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斯卡金像奖独特的成功路
电影奖项的背后故事金像奖奥斯卡的辉煌历程

电影奖项的背后故事金像奖奥斯卡的辉煌历程电影奖项的背后故事电影奖项是电影界的盛事,每年都有众多电影制作人、导演、演员和电影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庆祝和表彰杰出的电影作品。
在电影奖项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包括金像奖和奥斯卡这两个备受瞩目的奖项。
一、金像奖的光辉历程金像奖是中国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被誉为中国电影的奥斯卡。
自1962年首届金像奖颁发以来,金像奖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经历了许多变革和风雨。
1962年,第一届金像奖举办,盛况空前。
当时中国电影正处于鼎盛时期,众多经典电影作品相继问世,电影创作热潮席卷全国。
金像奖的设立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提供了推动力,被视为是对杰出电影作品的嘉奖。
然而,金像奖并非一帆风顺,历经起伏之后,金像奖走向了变革之路。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面临了一系列问题,电影市场萎缩,创作难度增加,金像奖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下降。
为了适应电影市场的变化,金像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力图恢复昔日的辉煌。
如今,金像奖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界的顶级奖项,每年都吸引着众多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关注。
金像奖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表彰优秀电影作品上,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创新。
二、奥斯卡的传奇历程奥斯卡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之一,每年都能吸引全球目光。
奥斯卡的辉煌历程充满了传奇和令人惊叹的故事。
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举办,当时只有12个奖项。
从那时起,奥斯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多个奖项类别的盛大盛事。
奥斯卡奖不仅是对电影艺术的最高荣誉,也是一种标志着电影行业权威性的象征。
然而,奥斯卡也曾经历了一系列的争议和争端。
比如,在奥斯卡历史上,只有少数非常规类型的电影能够获得最佳影片奖,这引起了不少争议。
同时,奥斯卡的评选过程也被一些人质疑,认为存在偏见和不公平的现象。
不过,奥斯卡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不可忽视。
奥斯卡奖对于电影制作人和演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认可。
从奥斯卡金像奖看不同时期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变化

连 云港 师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u l f i y n a gT ah r olg o ma o a u gn ec esC l e L n e
De e e , 0l c mb r 2 1
No. 4
第 4期
从 奥 斯 卡金像 奖看 不 同时期 好莱 坞 电影 的发 展 变 化
剥、 云
(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 院, 江苏 南京 209 ) 107
[ 摘
要】奥斯卡 奖作 为好 莱坞的风向标 , 对世界 影坛的影响举足轻重 。文章通过对 奥斯卡奖历程 的回顾 , 分析好
莱坞 电影在 不同发展 时期 的特 点 , 探讨其传播 方式和 传播 目的的转 变。
[ 关键词]奥斯卡 ; 电影 艺术 ; 电影商业 ; 电影技 术 ; 发展历程 [ 中图分类号[99 8 I 0 . J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9 70 2 1)4 03 2 10 —74 (0 10 —0 1 —0
一
、
在这些技术 的基础上 , 不断出现新 的艺术表现形式 , 开始追 求造 型 、 乐 、 事 、 面 艺 术 的创 新 及 运 用 。 音 叙 画 2 O世纪 3 0年代 的 电影 , 多 开 始 使 用 艺术 综 合 的手 大 法来 表 现 战 争 与 现 实 的残 酷 , 生 了 如 《 线 无 战 诞 西 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志千秋》 《 、壮 、一夜风流》 《 、叛舰 喋血记》 《 、浮生 若 梦》 等具有 时 代意 义 的电影 。 同一 时期 开 始举 办 的 威尼 斯 电影 节也 以“ 电影 为严 肃 的艺 术服 务 ” 宗 旨 , 为 聚集 各 国 的电影 实验 者 , 励 他 们拍 摄形 式 新 颖 、 鼓 手 法独 特 的影 片 , 艺: 作 为评判 标 准并 形 成 了 自己 将 术性 独特 的风格 。2 世 纪 2 —3 0 0 0年代 的奥斯 卡 获 奖 电影 见证 了电影从 无 声 艺术 到有 声 艺 术 的进 化 和 表 演 形 式的转变 , 同时也确立 了好莱坞经典叙事 主题 , 这一 时期 的 电影是 综合 的艺术 表现 。 二 、0 纪 4 2世 0年代 : 电影是讲 述 故事 的工 具 2 世纪 4 年代:奖影片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根据 0 0 获
奥斯卡经典电影分析

0 幸福
和平 平等自由 友谊
其他
这也充分反映了美国人民精神追求
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和平到自由再到个 人幸福的过渡。
