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2节 密度的认识—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PPT优秀课件 (共9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34页ppt)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已知铝棒的直径 d 为100mm,长 l 为2.5m,铝棒的质量是多少?
V
d
2
l
3.14
0.1m 2
2.5m
0.02m3
2
2
m铝 铝V 2.7 103 kg / m3 0.02m3 54kg
(1)在计算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不能只写计算过程;(2)如果物理量的 单位不一致,必须要统一,可以就密度单位来处理体积或质量的单位;(3)计算的结果必须 由数值和单位一起组成。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下列对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B.体积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小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特别强调
① ρ、m、V关系的同一性; ② ρ的不变性: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和体 积的改变而改变。
新知讲解
任务一、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思考:①实验中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 质量、体积。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刻度尺。 ③如何直观地验证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是正比? 运用图象寻找规律。
新知讲解
任务一、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任务二、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那么它的 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它表示1m3的水质量为1×103 kg。
新知讲解
任务二、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2课件

概念
密度测量
定义、公式、单位
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
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密度的应用
鉴别物质
•
学到了什么:
1: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的形状、状态、 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能熟练运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3.理解密度的相关知识(定义、公式、单位及单位间 的换算等)。
4.能对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进行测定。 5.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图 6-7 所示 , 表示 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 关系,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C>ρB>ρA,且ρA<ρ水
D.ρC>ρB>ρA,且ρA>ρ水
图6-7
•
3.铁的密度是7.9×103千克/米3,若在装 有水的量筒中加入一个小铁块,量筒液 面升高10毫升,问小铁块的质量是多少?
A,铜球;B,铁球;
C,铝球;D,一样大。
•
6、测金属块的密度
(1)调节托盘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 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平衡标盘)中央的左侧, 右 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的质量。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 当右盘内有50克的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7—3所示时, 54.2 天平平衡,则金属块的质量为克。 (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60厘米3水的量筒中以后, 水面所达到的位置如图7—4所示。则金属块的 20 3,金属块的密度是千克/2710 体积为厘米 米 3。
•
想一想这一章我们需要复习什么呢?
6.2 密度 课件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D.5 cm3a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与10 cm3b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质量相等
8.(2023东营)如图是a、b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此可
知,b液体的密度等于 0.8×103
kg/m3;相同质量的a、b两种液体,
a
的体积较小。
9.学校为同学们免费配送的牛奶的包装盒如图所示,小明查阅资料得
知该牛奶的密度为1.2× 103 kg/m3,则这盒牛奶的质量为 300 g;喝
掉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
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小 ,所以热
空气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
答案:(1)碳纤维
-3
3
m。
(2)4×10-3 m3
(3)若将自行车的车架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求自行车的车架
减少的质量。
解析:(3)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
V 碳纤维=V 合金=4×10
-3
3
m,
由ρ= 可得需要碳纤维的质量为
3
3
m 碳纤维=ρ碳纤维 V 碳纤维=1.6×10 kg/m ×4×10
物质的温度和所处状态有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单位
(1)单位: kg/m3 。
(2)常用单位: g/cm3 。
(3)换算关系:1 g/cm3= 1×103 kg/m3。
三、常见物质的密度
1.纯水的密度是 1.0×103 kg/m3(常温常压)。
2.熟悉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
ρ水>ρ冰;ρ木<ρ水;ρ酒精<ρ水;ρ铝<ρ铁<ρ铜。
8.(2023东营)如图是a、b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此可
知,b液体的密度等于 0.8×103
kg/m3;相同质量的a、b两种液体,
a
的体积较小。
9.学校为同学们免费配送的牛奶的包装盒如图所示,小明查阅资料得
知该牛奶的密度为1.2× 103 kg/m3,则这盒牛奶的质量为 300 g;喝
掉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
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小 ,所以热
空气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
答案:(1)碳纤维
-3
3
m。
(2)4×10-3 m3
(3)若将自行车的车架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求自行车的车架
