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近红外脑成像设备型号LabNIRS16
NeuViz 16 Classic产品信息

NeuViz 16 Classic产品信息1. 工作条件1.1 环境条件a) 环境温度:扫描室为18℃~24℃、控制室为18℃~28℃;b) 相对湿度:扫描室为30%~60%、控制室为20%~80%(不结露);c)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1.2 电源条件a) 电源电压值的允许范围为额定值380VAC的90% ~110%;b) 电源频率为50Hz,频率值的允差为±1Hz;c) 电源容量不低于50kVA;d) 电源电压负荷率不大于额定值的5%;e) 三相不平衡度不大于5%。
2. 系统性能2.1 图像噪声图像噪声应不大于0.35%(中心剂量不大于40mGy)。
2.2 CT 值的均匀性水的CT 值均匀性为±4HU。
2.3 CT 值的准确性空气:-990~-1010HU;水:-4~4HU。
2.4 高对比度分辨率头部中心剂量不大于40mGy:a) 高分重建CT图像中能分辨出15 lp/cm@0%、9 lp/cm@10%、5 lp/cm@50%;b) 标准重建CT图像中能分辨出10 lp/cm@0%、6.5 lp/cm@10%、4 lp/cm@50%。
体部中心剂量不大于20mGy:a) 高分重建CT图像中能分辨出15 lp/cm@0%、9 lp/cm@10%、5 lp/cm@50%;b) 标准重建CT图像中能分辨出10 lp/cm@0%、6.5 lp/cm@10%、4 lp/cm@50%。
2.5 低对比度分辨率头部中心剂量不大于40mGy:CT图像中应能分辨出模体中直径*********%、*********%、2mm@1%的孔。
体部中心剂量不大于20mGy:CT图像中应能分辨出模体中直径*********%、*********%、2mm@1%的孔。
2.6 运行噪声不大于70dBA。
2.7 伪影在水模的CT图像中不应有伪影。
2.8 图像重建速度图像重建时间应不低于1秒12幅。
医用电气设备 第2-71部分:功能性近红外光谱(NIRS)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说明书

ICS11.040.55CCS C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9706.271—202×医用电气设备第2-71部分:功能性近红外光谱(NIRS)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Part 2-71: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equipment(IEC 80601-2-71:2015,MOD)(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 ××- ××发布××××- ××- ××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录前言 (II)引言 (IV)201.1 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1)20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201.3 术语和定义 (2)201.4 通用要求 (5)201.5 ME设备试验的通用要求 (5)201.6 ME设备和ME系统的分类 (5)201.7 ME设备标识、标记和文件 (5)201.8 ME设备对电击危险的防护 (5)201.9 ME设备和ME系统对机械危险的防护 (5)201.10 对不需要的或过量的辐射危险(源)的防护 (6)201.11 对超温和其他危险(源)的防护 (6)201.12 控制器和仪表的准确性和危险输出的防护 (6)201.13 ME设备危险情况和故障情况 (13)201.14 可编程医用电气系统(PEMS) (13)201.15 ME设备的结构 (13)201.16 ME系统 (13)201.17 ME设备和ME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13)附录 (14)附录C (15)附录AA (资料性)专用指南和原理说明 (16)附录BB (规范性)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法估ME设备性能 (18)附录CC (资料性)引用基本原则 (26)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BrainScan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

# Data Analysis# Clinical research - adults 離 Neur odevelopment# Neurocognition - adults# Neonatal and pediatric reserach 參 Hardware Development # Multimodal Monitoring研究热点领域(数据来自国际fNIRS 学会)* BrainScan 所测激活功能区映射实例图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学探头贴附头皮,发射和接收多个波长的近红外光, 进而测量出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实现对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监测。
北京心灵方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 推出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BrainScan 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系统, 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了 国内空白。
fNIRS 探测原理光路图安全友好的光学脑功能成像新技术近年来,脑成像技术成为认知神经科学方 面研究的新宠。
作为光学脑成像技术之一的近红 外光谱技术,具有实时和非侵入性,时间精度 高,灵活,易用,低成本等优点,没有受试者限 制和使用场景限制,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安 全友好的脑成像技术,对现有的fMRI 等技术是一 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采用高性能光电 元器件,具有高导联、高敏感度、高稳定性的 特点。
Br ainScan 继承了fNIRS 技术的优点,同 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开发,拥有多种配置 供用户选择,满足教学、科研、临床不同需 求。
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是一种全新的基 于血氧的经颅光学成像技术,良好的时空间 分辨率,没有受试者限制和使用场景限制, 所以尤其适合特殊受试群体(儿童、老人、 病人等)和真实情境下(课堂、运动训练、 社会交互)的脑科学研究。
BrainScan 有可选的便携性配置,且不 受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可以进入社区或医院 为老年人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服务,测 量可以在亲和的使用环境中由家人陪伴完 成。
近红外的波长范围