THE END
(1981年度) 普通人 (1983年度) 甘地传 (1985年度) 莫扎特 (1987年度) 野战排 (1989年度) 雨人 (1991年度) 与狼共舞 (1993年度) 不可饶恕 (1995年度) 阿甘正传 (1997年度) 英国病人 (1999年度) 莎翁情史 (2001年度) 角斗士 (2003年度) 芝加哥 (2005年度)百万美元宝贝 (2007年度)无间道风云 (2009年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最佳影片·人物及性格
就人物性别来看,在30部最佳影片中 围绕男性展开的电影有22部占到了总数的73.3%; 围绕女性展开的电影只占到了26.67%。 而在以女性为主要题材的获奖电影中, 有4部是在1998年之后出现; 由此可以看出在美国人眼中,男性的受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女 性。但随着进入21世纪后,女性世界的受重视程度正在逐步 提高。这和当今社会形势发展密切相关。女强人的形象受到 越来越多人得认可和关注。
1980~2009 奥斯卡最佳影片分析
“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 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27年设立,每 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到2009年2月 22日截止 ,奥斯卡已经举办了81届。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Picture),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 学学院通过业内人士投票,颁给每年得票 最高的电影,奥斯卡金像奖之一。此奖项 起初被称为最佳作品奖(Best Production)。
最佳电影·影片体裁
恐怖/动作
2
剧情
8
爱情
3
奥斯卡电影观后感

奥斯卡电影观后感近几十年来,奥斯卡金像奖一直是电影界备受瞩目的盛事。
每年的奥斯卡电影都代表着当年的电影制作水平和艺术成就。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我也经常关注并追逐这个奖项,那些被提名和最终获奖的电影成为我的观影目标。
通过观看这些电影,我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秀的艺术表现,还可以对人类的情感和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每一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它们或让人们领略到不同的文化,或带领我们深入了解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或通过特殊的视角反思人性和社会现象。
这些电影通常以出色的剧本、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演技为基石,将观众带入到一个新的世界,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
从我的观影经历中,我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雨人》。
这部1988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由导演巴里·莱文森执导,由汤姆·克鲁斯和达斯汀·霍夫曼主演。
电影通过一个关于自闭症患者的故事,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情感和成长。
霍夫曼这次的精彩演出让我对自闭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塑造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人,更是一个拥有真实情感和独特智慧的个体。
这部电影让我对自闭症患者有了更深的关爱和理解。
另外一部我非常喜欢的奥斯卡获奖电影是2006年的《飞屋环游记》。
这部由皮特·道根执导的动画电影,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故事叙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迈的退休工程师卡尔·弗雷德里克森,为了完成妻子的遗愿而用气球让自己的房子飞上天空,并与一个意外上船的童子冒险。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冒险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家庭、友情和追求梦想的故事。
通过这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我被提醒着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除了这些细腻感人的剧情电影,奥斯卡也会表彰一些深度思考社会问题的纪录片或政治家议题的电影。
例如,2010年的《国王的演讲》描绘了英国国内政治与国际战争的紧张关系背景下,乔治六世王权危机和演说困境,彰显了领导者的坚持和勇气。
电影解读: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艺术特点

电影解读: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艺术特点引言奥斯卡最佳影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奖项之一,每年颁发给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杰出表现的电影。
这些获奖影片通常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从剧本、导演、表演到技术实力都具备非凡之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于奥斯卡最佳影片中的艺术特点。
