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国唢呐大赛补充说明
唢呐的贺词短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唢呐的贺词短语篇一:唢呐独奏曲叫句子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句子成分。
英语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
顺序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而表语,定语,状语的位置要根据情况而定。
1.主语:主语是一句的主体,是全句述说的对象,表示句子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一般放于句首,常由名词,数词、动名词、动词不定式或代词等充当。
(1)thebooksellsgood.(2)marrydidn’tfinishherworkuntil9p.m.(3)theteacherwithtwoofhisstudentsiswalkingintothe classroom.(5)theusefuldictionarywasgivenbymymotherlastyear.(6)threeplusfourequalsseven.(7)toseeistobelieve.(8)eatingtoomuchisbadforyourhealth.2.谓语:谓语在句子中说明主语的动作,具有的特征或所处的状态。
指出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
谓语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两类:1)简单谓语由动词(或短语动词)构成。
可以有不同的时态,语态和语气。
(1)westudyforthepeople.。
(2)yourshipentersadifferenttimezoneeveryday.(3)heytravelbyshipacrossthepacificocean.(4)hetookoffwhenhewas30.2)复合谓语:情态动词+动词原形或系动词+表语(1)icanspeakalittleenglish.(2)youneedfinishyourwork.(3)sometimessmallchildrenmustbedriventoschool.(5)theboysittingunderthetreeismybrother.(6)theyarefriendlytous.(7)themusicsoundsnice.(注意:谓语是句子的生命。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法规类别】奖惩【发文字号】办艺函[2013]352号【发布部门】文化部【发布日期】2013.08.19【实施日期】2013.08.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名单的通知(办艺函〔2013〕3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厅、临沂市人民政府、日照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已于2013年7月4日圆满闭幕。
本届比赛共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中央直属艺术院团、部队系统、艺术院校报送的舞蹈作品687个,181个作品进入决赛。
经专家认真评审,目前各奖项均已顺利产生,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特此通知。
附件: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名单文化部办公厅2013年8月19日附件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名单一、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组文华舞蹈节目创作一等奖:空缺文华舞蹈节目创作二等奖:3个三人舞进城2--返乡何华铭、洪爱莲、高佳音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三人舞鬣鹰13行动李西宁、曹心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独舞恋舞伊人张晓梅、韩超慧北京舞蹈学院文华舞蹈节目创作三等奖:3个独舞戏丑张荪、唐黎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双人舞继母赫珈、马彦菲、王冠黑龙江省歌舞剧院独舞二泉随想黄启成、赵洁、欧阳旭深圳艺术学校文华舞蹈节目优秀创作奖:4个三人舞情未了周玉、腾永山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双人舞相依惟梦滕永山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三人舞甘霖刘鑫、钟宏宇江苏省扬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独舞和往事说再见魏斯佳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文华舞蹈节目表演一等奖:2个双人舞兵--作品一号苏鹏、国雅琦总政歌舞团双人舞红色恋情孙科、胡玉婷北京舞蹈学院文华舞蹈节目表演二等奖:3个双人舞祭张媛媛、徐立昂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独舞点绛唇华宵一北京舞蹈学院独舞我是一个“兵”孙晗硕总政歌舞团文华舞蹈节目表演三等奖:7个独舞离愁龚延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双人舞自有后来人张萌萌、高林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独舞海之翼王圳冰海军政治部文工团独舞涟涟有鱼陈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日照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独舞蔷薇曲晓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独舞木卡姆灵魂。
校园演奏唢呐活动方案策划

