市近年来工程应用的经验,参考了与砌体工程相关的国家㊁行业以及地方标准的修订,同时,也考虑到我国近年来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原‘砌体工程施工规程“D G/T J08-021-2005进行了修订㊂本次修订考虑到上海市已禁止和限制使用粘土砖,目前烧结普通砖㊁多孔砖已基本不用,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应用水泥砖㊁混凝土砖㊁蒸压灰砂砖以及蒸压粉煤灰砖等实心砖,所以将原砖砌体施工一章改为实心砖砌体施工;因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在砌体结构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所以保留该章节的内容㊂考虑到混凝土模卡砌块的逐步推广应用,在本次修订中也增加了混凝土模卡砌块施工的章节㊂另外,考虑到目前利用建筑垃圾加工制作再生砌块㊁再生砖以及砌筑砂浆等产品已在部分工程中应用,废弃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成为绿色建材,符合我国政府制订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政策,因此,增加了再生砌块施工内容的章节㊂本规程修订后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砌筑砂浆;5施工准备;6砖砌体施工;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施工;8填充墙砌体施工;9混凝土模卡砌块砌体施工;10再生砌块㊁再生砖砌体施工;11冬期与雨期施工;12安全与绿色施工㊂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规程时,如发现问题或有建议,请及时告知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666号,邮编:20008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㊂主编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美华 尤雪春 葛兆源 朱毅敏 江遐龄曹文根 陈尧亮 周臻全 藤 鑫 潘如莉主要审查人:吴君侯 应惠清 潘延平 马善富 於崇根王正平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2012年12月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6)……………………………………………………4 砌筑砂浆(10)…………………………………………………5 施工准备(12)…………………………………………………6 砖砌体施工(13)……………………………………………… 6.1 一般规定(13)…………………………………………… 6.2 砖基础砌筑(15)………………………………………… 6.3 砖墙砌筑(16)…………………………………………… 6.4 砖柱和壁柱砌筑(20)……………………………………7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施工(21)………………………… 7.1 一般规定(21)…………………………………………… 7.2 小砌块砌筑施工(23)…………………………………… 7.3 芯柱施工(26)…………………………………………… 7.4 构造柱施工(28)…………………………………………8 填充墙砌体施工(30)………………………………………… 8.1 一般规定(30)…………………………………………… 8.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32)………………… 8.3 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34)…………………… 8.4 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35)………………9 混凝土模卡砌块砌体施工(37)……………………………… 9.1 一般规定(37)…………………………………………… 9.2 砌体施工(38)……………………………………………10 再生砌块㊁再生砖砌体施工(40)……………………………11 冬期与雨期施工(43)…………………………………………12 安全与绿色施工(45)…………………………………………本规程用词说明(48)………………………………………………引用标准名录(49)…………………………………………………条文说明(51)………………………………………………………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C o n t e n t s1 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 o n s (1)…………………………………………2 T e r m s (2)………………………………………………………3 B a s i c r e qu i r e m e n t s (6)…………………………………………4 M a s o n r y mo r t a r (10)…………………………………………5 P r e pa r a t i o n f o rC o n s t r u c t i o n (12)……………………………6 S o l i db r ic kc o n s t r u c t i o n (13)………………………………… 6.1 G e n e r a l (13)……………………………………………… 6.2 B r i c k f o u n d a t i o n (15)…………………………………… 6.3 C o mm o nb r i c kw a l l (16)………………………………… 6.4 B r i c kc o l u m na n d a t t a c h e db r i c kc o l u m no f t h ew a l l(20)………………………………………………………7 S m a l l h o l l o wc o n c r e t eb l o c km a s o n r y co n s t r u c t i o n (21)… 7.1 G e n e r a l (21)……………………………………………… 7.2 S m a l l s i z eb r i c kc o n s t r u c t i o n (23)……………………… 7.3 C o r e c o l u m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26)………………………… 7.4 T i e c o l u m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28)……………………………8 L i g h tw e i g h t b r i c km a s o n r y co n s t r u c t i o n (30)…………… 8.1 G e n