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创办人王广亚博士简介

合集下载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简介翻译原稿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简介翻译原稿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简介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是由巩义籍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于2004年捐资创建的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郑州巩义市。

校园占地面积1390亩,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目前在校生16000人。

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s a voluntary university, which was founded by Dr. Wang Guangya in 2004. The university is located in Gongyi, Zhengzhou City, the birthplace of Dr. Wang Guangya and the city of abundant resources and numerous celebrities. It covers a total area of 1,390 mu (228.98 acres), with the construction area of 457,000 square meters. At present, it has about 16,000 students on campus.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05人,其中专任教师768人,外籍教师20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67.2%;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1.3%。

The current faculty member is 1,205, including 768 full-time teachers and 20 foreign teachers, of which 67.2% get master degree, and 31.3% hold the associate professorship or above.学院是以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为主要学科的财经类本科教学型院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工学、艺术学五大学科门类,涵盖50余个本、专科专业。

关于郑州高校你不知道的34个冷知识

关于郑州高校你不知道的34个冷知识

关于郑州高校你不知道的34个冷知识关于郑州高校你不知道的34个冷知识如下:1、郑州有两所比较低调的军校,一所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军队5所综合大学之一,它可是一所世界高水平大学。

另一所是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这是全军陆军唯一的防空兵指挥学院,郑州人习惯叫它“炮院”。

2、上世纪80年代,郑州创办的一所大学,开创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先河。

它就是中国第一所中外联办综合性高等学府——黄河大学。

它的成立曾轰动海内外,对于中国高校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黄河大学创办于1985年,是中外合办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

学校首任校长由两院院士,两弹功勋科学家秦元勋担任。

学校办学层次高,创办初期只招收研究生(后来也招本、专科),全面实行美式教育和全英文教学的高等学府,教师大部分是由全美国各大学的教授组成。

学校搞体制创新: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部实行聘任制;每年设三个学期,把暑假变为一个学期;大学还不设党委,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特例中的特例。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黄河大学于1991年整体合并到郑州大学,校址恢复为黄河迎宾馆。

3、郑州高校里,历史最久远是河南农业大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到今年有118年校史了。

4、郑州实力靠前的几所高校,大都跟河南大学有关系。

1952年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为河南农学院(今河南农业大学),医学院独立为河南医学院(后改为河南医科大学,2000年并入郑州大学),行政学院独立发展为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并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5、原郑州大学(合并前的郑州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综合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将山东大学迁到郑州,但最后没来。

1954年由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提供师资,设立郑州大学。

6、今年是新郑大成立20周年。

20年前的今天,即2000年7月10日,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出席大会并宣布新的郑州大学成立。

