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龟八法六十花甲日、时开穴汇总表
灵龟八法

• 病例: • 张某某,男,46岁。建安厂干部。1991年8
月9日就诊。1O多年前腰部有过外伤史,1 个多月前因工作不慎腰部被扭,逐渐引起 右下肢呈放射状至小腿下部疼痛,站卧不 得转侧,本厂医师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曾服中西药,按摩、封闭、理疗等效果均 不显。查体:腰部无明显压痛,沿坐骨神 经走向有压痛,x线片示:腰椎无异常改变。
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 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依, 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
• 2.时干支代数(八法临时干支歌诀)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 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 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 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3. 开穴方法
公式: (日干+日支+时干+时支代数)÷阳日除9/阴 日除6=x……余数 (余数为卦数代表之穴位)
例:甲寅日 庚午时 (甲10、寅8、 庚8、午9 =3……8 艮8系数内关
四、灵龟八法的应用
1.按时配穴和定时治疗。 2.八穴配合应用,开公孙配内关。 3.子午流注针法与灵龟八法开穴配合应用。 4.按时取穴配合辨证用穴应用。如:针公孙 穴配中脘。主应配穴:内关、中脘、足三 里 5.按八脉交会穴主病,可定时配穴。 主客配穴:公孙——内关 后溪——申脉 外关——临泣 列缺——照海
2.九宫 《针灸大成· 九宫歌》
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 ,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 ,五居于中 ,寄于坤位 。 1、3、5、7、9为阳数,象征天,称天数。 2、4、6、8、10为阴数,象征地,称地数。 这些数字代表四时气候寒温的变化。 天为阳主日,日出东方,没于西方,故左者为天。 左转 东 南 西 北 3————9———7————1 阴为地,日落于西方时光照于东方,象征着阴气自西 方而延伸至东方,故右旋以法地。 西南 东南 东北 西北 右转: 2————4————8————6
灵龟八法详解

灵龟八法详解灵龟八法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甲法,其所採用的奇经八穴是和八卦相配属,故又称奇经纳卦法。
从八法的组成观之,除八脉、八穴及八卦的配合外,尚有逐日干支代数和临时干支代数(干支代数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决定的),这两个代数是演算灵龟八法的基本数位。
推出的八穴代数(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数字)对灵龟八法的推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即九宫数,属于以时间为条件的配穴法。
灵龟八法的日时干支,查询同飞腾八法,配以下表八法逐日干支代数八法临时干支代数代数天干地支代数天干地支10甲己辰丑戍未9甲己子午9乙庚申酉8乙庚丑未8丁壬寅卯7丙辛寅申7戊癸丙辛巳午亥子6丁壬卯酉5戊癸辰戍以上粗字为阳4巳亥将日、时干支的四个代数相加,按阳日用9除,阴日用6除,除干支的和数,以余数求得八穴代数,就是当时应开穴(主穴):(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阳)或6(阴)=商……余数〔如合数被除尽,则用除数本身〕八法主穴八穴代数配穴互相关係八卦名称合自然界交会八脉合于部位公孙内关父乾天冲脉心、胸、胃内关8公孙母艮山阴维后溪7申脉夫兑泽督脉目内眦、颈项、耳、肩膀、小肠、膀胱申脉1后溪妻坎水阳蹻临泣外关男巽风带脉目锐眦、耳后、颊、颈、肩外关3临泣女震雷阳维列缺9照海主离火任脉肺系、咽喉、胸膈照海2,5列缺客坤地阴蹻治病先取主穴,后取配穴。
病人可自我按摩;医师可按摩、指压、点穴、针灸。
时区以该地的自然时为准,即你所在地的地区时。
取穴阅飞腾八法。
例如:欲求现在所开穴位,在网上查得今日的日干支和时干支。
如是甲子日、甲子时。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甲为10,子为7;查「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甲为9,子亦为9。
四数相加的总和为35,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用9除,所剩的余数是8,8为内关穴所应,所以甲子日的甲子时开内关穴。
交会穴是公孙,所以内关配公孙(先按摩内关,之后按摩公孙)。
