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2024年最新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2024年最新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状况已成为社会关注重点。
为了解中国家庭金融的现状和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家庭金融调查,并将在本报告中详细呈现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家庭存款和投资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普遍存在较高的储蓄率,超过80%的家庭拥有稳定的存款储蓄。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家庭投资的多样化趋势也逐渐显现。
除了传统的股票、债券和基金投资外,房地产、黄金等实物资产也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
数字货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显示了家庭投资结构的多元化趋势。
二、家庭负债情况尽管家庭储蓄率较高,但家庭负债情况也引起关注。
调查显示,约30%的家庭存在一定程度的贷款负担。
房贷是最主要的债务来源,其次是汽车贷款和信用卡透支。
小额贷款、P2P借贷等新型债务也逐渐增加。
家庭债务的增加可能导致家庭财务风险增加,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干预。
三、家庭理财规划和保险意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家庭理财规划和保险意识尚待提高。
大部分家庭缺乏完善的财务规划,对于家庭资产和收支情况缺乏清晰的认识。
家庭保险覆盖率较低,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等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建议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强家庭理财和风险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家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理财能力。
四、家庭金融教育需求调查还显示,家庭金融教育需求迫切。
虽然金融知识普及率有所提升,但大部分家庭仍然存在金融投资和理财知识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在新兴金融产品和投资方式上,家庭普遍存在盲目跟风和风险意识不强的情况。
有必要在学校、社区和媒体等平台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家庭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
五、家庭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结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家庭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1.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对小额贷款、P2P借贷等新型债务的监管,减少家庭金融风险。
2. 加强家庭金融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知识,提高整个社会的金融素养。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累积,家庭金融问题也不断受到关注。
为了了解中国家庭金融情况,同时为政府提供科学的经济政策建议,我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调查,以下是我们的研究结果。
一、家庭收入状况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81,284元人民币,农村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27,642元人民币。
其中,城市家庭的收入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型经济的崛起。
而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较低,主要是由于农业的低效率和传统经济模式的限制。
二、家庭储蓄情况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年储蓄额为22,815元人民币,农村家庭的平均年储蓄额为18,248元人民币。
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很高,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和家庭责任感。
此外,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储蓄政策的宣传力度,也有助于提高储蓄率。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家庭的储蓄额较高,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家庭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
三、家庭负债情况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年负债额为31,972元人民币,农村家庭的平均年负债额为11,482元人民币。
家庭负债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创业的梦想。
此外,政府的贷款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提高了家庭的财务状况。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隐患——家庭负债逐年增加,这也需要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保持警惕。
四、家庭金融知识普及情况我们发现,中国家庭对金融知识的了解不足。
仅有不到3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具有较高的金融素养。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算是那些认为自己具有较高金融素养的人,其表现也不如预期。
这就提示我们,对金融教育的普及和加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府应当切实提高金融教育的合法性,正确引导人们对金融理财的认知。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家庭金融问题有其特殊性,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
首先,中国家庭的储蓄率过高,政府也应该积极地改变这种局面,倡导家庭适当消费、拓展个人消费空间。
中国家庭金融的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的调查报告背景和目的在中国,人们越来越注重家庭理财,对家庭金融状况的了解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国家庭金融状况的调查,以了解人们在家庭理财方面的行为和偏好,以及他们的金融状况和信心。