校园演奏唢呐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唢呐是一种特色民乐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推广唢呐文化,展示学生的音乐才艺,提升校园艺术氛围,我们策划了一场校园演奏唢呐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推广唢呐文化:通过演奏唢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唢呐这种传统乐器,为其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2.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唢呐演奏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3. 营造校园艺术氛围:通过举办唢呐演奏活动,给校园增添一份艺术的气息,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确定活动时间为每年的5月份。
活动地点:活动场地选择学校音乐厅或露天操场。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1. 演奏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唢呐演奏比赛,分为个人组和团体组,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赛展示自己的才艺。
2. 演奏展示:邀请专业唢呐演奏家到校园进行演奏展示,让同学们近距离欣赏到高水平的唢呐演奏。
3. 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给学生讲解唢呐的历史、演奏技巧和发展现状,提高学生对唢呐的认识和了解。
4. 交流合作:组织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唢呐演奏团体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演绎一场唢呐交响音乐会,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演奏水平。
5. 唢呐DIY:开设唢呐制作的工作坊,让学生亲手制作唢呐,了解唢呐的结构和制作过程,增加对唢呐的亲切感。
五、宣传推广1. 海报宣传: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各个栏目牌、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区域。
2. 口碑传播:通过组织演奏比赛和演奏展示,让同学们亲自参与和欣赏,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
3.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在学生群体中宣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六、组织架构1. 活动策划小组:由老师和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整体活动的策划、宣传和组织工作。
2. 演奏评委:由专业唢呐演奏家和音乐教师组成,负责对演奏比赛的评选和评分工作。
3. 录音摄像组:负责对参赛选手的演奏进行录音和摄像,方便评委评分和回放。
唢呐

唢呐
中国传统乐器
01 历史沿革
03 分类 05 社会影响
目录
02 基本构造 04 演奏技巧
唢呐,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早在公元3世纪,唢呐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我国,是世 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使唢呐拥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已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 管乐器。
分类
长短分类
音高分类
地域分类
唢呐多按筒音的音高(以第三孔的音高作为调名)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凡筒音在#f1以上的均为高 音唢呐,在#f~f‘1之间的为中音唢呐,在f以下的为低音唢呐。如筒音为a1的唢呐,就叫D调高音唢呐,筒音为 a的唢呐,则叫D调中音唢呐。
各地的唢呐都不尽相同,有大,有小,有粗犷,有柔和,种类甚多。
吹奏唢呐,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满。倘若音孔按不严,往往发出的声音就不准。
唢呐的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口内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两者结合运用,其中有连奏、单 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萧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还可以模仿飞禽和昆虫的鸣叫。
社会影响
民间唢呐(2张)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 高亢雄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 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唢呐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双簧管乐器之一、唢呐的吹奏技巧和指法对于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说非常重要。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唢呐的吹奏技巧和指法。
一、吹奏技巧:1.包络指法:唢呐是一种双簧管,通过调整两簧的口感和力度,来产生不同音高的音符。
演奏者需要通过双唇、舌头、口腔等部位的协同努力,来控制气流的进出来达到发音的目的。
2.唇齿共同协力:演奏者在吹奏时,需要用双唇牢牢地闭住吹孔,同时通过舌头的控制来控制气流的进出。
舌头的位置和力度决定了嘴巴内气流的流动速度和稳定性。