e r a l (30)……………………………………………… 8.2 A u t o c l a v e d a e r a t e d c o n c r e t eb l o c kw a l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32)……………………………………………………… 8.3 L i g h t a g g r e ga t e c o n c r e t eb l oc kw a l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34)…… 8.4 L i gh t s a n d a e r a t e d c o n c r e t eb l o c kw a l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35)………………………………………………………9 C o n c r e t eM o k ab l o c kc o n s t r u c t i o n(37)…………………… 9.1 G e n e r a l (37)……………………………………………… 9.2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38)…………………………………………10 R e g e n e r a t i o nb l o c km a s o n r y co n s t r u c t i o n (40)……………11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R a i n y S e a s o no r i n W i n t e r (43)…………12 S a f e t y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45)……………………T e r mn o t e o f c o d e (48)……………………………………………L i s t o f r e f e r r e d s t a n d a r d s (49)……………………………………E x pl a n a t i o no f c l a u s e s (51)………………………………………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1 总 则1.0.1 为加强砌体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使各类砌体工程施工过程都处于有序的施工受控状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规程㊂1.0.2 本规程适用于水泥砖㊁混凝土砖㊁蒸压灰砂砖以及蒸压粉煤灰砖等砖砌体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㊁轻质砌块㊁混凝土模卡砌块以及再生砌块和再生砖等砌体工程的施工㊂1.0.3 本规程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 B50300)㊁‘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 50203)配套使用㊂1.0.4 砌体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㊂12 术 语2.0.1 砌体结构m a s o n r y s t r u c t u r e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㊁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㊂是砖砌体㊁砌块砌体的统称㊂2.0.2 水泥砖c e m e n t b r i c k利用粉煤灰㊁煤渣㊁煤矸石㊁尾矿渣㊁化工渣或者天然砂㊁海涂泥等(以上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用水泥做凝固剂,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称之为水泥砖㊂水泥砖有标准砖和空心砖两种,标准砖主要规格尺寸为240mm×115mm×53mm,空心砖(两孔),规格是390mm×190mm ×190mm㊂2.0.3 混凝土砖s o l i d c o n c r e t eb r i c k以水泥㊁骨料以及根据需要加入的掺合料㊁外加剂等,经加水搅拌㊁成型㊁养护制成的块材㊂其实心砖主要规格尺寸为240mm ×115mm×53mm,空心砖主要规格尺寸为240mm×115mm ×90mm㊂2.0.4 蒸压灰砂砖a u t o c l a v e d s a n d-l i m eb r i c k以石灰和砂为原料,经坯料制备㊁压制成型㊁蒸压养护而成的砖,简称灰砂砖㊂2.0.5 蒸压粉煤灰砖a u t o c l a v e d f l y a s h-l i m eb r i c k以粉煤灰㊁石灰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和集料,经坯料制备㊁压制成型㊁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简称粉煤灰砖㊂2.0.6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s m a l lh o l l o wc o n c r e t eb l o c kf o r c o mm o nu s e2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以碎石或卵石为粗骨料制作的混凝土,主规格尺寸为390mm ×190mm×190mm㊁空心率25%~50%的小型空心砌块,简称普通混凝土小砌块㊂2.0.7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s m a l l h o l l o wb l o c k m a d eo f l i g h t a g g r e g a t e c o n c r e t e以浮石㊁火山渣㊁煤渣㊁自然煤矸石㊁陶粒为粗骨料制作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简称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㊂2.0.8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a u t o c l a v e d a e r a t e d c o n c r e t eb l o c k s将一定比例的粉煤灰与定量的水泥,生石灰胶结料㊁铝粉㊁一水石膏等按配比混合均匀,加入定量水,经搅拌成浆后注入模具发气成型,经静停固化后切割成坯体,再经高温蒸压养护固化而成的块材㊂2.0.9 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l i g h t-w e i g h t s a n d a e r a t e c o n c r e t eb l oc k以磨细石英砂㊁水泥㊁石灰和石膏为主要生产原材料,以铝粉为发泡剂,经配料㊁搅拌㊁预养㊁切割,在高温㊁高压下养护10h~ 