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题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详解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详解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详解#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诗经》中的篇章?- A.《关雎》- B.《蒹葭》- C.《离骚》- D.《桃夭》答案:C 解析:《离骚》是屈原的作品,属于楚辞,而非《诗经》。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王维答案:C 解析:此句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一部作品?- A. 第一部现代小说- B. 第一部现代诗歌- C. 第一部现代戏剧- D. 第一部现代散文答案:A 解析:《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

二、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解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2.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曹雪芹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所著。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答案:孟浩然解析:此句出自孟浩然的《春晓》。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答案:司马迁(约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6年),字子长,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因替李陵辩护而遭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完成了《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2. 请解释“文以载道”的含义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答案:“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种理念,意指文学艺术作品应该承载和传达道德、哲理等深层次的思想内容。

这一理念强调文学不仅是审美的,还应具有教化功能,对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这一理念被广泛接受和实践,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沧桑(cāng sāng)、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B. 骄阳似火(jiāo yáng sì huǒ)、波澜壮阔(bōlán zhuàng kuò)、摩肩接踵(m ójiān jiē zhǒng)C. 鸡犬升天(jīquǎn shēng tiān)、飞檐走壁(fēi yán zǒu bì)、脍炙人口(ku ài zhì rén kǒu)D. 水天相接(shuǐtiān xiāng jiē)、云淡风轻(yún dàn fēng qīng)、涸辙之鲋(hézhé zhī fù)2、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字范畴的是:A. 仁B. 礼C. 乐D. 武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同“屋”的是()A. 屋子B. 屋脊C. 屋檐D. 屋漏4、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qiè)惊慌失措(cuò)B. 震耳欲聋(lóng)稳如磐石(pán)C. 欣欣向荣(xīng)瓜熟蒂落(dì)D. 鸿鹄之志(hú)漫不经心(màn)5、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A. 独具匠心B. 别具一格C. 独树一帜D. 别开生面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B.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作者罗贯中。

C. 《西游记》描绘了孙悟空等人的取经之路,作者吴承恩。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doc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doc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诗经》中保留民歌最多的是()A. 国风B. 小雅C.大雅D.颂2.《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向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到之处()A. 以乐景写哀情B.以哀景叙哀情C. 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怀3.以下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国语》B.《战国策》 C .《左传》D.《史记》4. 汉乐府的“乐府”原来是()A. 词牌B.音乐机构C.诗歌总称D.地区名称5.. 曹操《短歌行》的要旨是()A. 感触人生苦短,忧从中来B. 感慨亲友失散,孤傲无依C. 叹息功业无成,借酒浇愁D. 盼望招纳贤才,立功立业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 ( 其一 ) 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 思慕贤才B.对贤才无所依靠的思虑C. 礼遇贤才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宽慰7.《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贵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C.对贤才命运的忧愁D.求贤不得的愁闷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________。

A .凄凉悲壮 B.豪迈俊逸 C.沉郁顿挫 D.清爽淡雅9. 《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绘,其主要作用是()A.赞叹河海的宏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襟C.加强行文说理的澎湃气概D.示意两种不一样的认识境地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能够语于冰”作喻来说明()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人的认识受天生素质限制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看法的人物是()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和北海若12.以下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A.巢倾卵破B.危机四伏C.井底之蛙D.刻舟求剑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绘的人物中,性格坦直而自负的是()A 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A.本纪B.表C.传记D. 世家15.以下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16.“见笑于人”、“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B.《史记·项羽本纪》、《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C.《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D.《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谏逐客疏》17.. 成语“望洋兴叹” 、“巢倾卵破” 、“危机四伏”分别出自()A. 《前赤壁赋》、《秋水》、《项羽本纪》B.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谏逐客疏》、《项羽本纪》C.《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齐桓晋文之事》D.《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项羽本纪》18..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点是()A. 朴素自然B.旷达洒脱C.绚丽繁缛D.静谧朴素19. 李白《蜀道难》中感情运转的特点是()A. 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缓和伸展D.起伏跌荡20..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诗句是()A.一为迁客去长沙B.西望长安不见家C.黄鹤楼上吹玉笛D.江城五月落梅花21.. 杜甫《新婚别》的构想脉络是().A 新妇暮婚晨其余独白形式B时间次序串接C 借景抒怀 , 融情于景D情节发展的节奏22.杜甫《新婚别》精心构想了典型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的女主人公形象。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作文水平不仅提高了,而且字迹也变得工整多了。