1. 杰出的剧本一个成功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往往与优秀的剧本密不可分。
这些影片通常拥有深刻而富有层次感的故事情节,并通过巧妙而引人入胜的对话展示其中人物关系和冲突。
对剧本进行精心构思和刻画,能够令观众产生共鸣,并让他们沉浸其中。
2. 卓越的导演技巧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往往由才华横溢的导演执导。
他们用独特视角和创意来呈现故事,并通过镜头语言和节奏感来营造情境与氛围。
他们运用各种技巧,如镜头配合、镜头切换、剪辑等,以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
3. 杰出的演员表现奥斯卡最佳影片绝对离不开出色的演员表现。
这些电影通常拥有一流的演员阵容,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无论是强烈的情感表达还是细腻而真实的人物塑造,都能够令观众为之动容。
4. 精良的制作和技术实力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往往在制作和技术方面非常出色。
包括摄影、剪辑、美术设计、音效等各个环节都要达到高水平。
这些制作上的精益求精使得电影更具观赏性和沉浸感,并为故事提供了更好的视听体验。
结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艺术特点可以从剧本、导演技巧、演员表现以及制作和技术实力等多个方面来解读。
这些特点的综合运用使得获奖影片在艺术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各地电影节概览及其影响

世界各地电影节概览及其影响电影节是电影行业中的重要盛事,为观众提供了了解和欣赏全球优秀电影作品的机会。
世界各地举办的电影节形式多样,每个电影节都有其独特之处,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和特色。
本文将为您介绍世界各地几个知名的电影节,并探讨它们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1.奥斯卡金像奖作为电影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事之一,奥斯卡金像奖每年都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这一电影节的影响力体现在多个方面。
奥斯卡金像奖是对电影界顶级水准的认可与奖励,为优秀电影制作团队提供了表彰的机会。
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和电影制作人也因此更容易受到观众和投资者的关注,提升了他们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
另外,奥斯卡金像奖对电影市场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为奖项的悬念和竞争性,观众对于获奖电影和提名电影的关注度大大增加,票房收入也随之提升。
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标准和评委团的权威性,也成为了电影推广和市场营销的重要参考依据。
2.戛纳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是国际电影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被誉为“电影界的奥运会”。
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电影节之一,戛纳电影节举办的每一届都有大量重量级的电影作品亮相,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戛纳电影节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戛纳电影节是展示全球电影产业最新趋势的重要平台。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电影作品在这里汇聚,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各种文化背景下电影创作的机会。
戛纳电影节也是电影交易和合作的重要场所。
许多电影项目在电影节期间进行展示和洽谈,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买家和投资者。
3.柏林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以其重视政治和社会议题而闻名。
柏林电影节通过展示具有社会意义的电影作品,引发了观众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柏林电影节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电影行业内部,也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通过电影的影像语言,柏林电影节将许多社会议题传达给观众,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行动。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柏林电影节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通过电影传递社会价值观,并引导观众思考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
81届奥斯卡“贫民”的完胜

|中国新闻周刊|3FILM81届奥斯卡:“贫民”的完胜奥斯卡大赢家《贫民富翁》,和最佳外语片《入殓师》,两部孕育着“亚洲”和“救经济”元素的影片,同在本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奖应该不是巧合。
以相对写实的笔触探讨社会现实问题和人性挣扎的“边缘性”作品,正逐渐增加观众的“好感度”3|中国新闻周刊|3FILM文/梁良一如众人预期,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在“毫无悬念”的情况下尘埃落定了。
