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始基本原: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古希腊米利都学派首先提出和探讨了世界本原这个哲学问题,开创了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逻各斯:内在的本原即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赫拉克利认为它正确的道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就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它可被理解为“理性”、“理由”等;就逻各斯是世界的本原而言,它又可被理解为“原则”、“规律”等。

3、同类相知说: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对认识的性质的看法,认为事物与事物相似,因此,对一种事物的感觉与这种事物相似。按照他的观点,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触时,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

4、异类相知说:指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事物与事物相对立,因此感觉与事物相反。代表人物是阿那克萨戈拉。他认为认识包含着感觉和思想的对立,思想可以做出与感觉相反的判断。

5、流射说:恩培多克勒把同类本原的触类相通称作“流射”,流射物与对应事物的孔道相通而彼此相互结合,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影像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是一种把认识归结为感觉的感觉主义。

6、理念: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理念”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共相,是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主张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

7、实体: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又称本体。一般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原的东西。主要特征是:它是独立的,可以分离存在;实体在保持自身不变的同时,允许产生不同的性质;实体是变中不变的东西,是生成变化的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大量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通过艺术形式实现人感性的饱满以抵制中世纪过分死板的理性主义。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肯定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禁欲主义,确立了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重新肯定了人在世界的原则,但忽视了自然,对自然科学发展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9、“四假象”说:培根把科学发展的障碍比喻为“假象”。其中“种族假象”指人性的缺陷;“洞穴假象”是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市场假象”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剧场假象”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

10、三表法:培根指出,归纳法开始于收集完全充足的材料,然后再整理材料,他把材料的分门别类称为“三表法”,即所有正面的例证构成具有表,所有反面的例证构成缺乏表,不同程度的例证构成程度表。最后,根据这些例证,推导出一般的结论。

11、心物二元论:由笛卡儿最早正式提出的哲学命题。笛卡儿认为心灵和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心物二元论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却难以解释人的行为,它留下了关于身心关系问题的绵延不绝的哲学争论。

12、公意:由卢梭提出。公意集强制的权力和自由的权力于一身,指全体订约人的公共人格,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是每一个成员作为整体的不可分的一部分。“公意”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公意没有相互矛盾的个人利益,它是在扣除众意中相异部分之后所剩下的相同部分。公意永远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永远是公正的,不会犯错误。13、先天综合判断:最早由康德提出。指谓词不是从主词分析出来的、但又必然地和主词联结着的判断,也就是指既增加新内容,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先天综合判断的提出,表现出康德哲学力图克服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片面性的调和倾向。

14、知识学:知识学是费希特从绝对唯心论的角度,对康德的先验哲学和近代认识论所做的一种特殊总结。表示自己的理论体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哲学。特点有:知识学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科学”,“知识的知识”。知识学关心的是事实的根据和知识的合法性。任务是考察知识的“可能性条件”。

15、先验幻相:先验理念本身不是幻相,但它们却很自然地被当做幻相来使用。人们将范畴运用于理念并做出一些判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先验幻相。把不可认识的理念误当作知识的对象,这是一种幻觉,其结果是把先验理念变成了先验幻相。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在于以先验幻相为研究对象。

二、简答题

1、简述早期希腊哲学对世界本原的论述。

(1)伊奥尼亚派: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统一的基础。

阿那克西曼德,提出“始基”的概念和无定形说,他将“无定”作为本原。

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了气本原说,因为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

赫拉克利特,提出了火本原说,认为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与万物相互转化。

(2)毕达哥拉斯派:提出数本原说,因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且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3)爱利亚派:克塞诺芬尼,从神学角度提出“一”的概念,认为神是唯一、不变的本原。巴门尼德,规定了“是者”有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的性质。

(4)元素派: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说,即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四根的分合生成万物。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种子说,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5)原子论:以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为代表,以“充实”和“虚空”为解释世界的原则,两者都是本原,最小单元是原子。

3、简述巴门尼德的“存在”问题。

巴门尼德把“是者”(即存在)作为真理的对象,他利用“是”动词的普遍用法,说明“是者”的普遍性。他认为“是者”有如下的性质:(1)不生不灭。存在者不可能被生成,否则就事先存在一个存在者;存在者既不是过去又不是将来,它全部是现在,并永远保持着同样状态。(2)连续性。存在者是“连续的一”,不可分割并且存在的各个部分都是完全相同的。(3)完满性。是者是不动的一,只有不动的一才是完满的。

4、简述芝诺否认运动的论证。

芝诺否认运动的悖论有四个:(1)、“二分法”:运动着的事物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在到达1/2处之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2)、“阿基里和乌龟赛跑”:令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再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永远也赶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事物没有快慢之分。(3)、“飞矢不动”: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4)、“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设B、C两系列运动速度相同,A、B、C三系列的每一部分大小相同;那么,B4到达A4的时间与C1到达A1的时间相等,但B系列的运动时间是C系列的一半,两者应该相等却有差别。5、简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内涵。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提出的。

(1)将“人”理解为人类:这一观点以苏格拉底为代表,他将这句话理解为:“事物的样子,就是人类感受到的样子。”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是一种感觉主义的真理观。

(2)将“人”理解为个人:这一观点以柏拉图为代表,他认为事物的样子是针对个人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