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进展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药研发

乳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药研发

乳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药研发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以发生在男性体内。

目前,乳腺癌的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不仅传统的化疗药物有效,还涌现出许多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新药物。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药物治疗的进展和最新的新药研发。

一、传统化疗药物1.1 常用的化疗药物乳腺癌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铂类药物(如顺铂)、类似紫杉醇的药物(如紫杉醇)、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破坏癌细胞的DNA合成和稳定性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1.2 副作用的改善传统化疗药物的致命问题是副作用严重。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药物在研发过程中注重减轻副作用,增加药物的选择性。

例如,改进后的铂类药物可以降低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减轻血液系统的副作用。

此外,针对乳腺癌特点的药物研发也取得了突破,这将在下面进行介绍。

二、靶向治疗药物2.1 基因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以分子水平进行的,通过针对癌细胞中的特定靶点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HER2阳性乳腺癌是常见的亚型之一。

目前,针对HER2的抗体药物如曲妥珠单抗(Herceptin)和帕珠单抗(Perjeta)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2.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研究的热点。

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PD-L1抗体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结合,激活免疫系统,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这为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新药研发3.1 PARP抑制剂PARP(聚合酶-腺苷酸转移酶)是维持DNA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关键酶。

PARP抑制剂是一类干扰PARP功能的药物,通过干扰DNA修复机制,引发癌细胞的死亡。

对于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的乳腺癌患者,PARP抑制剂的研究成果非常令人期待。

3.2 CDK4/6抑制剂CDK4/6是细胞周期调控的重要分子,它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晚期乳腺癌的化疗进展

晚期乳腺癌的化疗进展

【作者简介】朱珍(1984一),女,上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肿瘤化疗治疗的研究。
【通讯作者】张风春(1957一),男,吉林长春人,主任,教授,博士生
导师,丰=要从事肿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侧 重恶性肿瘤术后微转移的检较单药和联合使用紫杉类药物的临床试验开始进 行。 紫杉类与不同种类的化疗药进行联合化疗的研究有很 多。但是大部分试验在比较各种方案下总生存期这方面的 数据结果还相对不足。仅有--d,部分试验牵涉到这方面的 交叉对比。Piccart MJ【I纠发表的一篇meta分析针对12项临 床试验,分别对4256个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紫杉类单药化 疗或紫杉类联合蒽环类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比较使用各方案 的病人的有效率、无进展期、总生存期。紫杉类或蒽环类单 药化疗的HR比值及无进展期(HR=1.19可信区间[CI]= 1.04—1.36。P=O.01),总生存期为1.01(CI=0.88—1.16, P=0.90)。使用含紫杉类的联合化疗方案的患者,其有效率 及无进展生存期有明显提高和延长。 5含抗代谢类的化疗方案 卡培他滨(希罗达),一种口服的5一氟尿嘧啶类抗代谢 物类化疗药,针对晚期乳腺癌有很好的疗效¨引。美国食品 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FDA)批准的用法用晟为:1250
,每周; enaxarbA2进m/无gm doceta更xe能l长0 延1
,每3周)。比起使用多西 展期。紫杉醇每周疗法的
他,赛8,15,使用4 7展望
疗效和Abraxane每周疗法的疗效还没有进行试验比较。 当前,乳腺癌的治疗已进入到蒽环类、诺维本、紫杉类和 健择为主导的时代,尤其对C—erbB一2阳性患者,对于一些 偏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将成为常规进 入临床,当然,这些措施至少目前还不能说就是最终的治疗 手段,而只是在现有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而已。利用疗效预 测分子进行靶向选用化疗方案将是选择最佳化疗方案的一 个有效方法,或者同时利用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或通过新兴的 影象学手段筛选化疗药物也将大大提高疗效。晚期乳腺癌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简介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化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之前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的系统性化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降低病理分期、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新辅助化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药物的作用,使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受到抑制,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和减少复发风险。

随着乳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辅助化疗的药物选择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优化。

常用的新辅助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紫杉醇类、多柔比星类、环磷酰胺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如阻断DNA合成、干扰微管功能、诱导细胞凋亡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针对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在接受化疗药物作用后,出现对药物的抵抗现象,导致化疗疗效降低甚至失效。

