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酸生产工艺简介

合集下载

2-3-酸生产工艺

2-3-酸生产工艺

2-3-酸生产工艺引言:2-3-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制药、染料、塑料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2-3-酸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反应过程、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原料选择2-3-酸的主要原料是乙烯和一氧化碳。

乙烯是一种常见的石化产品,可通过乙烯裂解或乙烯脱水反应得到。

而一氧化碳则可通过重整天然气或煤制气得到。

这两种原料的纯度要求较高,以保证2-3-酸的质量。

二、反应过程2-3-酸的生产过程主要是通过气相催化反应进行的。

具体反应过程如下:1. 将乙烯和一氧化碳混合后,加入催化剂床层中进行反应。

2. 反应温度一般在150-200摄氏度之间,压力在10-20大气压。

3. 反应生成的2-3-酸通过冷凝器进行分离和回收。

三、工艺优化为了提高2-3-酸的产率和质量,工艺上可以进行以下优化:1. 催化剂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催化剂有钴铑合金、钯铑合金等。

2. 反应条件优化:反应温度、压力、空速等条件的调节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布。

通过实验和模拟计算,找到最佳的反应条件。

3. 分离回收技术:2-3-酸与其他副产物的分离回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可以使用蒸馏、吸附、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提高产物纯度和回收率。

四、工艺流程2-3-酸的生产工艺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制备:乙烯和一氧化碳的准备工作,包括纯化和储存。

2. 反应器装置:反应器的设计和构建,包括催化剂的填充和反应温度压力的控制。

3. 分离回收:将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和回收,得到纯净的2-3-酸。

4. 产品处理:对2-3-酸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包括中和、结晶等工艺,以获得最终产品。

五、应用前景2-3-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在医药、染料、塑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它可以用于制备抗生素、橡胶助剂、染料中间体等。

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对2-3-酸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结论:2-3-酸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合理选择原料、优化反应条件和分离回收技术。

丙酸生产工艺

丙酸生产工艺

丙酸生产工艺一、丙酸的简介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式为C3H4O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制药、塑料、纺织、涂料和化妆品等领域。

二、丙酸的生产方法1. 丙烯氧化法丙烯氧化法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丙酸生产方法。

该方法以空气或氧气为氧化剂,将丙烯和空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丙酸。

该工艺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2. 乙炔法乙炔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丙酸生产方法。

该方法以乙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含有乙炔基的羰基物质,再通过水解反应得到丙酸。

3. 甲醇羰基化法甲醇羰基化法是一种新型的丙酸生产方法。

该方法以甲醇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含有羰基物质的甲醇体系,再通过氧化反应得到丙酸。

三、丙烯氧化法生产工艺1. 原料准备丙烯氧化法的原料包括丙烯、空气和水。

其中,丙烯是从炼油厂或裂解厂获得的,空气则是从空分装置中获得的。

2. 反应过程(1)预热:将丙烯和空气分别预热至适宜温度,以保证反应进行顺利。

(2)催化剂反应:将预热后的丙烯和空气混合后,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

该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一般温度为250-350℃,压力为1-3MPa。

(3)冷却: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冷却器冷却至室温,以便进一步处理。

3. 分离与提纯经过上述反应后,产物中含有大量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

因此需要进行分离和提纯。

(1)分离:将产物中的水、未反应的丙烯和其他杂质通过分离器分离出来。

(2)提纯:将分离出来的丙酸通过蒸馏和萃取等方法进行提纯,得到高纯度的丙酸。

四、乙炔法生产工艺1. 原料准备乙炔法的原料包括乙炔、氧气和水。

其中,乙炔是从炼油厂或化工厂获得的,氧气则是从空分装置中获得的。

2. 反应过程(1)预处理:将乙炔和氧气分别预处理至适宜温度,以保证反应进行顺利。

(2)羰基化反应:将预处理后的乙炔和氧气混合后,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羰基化反应。

该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一般温度为180-200℃,压力为0.8-1.2MPa。

制酸工艺流程简述

制酸工艺流程简述

制酸工艺流程简述制酸是指从原料中提取或合成酸性物质的过程。

酸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化学、电子、冶金、医药等行业。

制酸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控制对于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下面是制酸工艺流程的简要描述。

1.原料准备: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如硫磺、矿石、石灰石等,准备好原料,并进行粉碎和筛分,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反应。

