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嵩县九仗沟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预测
河南省九仗沟金矿床金矿物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河南省九仗沟金矿床金矿物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王颖辉;韩东;潘柏东;刘海娇;张爱超;辛国涛;刘广新【期刊名称】《黄金》【年(卷),期】2022(43)7【摘要】九仗沟金矿床位于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区,为断裂控制的破碎蚀变带型—细脉浸染型金矿床。
通过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金矿物形态及粒度特征,发现矿石中的金多为自然金,形态不规则,呈角砾状、板片状、麦粒状和枝杈状,且以角砾状为主,板片状、麦粒状次之。
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褐铁矿、白云石等,金的主要赋存状态为包裹金、裂隙金,以细粒金和微粒金为主。
黄铁矿的w(Co)/w(Ni)值显示成矿与岩浆热液有关。
根据金成色与成矿年代、成矿温度与成矿深度的关系可知:金成色越高,成矿时代就越早,成矿温度就越高,形成深度也就越大。
通过电子探针测定金矿物成分,计算金成色,发现金矿物种类为自然金,金成色最低为758,最高为931,平均值为871。
认为九仗沟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中深源,由岩浆热液作用形成,属于中温岩浆热液矿床。
【总页数】6页(P3-8)【作者】王颖辉;韩东;潘柏东;刘海娇;张爱超;辛国涛;刘广新【作者单位】辽宁省冶金地质四〇四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1;P618.51【相关文献】1.山西堡子湾—九对沟金(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2.延边东部杨金沟金矿床成矿时代与成矿物质来源3.富金斑岩型铜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高氧化岩浆-流体演化4.辽东岫岩地区金家东沟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5.辽东岫岩地区金家东沟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嵩县庙岭金矿床矿化地质特征分析

地理研究·GEOGRAPHY河南省嵩县庙岭金矿床矿化地质特征分析牛育天 杨雨薇(通讯作者) 辜 鹰(吉林省长春市测绘院 ,吉林 长春 130000)摘要:庙岭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熊耳弧后裂陷盆地中、马超营深大断裂以北,是华北陆块南缘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区域内金矿床类型复杂,庙岭地区金矿床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共同控制。
通过分析成矿时期及成矿围岩蚀变、不同金属矿化的耦合关系来初步确认本地区的金矿初步成因。
关键词:矿化;构造;庙岭地区1、矿区地质特征庙岭金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外方山断隆区西南部,北西西-近东西向马超营大断裂北侧的南北向断裂带上。
庙岭地区发育有简单的单斜褶皱,以及弱张扭性断裂,这些构造条件为成矿提供了矿液运移的基础。
1.1构造构造区内褶皱较为不发育,仅发有一北东向的单斜褶皱。
近南北向断裂很发育,近东西向、北东向断裂次之,北西向断裂少量产出。
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仅局部有矿化出现,未形成工业矿体。
金矿化伴随着两个方向的断裂交叉处产生,部分形成金矿体。
近南北向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断裂,控制着本区金矿床的分布和规模。
从构造产物、产状、形态及其他特征分析,近南北向断裂具三次大的构造活动:第一期为拉张运动期,早期台阶状转折断裂端元充分的显示了这一期的断裂构造演化,构造带内的角砾岩磨圆度极差呈尖角状;第二期以压力破碎改造期,断面非平滑状,这一期的角砾岩经二次改造呈现较好的磨圆;第三期为不均匀应力作用期,断面因受到不同方向应力,在应力作用方向出现擦痕,这一期改造期间出现泥砾岩。
本区成矿期后,有后期断裂构造活动形迹产出,但表现不强烈。
表现有两种形式:其一,多为沿原断裂构造面顺层滑动的复合(复活)断裂,该类断裂仅使矿体产生破碎,构造产物为构造角砾岩、碎裂岩、断层泥砾岩等,其成分为矿石角砾或碎粉,原矿体无论沿走向或倾向仍连续延伸,或仅局部有顶、底板附近围岩角砾混入,使矿体有所贫化。
嵩县西北地区金矿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嵩县西北地区金矿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邵克忠;王宝德
【期刊名称】《河南地质》
【年(卷),期】1992(010)003
【摘要】本区拟提出七个成矿预测区。
产出的一系列爆发角砾岩型金矿床、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石英脉-角砾岩型钼铅(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应是同源、同期、不同成矿空间的统一体,统称为“祁雨沟式”金矿床。