王广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王广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王广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作者:李海容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6期李海容(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思政部,河南郑州 451200)摘要:教育家王广亚博士致力于教育60余载,在海峡两岸创办了10余所大中小学,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人才三十多万人,可谓“桃李满天下”.王广亚博士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理念,“勤俭、朴实、自立、更生”的办学作风,“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的行事准则,“三严”、“三心”、“三特色”的“三三三制”办学特色.始终贯穿他的办学理念的“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养成教育”对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启示.关键词: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养成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8-0179-03教育家“王广亚”博士致力于教育60多年,在海峡两岸创办了10多所大中小学,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三十多万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理念,“勤俭、朴实、自立、更生”的办学作风,“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的行事准则,“三严”、“三心”、“三特色”的“三三三制”的办学特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德是第一位的,“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的质量.始终贯穿创办人的办学理念的“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养成”教育对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启示.1 高校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广亚先生”根据其一生办学实践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具有较强的人本特色,其核心就是以师生为中心,在关心、关爱师生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用具有人本精神的管理方法来激发师生的潜力和工作学习热情,由此形成师生平等、互动的关系模式,形成和谐、伦理的校园氛围.王广亚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首先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人是万物的尺度;其次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最后强调人的精神文化品格,追求人的精神文化品格更合乎人性,更能体现人之所以为人.这种“以人为本”思想在”广亚先生”所创办的学校中,主要体现为:一切从师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尊重人,信任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出发点,把教师与学生放在学校发展的中心位置;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能动性,不仅应建立了学生发展方案,而且对教师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旨在全方位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同样对学生的教育也强调的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爱心教育、伦理教育、技能教育的综合,而非简单的工具性的技能的培训.比如,“广亚先生”所创办学校开展的“德育主题月”、“文明礼貌月”“感恩主题月”等系列活动,都是从人的综合发展,人的精神文化品格角度,来培养人的.以人为本体现在“广亚先生”的办学模式上.“广亚先生”的办学理念的人本特色,其中心是师生,一切围绕学生和老师为中心,进行管理和办学.其中创新是其办学模式人本特色的本质;使师生潜能得到最大发掘,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提升是其办学模式人本特色的重要目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其办学模式人本特色的应有之义.“广亚先生”办学模式的人本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治校方针,治校伦理,师生关系等方面.以人为本体现在“广亚先生”的办学目标上.“广亚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办学目标时总是用朴实的话说就是:“办学校,如何使学生有一技在身,是我的教育目标之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毕业后,能够发挥所长,服务社会.简单地说,是人人能就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校园文化精神: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强调“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治校宗旨.“广亚先生”具体将“勤俭”解释为:全力以赴,节约人力物力;将“朴实”解释为脚踏实地,不弄虚作假;将“自立”解释为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将“更生”解释为痛定思痛,为成功想办法.而这些办学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在给学生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对自我素质、自我人生的定位能力,让学生能从事自发活动的能力,能够正确的面对人生,能够灵活和理智地适应新的环境;能够灵活地处理生活工作社会中所面对的问题.可以说“广亚先生”的办学目标就是在解决人的生存的基础上,强调对人的完善和发展,强调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究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广亚先生”的“三三三制”的办学特色中.“广亚先生”根据自己一生的办学经验,富有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三三制”的治校方针,即“三心、三严、三特色”.其中无不透露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一个“三”指的是三心,即爱心、关心和耐心.在此,“广亚先生”要求在自己所办的学校中要贯彻这种三心文化,并通过让教师每周深入学生宿舍制度、坚持任课教师担任导师制度、以及及时解决学生的具体困难等措施,来强调对学生的责任观念,强调“慈教”的教育方法.这些做法直接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这不仅解决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困难,还使学生安心求学,让家长放心,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第二个“三”指的是“三严”,即严考、严教、严管.这是“广亚先生”结合学校实际,为提升学生教育成效所提出的一项针对性的措施,其最终落实点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真正能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三严”是和“三心”是统一的,都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广亚先生”曾说:“‘严管’和‘慈教’相结合,相统一,既有满腔的爱心,又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严而不苛,严而有度,决不能容忍放任自流,我行我素.”第三个“三”是“三特色”:第一个特色是两证多照,第二个特色是三守,即守时、守信、守法.以此为基础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气质和风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广亚先生”的“三三三制”原则,其基本立足点是学生,其核心是三个特色:教学特色、品德特色、形象特色,在以“三心”的基础上,以“三严”为方法,以“三特色”为目标来具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做到以学生为本.2 高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要求,全国高校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为先就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优先地位并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广亚先生”特别重视“德育”,他的办学理念中的“伦理”,他的办学精神中的“爱国爱校”,校训中的“勤俭、朴实、自力、更生”,办学特色中的“三三三制”等,都是重视德育,强调德育优先,具体体现在:“广亚先生”把“伦理”放在办学理念的首位.