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PPT课件
合集下载
跟腱断裂的护理PPT课件

第10页/共16页
(二)生活护理 1.患者因石膏较重,活动不方便,所以在卧床期间, 要协助患者做好各项基础生活护理 2.鼓励患者在病床上尽量加强肌力练习 3.指导和帮助病人下床活动,以减少肌肉萎缩 4.教会病人自理的方法
第11页/共16页
(三)康复护理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进行断裂跟腱的缝合修补, 术后都应使用长腿石膏将患肢固定于屈膝60~70°, 踝关节处于中度跖屈位。
第1页/共16页
二、跟腱断裂主要症状
1. 跟腱部疼痛 2.有棒击感 3.受伤时,可听到清脆的响声
第2页/共16页
三、术前护理
(一)心里护理 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以消除恐惧 心理,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
(二)皮肤护理 为患者做好足部皮肤的护理是预防跟腱术后感 染的关键之一,因为足部皮肤粗糙,常可隐藏 霉菌和破伤风杆菌,因此需要对足部皮肤进行 彻底消毒。
起身站立1在你准备站立前请先确定椅子或床是否稳定牢固2正常腿支撑在地面上身体向前移动到椅子或床的边缘3在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扶住椅子扶手或床缘4两手一起支撑用力同时你的正常腿发力站起保持站稳6
一、概念
跟腱是由小腿三头肌,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 成,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如果处 理不当,会发生跟腱的延长愈合,严重者会导 致不能提脚后跟,甚至跛行。
6.坐下 (1)身体向后慢慢退,直到正常侧的腿碰到椅子或 者床的边缘 (2)保持体重在正常腿上,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 (3)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放 到椅子或床缘上,然后弯曲健侧膝盖,慢慢坐下 (4)坐下过程慢慢来。始终保持双拐放在椅子旁 边
第9页/共16页
四、术后护理
(一)肢体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即给予抬高患肢3-5天,注意膝下垫 枕,高度应高于心脏20cm,以利于静脉和淋巴的回 流,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足趾感觉、活动情况、皮肤 温度以及末梢循环的充盈度。另外在患肢石膏未干 燥之前,嘱患者尽量不要活动膝关节,麻醉过后, 即可进行足趾的活动,但此时的活动只限于足趾, 踝关节不能活动,因为过早的踝关节活动对跟腱缝 合处的愈合不利。
(二)生活护理 1.患者因石膏较重,活动不方便,所以在卧床期间, 要协助患者做好各项基础生活护理 2.鼓励患者在病床上尽量加强肌力练习 3.指导和帮助病人下床活动,以减少肌肉萎缩 4.教会病人自理的方法
第11页/共16页
(三)康复护理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进行断裂跟腱的缝合修补, 术后都应使用长腿石膏将患肢固定于屈膝60~70°, 踝关节处于中度跖屈位。
第1页/共16页
二、跟腱断裂主要症状
1. 跟腱部疼痛 2.有棒击感 3.受伤时,可听到清脆的响声
第2页/共16页
三、术前护理
(一)心里护理 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以消除恐惧 心理,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
(二)皮肤护理 为患者做好足部皮肤的护理是预防跟腱术后感 染的关键之一,因为足部皮肤粗糙,常可隐藏 霉菌和破伤风杆菌,因此需要对足部皮肤进行 彻底消毒。
起身站立1在你准备站立前请先确定椅子或床是否稳定牢固2正常腿支撑在地面上身体向前移动到椅子或床的边缘3在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扶住椅子扶手或床缘4两手一起支撑用力同时你的正常腿发力站起保持站稳6
一、概念
跟腱是由小腿三头肌,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 成,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如果处 理不当,会发生跟腱的延长愈合,严重者会导 致不能提脚后跟,甚至跛行。
6.坐下 (1)身体向后慢慢退,直到正常侧的腿碰到椅子或 者床的边缘 (2)保持体重在正常腿上,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 (3)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放 到椅子或床缘上,然后弯曲健侧膝盖,慢慢坐下 (4)坐下过程慢慢来。始终保持双拐放在椅子旁 边
第9页/共16页
四、术后护理
(一)肢体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即给予抬高患肢3-5天,注意膝下垫 枕,高度应高于心脏20cm,以利于静脉和淋巴的回 流,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足趾感觉、活动情况、皮肤 温度以及末梢循环的充盈度。另外在患肢石膏未干 燥之前,嘱患者尽量不要活动膝关节,麻醉过后, 即可进行足趾的活动,但此时的活动只限于足趾, 踝关节不能活动,因为过早的踝关节活动对跟腱缝 合处的愈合不利。
《跟腱断裂的康复》课件

跟腱断裂后应该如何处理?