12h制成的细密多孔状轻质加气混凝土块材㊂2.0.10 混凝土模卡砌块c o n c r e t em o k ab l o c k以普通混凝土或轻骨料混凝土为原料,经机械振动加压强制成型的周边设有卡口,内有垂直孔,上下面有水平凹槽的块材,称为混凝土模卡砌块,简称模卡砌块㊂混凝土模卡砌块可分为混凝土普通模卡砌块和混凝土保温模卡砌块㊂2.0.11 再生骨料r e c y c l e d a g g r e g a t e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总称㊂2.0.12 再生细骨料r e c y c l e d f i n e a g g r e g a t e由建(构)筑废物中的混凝土㊁砂浆㊁石或砖瓦等加工而成,粒3径不大于4.75mm的颗粒㊂2.0.13 一顺一丁f l e m i s hb o n d砌筑时一皮顺砖一皮丁砖,并依次向上组砌的砌筑方法㊂2.0.14 梅花丁p l u mb l o s s o mb u t y l同一皮砖采用沿墙长度方向顺㊁丁各一交替向前,同时上下两皮砖的搭接长度为1/4砖长的砌筑方法㊂2.0.15 全顺砌筑a l l-c i sm a s o n r y半砖墙的一种砌筑方法,上下两皮砖的搭接长度为1/2砖长㊂2.0.16 薄层砂浆砌筑法t h e m e t h o do f t h i n-l a y e rm o r t a rm a-s o n r y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砌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施工方法,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2mm ~4mm㊂2.0.17 对孔砌筑h o l i n g b o n d上下层小砌块孔洞对准的砌筑方法㊂2.0.18 错孔砌筑s t a g g e r e db o n d上下层小砌块的孔洞相互错位的砌筑方法㊂2.0.19 砌块反砌u p t u r n e db o n d砌筑墙体时,小砌块的底面朝上㊂2.0.20 构造柱s t r u c t u r a l c o n c r e t e c o l u m n为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墙体的规定部位配置构造钢筋,按先砌墙后浇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镶嵌在墙体中的混凝土柱㊂2.0.21 圈梁r i n g b e a m为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房屋的檐口㊁窗顶㊁楼层或4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基础顶面标高处,沿墙体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㊂2.0.22 通缝c o n t i n u o u s s e a m砌体中,上下皮块材搭接长度小于规定数值的竖向灰缝㊂2.0.23 假缝s u p p o s i t i t i o u s s e a m为掩盖砌体竖向灰缝内在质量缺陷,砌筑砌体时仅在表面作嵌缝处理的灰缝㊂2.0.24 芯柱c o r e c o l u m n砌块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在砌块内部空腔中浇灌混凝土形成的小柱称为素混凝土芯柱;在砌块内部空腔中插入竖向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形成的小柱称为钢筋混凝土芯柱㊂2.0.25 预拌砂浆r e a d y-m i x e dm o r t a r预拌砂浆系指组成砂浆的各类材料按照一定配合比由集中搅拌站(厂)拌制,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到施工现场,放入专用容器储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毕的砂浆拌和物㊂2.0.26 干粉砂浆d r y-m i x e dm o r t a r由专业厂家生产的㊁经干燥筛分处理的细集料与无机胶结料㊁保水增稠材料㊁矿物掺合料和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混合物,又称砂浆干粉(混)料㊂53 基本规定3.0.1 砌体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㊂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健全的质量㊁安全及环境保护管理制度㊂3.0.2 设计文件应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需变更时,应取得原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提供设计变更文件㊂3.0.3 采用新技术㊁新材料及新工艺,应由拟采用单位提请建设单位组织专题技术论证,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定㊁备案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和工艺㊂3.0.4 各类材料应有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书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㊂块材㊁水泥㊁钢筋等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㊂3.0.5 砌体基础施工前,应校核放线尺寸,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0.5的规定㊂表3.0.5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长度L㊁宽度B(m)允许偏差(mm)长度L㊁宽度B(m)允许偏差(mm) L(或B)≤30±560<L(或B)≤90±1530<L(或B)≤60±10L(或B)>90±203.0.6 砌体工程施工前,应在墙的转角处及交接处设置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不宜大于15m㊂在皮数杆上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块材规格详细标明皮数㊁每皮砖和灰缝的厚度及门窗洞口㊁过梁㊁楼板等标高的位置,立皮数杆时应抄平,并可靠固定㊂3.0.7 砌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6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1 基底标高不同时,应按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处向低处搭砌的施工顺序㊂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2 