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游学的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观题优质课件35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观题优质课件35张
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 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
…… 5.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4分)
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 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 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 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
(摘编自齐鲁网2021年4月6日) 6.以上三则材料中,央视网、新华网、齐鲁网报道的角度和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经典例题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6.以上三则材料中,央视网、新华网、齐鲁网报道的角度和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①央视网侧重用数据(立足民生角度)介绍中国的减贫成绩。 ②新华网侧重从国外政要、学者的角度高度评价中国减贫成就,介绍中国经验带给世界 的启示。 ③齐鲁网通过(外媒)记者访谈(中国官员),侧重于中国下一步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的举措。
文体特征类题型 比较材料异同类题型 内容概括分析类题型、对策措施说明类题型 论证特点(方法、思路)类题型 下定义类题型 内容侧重点或行文思路比较类题型 多材料内在逻辑关系分析类题型
题型一:文体特征类题型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
题型一:比较材料异同类题型 (一)常见设问 (二)解题方法——比较角度
1.内容侧重点 2.材料主体 3.报道视角 (三)经典例题
(三)经典例题
材料一:近年来,研学旅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受到多方青睐,研学旅行市场火热。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在2018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4 000多所 学校、3.3万名家长开展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研学旅行学校参与率平均 为38%,其中上海最高,达到了66%,北京、江苏也超过了60%。然而,问题同样不容忽 视。“许多青少年报团参加国内外研学旅行,‘只学不游’‘只游不学’的现象都普遍 存在。”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谢国明直言。“社会上对研学旅行的定位仍存在 不同认识。”在王晓燕看来,旅行是一种手段,学生的成长才是目的。然而,简单的 “教育+旅游”、粗放的“讲解+参观”、拼凑的“主题+活动”、随意的“景点+课 本”、夸大的“宣传+包装”等研学旅行乱象迷惑了许多家长和青少年的眼睛。“组织 者需要考虑好行前、行中、行后计划和安排,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王晓燕说,“研学旅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 的旅行,不能仅仅停留在‘眼睛课程’‘耳朵课程’上,而忽略了教育功能。”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出国游学阅读练习与答案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出国游学阅读练习与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出国游学热虽是最近流行,但在我国游学早已有之。

“游学”二字见《史记·春申君列传》,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

最早的游学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去传播他的治国思想。

古人重视言传身教,而游学是最能实践言传身教思想的。

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其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弟子,其弟子最终大多成才,孔子也成为了游学的典范。

新时代下,中国的游学有了些新的变化。

“游学”贯穿了学习、观摩、交流和游览,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

趁着暑假大好时光,老师带着十几个学生,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去岳麓书院品味书香,去故宫博物馆感悟历史,去井冈山领会红色文化,去科技馆发散思维,都是具有历史意义、时代特色的游学体验。

那么,是海外游学值得前往,还是国内游学更有价值呢?说到底,还应追问教育的本质。

明代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曾言:“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他认为应结合孩子的天性进行教育,使他们顺着自己的兴趣,多加鼓励,使他们内心喜悦,那么他们自然就能不断进步。

给孩子报游学班之前,不妨问问孩子想怎样度过暑假。

若孩子想游学,家里又有经济实力,去也无妨。

如孩子想趁暑假多多玩耍,那任其天性烂漫,又何尝不可?(选自“人民网”,2018年8月8日)材料二:(选自《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材料三:游学市场越来越火爆,其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的竞争愈发激烈。

如今孩子们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还包括个人才艺、视野、文化积累等方面的竞争。

你能考100分,我也考100分,这并不是竞争的终点,而是起点,很多学校在此基础上比较的是——孩子英语熟练吗?有什么才能?去过几个国家?一旦孩子与他人拉开了明显的“文化差距”,他很可能会在优质资源的竞争中落后。

游学语言测试题及答案

游学语言测试题及答案

游学语言测试题及答案1. 选择填空题: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填入空白处。

(A) 我 (B) 你 (C) 他(D) 我们 (E) 他们- 1.1 明天的会议由____主持。

- 1.2 这个项目需要____的参与。

- 1.3 这些书是____的。

2. 阅读理解:阅读以下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短文:“游学是一种结合旅行和学习的体验,它允许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提高语言技能,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游学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交能力。

”问题:- 2.1 游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2 游学可以提高哪些技能?3. 翻译题:将下列句子从英语翻译成中文。

- 3.1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landmarks in the world."- 3.2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summer vacation."4. 写作题:请以“我的游学经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短文。

