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人物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范例

独断专行
秦始皇在统治过程中,表现出强 烈的个人独断和专制倾向,他往 往不听取他人的意见,一意孤行, 这种个性也导致了他的统治出现
了一些问题。
残暴无情
秦始皇在巩固统治的过程中,采 取了极其严厉的手段,包括焚书 坑儒、强迫百姓修建工程等,这 些行为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和牺牲。
社会影响
1 2
个人品质
道德品质
评价历史人物的个人品德,如 诚实、勇敢、节俭等。
领导能力
评价历史人物的领导才能,如 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 力等。
学识修养
评价历史人物的学识和修养, 如文化素养、学习能力、思维 能力等。
人格魅力
评价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如 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等。
社会影响
社会稳定
评价历史人物对社会稳定的贡献,如 维护社会秩序、平息动荡等。
社会影响
创造就业机会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发展 为中小企业和个体户提 供了大量的销售和创业 机会,同时也创造了大 量的就业岗位。
提升消费者福利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普及 降低了商品价格,丰富 了商品种类,提高了消 费者的购物体验和福利。
推动社会进步
马云的成功激发了更多 人追求创业梦想,推动 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进步
评价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如推动社会改革、促进社会公正等。
民生福祉
评价历史人物对民生福祉的改善作用, 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条件 等。
国际影响
评价历史人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 位,如扩大国家影响力、推动国际交 流合作等。
03
范例一:秦始皇
历史贡献
统一六国
秦始皇通过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手段, 成功统一了战国时期的六国,结束了 数百年的分裂状态,为中国的统一和 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评价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评价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古代历史学名著之一。
其中包含大量关于历史人物的记载,这些人物的评价多种多样,有赞扬的,也有批评的。
本文将以史记中的历史人物评价为主题,通过对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分析,来探讨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一、项羽:豪气干云,初入史册而赢得众人赞誉史记中,项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他被赞誉为“东方之虎”,豪气干云,英勇无敌。
在史书中,项羽不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而闻名,而且他还充满了热血、豪迈和英雄主义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项羽也被批评为好大喜功,抱着“困兽犹斗”的心态,最终导致了刘邦取代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王者。
项羽犹如一颗烟花,绚烂而短暂,他的故事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历史佳话,同时也是一个警示,不要被一时的豪情蒙蔽了双眼。
二、刘邦:智勇双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中对刘邦的评价一直非常高。
他是刘家军人中的佼佼者,精于用兵,善于安邦定国。
在战争和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刘邦展现了他出色的智慧和勇气,最终建立起了汉朝,成为历史上的一代英雄。
刘邦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战争策略,更在于他对人民的政策。
他采取了许多温和的措施,减轻了农民的税负,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他正直、宽厚、豁达和勇敢的个性,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三、曹操:谋略过人,善于运筹帷幄史记中对曹操的评价也有争议。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善于运筹帷幄,在混乱的时代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能力。
他推动了一系列农业、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并制订了一些有益于国家的政策。
然而,曹操的手段并不十分光明磊落。
他采用各种手段来保持自己的权力,甚至不择手段地对待政敌和百姓。
因此,他在民众中并不被广泛认同,被许多人视为妖魔鬼怪。
结语史记是我国古代历史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千变万化。
通过对史记中的历史人物评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形象与评价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形象与评价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培育了无数优秀的历史人物。
这些人物在当时不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后世也成为了榜样。
他们的形象与评价一直是历史学者和民众讨论的焦点。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角度讨论几位古代历史人物的形象与评价。
孔子: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人心中始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思想体系为后世的文化观念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天下之学”。
孔子的形象是一位传统和谐、敦厚可亲的老师,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然而,孔子也有不同的评价。
在封建思想盛行时期,孔子的形象被过分神化,成为一位庄严神圣的形象,让人感到遥不可及。
而在现代,一些人批评孔子崇拜封建制度,认为他的思想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实际上,孔子的思想体系具有时代特点,因此其评价也应该有所区分。
庄子:道德哲学的代表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被誉为“道家”典籍的代表。