如是甲子日、乙丑时。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甲为10,子为7;查「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乙为8,丑亦为8。
推定六十甲子日时穴开图例

推定六十甲子日时穴开图例【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嫡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灵龟八法详解

灵龟八法详解靈龜八法靈龜八法,又稱奇經納甲法,其所採用的奇經八穴是和八卦相配屬,故又稱奇經納卦法。
從八法的組成觀之,除八脈、八穴及八卦的配合外,尚有逐日干支代數和臨時干支代數(干支代數的由來是根據五行生成數和干支順序的陰陽決定的),這兩個代數是演算靈龜八法的基本數位。
推出的八穴代數(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數字)對靈龜八法的推算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即九宮數,屬於以時間為條件的配穴法。
靈龜八法的日時干支,查詢同飛騰八法,配以下表八法逐日干支代數八法臨時干支代數代數天干地支代數天干地支10甲己辰丑戍未9 甲己子午9乙庚申酉8 乙庚丑未8丁壬寅卯7 丙辛寅申7戊癸丙辛巳午亥子 6 丁壬卯酉5 戊癸辰戍以上粗字為陽 4 巳亥將日、時干支的四個代數相加,按陽日用9除,陰日用6除,除干支的和數,以餘數求得八穴代數,就是當時應開穴(主穴):(日干+日支+時干+時支)÷9(陽)或6(陰)=商……餘數〔如合數被除盡,則用除數本身〕八法主穴八穴代數配穴互相關係八卦名稱合自然界交會八脈合於部位公孫6內關父乾天沖脈心、胸、胃內關8公孫母艮山陰維後溪7申脈夫兌澤督脈目內眥、頸項、耳、肩膀、小腸、膀胱申脈1後溪妻坎水陽蹻臨泣4外關男巽風帶脈目銳眥、耳後、頰、頸、肩外關3臨泣女震雷陽維列缺9照海主離火任脈肺系、咽喉、胸膈照海2,5列缺客坤地陰蹻治病先取主穴,後取配穴。
病人可自我按摩;醫師可按摩、指壓、點穴、針灸。
時區以該地的自然時為准,即你所在地的地區時。
取穴閱飛騰八法。
例如:欲求現在所開穴位,在網上查得今日的日干支和時干支。
如是甲子日、甲子時。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數」表,甲為10,子為7;查「八法臨時干支代數」表,甲為9,子亦為9。
四數相加的總和為35,由於天干的甲屬陽,故用9除,所剩的餘數是8,8為內關穴所應,所以甲子日的甲子時開內關穴。
交會穴是公孫,所以內關配公孫(先按摩內關,之後按摩公孫)。
如是甲子日、乙丑時。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數」表,甲為10,子為7;查「八法臨時干支代數」表,乙為8,丑亦為8。
灵龟八法歌诀

</font>
<p ALIGN="JUSTIFY">乾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p>
<p ALIGN="JUSTIFY">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联。</p>
<p ALIGN="JUSTIFY">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p>
<font FACE="·ÂËÎ_GB2312" LANG="ZH-CN">
<p ALIGN="JUSTIFY"></p>
</font>
<p ALIGN="JUSTIFY">八法交会歌</p>
<font FACE="·ÂËÎ_GB2312" LANG="ZH-CN">
<font FACE="·ÂËÎ_GB2312" LANG="ZH-CN">
<p ALIGN="JUSTIFY"></p>
</font>
<p ALIGN="JUSTIFY">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p>
灵龟八法 ` 緀

灵龟八法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eight confluent points),又称“交经八穴”。
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经属八穴通八脉会合部位足太阴公孙冲脉胃、心、胸足厥阴内关阴维手少阳外关阳维目外眦、颊、颈、耳后、肩足少阳足临泣带脉手太阳后溪督脉目内眦、项、耳、肩胛足太阳申脉阳跷手太阴列缺任脉胸、肺、膈、喉咙足少阴照海阴跷灵龟八法八脉交会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阴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八法交会歌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相同列缺交经通照海后溪申脉亦相从八穴配合歌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疴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正相合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八法手诀歌春夏先深而后浅秋冬先浅而后深随处按之呼吸轻迎而吸之内关寻补虚泻实公孙是列缺次当照海深临泣外关和上下后溪申脉用金针先深后浅行阴数前三后二却是阴先浅后深阳数法前二后三阳数定临泣公孙肠中病脊头腰背申脉攻照海咽喉并小腹内关行处治心疼后溪前上外肩背列缺针时脉气通急提慢按阳气降急按慢提阴气升取阳取阴皆六数达人刺处有奇功冲脉----公孙公孙、乾、六、冲脉九种心痛涎闷, 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 水食气疾膈病;脐痛腹疼胁胀, 肠风疟疾心疼,胎冰不下血迷心, 泄泻公孙立应.