答案:1. 选择填空题答案:- 1.1 (A) 我- 1.2 (D) 我们- 1.3 (C) 他2. 阅读理解答案:- 2.1 游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语言技能和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 2.2 游学可以提高语言能力、独立性和社交能力。

3. 翻译题答案:- 3.1 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 3.2 我期待着暑假。

4. 写作题答案:(此题答案由学生自行创作,以下为示例)我的游学经历去年夏天,我参加了一个去英国的游学项目。

在那里,我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还了解了英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参观了伦敦的许多名胜古迹,如大本钟和塔桥。

此外,我还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这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这次游学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研学旅行》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研学旅行》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说到“研学”,就不得不提起“游学”。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游学”的历史,学子远游异地,求师问道,寻求真知。

孔子带着诸弟子周游列国,抛却政治和历史的因素,本质上就是孔子做了一次游学活动。

因此,在谈及“游学”时,一般都会把周游列国的孔子奉为游学的鼻祖。

追溯历史,郦道元、玄奘、李时珍、徐霞客都可以算作游学的先行者,他们有明确的游学路线和资源,也有清晰的目标,方法则有访谈,记录等等。

可见,我国古人就有游历四方,探寻真知的觉悟。

从2013年开始,国家就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

教育部的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革命的精神、文化的内涵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

”相较游学,研学是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学”,重视课程内容,更加强化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研学旅行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

随着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研学旅行成为市场热点,特别是近年来,在“文化+旅游”的时代浪潮推动下,未来的研学旅行甚至会出现许多倍的爆发峰值。

(选自《还你一个真实的研学旅行》,有删改)【材料二】我国境内游学和境外游学人数(单位:万人次)【材料三】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此意见一出,也引发了多方思考:家长:担忧研学旅行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扩展视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但是,当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时间”离开家长视野、走出学校围墙,家长们多少有些担忧。

校长:需要保障机制也很想带学生出去寓教于乐,可安全责任太大了,万一出事,学校就会被推向风口浪尖。

此外,旅行涉及吃、住、行等,学校没有专项经费列支,按规定也不能向学生家长收费,活动很难开展。

黑龙江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乡绅即指居住在乡间的绅士,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致仕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等一批在乡村有影响的人物构成。

明清时期的乡绅无论授官与否均能享有包括免除赋役、管理地方事务等在内的权力,绅士最基本的任务是负责乡村教化。

因此乡绅介入地方书院的建设与管理便成为他们职能的应有之义。

乡绅通过积极参与书院建设,一方面掌握了乡村教育的话语权,另外一方面也显示了自身的存在价值。

第一,创办书院。

乡绅创办书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创办。

如位于北京房山县西南的文靖书院就是里人总管赵密、宣德府教授贾壤归乡后建立的,他们曾经跟从理学家刘因游学。

明代通州的杨行中书院是杨行中致仕归乡后建造的。

二是协助官员创办,官员往往是倡导者或发起人,乡绅则是积极的响应者,先是张罗募捐经费,接着就是购置建筑材料,规划设计,监督施工。

如道光六年,知州周起瑶对冠山书院进行修缮,就是让急公好义的乡绅“董其役”,因其旧制修葺,堂楹廊庑,焕然一新。

第二,捐献经费。

为了鼓励民间兴办书院的积极性,清朝政府制定了奖励政策,颁布了《捐输义述章程》,根据乡绅捐输的多少奖励出身或官职,地方官员也积极给为书院捐献的乡绅“请功”,这极大地调动了乡绅捐献的积极性。

据统计,清代由民间捐资兴建书院的比例达到了42.84%。

清代北京乡绅同样积极为书院捐助经费,如乾隆十一年,知州杜甲重修潞河书院时,当地的周姓、刘姓和魏姓绅士捐出大量资金。

第三、管理书院。

乡绅参与书院方方面面的管理,这是清代书院的一大特征,由乡绅组成董事会,参与书院管理工作。

鉴于董事职责的重要性,担任董事的乡绅,必须是老成持重、公正勤谨廉洁之人。

如昌平州燕平书院设置两名董事,规定由州府从城内绅士中选派“老成殷实”者充任,任期一年。

实用类文本海外游学研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海外游学研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在国内可溯源于孔子。

“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简单的学习,是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人生,在体验当中学习。

“游学”这两个字符合当下正流行的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摘编自朱雪晶《经济增长背景下研学旅游产品的发展》,《中国商论》2019年11月)材料二游学旅游的购买者为家长,消费者为学生,产品的购买与消费分离。