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㊁接槎;3 出檐砌体应按层砌筑,同一砌筑层应先砌墙身后砌出檐;4 房屋相邻部分高差较大时,宜先砌筑高度较高部分,后砌筑高度较低部分㊂3.0.8 砌体工程的砌筑分段,宜设在伸缩缝㊁沉降缝㊁防震缝㊁构造柱或门窗洞处㊂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宜大于4m㊂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差,不应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㊂3.0.9 砌筑完基础或每一楼层后,应校核砌体的轴线和标高㊂3.0.10 砌体墙上需留临时施工洞口时,其净宽度不应大于1m,洞口的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㊂3.0.11 墙体零星留洞补砌时,用砖应湿润,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应用干砖填塞㊂3.0.12 设计要求的洞口㊁管道㊁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随意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㊂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㊂3.0.13 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其允许自由高度应符合表3.0.13的规定㊂无法满足时,应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㊂7表3.0.13 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m)墙(柱)厚(mm)砌体密度>1600(k g/m3)砌体密度1300~1600(k g/m3)风载(k N/m2)风载(k N/m2)0.3(约7级风)0.4(约8级风)0.5(约9级风)0.3(约7级风)0.4(约8级风)0.5(约9级风)190 1.41.10.7 2402.82.11.42.21.71.1 3705.23.92.64.23.22.1 4908.66.54.37.05.23.5 62014.010.57.011.48.65.7 注:1.本表适用于施工处相对标高(H)在10m范围内的情况㊂如10m<H≤15m,15m<H≤20m时,表中的允许自由高度应分别乘以0.9㊁0.8的系数;如H>20m时,应通过抗倾覆验算确定其允许自由高度;2.当所砌筑的墙有横墙或其他结构与其连接,而且间距小于表列限值的2倍时,砌筑高度可不受本表的限制;3.当砌体密度小于1300k g/m3时,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应另行验算确定㊂3.0.14 搁置预制梁㊁板的砌体顶面应预先找平(硬找平),安装时应先座浆(软座浆)㊂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不低于1∶2.5的水泥砂浆㊂3.0.15 填充墙㊁隔墙与主体结构的拉结筋应预埋在结构墙柱上,当采用后置式方法设置拉结钢筋时,应取得原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对拉结钢筋进行实体拉拔强度试验㊂3.0.16 在浇灌砌体构造柱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的砂浆残块㊁砖渣等杂物清理干净㊂3.0.17 伸缩缝㊁沉降缝㊁防震缝中,不应夹有砂浆㊁块体碎渣和杂物等㊂8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3.0.18 砌体墙与钢筋混凝土柱㊁梁接触处的灰缝应饱满填实并补浆勾缝,填实后呈凹缝㊂3.0.19 两种不同材料的界面部位应采取抗裂处理措施㊂可在接缝的正反面均钉设ϕ0.5钢丝㊁边长为20mm的菱形网孔钢丝网或专用网格布,宽度为缝两侧各150mm㊂3.0.20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符合‘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3的规定㊂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B级㊂3.0.21 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㊂94 砌筑砂浆4.0.1 砌筑砂浆应采用预拌砌筑砂浆或干粉砌筑砂浆,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商品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D G/T J08-502的规定㊂不同块材砌筑砂浆宜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㊂4.0.2 对工程中所用砌筑砂浆应按照设计要求对砌筑砂浆的种类㊁强度等级㊁性能及使用部位核对后使用㊂4.0.3 拌制砌筑砂浆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 G J63的规定㊂4.0.4 用于制备再生砂浆的再生细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 B/T25176的要求㊂再生细骨料不宜用于配制M15以上砂浆㊂4.0.5 再生砂浆原材料的贮存和计量以及再生砂浆的搅拌㊁运输等应符合‘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 G J/T223的规定㊂4.0.6 再生砂浆的配制应满足和易性㊁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㊂4.0.7 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㊁早强剂㊁缓凝剂㊁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㊂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㊂4.0.8 预拌砌筑砂浆的运输应采用专用搅拌运输车㊂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搅拌运输车筒体转动,砂浆运至储存地点后,不离析㊁不分层,组份不发生变化,保证施工需要的稠度㊂运输设备应不吸水㊁不漏浆,严禁在运输和卸料过程中加水㊂4.0.9 预拌砌筑砂运至储存地点后除直接使用外,应储存在不吸水的密闭容器内㊂应根据不同季节采取遮阳㊁保温和防雨雪等01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措施㊂4.0.10 袋装干粉砂浆在施工现场应按不同品种㊁编号分别堆放储存,严禁混存混用㊂并应采取防雨㊁防潮措施,禁止使用过期㊁受潮的砂浆㊂干混砂浆及其他专用砂浆贮存期不宜超过3个月,超过3个月的干混砂浆在使用前应重新检验合格方可使用㊂4.0.11 