阴维脉--内关内关、艮、八、阴维中满心胸痞胀, 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耒伤积块坚横胁抢;妇女胁疼心痛, 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堂, 疟疾内关独当.督脉----后溪后溪、兑、七、督脉手足拘挛战掉, 中风不语癫痫,头痛眼肿泪涟涟腿膝腰背痛遍;项强伤寒不解, 牙疼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 盗汗后溪先砭.阳跷脉--申脉申脉、坎、一、阳桥腰背屈强腿痛, 恶风自汗头疼,雷头赤目痛眉棱 , 手足麻挛臂冷;吹乳耳聋鼻衄, 痫癫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 申脉先针有应.带脉----临泣临泣、巽、四、带脉手足中风不举, 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 眼肿赤痛头旋;齿痛耳聋咽肿, 浮风瘙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 临泣针时有验.阳维脉--外关外关、震、三、阳维肢节肿疼膝冷, 四肢不痰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 头项眉棱皆痛;手足热麻盗汗, 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 独会外关为重.任脉----列缺列缺、离、九、任脉痔疟便肿泄痢, 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 心胸腹疼噎咽;产后发强不语, 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 列缺乳痈多散.阴桥脉--照海照海、坤、二五、阴桥喉寒小便淋涩, 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肿并, 呕泻翻胃便紧;产难昏迷积块, 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快气气核侵, 照海有功必定.八法歌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八脉配八卦歌乾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联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吹不为难山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坎一配申脉坤二五配照海震三配外关巽四配临泣乾六配公孙兑七配后溪艮八配内关离九配列缺八法逐日干支歌甲己辰戍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甲10乙9丙7丁8戊7己10庚9辛7壬8癸7 子7丑10寅8卯8辰10巳7午7未10申9酉9戌10亥7 甲己、戍辰丑未-10 乙庚、申酉-9丁壬、寅卯-8 戊癸丙辛、巳午亥子-7八法临时干支歌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戊癸辰戍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甲9乙8丙7丁6戊5 己9庚8辛7壬6癸5子9丑8寅7卯6辰5巳4 午9未8申7酉6戍5亥49--甲己、子午 8--乙庚、丑未7--丙辛、寅申 6--丁壬、卯酉5--戊癸、辰戍 4------、巳亥灵龟八法临床取穴一.日天干地支和时天干地支,四个代数相加,阳日(甲丙戊庚壬)除九,阴日(乙丁己辛癸)除六.余数根据八法歌找出穴位.除尽是除数.一申脉二五照海三外关四临泣,六公孙,七后溪八内关,九列缺.