在游学旅游过程中,购买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又相互影响。

旅游准备阶段(购买阶段),购买者与消费者二者同时并存,该阶段父母是主体,而旅游消费者间接影响购买者;旅游体验阶段是旅游的核心阶段,学生是主体,消费父母事先购买的旅游产品,而不参与其中;旅游结束(反馈阶段),二者又同时并存,学生在体验旅游经历后,会成为最主要的旅游反馈者,父母只能通过询问消费者的感受,是间接的旅游反馈者,这个阶段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购买者,都能将本次旅游的信息真实或片面地传递给旅游产品提供者或者其他人。

(摘编自张茜《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游学旅游产品影响因素研究》,《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06)材料三目前国际教育热潮兴起,更是催生出留学前臵需求海外游学。

留学和游学相辅相成,要留学先游学,出国留学热度不减(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加,保持10%左右增速)也带动游学产业的发展。

据新东方2017国际游学白皮书,参加海外游学的学生中有83.3%是正在申请留学或者计划留学的,留学和游学的目的地国家二者重合度较高。

图一:海外游学学生所处学习阶段图二: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长(摘编自《2018年中国游学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产业信息》2018年06)材料四海外游学固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问题是,以不菲的费用去换来所谓的收获,值吗?目前的海外游学项目,普遍陷入了成人化、贵族化、娱乐化的误区,让海外游学变了质、变了味。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短文两篇》同步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短文两篇》同步训练(含答案)

《短文两篇》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狡黠.(xiá)诘.难(jiè)傅.彩(fù)阐.证(chǎn)B.要诀.(jué)怡.情(yí)藻.饰(zǎo)咀嚼.(jiáo)C.滞.碍(zhì)矫.饰(jiáo)羡.慕(xiàn)涉.猎(shè)D.伦.理(lún)蒸馏.(liú)疵.品(cī)聪颖.(yǐ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文彩藻饰纵观统筹读书废时B.天资聪颖滥加粗暴孜孜不倦C.独到见解咬文爵字豁然贯通D.仔细揣磨明辨是非高谈阔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

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

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

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

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

4.下列各句不是比喻论证的一项是()A.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B.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C.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D.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5.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求甚解》和《谈读书》两篇短文都是驳论文。

B.《谈读书》在运用论证方法时,主要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C.《谈读书》一文按照读书的方法、目的和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

D.“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也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国际学校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国际学校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càn)欢愉(huānyú)B. 峰回路转(fēng huí lù zhuǎn)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C.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D.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奇峰异石(qí fēng yì shí)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对于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B. 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并不骄傲。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友谊,还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D. 她对于这个决定感到非常满意,以至于忘记了所有的烦恼。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花开富贵(富贵:指财富和地位)B. 江山如画(如画:像画一样美丽)C. 雪中送炭(送炭:在寒冷的冬天送炭取暖)D. 美不胜收(胜:超过,承受)答案: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在线教育到医疗诊断,AI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

首先,AI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失业问题。

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普及,许多传统行业的工作岗位可能会被取代。

这不仅会给失业者带来生活压力,也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其次,AI的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

由于AI算法的复杂性,我们很难了解其决策背后的逻辑。

这可能导致人们对于AI的信任度下降,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此外,AI的偏见问题也备受关注。

如果AI训练数据存在偏见,那么AI的决策结果也可能存在偏见。

这将对社会公平正义造成严重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游学的阅读答案
国外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际游学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参考!
国际游学
材料一:
暑期将至,一些家长开始为孩子安排暑假游学项目。

所谓游学,是一种将学习和旅行相结合的学习交流方式。

不少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国内或国际游学项目,丰富孩子的暑假。

近年,游学日趋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纷纷加入游学队伍。

据统计,2017年中国海外游学人数约8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130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游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而且,通过海外游学接触海外教育的人群已由原先出国留学为主的高中毕业生或是本科毕业生,快速扩展至中小学低年龄段学生群体。

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让孩子报名去游学无可厚非,但游学越来越低龄化,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也去游学,年龄尚小的孩童,是否适合于海外游学,这值得商榷。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967名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家长的调查,53.4%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过早出国游学会因自理能力差,不能照顾好自己;52.0%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小,去游学容易出现安全问题;29.1%受访家长认为孩子过早出国游学,会导致孩子之间相互攀比。

海外游学项目,绝大部分消费并非孩子目前所需,也非学校要求,却是有关机构的热炒。

海外游学现在似乎变为了“刚需”,甚至有家长认为不让孩子去游学,对不起孩子,也丢面子。

其实,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并非“海外游学”一条路。

家长应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仅抱有“别人去了,我们也得去”的想法,很容易变成“到此一游”。