减少的质量。
解析:(3)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
V 碳纤维=V 合金=4×10
-3
3
m,
由ρ= 可得需要碳纤维的质量为
3
3
m 碳纤维=ρ碳纤维 V 碳纤维=1.6×10 kg/m ×4×10
物质的温度和所处状态有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单位
(1)单位: kg/m3 。
(2)常用单位: g/cm3 。
(3)换算关系:1 g/cm3= 1×103 kg/m3。
三、常见物质的密度
1.纯水的密度是 1.0×103 kg/m3(常温常压)。
2.熟悉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
ρ水>ρ冰;ρ木<ρ水;ρ酒精<ρ水;ρ铝<ρ铁<ρ铜。
第六章 第2节 密度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实验思路:
自变量:铝块的体积
因变量:铝块的质量
选取 6 个体积不同的铝块,用 刻度尺测量出每个铝块三条边 的长度,利用公式计算出体积。
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被测物体
m/g
铝块 1
铝块 2
铝块 3
铝块 4 铝块 5
铝块 6
V/cm3
实验图像:
m/g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0
100
40
80
30
60
20
40
10
20
0
0
5
10
15
20 V/cm3
5
10
15
20 V/cm3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m/g
160
铁块
140
120
100
80
60
铝块
40
20
0
5
10
15
20 V/cm3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二、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铁
7.9×103
铝
2.7×103
花岗岩 (2.6~2.8)×103
冰(0 °C)
0.9×103
蜡
0.9×103
干松木
0.5×103
一些液体的密度 (常温常压)
物质 密度 ρ/(kg·m-3)
水银
13.6×103
硫酸
1.8×103
海水
1.03×103
纯水
1.0×103
酒精
0.8×10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2节密度(第1课时)》课件PPT模板

3的食用油的质量为0.8×103 kg
1
m
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的密度为0.9×103k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kg
每立方米冰的质量为0.9×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体积为
3
标纸上分别描出3个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对应点(当
体积为0时,质量也为0,所以根据V=0、m=0也可
以作出一个点),再把这些点用线连起来。
实验数据记录
质量/g
铁块1
8.00
63.5
7.9
铁块2
16.00
127.0
7.9
32.00
254.0
7.9
铁块3
300
m/g
·
250
200
150
100
50
0
·
·
V/cm3
3
1.8×10
2m 的冰的质量为__________
kg。
3. (2020·青岛中考)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D )
A.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
度不变
B.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
度变大
C.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③用刻度尺测出铁块1的长、宽、高,计算其体积,
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④重复上述步骤②③,分别测出铁块2、铁块3的质
量与体积,并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⑤分别计算出铁块的质量与对应的体积的比值,将
数据填入表格中。
1
m
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的密度为0.9×103k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kg
每立方米冰的质量为0.9×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体积为
3
标纸上分别描出3个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对应点(当
体积为0时,质量也为0,所以根据V=0、m=0也可
以作出一个点),再把这些点用线连起来。
实验数据记录
质量/g
铁块1
8.00
63.5
7.9
铁块2
16.00
127.0
7.9
32.00
254.0
7.9
铁块3
300
m/g
·
250
200
150
100
50
0
·
·
V/cm3
3
1.8×10
2m 的冰的质量为__________
kg。
3. (2020·青岛中考)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D )
A.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
度不变
B.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
度变大
C.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③用刻度尺测出铁块1的长、宽、高,计算其体积,
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④重复上述步骤②③,分别测出铁块2、铁块3的质
量与体积,并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⑤分别计算出铁块的质量与对应的体积的比值,将
数据填入表格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第2节《密度》课件(共44张PPT)

(ρ水=1.0×103kg/m3; ρ冰=0.9×103kg/m3)
4.鉴别物质(ρ=m/v)
例1、一个铅球,质量是 5.4kg 体积是 0.6×10-3m3 ,求铅球的密度,这个铅球是 铅做的吗?
(ρ铅 11.3×103kg/m3 )
解:ρ=m/v = 5.4kg/ 0.6×10-3m3 = 9×103kg/m3
木块1 木块2 木块3
质量g
100 200 300
体积cm3
200 400 600
质量/体积g/ cm3
0.5 0.5 0.5
结论: 相同物质,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 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 的比值是一定的。
铝块1
质量g
2.7
铝块2 5.4
铝块3 8.1 m/g
8 6 4 2
体积cm3
•密度的单位换算
国际单位:千克/米3
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g/cm3
•换算关系:
1g / cm3 1g 0.001kg 1000kg / m3 1cm3 0.000001m3
即:1 g/cm3=1000 kg/m3=103 kg/m3
1 kg/m3=10-3 g/cm3
单位换算练习: (1)7.9×103㎏/m3= 7.9 g/cm3 (2)2.7 g/cm3 = 2.7×103 ㎏/m3
5、一块冰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 不变 ,
体积 变小 密度 变大
。
6.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7、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 C
4.鉴别物质(ρ=m/v)
例1、一个铅球,质量是 5.4kg 体积是 0.6×10-3m3 ,求铅球的密度,这个铅球是 铅做的吗?
