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城市化和土地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与解决策略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与解决策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中国各地农村土地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问题涉及到土地利用、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方面,影响着农村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策略至关重要。
一、土地利用问题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过去存在的土地短期开发利用现象,导致各地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浪费和不恰当的开发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短缺。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1. 建立适应当地农业特点的合理土地利用规划,指导土地利用和开发。
例如,在农村可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增加灌溉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2. 推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3. 引导非农业产业的发展并合理利用土地。
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发展农村旅游、乡村产业园等非农业产业,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二、土地承包问题土地承包制度是当代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土地承包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解决土地承包问题的策略包括:1. 完善土地承包制度,明确土地权属和流转的规则。
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土地承包权和收益。
2. 推动土地承包规模经营,鼓励农民通过互助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土地资源过度流转或被侵占。
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交易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为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1. 完善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流转土地。
政府可以提供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为土地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服务和咨询指导。
2. 引导合理土地流转,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
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与管理

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与管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但同时也对土地利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土地管理措施。
一、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1. 城市扩张导致土地耕地面积减少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田被用于建设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用地。
这导致了大量耕地面积的减少,给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带来了压力。
2. 城市化加剧土地资源的浪费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住房、工作和娱乐等需求,大量农村和自然的土地被开发和利用。
然而,城市用地往往存在高度碎片化和浪费现象,很多土地被闲置或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3. 城市化加速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化过程中,为了建设大量的建筑和设施,需要进行土地平整、清理和填充等活动,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大量的水泥建筑和人工堆填区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加剧了环境问题。
二、合理的土地利用管理措施1. 制定土地分类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政府应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分类规划。
通过分类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充分发挥土地的功能,避免土地资源过度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2. 推行节约用地政策,合理控制城市扩张应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推行节约用地政策,合理控制城市的扩张速度。
通过增加土地利用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措施,减少城市用地面积,避免过度扩张对农田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3. 提倡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应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同时,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和监管,合理选择建设地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 促进农田保护与农业发展为了保护农田资源,政府应加大对农田保护的力度,禁止非法占用和破坏耕地。
同时,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和生产效益的提高,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活品质。
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

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
土地市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使得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然而,许多地方过度开发土地,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这也加剧了城市扩张和乡村撤并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土地市场的监管不力也是一大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监管不到位,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流失和滥用。
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土地,或者滥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土地市场的价格波动也是一大问题。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土地价格往往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这不仅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影响了整个经济的稳定。
