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平远县2019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合集下载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29分,1-7题每小题2分,8-12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赍.发(jī)棨.戟(qǐ)襜纬.(wéi)星分翼轸.(zhěn)B.鲲.鹏(kūn)夭阏.(yān)央浼.(měi)梓.泽丘墟(zǐ)C.泠.(líng)然沮.(jǔ)丧狙.(jū)击衡阳之浦.(pǔ)D.怂.恿(sǒng)涎.皮(dàn)蓬蒿.(hāo) 委.以微贱(wěi)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所赖君子见机.机:机会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接近,将要B.宇文新州之懿.范懿:美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宁:怎么,哪里C.抢.榆枋而止抢:抢先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遥远D.披.绣闼披:开他日趋.庭趋:走向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此小大之辩也B.小知不及大知C.云销雨霁D.气息奄奄,人命危浅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园日.涉以成趣②悦.亲戚之情话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乐.琴书以消忧⑤而后乃今将图南.⑥屈.贾谊于长沙⑦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⑧臣具以表闻.A.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B.①⑦/③/②④/⑥⑧/⑤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D.①⑤⑦/②③⑥/④/⑧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A.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众人..,高朋满座..匹之,不亦悲乎 D.千里逢迎6.下列各组选项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遂见用于小邑既自以心为形役B.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齐谐》者,志怪者也C.彼且恶乎待哉之二虫又何知D.奉晨昏于万里今臣亡国贱俘7.下列两组句子中对加点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问征夫以.前路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④且.举世誉之而不加沮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秋:指秋季。

广东省2019年高二上考试二语文试卷C卷

广东省2019年高二上考试二语文试卷C卷

广东省2019年高二上考试二语文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面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C . 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 . 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2. (2分) (2017高二上·黄山期末)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对于选文科还是理科这个问题上,我曾犹豫过,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听说学理科大学毕业后容易找工作。

B . 在2018年春节期间是出去旅游还是在家学习的调查问卷中,我班将近一半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前者。

C .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D . 皖南古民居具有防匪防盗、冬暖夏凉、生活方便等诸多特点,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完好无损,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往参观。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昔日的拉萨,酥油灯是惟一的照明器具,雪域人民探索在黑暗的困境之中;而今夜幕下的拉萨,华灯高照,机声轰鸣。

B . 如果总让孩子感到自己愚笨无用,老是把他与聪明的兄弟姐妹比较,他就会变得缺乏信心。

C . 作者使用这一张张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天气图,就能对全国、亚洲以致整个北半球的天气作出预报。

D . 习总书记的讲话主题鲜明,有理有据,语言质朴而又犀利,真可谓切中要害,读来震耳欲聋,催人奋进。

4. (2分)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桃花源”也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精品]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

[精品]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

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试题注意:①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命题范围:高二语文必修五部分;②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③请将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第I卷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用黑色水性笔作答;④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阅读题共61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相互促进,有利于文学的发展,也有利于批评家和作家共同成长。

这种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的传统,一度是文学活动的重要促进力量,文学史上不乏批评家与作家共同成长的典型案例。

19世纪俄国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与果戈理之间的砥砺前行,中国的文学理论家茅盾和作家姚雪垠之间的相互促进,都是文坛佳话,广为传颂。

这种优良的传统面临着失落之虞。

究其原因,社会环境、文学体制、评价机制,各种因素纵横交织、错综复杂。

其中最为直接的因素,是外在的文学生态对批评家和作家文化心态的影响。

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种物质利益诱惑巨大,很大程度上导致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浮躁心态。

如此一来,批评活动很多时候就缺少了批评家与作家沉潜之后的冷静、深入与真诚,而变成千篇一律、千面一孔的表扬与颂赞,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砥砺少而又少。

发扬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的传统,首先需要保持对文学的虔诚之心。

无论是批评还是创作,他们的对象都是文学,都是基于文学的基本规律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批评家和作家都应葆有专业精神对待这种文学活动,切不可将其作为获取名利的工具。

其次,需要保持“同情之理解”。

作家与批评家的互促共生关系,要建立在最基本的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批评的目的,不是一味地吹捧,也不是刻薄地挑剔,而是基于对作家作品本身以及时代文学思潮客观公允的评价和定位。

文学批评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因此,批评家在从事批评活动时应格外慎重,对作家作品给予足够尊重。

广东省2019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广东省2019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广东省2019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1. (6分) (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指指点点他、说他的脸是在那种地方见过的最平静的脸。

[甲]当西德尼·卡登迈着最后的步伐向死亡走去时,他的脑海中想到了什么呢?也许他看到了未来……“我看到巴萨德、德法热、法官们都在这个可怕的机器下面死去。

我看见一个美丽的城市正在这片可怕的土地上建立起来。

我看到新一代的人民将在真正的自由中生活。

我看到我为之付出生命的人们,他们幸福安宁的生活在我再也见不到的英国。

我看见路西年老的时候,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为我哭泣,我知道她和她的丈夫会一直到死都记着我。