总结词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是首要任务
详细描述
一旦怀疑跟腱断裂,应立即停止活动 ,用冰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随后应 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保守治疗(如石 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跟腱断裂后能否完全康复?
总结词
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完全康复,但需要时间和正确的康复治疗
物理疗法
如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 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 软化疤痕和缓解疼痛。
按摩
轻柔的按摩可缓解肌肉紧 张和疼痛,但需注意避开 受伤部位。
运动康复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逐步恢复受伤关节的活动 度,防止僵硬和粘。
肌肉力量训练
强化周围肌肉力量,减轻 跟腱负担,防止再次受伤 。
平衡与协调训练
提高身体的平衡与协调性 ,增强脚踝稳定性。
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 重新缝合在一起,促进
愈合。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要固定受伤的 脚,避免活动,以免影
响愈合。
康复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 复训练,逐渐恢复关节
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定期复查
手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 ,了解愈合情况,调整
康复计划。
康复计划
疼痛管理
通过药物、物理治疗等方法减 轻疼痛,提高康复效果。
心理康复
情绪支持
康复教育
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 其树立康复信心。
向患者介绍跟腱断裂的康复知识和技 能,提高其自我管理和预防再次受伤 的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纠正患者对疼痛 和康复的错误认知,减轻焦虑和抑郁 情绪。
04
跟腱断裂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跟腱断裂诊断》课件

04
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石膏固定
通过石膏固定,使跟腱得 到充分休息和愈合。
物理治疗
在恢复过程中,进行适当 的物理治疗,如超声波、 电刺激等,以促进跟腱愈 合。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消炎药、活血 化瘀药物等,缓解疼痛和 肿胀。
手术治疗
手术缝合
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重新缝合 在一起,促进愈合。
肌腱移植
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可以减少跟腱的负荷和压力,降低断裂的风险。
详细描述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在运动过程中,注意身体的反应和感觉,如出现疼痛、不适等 症状时应及时停止运动,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营养,也有助于预防跟腱断裂的发 生。
THANKS FOR WATCHING
03
跟腱断裂的鉴别诊断
跟腱炎
跟腱炎与跟腱断裂的鉴别
跟腱炎的预防
跟腱炎通常表现为跟腱疼痛、肿胀, 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而跟腱断 裂则表现为明显的跟腱断裂声、疼痛 、肿胀和活动受限。
预防跟腱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跟腱的柔 软性和弹性,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拉 伸来达到这一目的。
跟腱炎的治疗
跟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冰敷、 压迫、抬高等方法,以减轻炎症和疼 痛,同时可配合使用抗炎药物和物理 治疗。
跟腱撕裂
跟腱撕裂与跟腱断裂的鉴别
跟腱撕裂通常是由反复的微损伤引起的,表现为跟腱内部 的纤维撕裂或断裂,而跟腱断裂则通常是由一次较大的外 力引起的。
跟腱撕裂的治疗
跟腱撕裂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 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压迫、抬高等方法,手术治疗则涉 及到修复撕裂的跟腱。
跟腱撕裂的预防
《跟腱断裂诊断》ppt 课件
《跟腱断裂》课件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跟腱:连接小腿 肌肉和脚跟的肌 腱
断裂:肌腱受到 外力作用,导致 断裂
症状:疼痛、肿 胀、无法行走
原因:运动损伤、 外伤、疾病等
运动损伤:如篮球、足球等运动中突然发 力或过度拉伸
外伤:如摔倒、撞击等外力作用
慢性劳损:长期过度使用跟腱,导致跟腱 疲劳和损伤