调查方法我们在中国全境范围内随机抽样,最终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问卷。
问卷涵盖了以下主题:家庭收支状况、家庭财富状况、家庭理财行为、金融产品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等。
调查结果家庭收支状况•53%的受访者家庭年收入在10万~50万元之间。
•31%的受访者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元。
•16%的受访者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元。
家庭财富状况•48%的受访者家庭有存款,其中存款在10万元以下的占43.5%。
•28%的受访者家庭有房产,其中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只有2%。
•11%的受访者家庭有股票、基金等投资。
家庭理财行为•48%的受访者家庭每月都会进行理财。
•27%的受访者家庭会选择固定收益产品来理财,而仅有5%的受访者会选择股票、基金等高风险产品。
•4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理财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仍需要提高。
金融产品偏好•70%的受访者偏好较为保守的投资方式,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定。
•21%的受访者偏好稳健型投资方式。
•9%的受访者偏好积极型投资方式。
风险承受能力•31%的受访者表示对家庭理财的决策非常谨慎,只愿承担极低的风险。
•50%的受访者表示有能力接受一定的风险去获取更高的回报。
•1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投机心理,愿意冒更高的风险去获得更高的收益。
结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家庭对于理财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年收入较高的家庭中,理财意识和行为更为普遍。
大多数家庭更愿意选择保守的投资产品,同时也明白长期投资的重要性。
然而,部分受访者在理财知识上需要提升,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更加合理地进行投资。
对于金融机构,应该依据上述调查结果,推出更为符合家庭需求的理财产品,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理财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https://img.taocdn.com/s3/m/2d708ec167ec102de3bd8924.png)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XX第1篇:1、调查设计CHF密由样设计:经济富裕地区的样本比重相对较大,城镇地区的样本比重相对较大,城镇富裕家庭占比较大,样本的地理分布比较均匀。
数据核查:事后对所有受访者进行回访。
拒访率:CHFS的拒访率低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调查的拒访率。
数据代表性:人口统计学方面,CHF斓查数据在家庭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方面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比较一致,其中城市人口比例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有差异。
在居民收入总额上,CHF拚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居民收入总额、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总额、人均收入方面比较一致,在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内部构成上二者差距比较大。
国内有影响力的家庭调查数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
PPS: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它是一种使用辅助信息,从而使每个单位均有按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被抽中概率的一种抽样方式。
PPS抽样是指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
2、家庭人口和工作特征20XX年CHF涝羊本数据显示平均家庭规模为2、94人。
少儿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23: 100,劳动年龄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0、5: 100,老年人口的男女性别小于1、无论是根据人口老龄化指标1还是指标2都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少儿抚养比低于老年抚养比,且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高于农村。
根据CHFSa据,我国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高达63、58%年龄组越低的人群高学历的比例越高。
根据CHFSa国城市剩男、剩女的比例41: 62,农村为59: 38、企业雇佣的劳动力占从业人员的比例高达62%其中38、44%&私营或个体企业工作,大力发展工商业可能是解决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大力支持私营或个体企业的发展,中国劳动力就业压力将可能得到缓解。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管理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中国家庭的金融状况和理财观念,本调查报告旨在全面分析中国家庭金融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户家庭参与。
问卷内容包括家庭收入状况、支出情况、金融资产和负债情况、投资理财方式和金融知识水平。
三、家庭收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收入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
70%的家庭每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其中有20%的家庭每月收入超过1万元。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收入较低,每月不足2000元。
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家庭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的现状。
四、家庭支出情况调查发现,中国家庭的主要支出项目包括:食品、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和娱乐等。
其中,食品和住房占据了家庭支出的较大比重。