3.唢呐的发音方式分为吹奏和发音两部分。
吹奏时,需要演奏者用气流吹向双簧孔,通过调整口腔的形态来改变音色和音质。
发音时,通过双唇和舌头的运动来控制气流的持续时间,以达到准确演奏音符的目的。
4.气息控制:唢呐演奏者需要通过控制气息的输入和输出,来实现不同音符的演奏。
气息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音色和音质。
5.反射性指法:唢呐的指法较为特殊,演奏者需要运用反射学原理,通过快速的指控动作来产生不同音高的音符。
指法的准确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是唢呐演奏者必备的技能。
二、指法:唢呐的指法非常复杂,需要演奏者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指法示意图和解释:1.手指的动作:唢呐的按键有十四个,演奏者需要通过手指的运动来控制按键的开关。
半按是指演奏者将手指轻轻放到按键上,而不完全按下,以改变音符的音高和音质。
2.右手食指的运动:右手食指负责封住管子的底端,通过控制食指的松紧程度来调节音准和音高。
在吹奏时,食指需要紧贴住管子的底部,以保证气流的畅通。
3.左手的协同动作:左手大拇指控制管子的上方,通过按住管子的特定位置来实现音高和音质的改变。
左手其他手指用于控制不同的按键,通过按动不同的按键来产生不同音符。
4.指间的协作:在演奏唢呐时,演奏者需要通过左手和右手的指间协作,来实现准确的指法和快速的反应。
指间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唢呐演奏者需要长期锻炼的技巧。
唢呐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探析doc

唢呐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探析唢呐又称喇叭,是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民族吹管乐器,具有发音高亢、音域宽广、细腻而富于变化等特点。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唢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力,发挥出了自身独特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
它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吹歌会、秧歌会、庙会、鼓乐班、婚丧嫁娶中,成为助兴和烘托气氛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唢呐还是戏曲歌舞、说唱艺术和影视剧作品的重要元素;随着唢呐的广泛传播、推广,唢呐逐渐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培养大众艺术情商,提高群众艺术素质,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众艺术媒介。
据历史资料记载,最初唢呐流传于波斯、伊朗、阿拉伯一带,公元三世纪传入我国,但它真正被世人重视、引入鼓吹类乐器才是800年以后的事情、在金,元时期,唢呐曾被运用于军乐之中,用于军乐仪仗,以壮声威。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所著《纪校新书武备志》中“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就是明证。
随着中国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前,唢呐逐渐为普通老百姓接受并广泛使用。
许多民俗活动,诸如孩子满月、祝寿、还愿、作九、红白事、清明节祭祖、认干亲等,都需要唢呐来助兴。
特别是在农村还不是很富裕、各种文化活动不是很丰富,往往是唢呐一吹,万人空巷,人们在无限的震撼、欢乐和笑声中体味着唢呐的豪情和爽快,忘记了生活的清苦、农作的劳顿和所有的不愉快,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不仅在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中使用,唢呐还在送子参军、开张剪彩、厂庆、店庆、广告传播等项活动中,也要请民间鼓乐班来吹奏庆贺,来扩大影响,招揽生意,表达对美好理想和未来的祝愿。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众多艺人、专家和政府部门的不懈努力,唢呐演奏得到飞速的发展,由农村到城市、由业余到专业、由地摊到舞台,范围越来越广,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唢呐艺术逐渐完善发展,层次越来越高,最终登上了国际舞台和大雅之堂。
随着全国专业的唢呐班、唢呐艺人迅速的增加,很多艺人还走上了演奏家的道路,如老一辈的演奏家任同祥 (山东人)及宋保才、许敬之(河南人)等。
浅谈唢呐演奏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

浅谈唢呐演奏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作者:***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12期【摘要】嗩呐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它的音色高亢明亮,富有强烈的号召性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唢呐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是唢呐演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两部分对唢呐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进行分析阐述,进一步说明唢呐吹奏方法与技巧训练的重要性,让演奏者在演奏训练过程中正确掌握其基本的吹奏方法和演奏技巧。
【关键词】唢呐;吹奏方法;演奏;技巧;训练在唢呐演奏中,如何更好地掌握其吹奏方法与演奏技巧,首先要正确地掌握唢呐吹奏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气息、手指、嘴和舌头的相互协调及运用,这两者缺一不可,是唢呐吹奏方法与演奏技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