初期:休息、冰敷、抬高患肢
后期: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提踵、 蹲起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期:逐渐增加活动量,如行走、 站立等
康复期间注意饮食营养,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
保持跟腱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避免感染
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跟 腱的弹性和力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足 够的营养和维生素,以促进伤 口愈合
随访内容:包括康复过程中的 问题、康复进度、康复效果等
跟腱炎:跟腱炎可能导致跟腱断裂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跟腱断 裂风险增加
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跟腱断裂风 险增加
疼痛:跟腱断裂后,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肿胀: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跟腱周围的肿胀,肿胀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活动受限: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跟腱周围的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跟腱断裂: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跟腱断裂,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中期康复:逐渐增 加康复训练的强度 和难度,如跑步、 跳跃等
后期康复:恢复日 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如慢跑、游泳等
长期康复: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运 动习惯,避免再次 受伤
热身的重要性: 提高肌肉温度, 增加关节灵活 性,预防运动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跟腱:连接小腿 肌肉和脚跟的肌 腱
断裂:肌腱受到 外力作用,导致 断裂
症状:疼痛、肿 胀、无法行走
原因:运动损伤、 外伤、疾病等
运动损伤:如篮球、足球等运动中突然发 力或过度拉伸
外伤:如摔倒、撞击等外力作用
慢性劳损:长期过度使用跟腱,导致跟腱 疲劳和损伤
初期:休息、冰敷、抬高患肢
后期: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提踵、 蹲起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期:逐渐增加活动量,如行走、 站立等
康复期间注意饮食营养,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
保持跟腱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避免感染
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跟 腱的弹性和力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足 够的营养和维生素,以促进伤 口愈合
随访内容:包括康复过程中的 问题、康复进度、康复效果等
跟腱炎:跟腱炎可能导致跟腱断裂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跟腱断 裂风险增加
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跟腱断裂风 险增加
疼痛:跟腱断裂后,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肿胀: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跟腱周围的肿胀,肿胀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活动受限: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跟腱周围的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跟腱断裂: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跟腱断裂,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中期康复:逐渐增 加康复训练的强度 和难度,如跑步、 跳跃等
后期康复:恢复日 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如慢跑、游泳等
长期康复: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运 动习惯,避免再次 受伤
热身的重要性: 提高肌肉温度, 增加关节灵活 性,预防运动
2024年跟腱断裂诊断与治疗PPT

跟腱断裂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无法站立和行走等。 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建议进行选择。
