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出版社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_问题与对策研究_刘蒙之 刘战伟
报纸微信公众号发展运营分析

报纸微信公众号发展运营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报纸媒体也在不断转型和创新,微信公众号正成为报纸新的发展趋势之一。
本文将从报纸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运营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报纸媒体转型提供参考。
一、发展现状目前,许多报纸都在微信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通过发布新闻资讯、专栏文章、视频等内容吸引读者关注,实现线上线下内容的互通互动。
一些报纸还与微信团队合作,通过微信小程序打造报纸的全新移动端阅读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报纸内容的传播形式。
二、运营模式报纸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内容生产、粉丝引流、留存激活以及商业变现四个环节。
1. 内容生产报纸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需要借助报纸自身的新闻资源、专栏文章、视频节目等,同时也需要根据微信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偏好进行内容定制。
在内容生产方面,报纸需要不断优化内容质量和表达形式,以吸引更多粉丝关注和阅读。
2. 粉丝引流粉丝引流是报纸微信公众号发展的关键环节。
报纸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投放广告、合作推广等手段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公众号,建立稳定的粉丝基础。
也可以通过定期推送有价值的内容吸引更多粉丝加入。
3. 留存激活在吸引到粉丝之后,报纸需要做好留存激活工作,通过定期更新内容、互动活动等方式激活已有粉丝,提高公众号的活跃度和留存率。
4. 商业变现商业变现是报纸微信公众号发展的最终目的之一。
报纸可以通过广告推广、付费阅读、内容付费等方式实现商业变现,为报纸媒体提供商业增长点。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报纸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 多元化内容传播未来,报纸微信公众号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内容传播,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形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报纸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内容表达形式,提高用户黏性和使用时长。
2. 数据驱动运营未来,报纸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用户洞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建立用户沟通模型,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增强用户粘性。
新媒体科学传播效果背景下的微信公众号使用现状分析

新媒体科学传播效果背景下的微信公众号使用现状分析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科学传播效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微信公众号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软件之一,在新媒体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新媒体科学传播效果背景下,对微信公众号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
微信公众号的用户数量快速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微信公众号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5亿,每月活跃用户超过8亿。
这意味着,微信公众号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对于传播信息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微信公众号在内容创作方面具有优势。
微信公众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创作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这种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创作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强传播效果。
微信公众号的分发方式灵活多样。
通过微信公众号,用户可以直接关注感兴趣的公众号,获取最新的信息。
微信公众号还支持文章的群发功能,可以将文章推送给大量关注者,提高传播范围和效果。
微信公众号还具有精准的用户定位功能。
通过用户的关注行为和足迹数据,微信公众号可以对用户进行分析和挖掘,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并根据用户的特征和偏好进行内容推送。
这种个性化的服务可以增加用户的参与度和粘性。
微信公众号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用户数量庞大,微信公众号的竞争压力很大。
为了吸引用户的关注和留存,公众号需要具备独特的内容和创新的传播方式。
用户在面对大量信息时,也会对内容进行筛选和选择,想要获得关注和传播,需要公众号具备优质的内容和个性化的服务。
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难以量化。
尽管微信公众号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但是很难准确衡量它对于用户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这使得公众号在商业推广和广告投放方面难以证明自身的价值,很难获得商业支撑和盈利。
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科学传播效果背景下的使用现状呈现出增长快速、内容创作丰富、分发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
公众号在面临竞争压力和传播效果难以量化等问题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提升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
革故与鼎新:三大央媒的新媒体布局、技术创新与话语模式

革故与鼎新:三大央媒的新媒体布局、技术创新与话语模式作者:刘战伟,刘蒙之,李嫒嫒来源:《声屏世界》 2019年第12期刘战伟,刘蒙之,李嫒嫒摘要:在政治逻辑、产业升级和传播变革的动力之下,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家中央媒体单位纷纷布局新媒体建设,在技术和机制创新上,纷纷推动移动优先、社交运营、智能传播、数据驱动;在报道手段和表达形式上,推动技术性融合、人格化表达、口语化语言。
三大央媒不断强化新媒体传播能力的扩展,目前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
关键词:新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记忆与认同:“中国记忆”的影像建构——基于中国纪实影像生产的研究》(项目编号:19YJA860031)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公有领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BXW032) 阶段性成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媒体融合战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央媒布局“新媒体”建设的五周年。