他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一本无枝叶”,阐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了他的道德哲学。
庄子的形象是一个深度思考、超然物外的哲人。
然而,庄子的思想遭受了评价的困扰。
在行动派哲学家的眼中,庄子的思想过于抽象,缺乏行动指导,被挑战为“逍遥学派”。
而在后世道家思想的流传中,庄子被过于神化,形象不真实,失去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因此,庄子的形象与评价实际上存在争议。
秦始皇:强权下的统一者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绝对君主,他通过实行一系列改革政策,推广秦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
他的形象是一位冷酷、权力极大的统治者,让人想到强权和暴力。
然而,秦始皇的评价也多种多样。
在封建社会中,秦始皇被神格化,成为一位千古一帝的形象,对其所做所为视而不见。
而在现代,他被批评为暴君,被看成对于文化事业的摧毁者。
然而,无论是秦始皇作为一位影响巨大的政治家,还是其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在后世评价,都充满了争议。
唐太宗:中国文化黄金时期的代表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统治时期被誉为中国的“文化黄金时期”的代表。
中国古代人物的历史评价

中国古代人物的历史评价一、背景介绍中国自古就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在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古代人物各具特色,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人物的历史评价,回顾他们的成就和影响。
二、孔子: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誉为“至圣先师”。
他主张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爱”、“中庸”、“礼治”等重要理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规范和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经典著作《论语》等至今仍广为流传,在中国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
三、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奠基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他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秦朝统一”。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如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中国的统一和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然而,他的暴政和焚书坑儒的行为也引发了争议,其历史评价有赞有贬。
四、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唐朝时期极大地推动了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
她提倡平等和人才选拔,推行一系列政策,积极参与政务,使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然而,她的权力手段和争议性统治方式也给她的历史评价带来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五、文天祥: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诗人,在抗击元朝入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以《过零丁洋》等诗作表达了炽热的爱国情怀,被尊为永远的民族英雄。
他的言论和行动激励了广大民众,为中国历史增添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六、杨贵妃:美人背后的传说杨贵妃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美女,被称为“四大美女”之一。
她的美貌和才艺深深吸引了当时的皇帝,但她的存在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和传说。
她被赋予了神话色彩,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七、结语中国古代人物的历史评价各不相同,他们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和缔造者。
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以及其争议性行为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25位历史人物评价

中国历史上25位历史人物评价导语:古今中外均出现过不少叫世人难忘的「大人物」,他们各人成就俱不同,在国家社会上的、在科学上的、在军事上的、在音乐上的,甚至在精神层面上的,他们有以其高度著名的、有以其天分著名的、有以其领袖特质著名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代十大著名辩士,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中国历史上25位历史人物评价1、成吉思汗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一生,一把弯弓缔造蒙古汗国,不下马背纵横欧亚诸国;有人说他是东方战神,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
西方崇拜他的人赞美他是“全人类的帝王”,毛泽东称他为“一代天骄”;这个打破东西方壁垒、书写中国最大版图的巨人,就是史籍上被尊称为元太祖的成吉思汗。
2、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
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
3、毛泽东雄鸡一唱,天下大白,旭日东升,一位伟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天地万物瞬时蒸腾,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
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个将才的睿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个领袖的激昂。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历史的辉光泻在您的肩上,现代中国从此刻下了一个红色的姓名:毛泽东。
4、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5、张爱玲一个世俗女子,为了金钱而写作;一个脱俗之人,隐居在城市高楼之上。
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人心。
她悲天怜人,却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却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独标孤高。