事前得奖呼声最高的边缘小制作《贫民富翁》(又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全片制作预算仅1300万美元),囊括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8项金像奖,将原来获13项提名的好莱坞主流大片《返老还童》(全片预算高达1.5亿美元)直杀得狼狈不堪,仅尴尬地捡到最佳化妆和最佳视觉效果2项技术奖当作安慰。
东方的宝莱坞借助昔日宗主国英国的力量压倒了西方的好莱坞,在象征美国电影最高成就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正式从边缘变成了主流。
这样的结果,是合理的吗?到底这个现象反映出什么更深层的意义?亚洲电影彰显魅力先不急着填答案,来看看最佳外语片奖的角逐情况。
在这个项目上,原先被预测的大热门是法国片《课堂》和以色列动画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在今天西方的艺术电影光谱上,前者的提名属于“学术正确”,而后者则属于“政治正确”,至于日本片《入殓师》,获得提名已属意外,从没有听人提起过它有可能夺标。
因为在主流电影论述中,近年的日本影片在艺术上简直属于“边缘的边缘”,他们近年来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数量还远远不如两岸三地的华语电影。
其实,近年来的日本电影一直在默默努力,他们在过去“消失的十年”(此处指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经济低潮)中并没有灰心丧志,而是更清楚了自己的文化竞争优势所在,埋头苦干,片子越拍越好,在国内电影市场不但在商业上压倒了好莱坞,重新夺回主导权,而且也保持住了影片的“民族特色”。
因此这一次才能够派出日本国内的“十项全能选手”《入殓师》(在第3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又称日本的“奥斯卡”中,本片甫获10项大奖),最终凭实力和机遇发挥出“把边缘变成主流”的力量。
奥斯卡大片解析:影片剧情与制作揭秘

奥斯卡大片解析:影片剧情与制作揭秘引言1.1 概述本文对奥斯卡大片的影片剧情和制作进行了深入解析和揭秘,并对其成功因素进行探讨。
奥斯卡大片作为电影界最高荣誉的代表,其故事情节和制作水平备受瞩目。
通过对多个奥斯卡大片的剧情剖析和制作手法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电影的内涵与魅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剧情分析、制作揭秘、成功因素解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会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目的和内容安排,使读者对后续内容有一个整体概览。
接下来,在剧情分析部分,我们将着重讨论奥斯卡大片的故事梗概、角色关系以及悬念与高潮等方面。
在制作揭秘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导演手法、艺术设计以及后期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在成功因素解析中,我们会详细探讨奥斯卡大片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包括剧本质量、演员表现以及技术创新与团队合作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对奥斯卡大片的影片剧情和制作进行简要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剖析奥斯卡大片的影片剧情和制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电影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通过解析其成功因素,我们可以揭示出制作一部优秀奥斯卡大片的关键要素,并对未来奥斯卡大片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与探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奥斯卡大片,并对电影创作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启发。
2. 剧情分析:2.1 故事梗概:在影片剧情分析中,我们将首先对故事梗概进行解析。
这部奥斯卡大片展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充满情感和紧张感。
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城市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经历的一系列冒险和挑战。
该故事围绕着主人公的目标展开,他面临了各种阻碍和困难。
起初,主人公遭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使他被卷入了一个危险而神秘的境地。
他不得不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并找到答案。
整个故事通过一系列扣人心弦、令人愉悦的场景逐渐推进。
在旅程中,主人公逐渐发展出与其他角色之间复杂而紧密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奥斯卡金像奖独特的成功路以及背后的商业经济价值【摘要】:纵观世界各国林林总总的电影奖项,奥斯卡金像奖无疑是其中最惹人注意、最吸引眼球的一朵奇葩。
奥斯卡金像奖本质上是美国电影行业内部的评奖,并不具有国际电影奖项的世界性,但是它却拥有全球任何一个电影奖项都无法比拟的影响力。
本文探讨分析了奥斯卡取得成功的原因和方法以及奥斯卡背后所表现出的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所蕴含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奥斯卡成功方法商业经济价值一、奥斯卡金像奖1927年5月, 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赢利组织”, 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它的宗旨是促进电影艺术与科学以及发展人类文化。