此后,从2016年2月19总书记到中央新闻单位调研到2019年1月25日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在人民日报社学习,高度关注和重视中央三大媒体的新媒体建设。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全国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纷纷布局新媒体,不断强化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
其中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媒体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
媒体融合五周年,中央三大央媒的新媒体建设表现如何?有哪些举措和创新?取得了哪些成就?布局新媒体:中央三大央媒开创新媒体一、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建设。
2015年10月人民日报社成立新媒体中心,布局新媒体建设,在此后的四年时间中,其新媒体建设一直冲在行业的前头,建设的“中央厨房”引领全国新媒体建设风潮。
新媒体科学传播效果背景下的微信公众号使用现状分析

新媒体科学传播效果背景下的微信公众号使用现状分析新媒体科学传播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平台,对于信息的传递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下,微信公众号使用已成为各行各业广泛采用的传播手段,然而对微信公众号使用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本文将对新媒体科学传播效果背景下的微信公众号使用现状进行分析。
一、微信公众号使用现状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微信是中国用户数量最多的社交软件之一,具有覆盖面广、用户群体多、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而微信公众号则是微信平台上的一种特殊账号,可用于发布和传播信息,拥有着独立的自媒体属性。
在当下,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媒体机构、政府部门等都已经或正在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发布、营销推广等工作。
对微信公众号使用现状的分析,对于更好地发挥其传播作用和提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传播效果监测不足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是其使用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公众号并没有完善的传播效果监测机制。
只注重内容的发布,而忽略了对传播效果的监测和分析。
这样一来,就很难了解自己的传播效果,也不利于调整和优化传播策略。
2.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在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产出过程中,由于时间、人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有些公众号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公众号内容严重缺乏原创性、有水分、充斥着低俗内容或虚假信息,这样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公众对其的信任度,也影响了其传播效果。
3. 互动性不足4. 营销推广盲目性在一些企业或自媒体公众号运营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关注和营销推广,盲目性地不断发布广告类的内容。
而这种盲目性的营销推广不仅会影响用户体验,也容易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影响了公众号的品牌形象和传播效果。
1. 缺乏专业运营团队很多微信公众号是由个人或小团队经营的,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
这就导致了缺乏对传播效果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的出现。
2. 缺乏对读者需求的深入了解有些微信公众号在传播内容时,缺乏对读者需求的深入了解,只是盲目性地追求点击量或流量的增长,而对于读者的真正需求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和分析。
微信公众号运营问题与对策研究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 - 126 -2018年第6期 总第61期微信公众号运营问题与对策研究李晨曦[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公众号也应运而生。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微信公众号成功注册,也有大量的微信公众号埋没其中,运营成功的微信公众号寥寥无几。
基于这种情况,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即内容缺乏创新,表现形式单一;用户黏性不高;盈利方式单一,提出三个对应的解决措施,即丰富推送内容,注重推送技巧;与用户维系好关系,提升粉丝质量;自媒体内容变现,进行软文营销,希望能够为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平台运营;问题;对策[作 者] 李晨曦,江西财经大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微信也逐渐普及,成为大众经常使用的APP之一,与此同时,微信公众号也应运而生。
微信公众平台凭借其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内容丰富等优势,满足了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求,进入了爆发式发展的阶段,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探析微信公众号运营现存问题,提出有利于微信公众号未来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让大家有所思考。
一、微信公众号运营现存问题(一)内容缺乏创新,表现形式单一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用户的阅读习惯于碎片化阅读,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信息,我们在闲暇之余快速浏览,似乎越来越少的人会静下心来去仔细阅读微信推送中的每一个字。
从点击到上下滑动页面再到关闭,或许只用不到几秒钟的时间,一篇推文的阅读就结束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用户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内容包括美食、美妆、旅游、装修、金融、职场等,微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关注任何一个微信公众号,与此同时,取消关注的主动权也掌握在用户手中。
当前,很多微信公众号的推送都是以图文推送为主,内容原创,虽然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也避免不了同质化的威胁,用户长期接触密密麻麻的文字与图片,容易形成审美疲劳,长此以往,微信公众号会丧失对用户的吸引力。
报纸微信公众号发展运营分析

报纸微信公众号发展运营分析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也开始逐渐向数字化转型,其中报纸微信公众号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报纸微信公众号结合了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成为了一种新的媒体形式。
本文将对报纸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与运营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报纸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越来越多的传统报纸都开始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且推出了不少优质的内容。
也有一些新媒体运营者开始与传统报纸合作,将其内容推送到报纸微信公众号上。
由此可见,报纸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势头非常良好。
二、发展优势1. 传统媒体资源:报纸作为传统媒体,拥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和媒体资源,能够为微信公众号提供大量的优质内容。