成功学院的办学理念:伦理、创新、品质、绩效,伦理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其具体实践体现在“三心”中的“爱心”和“三特色”中的“品德特色”.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价值观,而大学价值观的核心则是大学伦理观,紧紧围绕以弘扬“三吃”精神(吃亏、吃苦、吃气)为主题,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促进学院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努力增强师生员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了“广亚先生”提出的品德特色:“守时、守信、守法”.积极倡导健康、诚实守信的良好校园风气,以实际行动展示广大教职员工和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精神风貌.特别是通过开展“德育主题月”、建立“德育教育实践基地”等配套实践活动,使全院师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责任感、自觉性有了较大地提高.“三守”思想不断被广大师生员工所接受,诚实守信、守时守法蔚然成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基本形成.“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关心集体,团结协作;语言文明,仪表端庄;遵纪守法,廉洁从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已成为教师队伍的核心道德理念.许多道德家园荒芜和精神世界迷失的学生,也能从这一办学理念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完成自己的学业,成就自己新的人生.“广亚先生”把“爱国爱校”放在成功精神的首位.在“广亚先生”所创办的学校里,每天清晨,国旗班的同学们总是迈着矫健有力的步伐,庄严地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而同学们也是早早地在旗台前集合列队,等待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刻.从那一张张年轻的脸上,能看得到发自内心的那份敬重之情.我们的先辈们身体力行地为我们留下了多少值得铭记的深刻足迹,我们都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曾为屈原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投江以死深感沉痛.爱国这一思想是早已随着黄河奔腾的流水,浸润了整个中华大地,融入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有那么的海外侨胞,漂泊的游子心系祖国,“广亚先生”正是其中之一;而在2008年的“5.12”大灾面前,我们的民族团结一致,每个人——不管是天真烂漫的孩童还是饱经拾荒之苦的老人都伸出援助之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样的“爱国”的光亮前,还有什么黑暗是无法被照亮的呢?“广亚先生”更是一次性捐款10万元,这怎么能不是实实在在的爱国?“广亚先生”把“勤俭、朴实、自力、更生”作为校训.“勤俭”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智慧、是品质、是责任的风尚.“广亚先生”所创办的学校以勤俭为校训,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校风,即使在对待验收、检查、各种庆典和文艺活动等也丝毫都不奢侈浪费.而“朴实”是人生的洗练,是意志的纯化,朴实可以守正,不为浮华动乎心.以朴实为校训,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倡导朴实理念.“自力”是人生成功的条件之一,能自力的人,不怨天尤人,而能充分发挥自强自力,在与困难搏斗中撞击出生命之花.自力之人最讲实事求是,从真功夫入手,日积月累向目标前进.“更生”可以使人从失败中奋起,在成功后获得生生不息的发展.“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校训,体现了“广亚先生”把德育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3 高校德育要坚持“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主张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高校德育的过程不仅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不断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认知教育是必须的,同时不能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行为习惯的教育是空洞的,没有行为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已有的认识,不可能上升到观念、情感、需要、动机,就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内化”.所以说,道德习惯和行为的养成在德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养成教育在高校德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高校德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不是不懂认知,不懂道理,而是知而不行,这恰好说明了当前高校德育的薄弱环节不是“认知”方面,而是养成教育方面.有些高校重视灌输教育和熏陶教育,缺乏养成教育的意识,即使有一些养成教育的举措,也往往不自觉和不系统,对学生道德行为产生不了长期的持久的影响.人的道德质素的培养不仅包括认知教育还应该包括道德实践能力的教育,认知可以通过理论灌输来培养,但是道德实践能力紧靠灌输是不行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养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养成教育是高校造就现代人的重要环节.现代人才观有了新的内涵:看学历,重才干;厚基础,宽专业;要成绩,更要高素质;先看做人,再看成才.现代社会人类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大学生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自我身心的关系,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约束能力等,所有这一切都要求青年大学生在年轻时通过养成教育形成一定的学习、思考、健身、文明礼貌等习惯,以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自动化的迅速的反应.养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实现知行统一.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自身.所以历代教育家都注重知行转化、知行合一.马克思也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更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养成教育以学生已有的认知为基础,对一定行为加以反复练习,使其在学生身上固定下来,形成习惯.这样学生不仅在接受同样刺激时可以做出同样的反应,就是在受到不同刺激物作用时,也可自动地以己经形成的定型化思维方式去做出自动化的反应,从而简化认知与行为之间转化程序,缩短了转化时间.养成教育在“广亚先生”所创办的每一所学校里.“广亚先生”尤为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意在养成学生良好的品行,使其终生受用.在他所创办的学校里,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的升旗仪式,不管刮风下雨,一直坚持着;每天放学后,校园里劳动教育的同学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装扮着美丽的校园,在“广亚先生”创办的校园里,很难发现路上或草坪中有垃圾的存在;在“广亚先生”所创办的校园里,无论你走到哪里,遇到的同学们总是相互微笑或挥手打招呼,无论认识不认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微笑;在“广亚先生”创办的校园的课堂上,同学们总是牢记起立向老师问好;在“广亚先生”创办的校园的餐厅里,大家总是自觉做到“轻声就餐,剩饭入桶,凳子归位”,餐厅里总能保持整齐和洁净;在“广亚先生”所创办校园的寝室里,寝室更像星级“宾馆”,不是因为宿舍豪华,而是因为它们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保持得好,因为同学们已经养成了打造文明宿舍的好习惯,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养成教育.王广亚博士的办学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养成教育”,不仅符合时代的需要,而且具有较大的普适性,对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广亚先生”的教育思想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也是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我们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时俱进地学习、理解、深化、升华“广亚先生”的教育思想,使其在更多方面、更大程度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积极探索“商科”实现学院内涵式发展专访郑州商学院院长吴泽强