另外,教育和医疗费用也是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
虽然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家庭存在支出压力。
五、金融资产和负债情况调查显示,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存款、股票、债券和房产等。
其中,存款是绝大多数家庭最主要的金融资产形式。
此外,调查还发现,部分家庭存在信用卡债务和房贷等负债问题。
六、投资理财方式根据调查结果,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方式主要包括:存款、股票、基金、债券和房产等。
由于大部分家庭的金融知识水平较低,很多人选择了相对较简单且相对安全的投资方式,如存款。
同时,还有部分家庭将投资重点放在房产方面,认为房地产是最稳妥的投资方式。
七、金融知识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中国家庭的金融知识水平整体较低,但人们对于金融知识的重视程度在提高。
约30%的受访者表示有较强的金融知识,同时有80%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
八、问题和建议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家庭收入差距较大,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中产阶级群体。
其次,部分家庭的支出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医疗领域。
(完整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精选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目录一、数据质量 (3)1、抽样设计 (3)2、拒访率比较 (3)3、人口统计学特征 (4)二、收入和储蓄 (5)1、家庭收入 (5)2、家庭储蓄 (5)三、非金融资产 (6)1、房产 (6)(1)自有住房拥有率 (6)(2)拥有住房数量 (6)(3)人均居住面积 (6)(4)住房价值 (7)(5)住房负债 (7)2、汽车 (8)(1)汽车拥有率 (8)(2)汽车品牌分布 (8)3、工商经营 (8)(1)工商项目拥有 (8)(2)经营负债 (8)(3)信贷约束 (8)(4)教育与创业 (9)四、金融资产 (9)1、金融资产总量 (9)2、无风险资产占比高 (9)3、炒股盈亏的“二八”法则 (10)4、炒股盈亏的年龄效应 (10)5、金融市场参与差异大 (11)6、股票市场参与和风险态度成正比 (12)7、民间金融市场参与城乡趋同 (12)五、家庭负债 (12)1、家庭负债值得关注 (12)2、教育负债比例高 (13)3、家庭支付方式多元化 (14)4、信用卡方便交易 (14)六、家庭财富 (15)1、家庭财富分布不均 (15)2、城乡家庭财富差距大 (16)3、家庭资产分布不均 (16)七、保险和保障 (17)1、汽车保险的赔付率偏低 (17)2、汽车保险的逆向选择明显 (18)3、我国人口老年抚养比高,社会负担重。
(18)4、医保中的道德风险 (18)八、家庭支出 (19)1、消费支出城乡差距大 (19)2、远亲和近邻 (19)3、家庭礼金支出 (20)九、家庭教育 (20)1、义务教育效果明显 (20)2、大学扩招效果显著 (21)3、教育平等 (22)4、高等教育国际化 (23)5、教育回报高 (23)十、其他部分 (23)1、性别比例 (23)2、剩男剩女 (24)3、中小企业与就业 (24)一、数据质量1、抽样设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的抽样方案采用了分层、三阶段与规模度量成比例(PPS)的抽样设计。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1. 引言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家庭金融作为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家庭的财务安全和国家经济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家庭金融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对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相关金融产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报告将对中国家庭金融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2. 调查目的和方法2.1 调查目的本次家庭金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家庭的金融状况,包括家庭财务状况、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债务情况等,以及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使用情况。
2.2 调查方法本次家庭金融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使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覆盖了中国各地的不同家庭。
3. 调查结果和分析3.1 家庭财务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国家庭的财务状况良好。
约80%的家庭表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能满足基本的日常消费需求。
然而,也有一部分家庭在财务状况上较为困难,特别是收入偏低的家庭。
3.2 金融资产配置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主要通过银行储蓄和股票市场来配置金融资产。
大约70%的家庭表示拥有储蓄账户,而股票市场参与度较低,仅约10%的家庭表示拥有股票投资。
3.3 债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中国家庭表示拥有一定程度的债务。
其中,住房贷款和消费贷款是最常见的债务类型。
3.4 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较高。
特别是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较为迫切。
4. 结论和建议通过对中国家庭金融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大部分中国家庭的财务状况良好,但也需要关注收入偏低的家庭的财务困难问题。
•应该进一步推动金融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提高家庭的风险分散能力。
•需要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家庭金融素质,使家庭更加理性地使用和配置金融资产。
•应该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中国家庭对于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家庭金融也越来越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无疑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并探究报告所反映的家庭金融状况与发展趋势。
一、家庭金融现状报告指出,中国家庭金融状况总体呈现出了不平衡的局面。