【总页数】7页(P161-167)
【作者】邵克忠;王宝德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2.5
【相关文献】
1.嵩县栗子沟金矿区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浅析 [J], 许成林;秦雪云
2.河南省嵩县槐树坪金矿床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 [J], 王炯辉;陈良;苏蔷薇;王浩然;刘云飞;来守华
3.河南省嵩县万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J], 孔宏杰;张宇宏;程喜梅
4.嵩县三道沟金矿的成矿作用分析 [J], 孙春霞;贠鹏超
5.河南省嵩县九仗沟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预测 [J], 杨贺杰;秦战营;王素爽;荣李莎;秦军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嵩县山金矿业九仗沟金矿资源核查报告(可编辑)

嵩县山金矿业九仗沟金矿资源核查报告(可编辑)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九仗沟金矿资源核查地质报告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五月河南省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九仗沟金矿资源核查地质报告单位: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广德总经理、项目负责:董金奎总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 庞绪成项目核查组成员:董金奎、庞绪成、耿怡智、李万忠、马悦、孙双文、秦军强审核人: 赵可广编写人: 庞绪成耿怡智李万忠秦军强报告提交时间:二零零九年五月目录1 目的任务 22. 项目概况 32.1 基本情况 32.2地质概况 52.2.1区域背景 52.2.2 矿区地质 72.2.3 矿体特征 102.3建设条件 113 资源量核查结果 133.1完成工作量 133.2新钻孔结果 143.3坑道重新取样分析结果对比 153.4钻孔重新取样分析结果对比 163.5矿体对比 173.6测量系统误差及勘探线方位 173.7资源量对比 184结论 22附表1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汇总表 23附表2矿体块段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24 附表3矿体块段厚度、品位、资源量计算表 25 附表4九仗沟金矿单工程矿体厚度、品位计算表 32 附表5嵩县山金九仗沟金矿样品外检结果表 40 附表6嵩县山金九仗沟金矿样品内检结果表 41 附表7新施工钻孔编录表 43附图目录:嵩县山金九仗沟金矿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一中段地质平面图二中段地质平面图三中段地质平面图四中段地质平面图五中段地质平面图 1线地质剖面图 4线地质剖面图 5线地质剖面图储量/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ZK0004钻孔柱状图 ZK0502钻孔柱状图 ZK0002钻孔柱状图 ZK0003钻孔柱状图 ZK1801钻孔柱状图 ZK0303钻孔柱状图1 目的任务嵩县九仗沟金矿成立于2002年。
2008年9月20日,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以协议受让方式获得其70%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2008年12月8日经工商部门批准,嵩县九仗沟金矿改制为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9日开始企业交接,组织巷道清理、测绘;25日完成选矿试验样取样,年前恢复出残矿。
河南省嵩县牛头沟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浅析

河南省嵩县牛头沟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浅析摘要:牛头沟金矿是嵩县金牛公司的一个探矿区,结合牛头沟金矿以往地质资料和实地工作资料,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分析,为该地区确立找矿方向和寻找相以类型矿床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类型;牛头沟金矿;河南嵩县1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
牛头沟金矿位于小章沟-白土塬古火山构造带北部,五丈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属1-A-甲大环形异常带内。
出露地层为长城系熊耳群焦园组下段(Chj1)和中段(Chj2),区内褶皱简单,地层呈单斜产出,倾向南东。
区内岩性为安山岩类、安山玢岩类、英安岩类、流纹班岩类及粗面岩类。
2)构造。
矿区位于熊耳山断隆东南翼,褶皱构造简单。
地层呈单斜产出,总体倾向南东,局部北东或南南东,倾角5°-45°,一般10°-25°,变化较大,主要为古火山构造及断裂构造所致。
矿区断裂发育,大小共有11条,最长的M14横贯矿区中部,全长大于3 km,矿区内控制长度1615 m,根据断裂走向,结构面力学性质,及控矿特征,矿区内断裂可分为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四组。