积极探索“商科”实现学院内涵式发展专访郑州商学院院长吴泽强

2018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正式更名为郑州商学院,由此宣告了河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商学院的诞生。

自2004年建校以来,郑州商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践行创办人王广亚博士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狠抓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郑州商学院将如何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学院吴泽强院长。

《河南教育》(高教):吴院长,您好!学校这次更名的初衷和意义何在?吴泽强:学校更名不是简单地换名字,而是内涵特色发展的外在体现。

更名郑州商学院更加符合学校的发展定位,体现了学校商科类专业特色鲜明的办学优势。

随着学校学科专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校更名为郑州商学院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更名是顺应河南实施国家战略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国家相继批复我省实施“三区一群”战略规划,省会郑州也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商都。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勉励我省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商科人才。

学校更名为郑州商学院,有利于优化学校的办学资源,突出办学积极探索“商科+” 实现学院内涵式发展——专访郑州商学院院长吴泽强文/本刊记者 马孝民特色,提升办学实力,更好地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二,更名是优化我省高等教育布局和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

众所周知,我省是高等教育大省,也是生源大省。

但目前在我省的高校中,财经类高校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尚没有以“商学院”命名的以培养商科类人才为主的高校。

此外,学校处在郑州、洛阳两大商贸城市和旅游城市之间,此区域无专门的商科类高校,学校更名郑州商学院是适应高等教育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需要的,对进一步优化河南高等教育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航空行业汇总

中国航空行业汇总

中国航空产业介绍一.航空行业介绍二.中航工业介绍三.航空设计院信息四.民航机场建设集团信息五.中国商用飞机一.介绍1.1航空简介:在中国,关于航空方面的集团/公司有三个:区别与联系:1、中航工业和中国商飞属于航空制造业,前者属于后者的供应商,也就是说中航工业生产的飞机部件或者其他产品拿到上海的中国商飞进行飞机集成和总装;2、中航集团属于航空运输业。

二.中航工业集团2.1介绍2.1.1简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

集团公司设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140余家成员单位、近30家上市公司,员工逾50万人。

2.1.2上市子公司:1)上海上市:中航黑豹股份有限公司中航航空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深圳上市: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3)香港上市: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4)境外上市:奥地利中航国际船舶控股有限公司KHD Humboldt Wedag2.1.3集团领导团队1)(停职/病休)林左鸣,董事长,男,汉族,1957年生,福建漳州人,南京航空学院学士、长江商学院EMB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曾任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王广亚博士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对“三本”院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以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翻译

王广亚博士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对“三本”院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以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翻译




何阶段的教育 , 都有它 的特定的 目标 , 但最终 的目 标是 学生 毕业 后 , 能够 发挥 所 长 , 务社 会 。简单 服 地说 , 是人人能就业 。这样对于社会与个人来讲 , 教 育投 资 才 不致 浪 费 , 国家 才 有 所用 的人 才 … … 我 办育达 商 职 、 达商 业技 术学 院 、 育 升达 大学 及成 功学院 , 一直 秉持一个教育 目标 : 一技在身 , ‘ 人 人 就 业 ’ 为 学 生 找 出 路 , 够 百 分 之 百 地 就 , 能
神所在 。在他 的教育思想体系中 ,一技在身 , “ 人
人 就业 ” 的人 才 培 养 目标 是 最 大 的亮 点 , 为 一 因 所 民办 大 学赖 以生 存 和发展 的命 脉在 于它培 育 出 的人 才是 否符 合 社 会 需 要 、 否顺 利 就 业 , 能 因此 ,
本 文 以成 功学 院外 语 系翻译 课程 与 教学 设计 改 革
为例 , 着力探讨王广亚博士人才培养 目 的特色 标 及其对 “ 三本 ” 院校英语翻译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的启示 。 技在 身, 人就 业” 人 —— 王 广 亚 博 士 培养应 用 型 实用人 才 的培养 目标 教 育 目的规 定 了通 过教 育过 程要 把受 教 育者 培 养 成 什 么 样 质量 和规 格 的人 。 … ”教 育 目标
( 目编号 :09一 K 一 6 ) 果之一 。 项 20 P J 0 1成
3 5
和技 能 , 是在 校学 生学 习 的 内容 ; 业 ” “ 即就 业 、 创 业 和事业 , 学生 及 其 家长 和 学 院 三方 的共 同 目 是 标 。这 一表 述看 似 简单 , 事 实 上 它包 涵着 王 广 而

