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现状 曹阳
《2024年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在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范文

《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在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篇一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胃癌等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手术过程中,消化道重建是一个关键环节,其中食管空肠吻合术是确保术后患者营养摄取和消化功能恢复的重要步骤。
近年来,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该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二、改良π形吻合技术概述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空肠处制作一个π形状的切口,并将食管与空肠进行吻合,以达到重建消化道的目的。
相较于传统吻合方法,改良π形吻合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吻合口张力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三、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的背景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腹腔镜技术完成胃部肿瘤的切除。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胃癌等胃部疾病的治疗。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消化道重建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
四、改良π形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在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采用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消化道重建的难题。
该技术通过精确的手术操作,将食管与空肠进行吻合,确保了术后消化道的通畅性和功能性。
同时,该技术还具有以下优势:1. 操作简便:改良π形吻合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降低了手术难度。
2. 吻合口张力小:由于采用了π形状的切口,使得吻合口张力减小,降低了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3. 术后恢复快:该技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五、应用价值分析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手术效果:该技术通过精确的手术操作,确保了消化道重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手术效果。
2.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由于操作简便、吻合口张力小等特点,该技术降低了术后吻合口瘘、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从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浅谈胰腺肿瘤外科医生的微创之路

从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浅谈胰腺肿瘤外科医生的微创之路刘辰; 金凯舟; 程合; 罗国培; 虞先濬【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4)009【总页数】3页(P652-653,656)【作者】刘辰; 金凯舟; 程合; 罗国培; 虞先濬【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肿瘤、壶腹部肿瘤的标准术式,因涉及器官较多、消化道重建难度大、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被认为是腹部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
随着近年技术水平的进步及腹腔镜器械的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的安全性已得到显著提高。
对于顶尖的高容量胰腺外科中心,如通过学习曲线,LPD如今不仅是技术上可行,同时还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优点[1]。
目前,随着胰腺肿瘤发病率的逐渐上升,胰腺肿瘤外科作为新兴学科,将肿瘤学与外科学的理念相结合,已成为胰腺肿瘤综合诊治的核心力量。
即使目前LPD治疗胰腺肿瘤的肿瘤学结果未知,但其作为一种外科技术,是胰腺肿瘤外科的主诊医生必须掌握的术式。
然而,作为肿瘤专科医院的胰腺外科医生,其成长轨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胰腺肿瘤专科医生没有基本腹腔镜手术如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的基础,更缺乏对腹腔镜下胃肠手术缝合打结的基本功训练;其次,肿瘤专科医生相对更注重肿瘤学的意义,容易忽视微创手术技术,医生通常只能通过学习网络手术视频及腹腔镜模拟器进行基本功训练;第三,胰腺手术操作难度高,风险较其他腹部手术高,即使开放手术训练周期也较长。
因此胰腺外科医生的成长本身相对缓慢,掌握LPD更是难上加难。
作为一种具有前景、位于“金字塔尖”的外科术式,尽管手术安全性、肿瘤学结果并未在业内达成广泛共识,但作为一名高容量中心的胰腺肿瘤外科医生,LPD是必须掌握的外科技术。
腹腔镜胰腺手术的现状与进展

技术关系而切除脾脏无疑是令人遗憾 的 , 随着对脾 脏抗 感 染及 免 疫功 能认 识 的不 断 深人 , 多外 科 医 许 生开 始 主 张保 留脾 脏 避 免 “ 无辜 性 脾 切 除 ”。我们 认 为 , 于适合 的胰 体尾 部 良陛病 变 , 脾脏 本身 没 对 在 有 病 变 的情 况 下 , 留脾 脏 的腹 腔 镜胰 体 尾 切 除无 保 疑 是适 宜 的选择 U] 脾 胰体尾 切 除术 的关键 在 于 -。保 s 保 留脾 脏 血供 , 可分 为 Kmua法 [和 Wasa i r 2 6 1 rhw法 [ 2 7 1 两种 方 式 : 者完 整保 留脾 动 、 脉 , 作 复杂 , 中 前 静 操 术 出血等 并 发症 较 高 ; 者离 断 脾 动 、 后 静脉 , 仅靠 胃短 血管 提供 脾脏 血供 , 操作 简单 , 术后 脾梗 死 的发生 但 率较 高 。我们认 为 , 胃短 血管 个体 差异 较大 , 脾脏 完 全依 靠 胃短 血 管供 血 必然 带 来 许 多不 确 定 因素 , 而 旦术后出现严重脾梗死 , 保守治疗效果欠佳 , 往往 需 要 再 次手 术切 除 。因此 , 于有 经验 的腹 腔镜 胰 对 体尾切除手术术者 , 留脾血管 的腹腔镜保脾胰体 保