发病原因
运动损伤:剧烈运动、过度负荷、 不当运动姿势等 外伤:直接撞击、切割、刺伤等
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长期疲劳: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基因突变等
跟腱断裂诊断与治 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诊断方法 预防措施
跟腱断裂概述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01
护理人员:XX医院 -XX科室-XX
02
跟腱断裂概述
跟腱断裂定义
跟腱断裂是指跟腱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跟腱部分或完全断裂的现象。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足跟的肌腱,是人体中最强壮的肌腱之一。
影像学检查
X光片:可以显示 跟腱断裂的部位和 程度
超声波检查:可以 更清晰地显示跟腱 断裂的情况
磁共振成像 (MRI):可以更 准确地显示跟腱断 裂的部位和程度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可以更 清晰地显示跟腱断 裂的情况
诊断标准
疼痛:跟腱断裂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在踝关节处 肿胀:跟腱断裂后,踝关节周围会出现肿胀,有时还会出现瘀血 功能障碍:跟腱断裂后,患者会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如无法站立、行走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跟腱断裂。
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06
发病原因
运动损伤:剧烈运动、过度负荷、 不当运动姿势等 外伤:直接撞击、切割、刺伤等
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长期疲劳: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基因突变等
跟腱断裂诊断与治 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诊断方法 预防措施
跟腱断裂概述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01
护理人员:XX医院 -XX科室-XX
02
跟腱断裂概述
跟腱断裂定义
跟腱断裂是指跟腱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跟腱部分或完全断裂的现象。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足跟的肌腱,是人体中最强壮的肌腱之一。
影像学检查
X光片:可以显示 跟腱断裂的部位和 程度
超声波检查:可以 更清晰地显示跟腱 断裂的情况
磁共振成像 (MRI):可以更 准确地显示跟腱断 裂的部位和程度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可以更 清晰地显示跟腱断 裂的情况
诊断标准
疼痛:跟腱断裂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在踝关节处 肿胀:跟腱断裂后,踝关节周围会出现肿胀,有时还会出现瘀血 功能障碍:跟腱断裂后,患者会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如无法站立、行走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跟腱断裂。
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06
跟腱断裂的诊断与治疗 课件

跟腱长约15cm,起始于小腿下 端,延伸至后脚跟的下方。
跟腱断裂的原因
01
02
03
直接外力
如运动时被人踢中或撞到 锐利物品,导致跟腱断裂 。
间接外力
如突然剧烈运动、起跳落 地时姿势不稳等,使跟腱 承受超过其生理极限的牵 拉力量,导致跟腱断裂。
劳损
长期反复的小损伤累积, 使得跟腱逐渐退化、脆弱 ,最终导致断裂。
跟腱断裂的症状
疼痛
肿胀
压痛
乏力
跟腱断裂处疼痛剧烈, 尤其在活动时加剧。
跟腱断裂后周围组织出 血,导致局部肿胀。
在跟腱断裂处有明显压 痛。
由于跟腱断裂,患者难 以踮脚和行走。
02
CATALOGUE
诊断方法
体检
01
体检是诊断跟腱断裂的重要步骤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病史、症状 和体征,包括疼痛、肿胀、压痛 、瘀斑等。
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水分摄入。
定期进行体检和运动能力评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 康问题。
05
CATALOGUE
病例分析
病例一:非手术治疗的跟腱断裂
非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跟腱断裂,可以采用非 手术治疗,如石膏固定、药物治
疗等。
诊断依据
通过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 学检查(如超声、MRI)进行诊
肌腱移植