王广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王广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Vol.29No .8Aug .2013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rnal o 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第29卷第8期(下)2013年8月教育家“王广亚”博士致力于教育60多年,在海峡两岸创办了10多所大中小学,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三十多万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理念,“勤俭、朴实、自立、更生”的办学作风,“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的行事准则,“三严”、“三心”、“三特色”的“三三三制”的办学特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德是第一位的,“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的质量.始终贯穿创办人的办学理念的“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养成”教育对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启示.1高校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广亚先生”根据其一生办学实践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具有较强的人本特色,其核心就是以师生为中心,在关心、关爱师生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用具有人本精神的管理方法来激发师生的潜力和工作学习热情,由此形成师生平等、互动的关系模式,形成和谐、伦理的校园氛围.王广亚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首先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人是万物的尺度;其次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最后强调人的精神文化品格,追求人的精神文化品格更合乎人性,更能体现人之所以为人.这种“以人为本”思想在”广亚先生”所创办的学校中,主要体现为:一切从师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尊重人,信任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出发点,把教师与学生放在学校发展的中心位置;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能动性,不仅应建立了学生发展方案,而且对教师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旨在全方位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同样对学生的教育也强调的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爱心教育、伦理教育、技能教育的综合,而非简单的工具性的技能的培训.比如,“广亚先生”所创办学校开展的“德育主题月”、“文明礼貌月”“感恩主题月”等系列活动,都是从人的综合发展,人的精神文化品格角度,来培养人的.以人为本体现在“广亚先生”的办学模式上.“广亚先生”的办学理念的人本特色,其中心是师生,一切围绕学生和老师为中心,进行管理和办学.其中创新是其办学模式人本特色的本质;使师生潜能得到最大发掘,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提升是其办学模式人本特色的重要目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其办学模式人本特色的应有之义.“广亚先生”办学模式的人本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治校方针,治校伦理,师生关系等方面.以人为本体现在“广亚先生”的办学目标上.“广亚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办学目标时总是用朴实的话说就是:“办学校,如何使学生有一技在身,是我的教育目标之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毕业后,能够发挥所长,服务社会.简单地说,是人人能就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校园文化精神: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强调“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治校宗旨.“广亚先生”具体将“勤俭”解释为:全力以赴,节约人力物力;将“朴实”解王广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李海容(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思政部,河南郑州451200)摘要:教育家王广亚博士致力于教育60余载,在海峡两岸创办了10余所大中小学,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人才三十多万人,可谓“桃李满天下”.王广亚博士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理念,“勤俭、朴实、自立、更生”的办学作风,“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的行事准则,“三严”、“三心”、“三特色”的“三三三制”办学特色.始终贯穿他的办学理念的“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养成教育”对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启示.关键词: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养成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3)08-0179-03179--. All Rights Reserved.释为脚踏实地,不弄虚作假;将“自立”解释为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将“更生”解释为痛定思痛,为成功想办法.而这些办学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在给学生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对自我素质、自我人生的定位能力,让学生能从事自发活动的能力,能够正确的面对人生,能够灵活和理智地适应新的环境;能够灵活地处理生活工作社会中所面对的问题.可以说“广亚先生”的办学目标就是在解决人的生存的基础上,强调对人的完善和发展,强调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究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广亚先生”的“三三三制”的办学特色中.“广亚先生”根据自己一生的办学经验,富有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三三制”的治校方针,即“三心、三严、三特色”.其中无不透露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一个“三”指的是三心,即爱心、关心和耐心.在此,“广亚先生”要求在自己所办的学校中要贯彻这种三心文化,并通过让教师每周深入学生宿舍制度、坚持任课教师担任导师制度、以及及时解决学生的具体困难等措施,来强调对学生的责任观念,强调“慈教”的教育方法.这些做法直接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这不仅解决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困难,还使学生安心求学,让家长放心,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第二个“三”指的是“三严”,即严考、严教、严管.这是“广亚先生”结合学校实际,为提升学生教育成效所提出的一项针对性的措施,其最终落实点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真正能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三严”是和“三心”是统一的,都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广亚先生”曾说:“‘严管’和‘慈教’相结合,相统一,既有满腔的爱心,又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严而不苛,严而有度,决不能容忍放任自流,我行我素.”第三个“三”是“三特色”:第一个特色是两证多照,第二个特色是三守,即守时、守信、守法.以此为基础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气质和风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广亚先生”的“三三三制”原则,其基本立足点是学生,其核心是三个特色:教学特色、品德特色、形象特色,在以“三心”的基础上,以“三严”为方法,以“三特色”为目标来具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做到以学生为本.2高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要求,全国高校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为先就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优先地位并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广亚先生”特别重视“德育”,他的办学理念中的“伦理”,他的办学精神中的“爱国爱校”,校训中的“勤俭、朴实、自力、更生”,办学特色中的“三三三制”等,都是重视德育,强调德育优先,具体体现在:“广亚先生”把“伦理”放在办学理念的首位.