北西向断裂横贯矿区,是主要的控矿断裂,北东向断裂错断了北西向断裂。
其余各组断裂,不甚发育,蚀变矿化甚微。
3)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三种,即熊耳期火山岩,华力西期正长岩、正长斑岩,燕山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它们喷出岩,脉岩、侵入岩的形成式存在。
4)围岩蚀变。
矿区热液活动沿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三组断裂发育,分布于断裂带内及两侧围岩中,蚀变种类多、强度大,蚀变方式包括面型浸染、脉状、网脉状、团块状、透镜状等交代充填。
由于不同方向构造的性质差异,其蚀变类型也相差悬殊。
2矿床成因随着熊耳山地区金矿大规模勘查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和测试成果。
现就牛头沟金矿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将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河南嵩县九丈沟金矿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意义

河南嵩县九丈沟金矿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意义
秦军强;曲伟勋;周宇乐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年(卷),期】2022(12)7
【摘要】九丈沟金矿是豫西地区开发最为成功和效益最好的金矿床之一。
矿区主要出露长城系熊耳群安山岩类。
频繁活动的中新生代岩浆侵入和发育的断裂构造背景使其具有光明的找矿前景。
金矿体主要受断裂蚀变带控制。
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的关系最为密切。
综合金矿石与矿区及区域主要岩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对比、Y-Ho关系和LREE/HREE-REE关系研究,认为岩浆侵入活动与成矿的关系最为密切。
【总页数】10页(P987-996)
【作者】秦军强;曲伟勋;周宇乐
【作者单位】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洛阳;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郑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河南嵩县祁雨沟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2.河南嵩县栗子沟金矿地质地球特征及成因讨论
3.河南嵩县磨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4.河南嵩县磨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5.河南省嵩县龙潭沟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河南省嵩县是一个著名的金矿矿区,而油篓沟金矿床则是该区域比较值得关注的一处产矿地段。
本文将针对油篓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区域的矿产开发提供一些帮助。
一、地质特征1.岩性油篓沟金矿床位于濮阳地块和中坝地块的交界处,矿体内主要岩石类型为变质岩,主要包括片麻岩、角闪岩、石英脉岩等。
2.构造该矿床位于南华造山运动东西构造带上,属于典型的变形-熔化-深成-浅成过程的岩浆作用类型,因此在构造特征上表现为明显的岩浆活动。
3.矿体油篓沟金矿床主要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矿体具有强烈的拉张应力作用。
矿脉宽度普遍在2-5厘米之间,洞穴状脉和肢状脉均有产出。
二、控矿因素1.地质因素岩石类型、构造特征、矿体特点等地质因素是油篓沟金矿床的重要控制因素。
变质岩的出现使得该地区具有了充分的成矿基础,而复杂的构造演化则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矿床成因油篓沟金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其成因类型包括高温热液、岩浆热液和后期再生等成矿作用类型。
这些成因作用不仅加速了矿物物质的吸附集聚和堆积沉积,同时也为矿体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温度和物质环境。
3.构造特征矿床的构造特征对于成矿作用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油篓沟金矿床在地质演化中受到了多次构造活动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是断层活动。
油篓沟金矿床多数矿体都分布在硬斗岩层旁的断层夹层中。
4.热液作用由于受到岩石的热液作用,矿体内的金矿石自然而然地被富集和聚集起来,形成了丰富的金矿体。
因此,热液作用也是油篓沟金矿床的控制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床是一处具有独特地质特征和丰厚的矿产资源的矿床。