袋装干粉砂浆在现场应采用机械搅拌,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加水,不应添加其它成分,并保证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应少于3m i n,随拌随用㊂4.0.12 砂浆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严禁使用超过凝结时间的砂浆㊂4.0.13 不同品种的砂浆不应混合混用㊂4.0.14 砂浆试块制作及养护应符合‘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 G J/T70的规定㊂同一类型㊁强度等级的验收批砌筑砂浆试块不应少于3组㊂制作砂浆试块的砂浆稠度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㊂115 施工准备5.0.1 砌体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图纸,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并编制砌体结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同时应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㊂5.0.2 砌体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准备作业需要的安全㊁环保设施,防止人员伤害和减少噪音㊁粉尘㊁污水和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㊂5.0.3 基槽或基础垫层的施工应有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砌体砌筑前应弹出基础轴线㊁边线和设置基层标高,经有关技术质量部门技术复核,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㊂5.0.4 首层墙㊁柱砌筑前,应有基础工程分部工程验收手续㊂砌筑前应预先弹出墙㊁柱边线㊁轴线和门窗洞口平面位置线㊂5.0.5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位置和标高应引自基准点或设计指定点;2 基础施工前,应在建筑物的主要轴线部位设置标志;3 砌筑基础前,应先用钢尺校核放线尺寸,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0.5的规定㊂5.0.6 砌筑前应复核各砌筑部位的底面标高,如有高低不平,宜采用M5水泥砂浆找平,高差超过20mm时,应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平㊂5.0.7 砌体施工前应清除砖㊁砌块表面污物,并按需要提前浇水湿润㊂5.0.8 砌筑高度为1.2m以上时,应设高凳或双排脚手架,并经验收合格后使用㊂216 砖砌体施工6.1 一般规定6.1.1 本章适用于水泥砖㊁混凝土普通砖㊁混凝土多孔砖㊁蒸压灰砂砖以及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施工㊂6.1.2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㊂采用混凝土砖㊁蒸压(养)砖产品的养护龄期不应少于28d㊂6.1.3 用于清水墙㊁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㊂6.1.4 砌筑蒸压灰砂砖㊁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d~2d 适度湿润,严禁采用干砖或吸水饱和状态的砖砌筑㊂砖的湿润程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多孔砖及混凝土实心砖不需浇水湿润,在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2 其他非烧结类砖的相对含水率40%~50%㊂6.1.5 砖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㊁梅花丁的砌筑方法㊂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应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应超过500mm㊂6.1.6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㊂6.1.7 清水墙面勾缝时,宜采用细砂拌制的1∶1.5水泥砂浆,勾缝为凹缝时,凹缝深度宜为4mm~5mm㊂非清水墙面也可用原浆勾缝,但应随砌随勾,并使灰缝光滑密实㊂勾缝应横平竖直㊁深浅一致㊁搭接平顺㊂6.1.8 砖砌体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㊂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不应小于8mm,也不应31大于12mm㊂6.1.9 砌体灰缝砂浆应密实饱满,砖墙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砖柱的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应小于90%;竖缝宜釆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应出现透明缝㊁瞎缝和假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㊂6.1.10 临时施工洞口补砌时,洞口周围砖块接槎面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再用与墙相同的材料补砌严密,保持灰缝平整㊂6.1.11 砖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1.11的规定㊂表6.1.11 砖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1轴线位置偏移102垂直度每 层5全高≤10m10>10m206.1.12 砖砌体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1.12的规定㊂表6.1.12 砖砌体的允许偏差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 1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152表面平整度清水墙㊁柱5混水墙㊁柱8 3门窗洞口高㊁宽(后塞口)±5 41续表6.1.12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 4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5水平灰缝平直度清水墙7混水墙106清水墙游丁走缝206.2 