2. 媒体信用度高:传统报纸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品牌影响力,在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容易被用户所接受。
3. 传播方式多样:微信公众号具有传播快速、传播范围广的特点,能够将报纸内容迅速传播给更多的用户。
4. 用户黏性强:通过微信公众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资讯,提高用户对报纸的忠诚度。
三、运营策略1. 提供独家内容:报纸微信公众号需要提供独家的新闻报道和内容,让用户在微信上看到的内容和报纸上的不一样,增加用户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
2. 互动和反馈: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和反馈,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内容。
3. 多种形式的内容呈现:除了文字新闻外,还可以加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
4. 提供增值服务:可以提供一些增值服务,比如专家解读、新闻更深层次的解析等,吸引用户付费订阅。
5. 精细化运营: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分析,对微信公众号进行精细化运营,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1. 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传统报纸与微信公众号的融合将会更加深入,微信公众号将成为传统报纸的延伸和补充,两者将共同发展。
3. 个性化推荐服务:通过用户画像和大数据分析,微信公众号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的重要平台,逐渐成为个人、企业以及政府等各方机构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其应用和潜力。
第一部分: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试验阶段,逐渐演化为信息传播、品牌推广、媒体发布等多重功能的平台。
目前,微信公众号平台拥有上亿的注册用户和数以百万计的企业和机构账号。
通过微信公众号,用户可以获取到包括新闻、娱乐、科技等多领域的独家内容,订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源。
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号成为企业宣传与推广的重要渠道。
不仅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品牌展示,还能够通过精准定向推送,实现针对性营销。
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的广告推广功能,更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随着公众号数量的迅速增长,用户关注度的下降也让许多公众号面临流量稀释的问题。
过多的公众号选择和信息传达的碎片化,导致用户审美疲劳和信息重复感。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
第二部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前景尽管面临一些问题,但微信公众号在发展中依然展示出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首先,微信公众号具有巨大的用户基础,这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受众。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信公众号更具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特点,可以实现对目标人群的精准推送,提升信息传播的效果。
其次,微信公众号平台不断升级改进,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如购物、支付、小程序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
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粘性,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
而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微信公众号将有望进一步实现智能化推送。
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分析,微信公众号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内容推送,提升用户体验。
第三部分:如何在微信公众号中开展有效运营要使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时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运营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范文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统媒体提供了转型与发展的新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传统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二、传统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现状1. 数量与活跃度近年来,传统媒体纷纷入驻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微信公众账号。
这些账号数量众多,涉及新闻、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各类传统媒体。
在活跃度方面,部分传统媒体账号通过优质的内容和互动方式,吸引了大量粉丝,实现了较高的活跃度。
然而,仍有不少账号由于内容同质化、缺乏创新等问题,导致活跃度较低。
2. 内容与形式传统媒体微信公众账号在内容上以新闻资讯、观点评论、文化娱乐等为主,形式上则以图文为主,辅以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
这些账号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服务用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需要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传统媒体微信公众账号面临的问题1. 内容同质化由于缺乏创新和差异化,部分传统媒体微信公众账号存在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这导致用户在浏览信息时产生审美疲劳,降低了账号的吸引力。
2. 互动性不足部分传统媒体微信公众账号在互动性方面存在不足,缺乏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
这导致用户对账号的粘性降低,影响了账号的发展。
3. 运营成本高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高效的运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策略研究1. 优化内容与形式传统媒体微信公众账号应加强内容创新和差异化,避免同质化。
在形式上,应结合用户的消费习惯,创新信息呈现方式,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同时,应加强原创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高账号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
408
0
73078
10
6162
1379
616
97
400
0
28786
3
2613
1824
871
82
398
0
55426
1
1721
1721
1721
22
392
0
31094
7
4522
2922
646
55
390
0
45344
12
5212
941
434
155 380
0
28235
3
2834
1659
945
32
379
0
29454
19125
7
9388
2957
1341
194 493
0
24708
21
18417 4720
877
165 486
0
34388
5
7049
2006
1410
166 475
0
