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表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
后 项 ,P 表示相邻产业的创新产出对本产业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 表示行业异质性,7 i 表示时间 效 应 ,A ,表 示 误 差 扰 动 项 。
2.空间权重矩阵设置 Jaffe(1986)通 过 构 造 行 业 间 的 技 术 相 似 矩 阵 来 描 述 行 业 间 的 技 术 距 离 。[19]在 此 基 础 上 ,Los(20 0 0 ) 认
[关 键 词 ]国际知识溢出;创新产出;工业行业 [中图分类号]F752_61;F4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9339(2021 )03 -0080-09
一 、问题的提出
在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背 景 下 ,提 高 创 新 能 力 已 成 为 各 国 取 得 国 际 竞 争 优 势 的 关 键 所 在 。 国际知识溢出 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其 中 FDI和进口贸易是主要的两种渠道。[1]改 革 开 放 4 0 多 年 来 ,我国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跨国公司对我国的低端控制以及自身吸收 能 力 不 足 等 原 因 ,导 致 我 国 内 资 企 业 形 成 了 平 面 同 质 性 扩 张 和 低 端 价 值 链 锁 定 的 局 面 。如 何 利 用 国 际 知 识要素流动所释放的红利来提高创新能力,对我国摆脱“低端 锁 定 ”困 境 ,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 意义。因此 ,本文研究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试图 回 答 以 下 问 题 :通 过 F D I和进 口贸易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是否促进了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水平的提高?国际知识溢出效应产生的机 制存在怎样的异质性?吸收能力对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发挥怎样的调节机制?
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第23卷第2期 资源与产业 V o l.23N o.2 2021 年 4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SOURCES & INDUSTRI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pr. 2021 http://www.resourcesindustries. net. cn *************.cn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朱智洛,马哲(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要: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关键在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除了依靠国内自主研发之外,通过对外开放实现国际技术溢出效应也是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选取丨7个国家地区作为我国的技术外溢国,以绿色专利申请作为绿色技术创新指标,利用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构造的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省区环境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地区的环境技术创新与地理相近地区的环境技术创新密切相关;进口贸易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所在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双向F D I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负向作用;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且0F D1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与国内研发资本存量的交互作用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关键词:国际技术溢出;绿色技术创新;空间杜宾模型;吸收能力;制度质量中图分类号:F12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 -2464(2021) 02 -0048-13IMPACTS OF GLOBAL TECHNICAL OVERFLOW ON CHINA9S GREENTECHNICAL INNOVATIONZHU Zhiming,M A Zhe(Business School, Hohai Universit y, Nanjing211100, C hina)A b stract:Under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green development,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lies in increasing green techn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which relies upon internal self-search, and also upon openness togain global technical overflow. This paper selects 17 nations as China's technical oveiflow, taking green patent as greentechnical innovation indicators, employs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2007 to 2017 to establish a spatial Dubinmodel which serves to check the impacts of global technical overflow on China’s green technical innovation. China’sprovincially environmental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outstanding spatial clustering, with local closelyrelated to its vicinity geographically. Global technical overflow from imported trading largely promotes the greentechnical innovation where the imported is. Global technical overflow from bidirectional FDI plays a negative role, butinternal research capital stock does positively. Interaction between O F^D I and internal research capital stock enhancesthe green technical innovation.Key w ords:global technical overflow ;green technical innovation ;spatial Dubin model ;absorption capacity ;institutional quality收稿日期:2020 -05 -11;修订日期:2020 -09 -23;责任编辑:段丽萍。
技术创新与技术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技术创新与技术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在全球化和快速科技进步的时代,技术创新在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技术落后和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技术创新和技术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分析如何克服技术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技术创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会。