2.反应器设计: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设计合适的反应器。

反应器的选择要考虑到反应速率、产物纯度、安全性等因素。

常见的反应器有罐式反应器、釜式反应器等。

3.反应过程:将原料加入反应器中,并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压力。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控制反应物的投料速率、搅拌速度和气体的通入速率等参数。

4.反应控制:根据反应方程式和反应动力学特性,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

这可以通过调节冷却或加热系统、调节反应物的投料速率、调整搅拌速度等方式实现。

5.分离和纯化:经过反应后,得到的产物通常含有其他组分或杂质。

因此,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蒸馏、结晶、萃取、吸附、浸渍等。

6.废物处理:在制酸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物和副产物。

对于环境敏感型的废物,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中和、储存、排放等。

合理的废物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7.质量检验:对制酸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检测其纯度、酸值、含水量等指标,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8.产品包装和储存:将制酸产品进行分装和包装,并采取适当的储存措施,以保证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是制酸工艺流程的简要描述,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确控制和操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制酸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艺,需要充分考虑原料性质、反应条件、反应动力学、分离纯化等因素,以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硫酸工艺流程

硫酸工艺流程

硫酸工艺流程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硫酸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硫磺燃烧制酸和硫铁矿氧化制酸两种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硫磺燃烧制酸的工艺流程。

一、硫磺燃烧制酸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硫磺燃烧制酸的原料主要是硫磺和空气。

硫磺作为硫酸的原料,需经过破碎、熔化等工艺处理,以便于后续的燃烧反应。

同时,空气也需要通过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以保证后续的燃烧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2. 燃烧反应。

将经过处理的硫磺和净化的空气送入燃烧炉中进行燃烧反应。

在燃烧炉中,硫磺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燃烧反应的温度、压力、氧化剂的流速等参数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

3. 吸收和转化。

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冷却后进入吸收塔,与稀释的硫酸溶液进行吸收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溶液经过进一步的氧化反应,得到硫酸的产物。

4. 结晶和分离。

通过结晶和分离工艺,将硫酸溶液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硫酸结晶体。

同时,产生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也需要进行回收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

5. 成品包装。

最后,经过结晶和分离得到的硫酸结晶体将被包装成成品硫酸,以便于运输和使用。

总结,硫磺燃烧制酸工艺流程是一种成熟、高效的硫酸生产方法,通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可以实现硫磺向硫酸的高效转化。

同时,该工艺流程还可以实现对硫酸溶液中杂质的去除和亚硫酸氢钠的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以上就是硫酸工艺流程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甲酸生产工艺简介

甲酸生产工艺简介

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技术甲酸甲酯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低沸点溶剂(如硝化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等)、有机中间体和药物的合成原料。

国外广泛采用的大规模生产甲酸甲酯的最主要方法是甲醇羰基化法。

其中甲醇羰基化法是甲酸甲酯水解制甲酸的最佳生产工艺,产品成本仅为传统甲醇钠法制甲酸的一半。

我公司自主开发了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的新工艺, 技术、设计、设备全部国产化,装置运行连续稳定,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成本在各种可工业化的甲酸甲酯生产方法中最低。

一、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技术工艺流程甲醇羰基法是甲醇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一定压下发生羰基化反应生成甲酸甲酯,其化学反应式如下:CH3OH + CO →HCOOCH3△H= -29.1KJ/mol工艺流程图如下:甲醇羰基合成甲酸甲酯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简述:CO气体、甲醇与催化剂混合后在羰基化反应器中,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发生羰基化反应生成甲酸甲酯。

用新鲜甲醇吸收反应器上部的未反应完的CO气体尾气,并经二级冷凝回收尾气夹带的甲酸甲酯、甲醇,冷凝液回流到反应器中。

含有甲酸甲酯的粗产品在加压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塔顶采出甲酸甲酯产品,塔底采出采出物经过滤除去废催化剂后,循环回反应器使用。

二、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技术特点1.在反应器中装有气体分配器和文丘里喷射器,有利于提高气流分散度和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从而可提高反应效率。

2.技术、设计、设备全部国产化,装置运行连续稳定,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甲酸甲酯质量指标色泽:无色透明;MF含量:≥96%;水含量:≤0.2%;甲醇含量:≤4.0%,如用户要求,MF含量可以提高到98%。

四、消耗定额原料消耗(以每吨97%甲酸甲酯产品计)公用工程消耗(以每吨97%甲酸甲酯产品计)本公司于2006年在江苏新亚化工有限公司建成了3万吨/年羰基合成制甲酸甲酸生产装置,至今已连续稳定运行了三年,操作状况良好。