当跟腱断裂严重或无法修 复时,可能需要使用其他 部位的肌腱进行移植。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进行石膏固定, 并定期进行复查和康复训 练。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进行,包 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
练等。
中期康复
跟腱断裂的护理PPT课件

运动强度: 根据个人情 况选择合适 的运动强度, 避免过度运 动
运动装备: 选择合适的 运动装备, 如运动鞋、 护具等,减 少运动损伤 风险
运动环境: 选择安全的 运动环境, 避免在湿滑、 不平整的地 面上运动
01
02
03
04
运动后拉伸
运动后进行
1 拉伸,可以 预防跟腱断 裂
拉伸可以增
2 加肌肉弹性, 减少跟腱断 裂的风险
行走
02
体征:跟腱断裂 处有凹陷或凸起
03
影像学检查:X 光片、超声波、
MRI等
04
实验室检查:血 常规、生化指标
等
05
医生诊断:根据 病史、体征、影 像学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进行诊断
跟腱断裂的护理
术后护理要点
E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次断裂
D
加强锻炼,促进康复
C
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
B
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05
02
外伤:直接撞 击或切割可能 导致跟腱断裂
04
老化:随着年 龄增长,跟腱 逐渐老化,可 能导致断裂
06
遗传因素:某 些家族遗传因 素可能导致跟 腱断裂
跟腱断裂的症状
疼痛:跟腱 断裂时,患 者会感到剧 烈疼痛,尤 其是在脚踝 部位。
肿胀:跟腱 断裂后,脚 踝部位会出 现明显的肿 胀,这是由 于组织损伤 和出血引起 的。
瘀伤:跟腱 断裂后,脚 踝部位可能 出现瘀伤, 这是由于皮 下出血引起 的。
功能障碍: 跟腱断裂后, 患者会出现 行走困难, 无法正常行 走。
畸形:跟腱 断裂后,脚 踝部位可能 出现畸形, 这是由于跟 腱断裂后, 肌肉力量不 平衡引起的。
01
跟腱断裂解剖参考ppt课件.ppt

该肌收缩时使足 跖屈并屈小腿; 在站立时,固定 踝关节,防止身
体前倾
胫神经
浅层
比目鱼肌
一宽扁的肌,位于腓肠肌深 面,起自腓骨头和腓骨上部
、胫骨的内侧缘
该肌除不参加屈 小腿外,其作用
同腓肠肌
胫神经
浅层
跖肌
位于腓肠肌外侧头的深面, 协助小腿三头肌 起自股骨外上髁,肌腹短小 运பைடு நூலகம்的作用
,腱细长
胫神经
3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跟腱-分型
按术中病理情况
分型
损伤原因
位置
特点
横断型 多系割伤或砍伤(开 放性)
止点上3cm左右
断面整齐,并向近端 回缩3~5cm
撕脱型 跟腱部遭受直接重力 砸伤所致(开放性或 闭合性)
跟腱解剖--肌肉
浅层: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
深层:腘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踇长屈肌
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部位 肌肉名称
位置
作用
支配神经
浅层
腓肠肌
两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 踝,两头合并形成一个肌腹
3.9倍,跑步时则可达体重的7.7倍。
5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前, 手术所采用的方法有多种, 如腓肠肌腱膜V-Y 腱成形术, 跟 腱周围肌腱(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胫后肌腱、跖肌腱) 移位 修复术, 应用自体组织移植物如髂胫束等修复, 以及人工材料(涤纶 片、碳纤维条、聚乙烯网、生物聚酯人工韧带等) 替代物修复等, 都有较多的临床报告。采用腓肠肌腱膜V-Y 腱成形术适应于跟 腱缺损长度在60 mm以下的患者; 跟腱周围自体肌腱移植无疑是 以牺牲正常的动力和稳定结构为代价, 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关节的 功能障碍; 人工材料组织相容性差, 有异物反应,不能达到最终的生 物愈合, 目前临床上已基本停用。
跟腱断裂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 跟腱断裂的发生率为9.3/10万~18/10万 • 部位:中部、上部、下部 • 年龄:35-42岁多见
发病机制
• 闭合性跟腱断裂发生机制有:(1)踝关节 背伸忽然用力起跳,腓肠肌急剧收缩, 跟腱因单独承担过量载荷而断裂;(2)踝 关节跖屈时坠落,跟腱因承担过高被动 牵张力而断裂;(3)反复、持续的下肢强 烈运动致跟腱相对缺血供,加之疲劳使 肌-腱限制机制失效,肌-腱-骨复合体在 非协调性负荷作用下断裂。
术后功能评估
• 疗效标准 采用Arner-lindholm评定法 • 优:患者无不适,行走正常,提踵有力,肌力无明显异常,小腿围
度减小≤1cm,背伸或跖屈角度减小≤5° • 良:有轻度不适,行走稍有不正常,提踵稍无力,肌力较健侧减弱,
小腿围度减小≤3cm,背伸角度减小5°~10°,跖屈度减少5°~ 15° • 差:患者有明显不适,跛行,不能提踵,肌力明显减弱,小腿围度 减小>3cm,背伸角度减小在10°以上,跖屈度减小>15°
• 开放缝合
• 经皮缝合法
V-Y 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 自体股薄肌移植
• 自体腓骨短肌移植
关节镜下跟腱缝合术