最后,土地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土地资源的交易信息往往不透明,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有机可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土地资源。
这也加剧了土地市场的混乱和不公平。
综上所述,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监管不力、价格波动和信息不对称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监管,规范土地市场的交易行为,提高土地市场的透明度,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 国新型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中国新型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中国新型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型城市化进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这一进程不仅带来了人口的迁移和城市规模的扩张,更对土地利用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新型城市化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友好型的理念,这与传统城市化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
在传统城市化中,往往侧重于城市的建设和扩张,而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这导致了土地浪费、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新增城市人口的居住、工作和生活需求,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住宅、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这就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优化土地的功能布局。
例如,将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进行合理分区,减少通勤距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同时,鼓励建设多功能的综合社区,实现土地的混合利用,减少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另一方面,城市的更新改造也成为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式。
对于一些老旧城区和棚户区,通过改造和重建,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新型城市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这使得生态用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周边的绿地、湿地、森林公园等生态用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这些生态用地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发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
此外,新型城市化还推动了农业用地的转型和优化。
随着城市的扩张,一些原本位于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可能会被征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的削弱,相反,新型城市化促使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农业用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同时,为了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新型城市化更加注重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城市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与治理

城市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与治理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不断扩张。
然而,城市化的背后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城市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1. 城市扩张导致土地消耗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用土地被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这导致了土地的消耗。
土地消耗不仅会减少可用土地的面积,还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质量。
土地消耗还会导致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下降,增加土壤的侵蚀风险,进而影响土壤质量。
2. 城市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受到污染。
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化学物质会渗入土壤中,对土壤质量造成破坏。
此外,固体废弃物的填埋也会导致土壤污染,填埋场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进而影响土壤质量。
3. 城市化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植被被砍伐,土地被铺设水泥和建筑物,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中的微生物、蚯蚓等生物对土壤的结构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促进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城市化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影响土壤质量。
二、城市化对土壤质量的治理1.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是治理城市化对土壤质量影响的关键。
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消耗农用土地。
同时,要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和绿地比例,保护原有的农田和植被,减少土地破坏和水土流失。
2. 加强污染治理为了减少城市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应加强废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作。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应进行有效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固体废弃物应采取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填埋对土壤的污染。
