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金融家庭情况的调查报告

中国金融家庭情况的调查报告

中国金融家庭情况的调查报告前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北京金融街正式发布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该报告是西南财大与中国人民银行联手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根本状况。

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问世,共历时三年,其权威性和详实的内容填补了行业空白。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表示:“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调研数据的出炉,不仅为目前对家庭消费金融行为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还将为政府和监管层制定重要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城市家庭平均资产247.60万元高收入家庭储蓄占总额74.9%77%的炒股家庭没从股市赚钱80后大学毕业比例19%硕士最赚钱投资兴业家庭比例是美国1倍城市家庭年进账70876元人情支出远大于人情收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均值是51569元,城市70876元,农村22278元。

从数据中发现有0.5%的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有150万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10%的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占整个社会总收入的57%,说明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等的现象已经较为严重。

报告还显示了中国家庭人情往来的收支情况。

数据显示,中国家庭人情支出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6051元,占总收入比的22.1%。

城市平均为7837元,占总收入比的25.5%。

中国家庭人情收入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1944元,占总收入比的7.1%。

城市平均为2305元,占总收入比的7.5%。

城市家庭资产远高于农村10%家庭储蓄占总额74.9%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

城市家庭中,金融资产11.2万元、其他非金融资产145.7万元、住房资产93万元,负债10.1万元、净资产237.5万元。

西财大家庭金融资产报告质疑

西财大家庭金融资产报告质疑

西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质疑夏长江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是央行经费的课题,其发表后,引来了极大的质疑,“中国城市家庭资产超247万元,中国家庭财富总值高于美国21%。

”,可惜没一篇有分量的文章来解读。

我来,惊搅家庭财富高于美国21%的中国好梦。

中国没有家庭财富的官方统计,美国有两个(美联储和人口普查局),美联储数据(不经季节调整)比人口普查局的大3%左右。

但,美国统计是家庭资产和非营利组织【1】的,只有剔除才可比。

与大学教授合作过几次,稍知他们的套路。

教授主要是找经费和指导,主要工作是学生来作。

如有学生毕业、入学或换人,可能会出现统筹、衔接等问题。

报告历经三年,必然出现过这些情况。

所以,才漏洞百出,影响了报告质量!一、菜鸟的计算家庭资产(财富)的统计,不需要太深的数学,只要有《统计学基础》就可,加上Execl (或其它计算软件)工具即可。

1、城市家庭平均总资产。

媒体介绍报告时的数为247万,是以万元为单位,四舍五入相加的数。

城市家庭平均总资产为三项平均资产相加,这是小学水平的计算,不应该有问题。

城市家庭平均总资产的计算为,其它非金融资产145.7+房产93万+金融资产11.2万=约250万,一个不应该的计算错误,少了3万,误差1.2%,误差应小于千分之一才应该。

我猜想是否为严谨,先计算城市家庭的总资产,再除城市家庭的户数,得出的平均数。

设,城市家庭户数为X,即平均总资产=(145.7X+93X+11.2X)/X,提取公因式X,再削去,结果一样,肯定是计算错误!2、资产统计的权数统计学教课书教育我们,如果是一组数例,计算加权平均数,公式:xn=(x1f1 + x2f2+ ... xkfk)/n,其中f1 + f2 + ... + fk=n,x1,x2…xk叫标志值,f1,f2,…,fk叫做权数,标志值乘权数等于加权平均数。

这个权数就是家庭比重,这是因为,前作为权数,将影响计算总体数据的准确。

遭遇“绊脚石” 展望收入分配改革如何“破冰”

遭遇“绊脚石” 展望收入分配改革如何“破冰”

提要: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日前,西南财大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基尼系数为0.61,引用报告的一句结论:“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而收入分配改革又缘何8年“难产”?【中国新闻周刊网12月20日综合报道】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分配差距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日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一个指标,其值在0和1之间。

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而西南财大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基尼系数为0.61,引用报告的一句结论:“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据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显示,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4556元,而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私营企业收入远低于非私营企业。

