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色彩的基本的原则
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室内色彩设计是指在室内空间中,以色彩作为构成要素,选择和应用不同颜色、光效和形式,通过创造和谐、统一、舒适的环境,强化空间的功能和意境,从而达到美化、引导和满足人的视觉感官需求的一种室内设计。
其基本要求和方法如下所述:一、空间功能的需求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要优先考虑空间的功能需求,根据空间的特征以及使用人群、文化风格和氛围要求制定相应的色彩搭配方案。
例如,客厅拥有较大的空间区域,通常需要色彩较为明亮、清新、舒适;厨房、卫生间则重要考量的是空间的卫生和整洁,以及较强的潮湿和污染特性,可选用清新的蓝色和灰色等颜色进行设计,而卧室则注重的是舒适的环境,可以选用柔和的棕色和米色等颜色进行设计。
二、配色方案的制定室内色彩设计需要考虑整个空间的色彩概念,因此设计师必须要对色彩的原理、色彩心理学和色彩搭配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通过灵敏的鉴赏力,细致地观察和感受色彩的特性,加上自身的创造力和审美力,设计出符合客户要求的完美色彩方案。
配色方案通常可分为单色调和多色调,要求在颜色的选择、搭配和分布上达到协调、和谐、渐进性和变化性的要求,以营造出独具特色的视觉体验。
三、色彩特性的运用室内色彩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颜色的特点和高光、低光、阴影等灯光的变化,运用色彩的特性来增强空间的视觉效果。
例如,红色是具有高饱和度的暖色系,其颜色特点是热情、活力、奔放等,因此可以用来烘托客厅或餐厅的气氛;蓝色是一种冷色系,冷静、理性、温和等特点,适合用于卧室和书房等以休息和思考为主要目的的室内空间;黄色是一种光明的色彩,充满了活力和兴奋感,适合用于儿童房等活泼、有生命力的空间。
四、色彩面积的配比室内色彩设计的要点还包括颜色的面积和分布,即在空间的设计中,不同颜色的面积比例也应该考虑。
通常来说,面积大的房间,颜色的面积比例应该尽量平衡;而面积较小的房间,则可以增加一些不同层次的颜色搭配,以营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空间感。
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室内色彩设计是创造宜人和谐的室内环境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1. 色彩协调:选择色彩时,要考虑色彩之间的协调性和和谐性。
色彩可以通过色彩轮、色彩搭配理论等方式进行选择,以确保它们相互衬托、统一和平衡。
2. 空间感与比例:色彩可以影响室内空间的感知和比例。
浅色可以使空间看起来更加开阔和宽敞,而深色可以给人一种温暖和亲密感。
根据空间的大小、形状和功能,选择适合的色彩来营造所需的空间感和比例。
3. 光线和照明:色彩的表现会受到室内自然光和照明系统的影响。
要考虑光线的方向、强度和颜色温度,选择合适的色彩来适应室内光线环境,并确保色彩在不同照明条件下的一致性。
4. 功能与情感:色彩可以通过表达情感和引导行为来满足室内功能和用户需求。
例如,在休闲区域使用温暖而柔和的色彩来营造舒适和放松的氛围,而在工作区域使用明亮而清爽的色彩来提升专注和活力。
5. 耐久性和易维护性:选择具有良好耐久性和易维护性的色彩,以确保室内色彩设计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
考虑材料的抗污性、耐磨性和色彩稳定性等因素,以减少日常维护和更新的成本和工作量。
6. 个性和风格:根据室内设计的整体风格和个人偏好,选择适合的色彩来展现个性和创造独特的室内氛围。
色彩可以用于强调特定的设计元素、焦点区域或创造特定的设计主题。
综上所述,室内色彩设计需要考虑色彩协调、空间感与比例、光
1/ 2
线和照明、功能与情感、耐久性和易维护性,以及个性和风格等方面的要求。
细致的色彩选择和搭配能够为室内环境带来舒适、美观和和谐的效果。
2/ 2。
设计色彩核心知识点

设计色彩核心知识点在设计领域中,色彩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要素。
正确地运用色彩可以帮助设计师传递出准确的情感、意义和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设计中的色彩核心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1.色相:色彩在视觉上的主要特征,例如红、绿、蓝等。
2.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为亮度或明度。
3.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指色彩中所包含的灰度成分的少多程度。
二、色彩的色彩搭配原则1.对比:通过使用互补色或近似色的组合来增加视觉冲击力。
2.类似:使用相邻色彩的组合,创造柔和与协调的效果。
3.单色:通过使用同一色相的不同饱和度和明度来创造统一感。
4.分裂互补:使用主色相的分裂互补色彩来划分重要元素。
三、色彩的情感表达1.红色:热情、活力、力量,也可以代表激情和警戒。
2.蓝色:冷静、安静、稳定,常用于表达专业、权威或科技感。
3.绿色:自然、健康、平衡,常用于环保、农业和生活方式相关设计。