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暗洒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
历史学家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评价历史人物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和贡献:历史学家会评价历史人物对其所处时代和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这包括他们在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所做的改革、创新和贡献,以及他们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推动和影响。
行为和决策:历史学家会评价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决策,包括他们的政治决策、外交政策、社会改革、军事行动等。
这些行为和决策会被分析其背后的动机、逻辑、效果和后果。
领导能力和才能:历史学家会评价历史人物的领导能力和才能,包括他们的智慧、胆识、决断力、组织能力、人际关系等。
这些特质对于一个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至关重要。
品德和道德:历史学家会评价历史人物的品德和道德,包括他们的诚实、正直、公正、勇气、宽容等品质。
历史学家会探讨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和道德选择,以及这些行为和选择对其所处时代和后世的影响。
评价的客观性:历史学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会尽可能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受到个人情感和政治立场的影响。
评价应基于对历史
事实和证据的分析和理解,而非主观偏见或先入之见。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历史学家会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为后人提供参考和启示。
历史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而被后世所赞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探讨他们的影响和价值。
1. 孔子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倡导儒家学说,强调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
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2. 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出生于希腊,是希腊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将领和征服者之一。
他积极推动希腊化文化的传播,将希腊文化融入到他征服的领土中。
他的征服活动不仅扩大了希腊的领土,也促进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出生于法国,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家和政治家。
他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战,将法国扩张到欧洲各地。
拿破仑普及了法典法,推动了现代法律体系的发展,并进行了许多政治改革。
尽管他最终失败了,但他对欧洲政治格局的改变和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仍然不可忽视。
4. 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出生于英国,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她推动了英国的政治和宗教改革,巩固了英国的国力和地位。
她积极支持探险和殖民活动,为英国的海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同时,她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化繁荣的推动者,支持剧院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5. 尼尔斯·玻尔尼尔斯·玻尔,1885年出生于丹麦,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
他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基础概念,对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理解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于自然界规律的认识。
他的贡献使得他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以上是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他们的杰出才能和伟大贡献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领导能力和科学贡献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后世人们学习和敬仰的对象。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思考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思考历史是人类前进的阶梯,历史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思考,不仅关系到对历史的认知,也涉及到对现实的反思。
在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注重客观性和历史背景,不能将现代的观念和价值观强加给过去的人物。
下面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别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思考。
一、政治领袖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不仅需要有才干和智慧,还需要拥有远见卓识和高超的领导能力。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政治领袖,如孙中山、毛泽东等,虽然有着不同的理念和思想,但是他们都曾经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他们的错误和缺点也不能被忽略。
比如,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缔造者邓小平,虽然有着伟大的功绩,但也存在着某些错误和缺点。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他们的成就和不足。
二、文化名人文化名人是我们文化传统宝库中的瑰宝,他们的文化意义不亚于政治人物。
李白、屈原、鲁迅等名人,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
