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粳稻品种筛选试验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水稻新品种通育271选育技术报告

水稻新品种通育271选育技术报告

品种选育Vol.52No.3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60%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

20世纪80年代,水稻育种家提出高产、优质、多抗综合育种目标,使得常规稻育种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在米质、抗性等方面虽有改进,在产量上却未能获得新的突破,其根本原因是水稻优良基因缺乏相互交流与渗透,高产关键基因有待进一步发掘。

马唐()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于西藏、四川、新疆、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及安徽等地[2]。

马唐的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而粗纤维含量较低,营养价值较高[3]。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复态导入法成功将野生植物马唐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水稻中,创制崭新丰富的转马唐优良育种材料,以此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实现育种突破,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型水稻新品种通育271。

现将通育271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等介绍如下。

1品种来源通育271是以通育245为母本、自选材料GM125(以通35为母本、禾本科野生植物马唐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经8代自交材料)为父本杂交得到的F 1为父本,再以通院515为母本进行复交,后代经自交8代选育而成。

2选育经过2009年夏以通育245为母本、以自选材料GM125为父本进行单交,得到F 0代杂交粒;2010水稻新品种通育271选育技术报告初秀成,邱献锟*,赵剑峰,岳杨,由志强,赵卫东,赵基洪(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梅河口135007)摘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野生植物马唐的优良基因育成中晚熟水稻新品种通育271。

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稻瘟病,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2020年通过吉林省审定。

从播种育秧、插秧、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通育271;选育;高产栽培技术;马唐中图分类号:S511.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737(2022)03-0041-03Report on Breeding Technology of New Rice Variety Tongyu-271CHU Xiu-cheng ,QIU Xian-kun*,ZHAO Jian-feng ,YUE Yang ,YOU Zhi-qiang ,ZHAO Wei-dong ,ZHAO Ji-hong(Tonghu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Meihekou Jilin 135007,China)Abstract:A new rice variety Tongyu-271was developed by Tonghu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sing the excellent genes of wild plant Crabgrass.This variety has high yield,high quality and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The rice quality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hird grade japonica edible rice varieties.It was approved by Jilin Province in 2020.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and introduced from sowing and breeding,transplanting,fertilization,water management,disease,insect and grass control.Key words:New rice variety;Tongyu-271;Breeding;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Crabgrass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2 / 产量 k h m g
1 3 1 2 5 8 3 1 0 1 0 5 3 0 7 9 0 5 9 7 5 0 4 9 6 5
3 结论
综合考虑各品种的丰产性 、 稳产性 、 抗逆性及其在当地的适应性 , 推荐在生产中种植农大 9 1 2 9。 ( ) 0 1 7
表 1 生育期结果 品种 返青期 分蘖期 6. 5 6. 2 6. 5 6. 5 6. 5 6. 5 始穗期 7. 1 9 7. 2 0 7. 1 8 7. 1 4 7. 1 8 7. 1 4 齐穗期 7. 2 7 7. 2 7 7. 2 5 7. 2 1 7. 2 5 7. 2 1 农大9 1 2 9 2 2 5. 系选稻花香 5. 1 9 七星 5. 2 2 北株 2 号 农大 8 9 5. 2 2 5. 2 0 农大 0 4 8 7 2 2 - 5. 月·日 成熟期 9. 8 9. 8 9. 5 9. 2 9. 5 9. 2
2. 3 品种性状 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见表 2。 农大 9 叶 色 深 绿, 叶片上 . 1 2 9 株 高 8 7. 6 c m, a 穗粒数9 结实率8 千粒 举, 穗长 1 4. 6 c m, 0 粒, 2% , , 分蘖 力 好 , 重2 秆 强 抗 倒, 耐 冷 性 较 好, 抗稻 7. 0 5 g 瘟病 , 综合性状表现好 , 熟期适中 , 丰产性好 , 公顷产 。 量1 3 1 2 5 k g
收稿日期 : 2 0 0 0 1 4 9 2 - -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
表 2 品种性状及产量结果 品种 农大 9 1 2 9 系选稻花香 七星 北株 2 号 农大 0 4 8 7 - 农大 8 9 株高 c m 8 7. 6 1 0 5. 0 9 1. 6 8 6. 8 8 5. 4 8 7. 6 穗长 c m 1 4. 6 0 2 0. 5 0 1 7. 8 0 1 8. 7 1 1 6. 9 0 1 5. 4 4 平方米穗数 6 5 8 4 3 5 5 3 0 6 5 1 5 4 5 4 2 0 穗粒数 9 0 8 8 8 5 5 1 8 7 5 9 千粒重 g 2 7. 0 5 2 7. 1 5 2 6. 9 0 2 7. 0 5 2 3. 1 0 2 6. 4 0 结实率 % 8 2 8 0 8 7 8 8 8 9 7 6

