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南侨机工的感受_初一作文

合集下载

南侨机工观后感

南侨机工观后感

南侨机工观后感南侨机工是一部以现实题材为背景的电视剧,该剧以南侨机械厂为舞台,描绘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南侨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艰辛奋斗的故事。

在观看这部剧集后,我深受感动,对南侨的精神和奋斗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南侨机工这部电视剧以厂企改革为背景,展现了一代南侨人以他们自身的追求和坚持为衡量尺度,追问人生意义的故事。

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塑造得十分饱满,他们有各自的故事和追求,却又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们或许是普通工人,但他们的每一次奋斗都因为自身的努力而变得不平凡。

他们的坚韧和执着,不断顽强拼搏的精神令人敬佩。

剧中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有时令人泪目,有时让人暖心。

通过对南侨机械厂内部和外部的描绘,让观众看到了南侨人民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他们经历了厂企改革、市场竞争等一系列艰难险阻,却始终没有放弃,始终秉持着自己的信念。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他们始终保持着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家人的责任,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这部电视剧中,南侨人民展现出了他们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努力拼搏,奋发向前”的信念。

无论是厂长刘义民的带领,还是中层干部胡志强的努力,都让人们看到了南侨人民忍受苦难、奋发拼搏的品质。

他们以自己的努力推动了南侨机械厂的发展,也为整个社会的进步贡献了力量。

剧中还展现了南侨人民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自我提升的精神。

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学习和钻研新的知识,力求将南侨机械厂打造成一个国内一流的企业。

他们追求卓越的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是推动南侨机械厂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这个剧集,我们看到了一个发展中的中国,看到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南侨机工中的家庭关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胡志强的妻子刘良华,还是刘义民与自己的家人,他们在家庭中都展现了无私的关爱和坚定的支持。

剧中的家庭情感温暖人心,让人们看到了南侨人民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也注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谈谈南洋华侨机工的精神对大学生的启发

谈谈南洋华侨机工的精神对大学生的启发

谈谈南洋华侨机工的精神对大学生的启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侨掀起了支持祖国抗战的爱国主义运动,他们与祖国人民一道,齐心协力,投入到拯救祖国的行动之中。

其中,1939年回国抗战的3193名“南侨机工”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值得传承和弘扬,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传承“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对凝聚侨心侨力共同参与中国建设,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南侨机工”是抗战时期南洋华侨人力支持祖国的重要事件,是近代以来海外华侨集体拯救祖国的伟大行动之一。

3193名华侨青年
子弟是南洋华侨社会中的优秀青年代表,其返国抗战体现了包括“南侨机工”在内的南洋华侨对祖国的强烈情感和高度认同。

“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南侨回忆录读后感

南侨回忆录读后感

《南侨回忆录》读后感《南侨回忆录》是南侨机工档案资料汇编和南侨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由马来西亚南洋机工总会与云南省档案局、云南南侨机工研究会合作编辑出版,是一本记录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的书籍。

读完《南侨回忆录》后,我深感震撼和感动。

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南洋华侨为支援祖国抗战而英勇奋斗的历史,也展现了华侨机工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首先,书中的历史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通过对南洋华侨机工的口述史和相关历史档案的整理,生动地还原了南洋华侨机工们回国抗战的场景和历史背景。

书中详细描绘了南洋华侨机工们在国内外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包括他们在运输军事物资和装备时的艰辛和危险,以及他们在战火中的牺牲和付出。

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在书中,我看到了他们在困难和危险面前的勇气和坚持,看到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团结和互助,看到了他们在异国他乡为了支援祖国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这些精神内涵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什么是真正的奋斗精神,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最后,书中的历史价值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记录南洋华侨机工历史的书籍,更是一本对南洋华侨机工历史价值的研究和总结。

通过书中的内容,我深刻认识到了南洋华侨机工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对于我们今天的影响和启示。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理解历史、如何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和启示,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南侨回忆录》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

它不仅记录了南洋华侨机工的历史,还展现了中国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华侨机工们为了祖国的发展和繁荣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对于我们今天的重要性和启示意义。

我相信,《南侨回忆录》对于我们每一个读者来说都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认识自己、汲取力量,让我们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中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南洋华侨机工的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南洋华侨机工的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南洋华侨机工的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汽车司机及汽车修理技工回国服务团的简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3200多名华侨青年自愿放弃了优越平静的国外生活,从东南亚各国赶赴前线,为中华民族抵抗侵略做出贡献。

作为爱国青年的杰出代表,他们年青且技术精湛,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是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0周年,80年来,他们的风采依旧历历在目,他们的精神为后辈所传承。

海外炎黄子孙的赤子情怀、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的决心在当今和平年代依旧值得弘扬,对于我们青年大学生而言,其崇高表现是我辈楷模。