例:甲子日甲子时,甲子日,甲代数10 子代数7;甲子时,甲代数9 子代数9,10+7+9+9=35÷9=3---8 8为内关穴的代数乙丑日丙子时乙丑日,乙代数9 丑代数10丙子时,丙代数7 子代数9 .9+10+7+9=35÷6=5---5 5为照海穴的代数甲子日甲子时 8 内关乙丑时 6 公孙丙寅时 4 临泣丁卯时 2 照海戊辰时 9 列缺己巳时 3 外关庚午时 7 后溪辛未时 5 照海壬申时 3 外关癸酉时 1 申脉甲戍时 4 临泣乙亥时 2 照海乙丑日丙子时 5 照海丁丑时 3 外关戊寅时 1 申脉己卯时 4 临泣庚辰时 2 照海辛巳时 6 公孙壬午时 4 临泣癸未时 2 照海甲申时 5 照海乙酉时 3 外关丙戍时 1 申脉丁亥时 5 照海丙寅日戊子时 2 照海己丑时 5 照海庚寅时 3 外关辛卯时 1 申脉壬辰时 8 内关癸巳时 6 公孙甲午时 6 公孙乙未时 4 临泣丙申时 2 照海丁酉时 9 列缺戊戊时 7 后溪己亥时 1 申脉丁卯曰庚子时 3 外关辛丑时 1 申脉壬寅时 5 照海癸卯时 3 外关甲辰时 6 公孙乙巳时 4 临泣丙午时 2 照海丁未时 6 公孙戊申时 4 临泣己酉时 1 申脉庚戍时 5 照海辛亥时 3 外关戊辰日壬子 5 照海癸丑 3 外关甲寅 6 公孙乙卯 4 临泣丙辰 2 照海丁巳 9 列缺戊午 4 临泣己未 7 后溪庚申 5 照海辛酉 3 外关壬戊 1 申脉癸亥 8 内关己巳日甲子时 5 照海乙丑时 3 外关丙寅时 1 申脉丁卯时 5 照海戊辰时 3 外关己巳时 6 公孙庚午时 4 临泣辛未时 2 照海壬申时 6 公孙癸酉时 4 临泣甲戍时 1 申脉乙亥时 5 照海庚午日丙子时 5 照海丁丑时 3 外关戊寅时 1 申脉己卯时 4 临泣庚辰时 2 照海辛巳时 9 列缺壬午时 4 临泣癸未时 2 照海甲申时 5 照海乙酉时 3 外关丙戍时 1 申脉丁亥时 8 内关辛未日戊子时 1 申脉己丑时 4 临泣庚寅时 2 照海辛卯时 6 公孙壬辰时 4 临泣癸巳时 2 照海甲午时 5 照海乙未时 3 外关丙申时 1 申脉丁酉时 5 照海戊戍时 3 外关已亥时 6 公孙壬申日庚子时 7 后溪辛丑时 5 照海壬寅时 3 外关癸卯时 1 申脉甲辰时 4 临泣乙已时 2 照海丙午时 6 公孙丁末时 4 临泣戊申时 2 照海己酉时 5 照海庚戍时 3 外关辛亥时 1 申脉癸酉日壬子时 1 申脉癸丑时 5 照海甲寅时 2 照海乙卯时 6 公孙丙辰时 4 临泣丁巳时 2 照海戊午时 6 公孙己未时 3 外关庚申时 1 申脉辛酉时 5 照海壬戍时 3 外关癸亥时 1 申脉甲戍日甲子时 2 照海乙丑时 9 列缺丙寅时 7 后溪丁卯时 5 照海戊辰时 3 外关己巳时 6 公孙庚午时 1 申脉辛未时 8 内关壬申时 6 公孙癸西时 4 临泣甲戍时 7 后溪乙亥时 5 照海乙亥日丙子时 2 照海丁丑时 6 公孙戊寅时 4 临泣己卯时 1 申脉庚辰时 5 照海辛巳时 3 外关壬午时 1 申脉癸未时 5 照海甲申时 2 照海乙酉时 6 公孙丙戍时 4 临泣丁亥时 2 照海丙子日戊子时 1 申脉己丑时 4 临泣庚寅时 2 照海辛卯时 9 列缺壬辰时 7 后溪癸巳时 5 照海甲午时 5 照海乙未时 3 外关丙申时 1 申脉丁酉时 8 内关戊戍时 6 公孙己亥时 9 列缺丁丑日庚子时 5 照海辛丑时 3 外关壬寅时 1 申脉癸卯时 5 照海甲辰时 2 照海乙巳时 6 公孙丙午时 4 临泣丁未时 2 照海戊申时 6 公孙己酉时 3 外关庚戍时 1 申脉辛亥时 5 照海戊寅日壬子时 3 外关癸丑时 1 申脉甲寅时 4 临泣乙卯时 2 照海丙辰时 9 列缺丁巳时 7 后溪戊午时 2 照海己未时 5 照海庚申时 3 外关辛酉时 1 申脉壬戍时 8 内关癸亥时 6 公孙己卯日甲子时 6 公孙乙丑时 4 临泣丙寅时 2 照海丁卯时 6 公孙戊辰时 4 临泣己巳时 1 申脉庚午时 5 照海辛未时 3 外关壬申时 1 申脉癸酉时 5 照海甲戍时 2 照海乙亥时 6 公孙庚辰日丙子时 8 内关丁丑时 6 公孙戊寅时 4 临泣己卯时 7 后溪庚辰时 5 照海辛巳时 3 外关壬午时 7 后溪癸未时 5 照海甲申时 8 内关乙酉时 6 公孙丙戍时 4 临泣丁亥时 2 照海辛巳日戊子时 4 临泣己丑时 1 申脉庚寅时 5 照海辛卯时 3 外关壬辰时 1 申脉癸巳时 5 照海甲午时 2 照海乙未时 6 公孙丙申时 4 临泣丁酉时 2 照海戊戍时 6 公孙己亥时 3 外关壬午日庚子时 5 照海辛丑时 3 外关壬寅时 1 申脉癸卯时 8 内关甲辰时 2 照海乙巳时 9 列缺丙午时 4 临泣丁未时 2 照海戊申时 9 列缺己酉时 3 外关庚戍时 1 申脉辛亥时 8 内关癸未日壬子时 2 照海癸丑时 6 公孙甲寅时 3 外关乙卯时 1 申脉丙辰时 5 照海丁巳时 3 外关戌午时 1 申脉己未时 4 临泣庚申时 2 照海辛酉时 6 公孙壬戍时 4 临泣癸亥时 2 照海甲申日甲子时 1 申脉乙丑时 8 内关丙寅时 6 公孙丁卯时 4 临泣戊辰时 2 照海己已时 5 照海庚午时 9 列缺辛未时 7 后溪壬申时 5 照海癸酉时 3 外关甲戍时 6 公孙乙亥时 4 临泣乙酉日丙子时 4 临泣丁丑时 2 照海戊寅时 6 公孙己卯时 3 外关庚辰时 1 申脉辛巳时 5 照海壬午时 3 外关癸未时 1 申脉甲申时 4 临泣乙酉时 2 照海丙戍时 6 公孙丁亥时 4 临泣丙戍日戊子时 4 临泣己丑时 7 后溪庚寅时 5 照海辛卯时 3 外关壬辰时 1 申脉癸巳时 8 内关甲午时 8 内关乙未时 6 公孙丙申时 4 临泣丁酉时 2 照海戊戍时 9 缺列己亥时 3 外关丁亥日庚子时 2 照海辛丑时 6 公孙壬寅时 4 临泣癸卯时 2 照海甲辰时 5 照海乙巳时 3 外关丙午时 1 申脉丁未时 5 照海戊申时 3 外关己酉时 6 公孙庚戍时 4 临泣辛亥时 2 照海戊子日壬子时 2 照海癸丑时 9 列缺甲寅时 3 外关乙卯时 1 申脉丙辰时 8 内关丁巳时 6 公孙戊午时 1 申脉己未时 4 临泣庚申时 2 照海辛酉时 9 列缺壬戍时 7 后溪癸亥时 5 照海己丑日甲子时 2 照海乙丑时 6 公孙丙寅时 4 临泣丁卯时 2 照海戊辰时 6 公孙己巳时 3 外关庚午时 1 申脉辛未时 5 照海壬申时 3 外关癸西时 1 申脉甲戍时 4 临泣乙亥时 2 照海庚寅日丙子时 6 公孙丁丑时 4 临泣戊寅时 2 