评价文化名人,一方面要看他们的作品本身,另一方面也要看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
例如,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名人,诗人李白不仅有着精湛的诗歌才华,还有着奔放豁达的人生风采,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都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革命先驱革命先驱是历史人物中最为精彩的人物之一。
作为革命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他们既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鲜明的思想特色,也需要正确的策略和过人的勇气。
孙中山、毛泽东、文天祥等革命先驱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祖国同胞的支持,终于开创了中国革命成功的篇章。
虽然在某些问题上他们存在着争议,但是他们为革命事业的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四、科学家科学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贡献不仅在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也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世界级的科学家,不仅有着突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有着对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卓越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历史人物评价
——翟锡年、王斌、李国林
所谓历史人物,就是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对历史进程或社会某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
现行高中教材选取的历史人物是从积极意义上而言的,即在人类历史上对一定地区、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或在特殊领域作出特殊贡献的杰出人物。
一、教材解读基本模式
人物成长背景+登上历史舞台的主要作为+评价
背景,一般包括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就是重大历史事件爆发前,亦即重要历史人物等上政治舞台前国内(甚至有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家庭背景包括出身家世、家庭教育熏陶、个人性格品质。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社会背景在教材第一、二自然段,比较充分,家庭背景只说他登上秦王宝座和亲政,隐含了他出身贵族家庭,受到良好教育,果敢、机敏、残暴、好斗的性格,继承商鞅的治国策略和韩非的治国思想,先代君主累世一贯的兼并策略。
主要作为就是他登上历史舞台后所经历和主导的重大事件及其作用影响。
评价,即该人的历史地位和你对它的价值判断。
二、人物分类
1、政治家: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首领;奴隶制君主、帝王、能臣;封建制帝王、能臣、少数民族领袖;资产阶级政治家、无产阶级革命家、领袖。
2、军事家:古今中外历史上,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
3、思想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经济理论家等。
4、科学家:基础理论科学家,如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应用理论:农学家、医学家、建筑学家;综合理论科学家。
5、文学家:诗作家、词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等。
6、艺术家:画家、书法家、音乐家、雕塑家等。
三、评价标准
1、共同标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经受历史检验。
2、具体标准:
①政治家
A 军事民主制首领:在所在的地域从血缘政治向地域政治,即向文明社会转型中所作的贡献:民族融合、制度创设、文字发明、金属工具使用等。
B 奴隶制君主、帝王、能臣:在多大程度上扫荡氏族制残余,进行适应阶级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创设,出现政局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
C 封建帝王、能臣:政局,是否维护国家统一、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制度,是否进行政治、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完善;经济,是否促进生产力恢复发展,经济繁荣,解决迫切的民生问题;文化,文化政策是否开明和促进文化的发展进步;外交,对外政策是否开明和准确把握国际局势,维护国家利益。
民族,是否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团结和睦;统治者个人人格和品质。
D 资产阶级政治家:开国领袖,在多大程度上改革或扫除封建制度,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如何将启蒙思想家的国家蓝图转化为资本主义基本原则,进行政治制度的创新并给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留下宝贵遗产,还有个人人格和品质;守成领袖,在多大程度上完善制度,克服社会危机,其他基本同封建帝王、能臣。
E 少数民族领袖:统一整合本民族,建立政权、制度创设、学习其他民族先进的制度文化,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F 无产阶级革命家、领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理论创新:对人类历史的认识、革命的理由、手段、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个人的人格和品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者和实践者: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革命道路、方法、社会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建设道路,其他同封建帝王、能臣。
②军事家:在军事领域的特殊地位;军事思想的创新、继承和发展;军事实践,战略战术、重大战事的地位和影响;个人人格和品质。
③思想家:在思想领域的特殊地位;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思想对当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个人的人格和品质。
④不同领域的名家(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在各自领域的特殊地位;重大成就、作用和影响;钻研方法;个人人格和品质。
四、评价原则
