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微型计算机概述答案

合集下载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题库和答案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题库和答案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2010-01-18 14:18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 80486CPU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时,可处理的信息的长度为()。

A、32位B、16位C、8位D、都可以2.在下面关于微处理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微处理器是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的芯片B、一台计算机的CPU含有1个或多个微处理器C、寄存器由具有特殊用途的部分内存单元组成,是内存的一部分D、不同型号的CPU可能具有不同的机器指令3.若用MB作为PC机主存容量的计量单位,1MB等于()字节。

A、210个字节B、220个字节C、230个字节D、240个字节4.运算器在执行两个用补码表示的整数加法时,判断其是否溢出的规则为()。

A、两个整数相加,若最高位(符号位)有进位,则一定发生溢出B、两个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为0,则一定发生溢出C、两个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为1,则一定发生溢出D、两个同号的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与加数的符号位相反,则一定发生溢出5.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A、算术运算B、逻辑运算C、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D、函数运算6.运算器由很多部件组成,其核心部分是()。

A、数据总线B、算术逻辑单元C、累加器D、多路开关7.在一般的微处理器中,()包含在CPU中。

A、内存8、输入/输出单元 C、磁盘驱动器D、算术逻辑单元8. 80486CPU的标志寄存器中,OF标志表示运算结果的()情况。

A、进/借位B、符号C、溢出D、辅助进位9.若某数据段位于存储区38000H〜47FFFH,则该数据段的段基址为()。

A、 38000HB、 47FFFHC、 3000HD、 3800H10.程序设计中所使用的地址是()。

A、逻辑地址B、有效地址C、物理地址D、段基址11. 80X86执行程序时,对存储器进行访问时,物理地址可由()组合产生。

A、SS 和 IPB、CS 和 IPC、DS 和 IPD、CS 和 BP12.某处理器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的外部数据总线为32位,它属于()。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_(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__杨素行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_(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__杨素行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_(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__杨素行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题 1-1 计算机发展至今,经历了哪几代?答: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非冯诺伊曼计算机和神经计算机。

题 1-2 微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微处理器、微机、微机系统的关系是什么?答:1、微机系统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 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输入输出接口,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 、微处理器是指微机的核心芯片 CPU ;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微机;微机、外部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组成微机系统。

题 1-3 微机的分类方法包括哪几种?各用在什么应用领域中?答:按微处理器的位数,可分为 1 位、4 位、8 位、32 位和 64位机等。

按功能和机构可分为单片机和多片机。

按组装方式可分为单板机和多板机。

单片机在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板机可用于过程控制、各种仪器仪表、机器的单机控制、数据处理等。

题 1-4 微处理器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答: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三个主要部分。

运算器的功能是完成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指令的要求,对微型计算机各部分发出相应的控制信息,使它们协调工作,从而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寄存器用来存放经常使用的数据。

题 1-5 微处理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Pentium 系列微处理器采用了哪些先进的技术?答:第一代 4 位或低档 8 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高档 8 位微处理器、第三代 16 位微处理器、第四代 32 位微处理器、第五代 64 位微处理器、第六代 64 位高档微处理器。

Pentium 系列微处理器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技术,如:RISC技术、超级流水线技术、超标量结构技术、MMX 技术、动态分支预测技术、超顺序执行技术、双独立总线 DIB 技术、一级高速缓冲存储器采用双 cache 结构、二级高速缓冲存储器达 256KB 或 512KB、支持多微处理器等。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_课后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_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答:①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型计算机的一部分。

它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②微型计算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和系统总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体。

③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设及系统软件三部分。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1.总线接口部件有哪些功能?请逐一进行说明。

答:1.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传送数据。

2.具体讲:①总线接口部件要从内存取指令送到指令队列;② CPU执行指令时,总线接口部件要配合执行部件从指定的内存单元或者外设端口中取数据,将数据传送给执行部件,或者把执行部件的操作结果传送到指定的内存单元或外设端口中。