60kt/a甲酸甲酯装置投资约1800万元,甲酸甲酯车间成本约2500元/吨,甲醇羰基化经甲酸甲酯合成甲酸技术一、甲醇羰基化经甲酸甲酯制甲酸技术工艺流程甲醇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羰基化反应生成甲酸甲酯后经过加压精馏后得到甲酸甲酯,然后采用自催化水解法进入水解反应制甲酸阶段(包括甲酸甲酯反应与蒸馏、水解反应、甲酸分离、甲酸浓缩等工序),涉及反应式如下:CH3OH + CO →HCOOCH3△H = -29.1KJ/molHCOOCH3 + H2O →HCOOH + CH3OH △H = -2.83Kcal/mol工艺流程图如下:甲醇羰基化经甲酸甲酯制甲酸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简述:CO和甲醇与催化剂混合后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发生羰基化反应生成甲酸甲酯,用甲醇吸收尾气夹带的甲酸甲酯、甲醇,冷凝液回流到反应器中。

制酸工艺流程图

制酸工艺流程图

制酸工艺流程图制酸工艺流程图制酸是一种用于生产酸性物质的工艺,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和食品等领域。

下面是一份制酸工艺的流程图:1. 原料准备:选择适合的原料,主要包括酸性物质和溶剂。

2. 搅拌:将原料倒入搅拌桶中,并通过搅拌装置进行充分搅拌,使原料充分混合。

3. 酸化反应:在搅拌的同时,将酸性物质缓慢加入反应容器中,并控制温度和pH值,促使酸化反应的进行。

4. 中和处理:当酸化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进行中和,以调整最终产物的酸碱度。

5. 过滤:将反应液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6. 浓缩:将过滤后的反应液进行浓缩处理,以提高产物的浓度和纯度。

7. 冷却:将浓缩后的反应液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使其温度适合存储和包装。

8. 包装:将冷却后的产物进行分装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9. 清洗和消毒:对反应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10. 产品质检:对包装好的产物进行质检,包括外观、纯度和酸碱度等指标检测。

11. 成品入库:合格的产品进行入库,待销售或下一步加工使用。

制酸工艺流程的具体细节和步骤可以根据不同的酸性物质和应用领域进行调整。

此流程图仅为一个简化的示意图,用于介绍制酸工艺的基本步骤和主要过程。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工艺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制酸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涉及到许多参数的控制和调整,如温度、浓度、PH值等。

只有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操作才能够保证产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制酸工艺时,需要仔细研究和分析原料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操作方法,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

制酸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是化工行业的关键课题之一,通过采用新的技术和工艺方法,可以提高产物的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制酸工艺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酸工艺

制酸工艺

制酸工艺介绍一、硫酸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硫酸的浓度由于工业硫酸标准规定制酸产品硫酸的浓度,所以一般制酸产品硫酸的浓度为93%或者98%,,75%为硫酸稀浓界线。

2.硫酸的密度一般常温下20℃左右,93%的浓硫酸密度为1.83g/m³,98%密度为1.84g/m³3.纯硫酸一般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也可加入添加剂制作固体硫酸,相对分子质量98.084.工业通用硫酸指三氧化硫与水的混合比例,三氧化硫与水分子比例大于1称为发烟硫酸,反之为含水硫酸。

二、焙烧制酸一分厂制酸生产原理AS+O2 = SO2+AO+Q 焙烧工段A为金属Q为热量SO3+H2O=HSO4 制酸工段SO2+O2《=》SO3+Q 制酸工段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且为系统体积缩小的可逆化学反应,由于可逆反应存在平衡点,所以将此反应温度控制到400——600最佳,且有触媒参与,转化率可达99.5%。

三氧化硫的吸收三氧化硫可与水任意比例混合得到硫酸溶液,为提高系统反应速度,反应效率,98.5%的浓硫酸是吸收三氧化硫的最理想浓度三、制酸工艺过程我分厂制酸工段采用俩转俩吸制酸工艺流程,该工艺工序流程为自焙烧工段电收尘烟气进入制酸工段净化工序——干吸工序——转化工序——离子液体尾气处理工序烟气流程:电收尘出口烟气——湍冲塔——冷却塔——电除雾——干燥塔——二氧化硫风机——转化器——一次吸收塔——转化器——二次吸收塔——离子液体尾气处理排空净化工序净化工序烟气净化目的:除去矿尘(容易堵塞管道),烟气杂质,砷可使触媒中毒失去活性,氟可腐蚀磁环及酸管道,二氧化碳和部分其他气体消耗氧,使系统氧硫比例失衡,影响系统反应速度。

