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分类与命名

合集下载

真菌分类与命名.ppt

真菌分类与命名.ppt

7.术语及分类群名称 超界、域;界;门, 门字尾;亚门字尾;纲,纲字尾; 亚纲字尾;目,目字尾;亚目字尾; 科字尾;亚科字尾。
8.属名 拉丁语的单数名词。
9.种名 是属名和一个单词的种加词的双 名组合。为形容词,与属的性、数、格 一致。如种加词有两个名称,在其中间 要有一个连字符。如红紫青霉 (Penicillium roseo-purpureum)。
2.担子菌门中对人致病的是新生线状黑粉菌
3.半知菌中对人致病性真菌多,有白假丝酵 母菌属、隐球菌属、表皮癣菌属、球孢子 菌属和组织胞浆菌属等。
第二节真菌的命名
命名确定的原则: 1.为处理植物分类名称而设立,也适用真菌。 2.科及科以下名称,有命名模式。 3.双名制。 4.要求名称是最早而符合规定的名称。 5.名称用拉丁文处理。 6.命名规则要追溯既往。
13.对种属名称的要求 属名可来源于任何语
言,但应按拉丁文处理。种加词的名称也来
源于任何语言,甚至人名、国名等。如新生 隐球菌上海变种(Cneoformans var.shanshalensl,属名第1个拉丁文字母要
大写,其他为小写。属、种名称在印刷体中 要用斜体字,手写体在字·下加横线,后缀作
者的姓、出版年代、报告一个新种时不论用 何种文字发表,都要求有拉丁文摘要。
属种名称在印刷体中要用斜体字手写体在字下加横线后缀作者的姓出版年代报告一个新种时不论用何种文字发表都要求有拉丁文摘要
第十九章真菌分类与命名
第一节 真菌的分类
真菌的现代分类有接合菌门、赤菌 门、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等4个门。
1.子囊菌门中对人致病的有酵母属、阿古劳 菌、伊蒙崖、节皮菌、假性阿利什霉、毛 结节
12.转属规则 转属保留种加词。如絮状表 皮癣菌原名为絮状单端孢 (Trichotheciumfiocc suin Harz 1870),以 后转属为表皮癣菌,但ton floccosum(Harz)Lang roneLMilochevitchl930), 将 原 作 者 用 括 号括起放在转属作者的前面。

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和命名程度上,带有人为的而未全面反映生物的系统发育。

自林奈(Linnaeus,1753)起到20世纪50年代的近两百年间,生物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两界系统一直沿用着,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

由于真菌不像植物那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不像动物那样以吞食和消化的形式获得营养物质,真菌是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真菌与植物还有许多其他差异。

因此,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生物仅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是不够的。

但生物究竟应该分为几个界,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除了林奈的两界系统外,先后有学者提出将生物分为三界、四界、五界和八界系统。

现简介如下。

1.两界系统自林奈(Linnaeus,1753)开始,将生物分为动物界(Animalia)和植物界(Plaiatae)两个界,真菌虽不进行光合作用,但因其固着生活,并且具有细胞壁而被归为人植物界中。

植物界则进一步分为藻菌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个门。

藻菌植物门(Thallophyta)是许多营养体无根、茎、叶分化的低等植物。

它们以裂殖、芽殖或产生孢子等形式繁殖,其中包括藻类、真菌、黏菌、放线菌和细菌等。

由于藻菌植物门中包括许多性状很不相近的低等植物,作为一个分类单元的意义不大,以后就有人主张取消藻菌植物门而将这些低等植物分为许多门。

除藻类植物外,细菌、黏菌和真菌分别列为裂殖菌门(Schizomycophyta)、黏菌门(Myxomyeophyta)和真菌门(Eumyeophyta)。

·2.三界系统黑格尔(Haekel,1866)在两界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原生生物界(Protista),真菌仍属于植物界;科纳德(Conard,1939)增加了菌界(Mycetalia),真菌属于菌界;斯坦尼(Startler,1970)增加了原生生物界,真菌属于原生生物界。

3.四界系统科普兰(Copeland,1938,1956)认为,生物可划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和菌界。

(完整word版)真菌分类与命名

(完整word版)真菌分类与命名

真菌分类与命名真菌的分类单位,依次分为界(Regnum,Kingdom),门(Division,Phylum),纲(classis,Class),目(Ordo,Order),科(Familia,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种是基本单位,种以下还有亚种(subspecies)。

真菌分类的主要依据为:有性生殖的各种器官、无性菌丝、孢子和菌落形态特征等。

真菌分类系统较多,目前尚未统一,近年来趋向采用安斯沃斯(Ainsworth)等人的《真菌学词典》所介绍的分类系统。

该系统认为真菌属于单独成立的真菌界(Fungi),界以下分为粘菌门(Myxomycota)和真菌门(Eumycota),通常所称的真菌即指真菌门菌。

真菌门下分为5个亚门: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和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其中与医学有关的有4个亚门:①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绝大多数没有隔膜,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zygospore),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孢子(sporangiosDore)。