成功学院的办学理念:伦理、创新、品质、绩效,伦理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其具体实践体现在“三心”中的“爱心”和“三特色”中的“品德特色”.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价值观,而大学价值观的核心则是大学伦理观,紧紧围绕以弘扬“三吃”精神(吃亏、吃苦、吃气)为主题,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促进学院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努力增强师生员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了“广亚先生”提出的品德特色:“守时、守信、守法”.积极倡导健康、诚实守信的良好校园风气,以实际行动展示广大教职员工和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精神风貌.特别是通过开展“德育主题月”、建立“德育教育实践基地”等配套实践活动,使全院师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责任感、自觉性有了较大地提高.“三守”思想不断被广大师生员工所接受,诚实守信、守时守法蔚然成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基本形成.“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关心集体,团结协作;语言文明,仪表端庄;遵纪守法,廉洁从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已成为教师队伍的核心道德理念.许多道德家园荒芜和精神世界迷失的学生,也能从这一办学理念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完成自己的学业,成就自己新的人生.“广亚先生”把“爱国爱校”放在成功精神的首位.在“广亚先生”所创办的学校里,每天清晨,国旗班的同学们总是迈着矫健有力的步伐,庄严地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而同学们也是早早地在旗台前集合列队,等待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刻.从那一张张年轻的脸上,能看得到发自内心的那份敬重之情.我们的先辈们身体力行地为我们留下了多少值得铭记的深刻足迹,我们都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曾为屈原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投江以死深感沉痛.爱国这一思想是早已随着黄河奔腾的流水,浸润了整个中华大地,融入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有那么的海外侨胞,漂泊的游子心系祖国,“广亚先生”正是其中之一;而在2008年的“5.12”180--. All Rights Reserved.大灾面前,我们的民族团结一致,每个人———不管是天真烂漫的孩童还是饱经拾荒之苦的老人都伸出援助之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样的“爱国”的光亮前,还有什么黑暗是无法被照亮的呢?“广亚先生”更是一次性捐款10万元,这怎么能不是实实在在的爱国?“广亚先生”把“勤俭、朴实、自力、更生”作为校训.“勤俭”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智慧、是品质、是责任的风尚.“广亚先生”所创办的学校以勤俭为校训,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校风,即使在对待验收、检查、各种庆典和文艺活动等也丝毫都不奢侈浪费.而“朴实”是人生的洗练,是意志的纯化,朴实可以守正,不为浮华动乎心.以朴实为校训,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倡导朴实理念.“自力”是人生成功的条件之一,能自力的人,不怨天尤人,而能充分发挥自强自力,在与困难搏斗中撞击出生命之花.自力之人最讲实事求是,从真功夫入手,日积月累向目标前进.“更生”可以使人从失败中奋起,在成功后获得生生不息的发展.“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校训,体现了“广亚先生”把德育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3高校德育要坚持“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主张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高校德育的过程不仅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不断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认知教育是必须的,同时不能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行为习惯的教育是空洞的,没有行为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已有的认识,不可能上升到观念、情感、需要、动机,就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内化”.所以说,道德习惯和行为的养成在德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养成教育在高校德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高校德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不是不懂认知,不懂道理,而是知而不行,这恰好说明了当前高校德育的薄弱环节不是“认知”方面,而是养成教育方面.有些高校重视灌输教育和熏陶教育,缺乏养成教育的意识,即使有一些养成教育的举措,也往往不自觉和不系统,对学生道德行为产生不了长期的持久的影响.人的道德质素的培养不仅包括认知教育还应该包括道德实践能力的教育,认知可以通过理论灌输来培养,但是道德实践能力紧靠灌输是不行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养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养成教育是高校造就现代人的重要环节.现代人才观有了新的内涵:看学历,重才干;厚基础,宽专业;要成绩,更要高素质;先看做人,再看成才.现代社会人类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大学生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自我身心的关系,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约束能力等,所有这一切都要求青年大学生在年轻时通过养成教育形成一定的学习、思考、健身、文明礼貌等习惯,以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自动化的迅速的反应.养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实现知行统一.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自身.所以历代教育家都注重知行转化、知行合一.马克思也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更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养成教育以学生已有的认知为基础,对一定行为加以反复练习,使其在学生身上固定下来,形成习惯.这样学生不仅在接受同样刺激时可以做出同样的反应,就是在受到不同刺激物作用时,也可自动地以己经形成的定型化思维方式去做出自动化的反应,从而简化认知与行为之间转化程序,缩短了转化时间.养成教育在“广亚先生”所创办的每一所学校里.“广亚先生”尤为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意在养成学生良好的品行,使其终生受用.在他所创办的学校里,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的升旗仪式,不管刮风下雨,一直坚持着;每天放学后,校园里劳动教育的同学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装扮着美丽的校园,在“广亚先生”创办的校园里,很难发现路上或草坪中有垃圾的存在;在“广亚先生”所创办的校园里,无论你走到哪里,遇到的同学们总是相互微笑或挥手打招呼,无论认识不认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微笑;在“广亚先生”创办的校园的课堂上,同学们总是牢记起立向老师问好;在“广亚先生”创办的校园的餐厅里,大家总是自觉做到“轻声就餐,剩饭入桶,凳子归位”,餐厅里总能保持整齐和洁净;在“广亚先生”所创办校园的寝室里,寝室更像星级“宾馆”,不是因为宿舍豪华,而是因为它们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保持得好,因为同学们已经养成了打造文明宿舍的好习惯,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养成教育.王广亚博士的办学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养成教育”,不仅符合时代的需要,而且具有较大的普适性,对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广亚先生”的教育思想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也是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我们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时俱进地学习、理解、深化、升华“广亚先生”的教育思想,使其在更多方面、更大程度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181--. All Rights Reserved.。