2024年农村新品种筛选试验工作总结模版(2篇)

2024年农村新品种筛选试验工作总结模版(2篇)

2024年农村新品种筛选试验工作总结模版2024年农村新品种筛选试验工作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和果树两个方面。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作物的特点,我们选择了与当地农民合作,开展各种试验工作。

在农作物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试验。

首先,我们对不同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包括耐病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评估。

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选择表现最佳的品种。

其次,我们还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了新品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关键环节。

通过这些试验,我们筛选出了一批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在果树方面,我们主要将重点放在了葡萄和苹果两个作物上。

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耐病性和优良品质的新品种,并在不同地区进行了大面积试种。

通过观察果树的生长情况,收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数据,我们评估了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并选择出了表现突出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病能力强、产量稳定、果实口感好等特点,对果农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与农民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反馈意见。

根据他们的反馈,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新品种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2024年农村新品种筛选试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筛选出了一批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同时,我们与农民保持密切合作,充分考虑了他们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了试验工作的效果。

我们相信,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为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显著的效益。

2024年农村新品种筛选试验工作总结模版(2)2024年是一个关键的年份,农村新品种筛选试验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团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认真开展了各项试验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和经验,以下是我们工作的总结。

首先,我们在品种筛选和试验的选择上,坚持了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等因素,选择了适合农村地区的优质大米、高产小麦和耐旱玉米等重要作物的新品种进行试验。

水稻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水稻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在水稻育种、栽培技术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室于2020年开展了水稻实验研究,旨在探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2. 研究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3. 探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及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水稻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栽培技术包括不同施肥量、播种期、株距等,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2. 实验方法:(1)品种筛选:在实验基地种植不同水稻品种,观察其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

(2)栽培技术研究:采用不同施肥量、播种期、株距等栽培技术,对比分析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分别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对比分析防治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品种筛选结果:经过观察和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为杂交稻“超级杂交稻1号”和常规稻“早熟中稻”。

2. 栽培技术研究结果:(1)施肥量:通过对比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发现中等施肥量(氮肥:磷肥:钾肥=1:0.5:0.8)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产量最高。

(2)播种期:对比不同播种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发现早播(3月15日)的水稻产量最高。

(3)株距:对比不同株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发现株距为30cm×20cm的水稻产量最高。

3. 病虫害防治结果:(1)化学防治:采用农药喷雾防治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但易产生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2)生物防治: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影响。

五、结论与讨论1. 结论:(1)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为杂交稻“超级杂交稻1号”和常规稻“早熟中稻”。

水稻检验工作总结

水稻检验工作总结

水稻检验工作总结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保障水稻质量安全对于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水稻质量,我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水稻检验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以下是对我们水稻检验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

首先,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水稻检验体系。

我们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建立
了水稻检验的标准流程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还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确保能够对水稻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等进行全面检测。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水稻质量安全的监测和控制。

我们定期对水稻的生长环境、种植管理和采收过程进行监测和抽检,确保水稻的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我们还对市场上销售的水稻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产品,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水稻品质评价和改良工作。

我们对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了
品质评价,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良和优化。

我们还加强了与种植户和生产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水稻品质的提升和改良。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水稻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我们对检验人员进行了专
业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检验能力。

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验过程的规范和准确。

总的来说,我们的水稻检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和挑战。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水稻检验工作,提高检验技术水平,保障水稻质量安全,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做水稻实验报告结论(3篇)

做水稻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水稻生长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方式、施肥量和灌溉制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选用当地优质水稻品种,实验地位于我国南方某水稻主产区。

2. 实验方法:(1)种植方式:将实验地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常规种植区、宽窄行种植区、穴播种植区和套作种植区。

(2)施肥量: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施肥量梯度,每个梯度重复3次。

(3)灌溉制度:根据水稻生长需水量,设置不同灌溉制度,分别为节水灌溉、常规灌溉和过量灌溉。

(4)观察指标:株高、叶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常规种植区:水稻生长良好,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2)宽窄行种植区:水稻生长较为旺盛,植株较直立,倒伏现象明显减少,产量有所提高。

(3)穴播种植区:水稻生长速度较快,植株较高大,产量较高,但倒伏现象较严重。

(4)套作种植区:水稻生长良好,产量较高,但倒伏现象较为严重。

结论:宽窄行种植和套作种植对水稻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产量。

2. 施肥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低施肥量:水稻生长缓慢,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色较淡。

(2)中施肥量:水稻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叶色正常。

(3)高施肥量:水稻生长过快,植株高大,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结论:中施肥量对水稻生长最为适宜,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降低倒伏风险。

3. 灌溉制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节水灌溉:水稻生长缓慢,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色较淡。

(2)常规灌溉:水稻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叶色正常。

(3)过量灌溉:水稻生长过快,植株高大,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结论:常规灌溉对水稻生长最为适宜,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降低倒伏风险。