4.黄色:阳光、活力、温暖,也可以代表好奇和创造力。
5.紫色:神秘、浪漫、高雅,常用于与奢华和精致相关的设计。
6.黑色:庄重、神秘、引人注目,经常用于与奢华和高级感相关的设计。
7.白色:纯洁、简洁、平和,常用于与清新和干净感相关的设计。
四、色彩的运用技巧1.配色方案: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方案,确保设计的整体感统一和协调。
2.色彩平衡:控制不同色彩在设计中的比例,避免过多或过少的使用。
3.色彩重点: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突出设计中的重点。
4.色彩对比:运用对比色彩来创建视觉冲突和增加设计的动感和活力。
5.色彩层次:通过使用浅色、中色和深色的层次感来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五、色彩在不同领域的运用1.平面设计:色彩可以用来突出品牌形象、识别标志和产品信息等。
2.室内设计:通过正确选择室内色彩,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空间感。
3.时尚设计:色彩在时尚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和风格。
4.网页设计:适当的色彩运用可以增加网页的可读性和用户体验,提升页面吸引力。
色彩搭配十大原则

设计配色搭配十大经典法则【法则一:色彩的黄金法则60:30:10】这是一个很基本的法则。
设计师都知道60:30:10,主色彩是60%的比例,次要色彩是30%的比例,辅助色彩是10%的比例。
比如一个男士的上装,打一个比方,外套可以用60%,那么衬衫是30%,领带就是10%。
如果室内空间的话,墙壁用60%的比例,家居床品、创联之内就是30%。
那么10%就是小的饰品和艺术品,这个法则是黄金法则,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是非常正确的。
这个法则在后面讲到的很多法则都可用到,世界最好的设计基本上都脱不了这个法则,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我们往往都会忽略它。
有一双会发现色彩的眼睛很重要。
我们经常去旅游,也拍了很多照片,更多人会热衷于对美景的赞叹和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的介绍,但是很少人对色彩有分析。
其实60:30:10多少也是得到了自然界的启发。
我想在我们整个自然生涯中,旅行就是很好的色彩课。
【法则二:选择配色方案】选择配色方案,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两种选择,一种是补色的搭配,一个是叫类色搭配,学过美术都知道,色盘上面,两个颜色相对的就是补色的搭配,类似的颜色就是类色搭配。
我们一般在需要营造那种活泼的有动感的空间的时候,选择红与绿、蓝与绿。
那么类似色是相近的,比如黄与绿、蓝与紫。
【法则三:勿忘黑色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现代简约风格都会利用黑色,但是要灵巧运用黑色,而不是用太多的黑色。
黑色能够让任何一个色彩看起来干净,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重点,它能够给家庭营造一种对比平衡。
巧妙的运用黑色,可以是一个黑色的箱子,画框,做一种点缀,效果是十分不错的。
【法则四:听从自然的教导只要是在地球上,你看到地球是什么颜色,是大地土壤,中间是群山。
】它是介于深和浅之间。
我也看到很多人的很多作品,如果没有遵循这个法律,非常会不舒服。
像这个图片眼睛往下看的,应该是以黑色为主,顶棚尽量是白色。
这样人类会感觉很舒适很踏实,这是给我们最好的提示。
【法则五:从图案中提取色彩】我们在做家庭室内设计的时候,最好是在家里面寻找一个比较突出的饰品,哪怕是一个配饰。
装饰设计中色彩搭配原则

装饰设计中色彩搭配原则1、家居色彩搭配原则第一条,空间配色不得超过三种其中白色、黑色不算色。
第二条,金色、银色可以与任何颜色相陪衬,金色不包括黄色,银色不包括灰白色。
第三条,在没有设计师指导的情况下,家居最佳配色灰度是:墙浅,地中,家私深。
第四条,厨房不要使用暖色调,黄色色系除外。
?第五条,打死也不要深绿色的地砖。
第六条,坚决不要把不同材质但色系相同的材料放在一起,否则,您会有一半的机会犯错。
?第七条,想制造明快现代的家居氛围,那么您就不要选用那些印有大花小花的东西(植物除外),尽量使用素色的设计。
?第八条,天花板的颜色必须浅于墙面或与墙面同色。
当墙面的颜色为深色时,天花板必须采用浅色。
天花板的色系只能是白色或与墙面同色系。
?第九条,空间非封闭贯穿的,必须使用同一配色方案;不同的封闭空间,可以使用不同的配色方案。
?说明在一般的室内设计中,都会将颜色限制在三种之内。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由于专业的室内设计师熟悉更深层次的色彩关系,用色可能会超出三种,但一般只会超出一种或两种。
限制三种颜色的定义:三种颜色是指在同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内,包括天花板、墙面、地面和家私的颜色。
客厅和主人房可以有各成系统的不同配色,但如果客厅和餐厅是连在一起的则视为同一空间。
白色、黑色、灰色、金色、银色不计算在三种颜色的限制之内。
