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社会考点29-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解放战争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考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考点)
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群众基础和有生力量。
瑞金 → 冲破四道封锁线 → 强渡乌江 → 解放遵 义城(召开遵义会议) → 四渡赤水 → 巧渡金沙 江 →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翻雪山、过草地 → 陕北吴起镇会师 → 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红军长征
1.时间: 1934.10-1936.10 2.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5.1,遵义会议 3.重要事件:
目 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
土地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1925 1919 1921.7 1924 1926
解放战争
1945.8-10月 19341947.6 1940 1938 1948-1949 1949.10 1927.8 1928 1931.9 1936 1946.6 1937.7 1945.9 12月
(4)说明四场战争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结果如何?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如何一步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的。
时 间
1926北伐战争 1928
土地革命 1927战争 1937 1931抗日战争 1945
1946解放战争 1949
结果 打倒列强,推翻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形 北洋军阀统治, 式上统一全国,在一定 程度上打击了列强 统一全国 在农村建立根据 建立了我党的武装力量, 地,走农村包围 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城市、武装夺取 取得了人民的支持,一 政权 定程度打击了地主阶级。 打败日本侵略者,提高 打败日本侵略者, 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共 争取反法西斯战 产党扩大了实力和影响 争胜利 力。 打倒国民政府和 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赶 帝国主义,解放 走了美帝国主义。建立 民主共和国,中国人民 全中国 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2017-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7-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渡江战役D. 平津战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期间,解放军按“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顺序,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使千年古都免于战火的破坏,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故选D。

2.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①《武昌起义》②《鸦片战争》③《大决战》④《开天辟地》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③④②①D. ②④①③【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

正确的顺序是:鸦片战争——武昌起义——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大决战,故选B。

3.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

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周恩来的史实。

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重庆谈判都与周恩来有关,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故选D。

4.(如图所示)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

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

请问这一军事行动有何重大意义?()A. 粉碎了国民党速战速决的计划B. 打破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 标志着国民党军政权的垮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C。

5.被毛泽东誉为“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是()A. 百团大战B. 千里挺进大别山C. 三大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史实。

北伐战争知识点总结

北伐战争知识点总结

北伐战争知识点总结《北伐战争》是初二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一场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北伐战争,欢迎大家阅读。

北伐战争必考知识点1、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和旁边的导入框中的对联):(1)时间:1924年5月(2)地点:广州黄埔。

(3)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办学宗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5)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北伐战争:(1)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主战场:湖南、湖北。

(5)经过:〈1〉: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浮主力。

〈2〉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3〉福建战场:攻入浙江,上海。

(6)结果:北伐胜利进军(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1〉建立黄埔军校,创建国民革命军。

〈2〉国共合作,成功有力推动北伐战争的进行。

〈3〉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英勇善战,冲锋在前。

(8)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4月,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9)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北伐战争重要知识点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017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社会考点29-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解放战争解析

2017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社会考点29-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解放战争解析
1926——1927、蒋介石 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 一路向两湖进攻,一路取闽浙,一路直趋江西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1.在湖北贺胜桥等地,国民革命军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 迅速占领武汉三镇;【铁军——叶挺独立团】2.打败吴佩孚后, 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攻占了南京;3.革 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的历程,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伐 战争 土地革 命战争
1931年
抗日 战争
解放 战争
1919年 1921年 1924年
1927年
1945年
1949年
五 四 运 动
中 国 共 产 党 成 立
合作的原因(背景) 1、内忧外患:国际:一战之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政治经济的控制和
2、中国共产党: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共反帝反封 3、国民党: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需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为一个有力的政党。 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 4、国际力量: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
时 过 目
间 程 的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前来“督剿”的 蒋介石,通电全国,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时间、地点: 1935年1月,贵州遵义
遵 义 会 议
内容: 1、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后成立三人小组)