它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吸收先进技术,改善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参与到全球供应链中。
比如,中国的制造业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技术创新还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方向,例如,可再生能源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
发达国家在科技研发和创新领域具备较强的实力和资源,他们通常能够更快地获得最新技术并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如缺乏资金投入、科研实力薄弱、教育体系不完善等,很容易被边缘化,难以追赶技术创新的步伐。
这种技术差距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甚至造成技术依赖,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
然而,技术溢出现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解决技术差距的途径。
技术溢出是指新兴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后的效应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通过接触和引进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和应用这些技术,快速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例如,中国的高速铁路技术便是从发达国家引进并进行本土改进而成。
技术溢出不仅帮助发展中国家缩小技术差距,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然而,要充分利用技术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
首先是加大对创新和科研的投入。
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强科教体制改革,提高科技人才培养水平,推动创新和科研机构的建设。
其次是加强技术转移和转化的能力。
发展中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转让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外资技术溢出对国内企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外资技术溢出对国内企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内容摘要:本文利用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国内企业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引入外资的国内企业,建立了中外合资企业的国内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得到提高,外资对国内企业确实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相对港澳台外资而言,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资对国内企业的技术溢出更加明显;但是,这种技术溢出仅发生在技术含量不高、资源投入较少、容易学习和模仿的技术层面。
关键词:中外合资技术溢出研发能力改革开放多年来,外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截至2004年度,我国累计使用外资亿美元,累计吸收外资存量总值为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名列全球前茅。
商务部2005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显示,同期我国已注册外商投资企业约28万家,纳税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同一指标的%。
关注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
目前,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地区和产业的经济总量上探讨了外资溢出效应的影响;而从微观层面,对外资如何影响国内企业技术能力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为此,本文利用328家国内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国内企业在中外合资过程中是否享受到技术溢出效应带来的好处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探究技术溢出效应在国内微观企业层面的作用机制,以弥补国内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关综述现有研究认为,所谓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产品技术、管理技术和研发能力从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向东道国企业非自愿扩散的效应,技术溢出促进了当地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而跨国公司又无法获得全部的收益,它是一种经济外部性的表现。
发生技术溢出效应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外资进入东道国;二是东道国存在市场失效的问题。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Vo . 4,No. 12 2
理
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程
学
报
21 00年 第 2 期
Ju a o dsi nier gE g er gM ngm n or l fnuta E g en,ni ei aae et n I rl n i n n
跨 国 公 司 技 术 溢 出对 我 国 企 业 创 新 产 出影 响 的 实 证 研 究
如何 恰 当 的利 用 跨 国公 司 的先 进技 术 , 以提 高 我 国企 业 自主 创 新 能力 , 得 研 究 。 值
些 研 究 尽 管考 察 了创 新 但 是 并 没 有 专 门 针 对 外 资 的 溢 出效 应 , 是 更 加 宽 泛 地 考 察 了所 有 的 知 识 溢 出 。 而
高 山行 ,徐 新 ,李 亚 辉
( 安 交 通 大学 管理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 0 4 ) 西 10 9
摘 要 :中 国作 为 最 大 的 外 资流 入 国 , 外 资推 动 某 些产 业发 展 的 同时 ,能 否 成 为 我 国技 术 创 新 的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特 别 是 技 术 溢 出对 自主 创 新 会 产 生 何 种 影 响 仍 有 待 研 究 。论 文 在 技 术 溢 出 、企 业 创 新 能 力 理 论 的基 础 上 ,对 外 资
力 。Ma e n 研 究 了 F I 响 波 兰 技 术 追 赶 的 程 度 , 索 r na z D 影 探 了在 波 兰 的 不 同 行 业 中 , D 是 否 与 创 新 过 程 有 相 关 性 ] FI 。
略, 即不 断 扩 大 市 场 开 放 , 引 更 多 的外 商来 华 投 资 , 进 更 吸 引 多 的 先 进 技 术 , 望 通 过 吸 引 外 资来 推 动 中 国 本 土 企 业 的产 希 业 进 步 和技 术 能 力 成 长 , 而 , 论 界 对 外 资 技 术 溢 出 对 东 然 理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司的技术 溢出通过竞争 、 示范等效应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我 国企业专利数 量的增加 。与此同时 , 国公 司对 高端技 跨 术的垄断 。 导致这 种溢 出会 对我 国企业的专利质量产 生 负向的竞争效 应, 从而阻碍 了我 国企业专利质量的提 高。
关键词 跨 国公 司 技 术 溢 出 专 利 数 量 专利质量 效 应
作者简介 : 张传杰(90 , , 18 ~)男 博士后 , 研究方向为技 术创新 、 知识产权管理 ; 漆
置忠 (9 3 , , 1 6 一) 男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知识 产权管理 。
苏 (92 , , 18 一)女 博士研 究生 , 究方向为知识 产权管理 ; 研 朱
・
-
An Empii a rc lAna y i s d 0 n sr s Pa e lss Ba e 9 I du ty’ n lDat a
张传 杰
漆 苏
朱 雪 忠
武汉 407 ) 3 0 4
( 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院 华 摘 要
构建跨 国公 司技术溢 出对我 国企业专利产 出影响效 应的行业 面板 数据模 型并进行 实证 分析 。 显示跨 国公
9 第2
期
情
报
杂
志
Vo. 9 No 3 12 .