25612
11
13918 1923
1265
90
468
0
32350
4
5926
1695
1482
107 475
0
30761
9
8646
2542
961
表 1 可见,出版类微信公众号排名前十分别为人
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译林出版社、北京大学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三联书店等实力较强的出 版社与出版集团。从而表明,即使在代表性社交媒 体微信,其公众号实力与影响力总体排名前列的仍 然是出版产业实力较强的出版社或出版集团,体现 出版社线上线下总体实力的均衡。
4
2583
1398
646
31
352
0
102694
7
2987
1568
427
54
347
0
50991
16
5668
831
354
69
347
0
43531
7
2615
1020
374
76
338
0
42471
2
1627
1164
814
18
336
0
37442
4
1944
721
486
42
328
0
52650
5
1771
738
354
79
10 万 + 文章数
总排名
1
人民文学出版社
7
2
商务印书馆
7
3
译林出版社
3
4
北京大学出版社
7
5
中信出版集团
6
6
三联书店
2
7
新星出版社
6
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9
法律出版社
4
10
中华书局 1912
7
11
广东教育出版社
6
12
西冷印社
5
13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5
1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
15
青岛出版集团
7
16 上海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学出版社
663
0
14321
4
22955 16023
5379
225
658
0
29353
10
42011 9157
4201
223
644
0
20748
15
31396 5957
2093
238
580
0
17774
2
13067 6653
6534
46
580
0
13156
6
18415 4052
3069
179 569
0
22033
7
17933 15387
126 452
0
32543
7
8172
1427
1167
114 450
0
30752
4
5752
3640
1438
39
439
0
42621
7
8496
2848
1214
30
431
0
48993
25
12920 1351
517
128 417
0
38580
5
6158
1457
1232
37
416
0
32954
7
5274
2852
753
排名
公众号
发文 次数
发文 数量
阅读 最高 平均 点赞 总数 阅读数 阅读数 总数
42
人民邮电出版社
1
43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
44
北京日报出版社
2
45
石油工业出版社
1
46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4
47
电子工业出版社
4
48
中国画报出版社
1
49
漓江出版社
7
50
湖北人民出版社
7
1
1388
1388
1388
5
1
839
1
32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4
33
咪咕出版
7
34
人民日报出版社
4
35
湖南文艺出版社
7
36
中国戏剧出版社
2
37
铁葫芦图书
3
38
甘肃教育出版社
2
39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
40
重庆出版集团
4
41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7
15
88554 14329
5904
538
733
0
8418
16
54200 14979
3388
400
318
0
317
0
316
0
314
0
311
0
302
0
298
0
297
0
295
0
总排名
38388 38915 57989 30583 58918 53477 42905 49018 67563
统计数据显示,新闻传播学微信公众号 Top50 排名前 10000 的只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家,总体排名 在 1 至 6 万名,平均排名在 4 万左右,表现出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整体排名落后,专业门类整体影响力弱。 每天每个公众号文章发布率为 66%,活跃度总体偏低, 有待进一步增强。每天每个公众号发文平均数量为 1 篇,表现为发文数量少。点赞率为 1.02%,相比阅读 量,点赞率极低。一方面归因于微信文章点赞功能不 突出、用户点赞习惯尚未养成,另一方面表现文章质 量未能激起用户点赞欲望。总阅读量 10 万 + 文章为 0, 没有较大有影响力的文章。反映公众号整体热度的微 信传播指数——WCI 总体在 200—700 区间内,表现 为出版社类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数低、推送文章的传播 度、覆盖度和成熟度偏低,整体影响力小。
[ 关键词 ] 出版社 公众号运营 社交媒体
[ 中图分类号 ] G23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9-5853 (2016) 04-0088-05
The Operation Status Quo、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fficial Accounts of WeChat about Presses at the New Media Era
[Key words] Press Official accounts of WeChat Social media
DOI:10.13363/j.publishingjournal.2016.04.022 1 引 言
中国信息通讯研究所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和腾讯 科技合作的《企鹅智酷解密微信 :首份微信平台数据 化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微信用户规 模为 6.5 亿 [1]。用户使用率为 94%,认为社交平台在 个人获取新闻渠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用户,接近半数 (18.4%+28.6%), 社 交 平 台 获 取 新 闻 成 为 生 活 常 态, 仅有 15.9% 的用户对社交平台获取新闻“不在乎”。 微信公众号数量已突破 1300 万,日发布信息超过 80 万条,成为信息社会旗舰型信息超市。传统媒体不再 是网络新闻获取的唯一渠道,社交网络和社交产品开 始衍生出媒体属性。微信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社交强需 求和信息获取主渠道,微信公众号成为移动互联网网 民微信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出版社已开设 大量微信公众平台,本文选取 50 家传统出版社微信 公众号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其发展特点,试图发现 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些许建议。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Liu Mengzh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he social network and social product all have some function of media. Official accounts of WeChat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channel of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Now there are a lot of official account of WeChet about presse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Qing Bo index , the article wants to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official accounts of WeChat about Chinese presses, and to put forword some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 of content , operation, propaganda and b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