一方面,城镇地区家庭的资产情况相对较好,农村地区则普遍存在着资产薄弱、负债率高的情况;另一方面,高端收入家庭的财务状况相对优秀,而中低收入家庭则倾向于存在着还款压力大等财务风险。
此外,报告还指出了一些家庭金融领域的风险。
例如,一些家庭存在着无节制消费、存款稳健度不足等不良习惯和状况,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较高的消费压力和经济风险。
二、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为何引起广泛关注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发布,一方面向公众解释了家庭金融的现状,披露了相关数据,方便个人、家庭和企业做出更好的金融决策。
另一方面,对于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调查报告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和服务计划。
作为一项富有参考价值的研究,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已经成为全国各行业及投资者所关注的核心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讨论金融政策和预测风险的研究中。
此外,民间投资者和普通消费者也关注着这些数字,以保护自己的金融状况为出发点,寻找最佳的投资机会。
三、发展趋势家庭金融是自然经济与金融体系加速转化的必然结果之一。
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现代家庭金融已经成熟,包括了多种金融服务和产品,例如房贷、车贷、消费金融等。
有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人口约有1.2亿家庭,从中抽样调查出来的结果趋向积累财富,更好地规划家庭预算和理财安排。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金融行业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总之,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发布,为公众带来了宝贵的数据和参考,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正在加快金融体系和家庭金融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精选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目录一、数据质量 (3)1、抽样设计 (3)2、拒访率比较 (3)3、人口统计学特征 (4)二、收入和储蓄 (5)1、家庭收入 (5)2、家庭储蓄 (5)三、非金融资产 (6)1、房产 (6)(1)自有住房拥有率 (6)(2)拥有住房数量 (6)(3)人均居住面积 (6)(4)住房价值 (7)(5)住房负债 (7)2、汽车 (8)(1)汽车拥有率 (8)(2)汽车品牌分布 (8)3、工商经营 (8)(1)工商项目拥有 (8)(2)经营负债 (8)(3)信贷约束 (8)(4)教育与创业 (9)四、金融资产 (9)1、金融资产总量 (9)2、无风险资产占比高 (9)3、炒股盈亏的“二八”法则 (10)4、炒股盈亏的年龄效应 (10)5、金融市场参与差异大 (11)6、股票市场参与和风险态度成正比 (12)7、民间金融市场参与城乡趋同 (12)五、家庭负债 (12)1、家庭负债值得关注 (12)2、教育负债比例高 (13)3、家庭支付方式多元化 (14)4、信用卡方便交易 (14)六、家庭财富 (15)1、家庭财富分布不均 (15)2、城乡家庭财富差距大 (16)3、家庭资产分布不均 (16)七、保险和保障 (17)1、汽车保险的赔付率偏低 (17)2、汽车保险的逆向选择明显 (18)3、我国人口老年抚养比高,社会负担重。
(18)4、医保中的道德风险 (18)八、家庭支出 (19)1、消费支出城乡差距大 (19)2、远亲和近邻 (19)3、家庭礼金支出 (20)九、家庭教育 (20)1、义务教育效果明显 (20)2、大学扩招效果显著 (21)3、教育平等 (22)4、高等教育国际化 (23)5、教育回报高 (23)十、其他部分 (23)1、性别比例 (23)2、剩男剩女 (24)3、中小企业与就业 (24)一、数据质量1、抽样设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的抽样方案采用了分层、三阶段与规模度量成比例(PPS)的抽样设计。
初级抽样单元(PSU)为全国除西藏、新疆、内蒙和港澳地区外的2585个市/县。
第二阶段抽样将直接从市/县中抽取居委会/村委会;最后在居委会/村委会中抽取住户。
每个阶段抽样的实施都采用了PPS抽样方法,其权重为该抽样单位的人口数(或户数)。
CHFS首轮调查的户数设定为8000——8500户。
从可操作性角度出发,各阶段样本数设定如下:首先,根据城乡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末端抽样的户数(即从每个居委会/村委会抽取的户数)设定在20-50户之间,其平均户数约为25户;其次,在每个市/县中抽取的居委会/村委会数量为4;最后可以计算得到抽取的市/县个数约为8000÷(4×25)=80。
表1列出了抽取的80个市县样本与总体的人均GDP描述统计。
可以看出,样本与总体在人均GDP的分布上是非常接近的。
表1:总体和80个市县样本人均GDP分布人均GDP均值标准差中位数Q25 Q75 峰度偏度总体17334.8 17736.9 11370 7173 20263 3.2 17.64 样本17809.2 19336.3 11349 7232 21143 3.5 20.41 注:Q25和Q75分别表示25%和75%的分位数2、拒访率比较表2列出了CHFS与国内外调查数据拒访率的比较。
就国内调查而言,CHFS比CHARLS 分别低3.75%、5.22%和6.19%。
需要注意的是,2008年CHARLS的调查只涉及甘肃和浙江两个省份,而2011年CHFS调查涵盖25个省份,两者的拒访率进行直接比较可能存在偏差。
三个国外数据库都与CHFS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其调查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家庭的资产、收入和支出等,尤其是SCF,是与CHFS直接可比的调查项目。
从表2可以看出,SCF、CEX和SHIW三个调查的拒访率都在25%以上。
与CHFS直接可比的SCF调查拒访率更是在30%以上。
这表明CHFS的拒访率与国外同类调查相比,处在很低的水平上,进一步表明了CHFS调查组织工作的高效率与高质量。
表2:CHFS与国内外调查的拒访率比较调查项目时间拒访率备注国内调查CHFS 2011 总体:11.6%不计算空户样本城市:16.5%农村:3.2%CHARLS 2008 总体:15.2%不计算空户样本预调查城市:20.7%农村:10.1%国外调查SCF 2007 AP Sample List Sample 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美国)32.2% 67.3%CEX 2005 Interview Diary 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美国)25.5% 29%SHIW 2008 43.9% Survey Household Income and Wealth(意大利)3、人口统计学特征CHFS数据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国家统计局的公布的数据非常一致,表明CHFS样本完全具有全国代表性。
表3的第一部分列出了CHFS调查的总人口数量、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以及经过权重调整后的城市人口比例。