照海己卯时 5 照海庚辰时 3 外关辛巳时 1 申脉壬午时 5 照海癸未时 3 外关甲申时 6 公孙乙酉时 4 临泣丙戍时 2 照海丁亥时 9 列缺辛卯日戊子时 5 照海己丑时 2 照海庚寅时 6 公孙辛卯时 4 临泣壬辰时 2 照海癸巳时 6 公孙甲午时 3 外关乙未时 1 申脉丙申时 5 照海丁酉时 3 外关戊戍时 1 申脉己亥时 4 临泣壬辰日庚子时 8 内关辛丑时 6 公孙壬寅时 4 临泣癸卯时 2 照海甲辰时 5 照海乙巳时 3 外关丙午时 7 后溪丁未时 5 照海戊申时 3 外关己酉时 6 公孙庚戍时 4 临泣辛亥时 2 照海癸巳日壬子时 5 照海癸丑时 3 外关甲寅时 6 公孙乙卯时 4 临泣丙辰时 2 照海丁巳时 6 公孙戊午时 4 临泣己未时 1 申脉庚申时 5 照海辛酉时 3 外关壬戍时 1 申脉癸亥时 5 照海甲午日甲子时 8 内关乙丑时 6 公孙丙寅时 4 临泣丁卯时 2 照海戊辰时 9 列缺己巳时 3 外关庚午时 7 后溪辛未时 5 照海壬申时 3 外关癸西时 1 申脉甲戍时 4 临泣乙亥时 2 照海乙未日巳时 6 公孙壬午时 4 临泣癸未时 2 照海甲申时 5 照海乙酉时 3 外关丙戍时 1 申脉丁亥时 5 照海丙申日戌子时 3 外关己丑时 6 公孙庚寅时 4 临泣辛卯时 2 照海壬辰时 9 列缺癸巳时 7 后溪甲午时 7 后溪乙未时 5 照海丙申时 3 外关丁酉时 1 申脉戊戌时 8 内关己亥 5 照海丁酉日庚子时 4 临泣辛丑时 2 照海壬寅时 6 公孙癸卯时 4 临泣甲辰时 1 申脉乙巳时 5 照海丙午时 3 外关丁未时 1 申脉戊申时 5 照海己酉时 2 照海庚戌时 6 公孙辛亥时 4 临泣戊戌日壬子时 5 照海癸丑时 3 外关甲寅时 6 公孙乙卯时 4 临泣丙辰时 2 照海丁巳时 9 列缺戊午时 4 临泣己未时 7 后溪庚申时 5 照海辛酉时 3 外关壬戌时 1 申脉癸亥时 8 内关己亥日甲子时 5 照海乙丑时 3 外关丙寅时 1 申脉丁卯时 5 照海戊辰时 3 外关己巳时 6 公孙庚午时 4 临泣辛末时 2 照海壬申时 6 公孙癸酉时 4 临泣甲戌时 1 申脉乙亥时 5 照海庚子日巳时 9 列缺壬午时 4 临泣癸未时 2 照海甲申时 5 照海乙西时 3 外关丙戌时 1 申脉丁亥时 8 内关辛丑日戊子时 1 申脉己丑时 4 临泣庚寅时 2 照海辛卯时 6 公孙壬辰时 4 临泣癸巳时 2 照海甲午时 5 照海乙末时 3 外关丙申时 1 申脉丁酉时 5 照海戊戌时 3 外关己亥时 6 公孙壬寅日庚子时 6 公孙辛丑时 4 临泣壬寅时 2 照海癸卯时 9 列缺甲辰时 3 外关乙巳时 1 申脉丙午时 5 照海丁未时 3 外关戊申时 1 申脉己酉时 4 临泣庚戌时 2 照海辛亥时 9 列缺癸卯日壬子时 6 公孙癸丑时 4 临泣甲寅时 1 申脉乙卯时 5 照海丙辰时 3 外关丁巳时 1 申脉戊午时 5 照海己未时 2 照海庚申时 6 公孙辛酉时 4 临泣壬戌时 2 照海癸亥时 6 公孙甲辰日甲子时 2 照海乙丑时 9 列缺丙寅时 7 后溪丁卯时 5 照海戊辰时 3 外关己巳时 6 公孙庚午时 1 申脉辛未时 8 内关壬申时 6 公孙癸西时 4 临泣甲戌时 7 后溪乙亥时 5 照海乙巳日巳时 3 外关壬午时 1 申脉癸未时 5 照海甲申时 2 照海乙酉时 6 公孙丙戌时 4 临泣丁亥时 2 照海丙午日戊子时 1 申脉己丑时 4 临泣庚寅时 2 照海辛卯时 9 列缺壬辰时 7 后溪癸巳时 5 照海甲午时 5 照海乙未时 3 外关丙申时 1 申脉丁酉时 8 内关戊戊时 6 公孙己亥时 9 列缺丁未日庚子时 5 照海辛丑时 3 外关壬寅时 1 申脉癸卯时 5 照海甲辰时 2 照海乙巳时 6 公孙丙午时 4 临泣丁未时 2 照海戊申时 6 公孙己酉时 3 外关庚戍时 1 申脉辛亥时 5 照海戊申日壬子时 4 临泣癸丑时 2 照海甲寅时 5 照海乙卯时 3 外关丙辰时 1 申脉丁巳时 8 内关戊午时 3 外关己未时 6 公孙庚申时 4 临泣辛酉时 2 照海壬戌时 9 列缺癸亥时 7 后溪己酉日甲子时 1 申脉乙丑时 5 照海丙寅时 3 外关丁卯时 1 申脉戊辰时 5 照海己巳时 2 照海庚午时 6 公孙辛未时 4 临泣壬申时 2 照海癸酉时 6 公孙甲戍时 3 外关乙亥时 1 申脉庚戌日巳时 3 外关壬午时 7 后溪癸未时 5 照海甲申时 8 内关乙酉时 6 公孙丙戌时 4 临泣丁亥时 2 照海辛亥日戊子时 4 临泣己丑时 1 申脉庚寅时 5 照海辛卯时 3 外关壬辰时 1 申脉癸己时 5 照海甲午时 2 照海乙未时 6 公孙丙申时 4 临泣丁酉时 2 照海戊戌时 6 公孙己亥时 3 外关壬子日庚子时 5 照海辛丑时 3 外关壬寅时 1 申脉癸卯时 8 内关甲辰时 2 照海乙巳时 9 列缺丙午时 4 临泣丁未时 2 照海戊申时 9 列缺己酉时 3 外关庚戌时 1 申脉辛亥时 8 内关癸丑日壬子时 2 照海癸丑时 6 公孙甲寅时 3 外关乙卯时 1 申脉丙辰时 5 照海丁巳时 3 外关戊午时 1 申脉己未时 4 临泣庚申时 2 照海辛酉时 6 公孙壬戌时 4 临泣癸亥时 2 照海甲寅日甲子时 9 列缺乙丑时 7 后溪丙寅时 5 照海丁卯时 3 外关戊辰时 1 申脉己巳时 4 临泣庚午时 8 内关辛末时 6 公孙壬申时 4 临泣癸酉时 2 照海甲戌时 5 照海乙亥时 3 外关乙卯日巳时 4 临泣壬午时 2 照海癸未时 6 公孙甲申时 3 外关乙酉时 1 申脉丙戌时 5 照海丁亥时 3 外关丙辰日戊子时 4 临泣己丑时 7 后溪庚寅时 5 照海辛卯时 3 外关壬辰时 1 申脉癸已时 8 内关甲午时 8 