初二历史备考知识:北伐战争

初二历史备考知识:北伐战争

初二历史备考知识:北伐战争推荐文章八年级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试教学反思热度: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热度:初二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题热度:初二历史鸦片战争同步练习题热度:会考历史复习资料:伟大的抗日战争热度:北伐战争,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二历史《北伐战争》的备考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初二历史备考知识: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1)时间:1926年(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6)胜利进军: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国民革命失败原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初二历史备考知识:新文化运动1.开始时间:1915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2017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社会考点26-辛亥革命

2017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社会考点26-辛亥革命

(二)考试要求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 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 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与社会》的考查突出综合性和人文 性,《思想品德》的考查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
版权所有-
《历史与社会》
主题三:发展的选择
▲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九上社会部分
【考点26】简述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b)
现在的复习, 既是期末复习,
也是中考复习!
版权所有-
【考点26】简述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
【考点26】简述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
兴中会——1894、檀香山、孙中山、第一个、振兴中华 中 国 同 盟 会 的 成 立
1905年 1.时间: 日本东京 2.地点: 孙中山 3.创立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革命纲领: 后来发展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的成果和结果
①1912年1月1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 临时大总统。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的政策、措施: 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一 系列政治法令、财政金融政策,采取了一些发展文化、教 育的措施。 ③1912年2月12日 清帝溥仪被迫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了。 ④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 被袁世凯窃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考点26】简述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

初中历史知识点-北伐战争

初中历史知识点-北伐战争

初中历史知识点:北伐战争·北伐战争1926年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民战争。

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

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胜利。

但是,蒋介石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北伐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

·北伐战争经典例题【题文】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两党关系分分合合。

请结合下列不同主题的材料回答问题(8分)。

【历史上的合作】材料一: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

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望的。

——节选自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最后关头”演说(1)第一次国共合作有哪些具体表现?(2分)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1分)其破裂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2)材料二所说“在此安危绝续之交”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1分) “举国一致”实现后,国共两党建立起抗日组织的名称叫什么?(1分)【历史上的对峙】材料三: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3)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举行武装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事件?有何意义?(2分)(1) 创办黄埔军校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2) 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下列有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黄埔军校的建立②黄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是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③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④某影片中出现了“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的镜头,这是再现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⑤第一次合作完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

2017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社会考点28-中共诞生和革命新道路

2017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社会考点28-中共诞生和革命新道路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容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 义 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内 意
(三)秋收起义
背景: 八七会议上决定进行秋收起义
时间: 1927年9月
地点: 湘赣边 毛泽东 领导人: 目标: 长沙
结果: 失败,转向农村
秋收起义 意义: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14 金华】2013 年 12 月 26 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纪念日。 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下列有关他的 叙述正确的有( A ) ①1921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 ②1945年8月参加重庆谈判 ③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南昌起义 ★
时 间 1927年8月1日 地 点 江西南昌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意 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七会议
目 时 的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间 1927年8月7日 地 点 湖北汉口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意
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 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型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
新的奋斗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的革命道路 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革命道路 新的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的革命成果 建立了新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5.12.9 北平 “一二·九”运动 一·二八事变,第十九路军 蔡廷锴、蒋光鼐奋起抵抗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 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西安事变
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内容: 1、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后成立三人小组)