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异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变异等。

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机制和靶点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寻找新的耐药靶点,如开发针对耐药性肿瘤的新药物;二是研究耐药性肿瘤的基因表达谱,以便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三是探索联合用药策略,以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和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四是研究免疫治疗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1.1 定义和作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主要关注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针对新辅助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研究。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之前,使用药物对肿瘤进行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率以及评估患者预后等目的。

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药性,即化疗药物无法有效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研究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进展--需要修改

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进展--需要修改
FDA 2004/5
Hazar d ratio 0.78(0.63,0.69)
KS.Albain et al. ASCO 2004
泰索帝+吉西他滨 vs 泰索帝+卡培他滨
(III期临床)
泰索帝 ® 75 mg/m2 d 1 卡培他滨 1250 m g/m2 bid d 1–14
随机化 (3周方案)
结果
M-PFS PLD ADR 6.9 7.8
HR 1.0 95% CI 0.82-1.22
OS 21 22
HR 0.94 95% CI 0.74-1.1量与心脏毒性 亚组分析
ADR剂量累积与LVEF改变的关系
结论
• PFS和OS与ADR相当, • 毒性不同:PLD有更好的心脏安全性,在ADR治 疗过的患者(16%)中显示心脏毒性发生率更 低。 • 脱发呕吐都比ADR少见;但掌跖红斑和黏膜炎更 多见。 • 可以用于年龄>65岁,有心脏危险因素,以及过 去已经用过ADR的MBC。
蒽环类失败后一线或二线 主要终点: PFS, ORR, TtTF 治疗至治疗失败或出现不可接受 的毒性研究在 2004 年3月结束
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进 展
乳腺癌的化学治疗
• 50%的乳腺癌会复发或出现转移,中位生存时间2年左 右。
• 几乎所有病人都需要化学治疗,通常需要2-4线方案,直 至肿瘤无法控制。
• 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
• 化学治疗是激素受体阴性或激素耐药乳癌,以及快速进展 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 XT较 Taxotere 延长生存(14.5与11.5月 ),是蒽环类治疗过MBC患者的标准治疗。
– XT 不损害QoL。
– 方便的剂量调整可以用于XT副作用的处理 。

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

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

H E R一 2高表 达 型乳 腺 癌 , 6 2名 ( 5 8 %) 为l u m i n a l 型
乳 腺癌 。在 经过 A C方 案 新 辅 助化 疗 后 , 3种 肿 瘤 的
临床完全 缓解 率分 别为 8 5 %、 7 0 %及 4 7 %, 病 理完 全
缓 解率 分别 为 2 7 %、 3 6 %及 7 % 。虽然 b a s a l — l i k e型

试 验 。术 前新 辅助 化 疗 在 三 阴型 乳 腺 癌 的整 个 治 疗
过 程 中具 有非 常 重要 的作 用 。 贝伐 单 抗 和抗 代 谢 药 物 卡培他 滨 和吉西 他 滨 联合 紫 杉 醇 类 药物 已被 证 明 能 改善 转 移 性 乳 腺 癌 患 者 疗 效 , 但 病 理 完 全 缓 解 ( p C R) 及保 乳率 有 限 , 尤 其 是具 有 肿 块 大 、 激 素 受 体 阴性 、 扪 及肿 大淋 巴结 、 前 哨淋 巴结 活 检 阳性 特 征 的 初治 H E R一 2阴性乳 腺癌 患者 。 因此 , 三 阴型乳 腺 癌

细 胞毒 药物 与三 阴乳腺 癌新 辅助化 疗
差, P值 分 别 为 0 . 0 4及 0 . 0 2 。而 b a s a l —l i k e型 及
H E R一 2高 表达 型乳腺 癌 经治 疗后 出现 高复 发 、 预 后
多西 紫 杉 醇与 卡铂 为 基 础新 辅 助 化疗 与 三 阴乳 腺癌 的反应 。研 究 表 明 , T C方 案 组 合 是 三 阴乳 腺 癌

2高 表达 型乳腺 癌 患 者相 对 于 l u m i n a l 型及 n o r m a l l i k e型乳腺 癌 对 含 紫 杉 醇及 蒽环 类 的新 辅 助 化 疗