内关乙未时 6 公孙丙申时 4 临泣丁酉时 2 照海戊戌时 9 列缺已亥时 3 外关丁巳日庚子时 2 照海辛丑时 6 公孙壬寅时 4 临泣癸卯时 2 照海甲辰时 5 照海乙巳时 3 外关丙午时 1 申脉丁未时 5 照海戊申时 3 外关己酉时 6 公孙庚戌时 4 临泣辛亥时 2 照海戊午日壬子时 2 照海癸丑时 9 列缺甲寅时 3 外关乙卯时 1 申脉丙辰时 8 内关丁巳时 6 公孙戊午时 1 申脉己未时 4 临泣庚申时 2 照海辛酉时 9 列缺壬戌时 7 后溪癸亥时 5 照海己未日甲子时 2 照海乙丑时 6 公孙丙寅时 4 临泣丁卯时 2 照海戊辰时 6 公孙己巳时 3 外关庚午时 1 申脉辛未时 5 照海壬申时 3 外关癸西时 1 申脉甲戌时 4 临泣乙亥时 2 照海庚申日丙子时 7 后溪丁丑时 5 照海戊寅时 3 外关己卯时 6 公孙庚辰时 4 临泣辛巳时 2 照海壬午时 6 公孙癸未时 4 临泣甲申时 7 后溪乙酉时 5 照海丙戌时 3 外关丁亥时 1 申脉辛酉日戊子时 6 公孙己丑时 3 外关庚寅时 1 申脉辛卯时 5 照海壬辰时 3 外关癸巳时 1 申脉甲午时 4 临泣乙未时 2 照海丙申时 6 公孙丁酉时 4 临泣戊戌时 2 照海己亥时 5 照海壬戌日庚子时 8 内关辛丑时 6 公孙壬寅时 4 临泣癸卯时 2 照海甲辰时 5 照海乙巳时 3 外关丙午时 7 后溪丁未时 5 照海戊申时 3 外关己酉时 6 公孙庚戌时 4 临泣辛亥时 2 照海癸亥日壬子时 5 照海癸丑时 3 外关甲寅时 6 公孙乙卯时 4 临泣丙辰时 2 照海丁巳时 6 公孙戊午时 4 临泣己未时 1 申脉庚申时 5 照海辛酉时 3 外关壬戌时 1 申脉癸亥时 5 照海。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开穴法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开穴法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开穴法关于其何为灵龟八法开穴法及其组成,现不妨分述如下:灵龟:龟的一种称呼,其说法有二:1、人言其为九龟,我不知何为九龟,据查尔雅&183;释鱼中记载有十龟之说:&8220;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8220;为其第二位也;2、民间传说,古有四灵之说,一曰龙、二曰凤、三曰龟、四曰麒麟,为其第三位也;为何言其为灵龟,传说在大禹治水之时,有一神龟负文列与背,有数一至九,大禹据此文而治水功成也,故命其龟曰灵龟;即有数一至九,又依何序而列,曰&8220;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而五居中,即为九宫&8221;八法:其含义有二:1、指通于奇经八脉的八个腧穴详见下表2、指八卦:关于其卦名及与自然界的关系见下表:关于八卦的卦象,为了记忆的方便,现将朱熹的八卦取象歌中关于八卦卦象的歌诀列于下&8220;乾三联、坤六断、坎中满、离中虚、巽下断、震仰盂、艮复碗、兑上缺&8221;关于八卦的其它内容,由于牵涉到八卦学说,故在此不言,详见它书;所谓灵龟八法即根据奇经八脉气血运行的关系,将八脉八穴纳入八卦和九宫之中来开穴的一种针刺方法,与子午流注开穴及辅助开穴法的相同点是仍按日、按时来开穴,不同点是灵龟八法还按卦开穴;1、灵龟八法配穴:1、八脉歌诀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身各有名后督前壬皆在内冲由毛际肾同行阳跷根外膀胱寻阴起跟前随少阴阳维只络诸阳脉何为阴经为络阴带脉维腰如束带不由常应日奇经2八法歌:坎一取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土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列表如下3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痛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同列缺壬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2 灵龟八法配穴法的计算:如前之所言,灵龟八法归属于子午流注学说,所以其年月日时干支的计算仍同于前;亦如前言,灵龟八法是以八穴配以八卦九宫来开穴的一种方法,是以卦开穴,所以其不同于子午流注和辅助开穴法;亦如前言,在子午流注学说的应用之中,以日时干支为主,余年月干支基本不用,故在此只言其日时干支;此亦是以阳历历法为主;其计算公式为:日干+日支+时干+时支&247;9 阳日/6阴日=商&183; &183; &183; &183; &183; &183; 余数阳日余零时为9,阴日余零时为61 