严加 赘 牟一平 自 18 成 功进 行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术 以来 , 9 7年 腹 腔镜 手术 以其切 口小 、 视野 清 、 者 创伤 轻 、 后 患 术 恢 复快 等优 点 , 被广 泛 推广 应用 , 脏 、 脾 胃肠等 手 术 均得 以在腹 腔镜 下 完成 , 禁 区正 日益 缩 小 。胰 腺 其 处 于腹 膜后 , 邻近 下腔 静脉 和腹 主动脉 等大 血管 , 接 受 腹 腔 干动 脉和 肠 系膜 上 动脉 的丰 富血 液 供应 , 内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配合精益手术护理的探讨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配合精益手术护理的探讨季秋芳;周卉;曹洁;丁瑞芳【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2页(P167-168)【关键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护理配合【作者】季秋芳;周卉;曹洁;丁瑞芳【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手术室;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手术室;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手术室;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手术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临床医学·腹腔镜技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的外科领域。
但其在胰腺外科中的发展相对缓慢,这与胰腺的解剖特点和手术专用器械的限制有关。
近年来,随着腔镜器械及设备的更新,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患者恢复快的优点[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手术室采用精益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开展10例腹腔镜胰体尾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2014年1-1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胰腺外科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患者20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实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配合精益手术护理,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5~60岁,平均46岁;其中胰腺内分泌肿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5例,胰体尾癌2例。
对照组实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配合常规护理,患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0~64岁,平均47岁;其中胰体癌1例,胰腺内分泌肿瘤3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3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
2组患者既往均无手术史,无其他脏器功能异常。
术前均经B超及CT初步确诊,术后均经病理检验证实。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采用全身麻醉,患者体位为平卧后改为头高脚低右倾30°。
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分析杨洲【期刊名称】《智慧健康》【年(卷),期】2024(10)9【摘要】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在腹腔镜手术中经胆囊后三角入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胆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随机分为胆囊三角入路对照组(n=36)与胆囊后三角入路观察组(n=36),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疼痛(VA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IL-8评估炎症反应,另对比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6h、12h、24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观察组CRP、IL-6、IL-8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胆囊炎伴胆结石者腹腔镜下胆囊后三角入路治疗操作简单且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疼痛轻微,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风险。
【总页数】4页(P113-116)【作者】杨洲【作者单位】涟水县中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相关文献】1.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2.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研究3.腹腔镜下常规Calot三角入路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比较4.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分析5.经胆囊后三角入路和经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胰腺外科现状及展望论文

腹腔镜胰腺外科的现状及展望【摘要】腹腔镜技术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应用技术,当前的腹腔镜技术是在胰腺外科临床诊治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现代化诊疗技术之一,对有特殊的腹膜后器官及解剖关系的胰腺有独特的术前诊断、分期、手术治疗辅助效果。
本文就腹腔镜技术诊断分期应用现状及胰体尾切除、十二指肠切除、胰腺肿瘤摘除术应用现状和胰腺外科姑息性手术应用现状展开探讨分析,同时结合应用现状探讨了腹腔镜胰腺外科的应用发展趋势。
【关键词】腹腔镜;外科;应用现状;展望腹腔镜是20世纪80年代得以发展与应用推广的现代化外科诊疗技术。
上世纪80年代,腹腔镜技术首次应用于胆囊切除手术中并取得良好效果,逐渐越来越多地为不同科室临床诊治工作所应用。
胰腺相比其他部位有更深的位置分布与更为特殊的解剖结构特点,对日常诊治工作中的腹腔镜技术应用有更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腹腔镜在胰腺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探讨,分析腹腔镜在胰腺外科的应用前景。
