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作文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作文【篇一:《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读后感】首先我先写关一某个人的外貌等,即活动“猜猜ta是谁”。
她是个女生,梳着一头短头发,经常会做一些奇怪的动作,或者经常狂笑不止。
她还经常穿着一身戴帽子的粉棉袄,帽子底下可暖和了。
她做值日非常积极,并且这是她的职务。
猜到她是谁了么?如果没猜到,这里还有最后两个提示:她经常被“我只是一坨狗大便,我能有什么用呢?”这句话逗得狂笑,还有,她人称小怪怪。
然后,我要写一写我从这周学的课文《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中得到的启示。
从作者对罗丹工作时的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在作者眼里罗丹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艺术大师。
在生活中十分朴实,对待工作则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聚精会神到了忘我的境界,最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从这篇文章,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
即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驰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没有别的秘诀,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达到完美。
看罗丹,他在工作上,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还有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和这仅仅有两个字的“专心”。
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中。
我明白,不管在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认真,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认真读书,专心地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创造更多,收获更多,在学习中,如果专心地做每一道题,专心地听老师讲课,专心地做好每一张考卷,一定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一个好成绩。
做其中一件事时,不想其它任何事情,要专心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做,不要分心地一下子做很多事情,所谓“一心不能二用。
”“专心”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就可以做好世间所有的事情,真的很神奇。
【篇二: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茨威格年轻时游历巴黎的一段经历,他经朋友的介绍,有幸结识了当时已经享誉巴黎的雕塑家罗丹。
作者回忆了自己初见罗丹时的拘谨,对大师的崇拜,以及从他身上得到的启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及教学反思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罗丹及其雕塑作品《思想者》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罗丹的创作过程中得到启示,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罗丹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简介。
2. 雕塑作品《思想者》的形态特征、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3. 罗丹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及其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罗丹的生平和主要作品,雕塑作品《思想者》的艺术特点。
2. 难点:罗丹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罗丹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分析《思想者》的艺术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罗丹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得到启示。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罗丹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罗丹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引发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罗丹的代表作《思想者》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分析罗丹的创作理念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罗丹的创作案例,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得到启示。
4. 讨论:组织学生就罗丹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传达了罗丹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思想者》的艺术特点和罗丹的创作理念?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罗丹的生平介绍、雕塑作品《思想者》的图片和相关文献。
2. 准备教学PPT,包括罗丹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介绍、雕塑作品《思想者》的形态特征、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等。
3.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包括罗丹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实例。
罗丹给我的启示作文

罗丹给我的启示作文你知道罗丹吗?就是那个超级厉害的雕塑大师。
我和他之间可有着一段奇妙的“缘分”呢,他呀,给了我不少启示。
后来我又了解到罗丹创作的时候特别专注。
他在雕塑的时候,就像是进入了自己的小世界,周围的一切都和他没关系了。
我觉得这可太酷了。
我呢,是个做事情特别容易分心的人。
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一道数学题能做半小时,还不一定对。
可是罗丹不一样啊,他能对着一块石头,一点点地雕琢,把里面的灵魂给挖出来。
有一次我自己尝试做一个小手工,是用泥巴捏一个小动物。
刚开始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美好的想象,觉得自己肯定能捏出一个超级可爱的小玩意儿。
可是刚捏了两下,我就发现这泥巴不听话,不是这儿多一块,就是那儿少一块。
我就有点不耐烦了,想放弃。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罗丹,他要是遇到这么点小麻烦就放弃,那我们就看不到那些伟大的作品了。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又开始慢慢地捏起来。
虽然最后我捏的小动物看起来还是有点怪怪的,但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我坚持下来了。
罗丹还让我知道,美是在那些不完美中找出来的。
他的很多作品并不是那种完美无瑕的“标准美”。
就像他的一些雕塑,人物的身体可能有点扭曲,或者表情有点奇怪。
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这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缺点,但这些小缺点也正是我们独特的地方。
我以前总是很在意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不够好。
比如说我有点胖,就老是自卑。