砖基础砌筑6.2.1 砖基础大放脚的底宽应根据设计而定㊂大放脚各皮的宽度应为半砖长的整倍数(包括灰缝);在大放脚下面应设置基础垫层,垫层宜用灰土㊁碎砖三合土或混凝土等㊂基础大放脚部分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十字及丁字接头处,纵横基础应隔皮砌通(图6.2.1)㊂图6.2.1 二砖半大放脚砌法6.2.2 大放脚转角处应在外角加砌3/4砖㊂大放脚最下一皮砖51应以丁砌为主㊂且第一皮丁砖为正面墙,墙基的最上一皮砖(防潮层下面一皮砖)应为丁砌㊂6.2.3 砌筑前,应将垫层表面上的杂物清扫干净,并浇水湿润㊂砌筑时如遇基础标高不一致时,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处向低处搭接,如设计无要求,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大放脚的高度㊂6.2.4 垫层转角处㊁交接处及高低处应立好基础皮数杆㊂皮数杆应抄平,使杆上底层室内地面线与设计底层室内地面标高一致㊂6.2.5 承托穿墙管沟盖板的挑砖及其上一层压砖,应用丁砖砌筑,竖向缝砂浆应严密饱满㊂6.2.6 预留孔洞及埋件以及接槎拉结筋,应按设计标高㊁位置留置㊂应加强对抗震构造柱预留钢筋和拉结钢筋的保护,不应随意碰撞或弯折㊂6.2.7 基础墙砌完应及时回填㊂回填土应在基础两侧同时进行,并分层夯实㊂单侧填土应在砖基础达到侧向承载能力和满足允许变形要求后方可进行㊂回填土方时,应对墙顶采取保护措施㊂6.3 砖墙砌筑6.3.1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㊂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墙高的2/3(图6.3.1-1),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墙高的1/2㊂留斜槎有困难的,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直槎必须做成凸槎,并加设拉结钢筋:每120mm墙厚放置1ϕ6(120mm厚墙放置2ϕ6),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图6.3.1-2)㊂61图6.3.1-1 斜槎留设示意图 图6.3.1-2 直槎留设示意图6.3.2 隔墙与承重墙不能同时砌筑又不能留斜槎时,应在承重墙中引出凸槎,并在承重墙的水平灰缝中预埋拉结筋,每道墙不应少于2ϕ6(图6.3.1-2)㊂6.3.3 砌体组砌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㊂砌筑实心墙时普通砖宜采用一顺一丁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筑形式,多孔砖宜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㊂6.3.4 厚度240mm及以下墙体应单面挂线砌筑;厚度370mm 及以上的砖墙及夹心复合墙宜双面挂线砌筑㊂6.3.5 砖墙的丁字交接处,横墙的端头应隔皮加砌3/4砖,纵墙隔皮砌通㊂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时,3/4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图6.3.5-1);砖墙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应上下相互错开1/4砖长(图6.3.5-2)㊂71图6.3.5-1 一顺一丁T字交接处砌法图6.3.5-2 一顺一丁的十字交接处砌法6.3.6 砖墙与构造柱联结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退进应大于60mm,从楼层面开始,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槎高不宜超过300mm (即五皮标准砖)㊂砖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2ϕ6水平拉接钢筋联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000mm(图6.3.6)㊂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㊂构造柱主筋应锚入圈梁㊂81图6.3.6 砖墙的马牙槎构造示意图6.3.7 应注意保护混凝土墙体的拉结钢筋㊁抗震构造钢筋(框架结构预留锚固筋)与砌砖墙体交接处拉结钢筋及各种预埋件㊁预埋管线等,严禁任意拆改或损坏㊂6.3.8 门窗洞口砌筑时,砌体内宜预埋混凝土砖用于固定门窗框㊂洞口高度小于1.2m,每边放2块;高度在1.2m~2.0m者每边放3块;高度在2m~3m者每边放4块,预埋混凝土砖应置于洞口的上侧向下150mm㊁下侧向上200mm处,中间均匀分布㊂6.3.9 水池㊁化粪池㊁窨井和检查井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计无要求时,一般采用普通水泥砖㊁混凝土砖和水泥砂浆砌筑;2 砌体应同时砌筑,如同时砌筑有困难时,必须砌成斜槎;3 各种管道及附件应在砌筑时按设计要求埋设㊂9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规范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construction projectDG/TJ08-2129-2013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实施日期:2013年10月1日2013上海上海市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13]752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和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主编的《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规范》,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2129-2013,自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负责解释。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一三年八月一日前言本规范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2012]661号文件《关于印发“2012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工程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十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建筑业从创建节约型工地起步,,稳步推进建设工程绿色施工。