谈谈南洋华侨机工的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

谈谈南洋华侨机工的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

谈谈南洋华侨机工的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1939年3月至10月,在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号召下,3192名华侨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滇缅公路“死亡线”上运输、维修,共抢运回1.5万余辆汽车、50多万吨军需物资,打破日本对中国海上重要港口的军事封锁,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80年来,南侨机工的精神代代相传,已成为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精神纽带。

小人物改变大历史今天,滇缅公路上依然流传着南侨机工的故事。

邱九良,新加坡华侨,祖籍福建莆田,是第一批回国运输的侨工之一。

他离开家乡的那天是除夕。

合家团圆之夜,他却告别家人,驾车翻越滇缅公路的崇山峻岭。

山路陡峭惊险,在一次运输途中,他不慎从惠通桥山顶翻入怒江,壮烈牺牲。

吴再春,毕业于南洋马来亚华侨星洲道南学校。

他放弃了在新加坡的优渥生活,抛别父母妻子回国抗战。

在一次运载军火途中,天降大雨、气温极低,汽车突然发生故障。

本可以暂时外出躲避,但为了保护军火,他留在车里直至冻僵,献出年仅32岁的生命。

林春材,是马来西亚大富商的儿子,是校篮球、游泳冠军队的队员。

得知祖国的战况后,他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用一米九几的身高掩盖自己16岁的年纪,奋斗在滇缅公路的运输前线,直至1942年。

此后余生,他选择留在云南生活。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像邱九良、吴再春、林春材这样奋勇报国的南侨机工共有九批,其中不乏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工程师和富商。

陡峭的山崖、无边的炮火、肆虐的细菌……在那条充满死亡气息的运输之路上,南侨机工满怀报国热情,拼尽全力打通了一条抗战生命线。

“他们虽然是小人物,却改变了大历史。

”云南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夏玉清教授对本报表示:“在滇缅公路紧缺技术人员的危急时刻,华侨克服一切困难,集中整个南洋的力量支援抗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云南省侨联南侨机工暨眷属联谊会会长、侨工后代徐宏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他们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毅然回到祖国,将自己的鲜血洒在滇缅公路上,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

南侨机工观后感

南侨机工观后感

南侨机工观后感南侨机工,是一部以中国机械工业企业为背景的电视剧,该剧通过讲述南侨机工集体与个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工人在艰苦环境中奋勇拼搏、追求梦想的精神。

从这部剧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南侨机工的伟大和深刻的社会价值。

首先,南侨机工展现了中国机械工业的艰苦环境和国家发展的辉煌历程。

剧中通过描绘南侨机工集体的生活和工作,展现了中国机械工业基层一线工人的艰辛劳动与无私奉献。

他们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团结、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断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剧中还展示了中国机械工业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其次,南侨机工也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与奋斗精神。

剧中通过描绘南侨机工集体内部的关系,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与互助精神。

无论是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还是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他们始终坚持团结一心,相互支持和帮助。

这种团结的力量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剧中也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奋斗精神,他们一直努力追求梦想,发扬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南侨机工还通过展现个人的成长和奋斗经历,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剧中主要角色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懈奋斗,逐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技术能手、管理者还是创业者,他们都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地追求进步和发展。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毅力,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南侨机工也展现了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的责任与使命。

剧中通过描绘南侨机工集体的工作和努力,展示了他们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更是承载着国家和人民希望的责任与使命。

他们始终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国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的发展和民生问题。

这种责任与使命感无疑是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滇西抗战纪念馆作文

滇西抗战纪念馆作文

滇西抗战纪念馆作文工作至今,鲁多次到腾冲出差﹐但都因步履匆匆无缘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

有幸再到腾冲,这次专门抽半天时间,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

当我踏进庄严的纪念馆大厅时,周围散发着一股凝重的气息,我不由自主地紧张了起来。

出于对革命烈士的敬重,工作人员不准拍照。

我在拥挤的人群中观看抗战时期滇西守军所用的装备和生活用品是多么的简陋。

和日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无比艰苦的环境下,滇西守军靠着顽强的精神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在中美盟军大反攻时期所有战士都竭尽全力同日本鬼子战斗!终于在盟军和滇西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强渡怒江,于1945年1月20日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腾冲。

取得了滇西抗战的最后胜利。

使日寇直捣昆明、重庆的计划失败。

这是腾冲人民的骄傲!滇西人民的骄傲!在走廊上,我看到了一幅幅画上仅有寥寥几笔,却写出了抗战时期百姓遭受的苦难和日本侵略者迫害人民的真实画面。

玻璃柜里摆放着许多锋利的日本刺刀和滇西守军用的大弯刀。

可以想象,滇西守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用血肉之躯保家卫国个个都是满脸鲜血,但坚定不移的眼神一直注视着前方,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至今驼峰航线、南侨机工等画面依稀浮现在我眼前。

