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地源热泵换热系统研究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土壤换热特性研究及运行优化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土壤换热特性研究及运行优化摘要:土壤源热泵系统目前在国内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其特点为节能,高效等,为绿色建筑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其实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时非常寒冷,所以地热资源需要很丰富才可以满足。
大众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北方地区;换热特性引言:本文主要针对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传热展开分析,在建立其数字模型后,可测定其平均流速,同时也可以将土壤温度进行检测。
在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以及应用之后发现。
渗流速度其实与压力有很大的关系。
一、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及其发展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其实已经有很多年的研究历史,并且已经分析出其不同的系统类型。
针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建立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是在初期建设时,已经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
传统的热泵系统往往不注重环境保护以及持续发展,但是在经过相关专家的研究以及分析后,目前已经趋于节能环保的形式。
相关设计人员水平较差,为充分掌握建筑学知识,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深度无法达到,促使无法将设计因素完全考虑周全,所设计出的方案无法符合工程的需求。
另外,由于仓促赶工所以大部分设计较为粗略,导致项目在未审批时开始施工,此时导致供热质量较差,而整体的质量更无法展开评价。
另外,对质量的监管不具备完善的措施,所以供热质量出现较严重的问题。
对于管理人员来讲,其素质还需不断提升。
首先要提升知识技能,其次要提升关键意识。
如果管理能够获得更高的水平以及质量,那么相关人员一定要掌握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也要定期展开培训,要促进其服务意识。
二、对含水层季节性蓄能特性的利用地下蓄水层本身会产生季节性,这也是非常独特的一点。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会通过抽取水井中的热源来进行传导,从而能够对建筑物供热。
其工作效率较高,Cop值可达到4.5度,并且不会产生霜冻等情况,尤其是在冬季时,将其排放在储存空间内,可以在夏季时备用。
使用这种供热形式,可做到节能环保,同时还可以降低投入,连针对于地下水源热泵的建设,首先要有一定的技术指导,要避免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在开发中技术还需要不断的优化以及改善,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节能,高效。
不同垂直埋管形式地源热泵热水系统换热性能研究

足。 丰富的水资源使得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域属于富水土壤 , 使
‘
’
得土壤具有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 富水土壤可以靠自然补充 , 保
换热器构成 的土壤换 热系统进行了研究 ,发现渗流水有助于
少 , 施工难度加大 , 但 成本 增加 3 由于 工业 化和城镇化进 】 。
土壤换热器的换 热 , 套管 释放 的冷量主要沿渗流水流动方向
【 基金项 目】 广西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0 XN F O10 2 , 2 1G S A 3 2 ) 广西制造系统 与先进制造技术重 点实验室项 目 【 作者简介】 胡映 宁(90 , , 16 )女 广西贵港人 , 教授, 从事机械工
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 地埋管分为水平式和垂直式 。 水平式地埋
换热量比双 U型管低 , 能优于 U
管施工简易 , 但地埋管深 度较 浅容 易受外界气温的影响 , 而且 型管式地热换热器 。 文献[ 对由单 u型换热器和套管型单井 5 】
占用较大面积 ;垂直式地埋管单位井深换热量高 ,占地面积
【 关键词】 垂直地埋管换热器; 地源热泵热 水系统; 套管; U型
【 e o sv ta uet ee ec ne G H H ye ;sg i ;-p K y r 】 r l rd bha x ag ;SP Ws t c i -p Ut e w d ei b i u c t h r sm a p e y n
s i we lot er g o s t h t u me a dwa m wi t rI c n o u e no g o wa e t ut d e lt h e i n w h o s m r n i r n e .t a pr d c e u hh t t r ome t ed i e d . et h a l e s yn
地源热泵供热制冷节能环保系统应用研究

地源热泵供热制冷节能环保系统应用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
“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控制不是单纯地减少能源的利用,而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根据需求合理使用能源。
因此,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节能运行控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源热泵;供热制冷节能环保系统;应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能源转化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伴随着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加强,对于节能发展是将清洁可再生能源作为当前形势下研究的热点问题。
地源热泵的应用既可满足节能的需求,又可利用新型的可再生能源,提供稳定可靠的供能,并且不会受到传统燃料短缺或者价格浮动的影响。
具备节能减排明显效果的优势下,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
地源热泵的应用技术已经相对的成熟可靠,经济性与环保型已在每次的工程项目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1地源热泵技术概述在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供热制冷节能环保系统中,将空调系统的热交换器放置于地下,介质在强度高、密封性好的环路中持续流动,从而实现系统与土壤间的热量交换。
夏季,地源热泵机组将从建筑中吸收的热能转移到地下,实现建筑降温;冬季,地源热泵将土壤中的热量转移到建筑当中,提高建筑环境温度的同时将其内部冷量转移到土壤当中。
2地源热泵的特点及分类2.1地源热泵技术的特点(1)地源热泵在环保效益方面特别显著。
在它的运行维护过程中没有任何固体、液体的废弃物排放。
从这个角度说是没有任何污染,属于零排放零污染。
(2)地源热泵技术属于可再生能源技术。
它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供冷空调系统的。
地表浅层收集了约47%的太阳能量。
可以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3)地源热泵技术是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源于地表浅层地热资源温度非常稳定,这就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能提高40%左右,于是也能节能与节约运行费用40%左右。