如毛霉菌(Mucor)和根霉菌(Rhizopus)等;②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ascospore),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conidium)。

如芽生菌属(Blastomyces)、组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和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等;③担子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有性生殖形成担孢子。

如致病性真菌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④半知菌亚门:也称不完全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或单细胞,对此类真菌生活史了解不完全,只有无性繁殖阶段,未发现其有性阶段,称为半知菌。

2真菌概论print

2真菌概论pri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ngi
原生质团(plasmodium): 粘菌、根肿菌。 单细胞(unicell):椭圆形至球形,如酵母菌、壶菌。 菌丝体(mycelium):真菌典型的营养体,细小和多分枝的
丝状体构成,常交织成团。 有隔菌丝:高等真菌,多细胞,有隔膜,膜上有微孔。
附着胞(appressorium) :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 顶端的膨大部分。功能是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
假根(rhizoid):自菌体上形成外表象根的根状菌丝(黑根 霉)。作用是使真菌牢固附着在基质和寄主表面以吸取水分 和养分。
(三)菌丝的组织体
1、菌组织(Fungal tissues) 1)菌组织定义: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
1)芽孢子(Blast spore):母细胞的某一点向外突起逐 渐膨大,芽殖形成的孢子
2)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 由 菌丝一个细胞内原生质浓缩形成的孢子,各类 真菌均可产生,属于休眠孢子,壁厚,抗逆境, 可以存活多年。
3)游动孢子(zoospore) :产生于游动孢子囊内的内生孢子, 有鞭毛,在水中能游动;单细胞,无细胞壁;水 传;鞭毛菌的无性孢子。
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菌组织。菌组织的 作用是形成产孢机构组织(Prosenchyma) :菌丝平行排列或纠结在一 起的组织,可看到 菌丝体的长形细胞。(用机械的方法 它们分开)。
b 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 :菌丝间结合紧密, 在组织外层是近圆形、多角形细胞,与高度植物的薄壁 细胞相似(一般用碱溶液才能使它们分开)。
梨胶锈菌 松柏:冬孢子和担孢子, 梨树:性孢子和锈孢子。

第九章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分类new

第九章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分类new

4.五界系统:Wittaker(1959)采用了另一种四界分类: 五界系统: 采用了另一种四界分类: 五界系统 ( 采用了另一种四界分类 原生生物界(细菌 蓝藻、原生动物)、真菌界、 细菌、 原生生物界 细菌、蓝藻、原生动物 、真菌界、植物界 (包括绿藻和红藻 和动物界。Wittaker(1969)把四界系统 包括绿藻和红藻)和动物界 包括绿藻和红藻 和动物界。 把四界系统 原核生物界、 又发展为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植物界、 又发展为五界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 动物界、真菌界。 动物界、真菌界。
1. Kingdom Eubacteria(真细菌界 真细菌界) 真细菌界 2. Kingdom Archaebacteria(古细菌界 ▪ 古细菌界)▪ 古细菌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Empire Eukaryota(真核总界 真核总界) 真核总界
3. Kingdom Archezoa(古菌界 * 古菌界) 古菌界 4. Kingdom Protozoa(原生动物界 原生动物界)* 原生动物界 5. Kingdom Plantae(植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6. Kingdom Animalia(动物界 动物界) 动物界 7. Kingdom Fungi(真菌界 真菌界) 真菌界 粘菌 卵菌 8. Kingdom Chromista(藻界 * 藻界) 藻界

(一)DNA分子杂交技术 一 分子杂交技术 1.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意义 应用范围广泛,技术日益成熟。 应用范围广泛,技术日益成熟。 相对全序列测定,省人力物力。 相对全序列测定,省人力物力。 2.DNA分子杂交技术原理 分子杂交技术原理 基本原理: 变性的单链DN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靠碱 基本原理 : 变性的单链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靠碱 基的配对而复性成双链。 基的配对而复性成双链。 示踪物标记DNA分子做 探针 与另一条 分子做探针与另一条DNA片段在适 示踪物标记 分子做 探针与另一条 片段在适 当的条件下杂交可获得两者间的DNA同源性即杂交百分 当的条件下杂交可获得两者间的 同源性即杂交百分 以此判断两菌株是否同届一种。 率,以此判断两菌株是否同届一种。 同种异株的真菌基因组DNA序列差异较小 , 一般认 序列差异较小, 同种异株的真菌基因组 序列差异较小 定在35%以内。 定在 %以内。 对于属或属以上的分类鉴定则采用DNA-rRNA杂交 对于属或属以上的分类鉴定则采用 - 杂交 的方法。 在进化的过程中保守性强。 的方法。rRNA在进化的过程中保守性强。 在进化的过程中保守性强