水稻新品种展示与示范总结

水稻新品种展示与示范总结

46、龙粳 51、垦稻 32;产量较高的为龙粳 46、垦稻 32、龙粳 65.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龙粳 31、龙粳 46、龙粳 51.
关键词:水稻;品种;产量;品质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七星农业技术推广 中 心 科 技 园 区 进 行,草 甸 白 浆 土,有 机 质 27g/kg、碱 解 氮 217mg/kg、速 效 磷
龙粳 46
龙粳 51
龙粳 57
518
518
511
511
龙粳 58
龙粳 59
龙粳 64
511
511
龙粳 65
垦稻 32
69
69
519
519
511
511
龙粳 63
月日
610
610
5185196960722723
723
721
724
722
723
725
728
38
现代化农业 2020 年第 5 期(总第 490 期)

水稻新品种展示与示范总结
段汝顺,李光旭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七星分公司,黑龙江 富锦 156300)
摘要:
10 个参试水稻品种均能在生育时期内 安 全 成 熟;抗 病 性 及 抗 倒 性 综 合 表 现 较 好 的 品 种 有 龙 粳 31、龙 粳
41.
7mm,平 均 气 温 高 0.
1℃ ,日 照 时 数 多 17h,活 动 积 温 少 19.
6℃ ;
8 月 份 比 2018 年 降 水 多236.
2mm,平
均 气 温 低0.
6℃ ,日 照 时 数 少 89.
6h(少 40.
6% ),积 温 少 38.

【优质文档】水稻实验报告-精选word文档 (11页)

【优质文档】水稻实验报告-精选word文档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水稻实验报告篇一: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实验报告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一、实验目的1、掌握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和接种技术;2、了解愈伤组织诱导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以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等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时,在一定的诱导培养条件下都能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再经分化培养,通过器官发生途径或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可再生成植株。

外植体源自自然环境均为带菌状态,在接种前都必须进行消毒。

对于难消毒的材料,有时要几种消毒剂配合使用;对于多茸毛表面粗糙不平的材料,要加展著剂(吐温20)以增强消毒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材料:水稻成熟种子(用于诱导愈伤组织);2、试剂:75%酒精,2% NaCLO,无菌水(每组1瓶400mL);3、培养基:诱导培养基:NB+2,4-D 2mg/L+蔗糖30g/L+琼脂8g/L(pH5.8);4、仪器设备:培养室、超净工作台、培养皿(¢9cm)2个、枪形镊、量筒(100mL)2个、三角瓶(50mL、无菌)2个、废液缸、保鲜膜、标签纸。

四、实验步骤1、接种室、培养基及用具表面消毒用75%酒精棉球试擦超净工作台、镊子,将培养基及用具放工作台,打开紫外灯,照射20分钟以表面消毒。

之后关紫外灯,打开工作台风机,通风30分钟后可进行无菌操作。

2、种子去壳选取饱满、无霉变、成熟的水稻种子,手工脱去谷壳(注意保持胚完整),每人准备30粒去壳种子,并按照分组放到三角瓶中。

3、操作者双手的清洗与消毒在进入无菌室之前,各操作者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双手并晾干,然后进入无菌室,坐在超净台前位子上后,用含75%酒精的酒精喷壶喷洒双手对双手进行消毒,在超净台风口待双手酒精风干后进入超净工作台。

(注意:酒精喷壶喷洒双手时切记不要把酒精喷到超净台的有机玻璃板上!)4、超净台面的表面消毒(以下工作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用枪形镊子从含75%酒精棉球的容器中取一团棉球,仔细把整个超净台面擦试一遍,尽量降低超净台面的带菌量,并将废棉球丢到废液缸中,然后点亮超净台里面放置的酒精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粳稻品种筛选试验技术总结2020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粳稻品种筛选试验技术总结
全椒县农业技术 ___中心葛道林
2020年全椒县正可家庭农场承担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___的常规中粳稻品种筛选试验,观察中粳品种的丰产性、抗性、适应性及其它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试验具体操作人为全椒县农业技术 ___中心葛道林。

1试验概况
1.1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13个,分别是:20G01、20G02、20G03、20G04、
20G05、20G06、20G07、20G08、20G09、20G10(因秧苗太少用扬粳805替代)、20G11、20G12、20G13。

1.2试验设计、田间管理和观察记载
参照《2020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粳稻品种筛选试验方案》要求进行。

试验在同一块田进行,设置3次重复,第一重复采用顺序排
列,第二、第三重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方形,长:宽=2.1,其他各点的小区 ___为13.32平方米(0.02亩)。

2结果分析
2.1产量
参试品种平均亩产在537.0(20G09)~742.5(20G08)kg之间(表1)。

2.2生育期
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49(20G06、20G10(扬粳805))~155
(20G03)天之间。