_G9 王立军 一种新型地源热泵换热器的研究

第期王立军一种新型地源热泵换热器的研究一种新型地源热泵换热器的研究王立军,龚光彩,周游(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湖南410082)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地源换热器的设计思想,本设计换热器由两个均流静压槽及静压槽之间的换热管三大部分构成。
流体经均流静压槽分流后在各换热管中同向流动,管间传热几乎可以忽略,且结构简单实用,施工方便,易于维护。
同时,导出了相应的埋管换热简明算法模型。
此模型给出了换热管管长与换热管段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关系计算式。
以浅层土壤源热泵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在湖南大学校内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台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换热器单位长度换热量比竖直埋管的还好,且能达到普通水平埋管的两倍左右,能充分利用浅层地源。
关键词:地源热泵;换热器;换热模型Research of a new heat exchanger of the ground-source heat pumpWang Lijun, Gong Guangcai, Zhou YouAbstract:The design idea of a new-style ground-source heat exchanger is introduced, which contains two buffers or boxes and the heat-exchange pipes between them. After being distributed, the flow in all heat-exchange pipes has the same direction, so the heat loses among the pipes are eliminated.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heat transfer is simple, feasible and easy to be laid and maintained. At the same time, a concise arithmetic model for the design of buried heat exchangers was derived which gives a calculation formula between heat-exchange tube length and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fluid temperature. A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stage was built in Hunan University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shallow undersurface heat exchanger which show that the heat transfer per unit length than vertical heat exchanger so bad, and can reach about twice the normal level undersurface heat exchanger, can make full use of shallow ground-source.KeyWords:Ground-source heat pump,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model.为了应对能源需求不断攀升的局面,解决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已将“节能减排”、“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保证经济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
地源热泵垂直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回填材料 、 布置形式等 )地下水渗流等 。 、
本文针 对 以上工 程问题 , 建 了地源 热泵砂箱 实 搭
验 台 , 对不 同管 内流量 、 口水 温 的变化 对换 热 器 并 进
收稿 日期 :0 0 l—2 2 1一 11 作者简 介 : 张鑫( 9 8 , , 1 8~)男 硕士研究生 ;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节 能研究 中 70 4 )E— i z ag i. a@s . t. uc G( 1 0 9 ; mal hn xnh c t x ue . : v uj d n
关键 词 : 地源热泵 影响因素 实验研究
E xperm ent u fV er i alBor i alSt dy o tc ehol eat ExchangerofGSH P eH
ZH ANG n W ANG e g h o, AN G i— e F Xi , F n —a W X n k , EN G e — h n, I Ch n c e JAN G Yu- u n g ag Bul i gEneg s ac n e , i a io o gU nv ri i n d r yRe e r hCe tr X ’ nJa tn ie st y
1 1 1 m( 宽× ) .mx .mx . 长× 高 。箱体 中部( A— 5 2 6 见 A面 ) 埋设 长度为 3 外径为 2mm 的复合 铝塑管 , m, 5 埋管进 出 口与 电加热水箱相连 。为了模拟有地下水 渗流存 在 的地埋 管换热器 的工作环 境 , 砂箱 上 、 下均设有 水 箱
的主要 因素有 : 土壤的物理特性 ( 密度 、 比热 、 等 ) 湿度 、 管内工质流量 、 工质进 口温度 、 L 钻孑 的相关参数 ( 量 、 数
地源热泵系统调研报告

地源热泵系统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断增长。
然而,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也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开发高效、环保、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点,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本文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调研,对其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暖和制冷的高效节能系统。
它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实现低温热能向高温热能的转移。
在冬季,地源热泵将浅层地热中的热量提取出来,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需要供暖的建筑物中;在夏季,地源热泵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浅层地热中,使室内温度降低。
三、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特点1、高效性: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暖和制冷,传热效率高,能量传递过程中损失小,因此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2、环保性: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物,对环境友好,符合当前环保理念。