学院为了表彰和鼓励优秀电影工作者的显著成就,设立了“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简称“学院奖”。
1931年后“学院奖”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
自1927年设立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后改为颁奖大会,后又在颁奖大会上增加了文娱演出表演。
奥斯卡金像奖可分为成就奖、特别奖及科学技术奖三大类,但是科学技术奖并不是每年都设立或评选。
另外,前19届奥斯卡只评选美国影片,从第20届起, 才在特别奖中设最佳外语片奖。
但是,每个国家只选送一部在某国商业性影院公映的大型故事片。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本土化的一场电影评选、表彰活动。
但随着其本身影响力和全球化的发展,奥斯卡奖也被全球影人认为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主流电影奖项之一和全球电影工业创作的风向标。
二、奥斯卡的成功路径全世界的电影奖项林林总总算起来大概有2500种,其中美国电影奖项最多,大概有960多种。
奥斯卡金像奖作为一个美国国内本土化的电影奖项,不仅被视为美国电影产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而且与德国柏林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一起被列为世界四大电影节。
原因何在?方法何在?(一)实行品牌战略,打响知名度奥斯卡金像奖自设立之初,享誉将近一个世纪。
即使是在日新月异、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奥斯卡的影响力仍然举足轻重。
究其原因,在于它的品牌效应。
奥斯卡金像奖作为美国认可度最高的电影奖项,它本身成为衡量电影商业价值、艺术表现力和主流价值观的一个高端品牌。
奥斯卡打响品牌知名度的举措在于两点:借助政治的光环;制定严格专业的评选机制1.借助政治的光环在奥斯卡的颁奖历史上,曾先后有两位美国总统亲自参加并致辞,这无疑给奥斯卡带来了荣誉与鼓励。
另外,奥斯卡奖项的评定在某些特殊的时期,具有比较明显的政治文化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大众的主流思想感情,比如《阿甘正传》、《猎鹿人》等影片的评定。
受众群的普及为奥斯卡品牌的打造保障了市场优势。
2.制定严格专业的评选机制奥斯卡评奖的机制和其他欧洲艺术电影节是不一样的,一些欧洲艺术电影界的评委通常只有少数几个人。
但是奥斯卡金像奖有一个相对完备的评奖机制,它的评选委员会是由数千个具有专业精神的评委们组成,有着严格具体的评选规则。
这个评奖机制不一定能评选出最好的影片,但是它一定可以评选出当年度还不错的影片。
系统专业的评选机制,为奥斯卡打造品牌提供了质量的保障。
(二)科学合理地运用媒体的力量奥斯卡金像奖在设立之初,就受到了媒体关注,并且开始借用媒体的力量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第一届颁奖典礼就进行了公开的广播。
第二届典礼上,洛杉矶电台进行了一小时的实时现场转播。
随着卫星电视的发展,1953 年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开始对奥斯卡颁奖典礼进行现场电视直播。
现如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奥斯卡奖的官方网站等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
奥斯卡奖项凭借媒体的力量不断地扩大自己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
(三)独特的形象定位,巧妙的细节构思奥斯卡奖虽然对影片的题材没有太大的限制,但是通过观察以往的评奖记录可以看出,奥斯卡奖的评定一般较倾向于具有商业气息、创作新颖、内涵文化主流化的大片,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
这也让人们意识到,奥斯卡奖的定位较之其他的电影奖项来说,更加大众主流化、商业娱乐化,比之一场严肃认真的颁奖典礼,更像是一场关于电影的表演秀,一场独特绚丽的电视节目。
另外,奥斯卡颁奖的保密措施,既保证了颁奖典礼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又增加了颁奖典礼的悬疑色彩,同时也使相关的行家预测、博彩赌注成为颁奖典礼的附属娱乐产品。
再者,奥斯卡的魅力和权威,就在于它的专业精神。
无论是评委、嘉宾、走红毯,还是颁奖过程,奥斯卡奖的每一个环节都具备较高的专业性。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奥斯卡获得人们的喜爱。
(四)保障本土优势,扩大国际影响力电影奖项,电影节的发展与电影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奥斯卡发展迅猛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源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发展。
同时,奥斯卡电影节也为美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宣传的平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好莱坞电影席卷国际市场,奥斯卡的发展也必须跟上前进的脚步。
除了世界各国种类繁多的电影奖项,美国国内有也存在很多的电影奖项,面对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奥斯卡金像奖必须在保障本土市场优势前提下,扩大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显而易见,它确实也已经做到了;虽然可能仍有一些不足,但它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却不容忽视。