近红外的波长范围1. 什么是近红外?近红外(Near Infrared, NIR)是电磁波谱中的一部分,波长范围通常是780纳米到2500纳米。
它处于可见光光谱的红色端,略长于可见光,但短于红外线。
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光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较强的穿透能力,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近红外的产生与探测近红外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例如电弧放电、激光器、LED等。
在生物医学、农业、食品检测等领域中,近红外光被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和成像。
为了探测近红外光,人们通常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或近红外相机。
近红外光谱仪是通过将物体反射或透射的近红外光分光解析来获取其光谱信息。
近红外相机则可以实时获取物体的近红外图像,用于分析和识别。
3. 近红外在医学中的应用3.1 医学成像3.1.1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近红外光在神经科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脑功能成像。
通过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可以观察脑组织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变化,以研究脑活动和认知功能。
3.1.2 近红外乳腺成像近红外乳腺成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乳腺检测方法。
它利用近红外光的穿透能力,通过观察乳腺组织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可以帮助提前检测乳腺癌等疾病。
3.2 医学诊断3.2.1 近红外光谱诊断近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医学诊断,例如血糖监测、血氧监测等。
通过分析不同物质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可以建立相关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模型,实现非侵入性、实时性的生理参数监测。
3.2.2 近红外荧光探针近红外荧光探针是一种具有近红外发射光谱的分子标记物,可用于生物分子的检测和成像。
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和组织穿透性,可在体内实现活体分子成像和疾病诊断。
4. 近红外在农业中的应用4.1 土壤质地分析利用近红外光谱可以对土壤的颗粒组成、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土壤光谱和化学分析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可以实现快速、非破坏性的土壤质地分析。
4.2 农作物生长监测近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和健康状况。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崔威,李春光,徐嘉诚,何刘进,孙立宁苏州大学江苏省机器人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市215000通讯作者:李春光,E-mail:********************.cn基金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6167328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U1713218);3.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No.2017T100397)摘要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是一种非侵入式脑功能成像技术。
在脑卒中患者中,fNIRS可用于观察康复训练后患侧脑区激活情况和健侧代偿作用,还可用于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关键词功能性近红外光谱;脑卒中;神经疾病;运动功能;评定;诊断;综述Advance in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Some Neurological Diseases(review)CUI Wei,LI Chun-guang,XU Jia-cheng,HE Liu-jin,SUN Li-ningKey Laboratory of Robotics and System of Jiangsu,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Soochow Universi‐ty,Suzhou,Jiangsu215000,ChinaCorrespondence to LI Chun-guang,E-mail:********************.cn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eneral)(No.61673286),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Key)(No.U1713218)and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No.2017T100397)Abstract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is a non-invasive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technology,which has been used in observing activation of affected brain area and compensation of unaffected side for stroke patients,as well as the assistance of diagnosis for some other neurological diseases.Key words: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stroke;neurological diseases;motor function;evaluation;diagnosis;review[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71(2020)07-0771-04[本文著录格式]崔威,李春光,徐嘉诚,等.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26(7):771-774.CITED AS:CUI Wei,LI Chun-guang,XU Jia-cheng,et al.Advance in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Some Neurological Diseases(review)[J].Chin J Rehabil Theory Pract,2020,26(7):771-774.我国脑卒中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高,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1]。
心理学部实验中心仪器设备资源清单

实测变速色轮Qualtrics在线调查系统反应时运动时测试仪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注意分配实验仪光导纤维照明系统夜间视觉检查仪生理多导仪波纳氏光度计生理信号遥测系统电子听力计GSR便携式生物反馈仪听力计视听诱导心理训练仪成人版亮点闪烁仪视听诱导心理训练仪儿童版深度知觉仪快乐芯心理与心脏管理系统心理素质训练评估系统多参数生物反馈仪眼动仪 T 120脑神经反馈心理系统眼动仪 T 1750PG20测谎仪眼动仪 H igh Speed Lafayette测谎仪眼动仪 R ED 250Limestone测谎仪Eyelink眼动追踪系统Tobii眼镜式眼动仪SMI眼镜式眼动追踪系统音视频采集系统-视频系统Insight眼动追踪系统(标准版)音视频采集系统-音频系统Insight眼动追踪系统(专业版)网络互动课堂项目国际视频会议系统便携式40导脑电记录仪64导脑电记录仪行为观察分析系统-视频版本模块128导脑电记录仪行为观察分析系统-面部表情分析系统BP16导脑电仪行为观察分析系统-社会性互动分析事件相关电位教学系统行为观察分析系统-视频录制版本恒智认知电生理实验系统Curry软件脑电仪 (6)心理测量类 (8)经典仪器类 (1)音视频设备 (12)生理类仪器 (9)眼动仪 (3)行为观察软件 (13)虚拟现实类设备 (14)虚拟现实系统Oculus 头盔+眼动HTC视频 头盔手持专业3D扫描仪其他仪器设备 (15)机器人近红外光谱脑成像设备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仪心理逻辑分析仪Surface平板电脑动作捕捉系统经颅磁刺激器及脑导航定位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软件Inquisit软件简介:心理学经典仪器设备可帮助研究者呈现刺激、施加实验处理、观测和记录数据,包括可用于测量动作时的反应时运动时测试仪、测量个体对各种频率声音感受性的听力计、测量和分析光谱的波纳氏光度计等多种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视觉、听觉、注意等基础研究领域,也适用于心理实验教学。
医学CT的最新进展_Sensation16与Speed4D的比较_