术后处理
• 用长腿石膏前托固定膝关节于屈曲30°位, 踝关节跖屈20°位, 拆线后用长腿石膏管 形固定6~8 周。换踝关节于跖屈20°位 短腿石膏管形再固定4 周, 石膏拆除后开 始逐渐加强肌力锻炼, 需穿3~5 cm 高跟 鞋, 每2 d 去除0.15 cm 至高跟完全去除。
诊断
• 根据病史、足跟腱部塌陷、 Thompson 试验阳性及单足提跟征阳性结果不难诊 断
• 辅检:MRI、X线片、超声等
误诊原因探讨
• ①跟腱损伤早期出血, 肿胀严重, 局部疼痛不能很好配 合体检, 造成跟腱损伤处的凹陷和空虚感不明显
• ②误认为跟腱断裂造成踝关节跖屈功能完全丧失。跟 腱断裂后, 由于屈趾、屈拇肌、胫后肌、腓骨长短肌的 协同作用, 仍可使踝关节跖屈, 但跖屈功能明显减弱
分型
• 参照Kuwada对跟腱断裂的分类法,根据术中跟 腱损伤程度分为四型
• Ⅰ型:跟腱部分断裂,范围小于50%的 • Ⅱ型:跟腱断裂范围大于50%且在修除因损伤而
变性坏死组织后,跟腱断端缺损在3cm 之内 • Ⅲ型:跟腱断裂范围大于50%且在修除因损伤而
变性坏死组织后,跟腱断端缺损在3~6cm之内 • Ⅳ型:跟腱完全断裂且在修除因损伤而变性坏死
组织后,跟腱断端缺损大于6cm
• 关于急性跟腱断裂和陈旧性跟腱断裂的 时间界限, 国内外尚存在争议。一般以2 周作为新鲜或陈旧性跟腱损伤的分界线
• 单足提跟征
患足单足站立, 缓慢上提患足足跟, 若足跟 能够离开地面为阴性, 说明跟腱未完全断 裂; 若足跟不能离开地面为阳性, 说明跟 腱完全断裂
• 非运动性跟腱断裂常被称为自发性断裂, 病理基础为跟腱自身退变,而作为运动 创伤较常见原因的外伤和劳累则多为促 发因素。断裂部位的退变发生率为97%, 变性程度与年龄、血供及微小创伤有关; 此外,跟腱炎、痛风、感染等病理及糖 皮质激素误注入跟腱,也能引起跟腱组 织学改变及力学性能降低,成为轻微外 力发生断裂的潜在因素
• ③开放伤仅缝合皮肤, 未探查跟腱情况 • ④闭合性断裂未做提踵试验和Thompson 试验而误认
为软组织伤。⑤陈旧性断裂n 征 假阴性
治疗
• 对急性跟腱断裂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存在较大争议, 但对陈旧性 跟腱断裂大多数学者的意见是一致的,即进行手术修复治疗。
跟腱断裂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 跟腱断裂的发生率为9.3/10万~18/10万 • 部位:中部、上部、下部 • 年龄:35-42岁多见
发病机制
• 闭合性跟腱断裂发生机制有:(1)踝关节 背伸忽然用力起跳,腓肠肌急剧收缩, 跟腱因单独承担过量载荷而断裂;(2)踝 关节跖屈时坠落,跟腱因承担过高被动 牵张力而断裂;(3)反复、持续的下肢强 烈运动致跟腱相对缺血供,加之疲劳使 肌-腱限制机制失效,肌-腱-骨复合体在 非协调性负荷作用下断裂。
术后功能评估
• 疗效标准 采用Arner-lindholm评定法 • 优:患者无不适,行走正常,提踵有力,肌力无明显异常,小腿围
度减小≤1cm,背伸或跖屈角度减小≤5° • 良:有轻度不适,行走稍有不正常,提踵稍无力,肌力较健侧减弱,
小腿围度减小≤3cm,背伸角度减小5°~10°,跖屈度减少5°~ 15° • 差:患者有明显不适,跛行,不能提踵,肌力明显减弱,小腿围度 减小>3cm,背伸角度减小在10°以上,跖屈度减小>15°
• 开放缝合
• 经皮缝合法
V-Y 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 自体股薄肌移植
• 自体腓骨短肌移植
关节镜下跟腱缝合术
术后处理
• 用长腿石膏前托固定膝关节于屈曲30°位, 踝关节跖屈20°位, 拆线后用长腿石膏管 形固定6~8 周。换踝关节于跖屈20°位 短腿石膏管形再固定4 周, 石膏拆除后开 始逐渐加强肌力锻炼, 需穿3~5 cm 高跟 鞋, 每2 d 去除0.15 cm 至高跟完全去除。
诊断
• 根据病史、足跟腱部塌陷、 Thompson 试验阳性及单足提跟征阳性结果不难诊 断
• 辅检:MRI、X线片、超声等
误诊原因探讨
• ①跟腱损伤早期出血, 肿胀严重, 局部疼痛不能很好配 合体检, 造成跟腱损伤处的凹陷和空虚感不明显
• ②误认为跟腱断裂造成踝关节跖屈功能完全丧失。跟 腱断裂后, 由于屈趾、屈拇肌、胫后肌、腓骨长短肌的 协同作用, 仍可使踝关节跖屈, 但跖屈功能明显减弱
分型
• 参照Kuwada对跟腱断裂的分类法,根据术中跟 腱损伤程度分为四型
• Ⅰ型:跟腱部分断裂,范围小于50%的 • Ⅱ型:跟腱断裂范围大于50%且在修除因损伤而
变性坏死组织后,跟腱断端缺损在3cm 之内 • Ⅲ型:跟腱断裂范围大于50%且在修除因损伤而
变性坏死组织后,跟腱断端缺损在3~6cm之内 • Ⅳ型:跟腱完全断裂且在修除因损伤而变性坏死
组织后,跟腱断端缺损大于6cm
• 关于急性跟腱断裂和陈旧性跟腱断裂的 时间界限, 国内外尚存在争议。一般以2 周作为新鲜或陈旧性跟腱损伤的分界线
• 单足提跟征
患足单足站立, 缓慢上提患足足跟, 若足跟 能够离开地面为阴性, 说明跟腱未完全断 裂; 若足跟不能离开地面为阳性, 说明跟 腱完全断裂
• 非运动性跟腱断裂常被称为自发性断裂, 病理基础为跟腱自身退变,而作为运动 创伤较常见原因的外伤和劳累则多为促 发因素。断裂部位的退变发生率为97%, 变性程度与年龄、血供及微小创伤有关; 此外,跟腱炎、痛风、感染等病理及糖 皮质激素误注入跟腱,也能引起跟腱组 织学改变及力学性能降低,成为轻微外 力发生断裂的潜在因素
• ③开放伤仅缝合皮肤, 未探查跟腱情况 • ④闭合性断裂未做提踵试验和Thompson 试验而误认
为软组织伤。⑤陈旧性断裂n 征 假阴性
治疗
• 对急性跟腱断裂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存在较大争议, 但对陈旧性 跟腱断裂大多数学者的意见是一致的,即进行手术修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