(选自潘铎印《“海外游学”要量力而行》)
材料二:
国际游学用户游学目的
用户参加国际游学的收获
(选自《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70后、80后家长针对子女教育观念的变化,游学市场增速明显。

但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一些旅游平台与教育机构推出的游学产品有“游”无“学”,价格畸高,内容注水,加之家长之间盲目攀比,游学市场一片热闹的背后,质量令人担忧。

目前,海外游学市场行业门槛低、缺乏标准,大量机构涌入使整个行业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

业内人士张亮告诉记者,普通海外旅游产品毛利率一般在5%至10%左右,而海外游学产品则可以超过30%,高额利润空间对从业者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据了解,在一些国家,游学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体系。

在美国,正规夏令营任教的老师需要先参加相关培训和考试再持证上岗。

在日本,游学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全国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等机构会提供大量专业游学方案和服务。

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国际游学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我国游学机构、从业师资的资质审查和游学内容等则基本处于监管盲区。

我国可借鉴一些国家的专门条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机构资质、服务规范、师资监管等明确规定,重要的是要明确教育、工商和旅游部门的职能范围,同时建立游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考核,让游学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

(选自《贴“游学”标签旅游产品就能涨价,游学市场质量堪忧》)
材料四:
近日,在北京发布《启德游学年度调研报告》,报告以客户服务数据为基础,结合行业及合作机构数据,对小学、初中、高中及本科阶段的学生分别进行调研,勾勒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的模样。

数据显示,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国际游学目的地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

在国际游学时间和价格区间的偏好上,学生和家长最多选择的是2周左右的游学,而4-6万为家长最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占比达到40.85%,这说明家长更看重国际游学的性价比。

随着游学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种游学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但目前市场上的国际游学产品不外乎游学类、营地教育类、插班类、背景提升类四大类型。

调研结果显示,背景提升类的项目最受欢迎,而营地教育类的国际游学深受北、上、广、深等城市的青睐。

在选择游学时,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与高中、本科阶段的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

游学对于留学申请的帮助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最先考虑的因素,其次为学习和游玩的搭配比例,对于高中和本科学生而言,他们更关注学习部分的课程安排。

这体现出身处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对游学有着不同的需求与期待。

此外,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国际游学时看重的服务也不尽相同。

高中和本科学生的家长,更看重与留学申请相关的服务,而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家长,则更关注游学过程中对孩子的陪护照顾。

(捕自郝孟佳兰美娜《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什么模样——大数据来“解码”》)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前不少家长会选择国内或国际游学项目来丰富孩子的暑假,我国游学行业的市场将迎来飞速发展的机遇。

B.海外游学项目并非孩子目前所需,因为有关机构的热炒,海外游学现在似乎变为了“刚需”,家长应理性对待。

C.材料二显示:认为参加国际游学的收获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占其中六成以上,与大多数人选择游学的初衷相吻合。

D.材料二显示:国际游学用户游学目的呈多元状态,一半的人出国以进行国际学习文化交流为目的',极少数的人是攀比所致。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外游学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受访家长对国外游学低龄化的现象表现出担心的心理。

B.《启德游学年度调研报告》显示:美国是我国学生游学的首选目的地,背景提升类的项目是当前国际游学的宠儿。

C.家长选择国际游学项目时更看重性价比,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选择国际游学时看重的服务也有所不同。

D.《启德游学年度调研报告》是针对国际游学市场做的一份调查报告,立足于规范游学机构的行为,提升我国游学市场的质量。

9.材料三揭示了我国游学市场存在的哪些问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使之健康发展?(6分)
参考答案
7.B(“海外游学项目并非孩子目前所需”错误,原文是说“海外游学项目,绝大部分消费并非孩子目前所需”)
8.D(“立足于规范游学机构的行为,提升我国游学市场的质量”分析错误,从文中的“对小学、初中、高中及本科阶段的学生分别进行调研,勾勒出学生和家长眼巾的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的模样”的信息可知,立足于为当前我国学生和家长选择国际游学以及为游学机构选择项目时提供参考意见)
9.问题:①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

②游学内容注水,游学质量堪忧。

③海外游学市场行业门槛低、缺乏标准。

措施:①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机构资质、服务规范、师资监管等作明确规定。

②明确教育、工商和旅游部门的职能范围。

③建立游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考核。

(每点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