但金色和银色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空间只能使用其中一种。
?图案类以其呈现色为准。
办法是,眯着眼睛看即可看出其主要色调。
但如果一个大型图案的个别色块很大的话,同样得视为一种色。
2、色彩心理效果解析当您准备装饰布置居室时,对色彩的搭配应以适应您的感受为前提,因为我们周围的环境和自然界的色彩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人们会对各种颜色产生不同的心理生理反应。
红色:在所有的颜色中,红色最能加速脉搏的跳动,接触红色过多,会感到身心受压,出现焦躁感,长期接触红色还会使人疲劳,甚至出现精疲力竭的感觉。
因此没有特殊情况,起居室、卧室、办公室等不应过多地使用红色。
室内色彩设计

二、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暖色:具有兴奋作用 高明度色彩:具有开朗的性格 高彩度色彩:具有刺激效应
积极而兴奋的色彩
冷色:具有镇定作用 明度低的色彩:具有安定性质
消极而镇定的色彩
彩度低的色彩:具有镇静效应
• 三、 色彩的含义和表征性
色彩的联想 抽象联想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白 灰 黑 热情、革命、危险 华美、温情、嫉妒 光明、幸福、快乐 和平、安全、成长 沉静、理想、悠久 优美、高贵、神秘 洁白、神圣、虚无 平凡、忧郁、忧恐 严肃、死灰、罪恶 具体联想 火、血、口红、苹果 桔、柿、炎、秋 光、柠檬、香蕉 叶、田园、森林 天空、海、南国 紫罗兰、葡萄 雪、砂糖、白云 阴天、老鼠、铅 夜、墨、煤炭
3、考虑人的情感因素
做任何设计,都要根据客户的性格年龄判断其色彩喜好。 做任何设计,都要根据客户的性格年龄判断其色彩喜好。如:年 轻人喜欢纯度高的色彩;老年人喜欢色彩平和的素色; 轻人喜欢纯度高的色彩;老年人喜欢色彩平和的素色;儿童喜欢 纯度较高的浅蓝、浅粉色系等。 纯度较高的浅蓝、浅粉色系等。
4、调子配色方法 调子配色方法
2、以满足室内空间功能为主的方法
色彩的设计要随着功能空间的差异设计不同的色彩关系。 色彩的设计要随着功能空间的差异设计不同的色彩关系。如: 高明度的色彩可选择客厅及娱乐场所的来应用; 高明度的色彩可选择客厅及娱乐场所的来应用;低明度色彩可选 择卧室等私密性较强的功能空间。 择卧室等私密性较强的功能空间。
第二节 室内设计的色彩搭配
一、室内色彩设计的要求与原则 1、室内色彩的关系 在室内环境中, 在室内环境中,色彩的对比实 质上是背景色(墙色) 质上是背景色(墙色)与主体 色、主体色与重点色的色彩属 性之间的对比, 性之间的对比,及所形成的色 彩空间关系。 彩空间关系。
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

色彩设计如装饰设计的其他部分设计一样,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室内外空间的功能与色彩的关系,以及色彩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等,创造出美观、和谐、舒适的色彩环境。
色彩设计遵循的原则如下。
1.满足功能要求由于色彩能从生理、心理方面对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而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因此,色彩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环境的性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等等。
例如,教学楼、办公楼是人们学习、工作的场所,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色彩对人们视觉的调节作用,色彩变化不宜过多,以柔和、明亮、淡雅的中性色构成室内简洁、明快、稳重的色调,营造出一个安宁、平静、轻松的色彩环境。
商场、商店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示出售商品,色彩设计应以突出商品为目的,其界面、货柜架等色彩应以简洁淡雅的中性灰色为主,并以此来衬托出色彩丰富、琳琅满目的商品。
副食店鲜肉部的墙面,不宜用红或偏红的色彩,因为色彩的对比与补色残像作用会产生绿色补色,使鲜肉看起来不新鲜。
相反,若用浅绿色墙面,这样的对比可使鲜肉看起来更新鲜红润。
满足功能要求不能仅仅从概念或一般理解中去考虑,现代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致使许多环境也改变了原来固有的某种模式或概念。
在设计中,应认真分析空间环境的性质、用途,分析人们对色彩的感知过程和变化因素,只有认真分析,才能找出适合的色彩。
譬如,医院应该是清洁、干净,传统的色彩概念以白为主的,但现代科学证实,人们长期在白色的环境中,容易造成精神紧张、视力疲劳,并且会联想到疾病与死亡,对人心理、生理都是不利的。
2.符合形式美原则色彩设计也应该遵循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处理好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平衡与稳定等关系。
(1)基调与辅调。