经过7年的发展,上海地区绿色施工实现了从节能、节水、节材向“四节一环保”的全面转型,正在显示持续发展的活力。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回顾了本市开展绿色施工活动的实践和取得的经验,对绿色施工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分为1O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环境保护、绿色施工信息化与资料管理、绿色施工的考核评价。

规范的编制为本市建设施工企业推进绿色施工活动提供了依据和要求。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注意总结经验、可累材料,并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寄至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地址:上海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OO032),以供今后修汀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参编单位:上海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南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 黄忠辉潘延平高志海辛达叽高妙康蔡鹿邱震秦家麟曹建心高永舟邱文奎惠锡平刘加峰周善荣易先平舒定康孙瑞良徐佳彦沈昱汤晓芸主要审查人:范庆国徐伟周之峰马金海史敏磊叶国强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二○一三年七月目录1 总则 (6)2 术语 (6)3 基本规定 (7)3.1 绿色施工目标管理 (7)3.2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7)3.3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 (8)3.4 绿色施工技术创新 (8)4 节能与能源利用 (9)4.1 一般规定 (9)4.2 大型施工机械节能 (9)4.3 中小型比工机拄与现场照明节能 (9)4.4 生活与办公节能 (10)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5.1 一般规定 (10)5.2 提高用水效率 (11)5.3 其它水资源利用 (11)6 节材与材料利用 (11)6.1 一般规定 (11)6.2 降低材料损耗 (12)6.3 提高周转材料利用率 (12)6.4 施工余料及废弃材料利用 (13)7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3)7.1 一般规定 (13)7.2 土地保护 (13)7.3 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13)8 环境保护 (14)8.1 一般规定 (14)8.2 光污染控制 (14)8.3 噪声控制 (14)8.4 扬尘控制 (14)8.5 污水排放 (15)8.6 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 (15)8.7 建筑垃圾再利用 (15)9 绿色施工信息化及资料管理 (16)9.1 绿色施工信息化 (16)9.2 绿色施工资料管理 (16)10 绿色施工的考核评价 (17)10.1 一般规定 (17)10.2 考核评价要素及评价方法 (17)10.3 考核评价组织及程序 (18)附录A 施工项目能源使用记录及能源台账 (19)A.0.1 施工项目分区用电量抄表记录应表A.0.1规定填写。

