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分析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名词解释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系统:是混乱、无秩序的反义词,通俗的说就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达到墨重目的的一个祝贺提(P5)交通运输布局:又称交通运输配置,它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站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地域分布。

(P34)交通运输枢纽:联合运输:区内通道:交通运输规划: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即根据公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通过综合平衡和方案比较,确定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和地域空间分布。

(P43)交通运输需求:客流密度:联合运输:运输系统综合运输能力:系统分析:就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过程。

(P35)为了给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有系统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系统分析人员使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用、环境、费用、效益等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和处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据此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交通运输供给:交通运输通道:输送能力:一、交通运输供给分析(1)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供给者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不便于清楚的研究供给者行为。

(2)在交通运输中,供给的一些非货币特征相对于经营者收取的价格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很多运输方式中运行时间都是供给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3)很多确定交通运输供给的特征是使用者而不是供给者的行为导致的结果。

由于这些原因,将运输供给严格限制在经济学中,即理解为一定价格下的市场货物供应量的概念是不合适的。

为了进行需求分析和交通量预测,我们考虑由一组真正发生的对运输活动的特征和数量有影响的运输系统特征来定义供给。

这一推广超出了以货币表示的运输成本和价格,它包括了其他直接或间接地代表消耗在运输中的资源的特征,尽管它无法定量或转化为货币成本。

这一组特征的选择依赖于所考虑的不同运输方式。

因而在城市小汽车交通系统中,运行时间、成本、延侯、停车费和可达性等就足以描述运输供给了。

(完整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各种解释

(完整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各种解释

1、系统: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系统的共性:有序性、集合性、相关性和整体性。

3、系统的特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环境改造性。

4、组成系统的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5、系统分析:是从系统长远和整体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个层次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子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6、系统分析的六要素:(1)目的(2)调查、收集资料(3)替代方案(4)费用与效益(5)模型与模拟(6)评价基础7、系统分析的准则:(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8、系统分析的理论技术基础: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9、系统分析的方法论的特点:(1)研究方法上的整体化(2)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3)管理的科学化10、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时间维: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逻辑维: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模型化)--系统选择(最优化)--决策—实施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相同点:问题导向、注重程序及阶段。

不同点: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基本方法、核心内容或关键点。

11、交通运输系统的五个特征:(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是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适应运输任务的需要(3)层次性十分突出(4)诸子系统的“元、部件”彼此间相关(5)发展与建设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12、交通运输系统的多功能、多目标表现为:它具有运输功能、生产功能、工业功能、经济循环功能、客运服务功能、国防功能、城市功能以及区域功能。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总结)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总结)
四、线路供给和系统供给
2、系统供给函数:是用来描述由一系列串行或平行的线路 组成的运输系统的 • 在串行系统中,为了从起点到达终点,必须依次使用所有 的设备。 • 在平行系统中,系统是由一些可以被潜在的使用者同时使 用相互替代的设备组成。
第五节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Ss S S1 线路1 线路2 S2 A (a)串行线路 B (b)串行集结 S2 S S1 Ss 流量 A B 线路1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一、交通运输需求的产生 (一)概念 1、交通运输需求: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旅客和 货物空间移动的需要。 2、交通运输需求量: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下进 行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客货运输量。 3、衡量指标:运量、周转量和交通运输需求结构 交通运输需求结构组成由需求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和客货 运输的结构。
3、系统的特征:系统的共性与特性 共性: (1)系统的有序性(层次性):系统往往由多级递阶结构组成。 (凡是系统都有结构对不?) 如:铁路系统相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点(车站)和线(区间的平纵断面)? (大、小系统是相对的)(物理参照物) (2)系统的集合性:构成大系统的各子系统间存在联系,形成结构,这就是 系统的集合性。 一个系统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构成系统时,不可少的子系 统成为要素(要素系统)。 如:人作为一个大系统,躯体和各种器官等都是子系统,哪些是要素系统?
第五节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一、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1、供给函数:供给者在市场上以某一价格愿意供给的货物 量。(描述价格和货物量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二、交通运输供给特征
1、运输供给特征的改善有赖于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技术 运输系统的技术特征影响它的行为。特别是,系统的 运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技术类型。(能力 和速度) (2)运营策略 用技术来提供运输服务的方式取决于运营者的行为和 目标。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引言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交通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其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交通运输网络分析交通运输网络是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网络,可以了解各种交通方式的布局、连接情况和运行状况。

道路网络分析道路网络是城市交通运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道路网络,可以了解道路的布局、道路状况和拥堵情况。

