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黄化病防治技术研究共37页文档
香樟树白粉病及黄化病的防治措施

香樟树白粉病及黄化病的防治措施摘要:香樟树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是国家重点的二级保护植物。
本文介绍了香樟树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习性、应用价值和繁殖方式,并针对香樟树主要病虫发生与危害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香樟;习性;繁殖;防治措施引言香樟又可称为樟树、香樟,是常见的常绿乔木类珍贵树种。
由于香樟树四季常青,姿态雄伟,冠如华盖,成为了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广泛应用于庭荫树、行道树及风景林地栽植。
香樟树木材质地致密,有香气,耐腐防虫,为造船、制作高级家具和美术品的上等用材。
全树也可提制樟脑、樟油,广泛应用在工艺、化工、医药和国防工业上。
由于香樟树的广泛种植,其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香樟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
根据香樟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香樟树主要病虫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对促进香樟生长、提高香樟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生物学特性1.1 习性香樟为常绿大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高达50m,树龄可达成百上千年,可成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
圆锥花序生于新枝的叶腋内。
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
果球形,熟时紫黑色。
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此外,香樟具有抗有毒气体和耐烟尘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
香椿喜光,较耐湿,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8.0,一般以砂壤土为好。
香椿喜温,适宜在平均气温8~10℃的地区栽培。
1.2 应用价值香樟为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特种经济和材用树种,枝、叶、根、木材均可提取樟油、樟脑。
樟油可作香精、假漆、制肥皂、选矿、农药等原料,樟脑供炸药、防腐、医药、杀虫、塑料等用。
樟树的木材有香气、致密、防虫、耐腐,是家具、雕刻的良材;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供雕刻、板料、箱柜、家具、造船、建筑等用;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
树形美观、枝叶浓密,可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广泛作为庭荫树、防护林、风景林等;在草地中孤植、群植、丛植或作为背景树;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香椿树干通直,树冠开阔,枝叶浓密,嫩叶红艳,常用作庭荫树、行道树,园林中配置于疏林,作上层滑干树种,其下栽以耐阴花木。
香樟树黄化病防治

香樟树黄化病防治
香樟树黄化病特征:
黄化病:是香樟树本身的一种生理性的病害,又被称之为缺绿病。
黄化病的发病病因较多,最为常见的就是缺铁性黄化,由于香樟树喜欢偏酸性的土壤,长期生长在偏碱性土壤中会出现根系对铁元素以及其他元素吸收的影响。
发病初期,枝梢新叶的脉间失绿黄化,但叶脉尤其主脉仍然保持绿色,叶片由绿变黄、变薄,叶面有乳白色斑点,叶脉也失去绿意,呈极淡的绿色。
严重的时候全叶发白,叶片局部坏死,叶缘焦枯,叶片凋落。
香樟树黄化病发病原因:
1、水体碱化及受化学元素侵害,最终造成香樟树生理性缺铁,感染黄化病。
2、香樟树树根长年积水或树根根部土壤板结,造成根系供氧不足,也易引发黄化病。
3、香樟树根部常期积水,也易发病。
处理方法:
(1)以预防为主,选用优良壮苗,适地适树,精心栽培管理。
(2)可因地制宜施用酸性客土及有机肥等,改良其立地条件。
(3)改变樟树周围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叶片铁的含量。
在林地增添含铁丰富的红壤,施酸性化肥。
(4)在根系周围打孔灌注1:30的硫酸亚铁液;叶面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或高铁3000~3500倍液;均有良好的复绿效果。
怎样防治香樟树黄化病