净化流程高温烟气进入净化工序湍冲塔绝热冷却洗涤,然后进入高效冷却塔进一步冷却洗涤,此时绝大部分烟尘、有害杂质已被清除,烟气温度降到35℃左右,然后进入俩级管式电除雾除去酸雾,进一步除去烟气中的杂质,且使烟气中的酸雾降至5mg/m³,而后烟气送往干吸工序净化原理图示湍冲塔洗涤器工作原理:利用高速气体把底部射入的的液体冲击成无数小液滴,使气液高度湍流混合,充分接触,强化传质传热,达到绝热降温和出去杂质的目的。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硫磺制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工艺,它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医药等领域。

在硫磺制酸的工艺流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操作,才能最终得到高纯度的硫酸产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硫磺制酸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准备。

硫磺制酸的原料主要包括硫磺和空气。

硫磺是硫酸的主要原料,而空气则是氧化硫磺的氧化剂。

在工艺流程开始之前,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准备和储存,确保其质量和供应充足。

其次,硫磺熔化。

硫磺通常以固体的形式存在,需要先将其加热至熔化状态。

熔化后的硫磺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后续的反应和处理。

硫磺的熔化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接着,氧化反应。

熔化后的硫磺与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这一步是硫磺制酸工艺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生成硫酸的前期准备工作。

氧化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然后,吸收和洗涤。

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需要通过吸收和洗涤过程,将其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去除,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硫。

这一步通常采用吸收液或洗涤剂与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接触,使其溶解和去除不需要的成分。

最后,硫酸制备。

经过前期处理的高纯度二氧化硫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硫酸。

硫酸的制备通常采用催化剂和适当的工艺条件,使二氧化硫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领域。

在整个硫磺制酸工艺流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和操作的条件,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稳定。