理解真菌五亚门分类系统及各亚门主要特征掌握真菌学名的命名方法

理解真菌五亚门分类系统及各亚门主要特征掌握真菌学名的命名方法

真菌五亚门特征对比表
真菌类别
营养体
无性孢子
鞭毛菌亚门 一般为无隔菌丝 游动孢子
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发达无隔菌丝
单细胞或发达有隔 菌丝
发达有隔菌丝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半知菌亚门 发达有隔菌丝
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 合子或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 无或未发现或极少见
3、真菌的分类系统
植物保 护 技术
生物五(六)界分类系统
植物界
(病毒界)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菌物界
真 菌
动物界
真菌属菌物界(真菌界)真菌门
2、真菌的各级分类阶元
植物保 护 技术
种以上分类阶(单)元有:界、门、纲、目、科、 属、种。种是种以上的基本阶元。必要时在两个分类阶 元之间还可增加一级,如亚纲、亚目、亚科、亚属等。 种是真菌最基本的分类阶元。种与种之间在主要形态上 应该有显著而稳定差别,有时还应考虑生态、生理、生 化及遗传等方面的差别。
3、真菌的分类系统
植物保 护 技术
3、真菌的分类系统
植物保 护 技术
4、真菌的命名
植物保 护 技术
STEP1 学名法
1
STEP2 中名法
2
真菌的命名方法有两种
4、真菌的命名
植物保 护 技术
STEP1 学名法
1
又称双名法,双命名法,全世界通用,使用拉丁 文命名,是除病毒类以外的所有生物命名方法。命名 规则是“属名+种名+定名人姓氏或姓名缩写”。
A、中文 C、拉丁文
B、英文 D、阿拉伯文
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 护 技术
5、真菌的命名方法是( A )。

真菌的名词解释

真菌的名词解释

真菌的名词解释真菌是生物界的一个分类群落,在生物分类中属于真菌界(Fungi)。

一、真菌的特点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它们不同于植物、动物和细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真菌的细胞壁含有纤维素或壳聚糖,不含脂类物质,与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真菌的营养方式多样,既有自养的光合作用,也有异养的寄生作用。

真菌的细胞核可有一个或多个,多核真菌的核在细胞内表现为树状、线状或网状的结构。

二、真菌的分类根据真菌的形态特征、生态特点以及生殖方式等,可以将真菌进一步分为多个类群。

其中,常见的真菌类群有子囊菌、担子菌、子菌菌丝菌等。

1. 子囊菌子囊菌是真菌界的一个大类群,具有完整的菌丝体和子实体。

子囊菌的主要特点是其子实体内部形成了像囊泡一样的结构,称为子囊。

子囊内可形成子囊孢子,其数量可达数千个甚至上百万个。

子囊孢子通常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播,从而完成了真菌的繁殖过程。

常见的子囊菌类群有麦角菌、黑曲霉、曲霉等。

2. 担子菌担子菌是真菌界的另一个重要类群,其子实体内部有特殊的结构,称为担子。

担子内形成担子孢子,这是担子菌类群的主要繁殖方式。

担子孢子通常在风吹或昆虫传播下离体,寻找新的生存环境。

担子菌类群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包括大部分的蘑菇、伞菌和口蘑等。

3. 子菌菌丝菌子菌菌丝菌是真菌界中一类比较原始的菌丝菌,它们没有成熟的子实体,可以通过菌丝体直接繁殖。

子菌菌丝菌的特点是它们的菌丝体非常细长,一般没有明显的分枝。

子菌菌丝菌主要通过菌丝体与菌丝体之间的融合或分裂进行繁殖,一些子菌菌丝菌还可通过孢子传播。

子菌菌丝菌类群包括酵母菌、接合菌和微细菌等。

三、真菌的生态功能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起到关键作用。

1. 分解有机物真菌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分解者之一,能够分解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

这种分解过程有助于有机物的循环,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和重建。

真菌的分解作用对维持土壤健康和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真菌的分类

真菌的分类

真菌可以分为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

真菌是一种具真核的、产孢的、无叶绿体的真核生物。

目前已经发现了十二万多种真菌。

真菌独立于动物、植物和其他真核生物,自成一界。

1.酵母菌
酵母菌一般指酵母,酵母是基因克隆实验中常用的真核生物受体细胞,培养酵母菌和培养大肠杆菌一样方便。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个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

2.霉菌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

同其他真菌一样,也有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

霉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虽然霉菌菌丝体上任一片段在适宜条件下都能发展成新个体,但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无性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