其中,非私营单位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最高,达9万元以上,最低的农、林、牧、渔业每年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两者相差4倍多。

除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是比较大的。

中关村某家IT上市公司,基层普通员工月薪4000元,高管年薪数十万到几百万元不等,收入差距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而在此前,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中更是直指,2007年平安保险总经理年薪为6616万元,是当年全国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751倍,相当于农民工平均工资的4553倍,收入差距明显放大。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通过对收入分配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确实存在悬殊的情况。

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副产品,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体现。

本报告旨在认识和解析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1.引言居民收入差距是指不同居民之间在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差异。

如今,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

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因此本报告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2.调查方法(2)调查内容:本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对策等等。

3.收入差距的现状(1)城乡收入差距: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农村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总体呈现出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地区收入差距:东部地区的发展较为迅速,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这种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3)行业收入差距:目前,金融、房地产等高收入行业的发展势头较好,工资水平较高,而农作物种植和传统制造业等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4.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1)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下,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农业和制造业的不断淘汰,使得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工资水平普遍较高,而农业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工资水平较低。

(2)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打工,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这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3)教育资源不均衡: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好,而另一些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这导致了高等教育背景的人才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5.解决对策(1)税收制度:通过调整税收制度,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同时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税率,以缩小收入差距。

(完整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完整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精选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目录一、数据质量 (3)1、抽样设计 (3)2、拒访率比较 (3)3、人口统计学特征 (4)二、收入和储蓄 (5)1、家庭收入 (5)2、家庭储蓄 (5)三、非金融资产 (6)1、房产 (6)(1)自有住房拥有率 (6)(2)拥有住房数量 (6)(3)人均居住面积 (6)(4)住房价值 (7)(5)住房负债 (7)2、汽车 (8)(1)汽车拥有率 (8)(2)汽车品牌分布 (8)3、工商经营 (8)(1)工商项目拥有 (8)(2)经营负债 (8)(3)信贷约束 (8)(4)教育与创业 (9)四、金融资产 (9)1、金融资产总量 (9)2、无风险资产占比高 (9)3、炒股盈亏的“二八”法则 (10)4、炒股盈亏的年龄效应 (10)5、金融市场参与差异大 (11)6、股票市场参与和风险态度成正比 (12)7、民间金融市场参与城乡趋同 (12)五、家庭负债 (12)1、家庭负债值得关注 (12)2、教育负债比例高 (13)3、家庭支付方式多元化 (14)4、信用卡方便交易 (14)六、家庭财富 (15)1、家庭财富分布不均 (15)2、城乡家庭财富差距大 (16)3、家庭资产分布不均 (16)七、保险和保障 (17)1、汽车保险的赔付率偏低 (17)2、汽车保险的逆向选择明显 (18)3、我国人口老年抚养比高,社会负担重。

(18)4、医保中的道德风险 (18)八、家庭支出 (19)1、消费支出城乡差距大 (19)2、远亲和近邻 (19)3、家庭礼金支出 (20)九、家庭教育 (20)1、义务教育效果明显 (20)2、大学扩招效果显著 (21)3、教育平等 (22)4、高等教育国际化 (23)5、教育回报高 (23)十、其他部分 (23)1、性别比例 (23)2、剩男剩女 (24)3、中小企业与就业 (24)一、数据质量1、抽样设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的抽样方案采用了分层、三阶段与规模度量成比例(PPS)的抽样设计。

警惕!中国家庭收入差距悬殊折射的问题有哪些?

警惕!中国家庭收入差距悬殊折射的问题有哪些?

