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探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探源*

——陕西古建筑解读

祁嘉华

摘要: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陕西古建筑的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陕西在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不管是得山水而美的风水思想,还是以大为美的追求,或是营造意境之美的匠心,这些足以构成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核心的内容,都最早在陕西古建筑上萌芽和发展,并得到了长久的保存。我们完全有理由将陕西古建筑视为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源头。

关键词:陕西古建筑;审美视角;价值与影响

置身于中华审美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追寻建筑美学思想的源头与流变,我们便不难发现陕西在这一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不管是半坡先民在浐河岸边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群,还是周王朝祖先在歧山脚下建造的规模宏大的大型庭院遗址,再到号称始皇帝建造的那座“履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秦阿房宫,在地址选择、样式结构、设计思路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追求,经过漫长的岁月,在这块土地上孕育、萌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经汉唐盛世达到了顶峰。研究陕西古建筑,我们不但可以从中梳理出中华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还可以看到凝聚其中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精神,探寻到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源头活水。

这无疑是将陕西古建筑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学术视点。

我们先从传统建筑选择地址上看。我们的祖先十分重视地形地貌、山水距离、采光通气等环境因素,并有“地之美者,则神灵安,子孙昌盛,若培植其根而树叶茂”的说法,认为建筑环境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居住者自身的安危,而且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兴衰,甚至连种植在建筑内外的花草树木都要受到影响。显然,在古人眼里,建筑环境比建筑本身还重要。环境好了,居住其中才可能健康长寿,子孙满堂;反之,环境不好,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建筑的基本意义也就丧失了。前者被称之为“美宅”,后者则被称之为“凶宅”。①这便是古老而又神秘的风水理论。风水理论在中华建筑的历史上之所以深入人心、源远流长、倍受重视,

与漫长的农耕经济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亲密关系有关,也与同样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有关,当然,更是由于在实施过程中确实给人们带来了物质或精神上实惠,才成为中华古代建筑思想中最为基本的内容,形成了从风水角度评价建筑凶吉美丑的“集体无意识”。时至今日,我们不但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考工记》中看到当时人们在建造城池、修整村舍、营造陵墓时对周边环境的讲究,还可以从成书于汉代,今已失传的《堪舆金匮》、《宫宅地形》等典集的名字上看到关于风水概念的变化情况;不但能从伴随玄学而出现的像《黄帝宅经》那样的集大成式的专门著作中,系统地看到当时人们对风水的理解,同时,也能从洛阳、南京、北京等古都遗存的大量历代宫殿遗址上,实际地感受到当时建造者在选择环境时的良苦用心。

那么,在历史上倍受重视的风水思想到底是从哪里起源的呢?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人文地理学伊弘基博士就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风水思想最早起源于中国黄土高原的窑洞选址。在实际的考察了陕西黄陵县的窑洞之后,伊弘基博士认为自己的观点是符合客观事实的。首先,窑洞是人类早期穴居文化的遗留,属于手工建筑的雏形。人们在修建窑洞时的一切讲究都有可能成为后来建筑行为依循的榜样。其次,不管是什么样的地上建筑,都可能因为环境或用途的不同而改变朝向,惟有窑洞几乎全部依山而建,面朝南方,对地理环境条件要求得十分严格。再次,窑洞依山而建,得阳光、背寒风、冬暖夏凉、坚固耐用,也确实为人们带来了居住方面的乐趣和实惠。随着人们居住领域的不断扩大,即使是在脱离了黄土高原,来到平原地带之后,为了保障建筑的坚固耐用和舒适程度,前人修建窑洞时对地理环境方面的讲究仍然保持了下来,使风水理论的基本内容得以发扬光大,成为人们建筑理想家园的思想依据。随着对风水理论研究的深入,风水思想起源于黄土高原的观点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就明确指出:“从实地考察和对风水原则的分析,都有适当的证据说明,风水是从黄土高原连绵起伏的山区,由窑洞居住者为寻找理想的洞穴而发展起来的。主要的风水原则看来是理想的窑洞条件的反映”。②

我们再从传统建筑的结构样式上看。大屋顶、木结构,再以斗拱的形式将两者相连接,构成了中华传统建筑几乎是千年不变的最基本结构形式。形成这种结构样式,出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方便,也有人神合一、家国不分的宗法精神

方面的考虑。于是,遍览历史,留存在中华大地上代表性的建筑,多是以具有生命力的“土”和“木”建造的与日常生活起居密切相关的宫殿,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代表性建筑多是用冷硬的石头修建,用来供奉神灵的纯宗教神庙。神庙建造得弧傲冷峻、直指苍穹,是为了指向彼岸世界,体现神灵的至高无上,引导信徒对神灵的敬仰,也奠定了西方建筑向高空发展的心理基础;而宫殿中居住的皇上则是生活在人世间的万民主宰,既是权势的象征,又是民族的典范,于是,造型上不是直指苍穹的高大,而是追求平面上的尽量拓展与延深,在庭院深深中营造出大气磅礴的气氛,既能够显示帝王的威严与庄重,也能够起到引导和规范人们现实联想的作用。

这种以大为美的建筑思想,也与最早活动于陕西的帝王们有直接的关系。尽管炎黄二帝的居所,后稷的寝宫已被历史沉埋,但是在宝鸡岐山出土以“茅茨土楷”为基础的周代遗址,却可以形象地证明当时人们以大为美的思想追求。“茅茨土楷”也称“茅土”,是当时皇帝用五色土建造的社祭之坛,东方为青,西方为白,南方为赤,北方为黑,中方为黄。分封诸侯时,把一种颜色的泥土用茅草叶子包好授予被分封的人,作为得到一方土地的象征。③“茅土”实际上也就成了“王土”,各地诸侯受封的领地都是王土的一部分。有资格设立“茅土”的地方实际上也就成了含纳四方的“中央”,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社会中心。从史料记载来看,这种原则最早成型于在陕西建都的周代,奠定了中国古代以天子为“天下共主”的金字塔型政治关系,以及从各个方面维护这种关系的礼仪制度。随着王权的无限扩大和王权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使王权得到了与“天”相当的名份与威势,也奠定了中国历史上以大为美的思想基础。尽管这种思想和后来儒家的民本思想有所冲突,与天命论相联系的以大为美的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凡是为统治者提供服务的东西,不论是为皇家设计的都城,还是供皇家享用的宫殿和园林,仍然明显地保持着这种以大为美的建筑传统。

我们还可以从传统建筑所追求的效果上看。与罗马的石头城堡和遍及世界各地的宗教庙堂追求的独立挺拔不同,中华传统建筑往往喜欢依山水而建,借平地而起,成群体之势,讲究建筑之间的彼此呼应、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追求一种整体和谐,多层次递进的美学效果。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中国古代人们所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