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行业论文 建筑节能创新论文

合集下载

节能低碳绿色建筑论文(4篇)

节能低碳绿色建筑论文(4篇)

节能低碳绿色建筑论文(4篇)绿色建筑论文篇一欧洲门窗看纽伦堡,中国门窗看高碑店河北与浙江显然都是建筑节能工作走在前列的省份,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两个建筑节能大省的着力点和发展路径却有所不同。

“河北版”的建筑节能依靠的是市场力量,所以才有“欧洲门窗看纽伦堡,中国门窗看高碑店”的说法。

依靠市场的动力推动建筑节能,对河北来说实属无奈之举。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谁也不愿意看到全国空气质量预报时,排名靠后的几个城市都是河北的“专利”。

”由于前者沉重的环保欠账和令人诟病的雾霾天气,而不得不在转型中加速而艰难地与建筑节能赛跑。

而“浙江版“的建筑节能则不同,虽然不能说浙江的空气质量就是“天生丽质”,也不能说江南水乡依然是那么小桥流水,但节能减排和碳排放的压力毕竟还是要小于河北。

因此,依靠政府的号召和推力是浙江的特色。

这样的文字显然还交代得不够,首先让我们看看“河北版”建筑节能的市场推动力和吸引力。

9月16日,中德建筑节能领域系列合作项目在中国国际门窗城签约。

德国驻华大使馆大使柯慕贤、德国能源署署长斯蒂芬#8226;科勒到场。

本来这样一个商业活动不太可能惊动省领导,但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却亲自来到签约现场。

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是:为企业站台。

记者发现,这次“河北版“的建筑节能,依靠市场的力量共签订了六个大项目。

分别是德国能源署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合作建设被动式门窗博物馆项目;德国威玛生物质燃料公司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合作生产生物质燃料项目;德国梅森伯格商贸无限责任公司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共同在中国国际门窗城建设德国绿色家居建材展览中心项目;德国诺托。

弗兰克五金集团、德国格屋五金集团、德国雷诺科涂料公司入驻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项目。

签约的主角,是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这个我国最大的节能门窗生产企业,2004年就通过市场谈判与德国合资,将欧洲节能门窗理念技术引入中国。

建筑节能分析论文(共6篇).pdf

建筑节能分析论文(共6篇).pdf

第一篇 1概述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收入的增长,人们对于建筑条件的标准与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建筑消费的重心由室内装修与耐用消费品方面向建筑环境品质与建筑功能方面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室内中所需的能耗,例如:采暖、通风、热水供应以及空调等;这些能源资源需求的加大,需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企业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合理的控制建筑耗能。

2建筑耗能的概述 2.1建筑耗能的定义 应当从两个方面对建筑耗能的定义进行理解,一个方面是从广义角度来阐述建筑耗能的定义,另一个方面是从狭义角度来阐述建筑耗能的定义。

从广义角度来看,建筑耗能实质上就是指建筑工程项目中原材料的制造以及施工阶段,一直到建筑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能源资源的消耗;从狭义角度来看,建筑耗能实质上就是指建筑的运行耗能,主要包括:照明、采暖、洗衣、空调以及炊事等一系列方面的耗能,运行耗能在建筑耗能处于主导地位。

2.2建筑耗能的特点 2.2.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气候差异性显著。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气候方面的差异非常大,北方地区的气温相对于南方地区而言要低,所以全面采取了冬季采暖措施,而南方地区则没有采取冬季采暖措施,大多数采取的都是空调制暖或者是小型锅炉的方式来抵御严寒。

我国北方地区采取的冬季采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北方地区建筑耗能,需要更多的能源资源来支撑采暖措施,所以建筑耗能的控制十分重要。

2.2.2城市与乡村住宅耗能用量差异性显著。

我国城市与乡村在住宅耗能方面的差异非常大,主要体现在:能源种类不同,我国城市与乡村在能源方面的种类不同,城市主要有电、煤、燃气等商品能源,而乡村一些地方也有电、煤等能源,但是主要还是以薪柴或者秸秆等为主要的能源。

2.2.3不同公共建筑的耗能差异大。

公共建筑,实质上就是指非住宅性质的民用建筑。

一些公共建筑在除去采暖方面的耗能情况下,单位建筑面积耗能差异性显著,例如:一栋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在对中央空调进行使用的时候,它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一些不使用中央空调的小规模公共建筑耗能的几倍。

建筑节能管理及建筑节能技术研究论文

建筑节能管理及建筑节能技术研究论文

建筑节能管理及建筑节能技术研究论文第一篇:建筑节能管理及建筑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能环保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

本文针对建筑节能管理和建筑节能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节能;管理;措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新能源和新技术,坚持节能观念,可以大大降低能源和资源紧张的压力。