3、可持续性: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暖和制冷,而这些资源是可再生的,因此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4、维护简便: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
四、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领域1、住宅区供暖和制冷:地源热泵系统可以为住宅区提供供暖和制冷服务,提高居住舒适度。
2、商业建筑供暖和制冷:商业建筑如商场、办公楼等需要提供稳定的冷暖空调服务,地源热泵系统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3、工业领域供暖和制冷:工业领域如制药、化工、食品等行业需要提供稳定的冷暖空调服务,地源热泵系统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4、农业领域供暖和制冷:农业领域如温室、冷库等需要提供稳定的冷暖空调服务,地源热泵系统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5、其他领域供暖和制冷:如医院、学校、宾馆等需要提供稳定的冷暖空调服务,地源热泵系统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稳定温度进行能量交换的清洁能源利用技术,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重视,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空调、供暖和热水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分析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并探讨未来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方向。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空调供暖系统,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地下稳定温度进行能量交换,从而实现建筑物的制热、制冷和热水供应。
地源热泵系统由地源换热器、热泵机组、室内机组和管道系统等组成,通过循环工作实现室内外温差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与传统的空调供暖系统相比,地源热泵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如节能、环保、稳定性好等。
在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们对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器结构、热泵机组性能、工作循环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不同的换热器类型,如水源热泵系统、地源换热器系统等,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有不同的适用性和性能表现。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计算、实地试验等手段,探索优化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参数和运行策略,提高系统的能效比和稳定性。
在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方面,随着建筑能耗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建筑业主和设计者开始选择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建筑的供暖和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在别墅、学校、写字楼等建筑类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建筑节能减排、提高舒适度等方面带来显著的效果。
特别是在北方气候寒冷地区,地源热泵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建筑的取暖需求,减少对传统燃煤取暖的依赖。
除了在建筑供暖空调领域的应用,地源热泵技术还在工业生产、农业温室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地源热泵系统的高效能量转换,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稳定的制冷和制热能源,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农业温室中,地源热泵技术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有利于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地源热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较长的回收周期。
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空调、供暖和热水的技术。
它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地源热泵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泵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控制等方面。
热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地下热能的获取、传输和利用等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优化热泵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降低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控制热泵系统的运行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灵活的调节和控制。
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建筑空调、供暖和热水等领域。
在建筑空调方面,地源热泵技术可以实现冷热源的共用,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供暖方面,地源热泵技术可以利用地下热能进行供暖,不仅可以提高供暖效率,还可以减少供暖成本和环境污染。
在热水方面,地源热泵技术可以利用地下热能进行热水供应,不仅可以提高热水的质量和稳定性,还可以减少热水成本和环境污染。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源热泵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5 U 形管道有限元模型 图 6 U 形管道有限元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管道形状 应力
应力最大值
应力最小值
变化率(%)
U 形管道
351058
321996
12.3
盘管管道
22448
20894
63.1
从变化率看,盘管管道的效果远远好于直形管道,
所以盘管形管道的传导效果明显好于U形。
三、换热器设计
通过对U形结构和盘管形结构两种典型结构的换热器 的Ansys建立模,并进行两种方案的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知,盘管设备传热效果远好于U形管道结构,且通过这样 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的换热器单位空间的换热面积更大, 盘管管道的制造工艺性也很好。弹性传热元件振动的诱 发与控制是流体诱导振动强化换热技术的关键,对弹性 传热元件固有振动特性的研究至关重要。依据动态子结
参考文献 [1] 闫柯,葛培琪,郭晓婷.基于动态子结构的空间盘管弹性传热
管振动特性研究 [J].振动与冲击,2010,29(5). [2] 刘振华,廖亮.低压条件下紧凑式顺排管束满液型蒸发换热
器的强化换热特性研究 [J].太阳能学报 2007,28,(2). [3] 李志坤,等.基于地源热泵技术的变频恒压供水空调系统 [J].