Ma . 2 1 r 00
2 1 3月 0 年 0
J URN EL NC O AL OF I NT I GE E I
・
■报研究・
跨 国公 司 技 术 溢 出对 我 国 企 业 专 利 产 出 的影 响效 应 研 究 *
— —
基 于行 业 面板 数 据 模 型 的分 析
Do s i t r rs s’Pa n t t me tc En e p ie e t tOu pu s
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摘要: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全球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FDI技术溢出理论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分析了FDI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探讨了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制约因素。
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受产业结构、产业规模、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其效应存在差异。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FDI日益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国自1978年开放以来,FDI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同时,FDI作为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研究,探讨其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制约因素,为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FDI技术溢出的理论与影响因素FDI技术溢出是指外资企业在国内投资经营中,将其拥有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生产标准等技术资源,逐渐传递给国内企业,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与其外部性、替代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有关。
外部性是指FDI技术溢出的益处不仅在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更在于其对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替代性指FDI技术溢出对本国企业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可能会对本国原有技术体系带来冲击,引起技术替代效应。
影响范围则是指FDI技术溢出对于企业对外进行技术合作和密切技术交流的技术效应扩散、辐射效应和外溢效应。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具体表现包括技术创新、技术升级、技术转移、技术扩散等方面。
国际技术外溢对我国工业部门R&D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国际技术外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之二

容 易 , 国 内企 业 R D 成 本 相 对 偏 高 会 影 响 企 业 利 润 等原 因 。 且 & 国际 技 术 外 溢 也 有 可 能 对 东 道 国工 业 部 门 R D 活 动 存 在 负 效 & 应。 国 际技 术 外 溢 对 我 国工 业 部 门 自身 R &D 活 动 的 影 响 究 竟 如 何 ? 国 内 学 者 在 这 方 面 专 门 的实 证 研 究 还 非 常 匮乏 。 有 关 但 F 1 出效 应 对 我 国工 业 部 门技 术 进 步及 经 济 增 长 的研 究 却 已 D溢 有 部 分 成 果 。 坤 荣 , 强 (0 1 通 过 构 建 内 生 增 长 模 型 , 量 沈 耿 20 ) 计 分 析 了 F I 中 国 的 技 术 外 溢 具 有 正 向 效 应 ;江 小 涓 ,李 蕊 D 在 (0 2 研 究 了 2 0 20 ) 0 0年 中 国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的 相 关 指标 , 为 F) 认 I I 的增 长 有 助 于 促 进 中 国工 业 技 术 的 进 步 ; 文 卿 (O 3 采 用 平 潘 2O ) 行 数 据 (0 3 ( ae D t) 型 , l9 2 0 ) Pn l a 模 a 对 9 5年 一 0 0年 外 商 投 资 20 对 中 国 工业 部 门 外 溢 效 应 进 行 了 分 析 , 果 表 明 F I 国 内部 结 D对 门有 正 的 , 不 大 的 外 溢 效 应 。然 而 以上 研 究 都 只 考 虑 了 国 际 但 技 术 外 溢 的 一个 分 支 F I忽 略 了 国际 贸易 的技 术 溢 出效 应 , D, 其 次 没 有 考 虑 到 国 际 技 术 外 溢对 国 内 工 业 部 门 自 身 R &D 活动 的 影 响 , 际上 这 种 影 响 也 是 值 得 我 们 深思 和 考 虑 的 。本 文 根 据 实 我 国 近 年 来 各 省 的时 间序 列 及 横 截 面 数 据 , 图 分 别 从 溢 出效 试 应 和 竞 争 效 应 的 角 度 综 合 衡 量 国 际技 术 外 溢 对 我 国 工 业 部 门 R D活动的影响 。 & 衡 量 国 际 技 术 外 溢 对 我 国 工业 部 门 R D 活 动 溢 出效 应 和 & 竞 争 效 应 , 以 通 过 建 立 一 个 能 测 度 国 际 技 术 外 溢 影 响 的我 国 可 工业部门 R &D综 合 效 应 函数 来进 行 。 假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 口 国外 的产 品 同时 可 以 得 到 产 品设 计 、 术 等 信 息 , 技 增 加 了进 口 国的 知 识 存 量 , 高 研 发 效 率 , 而 促 进 技 提 从