1.总线周期的含义是什么?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几个时钟组成?如一个CPU的时钟频率为24MHz,那么,它的一个时钟周期为多少?一个基本总线周期为多少?如主频为15MHz呢?答:1.总线周期的含义是总线接口部件完成一个取指令或传送数据的完整操作所需的最少时钟周期数。

2.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

3.当主频为24MHz时,Tφ=1/24MHz≈41.7ns,T总=4Tφ≈167ns。

4.当主频为15MHz时,Tφ=1/15MHz≈66.7ns,T总=4Tφ≈267ns。

1.CPU启动时,有哪些特征?如何寻找8086/8088系统的启动程序?答:1.CPU启动时,有以下特征:①内部寄存器等置为初值;②禁止中断(可屏蔽中断);③从FFFF0H开始执行程序;④三态总线处于高阻状态。

2.8086/8088系统的启动程序从FFFF0H单元开始的无条件转移指令转入执行。

1.在中断响应过程中,8086往8259A发的两个信号分别起什么作用?答:第一个负脉冲通知外部设备的接口,它发出的中断请求已经得到允许;外设接口收到第二个负脉冲后,往数据总线上放中断类型码,从而CPU得到了有关此中断请求的详尽信息。

微型计算机复习题

微型计算机复习题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复习题一、填空题1、微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2、总线按传输的信息种类可分成(数据)、(地址)和(控制)三种。

3、模型机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三部分组成。

4、指令格式通常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5、指令的执行分(取指)和(执指)两个阶段。

6、8086有(20 )位地址线,存储器容量为(1M )B。

二、名字解释1、PC :程序计数器2、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2、FLAGS :标志寄存器3、ALU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4、ID:指令译码器三、问答题1、微机中各部件的连接采用什么技术?为什么?解答:现代微机中广泛采用总线将各大部件连接起来。

有两个优点:一是各部件可通过总线交换信息,相互之间不必直接连线,减少了传输线的根数,从而提高了微机的可靠性;二是在扩展计算机功能时,只须把要扩展的部件接到总线上即可,十分方便。

2、微机系统的总线结构分哪三种?解答:单总线、双总线、双重总线3、微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四种)?解答:字长、主频、内存容量、指令系统4、模型机有哪些寄存器,以及作用?解答:通用寄存器组:可由用户灵活支配,用来存放参与运算的数据或地址信息。

地址寄存器:专门用来存放地址信息的寄存器。

程序计数器:它的作用是指明下一条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指令寄存器: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代码指令译码器:用来对指令代码进行分析、译码,根据指令译码的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5、请举例8、16、准16、32、准32位CPU芯片型号。

解答:8085:8位;8086:16位;8088准16位;80386DX:32位;80386SX:准32位第二章典型微处理器一、填空题1、8086CPU 内部组成结构从功能上讲,可分为__BIU_____和___EU______两部分。

2、8086/8088的四个段寄存器为___DS_____、___ES_____、___SS____、__CS_______3、用来存放CPU状态信息的寄存器是_____FLAGS______。

最新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集及答案

最新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集及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集及答案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集目录第1章概述 (1)第2章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2)第3章微处理器及其结构 (4)第4章 8086/8088CPU指令系统 (9)第5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7)第6章存储器系统 (27)第7章中断技术 (31)第8章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37)第9章串行通信技术及其接口芯片 (42)模拟试题(一) (44)参考答案 (48)模拟试题(二) (49)参考答案 (52)模拟试题(三) (53)参考答案 (56)河南理工大学 2006--2007 学年第 1 学期 (58)参考答案 (61)近年来某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63)参考答案 (66)近年某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70)参考答案 (74)近年某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75)参考答案 (77)第1章概述一、填空题1.电子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部分组成。