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进展【53页】

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进展【53页】
weekly paclitaxel
standard paclitaxel +H q3wB
weekly paclitaxel +H
CALGB 9840 (asco 2019 abstract #512).Andrew D. Seidman, MD, the study’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f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Objective Response in Evaluable Population Doce Pacli P valueORR 37.0% 25.9% 0.02SD 42.9% 42.9%
OS
PLD
6.9
HR1.095% CI0.82-1.22
21
HR0.9495% CI0.74-1.19
ADR
7.8
22
心脏安全性分析
累积ADR剂量与心脏毒性
亚组分析
ADR剂量累积与LVEF改变的关系
结论
PFS和OS与ADR相当,毒性不同:PLD有更好的心脏安全性,在ADR治疗过的患者(16%)中显示心脏毒性发生率更低。脱发呕吐都比ADR少见;但掌跖红斑和黏膜炎更多见。可以用于年龄>65岁,有心脏危险因素,以及过去已经用过ADR的MBC。
Docetaxel 100mg/m2 (1h)q3w
Paclitaxel 175mg/m2(3h)q3w
R
至肿瘤进展
蒽环类治疗过的MBCN=449
N=225
N=224
Objective Response in ITT population
Docetaxel Paclitaxel P value --------------------------------------------------------------------ORR(CR+PR) 32% 25% 0.10SD 38.2% 39.7% M-TTP(m) 5.7 3.6 < .0001 95% C.I. 4.6-6.9 3.1-4.2OS (m) 15.4 12.7 0.03 95% C.I. 13.3-18.6 10.6-14.8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林伟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部分乳腺癌在病变的早期即可能发生远处转移,因此仅予局部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较低。

现今通过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使乳腺癌手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宽,全身性治疗的手段越来越被重视。

1 新辅助化疗的定义新辅助化疗是指对非转移性的肿瘤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系统性的辅助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亦称术前化疗、诱导化疗。

2 新辅助化疗的意义据美国乳腺与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组(NSABP)、意大利 Milan 及法国等许多随机试验报道[1—5],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为:(1) 局部晚期乳腺癌(ⅡB、ⅢA、ⅢB和ⅢC 期)和炎性乳腺癌;(2) 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有保乳意愿但不适合保乳手术者。

其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2。

1 缩小肿瘤大小,降低临床分期1990 年,Bonadonna 等[6]首先进行了相关报道,作者搜集了肿瘤直径> 3 cm 的 165 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 5 组,分别给予 CMF* 3(环磷酰胺600 mg·m- 2、甲氨蝶呤 40 mg·m- 2及 5-氟尿嘧啶600 mg·m- 2)、CMF* 4、FAC* 3(5-氟尿嘧啶600 mg·m- 2、阿霉素 60 mg·m- 2及环磷酰胺 600 mg·m- 2)、FAC* 4、FEC* 3(5—氟尿嘧啶 600 mg·m - 2、表柔比星60 mg·m- 2及环磷酰胺 600 mg·m- 2)方案的新辅助化疗,结果有 97。

5% 的患者化疗后肿瘤缩小,其中81%的肿瘤直径< 3 cm,可接受保乳治疗.Gianni等[7]对手术前的化疗药物的选择也有一系列研究,作者总结了1 355 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A 组,术前化疗方案为 CMF 序贯 A(阿霉素 75 mg·m- 2);B 组,术前化疗方案为 CMF 序贯 AC (阿霉素60 mg·m- 2和紫杉醇 200 mg·m- 2);C 组,术后给予CMF 序贯 AC 方案化疗.结果显示(随访 76 个月),B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 A 组,B 组与 C 组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和 B 组保乳率明显高于 C 组(P <0. 001)。