同时,还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容量来评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拥堵状况,以便提出改进方案。

公共交通网络分析公共交通网络是城市中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

通过分析公共交通网络,可以了解公交路线的覆盖情况、换乘便利性和运行状况。

在分析公共交通网络时,可以考虑不同公交线路之间的联系,以及公交车站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估公交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铁路网络分析铁路网络是长途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铁路网络,可以了解铁路线路的布局、连接情况和运行效率。

在分析铁路网络时,可以关注铁路客流量、列车运行速度和站点间距离,以评估铁路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服务水平。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交通运输需求是指旅客或货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之间的迁移需要。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需求,可以了解人们出行的目的地、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的选择。

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对交通运输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人口分布,可以了解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需要提供更多交通服务。

产业分布分析产业分布也对交通运输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产业分布,可以了解不同产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和运输方式的选择,以便提供适当的交通服务。

出行时间分析人们的出行时间对交通运输需求有一定影响。

通过分析出行时间的分布规律,可以了解交通流量的高峰期和低谷期,从而合理安排交通资源,缓解交通拥堵。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引例:泡茶问题
开水没有,开水壶 要洗,茶壶茶杯要 洗,火已生了,茶 叶也有了,想泡壶 茶喝,怎么办?”
一、问题描述
目标:喝到一碗清新的热茶。
条件:已有一个茶壶、一包好茶叶、 一个燃着的火炉和可用的凉水水源。
其它要求:以最节约资源的方式实现 目标。
研究任务:合理安排各道工序,设计 一个解决泡茶问题的行动计划。
第一讲 系统与系统工程
1.1 系统概念与特征 1.2 系统工程概念及特点 1.3 系统工程方法论 1.4 运输系统工程内涵
1.1 系统概念与特征
你认为什么是系统?
你认为哪些算系统?
这些系统的共同点是什么?
(1)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整体 (2)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整体与环
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 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哲学 系统科学的产生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钱学森)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桥梁 数学 自然辩 历史唯 系统论 认识论 社会论 军事 …
哲学 证法 物主义
哲学
学科 数学
自然 科学
社会 科学
系统 科学
思维 科学
行为 科学
军事 … 科学
基础 科学
Joseph Sussman, Introduction to transportation systems, Boston : Artech House, 2000.
Alexander Kossiakoff, William N. Sweet, Sam Seymour, System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John Wiley & Sons, 2011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焦自玲:201430610049 王 悠:201430610005 汤 静:201430610047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 城市交通运输:就是城市区域系统内和城市 间,利用运输工具,通过时间的延迟、空间 的占用,将客货的发生点和消失点联系起来 ,使客货发生位移。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停车场 维修站 加油站 车站
交通标志 交通信号 信号灯
驾驶员 乘客 行人等
城市交通系统的总体结构
• 三、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 目标 • 目标:沟通城市中各个功 能组成部分,在安全、经 济、迅速、方便、低公害 的条件下提供最大服务, 使城市成为动态的有机整 体。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 目标又可分解为三个子目 标:提高社会效益、提高 经济效益、提高生态效益 。
• 1.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边界 • 在确定边界时,主要考虑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站点,要划分 到综合交通枢纽的范围内。 • 分界点确定原则: • (1)现有城市和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地理边界; • (2)各运输方式管理系统划分的行政边界; • (3)使划分到枢纽范围内的各种设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 (4)考虑组成枢纽的站点包括分解站点的等级及运量规模对 枢纽的影响,使枢纽工作有较强的可控性和独立性; • (5)满足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功能要求; • (6)民航的机场等设施既要满足城市对外交通的要求,又要 保持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 分类:城市内站点,城市边缘站点,城市外站点。
• 二、城市交通流量分析
• • • (一)城市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在道路上所通行的车辆或行人的数量,分为车流量和人流量。 1.城市交通量的时间变化

北京市某交叉口交通量和时间关系
日本和欧洲大城市平均小时交通量的变化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1系统的整体性是什么任何一个元素不能分开整体去研讨,元素之间的联络、作用以及阶级散布也不能分开整体的谐和去思索。

脱离了整体性,元素的机能和元素间的作用以及层次散布便失去了意义。

系统的整体性应保证在给定的目的下,使系统元素集、元素的关系集以及其阶级构造的整体结合效果为最大。

2 系统的思想中心是什么(系统科学的开展)把系统环境作为一个外部环境,系统的输入和目的作为子系统,并把两者结合起来思索树立转换过程的系统。

3 系统工程是怎样样的一门学科由于通讯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疾速开展为根底,构成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用系统科学的观念,合理地结合控制论、信息论、经济管文科学、现代数学的最优化的办法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其他有关工程技术,依照系统开发的程序与办法去研讨和建造最优系统的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