2.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被称作CPU。

3.总线按其功能可分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不同类型的总线。

4.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系统总线(或通信总线);用于连接微型机系统内各插件板的总线称为系统内总线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8(板级总线);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内部总线。

5.迄今为止电子计算机所共同遵循的工作原理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

这种原理又称为冯·诺依曼型原理。

二、简答题1.简述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及微计算机系统三个术语的内涵。

答:微处理器是微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硬件部件,它本身具有运算能力和控制功能,对系统的性能起决定性的影响。

微处理器一般也称为CPU;微计算机是由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组成的裸机系统。

微计算机系统是在微计算机的基础上配上相应的外部设备和各种软件,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信息处理系统。

微机原理课后答案 (4)

微机原理课后答案 (4)

微机原理课后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简介1.1 问题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2.什么是计算机软件系统?3.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2 答案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软件程序的集合,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运行,例如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应用软件用于实现各种具体的应用功能,例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形设计软件、游戏等。

3.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包括:–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存储。

–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运算。

–运行各种软件程序,实现各种功能。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2.1 问题1.什么是计算机的存储器?2.什么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3.什么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2.2 答案1.计算机的存储器是指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是计算机中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的临时存储区域,其容量相对较小但访问速度很快。

辅助存储器是用于永久性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例如硬盘、固态硬盘或者光盘。

2.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是用于将外部数据或命令输入到计算机中的设备,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3.计算机的输出设备是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或数据输出到外部的设备,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第三章:计算机的运算方法3.1 问题1.什么是计算机的算术运算?2.什么是计算机的逻辑运算?3.什么是计算机的数据转移?3.2 答案1.计算机的算术运算是指计算机对数字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的过程。

算术运算包括整数运算和浮点数运算。

整数运算是指对整数进行计算的过程,浮点数运算是指对带有小数部分的实数进行计算的过程。

2.计算机的逻辑运算是指计算机对逻辑数据进行与、或、非等运算的过程。

逻辑运算常用于判断和决策的场景,例如判断某个条件是否为真、执行不同的分支等。

16、32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和接口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16、32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和接口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16/32 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教程》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1 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习题1.2 〕什么是通用微处理器、单片机(微控制器)、芯片、嵌入式系统?〔解答〕通用微处理器:适合较广的应用领域的微处理器,例如装在机、笔记本电脑、工作站、服务器上的微处理器。

单片机:是指通常用于控制领域的微处理器芯片,其内部除外还集成了计算机的其他一些主要部件,只需配上少量的外部电路和设备,就可以构成具体的应用系统。

芯片:称数字信号处理器,也是一种微控制器,其更适合处理高速的数字信号,内部集成有高速乘法器,能够进行快速乘法和加法运算。

嵌入式系统:利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通用微处理器,结合具体应用构成的控制系统,其典型的特点是把计算机直接嵌入到应用系统之中。

〔习题1.5 〕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解答〕:也称处理器,是微机的核心。

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芯片内集成了控制器、运算器和若干高速存储单元(即寄存器)处理器及其支持电路构成了微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对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统一的协调和控制。

存储器:存储器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外部设备:外部设备是指可与微机进行交互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也称设备。

设备通过接口与主机连接。

总线:互连各个部件的共用通道,主要含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信号。

习题1.6 〕什么是总线?微机总线通常有哪3 组信号?各组信号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总线:传递信息的共用通道,物理上是一组公用导线。

3 组信号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1)地址总线:传输将要访问的主存单元或端口的地址信息。

(2)数据总线:传输读写操作的数据信息。

(3)控制总线:协调系统中各部件的操作。

习题1.7 〕简答如下概念:(1)计算机字长(2)取指-译码-执行周期(3)(4)中断(5)总线解答〕(1)处理器每个单位时间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称计算机字长。

(2)指令的处理过程,即指处理器从主存储器读取指令(简称取指),翻译指令代码的功能(简称译码),然后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简称执行)的过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中测试试卷一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中测试试卷一及答案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组成概述教学检测卷(本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45空,共90分)1.微型计算机从外观看主要由____________、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部件组成。