最令人震撼的画面是修筑滇缅公路滇西段的筑路大军,每天有15余万人在奋战,花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修通了大理到瑞丽碗町桥540多公里的公路。

滇缅公路在当时是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

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

滇缅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滇西抗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滇西抗战将士和滇西人民的生命线,为全国人民抗战胜利寞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国殇墓园参观时,一进大门,就远远看到忠烈祠,忠烈祠前两排厢房,是关于远征军的陈列室,内有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

忠烈祠内有蒋介石、何应钦、李根源、于右任等国民政府军政要员的题字题联等,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名碑石,共9618人。

南侨机工的2014

南侨机工的2014

南侨机工的2014:历史并未被遗忘2014-12-18 09:1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郝爽和晓莹杨磊“我是南侨机工的后代,我是‘90后’。

”作为南侨机工的第三代,郭文丽在讲述自己身份时充满了骄傲。

郭文丽的祖父是新加坡华侨,祖母是缅甸华侨。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们作为南侨机工的成员,响应号召回到中国支援抗战。

在祖父去世后,郭文丽的祖母带领着她的父亲,和一些南侨机工的后代一起生活在云南大理。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汽车司机及汽车修理技工回国服务团的简称。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散居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地的3193名华侨机工,于1939年回到中国抗日大后方云南昆明,参与滇缅公路国际援华战略物资的运输任务,先后有1800多人献出了生命。

南侨机工是海外华侨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杰出代表。

即将过去的2014年,对于南侨机工而言是难忘的一年。

南侨机工回国7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尤其是中国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令南侨机工们激动不已。

已96岁高龄的南侨机工罗开瑚说,他很庆幸自己等到了这一天,但是大多数南侨机工和在抗日战争中作出贡献的人们都已经离开人世。

“这一天应该早点到来。

”罗开瑚是作为第八批南侨机工服务团回国的,如今老人在云南昆明享受着晚年生活,“孙子不久前到加拿大读书去了。

”罗老告诉记者,家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周二,子女们就会携家人来陪他聊天、吃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老人说,“目前在世的南侨机工已经不多了,我96岁还能听得见、看得见,知道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如今健在的南侨机工都近百岁高龄,在一系列纪念活动中忙前忙后的往往是南侨机工的后人。

身为昆明南侨机工学会会长的陈达娅就是南侨机工的后代。

由于曾对父亲、对南侨机工存在过误解,陈达娅很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年轻一代不走误读历史的弯路,她与其它南侨机工后人一同编写书籍《再会吧南洋》,远赴海外演讲,推动海南建成南侨机工纪念碑,筹资编排大型合唱乐《南侨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南侨机工的感受
今天,我们侨光小学去西山公园春游,我感到很高兴。

首先,我们下车以后来到了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前,大队辅导员汪老师带领我们给革命先列敬献鲜花。

然后,名誉校长开始为我们介绍侨光小学的历史:那是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华侨毅然回国参加抗战。

也有很多外省难民逃难来昆,使昆明这个闭塞、偏僻的山城人口由几万人迅速膨胀成20余万人的后方重镇,收容沦陷区转来学生的任务日趋严重。

尤其在缅甸沦陷后,侨胞一批批回昆支援,当时侨童流浪街头者众多。

在云南,三千多名南洋机工承担了滇缅公路战争物资的运输重任,出生入死、可歌可泣,直至抗战胜利。

在此期间,大量华侨子女读书的问题没有着落,在华侨领袖陈嘉庚、侯西反、白清泉先生的倡导和万名在昆华侨的鼎力相助下创办了侨光小学,于1943年9月1日正式开学。

当时只有初级小学四个班、教职工七人,校长一人,学生全部为侨生,当时侨胞家庭困难,为使儿童安心求学,学费全免。

学校每天免费供应午饭。

侯西反先生在昆明福建会馆组织华侨互助会,向海外募款及捐赠衣、药物品……1944年11月10日侯先生因赴重庆筹措经费,从成都回昆明,在巫家坝机场附近,飞机坠毁,不幸遇难。

12月7日国民党中央政府发令褒杨侯西反:“……侨寓南洋,参加革命,规模恢宏,汲汲以公益事业为重责。

在新加坡主持爱国运动,久而弥勤。

抗战军兴,率导侨胞努力救国,经募捐款达数千万元。

回国后于华侨地方事务,尤多贡献。

在纪念碑前大家宣誓:“人民为先、祖国至上、诚实勇敢,真诚做人、奋发有为、誓作栋梁,继承先辈遗志,永做革命接班人”。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明白我们今天能够生活在这繁荣富强的祖国是多么的幸福,能进侨光上学是我的荣幸,因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

战争的年代造就了南侨机工烈士的坚强与勇敢,和平年代同样会把我们培养成材,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

昆明市侨光小学三(2)班李佳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