3. 推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它可以减少对土地的消耗,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绿色建筑注重节能、环保和生态平衡,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污染。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分析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土地利用也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的使用面积不断扩大。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表现为城市扩张带来的农业用地下降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因此,城市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展,农村土地逐渐被城市所占据。
这种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后果是明显的,城市扩张所需的土地资源大量消耗,使得原有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在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城市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政府土地政策等。
首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非常大。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也逐渐扩大。
这将导致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变得更加突出,使得城市不断拓展,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破坏。
其次,人口增长也是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这将促使城市不断扩张。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垃圾问题等,这些问题也需要土地资源来解决。
最后,政府的土地管理政策也是影响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土地管理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城市发展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土地的趋势

中国土地的趋势
中国土地的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建设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因此城市地区的土地需求大幅增加。
2. 土地资源有限: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土地资源有限。
中国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与人口数量不成比例,因此土地的稀缺性导致了土地价格的上涨,并且土地开发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3. 农地保护政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出台了一系列的农地保护政策。
这些政策限制了非农业部门对农地的占用和改变用途,以保护农业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粮食生产。
4. 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动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允许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他人经营或者转让给其他农户。
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
5.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要求对生态敏感区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土地开发限制,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土地的趋势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有限、农地保护政策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这些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土地利用和保护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应对策略分析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应对策略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现状分析1.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一直较低,主要表现在土地闲置率高、低效用地块较多、土地占用率不高等方面。
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速和土地出让收益,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2.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过分依赖我国的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往往过分依赖于土地出让收益,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对土地出让收益的依赖较高,而非依赖于城市的规划和发展需求,导致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脱节。
3.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不协调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也是当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一大问题。
部分地方存在规划方案与实际施工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城市建设出现滞后、断片式发展,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
4.土地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土地过度开发、污染等问题成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
二、应对策略提出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问题,需要加强土地利用效率管理,推动土地整体利用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合理低效地块复合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需建立健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指导和监督。
为了改变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过分依赖的现状,需要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改革,推动土地出让收益和城市规划与发展的有机结合,避免过分依赖土地出让收益的问题。
需要加强城市规划部门与建设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提高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协调性,有效推进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衔接。
还需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提升城市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要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推动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理 论 分 析 基 于一 般均 衡 的城 市 理 论 ,城 市居 民 的效 用 函