室内外色彩的基调,也称为主调,是指空间的界面、家具以及陈设中,面积最大,感染性最强的色彩,它在室内外空间的环境气氛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空间的冷暖、性格、气氛等都要通过主调来体现;辅调是指与主色调相呼应的,在空间中起到点缀、平衡作用的小面积的色彩。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十原则

色彩搭配十原则1.不要用蓝色装饰餐厅蓝色,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
传统的蓝色常常成为现代装饰设计中热带风情的体现。
蓝色还具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的作用。
蓝色清新淡雅,与各种水果相配也很养眼,但不宜用在餐厅或是厨房,蓝色的餐桌或餐垫上的食物,总是不如暖色环境看着有食欲;同时不要在餐厅内装白炽灯或蓝色的情调灯,科学实验证明,蓝色灯光会让食物看起来不诱人。
但作为卫浴间的装饰却能强化神秘感与隐私感。
2.黑白等比黑白配的房间很有现代感,是一些时尚人士的首选。
但如果在房间内把黑白等比使用就显得太过花哨了,长时间在这种环境里,会使人眼花缭乱,紧张、烦躁,让人无所适从。
最好以白色为主,局部以其他色彩为点缀,空间变得明亮舒畅,同时兼具品位与趣味。
3.紫色会给空间压抑感紫色,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沉静的、脆弱纤细的,总给人无限浪漫的联想,追求时尚的人最推崇紫色。
但大面积的紫色会使空间整体色调变深,从而产生压抑感。
建议不要放在需要欢快气氛的居室内或孩子的房间中,那样会使得身在其中的人有一种无奈的感觉。
如果真的很喜欢,可以在居室的局部作为装饰亮点,比如卧房的一角、卫浴间的帷帘等小地方。
4.粉红色会带给人烦躁的情绪粉红色,大量使用容易使人心情烦躁。
有的新婚夫妇为了调节新居气氛,喜欢用粉红色制造浪漫。
但是,浓重的粉红色会让人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过一段时间后,居住其中的人心情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心火,容易拌嘴,引起烦躁情绪。
建议粉红色作为居室内装饰物的点缀出现,或将颜色的浓度稀释,淡淡的粉红色墙壁或壁纸能让房间转为温馨。
5.红色不能长时间作为空间主色调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祥色,从古至今,新婚的喜房就都是满眼红彤彤的。
红色还具有热情、奔放的含义,充满燃烧的力量。
但居室内红色过多会让眼睛负担过重,产生头晕目眩的感觉,即使是新婚,也不能长时间让房间处于红色的主调下。
建议选择红色在软装饰上使用,比如窗帘、床品,靠包等,而用淡淡的米色或清新的白色搭配,可以使人神清气爽,更能突出红色的喜庆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形式和色彩服从功能充分考虑功能要求室内色彩主要应满足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人们感到舒适。
在功能要求方面,首先应认真分析每一空间的使用性质,如儿童居室与起居室、老年人的居室与新婚夫妇的居室,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显区别,空间色彩的设计就必须有所区别。
二、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在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定好空间色彩的主色调。
色彩的主色调在室内气氛中起主导和润色、陪衬、烘托的作用。
形成室内色彩主色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内色彩的明度、色度、纯度和对比度,其次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
有统一而无变化,达不到美的效果,因此,要求在统一的基础的求变化,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了取得统一又有变化的效果,大面积的色块不宜采用过分鲜艳的色彩,小面积的色块可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此外,室内色彩设计要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
为了达到空间色彩的稳定感,常采用上轻下重的色彩关系。
室内色彩的起伏变化,应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注重色彩的规律性,切忌杂乱无章。
三、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
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
四、注意民族、地区和气候条件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室内设计基本规律。
但对于不同民族来说,由于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不同,其审美要求也不同。
因此,室内设计时,既要掌握一般规律,又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特殊习惯和气候条件。
色彩包围出的好心情作为装饰手段,墙面色彩因能改变居室的外观与格调而受到重视。