岩性、构造、矿体、矿床成因、构造特征和热液作用等因素对其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形成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开发时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针对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可为该矿区的矿产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河南省嵩县九仗沟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预测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作者简介:杨贺杰(1983—),女,硕士,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就职于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1成矿地质背景九仗沟位于河南嵩县南30km 处,行政区划属于嵩县大章乡。
区域上地层呈单斜产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岩群的深变质岩系、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的一套中基———中酸性火山岩、第三系河湖相沉积和第四系。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断裂构造有NNE 向和NWW 向等多组,其中以NWW 向组内的马超营断裂规模最为宏大。
金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产于近东西向及其北东向次级断裂破碎带中,构成不同规模的金矿床。
区域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具有多期次的特点,岩浆侵入作用比较发育,燕山期侵入岩主要为中深成相和浅成相酸性花岗岩类,是与区内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
2矿床特征2.1矿体特征金矿体赋存于F 1构造蚀变带中,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严格受F 1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矿体总体走向10°-30°,倾角47°-70°,主矿体位于构造带中心的内蚀变带内,分支复合、膨大收缩现象普遍。
工业矿体多分布于控矿断裂走向拐弯处和倾角变化较明显处。
矿体厚度与产状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矿体倾角变陡时,厚度大,当矿体倾角变缓时,矿体变薄。
2.2矿石组成2.2.1矿石的矿物成分及含量经对光薄片鉴定分析,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方铅矿、褐铁矿、自然金、自然银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高岭石、钾长石、方解石、绿帘石、绿泥石等。
2.2.2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石中除Au 外,主要成分为SiO 2、Al 2O 3、S、Ag 等。
矿石中SiO 2含量为68.02%-70.12%,K 2O+Na 2O 含量1.07%-1.25%。
这反映了在热液交代蚀变过程中SiO 2加入,而K、Na 的离子成分被带出之特征。
3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3.1矿床成因区内熊耳群火山熔岩形成于靠近大陆边缘的陆内张裂环境,熔浆来源于上地幔及下地壳,在喷发、喷溢过程中携带成矿元素存在于火山岩系中,随着温度降低或地壳物质的混染,火山岩浆开始熔离分异成不相熔的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嵩县九仗沟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预测
【摘要】九仗沟金矿区属于我国主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矿床受区域性近南北向构造控制,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良好。
矿体受构造控矿规律的影响,呈脉状赋存于f1深大断裂蚀变带内及附近。
矿体倾角47°-70°,空间上呈舒缓波状延伸,膨大收缩、分支复合现象较普遍。
区域成矿预测理论及地球化学异常信息表明,在矿体下部存在较大的延伸,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矿床。
【关键词】成矿预测;控矿规律;九仗沟金矿;嵩县
1 成矿地质背景
九仗沟位于河南嵩县南30km处,行政区划属于嵩县大章乡。
区域上地层呈单斜产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岩群的深变质岩系、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的一套中基——中酸性火山岩、第三系河湖相沉积和第四系。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断裂构造有nne向和nww向等多组,其中以nww向组内的马超营断裂规模最为宏大。
金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产于近东西向及其北东向次级断裂破碎带中,构成不同规模的金矿床。