根系的发育和预防黄化病的发生。
定期施肥
03
通过定期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为香樟树提供全面的营养元
素,增强其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01
引进天敌
通过引进天敌昆虫,如瓢虫、草 蛉虫等,控制香樟树黄化病的病 原菌数量,达到防治效果。
微生物防治
02
03
加强树木管理
利用对香樟树无害的微生物菌株 ,通过微生物菌剂等方式施用, 提高香樟树的抗病能力。
香樟树黄化病的最显著症状是叶 片发黄。这种黄化现象通常从树 冠顶部开始,然后逐渐蔓延到整
个树冠。
生长停滞
患病的树木生长缓慢,甚至停滞。 它们的枝条细小,根系发育不良。
落叶
在严重的情况下,香樟树可能会出 现大量落叶,甚至整棵树都可能死 亡。
实验室检测
土壤分析
通过对土壤进行化学分析,可以检测出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如氮、磷、钾等,以判断是否存在养分不足或养 分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香樟树的生长需求,合理 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避免干
旱或过湿引起的黄化病。
修剪树枝
定期修剪树枝,去除病枝、弱 枝,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喷洒农药
01
针对香樟树黄化病的症状,可以喷洒适量的农药,如硫酸亚铁
、柠檬酸铁等,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根部处理
02
将香樟树的根部用硫酸亚铁或柠檬酸铁溶液进行浇灌,以促进
02 03
防治措施
在工程开始前,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就已经考虑到了黄化病的预防措施, 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合理的水分管理、定期施肥等措施来预防香 樟树黄化病的发生。
成果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该小区绿化工程中的香樟树生长状况良好 ,没有出现黄化病的情况。
徐州市香樟黄化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徐州市香樟黄化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郑砚;李海娇;李瑾奕;李旭冉【摘要】通过对徐州市东坡广场有代表性的80株香樟树黄化病进行16个不同组合处理的防治试验,分别研究了处理前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率、黄化叶片率的变化率、土壤含铁量的变化率和发病程度变化率.结果发现,在对黄化病株同时采用每厘米胸径土壤施硫酸亚铁60g、土壤施柠檬酸铁20 g、树体注射硫酸亚铁1 g、树体注射柠檬酸铁5 g的方法,可以使得香樟黄化病的防治效果达到最好.并建议做好香樟黄化病的预防和养护管理,定时普查香樟的立地情况,做好土壤更换工作,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做好保墒措施,在冬季做好香樟的防寒防冻措施.【期刊名称】《江苏林业科技》【年(卷),期】2014(041)004【总页数】6页(P21-25,42)【关键词】香樟;黄化病;综合防治;徐州市【作者】郑砚;李海娇;李瑾奕;李旭冉【作者单位】徐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站,徐州江苏221000;徐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站,徐州江苏221000;徐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站,徐州江苏221000;徐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站,徐州江苏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23;S763.1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原产自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弱阳性树种,喜暖热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严寒;喜湿润肥沃、土层深厚、微酸性的粘质土壤。
徐州市区香樟引种栽培始于20世纪60年代[1],近几年来栽植数量迅速增大,据统计,目前总量已超过3万株。
虽然香樟在徐州已经被广泛种植,并且历史已久,但是香樟在徐州的存活率一直不高,甚至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香樟黄化病的发病率出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大部分香樟在种植后出现了变态,叶片发黄,逐渐转为黄白色,一段时间后,叶片开始变小,叶缘开始出现焦枯,严重部分甚至出现了枝条枯死,这就是香樟的黄化病,它导致香樟不能满足绿化遮光和景观的要求,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
香樟黄化病防治技术

香樟黄化病防治技术contents •香樟黄化病概述•香樟黄化病预防技术•香樟黄化病治疗技术•香樟黄化病防治中的问题与对策•香樟黄化病防治案例分析•展望与建议目录香樟黄化病概述CATALOGUE 01定义症状定义与症状病因危害病因与危害分布香樟黄化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在城市绿化和园林中较为常见。
传播香樟黄化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土壤和水分进行扩散,因此种植过密的香樟林、浇灌过多的水源或雨水浸泡都容易导致该病的传播。
同时,人为因素如移植、运输过程中对土壤和根系的损伤也会加速该病的传播。
分布与传播香樟黄化病预防技术CATALOGUE02选育抗病品种选用抗病能力强的香樟品种,从根源上预防黄化病的发病率。
针对易感病的品种,加强抗病育种,培育出具有抗黄化病能力的香樟品种。
科学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避免过湿或过干,以减轻香樟黄化病的发病风险。
在干旱季节及时浇水,避免香樟因缺水而出现黄化现象。
加强水分管理VS防止机械损伤香樟黄化病治疗技术CATALOGUE03喷施法土壤施用修剪病枝及时发现并修剪掉已经枯死或濒临枯死的枝条,以防止病原菌的扩散。
要点一要点二水分管理合理控制水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浇水或长期干旱,以促进香樟的健康生长。
微生物菌剂利用对香樟无害的微生物菌剂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香樟的健康生长。
植物提取物利用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植物提取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预防和治疗香樟黄化病。
香樟黄化病防治中的问题与对策CATALOGUE04010203香樟黄化病防治案例分析CATALOGUE05案例一:某城市公园香樟黄化病的综合防治背景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加强园艺管理、科学施肥、定期喷洒药剂等。
防治措施效果预防措施在种植香樟树前,对土壤进行改良,添加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加强水肥管理,同时对苗木进行严格筛选和消毒处理。
背景某绿化工程中,为了预防香樟黄化病的发生,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香樟黄化病防治技术研究