色彩不占用居室空间,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运用方便灵活,最能体现居住者的个性风格。
色泽功能色彩的心理作用每一种颜色都具有特殊的心理作用,能影响人的温度知觉、空间知觉甚至情绪。
色彩的冷暖感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联想。
例如,从红、橙、黄等暖色会使人联想到火焰、太阳,从而有温暖的感觉;从白、蓝和蓝绿等冷色会联想到冰雪、海洋和林荫,而感到清凉。
色彩与空间感基于色彩的彩度、明度不同,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可产生前进、后退、凸出、凹进的效果。
明度高的暖色有突出、前进的感觉,明度低的冷色有凹进、远离的感觉。
色彩的空间感在居室布置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空间狭小的房间里,用可产生后退感的颜色,使墙面显得遥远,可赋予居室开阔的感觉。
色彩与人的情绪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
明亮的暖色给人活泼感,深暗色给人忧郁感。
白色和其它纯色组合时会使人感到活泼,而黑色则是忧郁的色彩。
这种心理效应可以被有效地运用。
例如,自然光不足的客厅,使用明亮的颜色,使居室笼罩在一片亮丽的氛围中,会使人感到愉快。
墙壁用色墙面的色彩,构成了整个房间色彩的基调,其次,如家具、照明、饰物等色彩分布,都受到它的制约。
墙面色彩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居室的朝向。
南向和东向的房间,光照充足,墙面宜采用淡雅的浅蓝、浅绿冷色调;北向房间或光照不足的房间,墙面应以暖色为主,如奶黄、浅橙、浅咖啡等色,不宜用过深的颜色。
墙面的色彩选择要与家具的色彩、室外的环境相协调。
墙面的色彩对于家具起背景补托作用,墙面色彩过于浓郁凝重,则起不到背景作用,所以宜用浅色调,不宜用过深的色彩。
如果室外是绿色地带,绿色光影散射进入室内,用浅紫、浅黄、浅粉等暖色装饰的墙面则会营造出一种宛如户外阳光明媚般的氛围;若室外是大片红砖或其它红色反射,墙面以浅黄、浅棕等色为装饰,可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
暖色系列: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
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
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洁感,但白色的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
正确地应用色彩美学,有助于改善居住条件。
宽敞的居室采用暖色装修,可以避免房间给人以空旷感;房间小的住户可以采用冷色装修,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大些。
人口少而感到寂寞的家庭居室,配色宜选暖色,人口多而觉喧闹的家庭居室宜用冷色。
同一家庭,在色彩上也有侧重,卧室装饰色调暖些,有利于增进夫妻情感的和谐;书房用淡蓝色装饰,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研究;餐厅里,红棕色的餐桌,有利于增进食欲。
对不同的气候条件,运用不同的色彩也可一定程度地改变环境气氛。
在严寒的北方,人们希望温暖、室内墙壁、地板、家具、窗帘选用暖色装饰会有温暖的感觉,反之,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采用青、绿、蓝色等冷色装饰居室,感觉上会比较凉爽些。
音乐与色彩的关系声色迷离如果黑暗是音乐的形体朋友们约我谈音乐与色彩的关系,有点赶鸭子上架,因为我自忖是个“乐盲”――此时忽觉这个词格外有趣,为什么不说“乐聋”呢?构造法似乎也暗示着“看”的优先性,更准确地说,是人的生活状态对“看”的更深的依赖感。
但我在懒散中忽然读到张爱玲的《谈音乐》,有段文字触动了我:“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
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
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
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
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张爱玲在文中漫无边际地扯着洋腔土调,似乎都不如在开篇谈气味谈色彩时那般痴迷,让人可以觉察到肌肤上纤毛的微颤。
回顾起来,我对色彩的好感逊于文字,对音乐的好感逊于色彩,这种感官的偏好,本是天生的。
但好事者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暧昧关系来。
而诸多窜来窜去的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
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视为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被频频引证的一句话:“塘中的月光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理解这种层次的通感,在一个“像”字。