1腹腔镜技术利用腹腔镜技术探查胰腺病变有很好的临床优势。
腹腔镜本身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应用于病变部位探查中可灵敏地发现胰腺的细微病变,便捷可靠。
在腹腔镜下的胰腺探查工作主要包括结肠、肝门、肝脏、腹膜腔、门静脉及周围组织,同时,可利用腹腔镜辅助灌洗液完成胰腺组织细胞学检测分析。
2腹腔镜胰腺外科应用现状2.1诊断与分期腹腔镜应用于胰腺外科诊断分期主要针对胰腺癌进行。
利用腹腔镜设备对胰腺组织及设备进行规范、有序的探查分析,可准确通过对胰腺肿瘤浸润状况及胰头淋巴结状况、血管浸润现象观察以进行胰腺癌分期。
实际检查中,若肿瘤仅分布于胰脏,为ⅰ期;检查发现肿瘤由胰脏扩散转移至周边器官处,为ⅱ期;肿瘤向周边器官及淋巴结扩散,为ⅲ期;检查发现肿瘤在脾、胃等处扩散,但尚未转移至肝脏等较远器官,为ⅳa期;检查发现肿瘤在周边脾、胃、肝脏等远近器官均有扩散,为ⅳb期[1]。
2.2腹腔镜胰腺外科切除术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
此种手术治疗方式当前已为很多专家学者及临床工作者广泛认可,多项临床实践表明,腹腔镜辅助下实施胰体尾切除手术治疗精确度更高、安全性也更好,根据肿瘤的检查结果将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脾脏切除与脾脏保留两类,判断依据为胃底与脾门中的间隙可否分离。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方序
来源:《健康博览》 2014年第5期
不久前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曹利平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连续完成了两例完全腹腔镜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难度很高且极为复杂的手术,术中需切除胆囊、胆总管、远端胃、十二指肠、胰头及部分空肠,并且需完成胰- 肠、胆- 肠和胃-肠等消化道重建,这样的手术即使开腹进行也极具挑战。
完全腹腔镜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即上述所有的脏器(病灶)切除与消化道重建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这一手术在业内被称为腹腔镜手术的“珠峰”,该手术的顺利完成是腹腔镜微创外科的又一个新的进步。
(方序)。
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腺良性或低度

1
消瘦3月余
神经内分泌肿 瘤 类癌 神经鞘瘤,潜 在恶性 神经内分泌肿 瘤,潜在恶性 神经内分泌肿 瘤,潜在恶性 神经内分泌肿 瘤,潜在恶性
/ 糖尿病, 腹腔积液 感染 胰漏 胰周积液
2
52
女
消瘦2月 体检发现胰腺 占位2d 体检发现胰颈 占位1周 体检发现胰腺 占位1周 体检发现胰颈 部占位1周 体检发现胰腺 占位半月 体检发现胰腺 占位10d 体检发现胰腺 占位20d 上腹疼痛6h 体检发现胰腺 占位半年余 体检发现肝脏 及胰腺占位3月 体检发现胰腺 占位3月
/
浆液性囊腺瘤, / 潜在恶性 高分化内分泌 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 肿瘤 粘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 肝左叶胆管高 分化囊腺癌; 胰腺粘液性囊 腺瘤 实性假乳头状 瘤 / / / /
12
69
女
330
600/血浆 400 200/未输 血
胰漏,吻 合口出血
13
17
女
310
/
同期同组医生中段胰腺切除术与远端胰腺切除术并发症比较
[8] Ikeda S, Matsumoto S, Maeshiro K,et al. Hepatogastroenterology. 1995;42(5):730-3 [9] Rotman N, Sastre B, Fagniez P. Surgery 1993,113:532–535 [10]Sauvanet A, Partensky C, Sastre B, et al. Surgery 2002;132:836-843 [11]Goldstein MJ, Toman J, Chabot JA. J Am Coll Surg 2004,198:871-876 [12]Chan C, Podgaetz E, Torres-Villalobos G, et al. Am Surg 2004,70:304-306 [13]Christein JD, Kim AW, Golshan MA, et al. World J Surg 2003,27:595-598 [14]Warshaw AL,Rattner DW,Fernandez-CC,et al. Arch Surg .1998,133:327-3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cdeT®¯曹 阳,刘达人,李江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杭州310009)摘要:胰腺中段切除术是治疗胰腺颈部及近端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可有效保留更多的正常胰腺组织,以减少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
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了该术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但由于操作技术难度较大,手术完成例数并不多。
回顾了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研究现状,并介绍笔者团队开展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及胰肠吻合术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腺切除术;腹腔镜检查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17)04-0661-03Currentstatusof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CAOYang,LIUDaren,LIJiangtao.(DepartmentofSurger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Zhejia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Han gzhou310009,China)Abstract:Centralpancreatectomyisanidealsurgicalprocedureforthetreatmentofbenignorlow-grademalignanttumorsinthepancreaticneckortheproximalbodyofthepancreas,anditcanpreservemorenormalpancreatictissueinordertoreducetheincidenceofendocrineandexocrineinsufficiencyaftersurgery.Althoughsomeclinicalstudieshavedemonstratedthefeasibilityandsafetyofthisprocedure,laparo 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wastechnicallychallengingwithafewnumberofcases.Thisarticlereviewsthecurrentstatusof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andintroducesourclinicalexperienceof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andpancreaticojejunostomy.Keywords:pancreaticneoplasms;pancreatectomy;laparoscopy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7.04.012收稿日期:2017-01-13;修回日期:2017-01-13。