同时,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如光能、太阳能以及风能,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对传统能源的利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另外,建筑节能施工的利用,打造很多的生态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念,保护了城市环境。

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建筑节能,不断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能源的合理化应用,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避免大气污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

下面就针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第一,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建筑垃圾,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建筑工程节能管理,不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第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就目前而言,我国人口众多,对建筑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是重要支柱。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能源消耗很高,而且在建筑工程完成投入使用后,空调使用量越来越多,人均电力使用量不断增加,导致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用电紧张和供电不足的情况。

由此可知,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很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

因此,在建筑领域,要不断加强对建筑节能管理,不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不断降低建筑消耗,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建筑环保节能最大作用。

建筑节能减排新技术论文范文

建筑节能减排新技术论文范文

建筑节能减排新技术论文范文建筑节能技术是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方式,它比较符合全球的发展趋势。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建筑节能新技术论文范文篇一:《浅谈建筑节能新技术》摘要: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其解决途径只有两种:一方面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及节能建材等途径降低建筑能耗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提高能耗系统的效率,从而降低终端能源使用量。

关键词:节能技术;能源效率;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室内环境舒适、卫生、健康的条件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共进的目标。

日本最近提出“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的概念便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一般来说,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为: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从而减少使用在建筑领域内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能源。

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建筑能耗要比发达国家高很多。

为此,不断地开发新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在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从而减少使用在建筑领域内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能源。

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主要从建筑规划与设计,围护结构,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捉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着手,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节能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建筑材料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经粗略估算,采取周密、有效的建筑技术措施可以降低2/3~3/4的建筑能耗。

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室内环境舒适、卫生、健康的条件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共进的目标。

日本最近提出“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的概念便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能耗量也逐渐增加。

面对能源问题的日益紧张,建筑节能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节能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节能论文篇1浅析建筑屋面节能技术【摘要】屋面节能的做法有很多种,通常做法有:倒置式屋面(所谓倒置式屋面,就是将传统屋面构造中的保温层与防水层颠倒,把保温层放在防水层的上面)、蓄水屋面、浅色坡屋面、屋面绿化等。

本文就屋面绿化节能方面的技术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建筑屋面屋面绿化节能技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和建筑面积的急剧增加,建筑能耗将更加巨大,“城市热岛”现象将更为严重。

城市建筑实行屋面绿化,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美化城市、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一、屋面绿化的现状绿色屋顶绝非简单地铺上一层草皮, 而是建造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

它不仅节约寸土寸金的市区地面, 形成立体绿化, 更能发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热岛效应、储存雨水、净化空气、节约能源等一系列功能。

建筑屋顶绿化可明显降低建筑物周围环境温度( 0. 5℃ ~4. 0℃ ) , 而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温度每降低1℃, 建筑物内部空调的容量可降低6%, 对低层大面积的建筑物, 由于屋面面积比墙面面积大, 夏季从屋面进入室内的热量占总围护结构得热量的70%以上, 绿化的屋面外表面最高温度比不绿化的屋面外表面最高温度( 可达60℃以上) 可低20 ℃以上。

而且城市中心地区热气流上升时, 能得到绿化地带比较凉爽空气流的自然补充, 以调节城市气候。

种植屋面保温效果很明显。

不论北方或南方都有保温作用。

特别是干旱地区, 入冬后草木枯死, 土壤干燥, 保温性能更佳。

保温效果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种植屋顶有很好的热惰性, 不会随大气气温的骤然升高或骤然下降而大幅波动。

冰岛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种植屋面, 已有百年历史, 证实了上述情况。

建筑节能的小论文

建筑节能的小论文

建筑节能的小论文节能型的建筑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模仿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特征,下面小编整理的建筑节能制度论文,欢迎来参考!1现代建筑节能的意义从现代生活的资源需求角度分析,做好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节能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社会效益,还能够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

文章从四个角度对建筑节能发展的意义进行探讨。

1.1加强资源保护,缓解能源危机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建筑行业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使建筑行业从资源消耗、浪费的角色转变成为节约能源的角色,实现绿色建筑行业的有效发展。

能源危机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建筑行业在节能技术方面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其在能源方面的过量需求,这对加强资源保护,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1.2提升施工水平,推动行业发展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当中,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对能源的有效节约,还可以在施工水平进步上起到重要作用。

在节能技术、节能材料的影响下,很多原本较为困难的施工环节都变得简单,原本笨重的建筑材料也被轻便的节能环保材料所取代,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了施工水平。

从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只有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才能保证建筑行业良好的成长动力,所以说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3实现资源节约,促进经济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的最基本意义就就是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节约。