4 系统构造剖析的中心是什么找出系统构成表征方面的规律,即系统应具备的合理构造规律。

5 在综合运输的组织和管理中,综合管理和谐和的重点是什么1 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谐和2 地域间各运输方式的谐和3 各种运输方式设备才能的谐和4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的谐和5 运价和运输费用的谐和6 货运量在空间上的散布取决于什么货物发送量,货物发送吨数,货物周转量,货物均匀运程。

7 平衡运价是怎样样随需求和供应变化的当需求和供应都增加时,平衡交通量将增加很多,新的平衡运价则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原来的平衡运价。

8 交通运输通道能够分为哪几类1国际通道2区际通道3区内通道9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承当哪些交通流1区内流2区际流3国际流4中转流10 我国高速公路应该采用怎样样最合理的收费系统世界各国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通常有4中制式:均一式,开放式,封锁式和混合式。

我国采用的是封锁式收费系统。

11 系统工程的办法详细包括哪些办法系统剖析办法、系统评价办法、系统仿真办法、系统预测办法、和系统决策办法等。

12 系统剖析的特性包括哪些1以整体为目的2以特定问题为研讨对象3运用定量剖析的办法4 凭仗价值判别 13 系统构造剖析包括哪些内容系统的6个属性就表现出系统构造的普通方式,把目的性作为决议系统构造的动身点,即统领和支配环境顺应性以外的4个属性。

6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分析

6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分析

6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分析主要内容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交通运输通道结构层次分析第三节交通运输通道能力协调本章主要研究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优化组合,使供给与需求尽可能达到平衡。

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一、交通运输通道的定义二、交通运输通道形成的影响因素三、交通运输通道的功能和意义一、交通运输通道的定义《公共运输词典》 William W. Hay William L. Garrison 两地或多地之间的经济带上,具有强大的双向或单向交通流,为此建立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集合。

1、通道不单指一条线路、一种运输方式,一般由平行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条线路互相补充组成;2、通道是连接客货流发源地与目的地的客货流密集地带;3、通道是一个实体:有走向的线路、设施、交通运输对象,也有边界和起讫点;二、交通运输通道形成的影响因素1、地理因素2、地区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工业化和人口分布3、经济活动和政策4、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三、交通运输通道的功能和意义1、通道是国家或区域运输网的骨干,建设多条通道可保证客货运输通畅,基本解决运输问题;2、通道建设可加速完善综合运输网,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协调发展;3、通道建设有助于树立“大交通”观念;4、通道建设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各大经济区的基础条件;5、通道建设是投资少、效益高的重要方式。

第二节交通运输通道结构层次分析一、交通运输通道经济意义分析二、交通运输通道结构类型三、交通运输通道层次分析四、交通运输通道的优化五、我国交通运输通道的布局一、交通运输通道经济意义分析1、交通流的分类根据流的范围:国际流、区际流、区内流2、经济意义上的交通运输通道的分类①国际通道:承担国际流服务特点:涉外贸易活动、点多、环节多、运距长、时间性强。

目前经过我国境内的三条大陆桥即属于国际交通运输通道。

什么是大陆桥?全球四大大陆桥?② 区际通道:承担区际流特点:国家运网骨干、量大、运距长、能力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分析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交通运输通道结构层次分析第三节交通运输通道能力协调本章主要研究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优化组合,使供给与需求尽可能达到平衡。

一、交通运输通道的形成及其概念的提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①水运为主的阶段;②铁路为主的阶段;③公路、航空、管道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崛起的阶段;④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阶段。

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中国:“丝绸之路”(古通路)——自然形成;美国:12条国家通道;加拿大:东海岸-西海岸的2条交通运输通道;意大利:6条国家通道;印度:东西南北的4条主要国家通道。

一、交通运输通道的形成及其概念的提出二、交通运输通道的含义(一)通道的概念通道(走廊):横过前属外国领土的狭窄地带,或者说是,连接一国的一部分与他国地带或连接两国的一部分地带。

交通运输通道:具有综合交通运输能力的交通运输“走廊”,是自然通路的复合体。

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二、交通运输通道的含义(二)交通运输通道的含义两地或多地之间的经济带上,具有强大的双向或单向交通流,为此建立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集合。

1.交通运输通道是指在两点间具有一条以上交通运输线,覆盖一个地带,担负着重要和大量的客货流运输,是连接客货流发源地与目的地的客货流密集地带;2.交通运输通道一般由平行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路互相补充,共同提供强大的交通运输服务。