警惕!中国家庭收入差距悬殊折射的问题有哪些?/city/2012-12/11/content_3076193.htm昨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

报告结论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该调查报告出来之后就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应,网友表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悬殊,大部分人群基本生活保障出现问题!!股市期市_熊走了:西南财经大学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

表明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悬殊!!大部分人群基本生活保障出现问题!!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新京报评论:【高基尼系数警示收入分配改革拖不得】12月9日,西南财大下属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基尼系数为0.61。

基尼系数0.4是衡量收入差距是否在可接受程度的“红线”。

中国贫富差距已到了值得警惕的地步。

可自从2000年公布中国基尼系数为0.412之后,国家统计局再也没有公布过具体数字。

北京姜甘霖:0.61的基尼系数,数据明确、发人深省,中国的贫富差距到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局面。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专题发布会——基尼系数和失业率”报告显示中国2010年基尼系数达到0.61,高于全球平均0.44的水平。

城乡二元结构、灰色收入以及社会资源的严重不公平配置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始作俑者周凯莉: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发布,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

基尼系数0.61意味着,当有家庭睡着稻草铺盖,有的家庭已经拥有了私人飞机。

我不是经济学家,但切身感受的确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思维:西南财大发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报告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

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2年12月9日中国·北京一、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及分解1.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经济学用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计算1,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

表1: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城乡差异总体城镇农村GINI 系数0.61 0.56 0.60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为0.59,中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7,而西部地区的基尼系数较低,为0.55。

表2: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区域差异东部中部西部GINI 系数0.59 0.57 0.55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在全世界处于较高位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2010年全球基尼系数平均为0.44。

1我们将收入小于0的家庭去掉,同时去除最高和最低收入的1%的家庭。

2数据来源:/indicator/SI.POV.GINI2.基尼系数的分解根据收入的来源对基尼进行分解,观察每一部分收入对整体基尼系数贡献率。

总的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工商业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这三项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分别为49.3%、17.4%和23.3%。

表 3:按收入来源分解占总收入比重对基尼系数贡献率总体工资收入41.9% 49.3%农业收入11.2% 2.6%工商业收入14.2% 17.4%投资收入 6.3% 7.5%转移性收入26.5% 23.3%城镇工资收入47.8% 53.0%农业收入 2.1% 0.6%工商业收入14.2% 17.1%投资收入7.7% 9.0%转移性收入28.1% 20.4%农村工资收入25.3% 33.1%农业收入36.4% 22.4%工商业收入14.1% 19.4%投资收入 2.3% 2.3%转移性收入21.9% 22.7%比较各项收入占比与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如果某项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大于其占总收入的比重,则说明该项收入拉大了总体收入差距。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统计方法述评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统计方法述评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统计方法述评作者:李林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32期摘要: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而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估计结果各不同,因此,拟对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统计采用不同方法的相关质疑进行综述。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住户调查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2-0003-01 在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分配不公现象趋于严重,无论是在经济研究中还是在统计工作中,都存在对中国收入分配统计了解得不够充分、理解得不够准确的问题,集体体现为对我国居民收入总额的低估和对收入分配差距程度认识的不一致。

一、述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同估计结果2012年12月9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根据其住户调查,计算并公布2010年反映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数值为0.61。

紧接着,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3—2012年反映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据此可知,全国的基尼系数在2003年为0.479,之后逐年连续上升,到2008年达到最高点的0.491,其后几年有所回落,到2012年降为0.474。

北京大学课题组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测算2012年反映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8。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同估计结果呢?笔者认为,要对比分析不同的基尼系数,就要准确比较和评价产生基尼系数背后的住户调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住户调查都是以调查住户的收入为目的的。

所以,笔者仅从居民收入水平和差距的全国和城乡代表性的角度对上述住户调查进行考察,从而正确认识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二、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首先是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

在2013年城乡统一住户调查实施之前,国家统计局的住户调查由农村和城镇住户调查两个独立的住户调查组成。

其优势是样本量非常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2年12月9日中国·北京一、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及分解1.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经济学用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计算1,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

表1: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城乡差异总体城镇农村GINI 系数0.61 0.56 0.60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为0.59,中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7,而西部地区的基尼系数较低,为0.55。

表2: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区域差异东部中部西部GINI 系数0.59 0.57 0.55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在全世界处于较高位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2010年全球基尼系数平均为0.44。

1我们将收入小于0的家庭去掉,同时去除最高和最低收入的1%的家庭。

2数据来源:/indicator/SI.POV.GINI2.基尼系数的分解根据收入的来源对基尼进行分解,观察每一部分收入对整体基尼系数贡献率。

总的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工商业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这三项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分别为49.3%、17.4%和23.3%。