(ρ铅 11.3×103kg/m3 )
解:ρ=m/v = 5.4kg/ 0.6×10-3m3 = 9×103kg/m3
木块1 木块2 木块3
质量g
100 200 300
体积cm3
200 400 600
质量/体积g/ cm3
0.5 0.5 0.5
结论: 相同物质,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 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 的比值是一定的。
铝块1
质量g
2.7
铝块2 5.4
铝块3 8.1 m/g
8 6 4 2
体积cm3
•密度的单位换算
国际单位:千克/米3
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g/cm3
•换算关系:
1g / cm3 1g 0.001kg 1000kg / m3 1cm3 0.000001m3
即:1 g/cm3=1000 kg/m3=103 kg/m3
1 kg/m3=10-3 g/cm3
单位换算练习: (1)7.9×103㎏/m3= 7.9 g/cm3 (2)2.7 g/cm3 = 2.7×103 ㎏/m3
5、一块冰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 不变 ,
体积 变小 密度 变大
。
6.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7、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 C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新)6.2 密度 课件(共37张PPT)

2020/2/14
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例: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
碑心石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在长14.7m,宽2.9m,厚1m
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它的质量约为多
少?
解: V=L1L2L3 =14.7m×2.9m×1.0m
=42.6m3
查表知花岗岩的密度是:
ρ=2.6×103kg/m3
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 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020/2/14
密度公式的应用:
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3.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有些物体的质量太大不便于直接测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 密 度
问题:
你能区分表面颜色和体积 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吗?
质量大的是铁块, 质量小的是塑料块 而同一种物质,体积 越大,质量越大。
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有什 么关系呢?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一:测量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的质量。 器材:
托盘天平
砝码
1
2
3
不同体积的相同 物质——铝块
•密度的单位换算
国际单位:千克/米3
kg/m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g/cm3
•换算关系 1 g/m3=103 kg/m3
即:1 g/cm3=1000 kg/m3=103 kg/m3
1 kg/m3=10-3 g/cm3 单位换算练习:
(1)7.9×103㎏/m3= 7.9 g/cm3
(2)2.7 g/cm3 =2.7×103 ㎏/m3
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例: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
碑心石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在长14.7m,宽2.9m,厚1m
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它的质量约为多
少?
解: V=L1L2L3 =14.7m×2.9m×1.0m
=42.6m3
查表知花岗岩的密度是:
ρ=2.6×103kg/m3
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 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020/2/14
密度公式的应用:
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3.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有些物体的质量太大不便于直接测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 密 度
问题:
你能区分表面颜色和体积 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吗?