术 创 新 ] 同时 , 口企 业 获 得 国外 先 进 的 中 间产 品投 。 进
新 能 力 的 提 升 起 到 促 进 作 用 。跨 国公 司拥 有 先 进 的 技 术 研 发 能 力 , 东 道 国 公 司 与 跨 国 公 司 之 间 存 在 很 大 当 的技 术 差 距 时 , 国公 司 会 通 过 显 示 作 用 对 东 道 国 技 跨 术 创新 产 生 正 向 的 溢 出 效 应 ] 同 时 , 国 公 司 的 进 。 跨 入 , 剧 了 市 场 竞争 程 度 , 使 东 道 国 企 业 加 大 研 发 力 加 促
创 新 。并 且 F 对 东 道 国 市 场 产 生 了负 面 竞 争 效 应 , DI
即 由 于 外 资 的 进 入 把 东 道 国 低 效 率 的 企 业 挤 出 市 场0 。马 天 毅 等 实 证 分 析 了 F 对 我 国 各 省 市 工 业 DI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的 影 响 , 果 表 明 , 商 直 接 投 资 对 我 国 结 外
结 果 表 明 , 方 地 区 只 有 吸 收 能 力 达 到 一 定 的 门 槛 值 南 后 , 能 吸 收 F 转 移 的 技 术 , 加 本 国 的 知 识 资 本 存 才 DI 增
量 , 而 为 南 方 的 自主 创 新 奠 定 基 础 。 从 除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外 , 经 济 增 长 理 论 强 调 国 际 贸 新
广大发展 中国家而 言 , 过 对 国外技 术 溢 出、 化 、 通 消 吸
第 三种 认 为作 用 是 复 杂 的 。许 和 连 、 雪 焕 利 用 我 国 禄
3 5个 工 业 行 业 2 0 — 2 0 0 1 O 6的 面 板 数 据 研 究 发 现 , 劳 在
动 密集 型行 业 , DI的 技 术 溢 出 效 应 不 明 显 ; 在 资 本 F 而 密 集 型 的行 业 , D F I显 著 地 促 进 了 自主 创 新 能 力 的 提
工业企业 的研发 和创 新 能力 无非 常 明显 的溢 出效 应 。
随着 各 国经 济 之 间联 系 日益 紧 密 , 外 界 获 取 技 术 , 从 通 过技 术 溢 出 的外 部 效 应 促 进 本 国 技 术 创 新 已经 起 着 越 来越 重 要 的作 用 。尤 其 对 于 处 于 技 术 水 平 相 对 落 后 的
行 业 大 于 外 资 主 导 性 行 业 ; 1在 外 资 主 导 型 行 业 的 溢 出 效 应 大 于 内资 主 导 型 行 业 。 进 = 1
关 键 词 : 际技 术 溢 出 ; 国 自主 创 新 ; 高技 术 产 业
D : 0 3 6 /. s n 1 0 — 3 8 2 1 . 9 0 6 OI 1 . 9 9 j is . 0 17 4 . 0 0 . 0 1
入 , 够 提 高 自身 的研 发 水 平 ] 能 。喻 美 辞 、 春 娇 0 考 喻 察 我 国 进 口贸 易 对 技 术 进 步 的 影 响 , 证 了进 口 贸 易 实 对 我 国技 术 创 新 正 向溢 出 效 应 。 出 口能 够 促 进 自主 创
许 和 连 , 晓 华 胡
( 南大学 经济 与贸 易学 院, 南 长沙 40 7 ) 湖 湖 1 0 9 摘 要 :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不 断 深 入 , 际 技 术 溢 出 对 一 国 或 一 个 地 区 自主 创 新 能 力 的 影 响 日趋 加 深 。 运 随 国 用 20- 20 0 1 0 8年 高技 术 行 业 面 板 数 据 , 实证 分 析 了 多种 国 际 技 术 溢 出 渠 道 对 我 国 高技 术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的 影 响 , 果 表 明 : 行 业 范 围 内 , 商 直接 投 资 通 过 行 业 间 溢 出 渠 道 , 著 地 促 进 了我 国 高 技 术 产 业 自主 创 结 全 外 显
第2 卷 第9 8 期 2 1年 5 0 1 月
科技进步与 Nhomakorabea对
策
Vb128N O. . O9 M a . 01 y2 1
S in e& T c n l g r g e s n o iy ce c e h o o yP o r s d P l a c
国 际 技 术 溢 出对 我 国 自主 创 新 的 影 响 实 证 研 究
新 能 力 的提 高 , 行 业 内溢 出 效 果 不 明 显 } 口 为 我 国 带 来 了先 进 技 术 和 中 间 产 品 , 而 增 强 自主 创 新 能 而 进 从
力 , 出 口 渠 道 存 在 一 定 的 抑 制 效 果 。进 一 步 实证 研 究 发 现 : 商 直 接 投 资 行 业 间 溢 出 效 果 在 内 资 主 导 型 而 外
高 。倪 海 峰 、 岩 贵 构 建 了 一 个 南 北 技 术 转 移 模 型 。 张
收及 创 新 来 带 动 本 国 技 术 进 步 已 经 成 为 经 济 起 飞 、 实 现赶 超 效 应 的 关 键 所 在 。 而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和 国 际 贸 易 是 国际 技 术 溢 出 的主 要 传 导 途 径 。 关 于外 商 直 接 投 资 对 东 道 国 自主 创 新 能 力 的 影 响 目前 主 要 有 3种 观 点 , 一 种 认 为 F 第 DI对 东 道 国 的 创
中 图分 类 号 : 2 4 F 0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 0 1 0 —0 50 1 0 — 3 8 2 1 ) 90 2 —4
0 引 言
在 开放 经 济 系统 中 , 据 技 术 扩 散 理 论 , 过 国 际 根 通 技术 溢 出 可 以 促 进 和 加 快 技 术 创 新 , 低 研 发 费 用 。 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