3.交通运输通道是一个实体:具有方向性、强大的流、边界、起讫点;4.交通运输通道不仅包括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而且包括机场设施、港站枢纽以及配套的各种服务设施。

(二)交通运输通道的含义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三、通道形成的影响因素1.地理因素2.地区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工业化和人口分布3.经济活动和政策4.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四、交通运输通道的功能1.通道是国家或区域运输网的骨干,建设多条通道可保证客货运输通畅,基本解决运输问题;2.通道建设可加速完善综合运输网,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3、通道建设有助于树立“大交通”观念;4、通道建设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各大经济区的基础条件;5、通道建设是投资少、效益高的重要方式。

四、交通运输通道的功能五、建设交通运输通道的意义1.一个高效率的交通运输通道,联系各大经济区和进出口岸,是执行开放搞活方针,加速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

2.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系统的建设符合经济原则。

3.高效率的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对改善国土综合利用,完善产业布局,减少流动资金和原材料积压,提高生产效率都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五、建设交通运输通道的意义4.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基础,它将显著提高铁、水、公、航、管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效率,使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有一个大突破,获得管理方面的效益。

5.修建国际陆路交通运输通道对缩短欧亚非的运输距离,加强国际交流,加速我国内地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第二节交通运输通道结构层次分析一、对交通运输通道经济意义的分析Ø交通运输联系:国家间、区域间、城镇间或市区内的原料、燃料、成品等物资(或旅客〉的空间移动。

Ø交通运输通道就是完成区域间交通运输联系的基本手段。

Ø交通运输流包括人、财、物和信息,其中人流、货流是资金和信息的基本载体。

Ø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一、对交通运输通道经济意义的分析(一)交通流的分类国际流、区际流、区内流(二)交通运输通道的分类1.国际通道:承担国际流服务特点:涉外贸易活动多、点多、环节多、运距长、面宽、时间性强。

我国目前的三条大陆桥。

第二节交通运输通道结构层次分析新欧亚大陆桥1990年9月,兰新西段(乌西—阿拉山口)与原苏联土西铁路(新西伯利亚—土库曼)接轨,建成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由连云港至鹿特丹,连接中、哈、俄、白俄、波、德、荷7国,全长10837km,我国境内4143km。

199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运输。

2.区际通道:承担区际流特点:国家运网骨干、量大、运距长、能力强、由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组成。

我国主要以长江和铁路为主。

3.区内通道:承担区内流特点:连接区内主要城市和经济点,运距短、运量相对分散、多为单一或两种交通运输方式、分布密集。

二、对交通运输通道结构类型的分析1.按交通工具划分单一通道和联合通道联合通道主要是铁水联运和铁公联运2.按完成运输任务分客运通道、货运通道和客货混合通道重点是强化客货混合通道,发展客运通道第二节交通运输通道结构层次分析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单一交通运输方式几种交通运输方式串联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并联几种交通运输方式串并联铁|水铁|公水|公…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铁|水铁|公水|公…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交通运输通道系统货物交通运输通道职工学生旅游…能源钢铁木材粮食建材旅客货物旅客交通运输通道客货混合交通运输通道…三、交通运输通道的层次分析分析通道与点、线、网的关系点、线作为通道系统的要素,运网作为外部环境。

1.“点”通道内的“点”为某种运输方式的车站与枢纽点,通常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结合部,办理旅客中转、货物的换装、过轨和中转业务。

第二节通道结构层次分析2.“线”“线”为点与点之间单一运输方式或多种运输方式区间线路的集合。

3.通道与线路的关系能力、规模和运量上的差距;通道往往涉及到运输需求与能力在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线路上的分配问题。

三、交通运输通道的层次分析4.通道与综合运输网的关系①相似点多种运输方式构成、层次划分相同②区别带状结构与网状结构③关系通道构成运网的骨架,连接网上的主要枢纽集散点;通道上的交通流的产生与疏散都是通过运网实现的。

三、交通运输通道的层次分析四、交通运输通道的优化1.目标:满足运输需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优化的内容①通道选择(布局)的优化②通道内运输方式选择的优化③各运输方式设施的优化④管理的优化第二节通道结构层次分析3.运输通道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①运输方式的选择与分工②线路能力的适应性③新建、改扩建方案的比较与选择例:晋煤外运通道方案四、交通运输通道的优化五、我国交通运输通道的布局“四纵五横”连接经济最发达的四大地区和经济次发达的六大地区。