“挂水”实验流程:
清洗实验器具
称量
量取蒸馏水
配置溶液
稀释
量取药液
标注
打孔
挂瓶
插针头
固定
贴标签
2.2.2 方法二:填药
1 FeSO4晶体填入: 将FeSO4晶体直接称量,以5g为一包进行包装,从中黄级别中分别选出十五棵 ,再以五棵为一组,分别钻以一孔,两孔,三孔;用木钻在香樟树体25-30公分处 钻孔,用直径为3mm的木钻,垂直于树干钻孔,深入树干木质部,清除孔内木屑( 所用工具事前都用酒精进行消毒),分别安一个,两个,三个孔每孔5g(一包) 的量填入药品;然后用截取与洞口直径等同的香樟的枝条将孔堵住,夯实。 表2 填入FeSO4晶体香樟棵数统计 table2 FeSO4 crystal filled into holes of experimental Cinnamomum collection
2.2
2.2.1
实验方法
方法一:“挂水”
1 我们从三个级别:轻黄、中黄、深黄中每个级别分别选六棵树,分别用配好 的0.5%FeSO4,3%FeSO4进行挂水。选树身2.5平滑处,用直径为三毫米的木钻, 与水平45度树干钻孔,深入树干木质部,清除孔内木屑(所用工具事前都用酒精 进行消毒),再将普通输液瓶装配好的药液挂在香樟树身钻孔上方0.8-1.0米。 然后用消过毒的输液管针头插入孔内直达树体的木质部,用胶带纸将针头固定, 输液管另一头插入带有橡皮盖的瓶内。用滴量开关调节滴量,控制在每分钟3-4 滴。500毫升的溶液在20-24小时内可被树体吸收。利用气温较高,空气中相对湿 度较低,树冠部分自身的蒸腾作用,将挂入体内的药水运送至树冠部位。
二孔(10g)
(YELLOW-GREEN GROUP145b)
浅谈苏北地区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

浅谈苏北地区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简介苏北地区,是指江苏省北部地区,包括淮安、连云港、泰州等地,该地区有着广泛的香樟树分布。
然而近年来,苏北地区的香樟树遭遇了一种病害——“香樟树黄化病”,导致众多香樟树枯死。
本文将对香樟树黄化病的原因、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病因分析外部环境因素香樟树黄化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或经济发展所致。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大量工农业污染物和生活垃圾对香樟树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随着气候的异常和不适宜栽培所造成的压力也会导致香樟树的黄化。
病理因素由于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等多种原因,导致植物细胞的生长和代谢过程被破坏,从而引发黄化病。
其中,真菌是引起香樟树黄化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在发病初期,香樟树的树叶会出现轻度的黄化、卷曲等病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害树木的枝干和根系也会开始枯死。
防治方法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病害预防事先注意香樟树的引种合理性,进行植物检疫,同时也应该控制香樟树的繁殖数量,防止过度分布和种植密度。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病害初期,给予干预。
检查的重点是树冠,查看是否有明显黄化、叶片卷曲等病状,及时处理受害树木。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可主要采用防止叶片摆动、减少树身晃动等手段,以避免树木被弱化。
此外,适当的灌溉,维持树木周围的适宜湿度也可预防该病害发生。
杀虫药物防治常用的杀虫药物有氟虫腈、拟除虫菊酯等,可通过将杀虫药物喷洒于受害树上,有效控制黄化病害。
病害综合治理当发现好多香樟树黄化病害时,即建议采取病害综合防治法,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方法,以加快病害消灭,提高治疗效果。
结论总之,走进苏北地区,你会发现那里分布着众多的香樟树。
香樟树是北方地区的人们所钟爱的树种之一,但黄化病的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生长和生产效益。
只有充分预防和治理该病害,才能保护好香樟树这一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
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方法

03
防治香樟树黄化病的方法
改良土壤
增加有机肥
通过施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 构,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促 进根系发育,增强树势。
土壤酸碱度调节
对于酸性过高的土壤,可施加石灰或 白云石粉进行中和,使土壤pH值保持 在适宜的范围。
加强水肥管理
合理灌溉
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适时适量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在干旱季节,增加 浇水次数和水量;在雨季,及时排水 ,防止积水。
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樟树作为常见 的行道树,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化效果。防治香樟 树黄化病,能够保持其健康生长,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绿化效 果,提升城市形象。
香樟树的黄化病会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枯死等现象,从而影 响城市的绿化覆盖率。通过防治黄化病,可以增加香樟树的 存活率,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
症状
香樟树黄化病的典型症状是叶片发黄,通常从叶尖开始,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 。随着病情加重,叶片会逐渐失去绿色,最终变成黄白色或黄褐色,甚至脱落 。
发生原因
01
02
03
土壤因素
土壤中缺乏铁、锌等微量 元素,导致树木无法正常 吸收营养,引发黄化病。
水分因素
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 树木对营养的吸收,导致 黄化病的发生。
案例二:某街道绿化的香樟树黄化病防治
总结词
更换健康苗木、加强水肥管理、定期监测
详细描述
在某街道绿化中,针对香樟树黄化病问题, 及时更换了健康的苗木,加强了水肥管理和 定期监测。通过合理灌溉和施肥,保证苗木 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同时定期对香樟树进行 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有效 遏制了黄化病的扩散。
效减轻了香樟树黄化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