与此对应,表3也汇报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全国总人口、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就家庭规模而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市和农村家庭规模分别为2.89人和3.98人,CHFS 权重调整后的城市和农村家庭规模分别为3.03人和3.76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CHFS 与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家庭规模都具有一致性。
同时,CHFS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人口平均年龄分别为38.09岁和36.87岁,二者也非常接近,可知CHFS调查样本的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与全国人口年龄结构分布相一致。
就男性占总人口比例而言,CHFS和国家统计局统计出的男性比例分别为50.7%和51.4%,二者相差无几。
按照特定地区是城镇地区还是农村地区来计算城市人口比例,1则计算出的CHFS中城市人口比例为51.4%,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指标非常一致。
表3的最后一部分给出人均收入的比较。
CHFS比统计局的数据高出2.39%。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CHFS与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得出的家庭规模、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人均收入都具有广泛的一致性,CHFS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结论是有可靠依据的。
表3:CHFS与统计局人口结构的比较指标国家统计局CHFS 2011年总人口数1,347,350,000 29,324城市691,190,550 15073(按地区计算)10,403(按户口计算)农村656,159,450 14251(按地区计算)18,921(按户口计算)城市人口比例0.513 0.514(按地区计算)0.369(按户口计算)家庭规模城市 2.89 3.03 农村 3.98 3.76 平均年龄36.87 38.09 男性比例0.514 0.507人均收入14586元14934元农村6877元7045元城市21819元22196元1这意味着样本中属于农村地区的居民都定义为农村居民;相应的,属于城镇地区的居民都定义为农村居民。
对特定地区是农村还是城市地区的定义来自国家统计局地区编码资料。
注:CHFS各指标的计算都进行了抽样权重的调整,CHFS每户家庭样本代表45947个家庭。
二、收入和储蓄1、家庭收入表4:家庭收入分布均值中位数城镇71546 27200农村2760610000合计52087 17615数据显示,家庭收入均值为52087元/年,其中,城镇庭和农村家庭分别为71546元/年和27606元/年。
根据CHFS调查数据,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现象非常严重。
处于收入分布90%以上分位数的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占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6.96%。
表5汇报了这些高收入家庭各项收入在所有家庭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经营收入的76.85%被处于收入分布90%以上分位数的家庭所有,经营收入不均现象最为严重。
表5:处于收入分布90%以上分位数的家庭各类收入占比所占比例总收入56.96%经营收入76.85%投资收入67.21%工资收入55.57%转移收入43.15%农业收入31.95%2、家庭储蓄总储蓄占总收入的19.25%,低于依据宏观数据计算出来的储蓄率,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从储蓄的分布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
55%的家庭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处于收入分布90%以上分位数的家庭储蓄率为60.6%,其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
处于收入分布95%以上分位数的家庭的储蓄率为69.02%,其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61.6%。
因此,中国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收入。
现行促进消费的政策对广大民众的影响不大。
因此,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提高广大民众的收入水平以减少收入不均。
三、非金融资产1、房产(1)自有住房拥有率表6:自有住房拥有率全国城乡地区城市农村东部中部西部拥有自有住房户数(户)7566 3412 4112 3477 2377 1754自有住房拥有率(%)89.68 85.39 92.60 87.35 94.42 90.41在调查样本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
城市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农村家庭拥有自有住房率为92.60%。
东、中、西部地区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分别为87.35%、94.42%、90.41%。
世界平均住房拥有率为63%,美国为65%,而日本为60%,我国自有住房拥有率处于世界前列。
(2)拥有住房数量表7:拥有不同住房数量家庭占比(%)城乡地区城市农村东部中部西部1套69.05 80.42 71.31 80.27 84.272套15.44 12.20 15.08 14.03 8.033套以上 3.63 2.10 4.12 1.16 0.80城市户均拥有住房已经超过了1套,为1.22套,农村户均拥有住房为1.15套。
拥有一套住房的城市家庭占69.05%,拥有两套住房的城市家庭占15.44%,拥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城市家庭为3.63%。
而在农村,80.42% 的家庭拥有一套住房,12.20%的家庭拥有两套住房,2.10%的家庭拥有三套住房。
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地区71.31%的家庭有一套住房,15.08%的家庭有两套住房,4.12%的家庭有三套以上住房。
中部地区80.27%的家庭有一套住房,14.03%的家庭有两套住房,1.16%的家庭有三套以上住房。
西部地区84.27%的家庭有一套住房,8.03%的家庭有两套住房,只有0.80%的家庭有三套以上住房。
(3)人均居住面积表8: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城市农村均值中位数均值中位数人均建筑面积(平方米)38.89 30 49.04 36人均使用面积(平方米)33.76 26 39.57 30城市人均建筑面积为38.89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为33.7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