随着人口增长、生活需求增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

建筑行业作为资源使用率最大的行业,其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会使用大量资源,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转变建筑行业在现代社会资源应用环节中的地位,使其从“能源消耗大户”变为“能源节约大户”,这种资源上的节约不仅提升了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益,还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使节约的资源应用到更多行业中,提升资源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1.4推动环境保护,提升生活质量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社会工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并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活安全。

建筑节能应用论文(8篇)

建筑节能应用论文(8篇)

建筑节能应用论文(8篇)第一篇: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技术思考摘要:节能环保一直以来都是21世纪建筑领域关注的重点话题,如何通过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的改进优化建筑结构、性能,降低建筑的能耗是目前技术研发人员的重点课题。

通过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的优化,更有利于其建筑区域的综合性能的优化。

这就离不开对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展开分析,进行相关设计分区区域特点的比较。

在本文中,就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展开分析,进行其新发展趋势的特点,以满足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存在问题;建筑节能;节能技术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温带,因而一年中气候环境变化较大。

很多地区夏季炎热、酷暑难当,冬季则寒风凛冽、万里冰封。

随着建筑使用性能的完善,现代化的建筑对其内部环境的调节能力较强,但是相应地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因此人们又开始提出了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概念。

旨在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降低建筑能耗,减小建筑内部同外部环境的温度交换。

一、关于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存在及其应用情况的分析1.通过对热工设计分区的分析可以得知,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更加具备施工技术上的精确性,也更加注重对节能保温材料的应用,比如无机保温材料、复合保温材料、有机保温材料等。

通过对不同建筑情况的分析,展开不同保温材料的应用。

一般来说,无机保温材料更加适合节能型建筑的应用,其抗老化能力较强,使用寿命长,具备较小的变形系数,和墙面以及屋面等结构的结合比较好,具备良好的吸水率,以及良好的保温隔热能力。

通过对有机保温材料的分析可以得知,其具备较低的吸水率,保温材料也比较轻,具备良好的效果稳定性,但是该种材料非常容易变形,施工难度也比较大。

复合保温材料通常具有两种种类,材料复合型及其功能复合型,一般是这两种应用功能的结合,有利于施工工序的简化,也有利于施工效率的优化,但是其造价水平比较高。

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不仅仅取决于保温材料,保温层施工方法也会对其保温效果造成直接性影响。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建筑技术及建筑能耗、数据中心工程暖通系统的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建筑技术及建筑能耗、数据中心工程暖通系统的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建筑技术及建筑能耗2、数据中心工程暖通系统的节能措施3、小议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表皮的设计4、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路径研究5、不同遮阳方式对建筑能耗的研究与讨论全文总字数:13283 字篇一:建筑技术及建筑能耗建筑技术及建筑能耗由于受到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思维方式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通常只重视对工程质量以及进度的控制,而忽视了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建设材料的节约和利用、设备的充分管理来提高建设的整体经济效益。

导致对应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工程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不足,设备老化问题尤其严重,设备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不断增加。

1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能源消耗建筑投入使用之后的能源消耗主要以对电力能源的消耗方面。

伴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的增加建筑的楼层数目。

然而,这种方式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建筑出现了采光不足的问题。

建筑为了提高室内的照明度,就必须采用对应的照明设备,这样就造成了对应的能源消耗。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物质生活要求不断提高,大量的家用电气设备被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建筑对电力的消耗。

为了节省电力能源,就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对建筑的合理设计、建筑材料的合理采用等方式来节约建筑“将来的用电”。

2建筑施工技术改进措施针对当前建筑能耗的现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对应的建筑施工技术来降低建筑的能耗。

据相关资料统计,通过采用有效的建筑技术可以降低当前建筑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二。

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筑以及投入使用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在满足对建筑使用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合理高效的建筑施工技术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目标。

本人根据具体的施工实践,从建筑规划设计、建筑材料的使用、施工建筑技术以及再生能源的利用四个方面探讨了建筑施工改进技术。

2.1合理提高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建筑规划和设计工作应该以“因地适宜”为基本目标,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建筑行业论文建筑节能创新论文
浅谈我国建筑节能理念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在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节能理念逐渐得到了行业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引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导潮流之一。

本文仅就我国建筑节能理念形成与应用的现状作以分析,并且有针对的指出了其创新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建筑;节能理念;创新;发展在我国建筑行业中节能理念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有效推动了建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建筑的节能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而我国建筑行业仍处在粗放的增长阶段,所以还应该立足现实,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理念和设计体系。

1 我国建筑行业中节能理念的应用概况目前,国内对于建筑行业各项工艺、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并且呈现出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良好形势。

但是国内对于建筑中节能理念的理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这是急需得到强化的关键问题之一。