B. 他在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赞扬和佩服。

C. 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D. 这场演出的成功归功于每个参与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我们正在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B. 我不知道他是否来过北京。

C. 大家都在为运动会做准备,运动会上将有赛跑、跳远、铅球等项目。

D. 我们在田野里欢唱,在小溪边嬉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有时候说话不太注意。

B.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只需要好好想想就行了。

C. 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非常有才华。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它。

4.下列句子的错误划分是()。

A.“春风拂面,花香扑鼻,蜂蝶相舞,鸟雀歌唱”——主语+谓语+状语词组B.“饥寒交迫的农民”——主语+定语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主语+谓语D.“他带着沉重的背包,一步一步地向前艰难地Trek”——名词短语+动词+状语5、下列关于文学流派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

B. 巴洛克文学追求理性主义的表现方式。

C.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主观感受和心理探索。

D.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贾母的宠孙,但他对宗法礼教持批判态度。

B. 《水浒传》中,林冲经历了多个官职,最高达到梁山泊好汉的第二十六位。

C.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降妖除魔,展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D. 《儒林外史》通过描写范进等人的遭遇,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有时候说话太直接了。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庄子》中的名篇?A. 《逍遥游》B. 《秋水》C. 《论语》D. 《孟子》2.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3. 《离骚》的作者是?A. 屈原B. 宋玉C. 司马相如D. 贾谊4. 以下哪句诗出自《诗经》?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5. 以下哪部作品是元曲?A. 《西厢记》B. 《长生殿》C. 《桃花扇》D. 《玉簪记》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出自《______》。

7.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句话描述的是______。

8.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______。

”9.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句话出自______。

10. “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逍遥游》庄子曰:“吾友,吾闻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惠子曰:“吾闻夫子善游,吾欲从子游,可得乎?”庄子曰:“吾游于无穷,吾友游于有穷。

”惠子曰:“吾闻夫子之游,有似于吾友之游。

”庄子曰:“吾友,吾游于无穷,而子游于有穷。

吾友游于有穷,吾游于无穷。

吾友之游,不过数仞之高,而不能至于深渊之底。

吾友之生,不过数十岁,而不能至于无穷之寿。

夫游于无穷者,与游于有穷者,其乐一也。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大块:______②劳:______③佚:______(2)翻译以下句子。

①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②吾游于无穷,吾友游于有穷。

(3)文章中庄子认为善游的标准是什么?四、作文(40分)12. 请以“读书与人生”为主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大学语文复习题

大学语文复习题

大学语文复习题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套大学语文复习题,供学生复习使用:一、选择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成书时间大约在: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蛇添足B. 一箭双雕C. 刻舟求剑D. 亡羊补牢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狂人日记》首次发表于:A. 《新青年》杂志B. 《文学》杂志C. 《小说月报》D. 《晨报副刊》二、填空题4.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作以_________和_________著称。

5.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主要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6. 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7. 阐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8.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塑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9. 分析《边城》中沈从文如何通过翠翠的形象展现湘西的风土人情。

五、作文题10. 以“我眼中的大学语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谈谈你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这些复习题,学生可以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复习中有所收获,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复习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根据“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