3.蕈菌
蕈菌在自然界中还生长着一类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子实体,它们属于真菌的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其中大多数都属于担子菌亚门。

蕈菌是真菌中进化最高级的,能产生肉眼可见、供人采摘的子实体,通常包括人们所称的蘑菇、木耳等。

古代中国将这种大型的真菌称为“蕈”,这类菌也称担子菌或伞菌,蕈菌和其他真菌的区别在于它们可以产生一种孢子,称为担孢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术语及分类群名称 超界、域;界;门, . 超界、 门字尾;亚门字尾; 门字尾;亚门字尾;纲,纲字尾; 纲字尾; 亚纲字尾; 亚纲字尾;目,目字尾;亚目字尾; 目字尾;亚目字尾; 科字尾;亚科字尾。 科字尾;亚科字尾。 8.属名 拉丁语的单数名词。 . 拉丁语的单数名词。
9.种名 是属名和一个单词的种加词的双 . 名组合。为形容词,与属的性、 名组合。为形容词,与属的性、数、格 一致。如种加词有两个名称, 一致。如种加词有两个名称,在其中间 要有一个连字符。 要有一个连字符。如红紫青霉 (Penicillium roseo-purpureum)。 。 10.合格名称 要符合法规各项规定,否则 要符合法规各项规定, . 称不合格名称,或称异名、同名、 称不合格名称,或称异名、同名、重 词名等。 词名等。
12.转属规则 转属保留种加词。如絮状表 . 转属保留种加词。 皮 癣 菌 原 名 为 絮 状 单 端 孢 (Trichotheciumfiocc suin Harz 1870),以 , 后转属为表皮癣菌,但仍保留种加词 [ Epidemlophyton floccosum(Harz)Lang roneLMilochevitchl930), 将原作者用括 , 号括起放在转属作者的前面。 号括起放在转属作者的前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优先律 发表最早的正确、合法的名称。 . 发表最早的正确、合法的名称。 如 大 小 孢 子 菌 ( Microsporumcams Bodin 1902最先由 最先由Bodin发表。 1907年Sabouraud 发表。 年 最先由 发表 改变此名称,称其为羊毛小孢子菌 [mlcrosporum Lanosu (Bodin)Saboaraud 1907]。根据优先律,国际上承认犬小孢子 。根据优先律, 菌为正确名称,而羊毛小孢子菌:异名。 菌为正确名称,而羊毛小孢子菌:异名。
第十九章真菌分类与命名 第一节 真菌的分类
真菌的现代分类有接合菌门、 真菌的现代分类有接合菌门、赤菌 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等4个门。 门、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等4个门。
1.子囊菌门中对人致病的有酵母属、阿古劳 子囊菌门中对人致病的有酵母属、 子囊菌门中对人致病的有酵母属 伊蒙崖、节皮菌、假性阿利什霉、 菌、伊蒙崖、节皮菌、假性阿利什霉、毛 结节 2.担子菌门中对人致病的是新生线状黑粉菌 担子菌门中对人致病的是新生线状黑粉菌 3.半知菌中对人致病性真菌多,有白假丝酵 半知菌中对人致病性真菌多, 半知菌中对人致病性真菌多 母菌属、隐球菌属、表皮癣菌属、 母菌属、隐球菌属、表皮癣菌属、球孢子 菌属和组织胞浆菌属等。 菌属和组织胞浆菌属等。
13.对种属名称的要求 属名可来源于任何语 . 但应按拉丁文处理。 言,但应按拉丁文处理。种加词的名称也来 源于任何语言,甚至人名、国名等。 源于任何语言,甚至人名、国名等。如新生 隐球菌上海变种(Cneoformans 隐球菌上海变种 var.shanshalensl,属名第 个拉丁文字母要 . ,属名第1个拉丁文字母要 大写,其他为小写。属、种名称在印刷体中 大写,其他为小写。 要用斜体字,手写体在字·下加横线 下加横线, 要用斜体字,手写体在字 下加横线,后缀作 者的姓、出版年代、 者的姓、出版年代、报告一个新种时不论用 何种文字发表,都要求有拉丁文摘要。 何种文字发表,都要求有拉丁文摘要。
第二节真菌的命名
命名确定的原则: 命名确定的原则: 为处理植物分类名称而设立,也适用真菌。 1.为处理植物分类名称而设立,也适用真菌。 科及科以下名称,有命名模式。 2.科及科以下名称,有命名模式。 双名制。 3.双名制。 要求名称是最早而符合规定的名称。 4.要求名称是最早而符合规定的名称。 名称用拉丁文处理。 5.名称用拉丁文处理。 命名规则要追溯既往。 6.命名规则要追溯既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