数 或 者 幸 福 度 (U)取 决 于 城 市 居 民 的 住 房 消 费 (h)、住 房 以外 的所 有其 他消 费 (c)和人 均 城市 品质 (a)。城 市 品 质 (Amenity)由 城 市 公 共 服 务 (如 教 育 、公 园 、公共 安 全 等 )、城 市基 础 设 施 (如 交 通 )和 城市 文 化 和 娱 乐 等 来 衡 量 。效 用 函 数 的 基 本 特 性
如何认 识 土 地 城 市 化 ? 如 何 评 价 中 国 土 地 城
市化 问题 ? 理 论上 土 地 城 市 化 与人 口城 市 化 的 关 系如何 ? 中 国土 地 城 市 化 问题 (广 义 )的 问题 根 源 是什 么? 基于这 些 认识 ,对策 和政 策 如何 应 对 中 国 城镇 化 问题 ?本 文 通 过理 论 分 析 、国际 比较 和数 量 分析试 图探 索这 些 问题 。
城市公 共 品质 的土地 增长 率 。式 (1)简化 为 :
假设 所 有其 他 都 不 变 ,人 口增 长从 两 个 方 面 带 来 居 民效 用 函数 的 降 低 :一 是 通 过 住 房 消 费 ;二 是 通 过城 市 品质 。人 口增 长导 致 住 房 需 求 增 长 ,进 而
积 为 11m ,2015年增 长 到 31.54m 。如果 同期住 宅 用 地土地 开发 强 度 (比如 容 积 率 和建 设 土 地 密 度 ) 增 长速度 不 能抵 消人 均 住 房 面 积 的 提 高 ,那 么住 宅 用地 的增 长 速 度 一 定 快 于 常 驻 人 口增 长 速 度 。经 济 的发展 推 动 了城 市 居 民住 房 条 件 的 改 善 ,因 而 城 市 住宅 用地 的增 长是 必然 的结 果 。 2.1.4 城 市居 民消费模 式 的变化
最 集约 利 用的 ,城 市 资 本 投 入 为 规划 许 可 的最 大 值 化 一定 要 大于人 口城 镇化 。
(资本 投 入 为 常 量 )。城 市 品质 总 量 供 给 函数 为 4 2.1.3 城 市 居 民 收 入 增 长
= :,其0<6<1。这样我们有:。:告和 ;苦。 城 市居 民收入 的增加 导致 城 市 住 房 消费 (h)的 增 长 ,进 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 致 城 市 土 地 消 费 的 增 长 。此 外 ,居 民
0和 >0。故 人 口增 长通 过 人 均住 房 面 积 的 下 降 和人 口城 市 品质 的 下 降 而 导 致 城 市 效 用 函 数 值 的
共 汽车 (占总 量 的 29% )。相应 地 ,北 京 城市 道 路 总 里 程 也 从 2005 年 的 为 4010kin,增 长 到 2014 年 的 6426km。②
民人 均 可 支 配 收入 2000年 为 10350元 ,2015年 增
提升 ;二 是通 过提 高 城 市 品 质 (a的 增 大 ),因 为
长 到 52859元 ;2000年北 京 (常住 )人 口人 均 住 房 面
>0,这样 城市 居 民 的幸福 感 提 升 。无 论 是 H 还是 A的增 加都 需 要 土 地 的投 入 。也就 是 说 ,政 府 可 以 通过 城 市 土 地 城 市 化 来 提 高 城 市 居 民 的 幸 福 感 。 而使 城市 居 民 更 加 幸 福 是 政 府 的基 本 职 责 和 奋 斗 目标 。 2.1.2 城 市 人 口增 长
城 市 发 展 研 究 25卷 201 8年 1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1.25 No.1 201 8
29
黼啦
丁成日等:中国“土地”城市化和土地问题
城市住房总量供给函数为 H =L:,其 中 ,J 为 地 得到 :g <g +g 也 就是 说 ,为保证 城 市居 民
,,
有 :(1) >0,说 明住 房 消 费 的增 长 带来 效 用 函
o fL
r,
数值 的增 长 ;(2) >0,说 明 城 市 品 质 的提 升 会
d0
导致 效用 函数值 的增长 。我们 采用 Cobb—Douglas形 式 的城 市 居 民效 用 函数 ,具 体 为 :U = cpo ,其 中 Ot+卢+y =1。收入 的约 束方 程为 Y =ph+C+ , 其 中 y为居 民 的可支 配 收 入 ;P为 住 房 单价 ,h为 人 均住 房 面积 ;X为 居 民居 住 地 距离 市 中心 的距 离 ;k 为双 向单 位 距 离 交 通 成 本 。公 共 产 品有 政 府 来 承 担 (通 过税 费 )。为简 化 ,假 设 C和 a的价格 都 为 1。 城 市居 民通 过选 择 h、c和 a来 最 大化 效 用 函数 值 , 市场均 衡保 证所 有 的居 民都 有 同样 的效 用 函数值 。
这些 问题 直 接 和 间 接 地 都 被 认 为 和 “土 地 ”城 市化 问题 联 系在一 起 (周 其仁 ,2012;林 家彬 ,2013; 党 国英 ,2011)。土 地 城 市 化 的 概 念 是 中 国 特 色 的 (为简便 双 引号 省略 ),指城 市 土 地发 展 的 速度 。狭 义 的土地 城 市 化 问题 指 的是 土 地 城 市 化 快 于人 口 城镇化 ,这 意 味 着 城 市 人 口密 度 下 降 。 比如 ,城镇 人 口从 2000年 的 459.06百 万 增 长 到 2015年 的 771.16百万 ,年 平 均增 长 率 为 3.52% ,同 期 城镇 建 成 区面 积 从 22439km 增 长 到 52102km ,年 平 均增 长 率为 5.78% 。广 义 的 土 地 城 市 化 问题 还 包 含 土 地 城市 化 快 于 人 口城 市 化 直 接 或 间 接 引 发 或 相 关 的中 国城镇 化 问题 (比如 城镇 化 质 量 低 、土地 资源 浪 费等 )。
899万 人 次/日,机 动 车 保 有 量 为 559.1万 辆 ,而
0 , Ou
>0
。
同样 ,人 口上 升在 城 市 品 质供 给 不 变 的
2005年机 动 车保有 量 为 258.3万辆 。改革 开放 前城
市 出行主 要是 自行 车和 公 交 ,2014年 中心 城 市 出行
情况下导致人均城市品质的下降。具体的:因器< 总量 排第 一 的是小 汽车 (占总量 的 32% ),第 二 是公
【摘要 】首先 从理 论论 证 随着社 会 经济 的发展 土地 城 市化应 该 快 于人 口城 镇 化 。结 合理 论 分 析 和 中 国土地 城 市化 及人 口城 镇 化 发 展 趋 势 ,得 出 中 国 土 地 城 市 化 问题 本 质 是 土 地 城 市 化 远 远 快 于人 口城 镇 化 ,而 不 是 土 地 城 市化 快 于 人 口城 镇 化 .指 出 即 使 土 地 城 市 化 慢 于人 口城 镇 化 ,土 地 问题 的 严 重 性 仍 然 存 在 。 着 重 分 析 中 国 土 地 问题 的 根 源 ,包 括 土 地 政 策 的 两 难 、土 地 功 能 负荷 过 重 、宏 观 发 展 目标 间 冲 突 等 。 最 后 指 出 中 国 土 地 问 题 挑 战 和 潜 在 的 政 策 困 境 在 新 型 城 镇 化 发 展 战 略 下 可 能 变 得 更 加 突 出 。 【关键词 】城 镇化 ;土地城镇化 ;土地 问题 ;中国 【中 图 分 类 号 】F291 【文 献 标 识 码 】A
(鲁) (每) =u::(鲁) c (鲁) 的时 期 土地 还 是 增 长 的 ,比如 美 国 的底 特 律 ,过 去
。=
30~40年人 口减 少 了 一 半 ,但 是 城 市 土 地 仍 然 是
(1) 增 长 的 。 令 g,为人 口增长 率 ,g 为 住宅 土 地增 长率 ,g 为 2.2 国 际城 市 空 间 发 展
一 是通 过 住 房 供 给 ,降 低 房 价 ,提 高 人 均 住 房 消 费
中 国城镇居 民 2000年 人均 可 支 配 收人 为 6280
(h的 增 大 ),因 为 dU
>0 ,
这样 城 市 居
民的 幸福 感
元 ,2013年 增 长 到 26955元 。 以 北 京 为 例 ,城 镇 居
住 房土 地 ,0 <A < 1。住 房生 产 函数省 略 了资本 投 在 城市 人 口增长 的 情 况 下有 同等 的幸 福感 ,城 市 土
入 ,一方 面 是 为 了简 化 ;另 一 方 面假 设 土 地 资 源 是 地 增长 速度 一定 要 大 于人 口增 长 速 度 ,既 土 地 城 市
2.1.1 人 口和 收入 不 变 情 况下 的城 市 居 民效 用 函 收入 的增 长会要 求 更 高 的城 市 品质 ,而城 市 品质 增
数 值 的提 升
长 的需 求 也 导 致 城 市 土 地 的增 长 。即 使 没 有 城 市
假 设 P和 y不 变 ,为使 u值 上 升 ,有 两 个 途 径 : 人 口的增 长 ,城 市 土地 随居 民收入 的增 长也会 增 长 。
1 问题 的 提 出
改 革 开放 以来 ,中 国经 济 的 高速 增 长 也 带来 了 中 国城 镇 化 的 高 速 发展 。1981年 中 国城 镇 化率 只 有 20.1% ,2015年 达 到 56% 。中 国城 镇 化 高 速 发 展 同时 也 带来 许 多 问 题 ,比如 城 镇 化 的 质 量 不 高 、 土地资 源浪 费严 重 (城 市 空 间 粗 放 式 扩 张 、盲 目和 重 复性建 设 、需 求 不 足 下 的 大 框 架 建 设 、土 地 闲置 严 重 、土 地集 约利 用 不 高等 )、人 为造 城 和运 动式 的 城镇 化 (造城 运 动 )、土 地 利 用 空 间 布 局 不 合 理 (各 类开 发 区规模 过 大 、布局 分 散 等 )、特 大 城市 日益 严 重 的城市 病 、城 镇 化 引 发 的 诸 多 社 会 矛 盾 等 (周 其 仁 ,2012;林 家彬 ,2013;党 国英 ,2011;袁 贺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