试析王广亚博士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文档

试析王广亚博士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文档

试析王广亚博士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The famous educator Mr. Wang Guangya formed a rich educational theoretical system at 60 years of school runn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ethics, innovation, quality,瀠牥潦浲湡散, success motto of hrifty, simple, relying on oneself,敲慨楢楬慴楴湯, success spirit of loving state and school, quiet and studious,挠畯瑲潥獵愠摮挠敬湡, the school running principle of good teachers, good equipment, good system, good management, good benefits and the school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ofThree-Three-Three system and so on. To guide the school running practice by these theories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0 引言王广亚博士是享誉海峡两岸的著名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民办教育事业,先后在海峡两岸创办了十所不同层次的学校,累计培养学生数十万人,办学成就蜚声海内外。

2004年,为振兴家乡高等教育事业,回馈桑梓,投巨资创办了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教风严.谨、学风浓郁、校风优良,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6 %。
唱响 “ 中 国梦 成功 梦 ”
学 院 与 西班 牙 阿 尔卡拉 大 学合 作 办学签 约 仪 式
学 院赴 台 师生 研 习 团
学 院 是 以管 理 学 、 经 济 学 、艺 术 学 为 主 要 学 科 的 财经 类 本 科 教 学 型 院 校 ,拥 有 管 理 学 、 经 济 学 、文 学 、 工 学 、 艺 术 学 5 大 学 科 门类 ,涵 盖3 8 个 本 、专 科专 业 。 学 院遵 循 高 等 教育 规 律 , 以 “ 伦理 、创 新 、品 质 、绩 效 ”为 办学 理 念 , 以 “ 爱 国 、 爱校 、 宁 静 、好 学 、礼 让 、 整 洁 ”为 办 学 精 神 , 以 “ 勤 俭 、 朴 实 、 自力 、 更 生 ”为校 训 。学 院建 有 中 西合 璧 、高 标准 的外 语 大楼 、 资 汛人 楼 、 艺 术 大楼 、 图 书馆 、体 育 馆 等 。 图书 馆 馆 藏 纸 质 图 书 l 2 0 万 册 , 电 图 书1 4 7 万 册 ,中 外文 报 刊 千 余种 ,并 建 有 多功 能 电子 阅 览室 、E 化 区 和校 园 网 络 系统 。学 院教 学 科研 仪 器 设 备值5 3 4 0 . 5 万 元 ,建 有 与教 学 相适 的 _ 维动 态捕 捉 实 验 室 、 同声 传译 实 验 室 、速 录 实 验 室和 各 类 专 业实 验 室8 1 个 , 建立 了M A Y A 认 证 中心 、动 画 实 验 中 心 、经 管 实 验 中 心 等6 个 实 验 中心 ,另 建 有 干 H 应 的学 科 专业 教 学 实践 、 实 习和 实训 基 地9 0 个。 