能源问题是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而建筑节能则是其中重要的影响面。

建筑节能问题一直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它是建设节能型社会、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措施,推行科学的建筑节能理念,有助于建立有效的能源安全保证体系,促进建筑行业积极的应用各项节能技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建筑行业经济的增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建筑行业对建
筑节能工作就已经开始了研究。

经过了多年的经验总结,已经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建筑节能框架体系。

对于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我国主要采用的节能措施有:对于一些新建的建筑,必须执行新的建筑节能行业标准,对于节能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要严格执行;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新建建筑能达到节能标准的约占90%左右,在建筑施工阶段的节能要求达标比例占到了80%以上。

建筑能改造工作主要是针对一些老式居民建筑和已有的公共建筑进行的,例如对于我国北方众多城市的居民建筑进行供热节能改造,对于政府办公建筑和老式公用建筑的节能改造等等。

此外,农村的建筑节能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不断的进行开发和推广。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应从我国的环境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采取不同的建筑节能措施,积极的推行各项建筑节能新技术,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各个方面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节能技术的发展。

2 我国建筑节能理念的创新与发展路径2.1 加大科研投入和开发,积极进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条件是使用节能的技术和材料。

要大力发展建筑节能科研开发机构,同时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的科研开发机制,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内外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形成一批、开发一批、储存一批、认定推荐一批,形成一种不间断地开发新格局。

同时要抓紧组织科研项目和调研课题的开展与论证,努力完成一批建筑节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成套技术的开发应用并形成产业化的项目。

在科研开发中要注意到宏观和微观对建筑能耗统计现状与对策,
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建筑节能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建筑热工测试技术与现场标测方法对策等宏观上研究要把握好;又要有计划地开展对不同层高的节能住宅建筑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项目、封底多排孔混凝土空心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复合墙体节能应用技术项目、不同建筑结构体系与围护结构节能住宅建筑项目以及对既有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等应用项目的试点研究和工程示X,从微观角度做好做细才能在推广运用中做实做大。

在加强科研投入和科技开发的同时,加强培育和认定相应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评定机构,并根据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评定标准和技术规程等,科学地开展节能产品检测和节能建筑体系评估,要尽快研究确立建筑节能现场检测评估的手段和依据,为确保本市建筑节能的认定标识、工程质量、工作质量和节能效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2 积极引导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引导建筑材料生产企业通过科技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利废及建筑垃圾等再生墙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利用粉煤灰、工业矿渣、废石膏、石屑等各类工业废弃物生产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混凝土多孔砖、陶粒砌块等,推广应用散装水泥,节约宝贵的耕地资源和木材资源。

2.3 重视太阳能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太阳能一直是我们人类可以利用的最洁净、最丰富的能源,在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中,太阳能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

太阳能的环保节能功能众多:在建筑楼顶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辐射的热能转换成电能,由配备的蓄电池组将电能储存起来,并将相关线路连接到相应的供电设施上,
基本满足建筑物楼内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用电量需求;太阳能技术的采暖和供热功能,能很好的满足建筑物日常供热需要;太阳能技术还可控制建筑物的采光,有利于建筑物的日常节能利用等。

太阳能的使用对于建筑物来说,具有使用安全可靠、无污染、不消耗燃料、不受环境限制、维修维护简单、方便安装等特点,它是最适于建筑物节能环保的一项应用技术。

对于太阳能建筑技术的选用,可以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对于北方城市的建筑,由于北方冬季寒冷,所以要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发挥建筑的热源效率,采取一定措施降低采暖能耗,积极的改进供暖设备的调节功能。

而对于南方城市的建筑来说,由于南方天气潮湿炎热,改善建筑物自然通风技术和遮阳技术则是其重点,从而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既达到了环保的效果,又保证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2.4 加强监管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X工作的管理,各省、市地区都应均成立由财政部门、建设部门组成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X项目管理办公室,对项目的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及标识实行金过程监管。

严格审查示X项目的设计施工图,对示X项目采用的设备和材料要求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实行准用认证和采购招标。

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厅、建设厅联合组建专家组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抽查检测。

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不像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那样要求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的情况,财政部门会同建设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建筑节能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

3 结束语总
之,建筑节能不仅要从建筑本身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而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建筑节能的评估体系,要从整个社会节能的角度来整体评价。

建筑的产业链包括材料的开采、生产、制造、建筑施工、组装、居住、维修、拆毁或处理、循环利用、废物管理等,建筑节约应开拓到上述全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对水、空气和土壤的释放,对有限资源的利用等。

建筑节能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所以必须逐步建立正确的节能理念,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1]顾湘.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2]李殿生.论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J].XX建材.2006,(4).[3]古春晓.深化建筑节能创新建设科技——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J].建设科技.200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