2.微型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是_____________,它是一块多层印制电路板,上面布满了各种插槽、接口和电子元件等。

3.决定微处理器性能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目前的微型计算机的主板大多采用_____________(SIMM)结构,该结构的主板上提供与欧内存插槽及内存条。

5.微型计算机的各组成部件就是通过_____________相互连接而形成计算机系统的。

6.外存中的信息必须被调入_____________后才能为_____________使用。

7.VGA接口主要用于连接_____________。

8.CPU和主存、外围设备之间通过总线进行连接的逻辑部件称为_____________。

9.在大、中型机中的数据输入/输出传送控制方式一般为_____________方式。

10.当1/0设备的操作时间是固定不变时,CPU不需要测试设备状态,按规定时间直接访问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

11.在程序中断方式中,CPU每次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前总要保护断点、保存现场,执行完中断服务程序返回现行程序之前又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2.1/0接口中一般包括数据输入寄存器、_____________、控制寄存器、_____________和中断控制逻辑。

13.光盘按读/写方式分为____________光盘、一次写入型光盘和___________光盘三类。

14.大型计算机系统中的独立型通道一般分为字节多路通道、选择通道和_____________通道。

15.计算机的主机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接口》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习题 1 部分答案1.3 假设四种CPU主存地址分别为16根、20根、24根以及32根,试问每种CPU可寻址内存多少字节?解:64K字节,1M字节,16M字节,4G字节1.4 设字长为16位,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以及BCD数。

①65 ②129 ③257 ④513解:①0000000001000001B,0041H,(0000000001100101)BCD②0000000010000001B,0081H,(0000000100101001)BCD③0000000100000001B,0101H,(0000001001010111)BCD④0000001000000001B,0201H,(0000010100010011)BCD1.5 设字长为8位,写出x、y的原码、反码和补码,并且用补码计算x+y,问是否有溢出?①x=-78 y=35 ②x=-64 y=-66解:①[X]原=11001110,[X]反=10110001,[X]补=10110010[Y]原=00100011,[Y]反=00100011,[Y]补=00100011因为:[X]补=10110010[Y]补=00100011那末:[X]补+[Y]补=11010101=[X+Y]补X+Y=-00101011没有溢出②[X]原=11000000,[X]反=10111111,[X]补=11000000[Y]原=11000010,[Y]反=10111101,[Y]补=10111110因为:[X]补=11000000[Y]补=10111110那末:[X]补+[Y]补,有溢出1.6 试用8位二进制写出以下数、字母以及控制命令的ASCⅡ码,还要写成奇校验、偶校验、标记校验及空格校验的ASCⅡ码。

①B ②8 ③CR ④NUL1.7 设两个BCD数X=1000 1001,Y=0111 0101,试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X+Y。

解:1.8若规格化32位浮点数N 的二进制存储格式为41360000H ,求其对应的十进制数值。

解:N=41360000H=0 10000010 01101100000000000000000BS=0 E=10000010M=01101100000000000000000 N=(-1)S ×(1.M )×2E-127=1.011011×210000010-01111111=1.011011×2011=1011.011习题2 习题解答2.1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各是什么?解:8086CPU 由总线接口部件BIU (Bus Interface Unit)和执行部件EU (Execution Unit) 两大部分组成。

总线接口部件的主要功能是形成物理地址、预取指令、指令队列排队、读/写操作数和总线控制。

执行部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

2.2 8086CPU 中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标志寄存器FLAGS 有哪些标志位?在什么情况下置位?解:8086CPU 中的寄存器如教材图2-2所示:结果为:(101100100)BCD其用途可参考教材。