乳腺癌辅助化疗进展介绍

乳腺癌辅助化疗进展介绍
含紫杉醇的联合或序贯方案提高了乳腺癌,特别是受体阴性患者的疗效。
含多西他赛的联合或序贯方案提高了乳腺癌,特别是1~3个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疗效
02
Dr. Piccart
剂量密集方案动摇了“对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应采用每3周为一个周期”的传统观点
01
Her-2是一种原癌基因,该基因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有关。
手术
CMF1
蒽环类药物 AC2, CAF3,FEC4
Dose5,6
CEF1207, 15 FEC1008 EC9
Meta-analysis12
紫杉类药物10,11,13
DI14 Sequene 生物治疗
1 Bonadonna 1976 2 B-15, B-23 1990, 2000 3 SECSG 1994 4 Coombes 1996
5 Bonadonna 1995 6 Wood 1994 7 MA-05 1998 8 FASG 2001
9 Belgium 2001 10 CALGB 2000 11 B-28 2000 12 EBCTCG 1998, 2000
13 TAC vs FAC 14 CALGB 9741 15 MA.05 10 years!
生存概率
­ 40%
赫赛汀® + 紫杉醇 紫杉醇
赫赛汀®一线联合紫杉醇生存优势显著(H0648g)
7个月
生存期
Extra et al. Eur J Cancer. 2004;2:125.
1.0
生存概率
36
P = 0.0325
8.5 个月
22.7月
31.2月
赫赛汀® + 多西紫杉醇 多西紫杉醇
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剂量密度辅助化疗
CALGB 9741 – 2 x 2 因子设计
q 2 wk (w/G-CSF) 24 weeks q 3 wk 36 weeks
16 weeks
阿霉素 60 mg/m2 环磷酰胺 600 mg/m2 泰素 175 mg/m2 over 3 hours
24 weeks
n = 2,005 T 0-3, N 1-2, M 0
NSABP B-28: 结论
将泰素加入到 AC方案中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 明显改善了DFS (RR= 0.83, p=0.008) 疗效和与受体状态之间无明显相互作用 总生存无明显改善 (? 由于较佳的预后因素)

CALGB 9344/NSABP B-28: 结论
在B-28
研究中将泰素加入到AC方案中 产生的 DFS 效益与 CALGB 9344 研究 结果相一致(17% 复发风险降低) B-28 和 9344 研究结果支持将泰素加 入到AC方案中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
Regimen Group 1 AC×4 (ADR 60/75/90mg/m2) Group 2 AC×4 → Paclitaxel 175mg/m2 × 4 (q3w) ER(+) TAM for 5yrs
CALGB
Date Source
9344的中期分析
Henderson等 SNDA Henderson 等 Henderson等
Treatment According to Responsiveness to Edocrine Therapy
Endocrine-Response Disease Endocrine-Nonresponse Disease
Risk Group Premenopausal
Nodenegative disease, Minimal risk
M. Citron, et al. SABCC isease-Free Survival By Density
q2
P ro p o rt io n D is e a s e -F re e 0.8
RR=0.74 p=0.01
q3
0.0
0.2
0.4
0.6
0
1
2 Years From Study Entry
NSABP-28

研究结果
3060 pts ,ER + 66%,PR61%,服用TAM 84%。 中位随访65月。
AC(1529) AC-P(1531) HR
Events
Deths 5y DFS 5yOS
461
255 72% 85%
400
243 76% 85%
0.83(P=0.008)
0.94(P=0.46)
Postmenopausal Premenopausal
TAM or none
TAM Or CT → TAM
Postmenopausal
Not applicable
Chemotherapy
TAM or none
Not applicable
Chemotherapy
Nodenegative disease, Average risk Nodepositive disease
(1998)
21
(1999)
30
(2000)
52
(2003)
69
中数随访(月) 事件数目 复发 死亡 相对风险下降(%) 复发 死亡 *.P<0.05
453 200
624 342
901 589
1054 742
22* 26*
22* 26*
13* 14
17* 18*
CALGB 9344:评述
• 阿霉素剂量增加不增加疗效 (与评估蒽环类 剂量强度辅助治疗乳腺癌的其它临床研究结 果相一致 -- B-22 and B-25) • 未计划的分析最初导致了关于激素受体作用 的争论 (提示在ER+ 乳腺癌中具有更低的临 床效益)
0
1
2 Years From Study Entry
3
4
q 2 wks q 3 wks
N= 988 N= 985
Events= 75 Events= 107
总结: 36 月中位随访


主要终点: 剂量密集治疗使得疾病复发风险下降了 26% (p=0.010) 次要终点:剂量密集治疗使得疾病死亡风险下降了 31% (p=0.013) 4- year DFS