基金项目:2015年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作者简介:曹阳(1984-),男,博士,主要从事胆道与胰腺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通信作者:李江涛,电子信箱:zjulijiangtao@163.com。
关于胰腺中段的概念,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准确定义。
结合解剖组织学一般认为,肠系膜上静脉右侧和主动脉左侧之间的胰腺部分可称之为胰腺中段,包括胰腺颈部及体部的近端,是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右缘连线与距胰尾侧5cm的胰腺组织。
对于胰腺中段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其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为局部肿瘤剜除术,但该术式受肿瘤体积大小及位置深度的限制较大,如肿瘤体积过大或位置较深紧邻主胰管,行局部肿瘤剜除术操作技术难度较大,易引起主胰管损伤或残留有较大创面而导致胰漏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若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术,会导致过多的正常胰腺组织被切除,引起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过度损伤。
因此,对于胰腺颈部及体部近端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在肿瘤切除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尤为慎重。
自1910年Finney等[1]报道了世界首例胰腺中段切除术以来,有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了该术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良好保留。
该术式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可保留尽可能多的胰腺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损伤,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长期生活质量[2-5]。
1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研究现状随着腹部微创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流程和器械的完善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的加强,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开始逐步应用于胰腺中段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
2003年,Baca和Bokan[6]首次报道了一例55岁患有胰腺颈部浆液性囊腺瘤的女性患者接受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及胰肠端侧吻合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且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截至目前,已有近20个胰腺外科治疗中心[7-13]共报道了120余例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病例,证实了该技术可行性和手术安全性。
其中,Machado等[14]对51例胰腺颈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术后胰瘘的发生率较高,一般经过术区通畅引流和生长抑素治疗均可获得痊愈。
近年来,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及技术更新,为胰腺中段切除提供了新的方式。
自2004年Giulianotti166曹阳,等.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现状等[15-16]首次成功实施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后,其他学者后续也有数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病例报道[17-20]。
其中,彭承宏教授团队[21]最近完成了一项病例数较多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与开腹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胰瘘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等显著优势。
但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操作技术难度较大,对于临床外科医生的胰腺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熟练程度均是很大的挑战,国内外也仅有少数病例报道。
2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临床经验笔者团队前期开展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现结合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进展总结如下。
2.1 手术适应证 与开放手术类似,术前适应证的选择和评估十分必要,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主要适应证包括[10,11,20-28]:(1)位于胰腺颈部或体部近端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如内分泌肿瘤、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非侵袭性导管内黏液瘤等,远端至少可以保留5cm以上的正常胰腺组织,以保证手术切缘阴性,实现根治性切除目的;(2)肿瘤直径2~5cm,且行局部肿瘤剜除术可能损伤主胰管或有肿瘤残留风险者;(3)不易剜除的良性非肿瘤性囊性病变,如淋巴囊肿、皮样囊肿、包虫囊肿等;(4)局灶性炎性肿块、局限性胰管狭窄或胰管结石等;(5)胰管位置较深,找到胰管时已深达胰腺背面,单纯胰管-空肠吻合困难,易发生胰瘘者;(6)假性囊肿位于中段胰腺组织内,囊肿空肠吻合困难者;(7)真性囊肿位于中段胰腺需要切除者。