分析:日干日支是以日干支中的天干、地支配数而言,具体配法如下:A、歌诀: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B、列表:八法逐日干支配数表3、灵龟八法的临床应用原则:①、灵龟八法与子午纳干法配合,具体有以下两种类型,A、与纳干法的&8220;原穴&8221;相合:即除开灵龟八法一穴外,还可以配子午流注纳干法开其&8220;原穴&8221;进行针刺,即双穴均为开穴之时;如以甲午日丁卯时而言,灵龟八法开照海穴,十二经纳干法除开心经腧穴神门穴外,返本还原还开肾经输原穴太溪穴;B、与五输穴相合,即先开灵龟八法一穴,再配合五输穴中的输穴进行针刺;关于五输穴的主治功能在难经&183;六十八难中是这样记载的:&8220;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8221;;②、与&8220;夫妻开穴法&8221;相合不妨以甲日甲子时而言,灵龟八法开穴为内关穴,夫妻开穴法开穴为&8220;阳辅&8221;两者可相合治疗某种疾病〈余略〉③、与&8220;甲己同宗开穴法&8221;相合,如仍以甲日甲子时而言,灵龟八法开穴为内关穴,根据同宗法甲子时变为己丑时,又可开太白、太冲二穴④、与募穴、俞穴相合再以甲日甲子时而言,灵龟八法为开内关穴,开募穴为日月,开俞穴为胆俞;⑤、与病穴相合如以肩关节周围炎而言,可用灵龟八法开外关,再配以病穴肩三针肩穴、肩穴、肩贞穴等进行针刺治疗;⑥与后述的飞腾八法合用如治疗不寐症,无论何种类型引起的均可根据奇经八脉相合法进行治疗,如阴脉,阳脉合于目内目眦,二者可司眼睑,一开一合,主人之瞑寐,若阴脉脉气过盛则瞑目,治则为泻照海补申脉,若阳脉气过盛则瞑寐不暝,治则为泻申脉补照海,〈病例,见后述的子午纳干法和灵龟八法的确切临床病例〉。
灵龟八法六十花甲日、时开穴汇总表

丁亥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九宫 2 6 4 2 5 3 1 5
临泣 照海 公孙 临泣
15~17 17~19 19~21 21~23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4 2 9 3
临泣 照海 列缺 外关
15~17 17~19 19~21 21~23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3 6 4 2
丁未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九宫 5 3 1 4 2 6 4 2 5 3 1 5
卯日
八会穴 外关 申脉 照海 照海 公孙 临泣 照海 时辰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丙辰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九宫 4 7 5 3 1 8 8 八会穴 临泣 后溪 照海 外关 申脉 内关 内关 时辰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丁卯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九宫 3 1 5 3 6 4 2 6 4 1 5 3
亥日
八会穴 照海 公孙 临泣 申脉 照海 外关 申脉 照海 照海 公孙 临泣 照海 时辰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丑日
八会穴 照海 外关 申脉 临泣 照海 公孙 临泣 照海 照海 外关 申脉 照海 时辰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丙寅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九宫 2 5 3 1 8 6 6 4 2 9 7 1 八会穴 照海 照海 外关 申脉 内关 公孙 公孙 临泣 照海 列缺 后溪 申脉 时辰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公孙
4
临泣
2
照海
5
照海
3
外关
13~15 癸未
6
15~17 甲申
3
17~19 乙酉
1
19~21 丙戌
5
21~23 丁亥
3
丑日 亥日 酉日
八会穴 照海 外关 申脉 临泣 照海 公孙 临泣 照海 照海 外关 申脉 照海
八会穴 照海 公孙 临泣 申脉 照海 外关 申脉 照海 照海 公孙 临泣 照海
八会穴 临泣 照海 公孙 外关 申脉 照海 外关 申脉
15~17 戊申
17~19 己酉
19~21 庚戌
21~23 辛亥
九宫 3 1 5 3 6 4 2 6 4 1 5 3
丁丑日
时辰
23~1
庚子
1~3
辛丑
3~5
壬寅
5~7
癸卯
7~9
甲辰
9~11
乙巳
11~13 丙午
13~15 丁未
15~17 戊申
17~19 己酉
19~21 庚戌
21~23 辛亥
九宫 5 3 1 5 2 6 4 2 6 3 1 5
戊寅
5~7
己卯
7~9
庚辰
9~11
辛巳
11~13 壬午
13~15 癸未
15~17 甲申
17~19 乙酉
19~21 丙戌
21~23 丁亥
九宫 5 3 1 4 2 6 4 2 5 3 1 5
乙巳日
时辰
23~1
己卯
7~9
庚辰
9~11
辛巳
11~13 壬午
13~15 癸未
15~17 甲申
甲子日
时辰
23~1
甲子
1~3
乙丑
3~5
丙寅
甲
5~7
丁卯
子
7~9
戊辰
旬
9~11
己巳
11~13 庚午
13~15 辛未
15~17 壬申
17~19 癸酉
19~21 甲戌
21~23 乙亥
九宫 8 6 4 2 9 3 7 2 3 1 4 2
八会穴 内关 公孙 临泣 照海 列缺 外关 后溪 照海 外关 申脉 临泣 照海
九宫 5 3 1 5 3 6 4 2 6 4 1 5
己酉日