质量大的是铁块, 质量小的是塑料块 而同一种物质,体积 越大,质量越大。
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有什 么关系呢?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一:测量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的质量。 器材:
托盘天平
砝码
1
2
3
不同体积的相同 物质——铝块
•密度的单位换算
国际单位:千克/米3
kg/m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g/cm3
•换算关系 1 g/m3=103 kg/m3
即:1 g/cm3=1000 kg/m3=103 kg/m3
1 kg/m3=10-3 g/cm3 单位换算练习:
(1)7.9×103㎏/m3= 7.9 g/cm3
(2)2.7 g/cm3 =2.7×103 ㎏/m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八上物理第六章第2节密度(7张幻灯片)

5页; 2.方法:看书画重点
3.要求:思考密度是什么?完成学案 (知识点二) 4.时间:2分钟。
点拨2: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 体积无关。②同种物质不同的状态,密度不同。 ③其物理意义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三、密度的计算
自学指导3:
1.内容:课本例题
用两句话提出以下操作错误之处:
测量过程中调节 了平衡螺母
实验结束没有整 理仪器
一、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自学指导1:
1.内容:观察实验; 2.方法:从实验过程中获取处理数据的 方法 3.要求:归纳质量和体积关系,完成学 案(知识点一) 4.时间:3分钟。
点拨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 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方法:归纳解题步骤
3.要求:完成学案例题
4.时间:5分钟。
点拨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要注意单位要统一
本节小结:
1.密度的定义
一、密度 2.密度的单位
密 度
3.公式 二、密度的计算
4.变形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填甲“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1_.5_g/cm3。
不理解物质的密度属性
8.(4 分)下列对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正确的是( D ) A.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由它的质量、体积所决定 D.用ρ=mV 可以计算物质的密度,但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 无关
•
3.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 口喝茶 。这时 ,巷口 来了个 年轻人 ,路过 锁匠铺 时停了 下来。 看着锁 匠铺头 上里挂 着的老 招牌, 上门写 着“制 锁”两 个苍劲 有力的 大字, 年轻人 马上兴 奋了起 来。
•
4.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 形锁, 半圆锁 ,长方 锁,还 有八角 形白铜 雕花锁 ,谐音 就是“ 福禄” 的葫芦 锁。每 把锁都 是件工 艺品, 展示出 老人精 湛的制 锁技艺 ,看得 年轻人 目不暇 接,连 连竖起 大拇指 。
一般不同
密度
密度及密度的计算
B
3.(4分)通常说的铁比棉花重,它的实质是指( ) A.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 B.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4.(4分)(湘西州中考)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4 g,体积为20 cm3,它的密度 是( ) A.B0.8×103 kg/m3 B.2.7×103 kg/m3 C.0.37×103 kg/m3 D.2.7×104 kg/m3
(3)比较1、2、3次或____4_、__5_、__6______பைடு நூலகம்次实验可得到结论:同种物质
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定__值___________。 (4)综合上面的数据还可得到结论: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上,常用__________其表质示量物与质体的积这的种比特值性。
•
5.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特点的 明确认 知,“ 新子学 ”强调 ,“国 学”在 漫长的 岁月中 必然存 在一个 变化发 展的过 程,可 以说一 代有一 代的“ 国学” 。从历 史上看 ,不可 否认, “六经 ”是中 国文化 学术的 最早源 头,它 深刻地 影响着 中华民 族的基 本精神 。
2.(12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用铁块、木块做实验,记 录数据如下:
(1)比较3不、同6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1、4次或2、5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____体__积__相__同__的__不__同__物__质__,__质__量__不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 禁锢中 真正解 脱出来 ,以开 放的姿 态传承 历史文 化,维 护学术 开放多 元的本 性,积 极构建 具有时 代特征 、富于 活力的 “新国 学”。 “新子 学”正 是适应 这样的 “国学 ”发展 要求, 将应运 承载“ 新国学 ”的真 脉。
•
7“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 ,它是 “旧子 学”的 再发展 。在这 种理解 下,“ 新子学 ”仿佛 没有摆 脱在原 有经学 体系下 旧“国 学”中 的位置 ,最多 也只是 经学的 多样化 实践与 儒学的 外围羽 翼,显 然无法 承担作 为“新 国学” 主导的 重担。
5.(4分)(大连中考)某品牌盒装牛奶,盒上标有“净含量250 mL”,用 天平测得牛奶的质量是260 g,则这种牛奶的密度是__1_._0_4________g/cm3; 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是____1_.0_4_×__1_0_3_______ kg/m3。
6.(2 分)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 6 kg/m3,给急救病人 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13 ,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4__kg/m3。
人教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第1课时 密度的认识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4分)如图所示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 A
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
1.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 美的客 家古镇 。镇上 有一条 老街, 斑驳的 青石板 沿着街 道铺开 ,被时 光和步 履打磨 得干净 而潮润 。不过 现在很 少有人 知道这 条老街 了,更 不用说 老街深 处这么 一户锁 匠铺了 。
•
2.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 铺变得 越来越 冷清了 。虽然 没有客 人,老 锁匠每 天早上 还是会 准时打 开铺子 ,在门 口泡上 一壶茶 ,握着 那把祖 辈传下 的壶, 安静地 品着祖 辈传下 来的味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