区域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具有多期次的特点,岩浆侵入作用比较发育,燕山期侵入岩主要为中深成相和浅成相酸性花岗岩类,是与区内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
2 矿床特征
2.1 矿体特征
金矿体赋存于f1构造蚀变带中,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严格受f1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矿体总体走向10°-30°,倾角47°-70°,主矿体位于构造带中心的内蚀变带内,分支复合、膨大收缩现象普遍。
工业矿体多分布于控矿断裂走向拐弯处和倾角变化较明显处。
矿体厚度与产状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矿体倾角变陡时,厚度大,当矿体倾角变缓时,矿体变薄。
2.2 矿石组成
2.2.1 矿石的矿物成分及含量
经对光薄片鉴定分析,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方铅矿、褐铁矿、自然金、自然银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高岭石、钾长石、方解石、绿帘石、绿泥石等。
2.2.2 矿石的化学成分
3 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
3.1 矿床成因
区内熊耳群火山熔岩形成于靠近大陆边缘的陆内张裂环境,熔浆来源于上地幔及下地壳,在喷发、喷溢过程中携带成矿元素存在于火山岩系中,随着温度降低或地壳物质的混染,火山岩浆开始熔离分异成不相熔的熔体。
由于金多赋存在硫化物熔体中,金可直接随硫化物沉淀在造岩硅酸盐矿物的间隙中,形成浸染状矿石,也可随硫化物熔体相迁入流体相中。
赋金硫化物熔体沿裂隙运移,金可直接随硫化物沉淀在造岩硅酸盐矿物的间隙中,从而,金得到初步富集。
在燕山期构造-岩浆热事件作用下,循环的大气降水和部分岩浆水等流体及岩浆活动提供的热液及热动力条件,使先形成的“矿胚”重新活化、转移,沿低压扩容带-断裂构造带运移,伴随着温度的降低,在构造破碎带等开放空间充填交代断层岩(角砾岩),金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最后形成中低温热液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3.2 成矿规律
3.2.1 构造控矿规律
九仗沟金矿体赋存在f1断裂构造带内,f1断裂既是成矿热液的运矿通道,又是储矿构造。
区域上,矿化主要发生在蚀变构造破碎带产状突变、断裂带拐弯处及产状由陡变缓等部位。
同时,由于f1断裂受马超营断裂的影响,在近南北方向上受水平上的挤压应力作用,构造应力造成的容矿空间不同及成矿动力环境的差异,使断裂构造裂隙系统对矿化具有控制作用。
矿体在构造带中膨大收缩、分支复合现象普遍,主矿体多呈似层状、不规则厚脉状产出,空间上呈舒缓波状延伸。
3.2.2 岩石强度差异化控矿规律
金矿体形成于破碎带形成之后,在成矿期后,f1断裂带发生多期次活动,由于在成矿期内燕山期花岗岩的侵入作用使成矿热液沿构造带活动,热液蚀变导致矿体部分岩石坚硬,不易破碎;而矿体两侧的断裂带及围岩相对硬度较小,在历次成矿后运动中外蚀变带发生多次破碎,局部风化的断层带还形成厚达2-5m膨润土,导致钻探施工中,每当遇到矿体顶、底板破碎带时,出现塌孔等事故。
而
在钻探到矿体时基本无事故,岩心完整,也可借以判断和指导矿体施工中的见矿情况。
3.2.3 矿体侧伏规律
受构造运动方向影响,矿体在f1内向nnw方向侧伏,侧伏角约60°。
这一规律不仅在九仗沟金矿,在整个九仗沟断裂控制的东湾、店房采区也存在,用本规律指导周边及深部地质探矿,将有效地增加工程布置的合理性,提高勘查工程的命中率。
4 成矿远景预测
4.1 断裂构造有利于矿体赋存
本区的主要控矿断裂具有区域控矿构造性质,九仗沟金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是f1断裂构造带。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及相关物探资料分析,f1构造带地表出露长超过6km,延深可达数千米,因此,向矿体深部,尤其在矿体侧伏方向的延伸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4.2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有利
4.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3.1 异常元素分布指示深部有找金的远景
4.3.2 异常元素在矿体上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矿体定位预测
【参考文献】
[1]胡受奚,等.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任富根,李惠民,殷艳杰,等.地区熊耳群的地质年代学研究
[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j].2002,25(1):41-47.
[3]河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1:5万大章幅、嵩县幅、河峪北半幅、木植街北半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郑州:河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1990.
[责任编辑: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