时辰 23~1 甲子 1~3 乙丑 3~5 丙寅 5~7 丁卯 7~9 戊辰 9~11 己巳 11~13 庚午 13~15 辛未 15~17 壬申 17~19 癸酉 19~21 甲戌 21~23 乙亥
丙寅日
时辰
23~1
戊子
1~3
己丑
3~5
庚寅
5~7
辛卯
7~9
壬辰
9~11
癸巳
11~13 甲午
13~15 乙未
15~17 丙申
17~19 丁酉
19~21 戊戌
21~23 己亥
九宫 2 5 3 1 8 6 6 4 2 9 7 1
八会穴 照海 照海 外关 申脉 内关 公孙 公孙 临泣 照海 列缺 后溪 申脉
甲申日
时辰
23~1 甲子
1~3 乙丑
甲
3~5 丙寅 5~7 丁卯
申
7~9 戊辰
旬
9~11 己巳
11~13 庚午
13~15 辛未
九宫 1 8 6 4 2 5 9 7
八会穴 申脉 内关 公孙 临泣 照海 照海 列缺 后溪
乙丑日
时辰
23~1
丙子
1~3
丁丑
3~5
戊寅
5~7
己卯
7~9
庚辰
9~11
辛巳
11~13 壬午
时辰
23~1
丙子
1~3
丁丑
3~5
戊寅
5~7
己卯
7~9
庚辰
9~11
辛巳
11~13 壬午
13~15 癸未
15~17 甲申
17~19 乙酉
19~21 丙戌
21~23 丁亥
九宫 5 3 1 4 2 6 4 2 5 3 1 5
丁巳日
时辰
23~1
庚子
1~3
辛丑
3~5
壬寅
5~7
癸卯
7~9
甲辰
9~11
乙巳
11~13 丙午
7
后溪
21~23 癸亥
5
照海
戊戌日
时辰
23~1
壬子
1~3
癸丑
3~5
甲寅
5~7
乙卯
7~9
丙辰
9~11
丁巳
11~13 戊午
13~15 己未
15~17 庚申
17~19 辛酉
19~21 壬戌
21~23 癸亥
九宫 5 3 6 4 2 9 4 7 5 3 1 8
八会穴 照海 外关 公孙 临泣 照海 列缺 临泣 后溪 照海 外关 申脉 内关
九宫 3 6 4 2 9 7 7 5 3 1 8 2
八会穴 外关 公孙 临泣 照海 列缺 后溪 后溪 照海 外关 申脉 内关 照海
丙午日
时辰
23~1
戊子
1~3
己丑
3~5
庚寅
5~7
辛卯
7~9
壬辰
9~11
癸巳
11~13 甲午
13~15 乙未
15~17 丙申
17~19 丁酉
19~21 戊戌
21~23 己亥
八会穴 外关 申脉 照海 照海 公孙 临泣 照海
15~17 丙申
4
临泣
17~19 丁酉
2
照海
19~21 戊戌
9
列缺
21~23 己亥
3
外关
丙申日
时辰
23~1
戊子
1~3
己丑
3~5
庚寅
5~7
辛卯
7~9
壬辰
9~11
癸巳
11~13 甲午
13~15 乙未
15~17 丙申
17~19 丁酉
19~21 戊戌
21~23 己亥
13~15 癸未
15~17 甲申
17~19 乙酉
19~21 丙戌
21~23 丁亥
九宫 5 3 1 4 2 6 4 2 5 3 1 5
乙亥日
时辰
23~1
丙子
1~3
丁丑
3~5
戊寅
5~7
己卯
7~9
庚辰
9~11
辛巳
11~13 壬午
13~15 癸未
15~17 甲申
17~19 乙酉
19~21 丙戌
21~23 丁亥
时辰
23~1 甲子
1~3 乙丑
甲
3~5 丙寅 5~7 丁卯
午
7~9 戊辰
旬
9~11 己巳
11~13 庚午
13~15 辛未
15~17 壬申
17~19 癸酉
19~21 甲戌
21~23 乙亥
九宫 8 6 4 2 9 3 7 5 3 1 4 2
八会穴 内关 公孙 临泣 照海 列缺 外关 后溪 照海 外关 申脉 临泣 照海
丙子日
时辰
23~1
戊子
1~3
己丑
3~5
庚寅
5~7
辛卯
7~9
壬辰
9~11
癸巳
11~13 甲午
13~15 乙未
15~17 丙申
17~19 丁酉
19~21 戊戌
21~23 己亥
九宫 1 4 2 9 7 5 5 3 1 8 6 9
八会穴 申脉 临泣 照海 列缺 后溪 照海 照海 外关 申脉 内关 公孙 列缺
九宫 5 3 1 5 3 6 4 2 6 4 1 5
戊寅日
时辰
23~1
壬子
1~3
癸丑
3~5
甲寅
5~7
乙卯
7~9
丙辰
9~11
丁巳
11~13 戊午
13~15 己未
15~17 庚申
17~19 辛酉
19~21 壬戌
21~23 癸亥
九宫 3 1 4 2 9 7 2 5 3 1 8 6
八会穴 外关 申脉 临泣 照海 列缺 后溪 照海 照海 外关 申脉 内关 公孙
甲戌日
时辰
23~1 甲子
1~3 乙丑
3~5 丙寅
甲
5~7 丁卯
戌
7~9 戊辰
旬
9~11 己巳
11~13 庚午
13~15 辛未
15~17 壬申
17~19 癸酉
19~21 甲戌
21~23 乙亥
九宫 2 9 7 5 3 6 1 8 6 4 7 5
八会穴 照海 列缺 后溪 照海 外关 公孙 申脉 内关 公孙 临泣 后溪 照海
5~7
乙卯
7~9
丙辰
9~11
丁巳
11~13 戊午
13~15 己未
九宫 2 9 3 1 8 6 1 4
八会穴 照海 列缺 外关 申脉 内关 公孙 申脉 临泣
己丑日
时辰 23~1 甲子 1~3 乙丑 3~5 丙寅 5~7 丁卯 7~9 戊辰 9~11 己巳 11~13 庚午 13~15 辛未
九宫 2 6 4 2 6 3 1 5
戊申日
时辰
23~1
壬子
1~3
癸丑
3~5
甲寅
5~7
乙卯
7~9
丙辰
9~11
丁巳
11~13 戊午
13~15 己未
15~17 庚申
17~19 辛酉
19~21 壬戌
21~23 癸亥
九宫 4 2 5 3 1 8 3 6 4 2 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