四、结论
本文在研究热泵换热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 储能技术的系统解决方案。运用Ansys软件,建立热泵机 组换热器的机械模型,并分析了两种换热器的能量场, 模拟能量的交换过程,结合国内在相关方面己取得的研 究成果,得出采用盘管管式结构方案,并设计出一种基 于盘管管式内换热器结构和整体为圆环形状的方便拆卸 与清洗的换热器结构。经过实际生产与使用证明,本设 计结构合理,已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构理论,空间锥形盘管管束的振动主要表现为轴向振 动;锥度、截面直径等参数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较大。 这是U形管无法做到的,因此,本文采用盘管管道设计方 案,使其通过横向流动换热合理应用部分有益的振动以 提高传热效果。
该换热器内换热体和外换热体组成,内换热体由若 干个换热盘管首尾端分别汇合连接而成;外换热体由换 热器外套、进出水管及换热器套盖等组成。换热器外套 为空心圆柱形,由换热器套体和换热器套盖通过密封圈 组装成整体,以形成组合拆卸式结构,这种设计便于清 洗与维护。换热管做成渐开线式或类似形状的盘管,组 合时各盘管自下而上分层叠放,中间采用一定的隔震措 施。换热器整体的可并联使用,这样可让用户根据需要 进行换热能力调控,提高能效比。
准备
使用Pro/E软件建立几何模型 数据导入
利用ANSYS进行网格划分、流体分析
输出结果
图 2 软件工作流程
(一)分析条件 管道是空心铜管,内部有液态氟利昂流动,通过管
道外部的水将氟利昂的高温冷却(以冷凝器为例)。本
模型分析采用等长度,同氟利昂温度、流速等情况下进
行管道散热情况研究。
由于所采用模型是对称的管道,且氟利昂和水是流
地源热泵是以地源能(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低 温地热水和尾水)作为热泵夏季制冷的冷却源、冬季采 暖供热的低温热源的系统,热泵通过消耗少量高品位能 源,把热量由低温级上升到高温级,从而达到采暖、制 冷或供应生活用水等目的。
目前国内建筑业主要采用地下耦合热泵系统、水源
热泵系统或空气源热泵系统等,他们分别利用地下岩 土、地下水、地表水或空气中的热量进行交换,达到使 用目的。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3). [4] 唐义锋,等.一种基于热泵机组的双储能缓冲装置.专利号:
ZL2008 2 0034665.4.
基金项目:淮安市 2008 年科技计划项目“新型高效地源热泵 换热系统的研究”(项目编号:HAG08065)。
作者简介:王剑文(1969 -),男,江苏淮安人,供职于淮安市 消防支队防火处,研究方向:消防与建筑安全技术。
(四)燃烧过程中的合理的配风 锅炉在燃烧过程中,配风的方式和配风的比例都会
对煤的燃烧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燃烧器的组合 方式,以及摆角和旋流强度都会对火焰的燃烧效果产生 影响,从而造成锅炉效率的变化。合理的配风主要保证 炉膛内有充分的氧气,促进燃料的着火和充分时间进行
燃烧,有效的减少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二次风除 了补充必要的空气量外,还有一定的搅拌功能,它使氧气 和燃料更充分的混合,更有利于完全燃烧。所以,要安装 好二次风喷嘴的位置、角度和高度,使二次风达到最好的 效果,能够促进燃烧,提高锅炉效率。另外,一、二次风 的风温也很重要,一次风的温度提高可以减少煤粉到达着 火点的着火热,使煤粉更好的着火和燃尽。
一、新型高效地源热泵换热系统的硬件设计
(一)系统分析 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热泵机组集成、
热泵控制系统、热泵换热系统、回灌技术(水源热泵) 以及空调技术等。在水源热泵换热系统中,一种从地下 抽水,送入换热器与循环介质换热,经过换热的水重新 排放到地下水体中;另一种是在地表水体中设置换热盘 管,用管道与热泵的蒸发器或冷凝器连接成回路,充以 媒介水,在水泵的驱动下循环。它通过循环液在封闭管 道中的流动,实现系统与地表水及大地之间的传热。
其工作原理为:在夏天需要同时制热水和制冷时, 机组优先使用两水箱中的冷、热源,从而在制取热水的 同时产生冷水,用冷水供给空调系统,实现一机两用, 提高其运行的能效比,任何一方不足时,可通过智能控
2011.03
制方式从地下水中提取能量。 在冬天,同时供热水和供暖,此时,从地下水中提供
热量分别进入两个储水箱中,两储水箱均作为供热装置。
(二)系统的一种解决方案(地源热泵能量交换与空 调系统管路研究)