从目前各胰腺外科治疗中心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是胰瘘。
多数学者[7-8,17,19]认为,胰腺中段切除术后存在两处胰腺断端,且更多的正常胰腺组织被保留,术后胰液分泌量较多,上述诸多因素导致了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术后胰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而且,胰瘘相关非技术危险因素中胰腺质地和胰管内径大小也是影响胰瘘发生的重要因素。
2.2 手术操作经验 具体手术操作经验总结如下:患者手术体位一般采取头高脚低分腿仰卧位,脐孔穿刺Trocar,置入镜头,探查腹腔内有无肿瘤转移及手术禁忌证,5孔法置入其余Trocar(图1)。
其中,戳孔位置和鞘管大小合理布局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组织的牵拉,而且有利于内镜切割闭合器、超声刀及血管夹的转换使用。
打开胃结肠韧带,进入小网膜囊,显露胰腺中段。
根据肿瘤是否可见,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术中超声以探查肿瘤位置,确定胰腺远端和近端切缘。
分离胰腺上下缘,暴露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打通胰腺后方隧道(图2)。
于胰头侧距肿瘤近端约2cm处用内镜直线型切割缝合器(EndoGIA60mm蓝色钉仓)离断胰腺,于胰体尾部距肿瘤约2cm处使用超声刀或电钩切断胰腺。
于胰体尾侧胰腺断面寻找主胰管,重建可采用捆绑式胰胃或胰管-空肠吻合。
笔者在胰腺中段切除术中常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法,具体操作方法为:胰腺断端后壁与空肠浆肌层采用V-lock缝线连续缝合,胰管与空肠黏膜5-0prolene缝线间断缝合,然后再用V-lock缝线连续缝合胰腺断端前壁与空肠浆肌层。
洪德飞等[29-30]研究表明,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后行捆绑式胰胃吻合术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能有效防止吻合口漏的发生,保留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
图1 其余Trocar置入位置图2 分离胰腺上下缘,暴露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打通胰腺后方隧道2.3 术中注意事项 术中操作的主要注意事项包括:(1)在胰腺下方显露肠系膜上静脉时,胃左动脉和静脉易于分辨,一般肠系膜上静脉位于其左侧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间,在该区域打开胰腺下缘时容易分辨,保证术中做到精准操作,避免血管、胆管的副损伤;(2)在显露胰腺上缘时,要注意肝总动脉和脾动脉的分离和保护,以免离断胰腺时损伤肝、脾动脉;(3)分离胰后隧道时,要注意胰腺和脾静脉间的分支血管,必要时可用连发钛夹或5mmligasure离断,以避266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3卷第4期2017年4月 JClinHepatol,Vol.33No.4,Apr.2017免术区出血影响操作视野;(4)术中腹腔引流管的放置也十分重要,笔者通常将引流管放置胰腺断面和胰肠吻合口附近,注意引流管与脾静脉隔开,以免术后引流管长期压迫而引发脾静脉出血。
3 小结 综上所述,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是治疗胰腺颈部及近端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既满足了微创的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良好保留了术后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手术疗效确切,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益。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更多优势有待于相关研究病例数的增加及远期随访结果证实。
:[1] FINNEYJM.Resectionofthepancreas:reportofacase[J].AnnSurg,1910,51(6):818-829.[2] YASUDAH,TAKADAT,TOYOTAN,etal.Limitedpancrea tectomy:significanceofpostoperativemaintenanceofpancreaticexocrinefunction[J].JHepatobiliaryPancreatSurg,2000,7(5):466-472.[3] SAUVANETA,PARTENSKYC,SASTREB,etal.Medialpan createctomy:amulti-institutionalretrospectivestudyof53patientsbytheFrenchPancreasClub[J].Surgery,2002,132(5):836-843.[4] XUSB,ZHUYP,ZHOUW,etal.Patientsgetmorelong-termbenefitfromcentralpancreatectomythandistalresection:ameta-analysis[J].EurJSurgOncol,2013,39(6):567-574.[5] WARSHAWAL,RATTNERDW,FERNANDEZ-DELCASTILLOC,etal.Middlesegmentpancreatectomy:anoveltechniqueforconservingpancreatictissue[J].ArchSurg,1998,133(3):327-331.[6] BACAI,BOKANI.Laparoscopicsegmentalpancreasresec tionandpancreaticcystadenoma[J].Chirurg,2003,74(10):961-965.[7] SACUNHAA,RAULTA,BEAUC,etal.Laparoscopiccen tralpancreatectomy:singleinstitutionexperienceof6patients[J].Surgery,2007,142(3):405-409.[8] ROTELLARF,PARDOF,MONTIELC,etal.Totallylaparo scopicRoux-en-Yduct-to-mucosapancreaticojejunostomyaftermiddlepancreatectomy:aconsecutivenine-caseseriesatasingleinstitution[J].AnnSurg,2008,247(6):938-944.[9] SENTHILNATHANP,GULSI,GURUMURTHYSS,etal.Lapa 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ourtechniqueandlong-termresultsin14patients[J].JMinimAccessSurg,2015,11(3):167-171.[10] CHENXM,ZHANGY,SUNDL.Laparoscopiccentralpan createctomyfor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softhepancreas:ourexperiencewithtencases[J].WorldJSurgOncol,2014,12:312.