三、奥斯卡金像奖的经济价值奥斯卡金像奖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意义其实就是“影响力经济”与“注意力经济”的完美应用。
何为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是指最大限度的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商业利益的经济模式。
在这种经济状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众的注意力,只有大众对某种产品注意了,才有可能成为消费者,购买这种产品,而要吸引大众的注意力,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视觉上的争夺,也正由此,注意力经济也称为“眼球经济”。
何为影响力经济?影响力是一种无形资产,影响力经济是通过影响力将虚拟资本转化为商业价值,把影响力背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转换为财富。
模型是:影响力——无形资产——虚拟货币——资产——财富,影响力经济的形式是从虚拟经济走向实体经济。
不可否认,每届奥斯卡金像奖都凭借其绚丽的舞台设计、强大的明星团体、高规格的晚会标准、新潮的流行时尚等吸引着数以千计的观众和消费者,赚够了人们的眼球。
这么强大的影响力和注意力,自然而然为参与奥斯卡的各方势力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将“眼球经济”发挥到了极致。
(一)电视转播权奥斯卡主办方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所搭建的奥斯卡平台,为追求电影评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接受任何企业和个人的赞助,唯一的收入是出售转播费用,而此项费用每年都在攀升。
奥斯卡颁奖典礼一直由迪斯尼旗下的ABC电视网独家买断电视转播权。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是一项全球性的娱乐事件,据估计,如今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亿人通过电视或网络来观看奥斯卡颁奖典礼直播,长达3个小时的颁奖典礼每年能为ABC电视网带来上千万美元的收人。
(二)广告收入ABC虽然有近千万美元的转播费,但由于转播费的攀升,最后可能全部进了主办方的腰包。
另外,有些年份由于收视率、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不仅带来不了利润,甚至可能亏损。
那为什么ABC仍然坚持呢?原因就在于广告。
每一届巨大的广告收入利润绝对让ABC赚的盆满钵盈,每一届的广告客源都应接不暇。
据统计,基本上全美每30秒的广告都在150万美元左右。
再者,除了ABC获得了利润,广告主们、品牌商们也借此赚够了眼球,扩大了知名度,打响了品牌。
(三)票房收入每部参评影片的制片商和发行商无疑是奥斯卡上最直接的受益人,对电影公司来说,奥斯卡简直就是电影的“票房助推器”,获得奥斯卡奖是一部影片莫大的卖点。
根据好莱坞在线对历年获奖影片的后续票房的统计,过去30年,如果一部影片获得提名,其票房收入将增加3000万美元左右,而如果一旦获奖,又将增加2000万美元左右。
这无疑吸引了更多的影片参加评选,进行宣传,进而带动了更多的社会注意力,扩大奥斯卡的影响力,为影片进行了更好的宣传,形成了一个商业循环。
(四)旅游收益“梦幻城市”洛杉矶作为奥斯卡颁奖举办地,无疑是奥斯卡最大的受益者。
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在奥斯卡季期间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仅仅奥斯卡颁奖礼一个晚上就为洛杉矶带来了超过8000万美元的收入。
另外,获奖影片本身也为其拍摄地带来了不菲的旅游效益,拉动了当地的旅游热潮。
例如,2009年的获奖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就掀起了印度的贫民窟旅游热潮。
(五)明星、博彩等其他收益每一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都会给相应的名流富商赠送正式的邀请卡,所以即使只走个红毯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另外,奥斯卡金像奖对于个人获奖者来说也是名利双收、好事一桩。
奥斯卡可以让获奖演员的身价直线脱升,可以让其迅速跻身一线演员的队列。
再者,每年奥斯卡奖保密举措,也该人们带来了猜测、博彩的娱乐和收入。
奥斯卡给了明星等名和利,反过来,明星等人会更加在电影上奋斗努力,以期获得更多。
这实质上是双向的良好循环。
四、结束语就像电影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项产业,成功的电影节和电影奖项也应该既具有艺术的权威性又兼具一定的商业经济价值。
电影业设置了电影奖项,电影奖项把荣耀反射给电影产业自身,并转化为活跃的生产力。
两者之间良好的循环互补,共同促进二者的发展。
说实话,奥斯卡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须努力。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了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电影奖项能给电影产业带来怎样的生产力?又是否还具有存在的理由?参考文献[1].奥斯卡颁奖礼收视人数创5年最低.青年记者,2015,0(7);86-86【2】兰景婷. 浅评奥斯卡电影节中的商业契机[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7(02)[3] 奥斯卡:商业·商业还是商业[J]. 经营者. 2008(07)【4】严敏. 学术视野中的奥斯卡[J]. 艺术评论. 2008(04)【5】奥斯卡:“注意力经济”大敛财【N】亚太经济时报.2006-03-09【6】丁雯. 谢梦.奥斯卡“小金人”的经济盛宴【N】南方日报.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