”这句话,理解青少年时代的阅读和成年时阅读的区别,下列哪个答案最确切?A、青少年时代的阅读更注重情感的体验,故事的经历,相对比较感性。

而成年时的阅读更会注重精神哲理,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加理性。

B、青少年时代的阅读不值一提,成年时的阅读才有价值。

C、青年时代的阅读仅仅只是一种经验,而成年时的阅读更讲究实际的功用。

D、青年时代的阅读不需要太多重视,成年时代多阅读就行。

正确答案:A2.陶渊明写道,“抚孤松而盘桓”,他喜欢松树的原因为:()A、松树材质好B、松树有劲节C、夏天可以在其下乘凉D、松树隐喻故乡正确答案:B3.裴多菲奠定了()的基石,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A、奥地利民族文学B、匈牙利民族文学C、俄罗斯民族文学D、启蒙运动文学正确答案:B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下一句是A、众人夸B、极奢华C、极富华D、竟豪奢正确答案:D5.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年。

A、1955B、1953C、1952D、1954正确答案:D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读了四十多年的书,当摄猎的范围也相当地广泛。

摄猎改为涉猎B、这中间,我非常喜欢读诗,但父亲不准读,因为当时科举虽然早费了,但父亲似乎还以为会恢复的。

“早费了”改为“早废了”。

C、受到老先生不断的锤练,才逐渐使我从人人的肤浅中挣扎出来。

锤练改为锤炼D、我当时虽然读了不少的线装书,但回想起来,并没有得到做学问的门径正确答案:D7.陶渊明思想主要综合了哪两家?A、道家道教B、佛教墨家C、儒家道家D、儒家佛教正确答案:C8.“长干里”在今天的()。

A、扬州B、宣州C、杭州D、南京正确答案:D9.根据教学视频,诗人席慕蓉的祖籍为()。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错误的一项是:A. 绵延不绝B. 不绵延绝C. 浩浩荡荡D. 荡荡维维答案:B. 不绵延绝2.下列成语中,与“存心不良”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恶意满满B. 心怀鬼胎C. 心狠手辣D. 心甘情愿答案:B. 心怀鬼胎3.下面哪个词语的注音不正确?A. 张望(zhāng wàng)B. 环境(huán jìng)C. 营业(yíng yè)D. 踌躇(chóu chú)答案:D. 踌躇(chóu chú)二、填空题1.请写出下面诗句中空缺的一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_________。

答案: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请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她喜欢读书,每天读_______上午十点到十一点。

答案:书(她喜欢读书,每天读书上午十点到十一点。

)三、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比喻,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表达的目的。

例如:“他的眼睛像一汪清泉。

”这句话中,把眼睛与清泉进行比较,以形容他的眼睛清澈明亮。

2.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对偶,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对偶是指在一句话或一篇文章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短语,以达到修辞和韵律的效果。

例如:“亲手种下春秧,亲手收获丰庆。

”这句话中,使用了对偶的结构,使句子更加押韵和优美。

四、辨析题请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并填入正确选项:1. 参观/参与答案:参观2. 志愿者/自愿者答案:志愿者3. 植树/造林答案:植树五、改错题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将其改正:1. 大学语文试题的确是一种考验,能够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运用能力。

答案:大学语文试题的确是一种考验,能够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运用能力。

2. 美丽的风景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我们陶醉其中。

答案:美丽的风景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我们沉醉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共收录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4.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5.“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6.所谓的“六诗”之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7.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风)、(雅)、(颂)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8.目前学界一致认为《诗经·大雅》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9.被认为是《诗经》中的五大史诗之一的《生民》一诗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并开创祭礼的历史,并通过生而无灾、弃而不死等细节,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

10.《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豳风),大约是西周初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

11.“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诗经》(《豳风·七月》)一篇中的句子,诗中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季节的变化,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活的乡土气息。

12.《诗经·小雅》中的(《鹿鸣》)是一首著名的燕飨诗,诗开篇就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起兴,借助自然物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基调。