技术指标 生产厂参考1参考2参考3标书5.定标电压ImV ImV,+ -3%ImV,+ -3%ImV6.时间常数 3.2秒 3.2秒 3.2秒 3.2秒7.记录方式热笔式,位置反馈式热阵式热阵式热阵式,位置反馈式8.线性(+ -20mm之间)!5%!5%!5%!5%9.C.M.R.R 60dB100dB100dB∀100dB10.频率响应(-3dB)1-85Hz100Hz75Hz100Hz11.走纸速度mm sec25,5025,5025,5025,5012.电源供电交流直流220V电池220V电池220V电池220V电池13.电池工作时间-1小时4小时2小时14.病人漏电流-∀10uA∀10uA∀10uA15.基线漂移-∀0.3mm--16.噪声(峰-峰)∀0.5uA∀10uA∀10uA∀10uA17.指示灯电源LED状态,电极异常LED状态,电极异常LED状态,电极异常18.显示器无无无无19.安全标准-IEC-F IEC-I IEC-I20.记录内容ECG ECG ECG ECG21.抗除颤保护电路无无有有22.电源消耗50W-28VA-23.重量-∀5Kg 4.8Kg-(收稿日期:2004-6-30)#科技进展∃医学CT的最新进展(Sensation16与Speed4D的比较)牟文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 100000)摘 要 当今世界C T技术发展速度之快,使用%非常&二字已经不能包含全部内容。
近几年各大公司争相发展多层螺旋C T。
从扫描速度上,X线球管的功率上、临床使用上等各方面下功夫,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
四层螺旋CT 问世没有几年就有八层螺旋C T、十六层螺旋CT投放市场。
紧接着就有六十四层螺旋C T出现。
本文就西门子在十六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十四层螺旋CT进行相应对比介绍使读者对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关键词 C T;最新进展(Sensation16与Speed4D的比较)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T technique is too fas t to be described as%very&nowadays.Many big companies competed wi th othe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spiral C T these years.They continue producing new productions,which have been i mproved in scan-speedm,the power of X-ray tube and the usage of clinic.There are only a few years after four-slice C T produced that eigh t -slice spiral C T and sixteen-slice spiral C T and si xteen-slice spiral C T have been on the market.The64-slice spiral CT came forth immediatelyh.This study introduces64-slice spiral CT of西门子which is based on16-slice one,and compares them,in or der to make readers known it elementarily.Key words CT;explorerSensati on16是西门子公司于2001年推出的多排螺旋C T代表了当时C T的最高技术水平。
用于人体局部微循环监测的便携式近红外检测仪

用于人体局部微循环监测的便携式近红外检测仪
姚俊杰;白净
【期刊名称】《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年(卷),期】2007(026)006
【摘要】近红外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涉及到指述的诊断和治疗.本文针对更年期妇女经常出现的潮热、局部充血等症状,研发了一套用于人体局部微循环状态监测的便携式近红外检测装置,能够同步监测人体体温和局部血容量的变化.系统由便携式监护仪和配套的PC机及相应软件组成.便携式监护仪采用腰带式设计,温度测量精度为0.2℃,在人体体温区段(35~40 ℃)精度可达到0.1℃;所测血容量的变化与体温变化一致,即体温升高,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血容量增加.配套PC机及软件主要完成对监护仪的控制、数据的传输、处理、存储等任务.
【总页数】5页(P616-620)
【作者】姚俊杰;白净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52.22;R318.6
【相关文献】
1.便携式水果内部品质近红外检测仪研究进展 [J], 刘燕德;高荣杰;孙旭东
2.用于检测胸腔癌的便携式近红外漫射光成像仪 [J], 高国龙
3.便携式红提葡萄多品质可见/近红外检测仪设计与试验 [J], 高升;王巧华;施行;李庆旭
4.便携式近红外茶叶品质快速检测仪设计与试验 [J], 李文萃;周新奇;范起业;王家鹏;郑启伟;唐小林
5.便携式近红外水果内部品质检测仪原理及应用进展 [J], 刘燕德;周延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