“像”是一座桥,使听觉与视觉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
爱伦。
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
或许“通感”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且时时做偷机取巧之用。
大学时听一位音乐教授讲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上的图画》,他诱导我们动用形象思维,去想象出神灵活现的侏儒、古堡、牛车、基辅大门――并告诉我们这些形象就是乐曲的内涵。
虽然素材与作品之间并非隐喻关系,但我总怀疑那位教授的潜在动机是他的“通感”情结。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我读到了对通感的创作本体论意义上的阐述:“现在,在心理学领域内”联想“理论再也不能令人满意了。
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
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
”我想,康定斯基所说失效的“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富于意味的是,康定斯基也只能用“好比”来结构。
形式跃居为内容(而成为内容的形式将受到新的瓦解),康定斯基完成了令人振奋的一跳。
虽然德拉克洛瓦早就说过:“众所周知,黄色、橙色和红色具有快乐和丰富的含义”,但在跑道上运势滑行和腾出地面的一瞬毕竟不同。
这一跳是如何完成的呢?我发现“形式”的色彩是踩着音乐摇摆的荷叶跳上“内容”的宝座的――这只宝座也是荷叶做的。
因为“乐曲声直接作用于心灵并在那里激起回响,因为乐感是人所固有的”,只有和音乐相通,色彩才能“直接”地作用于精神。
这里,“像”字那座桥梁从平卧忽而竖了起来,音乐变成了雅各的天梯。
似乎是宿命,在上世纪之交,艺术的各领域都有着“九九归一”的抱负。
任何艺术形式,都希望无限地接近音乐,这一思想似乎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里得以完成。
在诗歌领域,比如马拉美对音乐性的追求,远远不是寻个押韵、悦耳了,而是一种在“音”中忘却“义”的诱惑。
这种诱惑,会让诗歌消弥于乐音之中,会让生活的脚掌脱离尘土,正所谓“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马拉美是造梦的高手,但我更信服帕斯捷尔纳克的话:“词汇的音乐性在文字语言与口头语言中永远不是单纯发声问题。
它也不仅仅产生于元音和辅音的和谐上。
它产生于语言与它的意义的关系上。
所以意义――即内容――应当永远占主导地位。
”当“音乐性”这个词泛滥成灾,在消费者的狂热中贬值之时,我更愿意保守地坚持,每种感官每种媒介的独立性,因为“像”不是“是”,爬上“梯子”也不意味着你就能望见天堂;都上了天堂,人间岂不寂寞荒凉?攀上音乐梯子的色彩是什么样的色彩呢?康定斯基举了红色为例。
“这种红色没有任何独立的冷暖过渡;而且我们应该这样设想:红色调里的各种微妙的变化也是如此。
为此我才说这种精神视觉是模糊的。
但是既然这种内在声音在没有冷暖倾向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下去,我们同时也可认为它是明确的。
”柏拉图的理想我想在这种奇妙的色彩中实现了。
它既为人世所无,又分明存在于我们的内在声音;它既有理性的冰冷明晰,又有感性的温情脉脉,撩人心扉。
在我们说“蓝调音乐”时,我想就是康定斯基的蓝。
如果说康定斯基是让色彩向上爬的话,兰波则是让音乐向下滑。
因为,对音乐色调的直觉把握并不足以催发我们的想象力,奇妙的是色彩的繁衍能力。
“A黑,E白,I红,U绿,O 蓝:元音,终有一天我要道破你们隐秘的身世。
”元音隐秘的身世是什么呢?如果仅停留在寻找色彩的对应上,兰波的发现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就像只找到通往家园的路径,而对家园的门廊仍然一无所知。
于是兰波接着想象到:“A,苍蝇身上的黑绒胸衣,围绕着腐臭嗡嗡地飞行。
”“A”找到了黑色,黑色在人世上找到了一只苍蝇,有点借尸还魂的意思。
找到了尸,黑色才不会空虚,“A”才能有安稳的感觉――这里,我们甚至可以做一次尼采式的形而上学的颠覆:如果没有繁复的生活经验,没有无意识的沉积,我们是否可能对色彩、对音乐的色彩有起码的感知?那么,什么找到了“A”呢?在康定斯基的论证中,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引述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一段词:“灵魂里没有音乐的人,不会为甜蜜和谐的乐声所感动,他们为非作恶,使奸弄诈,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听这音乐!“他们的灵魂像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我觉得是这段词里最有“音乐性”的两句。
出现这两句时,我忽然预感着琴弓绷紧,第一声乐音将从黑暗中勃然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