同时,还需要对废气和废水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硫磺制酸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硫磺制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冶炼烟气净化设备
冶炼烟气净化主要设备有两类,一类是气体处理设备,
如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和电除雾器,气体洗涤设备,除
沫器及气体冷却设备等。另一类是液体处理设备,如从污 水或稀酸脱除SO2的二氧化硫脱气塔,稀酸沉降槽和稀酸 冷却器等。
1、旋风除尘器
硫酸装置中,旋风除尘器通常设置在余热锅炉之后,电除尘器之前,
硫酸生产工艺简介
概述
硫酸的工业生产始于18世纪中叶。1746年罗巴克博士和加伯特 在苏格兰的的普雷斯顿判兹建立了第一个原始的铅室法硫酸厂,月产 浓度为33.4%的硫酸334Kg,用于漂白亚麻。随后,硫酸的生产在法国 和德国得到迅速发展。铅室法硫酸生产在19有了重大改进。19世纪 初, 开始在单独的炉子里燃烧硫磺,并且使用硫酸分解硝石,取得氮氧化 物。20世纪初出现了全部用塔代替铅室的塔式法硫酸生产,1831年英 国的菲利普提出使用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 并用水吸收成硫酸的方法。当时是用灼热的铂作为催化剂的。1900年 美国建立了第一个用硫铁矿为原料的接触法硫酸生产厂,以铂作为催 化剂。1915年,德国巴斯夫公司经过研究开发,开始使用钒作为催化 剂,由于钒催化剂便宜效率又高,因此迅速就取代铂催化剂,19世纪 由于硫酸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促进了硫酸生产的发展。 我国硫酸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硫铁矿,其次是硫磺,最近冶炼烟气 制酸也在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原料气的净化
除了采用纯硫磺或者硫化氢作为原料制酸,其炉气不需要 净化外,采用其他各种含硫物质为原料时,原料气往往含大量 固态及气态杂质,必须采用干法和湿法捕集设备来进行净化处 理。原料气的初步净化是在焙烧工序进行的。在焙烧工序中, 炉气在高温状态下进行除尘(通常称这种过程为干法净化), 然后送去净化工序的洗涤设备中进行湿法净化。所谓湿法净化 就是用液体对炉气进行洗涤,以分离其中的固体杂质。伴随洗 涤过程,原料气被冷却至略高于环境温度,故这类制酸装置常 被称为“冷气体装置”(亦称“冷气体净化装置”)
2、生产硫酸原料的预处理
块状硫铁矿要求经过粉碎、筛分处理,对水分含量比 较高的矿要求干燥;硫金砂等浮选产生的矿要求经过干燥 窑干燥处理,因为进入硫酸厂的硫金砂一般含水在 10%~20%,称为潮矿,潮矿粘度大严重影响生产;硫磺要 求经过熔化、过滤、精制等过程处理。
二、二氧化硫气体的制取
1、硫铁矿的焙烧,硫铁矿 在900℃高温下反应产出二氧化硫气 体,其总反应方程式如下:
自气体传递给液体的热量,将以水蒸气的形态回到气体中。
净化二级洗涤
冶炼烟气经过一级洗涤塔绝热降温后进入净化工序的 第二个洗涤设备,在第二个洗涤设备中一般都是采用使用 外力移走热量的方式进一步洗涤、降温。烟气在第二级洗 涤塔内通过与循环洗涤液接触,烟气中饱和蒸汽中的湿热
传递给洗涤液,洗涤液经过与冷却循环水进行非接触热量
在直流高压电场中通过时,就会使颗粒荷电,成为带电荷
的质点,这些带电荷的质点向沉淀极(正极)移动,最终 落在沉淀极上。附着于沉淀极上的尘粒使用振打的方式除 下了。收尘出口烟气含尘大概在0.2g/m3左右,收尘效率 大于95%;收尘出口烟气经高温风机提供动力后,送往湿
法净化系统。
净化一级洗涤
来自收尘系统的烟气首先进入一级烟气进一步除尘,冶炼
烟气在洗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进行冷却,烟气进入一级洗 涤塔进行绝热冷却。采用气体绝热冷却方式,循环的洗涤 液不用冷却移走热量,他的温度接近于气体的绝热饱和温 度。气体传递给洗涤液热量,本身得到冷却。洗涤液得到
的热量用于谁的汽化,使得气体的湿含量逐渐增加,所有
由于部分杂质会发生反应,影响后续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
除去上述杂质,避免出现影响生产的情况出现。其中:矿尘可使后续
设备堵塞、三氧化二砷钒触媒中毒失去活性、氟可生产下述反应腐蚀 瓷制品等等。
4HF+Si02=SiF4+2H2O
炉气净化的原则
1、炉气中悬浮微粒的粒径分布很广,在净化过程中
应分级逐段地进行分离,先大后小、先易后难。 2、炉气中悬浮微粒是以气、固、液三态存在。质量 差别比较大,在净化过程中应按微粒的轻重程度分 别进行,要先固、液,后气体,先重后轻。
3、对于不同大小粒径的粒子,应选择相适应的有效
分离设备。设备的分离效率一定要和所分离的粒子 大小联系起来考虑,否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 一)烟气净化的工艺过程
冶炼烟气经过余热锅炉降温后,锅炉出口温度一般控 制在360℃~380℃左右,进入收尘系统,目前大型企业的 收尘系统基本都使用静电除尘器。带有微尘的冶炼烟气,

工业上通用的硫酸,是指三氧化硫与水以任何比例化合的物质。三氧化 硫与水的分子比<1时,称硫酸水溶液。三氧化硫与水的分子比>1时,就是 三氧化硫在100%硫酸中的溶液,称发烟硫酸。这种硫酸中三氧化硫含量超过 硫酸中水的含量,未与水化合的三氧化硫称为游离三氧化硫。

硫酸的 通常浓度用其中所含硫酸的质量百分数来表示。如98%硫酸,就
第一节 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硫酸的物理性质
1、硫酸的浓度 不论是硫磺制酸还是其他含硫原料制酸产品硫酸一般是93%或者98%的 浓硫酸,因为工业硫酸的标准中规定了硫酸浓度要求。关于浓硫酸和稀硫 酸的界定,一般以75%左右为界限。 2、硫酸的密度
20℃,93%的浓硫酸密度1.83g/m3,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3。
四、三氧化硫气体的吸收
三氧化硫气体吸收反应