2.3其它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
亩有效穗:所有试验品种亩有效穗数在15.9(20G11)万~25.7(20G07)万之间。

每穗总粒数:所有试验品种每穗总粒数在92.0(20G02)~153.0(20G08)之间。

结实率:所有试验品种结实率在92.0(20G10(扬粳805))%~96.7%(20G01)之间。

千粒重:所有试验品种结实率在29.6(20G11)~24.0(20G03)g之间。

抗性:所有参试品种没有发生倒伏,叶瘟、白叶枯病均未发,部分品种穗颈瘟轻发、稻曲病轻发,纹枯病轻发至中发。

3.品种简评
20G08:平均亩产742.5kg,居第1位。

全生育期150天,株高101.4cm,亩有效穗20.7万,每穗总粒数153.0粒,每穗实粒数142.2粒,结实率92.9%,千粒重25.6g。

株型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较繁茂,熟期转色好。

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综合表现较好。

20G07:平均亩产680.5kg,居第2位。

全生育期152天,株高103.2cm,亩有效穗25.7万,每穗总粒数100.7粒,每穗实粒数96.4粒,结实率95.7%,千粒重27.5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挺
直,植株生长较繁茂,熟期转色好。

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分蘖能力强,综合表现较好。

20G13:平均亩产673.0kg,居第3位。

全生育期154天,株高105.4cm,亩有效穗21.0万,每穗总粒数123.1粒,每穗实粒数110.6粒,结实率 ___.8%,千粒重28.8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挺直,植株生长较繁茂,熟期转色好。

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综合表现较好。

20G06:平均亩产666.5kg,居第4位。

全生育期149天,株高100.1cm,亩有效穗19.4万,每穗总粒数139.5粒,每穗实粒数130.1粒,结实率93.3%,千粒重26.6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较繁茂,熟期转色好。

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综合表现较好。

20G03:平均亩产661.5kg,居第5位。

全生育期155天,株高95.3cm,亩有效穗22.4万,每穗总粒数130.4粒,每穗实粒数123.0粒,结实率64.6%,千粒重24.0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较繁茂,熟期转色好。

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较好,综合表现较好。

20G01:平均亩产653.5kg,居第6位。

全生育期150天,株高98.4cm,亩有效穗21.0万,每穗总粒数124.1粒,每穗实粒数119.9粒,结实率96.7%,千粒重26.0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较繁茂,熟期转色较好。

该品种产量较高,稳产性较好,综合表现较好。

20G04:平均亩产653.0kg,居第7位。

全生育期154天,株高95.4cm,亩有效穗20.6万,每穗总粒数115.6粒,每穗实粒数110.3粒,结实率95.5%,千粒重28.5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较繁茂,熟期转色较好。

该品种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好,生育期偏长,综合表现较好。

20G11:平均亩产630.5kg,居第8位。

全生育期152天,株高105.3cm,亩有效穗21.3万,每穗总粒数140.8粒,每穗实粒数135.1粒,结实率96.0%,千粒重29.6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较繁茂,熟期转色较好。

该品种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好,粒型较大,综合表现较好。

20G05:平均亩产606.5kg,居第9位。

全生育期151天,株高92.6cm,亩有效穗22.1万,每穗总粒数110.4粒,每穗实粒数103.8粒,结实率94.0%,千粒重26.2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挺
直,植株生长一般,熟期转色一般。

该品种产量一般,抗逆性较好,综合表现一般。

20G12:平均亩产605.5kg,居第10位。

全生育期154天,株高109.2cm,亩有效穗18.0万,每穗总粒数124.5粒,每穗实粒数117.7粒,结实率94.5%,千粒重28.5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较繁茂,熟期转色一般。

该品种产量一般,综合表现一般。

20G10(扬粳805):平均亩产605.0kg,居第11位。

全生育期149天,株高90.7cm,亩有效穗18.1万,每穗总粒数143.7粒,每穗实粒数129.6粒,结实率90.2%,千粒重26.0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一般,熟期转色一般。

该品种产量一般,抗逆性较好,早熟,综合表现一般。

20G09:平均亩产537.0kg,居第12位。

全生育期151天,株高103.5cm,亩有效穗17.2万,每穗总粒数122.9粒,每穗实粒数113.7粒,结实率92.5%,千粒重27.4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一般,熟期转色一般。

该品种产量一般,分蘖成穗率低,综合表现一般。

20G02:平均亩产532.5kg,居第13位。

全生育期152天,株高92.6cm,亩有效穗21.3万,每穗总粒数92.0粒,每穗实粒数87.3粒,结实率94.9%,千粒重28.4g。

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一般,熟期转色一般。

该品种产量一般,分蘖成穗率较高,穗型偏小,综合表现一般。

2020年11月30日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