建 院十 年 来 ,学 院 毕 业 生就 业 率 连 年 在9 3 % 以上 , 办 学质 量 利 办 学 水 平 得 到上 级 教 育行 政 部 门和 社 会各 界 的 普 遍认 可 。 学 院 曾获得 中 国 民办教 育 十 佳特 色 学 校 、全 国教育 改革 创 新示 范 院校 、河 南 省优 秀 民办 学校 先进 单位 、 河 南省 民办教 育 办 学 先进 单 位 、河 南 省 学校 行 风 建设 先 进 单位 、河 南 省依 法 治校 示 范 校 、全 省 维护 稳 定 工 作先 进 集 体 、河 南 省 高等 教育 教学 工 作 先进 集 体 、河 南 省普 通 高 等 学校 毕 业 生就 业 工 作优 秀 单位 、河 南 省 大学 生创 业 教 育 示 范 学校 、大 学 生K A B 创 业 教 育 基 地 、 河 南 省 普通 高等 学 校 毕业 生 预 征 工 作 先进 集 体 、河 南 省 动漫 产 业 发展 工 作 先进 单 位 、 河 南省 高 等 教育 校 园 文化 建 设和 社 会 实践 活 动 先进 集 体 、河 南 省 高校 后 勤 工 作先 进 单位 、河 南 省涉 外 单 位 境 外 人员 管 理服 务 工作 先 进集 体 等 多项 省 级 以上 荣誉 。 学 院 以殷 殷 实力 为 莘 莘学 子 成就 未 来 ,搭 建 坚 实平 台, 构筑 成 功之 路 , 让每 一 位 学子 走 向全 国、走 向世 界 、走 向成 功 人 生 。
都州成功财绳擘院
郑 州 成 功 财 经 学 院 创 办 人 王 广 亚 博 士 简 介
王 广 亚 ,生 , 河 南 巩 义人 。
毕 业于 日本亚细亚 大学经济 系,先后 获得 美 国加 州联 合 大 学荣誉教 育博士 、韩 国清 州大学名誉 经营学博 士 、韩 国南 部 大学名誉哲学博士 、 日本创价 大学名誉博 士。荣获 “ 感 动 中原6 ( 】 年6 0 A . ” “ 全 国教 育行业最具影响 力人物 ” “ 中 原之 子”等殊荣。他毕生致 力于教 育事 业 ,在 海峡 两岸创 办学校 1 f ) 余 所 ,培 养学子5 【 ) 余万人 。他传承 中华传统 文化 之精 华 ,汲取 当代教 育文明之精要 ,在 办学实践 中凝 练 出 “ 伦 理 、创 新 、品 质 、绩 效 ” 办 学理 念 和 “ 5 - - 5 - .  ̄ -  ̄ , 4 ”培 养特 色等 丰富的教 育思想 ,引领 着中国民办教 育向更高的
目标 奋 勇 前 进 。
创办人教育机构事业 图
创 办 人 到 学 院 视 察 指 导 工 作
创 办 人 教 育 机 构 事 业 图
创 办 人 和 学 生 在 一 起

黾 一


@ 帮州成功财短2 每 0 1 4 . - 。 0 院 3
郑 州成 功 财 经 学 院揭 牌 庆 典现 场 王 育 华董 事 长 ( 左三 )和 校 领 导班 子 2 0 1 4 届毕 业 生 就 业 双选 洽 谈 会
郑 州 成功 财 经 学 院是 由巩 义 籍 台湾 著 名教 育 家 工广 亚 博 士 为回馈 桑 梓 、 贡献 家 乡教育 事 业 ,于2 0 0 4 年捐 资 创 建 的一 所 民 办普 通 本科 高 校 。学 院 前身 是 与 原 河 南财 经 学 院 合作 建 设 的独 立 学 院 ,2 0 1 2 年3 月 ,经 教 育部 批 准 转 设 为独 立 设 置 的 民办 高校 。学 院位 于 物 华 天宝 、人 文 荟萃 的巩 义市 。校 旧 占地 面积 1 3 9 0 亩 ,建筑 面 积3 3 . 6 万 平方 米 , 目前 在 校 生1 3 6 0 0 余人。 学 院现 有 教 职 员 工 1 2 6 0 人 , 其 中专 任 教 师 7 2 2 人 ,外 籍 教 师2 5 X 。专 任 教 师 中 具 有 研 究 生 学 历 的 占4 3 . 9 % ; 具 有 副 高 级 以 上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的 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