[乙]我看见他们的儿子,有着和我一样的名字,现在长成了一个男人、一位著名的律师,并通过他的工作而使我扬名四方。

我听见他给他的儿子讲起我的故事。

[丙]我做的是一件很好的事。

它远远好过我所做的所有的事。

它将是一个很好的长眠,远比我所知道的要好。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指指点点B . 平静C . 付出D . 长眠(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2.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月考) 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C .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 .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3. (2分) (2017高一下·福建期中)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直不百步耳直:只是B .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表彰C . 余威震于殊俗殊俗:指边远的地方D . 吾师道也师:学习4. (2分)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组是()A . 夫晋何厌之有B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 . 而燕国见凌之耻除矣D . 吾属今为之虏矣5. (2分)(2018·无锡模拟)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C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D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6. (2分) (2019高一下·和平期中) 下面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顶是()A . “黎民不饥不寒”“氓之蚩蚩”“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中的“黎民”“氓”“氓隶”都是指平民百姓。

广东省平远县2019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广东省平远县2019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广东省平远县2019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对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①謇朝谇而夕替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谣言③宁溘死以流亡兮溘:突然,忽然④忍尤而攘诟攘:排斥⑤延伫乎吾将反延:伸长,延长⑥回朕车以复路兮朕:皇帝的自称⑦进不入以离尤兮进:到朝廷做官⑧苟余情其信芳苟:苟且A . ①③④⑤⑦B . ①③⑤⑦⑧C . ②④⑤⑥⑧D . ①③④⑥⑦2. (2分) (2018高一下·舟山开学考) 下列划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①率赂秦耶率:都,皆②思厥先祖父厥:代词,其③暴霜露,斩荆棘暴:bào 暴露④暴秦之欲无厌厌:厌烦⑤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⑥始速祸焉速:很快⑦洎牧以谗诛洎:jì 等到⑧当与秦相较当:应当⑨或未易量易:轻易⑩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劫:侵略A . ①③⑤⑦⑧B . ①②⑤⑦⑨C . ③④⑥⑧⑩D . ②④⑥⑨⑩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表示降职的一项是()A . 公车特征拜郎中B . 再迁为太史今C .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D .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4. (2分) (2016高一下·银川期中) 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A . 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按)B . 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C . 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数罟不入洿池(数:多次)D . 王道之始也(始:开端)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5. (2分) (2017高一下·惠州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 . 夙兴夜寐B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6.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B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C . 夫人之相与(交往)D .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7. (2分)下列“之”字,按其用法分三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泾流之大②两涘渚崖之间③野语有之曰④我之谓也⑤少仲尼之闻⑥轻伯夷之义⑦睹子之难穷⑧非至于子之门⑨大方之家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 . 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8. (2分)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相同的一句是()A . 辍耕之垄上B . 郯子之徒C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 . 彼童子之师9.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因释其耒而守株论世之事,因为之备B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厚者为戮,薄者见疑C . 以郑为亲己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D . 郑人有且买履者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10. (2分) (2016高一上·涞水期中) 对下列两个划线词语解释说法正确的一项是()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③且为之奈何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A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1. (11分)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广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广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广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繁荣稳定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________的生活状况,()。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________的。

但2015年9月,专家表示,《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于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________ ,严密紧凑,如________;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B . 见证了汴京当年的繁荣,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C .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的情况D . 见证了汴京当年的繁荣,也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的情况(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 安居乐业独一无二繁而不乱一气呵成B . 安居乐业独一无二有条不紊一挥而就C . 安分守己独当一面有条不素一气呵成D . 安分守己独当一面繁而不乱一挥而就(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而且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文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邢台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广东省2019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1

广东省2019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1

广东省2019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的一项是()A . ①当(应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②用(因为)心一也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糊涂)矣B . ①余嘉(赞赏)其能行古道②缘(沿着)染溪,斫榛莽③盖(用在句首,表推测大概)失强援,不能独完C .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②苏子愀然,正襟危(端正)坐③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D . ①直走咸阳(趋)②士大夫之族(家族)③使秦复爱(爱护)六国之人2. (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仆:倒B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适C .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D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3. (2分)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因为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前一个意思是“把---作为边界” 后一个“边界”B .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或咎:有人责怪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奉:侍奉发图:发现地图C .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修敬:表示敬意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币:钱币厚遗:以后礼赠送D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之:这负:对不起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听:听从庶:或许4. (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摄行事当国当:执掌B . 郑之执政侈侈:奢侈C . 晋国其萃于三家乎萃:聚集D . 北过徐君过:探望5. (2分)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缝防淫是必由之淫:指渗水。

B . 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燔:焚烧。

C . 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沃:肥沃。

D . 厚绢、细罗和油杵千下塞埝埝:缝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