图1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储能缓冲装置的热泵换热系 统,在此系统中,可将系统分为能量提取与能量使用两 大部分,能量使用又分为直接使用(如提供热水等不需 要再行换热的使用)和能量交换分系统(如地源热泵空 调系统等)。能量提取的核心部分是双储能缓冲装置, 即:它也是一种制热和制热或制冷同供的系统。通过双 储能缓冲装置实现对地下水源供给系统的有效利用,夏 季尽可能在储能装置中进行能量交换,从而能有效提高 能源的利用率和热泵机组的利用率,并尽可能减少对地 下水源的利用,减缓回灌井的老化。由图1可知,两个水 箱(储能装置)分别用来在夏天储存冷、热源,而在冬 天储存热、热源,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通过智能化控制 使装置有效工作,加大能源利用率,提高热泵机组的利 用率,同时节约能源。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对水温空 调系统的恒压供水,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使空 调系统与热水供应系统均依赖双储能系统所提供的换热 介质工作,可实现对各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控制漏风 漏风主要发生在炉膛、制粉系统和烟道中,漏风对
于锅炉的运行效率影响很大。炉膛漏风主要是炉底漏 风,从炉底,看火孔,入孔门,炉顶和安装测点处有大 量的冷风进入炉膛,这将严重影响锅炉的经济性以及安 全正常的运行。漏风使炉膛的温度降低,所以要保持原 有的出力,就要增加燃料量的投入,从而使排烟的容积 增大,最终使排烟热损失提高。在制粉系统中,木屑分 离器,磨煤机入口冷风门等经常存在关不严的现象,所 以致使部分冷风进入制粉系统,降低了制粉系统的出 力,为了维持正常的制粉系统的出力,就要增加通风 量,同样使排烟容积增加,最终造成排烟热损失提高。 由于燃烧煤的变化,对锅炉尾部受热面的破坏更加严 重,使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量增加,烟道漏风影响了一、 二次风的风量,造成了排烟温度的升高。
供热水分系统
供热水箱
补水口
热水 出口
空调分系统
供暖/制冷水 箱
空调回 进空调
双储能 循环泵
热泵机组 热端 冷端
双储能 循环泵
深井泵
回灌 能量提取分系统
图 1 基于双储能缓冲装置的热泵换热系统
二、新型高效地源热泵换热系统方案的建 模分析
结合结构的工艺与体积等因素,本文确定对两种换 热器结构方案进行分析与比较,为实际方案选用以及进 一步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即:一种为常用的U形管 道形状,另一种为有较好工艺性的盘管形状。应用Pro/E 和ansys两种软件进行分析,其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责任编辑:叶小坚)
2011.03
97
(二)方案一建模分析 由于换热管的形状由多个盘管叠在一起,可建立一
个盘管形状的模型代表整体,并取一段进行分析。模型 与结果如图3、图4所示:
图 3 盘形管道有限元模型 图 4 盘形管道有限元分析
(三)方案二建模分析 由于换热管的形状由多个U形管道叠在一起,可建立
一个U形管道形状的模型代表整体,并取一段进行分析。 模型与结果如图5、图6所示:
新型高效地源热泵换热系统研究
王剑文 1 蒋素清 2 唐义锋 2
(1. 淮安市消防支队;2.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摘要 :文章在研究热泵换热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储能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进而运用 Ansys 软件,建立热 泵机组换热器的机械模型,进行热泵换热器的形式研究,得出采用盘管管式结构的新型换热器设计方案,设计出一 种基于盘管管式内换热器结构和整体为圆环形状的方便拆卸和清洗的换热器。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双储能缓冲 ;换热器 ;盘管管式 中图分类号 :TB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374(2011)07-0095-03
三、结论
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有燃料的选择,过量 空气系数的大小,风的配制以及漏风。在供热锅炉的运 行管理中只有加强技术管理,合理调整燃烧,有效控制 锅炉损失的各主要环节,才能降低能源的浪费,提高供 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任文尧.供暖锅炉的节能与环保 [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作者简介:赵西民(1972-),男,开滦集团服务分公司工程师, 研究方向:锅炉供暖。
(责任编辑:叶小坚)
2011.03
95
多种形式的换热器其动态流程均有一定的研究。有在理 论上进行低压条件下的强化换热特性研究,在换热管振 动特性研究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进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水 源热泵机理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换热系统方案,并对 换热器进行有限元热分析和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出 一套换热性能好方便拆卸和清洁的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