[11] SONGKB,KIMSC,PARKKM,etal.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forbenignorlow-grademalignantlesionsinthepancreaticneckandproximalbody[J].SurgEndosc,2015,29(4):937-946.[12] ZHANGR,XUX,YANJ,etal.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 atectomywithpancreaticojejunostomy:preliminaryexperiencewith8cases[J].JLaparoendoscAdvSurgTechA,2013,23(11):912-918.[13] DOKMAKS,AUSSILHOUB,FTERICHEFS,etal.Purelaparo scopicmiddlepancreatectomy:single-centerexperiencewith13cases[J].SurgEndosc,2014,28(5):1601-1606.[14] MACHADOMA,SURJANRC,EPSTEINMG,etal.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areviewof51cases[J].SurgLaparoscEndoscPercutanTech,2013,23(6):486-490.[15] GIULIANOTTIPC,SBRANAF,BIANCOFM,etal.Robot-assistedlaparoscopicpancreaticsurgery:single-surgeonexperience[J].SurgEndosc,2010,24(7):1646-1657.[16] GIULIANOTTIPC,SBRANAF,BIANCOFM,etal.Robot-assistedlaparoscopicmiddlepancreatectomy[J].JLaparoendoscAdvSurgTechA,2010,20(2):135-139.[17] ABOODGJ,CANMF,DAOUADIM,etal.Robotic-assistedminimallyinvasivecentralpancreatectomy:techniqueandoutcomes[J].JGastrointestSurg,2013,17(5):1002-1008.[18] KANGCM,KIMDH,LEEWJ,etal.Initialexperiencesusingrobot-assistedcentralpancreatectomywithpancreaticogastrostomy:apotentialwaytoadvancedlaparoscopicpancreatectom[J].SurgEndosc,2011,25(4):1101-1106.[19] CHENGK,SHENBY,PENGCH,etal.Initialexperiencesinrobot-assistedmiddlepancreatectomy[J].HPB(Oxford),2013,15(4):315-321.[20] KIMDH,KANGCM,LEEWJ,etal.Roboticcentralpancreatec tomywithpancreaticogastrostomy(transgastricapproach)ina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thepancrea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1,58(110-111):1805-1808.[21] CHENS,ZHANQ,JINJB,etal.Robot-assistedlaparoscopicversusopenmiddlepancreatectomy:short-termresultsof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SurgEndosc,31(2):962-971.[22] IACONOC,BORTOLASIL,SERIOG.Indicationsandtech niqueofcentralpancreatectomy-earlyandlateresult[J].LangenbecksArchSurg,2005,390(3):266-271.[23] CRIPPAS,BASSIC,WARSHAWAL,etal.Middlepancrea tectomy:indications,short-andlong-termoperativeoutcomes[J].AnnSurg,2007,246(1):69-76.[24] ZHANGRC,XUXW,ZHOUYC,etal.Ararecaseofmixedmucinouscystadenomawithserouscystadenomaofthepancreastreatedby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J].WorldJSurgOncol,2014,12:318.[25] JIANGCY,WANGW.Initialexperienceintotal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withpancreatogastrostomy[J].CellBiochemBiophys,2015,71(2):1023-1028.[26] VILLACRESESDE,STAUFFERJA,HORACIOJ,etal.Lapa 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forinsulinoma[J].JViscSurg,2016,153(6):473-474.[27] SCHWARZL,FLEMINGJ,KATZM,etal.Totallaparpscop iccentralpancreatectomywithpancreaticogastrostomyforhigh-riskcysticneoplasm[J].AnnSurgOncol,2016,23(3):1035.[28] IACONOC,BORTOLASIL,FACCIE,etal.TheDagradi-Serio-Iaconooperationcentralpancreatectomy[J].JGastrointestSurg,2007,11(3):364-376.[29] HONGDF,XINY,CAIXJ,etal.Applicationofbindingpan creatogastrostomyin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J].WorldJSurgOncol,2012,10:223.[30] HONGDF,LIUYB,PENGSY,etal.Bindingpancreatogastr ostomyin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anoveltechniqueinlaparoscopicpancreaticsurgery[J].SurgEndosc,2016,30(2):715-720.引证本文:CAOY,LIUDR,LIJT.Currentstatusoflaparoscopiccentralpancreatectomy[J].JClinHepatol,2017,33(4):661-663.(inChinese)曹阳,刘达人,李江涛.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4):661-663.( )366曹阳,等.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