1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诗经·小雅》(《采薇》)一首中的句子,表达了久戍不归的士卒对故乡的怀恋、对自身遭际的哀伤。

14.《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15.“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一诗中的句子,这几句描绘出一幅典型的黄昏时分农家生活的图景。

16.“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诗经·王风》(《采葛》)中的句子,表达了男女之间缠绵深挚的相思之情。

1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句子,诗中表达了因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而产生的怅惘忧伤。

18.“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爱情诗中的名句,它出自《周南》(《关雎》)一篇。

19.《诗经·卫风》(《硕人》)一篇描写一个贵族女子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美丽女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0.《周南·桃夭》首章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赞美了新嫁娘容貌美丽,并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

2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氓》)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22.诗人屈原在长诗(《离骚》)中用“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明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

23.屈原的长诗(《天问》)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咏史诗,诗通过对宇宙万物以及夏、商、周兴亡的历史和楚国现状的探问,表现了诗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

2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一诗中的名句。

25.屈原的短篇抒情诗集《九章》共(九)篇作品,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26.(《惜往日》)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27.(《橘颂》)是诗人屈原早期创作的一首咏物述志诗,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秉德无私”的品性,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师表。

28.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涉江》)一篇记叙了屈原晚年被流放江南的凄苦经历,其开头就说:“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表达了诗人矢志不渝地执着于理想的精神。

29.屈原的抒情组诗《九歌》共分为(十一)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和《礼魂》。

30.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他们分别是31.《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乐曲的不同,分为。

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32.先秦时期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33.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

34.《诗经》通常采用、、的表现手法35.《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编定的。

36.历史上称为“孔孟”的是和 ;称为“老庄”的是和 37.先秦诸子散文以、、、四家影响和成就最大。

38.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其代表作品有《》,《九歌》等。

39.先秦的“楚辞”和《_》一起,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风骚”传统。

40.《论语》是孔子弟子搜集整理的孔子言论,属体散文。

41.鲁迅称《_》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43.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源头。

二、选择题1.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书的故宫里的一块牌匾,其中蕴含的思想来自于()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解析: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这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

清朝皇帝用以警示自己的言行举止,激励自己做个好皇帝,成为一代名君。

答案:B2.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此中“智慧”是指()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解析:B 项是孔子的核心主张。

答案:B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弄懂题干所引材料中的“美”与“恶”、“善”与“不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一种辩证观点,然后依托教材找出备选项A道家、B儒家、C墨家、D 法家中具有辩证思想的一家。

答案:A4.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孔子这样说的根本出发点是()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格物致知”解析:“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孔子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其维护的是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

答案:C5.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解析:材料中的译本出现在1691年,是清朝前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A观点错误。

从材料中欧洲多种译本的出现,可知B、D正确。

中国的儒学在“西学东渐”时期有传教士介绍给西方,C正确。

因此,答案是A。

答案:A6.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le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解析:注意题中信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人类意识的觉醒”,结合所学可知是百家争鸣时代。

答案:A7.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礼治 B.仁爱C.仁政 D.兼爱解析:材料意思是统治者应对鳏、寡、独、孤四种人实行仁政,这符合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

答案:C8.《管子》“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六畜人徒有数,舟车陈器有禁……”这种规定的实质是() A.划分阶级关系 B.维护生活秩序 C.处理人际关系 D.维护等级差别解析:“量”、“制”、“度”、“禁”规定等说明当时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差别,属于礼乐制度的内容,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而建立的。

答案:D9.西汉时期,儒学逐渐发展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汲取了佛、道的有益内容B.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C.“四书”“五经”被定为教科书D.影响远及东亚、东南亚和欧洲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西汉儒学发展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原因的理解,A、C选项不符史实,D是影响。

答案:B10.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

由此可知A正确。

答案:A11.西汉时代,灾异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这反映了()A.“大一统”主张B “三纲五常”学说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D.“天人感应”学说解析:西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即为“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学说中包含“天谴论”,即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