四大地区:长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广深珠、沈鞍大。

六大地区:山东半岛(烟青潍)、四川盆地(成渝)、中原(郑州)、江汉平原(武汉)、关中(西安)、闽东南(福厦)第二节通道结构层次分析1.南北通道一纵:与哈大铁路、管道、高等级公路相连的海上通道;二纵:由京沪杭铁路、京杭运河、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山海关—杭州—福州、厦门东部通道;三纵:铁公航组成的京广中部通道;四纵:铁公组成的宝、成、渝、黔—湛江的西部通道。

五、我国交通运输通道的布局2.东西通道一横:大秦、京包、京秦铁路与公路组成的秦皇岛—大同以远的北部通道;二横:以陇海线为骨干的连云港至西北的新欧亚大陆桥通道;三横:长江为主、铁公航组成的上海-重庆-成都通道;五、我国交通运输通道的布局2.东西通道四横:铁公水组成的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通道;五横:珠江水系、铁公组成的广州-昆明南部通道。

五、我国交通运输通道的布局Ø八纵:Ø京哈通道(北京~哈尔滨~〈满洲里〉)Ø沿海通道(沈阳~大连~烟台~无锡~〈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厦门~广州~〈湛江〉)Ø京沪通道(北京~上海),建设京沪高速铁路Ø京九通道(北京~南昌~深圳~九龙)Ø京广通道(北京~武汉~广州)Ø大湛通道(大同~太原~焦作~洛阳~石门~益阳~永州~柳州~湛江~〈海口〉)Ø包柳通道(包头~西安~重庆~贵阳~柳州~〈南宁〉)Ø兰昆通道(兰州~成都~昆明)。

“八纵八横”铁路通道Ø八横:Ø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兰州~〈拉萨〉),建设青藏铁路;Ø煤运北通道(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Ø煤运南通道(太原~德州、长治~济南~青岛、侯马~月山~新乡~兖州~日照);Ø陆桥通道(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Ø宁西通道(西安~南京~〈启东〉);Ø沿江通道(重庆~武汉~九江~芜湖~南京~上海);Ø沪昆(成)通道(上海~株洲~怀化~贵阳~昆明〈怀化~重庆~成都〉);Ø西南出海通道(昆明~南宁~黎塘~湛江)。

“八纵八横”铁路通道基本特征:一是运输强度大,二是里程较长,三是汇集和辐射范围广。

第三节通道能力的协调一、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决定能力的要素:——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运输组织管理。

1.固定设备能力(G)——以移动设备数量表示;2.移动设备能力(Y)——以移动设备数量或运量表示;3.运送能力(S)——以运量表示;4.系统综合交通运输能力(N)——以运量表示。

二、通道系统能力的形成1.各运输方式内部形成综合运输能力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能力的协调①各运输方式内部固定与移动设备能力协调②各运输方式间技术设备能力协调③结合部能力协调3.国际交通运输通道系统接口的协调4.调整和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组织第三节通道能力的协调三、通道系统能力的协调以运输需求为基础1.“点”系统能力协调枢纽内及结合部技术设备能力协调2.“线”系统能力协调并联:运量的合理分担;串联:线路能力协调、衔接点与线路能力协调。

第三节通道能力的协调3.“点”、“线”系统能力协调枢纽、结合部与区间能力协调;各运输方式“点”、“线”能力协调;“点”能力稍大于“线”能力。

三、通道系统能力的协调通道系统分析流程图需求分析与预测需求分析与预测各方式发展条件分析各方式发展条件分析问题的界定问题的界定确定目标确定目标需求规模预测需求规模预测需求结构分析需求结构分析运输方式选择运输方式选择各运输方式需求分配各运输方式需求分配各运输方式能力形成与协调各运输方式能力形成与协调点能力协调点能力协调线能力协调线能力协调点线能力协调点线能力协调综合能力确定综合能力确定提出通道建设发展方案提出通道建设发展方案建立方案评价模型建立方案评价模型满意否?满意否?Y 方案确定与实施方案确定与实施N四、交通运输通道的扩能——包括技术设备与交通运输组织管理技术设备:铁路应以提高列车牵引重量和加速牵引动力的改革为中心。

水运应以提高港口吞吐能力为重点进行技术改造;内河航运要大力推广分节驳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环节。

第三节通道能力的协调四、交通运输通道的扩能汽车运输要向大型化发展,并根据工业生产日趋专业化的特点,大力生产专用车。

飞机向大中型发展,在国际航线上,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以发展先进的大型远程飞机为主;国内航线上,结合我国现有机场的具体条件,以发展中型中程飞机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