可是看了罗丹的作品后,我想,胖又怎么了?这也是我的一个特点呀,我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美。
罗丹就像一个远方的老师,虽然他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他的作品和他的创作态度一直在给我启示。
他告诉我做事情要专注,要坚持,还告诉我不要害怕不完美。
我觉得我要是能把这些启示都好好地运用到生活中,那我肯定能变成一个更棒的人。
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能像他一样,在自己的小领域里做出点了不起的事儿呢!。
罗丹读后感

罗丹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传记书《罗丹》。
这本书详细描述了罗丹的一生和他的作品,使我对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艺术创作和生活有了新的思考,也深深地被罗丹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所打动。
作为一个雕塑家,罗丹以他细腻的触感和对人体的深刻洞察力而闻名。
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真实感,每一个雕塑作品都像是从大理石中唤醒的人,展现出他们自身的个性和情感。
罗丹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人的瞬间,他通过捕捉人们的动作和表情,展示了生活中的真实瞬间。
他的雕塑作品《思想者》被誉为世界文化的一个象征,表达了人类对于生活和存在的思考。
罗丹的作品不仅仅是对人体的描绘,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
他相信雕塑应该表现人类内在的世界,通过雕塑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和灵魂。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人们迷茫、挣扎、欢喜和痛苦的情感,他们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充满了创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罗丹的作品引发了我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思考,让我不禁反思自己对待生活和情感的态度。
通过阅读《罗丹》,我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家的辛勤付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罗丹是一个非常执着和自律的艺术家,他通过不断地观察和研究人体,不断地进行实验和创新,才能创作出如此出色的作品。
他的创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从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他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深深地敬佩,也让我明白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与此同时,罗丹的作品也使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他的作品经常表现出人们的挣扎和苦难,但也展示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通过观察和描绘人的痛苦和欢乐,罗丹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真实和多样性。
他的作品让我明白了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只有通过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我们才能成长为更好的人。
阅读《罗丹》也让我对艺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用来美化生活的装饰品,更是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工具。
罗丹的启示读后感

罗丹的启示读后感《罗丹的启示》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这本书以19世纪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一生为背景,通过对罗丹的艺术追求、生活困境和人生信念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坚定追求梦想、不断超越自我的艺术家形象。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罗丹的一生和他的艺术追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罗丹的一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罗丹从一个贫穷的雕塑学徒逐渐成长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这一过程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家庭的贫困、艺术上的挫折、情感上的痛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艺术作品,成为了艺术史上的一代传奇。
罗丹的一生告诉我,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梦想,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
其次,罗丹的艺术追求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罗丹对艺术有着极高的追求和热爱,他用自己的作品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他不断探索、创新,用自己的雕塑作品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丰富多彩。
他的作品《思想者》、《吻》等都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罗丹的艺术追求告诉我,艺术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创作,才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
最后,罗丹的人生信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罗丹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信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自己的作品传递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人性的关怀。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自己的作品讴歌了人生的美好和对生活的热爱。
罗丹的人生信念告诉我,人生不易,但只要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性充满关怀,就能够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通过阅读《罗丹的启示》,我对罗丹的一生和他的艺术追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罗丹的一生告诉我,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罗丹的启示读后感

罗丹的启示读后感《罗丹的启示》是一本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的传记小说,书中描述了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一生。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不禁感慨万千。
首先,罗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追求艺术的完美。
他在创作雕塑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他从不气馁,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他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这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其次,罗丹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他的雕塑作品不仅仅是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的描绘,更是对人性的表达和对生命的赞美。