标志寄存器(FLAGS)用于反映指令执行结果的状态,常用作后续条件转移指令的转移控制条件。

标志寄存器为16位,实际使用了其中的9位,所用各位的含义如教材中图2-3所示。

2.3 什么是逻辑地址?什么是物理地址?如何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解:逻辑地址是指在程序和指令中使用的一种地址,它包括两部分:段基地址和偏移地址。

段基地址说明每段在主存中的起始位置,它来自于段寄存器(CS、DS、ES、SS)。

偏移地址说明主存单元距离段起始位置的偏移量。

它是一个16位的偏移地址,根据指令的不同,它可以来自于8086CPU中不同的16位寄存器IP、SP、BP、SI、DI、BX等。

物理地址是指CPU对存储器进行访问时实际寻址所使用的地址,物理地址是由段寄存器与偏移地址共同确定的。

在实际工作时,从段寄存器中取出段基址,将其左移4位,再与16位偏移地址相加,就得到了物理地址,此地址在CPU总线接口部件BIU的20位地址加法器中形成。

物理地址的计算方法为:物理地址=段基地址×16+偏移地址。

2.4 设X=35H,Y=76H,进行X+Y和X-Y运算后,标志寄存器FLAGS的状态标志位各是什么?解:X+Y=0ABH ,各标志位分别为:OF=1,SF=1,ZF=0,AF=0,PF=0,CF=0X-Y=0BFH,各标志位分别为:OF=0,SF=1,ZF=0,AF=1,PF=0,CF =12.5 8086有哪4个逻辑段?各种逻辑段分别是什么用途?解:在8086的程序设计中,一个程序可以有代码段CS、数据段SS、堆栈段SS和附加段ES。

代码段CS用于存放程序;数据段SS和附加段ES用于存放数据;堆栈段SS用于存放数据(包括暂存数据和保护现场的数据)。

在形成物理地址时,CS、DS、ES和SS四个段寄存器的作用如下:当取指令时,CPU 以CS寄存器的值作段基址,再加上IP中的16位偏移地址,得到指令的物理地址;当进行堆栈操作时,段基地址CPU以SS为堆栈段的基地址,偏移地址由SP或BP来指定,当访问存储器的数据段时,数据段寄存器DS或附加段寄存器ES,再加上16位偏移地址,得到操作数的物理地址。

2.6 请将如下逻辑地址用物理地址表示:(1)FFFFH:0 (2)45H:18H (3) 2000H:4600H (4)B821H:3456H解:用PA表示物理地址,PA=段基地址×16+偏移地址(1)PA=FFFFH×16+0000H=FFFF0H(2)PA=45H×16+18H=468H(3)PA=2000H×16+4600H=24600H(4)PA=B821H×16+3456H=BB666H2.7若8086CPU工作于最小模式,试指出当CPU将AH的内容送到物理地址为91001H 的存储单元时,以下哪些信号应为低电平:M/IO、RD、WR、BHE/S7、DT/R。

若CPU 完成的是将物理地址91000H单元的内容读入AL中时,则上述哪些信号应为低电平。

解:当CPU将AH的内容送到物理地址为91001H的存储单元时,CPU完成的是写存储器操作,且完成的是访问存储器的奇地址,因此,WR=0,BHE/S7=0;若CPU完成的是将物理地址91000H单元的内容读AL中时,CPU完成的是读存储器操作,且完成的是访问存储器的偶地址,因此,RD=0,DT/R=0。

2.8什么是引脚的分时复用?请说出8086CPU有哪些引脚是分时复用引脚?如何分时复用?解:8086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是利用复用的,所以常把8086的总线称为多路总线,即某一时刻总线上出现的是地址,另一时刻,总线上出现的是数据。

正是这种引脚的分时使用方法才能使8086用40条引脚实现20位地址、16位数据及众多的控制信号和状态信号的传输。

8086CPU的分时复用的引脚有:地址/数据复用引脚是:AD15~AD0,在总线周期的T1状态,传送地址信息,在其它状态则传送数据信息;地址/状态复用引脚是:A19/S6~A16/S3,这些引脚在总线周期的T1状态输出地址的高4位,在总线的T2、T3、T W和T4状态时,用来输出状态信息。