NSABP B-27
– – – – – – – –
MD Anderson BCIRG 001 Aberdeen US Oncology ECTO ECOG 2197 PACS 01
(3170): AC→T 方案与AC方案的随机对照研究:
CALGB 9344 trial
CT → TAM or TAM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

CMF( Milan) 最早的 化疗方案,改善DFS和OS,
通常化疗6个月。

含蒽环类较无蒽环类方案显著减少复发(12%)和死 亡率(11%) (1995 EBCTCG)。

NSABP: AC×4 vs CMF × 6复发率和死亡率无差别 AC →Taxol 显示减少复发和死亡率,进一步的研究正 在进行中。
乳腺癌的辅助化疗
乳腺癌的内科治疗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女性肿瘤死因第二位。 美国85岁以 下女性每9人中1人患乳腺癌。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在乳腺癌早期可能存在着微小转移灶, 除0或1期较早的病人以外,几乎各期病人都在一定时期需要内科 治疗。 早期乳腺癌经过综合治疗,可以治愈,但是有超过1/3的患者会发 展成为晚期。 <5%的转移性乳腺癌能够长期生存,患者的中位中位生存时间2-3 年,治疗的目的是姑息性,旨在控制肿瘤,减轻症状,高质量地 延长生存
NSABP B28 trial: LN+
Regimen: group 1 AC × 4→ Paclitaxel 225mg/m2 × 4 (q3w)
group 2 AC × 4 only
both group: TAM TAM > 50y < 50y all ER+和或PR+
+/- TAM 结果无差别,paclitaxel 对无TAM 组有作用。 AC → Paclitaxel 组有5 例AL。
联合化疗 VS 无化疗
年龄( 岁) < 50 50-69 减少复发 % 35 20 淋巴结阴性 10年生存% < 50 78 绝对改善% 7 53 2P <.00001 <.00001 减少死亡% 27 11 P值 <.00001 <.0001 淋巴结阳性 10年生存% 绝对改善% 11
淋巴结状态与10年生存获益
乳腺癌常用辅助化疗方案
FEC 50 FEC 100 CEF120 ADR×4 →CMF ×3-4
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
AC: ADR 60mg/m2 IV d1 CTX 600mg//m2 IV d1 q3w×4 AC ×4 Paclitaxol 175mg/m2 q3w×4 TAC (75 /50/500mg/m2) Q3wk 6 cycle
乳腺癌常用辅助化疗方案
CMF CTX 100mg/m2 po d1-14 MTX 40mg/m2 IV d1, d8 5-FU 600mg/m2 IV d1, d8 CAF CTX 500mg/m2 IV D1,d8 ADR 30mg/m2 IV d1, d8 5-FU 500mg/m2 IV d1, d8 q4w or CTX 500mg/m2 IV d1 ADR 50mg/m2 IV d1 5-FU 500mg/m2 IV d1, d8 q3w
AC→T:
TAC:
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

CMF( Milan) 6个月化疗,改善DFS(24%减少)和OS 。


AC×4 vs CMF × 6 (NSABP)复发率和死亡率无差别.
含蒽环类较无蒽环类方案显著减少复发(12%)和死亡率(11%) (1998 EBCTCG)。

含紫杉类方案AC →Taxol (C9344/NB28)显示减少复发危险17% 和死亡率18%。




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单克隆抗体等。 乳癌的内科治疗在减少复发,控制症状,提高生存质
量,延长生存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乳腺
癌综合治疗在成人实体瘤中最具有临床意义。。
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化疗
辅助化疗的作用 辅助化疗的适应症 如何选择化疗方案
早期乳腺癌联合化疗 —EBCTCG Over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1998)
第8届St Gallen 会议 早期乳腺癌治疗专家共识
Difinition of Risk for Patients
With 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
Risk category Minimal risk Endocrine-Response Disease ER and/or PR +, and all with following features: pT </=2cm, and Grade 1 and Age >/=35 yrs Endocrine-Nonresponse Disease Not applicable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2000 4th 1. 大多数局限期乳癌,只要肿瘤直径 > 1 cm, 无论病人有无绝经,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 激素受体状况,都应该接受辅助化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