根据上述问题,下面主要论述唢呐吹奏方法与演奏技巧的训练方法。
一、唢呐吹奏的基本方法吹奏唢呐有各种方法,比如,吐音、滑音、颤音、花舌音、循环换气(鼓腮换气法)等。
学习唢呐首先应从持法、吹奏姿势等基本方法入手,才能发挥演奏者的技能,具体如下:(一)唢呐的持法与吹奏姿势1.唢呐的持法唢呐发音孔共有八个,每个音孔都有特定的音高。
吹奏唢呐时一定要用手指把音孔按满,如果音孔按不满,就会出现漏气、发音不准等情况。
可见,这八个发音孔是相当重要的。
唢呐发音孔分为上下两把,每把四个音孔。
上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是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下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是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手指按孔时,不要按得太重,更不要按得太死板,一定要放松、自然,否则用力过度手指会感到僵硬,演奏久了上肢也会觉得酸累。
手指也不能抬得太高,以免影响吹奏速度。
2.唢呐的吹奏姿势唢呐的吹奏姿势有三种,即坐吹姿势、站吹姿势、走吹姿势。
(1)坐吹姿势一般来说,在参加合奏或伴奏时,都要坐着吹,唢呐应与人体成80-85度角最为合适,太低了,喇叭口朝地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2)站吹姿势唢呐独奏的时候一般都要站着吹,因为站着有利于演奏,表情可随乐曲的需要而变化,风度大方而自然,切不可做作。
《百鸟朝凤》教案

《百鸟朝凤》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鉴赏教材第七单元《音乐与自然》中的《百鸟朝凤》章节。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并欣赏民间器乐曲《百鸟朝凤》,学习其音乐特点,感受唢呐这件民族乐器的魅力;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百鸟朝凤》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唢呐这件民族乐器的认识和兴趣,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百鸟朝凤》的音乐特点和唢呐的演奏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唢呐、教案、PPT。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唢呐(如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百鸟朝凤》片段,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感受到的音乐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百鸟朝凤》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唢呐这件乐器。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教师详细讲解《百鸟朝凤》的音乐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其创作风格。
(2)教师示范唢呐演奏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
3. 实践体验(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鸟类,用唢呐模仿其叫声。
(2)各组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讲解关于《百鸟朝凤》的音乐知识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其他民族音乐。
六、板书设计1. 《百鸟朝凤》2. 内容:音乐结构:引子、主题、尾声音乐特点:唢呐独奏、模仿鸟鸣、热烈欢快唢呐演奏技巧:气息控制、指法、口腔共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介绍《百鸟朝凤》的音乐结构和特点。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唢呐演奏技巧。
2. 答案:(1)音乐结构:引子、主题、尾声。
音乐特点:唢呐独奏、模仿鸟鸣、热烈欢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全国唢呐大赛补充性说明
《首届唢呐学术研讨暨全国唢呐邀请赛》补充性说明,以便广大唢呐爱好者对本次活动有个更清楚的了解。
一、活动名称“唢呐邀请赛”的由来
本次活动为“邀请赛”,旨在广邀四方宾朋,无论是艺术院校
师生、艺术院团演奏家,或是民间唢呐班社的从业者、普通的
唢呐爱好者;只要热衷于唢呐艺术,都可以参加本次大赛,并
非接到邀请函方能参加。
在这里向全国的唢呐爱好者们发出邀
请,希望大家能欢聚一堂,通过相互交流、学习,都能获得进
步。
二、本次大赛分组
独奏比赛又划分为职业A组、职业B组与儿童组
职业A、B组,一是(音乐)艺术院校、(歌舞、戏曲)艺术
院团(职业A组)。
二是民间唢呐班、社(职业B组),
“职业”是指所有从事唢呐吹奏和唢呐教学的人士。
凡是艺术院校毕业生、在校生,地方和部队艺术院团及从事艺
术表演和艺术教育的人员、以民乐演奏为职业的自由演艺人员
(包括港澳台地区及海内外人员),可报名参加职业A组比
赛。
广大的民间唢呐从业者、爱好者等可以报名参加职业B组比
赛。
本次唢呐大赛是一个全方面的舞台,只要你对唢呐艺术有兴趣,具备一定的演奏基础都可以报名参赛,交流学习。
三、本次活动其他规定
首届全国唢呐邀请赛(职业A组)禁止使用伴奏带,独奏类
伴奏人员仅限一名,伴奏人员可以自带或是由组委会帮忙联系
合肥伴奏人员。
(职业B组)伴奏形式不限。
为方便选手,提供良好的练习环境及缩短住处与赛场的距离,
由组委会统一安排选手入住酒店。
四、本次活动资讯发布
本次全国唢呐大赛活动通知、资讯等讯息将通过网络和官方微
博对外发布。
感谢合作媒体的支持。
官方网站:中国音乐网
合作媒体:
中国川剧网
燕赵音乐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评剧网
安徽文艺网
安徽戏曲网
官方sina微博:
@中国唢呐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