2.9试说明8086CPU工作在最大和最小模式下系统基本配置的差异。

解:8086CPU可以工作在两种工作模式,即最小工作模式和最大工作模式。

最小工作模式用于单机系统,系统中所有总线控制信号全部由8086直接提供,因此系统中的总线控制电路可减到最少;最大工作模式用于多处理机系统,8086作为主处理器,其它的处理器为协处理器,协助主处理器工作。

在最大工作模式下,系统所需要的控制信号均由总线控制器8288提供。

8086具体工作在最大模式还是最小模式,完全由硬件连接决定。

当将CPU的第33号引脚MN/MX接+5V时,8086工作在最小模式,当MN/MX接地时,8086工作在最大模式。

2.10分析8086CPU两个中断输入引脚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使用场合。

解:INTA是中断响应信号,输出,三态,低电平有效。

该信号是CPU响应中断请求后,向中断源发出的中断响应信号,用以通知中断控制器,以便由中断控制器提供中断类型号。

在每个中断响应周期,CPU在INTA引脚上发出两个连续的负脉冲。

⑿NMI是非屏蔽中断请求信号,输入,正跳变有效。

这类中断不受中断允许标志IF的影响,也不能用软件进行屏蔽。

当NMI引脚收到一个正沿触发信号时,CPU就会在结束当前指令后引起中断,执行中断类型号2的非屏蔽中断处理程序。

习题 3 部分答案3.1 Pentium在实地址模式和V86模式下,可访问存储器空间的大小分别为多少字节?解:①在实模式下,可以访问1MB存储器。

②在V86模式下,禁止分页情况下,只能访问1MB存储器。

允许分页情况下,可以访问4GB存储器。

3.2 Pentium工作在只分段不分页、只分页不分段以及既分段又分页三种情况下,分别可访问存储空间的大小为多少字节?解:①只分段不分页,可以访问虚拟存储空间64TB②只分页不分段,可以访问虚拟存储空间4GB③分页分段,可以访问虚拟存储空间64TB3.3 下面哪些指令不能在实模式下运行?为什么?(1)MOV AL,DS:[ESI](2)ADD AX,FS:[EDI](3)MOV AL,DS:[SI](4)ADC EAX,FS:[DI]解:(1)、(2)两条指令不能在实模式下运行,因为在实模式下不允许ESI,EDI作偏移地址。

3.4 在虚拟8086模式下,在从虚地址转换到物理地址的过程中,可用到几个页目录项和几个页表项?解:可用到第1个页目录项,272个页表项。

3.5 在段选择符中,TI=0和TI=1,分别在LDT还是GDT中访问描述符?解:TI=0访问GDT,TI=1访问LDT。

3.6 当前的段描述符存放在何处?解:当前的段描述符存放在微处理器的Cache中。

3.12 存储器特权级保护的分析。

设当前代码段的特权级CPL,段选择符请求的特权级RPL以及数据段描述符的特权级DPL如表3-5 所示,回答4种组合中每一种组合能否将段选择符装入到数据段寄存器中,通过填写下表,回答哪几种能行?哪几种不行?并将理由填入表中。

解:第1行、第2行可以将段选择符装入到数据段寄存器中。

第3行、第4行则不行,原因分别是:DPL<CPLDPL<CPL、RPL3.14 Pentium超标量流水线共分几段,其中整数段有几段?解:共分为8段,其中整数段分为5段。

3.15 下列各组指令中,哪些会产生数据相关?数据相关的类型是什么?(1)MOV AX,BXADD CX,SI(2)MOV AX,DXADD BX,AX(3)MOV CX,BXMOV BX,DI(4)DIV AX,SISUB AX,DI解:(1)不会产生数据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