1、标准的针对性:评价具体标准要与被评价者个人类别和从事领域相对应,亦即不能用政治类人物标准衡量其他类,反之亦然;如对政治类人物评价具体标准只是可能涉及的方面,要因人因史实而异,不能求全责备,千篇一律,即那人那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完成的程度如何,如开国的封建帝王,主要看他是否削平割据,实现统一,对前代制度的革新或新制度的创立,并采取措施巩固和维护统一,只要他做到了这些,就应主体上给予肯定;又如资产阶级革命家、开国领袖,看他是否领导人民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将启蒙思想家的国家构想转化为资本主义基本原则,只要他做到了这些,也应主体上给予肯定。
总之,开国的君主、领袖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社会问题,这都是后来者所要解决的问题。
2、叙述的客观性:对与行为主体相关的历史史实叙述要准确无误,不能根据自己感情好恶增减史实。
3、评价的合理性:首先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其次是实事求是,不因个人感情倾向隐恶长善,别立褒贬。
再次是将特定的人物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看他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时代主题或对具体领域的特殊贡献,用历史的眼光看他比前人多做了什么,不适用当今的标准要求他应该做什么,也就是不能用后一个时代人物的标准衡量前一个或几个时代的人物,比如古希腊罗马奴隶制下只能实行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不能要求他实行广泛的民主,对于封建君主可以要求开明专制,但不能要求他实行民主;用发展的眼光看他在当时已具备的条件下应做而没做的看他的局限性,比如秦始皇的治国思想未能适应战国晚期意识形态领域融合的趋势,将儒、道、法、墨、阴阳诸家思想结合,取其利于巩固统一和实现长治久安的长处,反而崇法灭儒,放大了法家思想中蔑视教化、冷酷无情的弊端,最终导致良好的中央集权郡县制还未发挥其优势便倒在农民战争的血泊之中,短命而亡,这才是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的局限性。
五、评价模式(方法)
1、分总式:分类要点(论)+分类史实及作用、影响(据)+定性+结论
分类要点,即将历史行为主体所主导或参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给予分类,描述他在该事件中的地位,也就是“论”,如关于华盛顿的评价要点:1、独立战争的领导者;2、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3、制定1787美国宪法的主导者和民主制度的设计者;4、美国早期内外政策的执行者和总统制度的完善者。
分类史实及作用、影响,就是证明“论”的“据”,仍如关于华盛顿的评价: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成为领导北美人民进行独立战争的旗帜;1787美国宪法确定了美国的联邦
制总统制共和制政体,形成美国的民主传统,为美国的发展强大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就任美国一、二任总统,任期内美国经济发展,政局稳定,国际地位提高,是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思想和政策的肇端者;完善总统制,形成美国总统只能连任两届的先例。
定性就是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如华盛顿是美国国父,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结论就是你对他的看法,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如华盛顿,他热爱祖国,不谋私利,不恋官位,为美国历史作出巨大贡献,不愧国父的称号,他高贵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
2、总分总式:定性+分类要点(论)+分类史实及作用、影响(据)+结论
六、评价示例
1、秦始皇(分总式)
①中国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缔造者:灭六国,结束五百多年分裂割据,实现统一,避免
了我国永久性分裂,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揭开秦汉大一统的序幕,自此统一称为中国历史的主流。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首创者: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
治模式,为后世各代中央和地方提供了可操作性极强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经验,利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③重要经济文化制度的总结推行者、重大工程的主导决策者:肯定封建土地私有制,维护先进
的生产关系,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统一和华夏族的形成。
凿灵渠、筑长城,为中国和世界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④制定《秦律》的决策者,奠定中国古代法律基础,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
展的成果,成为维护统一和集权制度的有力工具。
⑤暴政的实施者:法酷、赋重、役繁,速致民变,使秦二世而亡。
⑥综上看来,秦始皇是封建时代的千古一帝,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为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敢担当、有作为、善创新的精神值得称道,残暴、专断的品质应予批判;总之,秦始皇一生功过兼有,功大于过,总体应予肯定。
2、孔子(分总式)
①儒家学派创始人:创立“仁学”,提倡“仁”,重视“礼”,强调“中庸”,以仁爱、礼仪调节
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希望通过礼乐教化,提高民众素质,建立和谐社会。
使儒学成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注重礼仪、进取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他的思想折射的仁爱和谐、共享太平的精神具有超越阶级、时代的普遍意义,对于解决现代化中国和后现代化进程中的西方以及纷争的世界所出现的种种矛盾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②古代典籍的修订整理者:删定《诗》《书》《礼》《易》《春秋》,保存了古典文化,成为儒学主
要经典和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③开私人办学之先河:“有教无类”体现教育权利的平等性,提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知识迁
移的教学方法,学思结合、温故知新、诚实好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习“六艺”全面发展的思想为古代教育奠定基础,对近现代教育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④综上看来,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尽管其思想中含有等级观念、重男轻女、
轻视体力劳动等局限或糟粕,但丝毫不影响他作为中华文化代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