表 3:按收入来源分解占总收入比重对基尼系数贡献率总体工资收入41.9% 49.3%农业收入11.2% 2.6%工商业收入14.2% 17.4%投资收入 6.3% 7.5%转移性收入26.5% 23.3%城镇工资收入47.8% 53.0%农业收入 2.1% 0.6%工商业收入14.2% 17.1%投资收入7.7% 9.0%转移性收入28.1% 20.4%农村工资收入25.3% 33.1%农业收入36.4% 22.4%工商业收入14.1% 19.4%投资收入 2.3% 2.3%转移性收入21.9% 22.7%比较各项收入占比与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如果某项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大于其占总收入的比重,则说明该项收入拉大了总体收入差距。

比较后,可以发现工资性收入、工商业收入、投资性收入的差距拉大了总收入的差距;农业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缩小了总收入的差距。

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1.9%,但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却达到了49.3%。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家庭的农业收入占比为36.4%,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却只有22.4%,增加农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可以减轻农村收入不平等状况。

二、家庭收入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1. 转移性收入拉大城乡差距根据CHFS的数据估算,2010年中国城镇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为7.2万元,是农村家庭的2.5倍。

从各项收入对城乡差距的贡献来看,生产性收入的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农业生产收入贡献了27%,这反映了农村的劳动生产回报率远低于城镇。

表4:中国家庭收入城乡比较城镇家庭农村家庭城镇/农村平均收入(元)71,515 28,392 2.51.工资性收入26,723 7,028 3.82.生产经营收入:21,502 15,346 1.4--2.1农业收入1,294 9,177 0.1--2.2工商业收入20,208 6,169 3.33.投资性收入:5,667 654 8.74.转移性收入:17,623 5,365 3.3--4.1退休、养老、住房公积金、贫困补贴13,341 2,434 5.5--4.2人情往来等4,282 2,931 1.5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退休金收入的差距占城乡家庭收入差距的25.3%,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拉大了城乡差距。

与城镇相比,农村的养老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

根据CHFS报告显示,2010年农村户籍人口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仅有34.5%,而城镇户籍人口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则高达87.0%。

并且领取了养老保险和退休金的城镇家庭的年退休、养老金收入为3.3万元,而农村只有1.2万元。

图1是城乡的收入结构比较,反映家庭收入来源的占比情况。

由图可知,工资收入和农业收入分别是城乡家庭收入来源的主要部分。

图1:城乡家庭收入结构2. 东、西部收入差距来源于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家庭与中、西部地区家庭收入差距明显,东部家庭总收入是中、西部家庭的2.7倍左右,中部和西部家庭收入差距较小。

表5按照东、中、西部地区划分的家庭收入进行了比较。

在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家庭平均工商业收入为2.2万元,是市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9倍左右。

东、西部差距主要源于工资性收入和工商业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的差距贡献了东、西部差距的41%,工商业收入贡献41.7%。

其次,转移性收入的差距也贡献了东、西部差距的17.5%;而农业收入则减小了东、西部差距。

表5: 中国家庭收入比较:按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西平均收入(元)73,228 25,408 26,567 2.81.工资性收入26,405 7,209 7,402 3.62.生产经营收入:25,380 10,000 10,878 2.3--2.1农业收入3,518 4,736 8,480 0.4--2.2工商业收入21,862 5,264 2,398 9.13.投资性收入:5,623 696 649 8.74.转移性收入:15,820 7,504 7,639 2.1--4.1退休、养老、住房公积金、贫困补贴11,577 4,165 5,119 2.3--4.2人情往来等4,243 3,338 2,519 1.7图2比较家庭收入结构的区域性差异。

东部家庭工资性收入占比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农业收入占比较高。

0%5%10%15%20%25%30%35%40%45%50%47%5%14%8%19%8%30%23%17%3%14%13%29%32%10%3%17%10%东部中部西部图 2:东中西部家庭收入结构三、低收入家庭的特征1.农村贫困家庭低收入原因多元化造成农村贫困家庭收入较低的原因很多,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户主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是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