三氧化硫可与水以任意比混合得到硫酸溶液,但是在大规模工业 生产中,由于要取得较高的吸收率和很快的吸收速度,并且不能影响
吸收效果,而且不能产生大量酸雾而影响吸收率和大气环境,因此,
经过很多次的实验验证和理论计算证实,三氧化硫的吸收剂最理想是 98.5%的浓硫酸,利用98.5%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气体可取得99.9% 以上的吸收率,并且吸收过程对生产影响比较小。吸收反应式为: • SO3 + H2O=H2 SO4
三、二氧化硫气体的转化
二氧化硫气体转化的物化原理,反应式为: 2(SO2) + O2 <=> 2(SO3)
该反应式是分子数目减少、放热的可逆反应,
一般情况下工业生产为了提高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和平
衡转化率,将反应温度一般都控制在400℃到600℃,
并且要求在钒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可取得 较快并且平衡转化率在99.5%以上效果。
是指其中含有98%重量的硫酸和2%重量的水。习惯上把浓度≥75%的硫酸叫做
浓硫酸,而把75%以下的硫酸叫做稀硫酸。
2、硫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硫酸能跟很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反应,这些反应主要是因为硫酸的强氧化 性、强酸性等性质而成的。
Zn + H2SO4 = ZnSO4 + H2(气体)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
第二节 硫酸生产工艺过程及设备选型
如硫化铜精矿有部分硫化铜矿存在,可利用 火法冶炼产生的含二氧化硫烟气制造硫酸,但是由 于铜湿法冶炼硫酸用量较大,纯冶炼烟气制造的硫 酸量远远满足不了湿法冶炼硫酸消耗量,因此,项
目可增加硫磺制酸系统来满足整个生产需要。这里
只就铜冶炼烟气制酸工艺和硫磺制酸工艺进行叙述。
原料气中的杂质含量情况
原料气中对生产有害的杂质,从数量看主要是硫化矿冶炼后的金属氧
化物及其脉石的微尘;但从净化的难度来看,则主要是数量相对较小的 三氧化二砷、氟化氢、四氟化硅等杂质,有时还有升华硫等,这些杂质
的含量是随着原料产地、冶炼工艺和设备情况而定。净化工序的有效性,
对制酸装置的持续稳定生产和产品质量、产量起到保证作用。
4FeS2+11O2=2Fe2O3+SO2+3309.749kJ
2、硫磺的焙烧,硫磺在900 ℃~1050 ℃的高温下反应产生二氧 化硫气体,其反应方程式可写完: S+O2=SO2+Q
3、石膏的煅烧,石膏在900 ℃~1200 ℃的高温下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其反应方程式为: 4CaSO4+2C=4CaO+2CO2+4SO2-Q
才能有使气体进一步降温的可能。
净化电除雾器
冶炼烟气经过三级洗涤后,其处在饱和蒸汽状况下,
并且由于烟气中有少量三氧化硫,在洗涤过程中产生部分酸 雾,为了除去酸雾,就是让气体通过电除雾器。
冶炼烟气通过高压电场时,使酸雾颗粒荷电,荷电后
的酸雾颗粒向正极移动,最终沉淀在正极并通过自流进入
收集槽,最终进入净化工序循环系统。
一、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过程
1、硫化铜精矿经过冶金炉(包括闪速炉、奥斯麦特炉、纯氧顶吹炉、艾 萨炉等等)熔炼,产生的高温冶炼烟气首先进入余热锅炉,余热锅炉 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生产饱和蒸汽,此蒸汽可用于发电,降低冶炼能 耗。此处使用余热锅炉完成烟气的降温,锅炉出口烟气温度被降低到 400℃左右进入下一个工序:除尘。 2、冶炼烟气的特点 • 1)气量和气体浓度波动大,而制酸系统要求气量相对比较稳定,气 浓适中,但是冶炼烟气达到要求比较困难。 • 2)烟气二氧化硫浓度低,在冶炼烟气中除了有少数比如铅锌冶炼的 沸腾炉焙烧和铜冶炼闪速炉熔炼烟气含二氧化硫较高外,可达到 8%~10%左右,其他冶炼烟气浓度基本都在6%左右。 • 3)冶炼烟气的成分比较复杂,除含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外还有其 他金属粉尘颗粒、氟化氢、一氧化碳和大量水蒸气。
4、有色金属冶炼,包括铜冶炼、锌冶炼、铅冶炼等等,大部分有色金属 矿都是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的,这里只介绍铜冶炼主要反应式。
华刚矿业铜钴矿主要硫化矿为辉铜矿,其反应式为:
Cu2S+O2=2Cu+SO2+Q 在国内最常见的硫化铜矿是黄铜矿,其反应式: 4 CuFeS2+5O2=2Cu2S.FeS+4SO2+2FeO+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