(19)A.0.2 施工项目柴油、液化气等领用记录应按表A.0.2规定填写。

(19)A.0.3 施工项目能源使用台账应按表A.0.3规定填写。

(19)附录B 施工项目水资源使用记录及水资源台账 (19)本规范用词说明 (20)引用标准名录 (20)1 总则1.0.1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施工,规范本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实现施工阶段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目标,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本市辖区内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设施工程绿色施工的管理与考核评价。

其他工程在技术条件相同时也可按本规范执行。

1.0.3 施工总承包企业统一组织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管理活动,建设工程参与各方按各自的职责,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1.0.4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除应遵循本规范外,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施工 Green connstmction工程建设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旌工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以下的简称“四节一环保”)的施工活动。

2.0.2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Green connstmction special solutions根据施工项目特点及现场条件,由工程目部在工程施工之前编制的,旨在指导施工过程中实现“四节一环保”目标的技术管理文件。

2.0.3 万元施工产值能源消耗Energy consumption per 10000 yuan connstmction output value施工项目每完成一万元施工产值,所消耗的各类品种能源的总量,通常以吨标准煤/万元施工产值为单位。

2.0.4 万元施工产值水资源消耗 Water-resource consumption per 10000 yuan connstmction output value施工项目每完成一万元施工产值,所消耗的自来水的总量,通常以立方米/万元施工产值为单位。

2.0.5 分区供电 Partition power supply施工现场由总电源分别向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设供电回路,并分别安装计量电表,对各区用电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供电方式。

2.0.6 分区供水Partitio water supply施工现场由总水源向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设供水回路,并分别安装计量水表,对各区用水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供水方式。

2.0.7 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debris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旧建筑和构筑物拆除的废料,以及施工中各类建筑材料损耗所产生的费、废物料。

3 基本规定3.1 绿色施工目标管理3.1.1 施工企业应确立企业“四节一环保”目标。

项目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应对项目部下达“四节一环保”指标,并对项目部指标的实施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评价。

3.1.2 项目工程“四节一环保”指标应包括:1 万元施工产值能源消耗指标;2 万元施工产值水资源消耗指标,其它水资源利用指标;3 主要材料定额损耗率降低指标;4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要求;5 施工扬尘、光污染、施工噪声、污水排放和其它污染控制指标与要求,建筑垃圾再利用指标及周边环境保护要求。

3.1.3 项目部应根据企业要求设定项目部的“四节一环保”指标,并将相关指标分解到施工区、生活区和办公区。

3.1.4 项目部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禁止使用落后淘汰的产品、设备和材料。

3.1.5 项目部应在施工现场醒目处设置绿色施工公示牌,公示内容应包括:绿色施工创建目标、节能降耗减排指标、管理责任人及投诉电话。

3.2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3.2.1 施工企业应建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明确绿色施工管理部门并设专职管理人员。

3.2.2 施工企业应制订各级绿色施工领导机构、相关管理部门的绿色施工工作职责、权限。

3.2.3 施工企业应制定推进绿色施工活动的有关管理制度并实施。

3.2.4 项目部应建立绿色施工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应由总包单位项目经理任组长,工作小组成员应包括:1 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主要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2 项目部质量、安全、材料、设备、预算等专职管理人员。

3.2.5 项目部应设绿色施工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绿色施工管理日常工作及能源、资源、材料与环保监测的统计和资料管理工作。

3.2.6 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应组织开展节能降耗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绿色低碳理念,营造绿色施工良好氛围。

3.3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3.3.1 工程施工前项目部应根据施工企业下达的“四节一环保”指标及工程特点编制项目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明确实现指标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

3.3.2 专项方案的内容包括:1 工程概况;2 编制依据;3 施工阶段“四节一环保”目标与指标;4 绿色施工组织机构;5 实现“四节一环保”指标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6 绿色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7 分阶段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

3.3.3 专项方案应实行企业内部审批制度,企业总工程师批准后生效。

3.3.4 专项方案实施前应报项目监理工程师批准,并进行交底与记录。

3.4 绿色施工技术创新3.4.1 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应采用节能、节水、节材施工技术,合理配置节能、节水及环保监测设各。

3.4.2 工程施工阶段,项目部应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实际,通方案比较,工艺改革,施工流程优化等技术措施,创新绿色施工技术与工艺。

3.4.3 工程施工阶段,项目部应推广应用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的防护用具和工具。

4 节能与能源利用4.1 一般规定4.1.1 项目部应制订能源使用管理制度,定期统计、分析、上报能源使用情况。

4.1.2 工现场临时用电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怖附黼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规定,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

临时用电应分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设置供电回路,各区域用电应设分区电表,定期抄记消耗量应符合附录A 中A.0.1的要求。

4.1.3 工程施工阶段,应采用施工顺序优化,工作面优化等方案,采用耗能少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降低施工用能消耗。

4.1.4 项目部使用电能以外的能源时,应制订采购、运输、现场保管制度,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

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能源使用应有领用记录,应符合附录A中A.0.2的要求。

4.1.5 项目部应建立能源使用记录和台账应符合附录A中A.0.3的要求。

4.1.6 项目部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宣传标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