遵义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左”
议 意义: 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
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
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意义
1、极大鼓舞了工农大众,推动了国民革命 2、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 3、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 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结合当时中国形势,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国共合作在全国造就了大革命的形势; ②制定了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取得战争主动权; ③正义之战,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④将士英勇作战,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⑤军阀间相互猜忌,陷于严重分裂的极端脆弱局面; ⑥苏联在军事、物质上的帮助。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 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3、土地革命
背景:当活时异的常中困国苦,;绝为大 了多 满数 足农 农民 民没 的有 土土 地地 要或 求者 。只有很少的贫瘠土地,生
内容:废在除分了配封时建,剥实削行的 抽土 多地 补制 少度 、, 抽没 肥收 补地 瘦主 的的 原土 则地 。分给农民。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 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2、北伐战争
政权基础:1925年,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基础:
条件/背景 组建国民革命军;群众基础: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时间、领导人 1926——1927、蒋介石
B 勇作战的将领是( ) A.李宗仁 B.叶挺 C.彭德怀 D.贺龙
【2016杭州】材料二:每一场革命都有自身的传奇。中国共产党在开辟革命 新道路历程中也不例外。“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 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 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险象环生的战斗。”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2)这一“传奇”是指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2016年是该“传奇”胜利结 束多少周年?举出这一“传奇”过程中“险象环生”的战斗事例2例。(4分)
时间:1931.9.18
地点:沈阳
九一八
日 本
事变

经过:柳条湖村—北大营—沈阳城(不抵抗政策) 结果:不到半年时间,占领东北三省 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序幕。
部 一·二八 侵 事变 华
时间:1932.1.28 地点:上海 结果:击退日军的多次进攻(第十九路军 蔡廷锴、蒋光鼐)
1、通过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的主张,事实上确立了
合作内容: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2、确定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
合作意义: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合作成果:创立黄埔军校(1924.广州);展开国民革命运动,进行北伐战争
合作破裂:11992277..47..1125//上 武海 汉
红军长征(1分) 80周年(1分) 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 等。(任写两例即可,2分)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 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二、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背景
(一)日本方面: 历史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多次发动 侵略中国的战争; 根本原因:日本卷入经济危机,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为转嫁 危机,缓和国内矛盾,加快了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学以致用
【2014舟山】“这支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军队从南中国出发时有
8.6万人,到陕北时只剩下不到6000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是( D )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红军长征
【2014温州】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
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华北 概况:占领东北后,日军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
事变 影响:民族危机加深,全国掀起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东北人民: 组织东北抗日义勇军
亡全 运国 动掀
中国共产党:主 一张 致建对立外全;国促抗成日西民安族事统变一和战平线 解, 决要求停止内战、
的起 新抗
爱国学生:
高日 潮救
国民党官兵 (军队):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长征精神为红军长征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 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4、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时间、地点: 1935年1月,贵州遵义
2. 教训
(1)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 领导权。
(2)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 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重点提醒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北伐战争: 时间、目的、对象、 路线、战果、铁军、 意义
背景/原因
②张学良、杨虎城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 ③日军侵略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民族矛盾激化,全国掀起
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时 间 1936年12月12日 地 点 西安
过程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前来“督剿”的 蒋介石,通电全国,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目的 中共态度 结果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 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重点提醒
陕西--1935.10 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甘肃--1936.10 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
四川
贵州--1935.1 内容--意义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4.10 开始长征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 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4、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根本原因: 党内推行“左”倾错误主张
时间: 1934.10 -1936.10
路线: 瑞金

1934.10开始
遵义会议
四渡
目的 北伐对象 北伐路线 战略
结果
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
一路向两湖进攻,一路取闽浙,一路直趋江西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1.在湖北贺胜桥等地,国民革命军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 迅速占领武汉三镇;【铁军——叶挺独立团】2.打败吴佩孚后, 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攻占了南京;3.革 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B 与此诗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 B.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
C.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016义乌】1926年12月到1927年1月,全国各地先后有56位将军宣
布加入国民革命,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直接
C 引起上述情形的历史事件是( )
(二)中国方面: 1、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2、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忙
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 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2、日本侵华的过程、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1935.1转折 赤水
巧渡金沙江(跳 出敌人的包围圈)

飞夺泸 爬雪山、 1935.10陕北吴起镇会师
定桥
过草地 (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历史意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三大主力 会宁会师 1936.10 胜利结束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考点29】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的历程,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伐 战争
土地革 命战争
抗日 战争
解放 战争
1919年 1921年 1924年
五中

四国

运共

动产







1927年
南 昌 起 义
1937年
七 七 事 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