他用自己的作品传达出了对人类情感的理解,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这让我明白了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动人的作品。
最后,罗丹的一生也充满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于命运的探索。
他在创作中不断地追问自己,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又在哪里。
他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情感,让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开始思考自己对于生命的态度。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人性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总的来说,读完《罗丹的启示》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罗丹的一生充满了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于生命的思考,他的作品也充满了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才能创作出动人的作品;只有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探索,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艺术,更加热爱人性。
我相信,这种影响将伴随我一生。
罗丹给我的启示作文

罗丹给我的启示作文
今天,我在美术课上看见了了罗丹的雕塑,它像一个沉默了的巨人,静静地站在那儿。
课本上说,它叫《思想者》。
我开始细细的看观察它。
这个人,身体不由向前倾,一只手拄着下巴,另一只已握成拳头,像在认真思索着什么。
他的眉头紧锁,嘴唇锁着,眼神执著,仿佛全世界都与他任何关系。
我突然间想起,上周爸爸带我去博物馆,也看到了很多雕塑。
那些雕塑,有的神威凛凛,有的美丽动人,但都也没像《思想者》一样让我感觉道震撼。
罗丹,他一定是个很列害的人,才能雕刻出这么很厉害的雕塑。
我想,他一定是在思考着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皱着眉头,如此郑重。
我仿若注意到了他站在工作室里,手里拿着工具,细细的看地雕刻出来着每一块石头,他的眼睛里透着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我突然感觉,生活中有太的事情值得去爱思考。
我们肯定像罗丹一样,认真思考,用心去体会,用自己的行动来去改变世界。
罗丹,你让我清楚,思考才是生命的意义。
《从罗丹得到启示》教案及教学反思3篇

《从罗丹得到启示》教案及教学反思3篇Teaching plan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of Enlightenment from R odin《从罗丹得到启示》教案及教学反思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罗丹启示》教学反思2、篇章2:《从罗丹得到启示》教案及教学反思3、篇章3:我从罗丹得到启示教案篇章1:《罗丹启示》教学反思语文A版第七单元的第26课《罗丹的启示》。
这篇课文讲述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自己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
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情景,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状态描述的维妙维肖。
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阅读教学),并围绕这篇课文的特点,我有针对性地组织了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的设计。
在本节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的学法指导。
课堂上除了指导学法之外,课堂上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用心感悟并充满激情地读,大胆地发表见解,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鲜活,使学生感受到罗丹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忘我的境界,在体会、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最终自己从中受到启示。
一、渗透学法、提高效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三年级是阅读教学的过渡,想要达到“少教多学”的境界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渗透学法。
本节课的学法指导主要体现在:一、轻声读文并想象场景,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相关语句,用着重号标出关键词,并教给学生作批注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罗丹及部分雕刻作品,积累一些雕刻艺术方面的知识。
2. 自主探究本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细致刻画、描写的方法。
3、学习罗丹全神贯注于艺术创作的精神,产生走近名人、学习名人优秀品质的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描写的分析、品味,体会罗丹的专注。
教学难点:分析、体会描写人物句子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标题,培养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本。
2. 师生共享预习资料,由学生用文字介绍雕塑大师罗丹有关情况。
图片部分由老师用课件展示。
老师出示罗丹照片,代表作《思想者》《沉思》《青铜时代》罗丹的成功秘诀何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听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一代雕塑大师罗丹的成功离不开他对艺术的坚持不懈,离不开他对创作的独特思维外,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成功的秘诀呢?今天让我们跟随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这位难得的“导游”一起走进罗丹的生活。
二、教师简介作者
大凡热爱生命,最后又不得不走上自杀之路的作家和诗人,都值得世人的尊重和景仰。
茨威格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位充满良知的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作家,在写出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等旷世杰作后,却迫于法西斯主义的统治,流亡南美,最后在悲观绝望中携妻双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茨威格十分擅长在小说中刻画各种细腻多姿的女性,因为他写出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名篇,高尔基还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他。
听说,最近有内地和香港两地的导演争相把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搬上银幕。
茨威格的名字又将再度热起来了。
三、教师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全文。
1. 首先拎出课文的关键段落
点拨:①通过预习课文,你能找到点明题目的句子吗?
②你能告诉老师“这个伟大的启示”是什么吗?
③你还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表述?
④请问“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是指什么事?
⑤课文除了这件事,还写了哪些事?为什么这么安排详略?