健康水平较差的农村家庭,其收入水平不容乐观,根据CHFS的调查,户主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家庭,其家庭年收入为12,960元,是户主身体状况良好家庭的1/3。

表6:户主健康状况和农村家庭收入情况健康水平良好一般较差收入(元)35,893 23,957 12,960其次,没有社保是农村贫困家庭境况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原因。

由下表,有养老保险和退休金的农村家庭是没有养老保险的家庭年收入的1.8倍左右,而有医疗保险的家庭年收入是没有医疗保险的1.4倍左右。

表7:社会保障和农村家庭收入情况有无有无养老保险收入(元)36,022 20,512有无医疗保险收入(元)27,931 19,294最后,农村家庭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也是导致收入较低的重要原因,从数据来看,农村教育差异导致的收入差异很明显,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也越高。

表8:受教育程度和农村家庭收入情况户主受教育程度收入(元)小学及以下15,880初、高中29,470中专、大专55,780本科及以上125,2132.低教育是导致城镇贫困家庭收入低的关键对于城市贫困家庭,收入较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根据CHFS的数据来看,户主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家庭,其年收入为2.6万左右,约为户主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家庭收入的1/4。

表9:教育程度与城市家庭收入情况户主受教育程度收入(元)小学及以下26,374初、高中45,171中专、大专70,107本科及以上116,216四、如何解读高基尼系数从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再分配前的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

1.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1)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来看,高基尼系数的出现是一个常见现象。

市场经济改革、贸易的自由化和技术升级进程的不断加深,往往伴随着不平等的进一步加重。

1996年,马来西亚的GDP增速达7.3%,其基尼系数为0.49,达到其峰值水平;2000年墨西哥保持着5.1%的GDP增长率,其基尼系数则高达0.51;2003年,阿根廷的经济以7.9%的增长率高速发展,同期全国基尼系数攀升至0.55。

表10:世界各国基尼系数峰值及GDP增长率3国家年份基尼系数GDP增长率(%)马来西亚1996 0.49 7.3墨西哥2000 0.51 5.1阿根廷2003 0.55 7.9(2)收入差距通过二次分配可以减小以拉丁美洲为例,20世纪90年代开始,阿根廷的不平等程度持续上升,2003年人均GDP达到6,565美元,GINI系数高达0.55;随后,阿根廷政府2002年开始了大规模的转移支付,政策范围覆盖了20%的贫困家庭,收入差距逐步降低。

墨西哥同样如此,1994年,墨西哥在人均GDP达到5,242美元时基尼系数攀升至0.52。

墨西哥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转移支付政策,其中,旨在支持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扶贫项目“Progresa”覆盖了全国约50万家庭。

203数据来源:mundi index(/facts/indicators/SI.POV.GINI/compare?country=cl#country=ar:cl:do:jo:kz:my:mx )及世界银行(/data?qterm=GDP+2000&language=ZH-HANS&format=)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墨西哥的失业率开始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0.52下降至2006年的0.48。

巴西在1989年人均GDP为6,565美元,其基尼系数高达0.63。

为了降低收入差距,巴西政府实施的转移支付项目使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9%;其中,旨在改善儿童教育状况和成年人健康状况的“Bolsa Familia”项目,覆盖了约110万家庭,占全国贫困家庭的50%,巴西的基尼系数从20世纪开始逐步下降。

图3:拉美国家的基尼系数变动情况2.高基尼系数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由其边际劳动生产率决定,由于个体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初次分配导致的收入不均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

首先,不包括垄断行业和公务员家庭的基尼系数仍然很高。

根据CHFS的数据,在不包括非市场竞争部门工作的家庭的情况下,总体基尼系数为0.60,城镇和农村分别为0.57和0.58。

这与全样本计算的基尼系数相差无几,说明非市场竞争部门的高收入并不是造成中国巨大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

现阶段中国巨大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市场竞争部门的收入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