2、直接切入本文的重点内容:详写罗丹修改女正身像。
学生齐读11——16小节,体会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①在“我”看来,罗丹大师已经完工的作品,他为什么还要修改呢?
②他是如何发现塑像的毛病的?
③教师表演“审视”动作,提醒学生揣摩词句。
④作者是如何刻画进入创作状态的罗丹的?请选择一项点评,分析它们的艺术表现力。
⑤在句子“还有哪里……还有哪里……”处中,你能根据上下文意思适当补充出来吗?
⑥罗丹对于自己的作品有怎样的感情?他对雕塑工作又有怎样的感情?从何处能看出来?
3、谈感受,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
跳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者第一次拜访罗丹时有什么感觉?这次拜访又经过了哪些心理历程?
②“以人为镜,可正衣冠”,面对罗丹这面“镜子”,他找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症结”了吗?文章哪句话与之呼应?
③仿写训练,请为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感动是一种崇高的养分,茨威格有感于罗丹的全神贯注而努力进取;张海迪有感于保尔的勇敢坚强而身残志坚;。
四、主题延伸
而实际上,真正的艺术大师,他带给人的启示也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
罗丹的为人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默读全文,找出相应句子,概括罗丹的这些优秀品质。
(幻灯片出示问题)
设计意图:全面认识人物,避免认为罗丹只有专注这一个优点,培养学生全面看待事物的正确视角
五、拓展练习
1、罗丹的浑然忘我的工作精神曾感动着许多人,你能再举出几个专心致志地工作或学习的
例子吗?
(居里夫人、安培、王羲之、贾岛、牛顿、陈景润等人事例)
2、你能为大家再介绍几幅世界著名的雕塑作品吗?
五、作业布置:
花草树木,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
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罗丹及其相关作品。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分析感受人物魅力。
3、学习罗丹全神贯注于艺术创作的精神,产生走近名人、学习名人优秀品质的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描写的分析、品味,体会罗丹的专注。
教学难点:
分析、体会描写人物句子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刘翔、居里夫人、成龙、贝多芬、比尔·盖茨五位名人的图片)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为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名人优秀品质的关注意识,引出罗丹的故事
2、了解罗丹
这几位名人虽然来自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但他们身上都有不同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来自于艺术领域的名人——罗丹。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材料,下面请同学来说说你对罗丹有哪些了解?
老师出示罗丹照片,代表作《思想者》《沉思》《青铜时代》
罗丹的成功秘诀何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1)作为常识掌握,丰富学生视野
(2)出示作品使学生对大师精湛技艺有深刻体会,引起走近他的强烈愿望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一起看题目,“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作者从罗丹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从哪件事里得到的启示?快速浏览课文,回答这些问题。
(幻灯片出示问题)
启示——“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同学个别回答后,齐读句子)
事件——作者观看罗丹专心地修改作品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快速把握文章情节、主旨的能力
三、重点研读
文章集中描写这一件事的段落是7-16小节。
教师朗读,学生圈划,批注,交流。
(幻灯片出示问题)
老师小结:现在知道了,原来,大师成功的秘诀就是专心致志。
而生活中的许多人,都缺乏对一件事情务实专注的精神,所以难有成就。
希望同学们无论是现在学习还是将来工作,都能够静下心来去钻研,争取有所收获,有所成功。
设计意图:(1)这是文章写得是精彩、最感人的一部分,最能体现大师的精神
(2)学生在写作方面对细致、生动描写的技巧掌握欠佳,借此学习
(3)充分实现课堂中的学生主体性,培养他们分析、感悟文本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交流讨论在活跃九年级相对沉闷的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使良萎不齐的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思考起来,激发新的思想火花
四、主题延伸
而实际上,真正的艺术大师,他带给人的启示也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
罗丹的为人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默读全文,找出相应句子,概括罗丹的这些优秀品质。
(幻灯片出示问题)
设计意图:全面认识人物,避免认为罗丹只有专注这一个优点,培养学生全面看待事物的正确视角
六、作业
1、收集课外成功名人的故事一个。
2、仔细观察身边某个人,写一段描写他做某件事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