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词曲全集
余秋雨《敦煌》原文欣赏

余秋雨《敦煌》原文欣赏道士塔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
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从几座坍塌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则垒以青砖。
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这一点于此也可找见证明。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
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
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掮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
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
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投来歆羡的目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
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
敦煌曲子词 夏承焘

敦煌曲子词“敦煌曲子词”,是指清光绪年间在甘肃敦煌县的一个石窟里发现的几百首写本的曲子词。
这些词是唐朝的民间词,它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其中有描写在异族统治下、沧陷区人民怀念祖国的爱国感情的,如《菩萨蛮》的“敦煌古往出神将”等等。
敦煌词中也有描写征夫和思妇感情的,如《鹊踏枝》的“叵耐灵鹊多谩语”等等。
有反映商人生活的,如《长相思》的“哀客在江西”等等。
有表达妓女痛苦的,如《望江南》的“莫攀我”等等。
还有歌颂真挚的爱情的,如《菩萨蛮》的“枕前发尽千般愿”等等。
从以上所举的一些例子可以见到敦煌词所反映的生活面相当广。
它的形式也很多样,有小令,也有长调,风格朴素,语言清新。
虽然它的内容也有糟粕,艺术手法也还粗糙,但从上述这些特点看来,在词的初期历史上,还是有它重要的地位的。
下面举几首词作例子来加以说明:它们有写征夫和思妇心情的,有写男女爱情的,有写妓女愤慨的。
先来谈谈《鹊踏枝》,它的原文是这样: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这苜词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妇人与灵鹊的对话,表达了妇人复杂的思念丈夫的情感。
人们都说灵鹊会报喜,她也希望灵鹊来向她报告丈夫归来的喜讯。
但是灵鹊飞来却不见丈夫回来,她就迁怒于灵鹊,抱怨它报喜不灵,害她空欢喜一场,于是她把这只灵鹊捉住锁在金笼子里来惩罚它。
下半首写灵鹊的答话:“本来好心来给你送喜讯,谁知你却把我锁在金笼里。
”这是灵鹊对人的抱怨,但它了解这位妇人的心情,并不十分埋怨她,却希望她的丈夫早日回来,到那个时候,他们夫妻团圆,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一定会高兴地把我放出金笼,让我高飞,直上青云。
整首词通过人和灵鹊的对话写出妇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热烈向往。
表现手法相当新颖、灵活,语言也活泼生动,是民间词里的一首好作品。
再看另外一首《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敦煌曲子词及其文学史地位

的重要 内容 。表 现男 女恋 情及女 子 不幸命 运 的作 品
所 占 比重 较 大 , 艺 术 水 平 也 较 高 。如 敦 煌 曲 子 词
《 菩 萨 蛮》: “ 枕前发尽千般愿 , 要 休 且 待 青 山烂 , 水
பைடு நூலகம்
二
敦 煌 曲子 词 的 主要 特 色
作 为词 的初 期 形态 , 敦 煌 曲子 词 明显 不 同于后
宋 元 词 曲 的桥 梁 , 为 两 宋 词 甚 至 元 曲 的兴 盛 繁 荣 开 辟 了 道路 。 关键词 : 敦煌曲子词 ; 文学史 ; 地 位
来成 型 的 歌词 。吴 熊 和先 生 在 他 的 《 唐宋词通论》
敦 煌 曲子 词 概 述
“ 曲子词 ” , 是“ 词” 在 隋 唐 时期 的 早 期 名 称 之
士之 壮语 , 隐君 子之怡 情悦 态 , 少年 学子 之热 望与失
十 四首 ; 饶 宗 颐《 敦 煌 曲》 , 收 三百 一 十 八 首 ; 任- -J L 初编《 敦煌 曲校 录 》 , 兼及 《 五 更转 》 等俗曲、 佛曲, 有 五百 四十 五 首 , 之后又编定《 敦 煌 歌 辞 集 》, 扩 大 到
拙, 具 有元代 散 曲 的某 些特 征 。
( 二) 取材 广泛 , 风 格 繁 富
合倚 声 定文 、 由乐 定辞 的原 则 , 都 能 被之 管弦 发声 歌
唱 。它们 大 多来 源 于 民 间 , 比较 真 切 地 反 映 了社会
现存 的敦 煌 曲子词 数量 繁多 , 内容 广博 , 曲调 多 样( 有小 令 , 也有长调 ) , 已经 整 理 出 的 曲子 在 一 千
现, 对唐 五代 词研 究 的进 展带来 了新 的推动 力 , 而敦 煌 曲子 词对研 究 词 的发展 更具 有重 要意 义 。
敦煌曲子词名词解释

敦煌曲子词名词解释敦煌曲子是指中国古代敦煌地区所创作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以悠扬、优美的旋律和典雅、含蓄的词意而闻名于世。
这些曲子广泛流传于唐代至明代之间,以及明代以后的民间音乐中。
敦煌曲子的词名在其文字表达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义,下面对其中几个常见的词名进行解释。
1.《迎仙客》:《迎仙客》是敦煌曲子的一个重要曲目,因其旋律华丽、气势宏大而备受喜爱。
词名中的“仙客”指的是神仙来到人间的客人,表达了对神仙的仰慕和敬仰之情。
2.《悯农》:《悯农》是一首表达对农民辛苦劳作的歌曲,寄托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
该曲以悲愤的旋律和词意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无边的苦劳。
3.《离骚》:《离骚》是一首颇具抒发情感和抱负之意的敦煌曲子。
词名中的“骚”指诗经中的《离骚》一篇,这首诗以豪放的意境和激烈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
4.《青门引》:《青门引》是一首具有明快节奏和明亮旋律的敦煌曲子,常用作迎接贵宾或庆祝喜事的音乐。
词名中的“青门”即官府的大门,表达了荣耀、喜庆之意。
5.《江河悲萧寒》:《江河悲萧寒》是一首以悲怆的情感描绘江河水悲凉的敦煌曲子。
词名中的“悲萧寒”表达了对大自然冷寂无情的感叹,同时也映射人们心情的冷寂与失落。
6.《回梦游仙》:《回梦游仙》是一首描绘追求仙境的幻想和梦幻之曲。
词名中的“梦游仙”表达了作者对幻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7.《阳春曲》:《阳春曲》是一首表达春天美好的敦煌曲子,以温暖欢快的旋律和阳光般的词意呈现出春天的繁荣和生机。
敦煌曲子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宝库中一颗闪烁的明珠。
这些词名不仅仅是曲子的名称,更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通过对其词意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敦煌曲子所传递的深刻情感和文化内涵。
敦煌曲子词

敦煌词的草创面貌
朱孝臧《云谣集杂曲子跋》
(近代词学家 ,有《彊村丛书》等, 《宋词三百首》选编者) 谓《云谣集》三十首: “其为词朴拙可喜, 洵倚声椎轮大辂。”
词体初期状态的特点
1.有衬字
2.字数不定 3.平仄不拘 4.月》、《定风波》 6.曲体曲式丰富多样。 以齐言居多,间有长短句; 有单曲独用的,也有数曲联章的 。
《云谣集杂曲子》三十首
敦煌词曲最主要的抄卷
是词的总集之始。 教材所选的曲词不在其中。
敦煌词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言闺情与花柳,40占%;
边客游子之呻吟,占12%;
忠臣义士之壮语,占25%; 隐君子之怡情悦志,5%; 少年学子之热望和失望,4%; 以及佛子之赞颂,7%; 医生之歌诀,2%; 其他内容约占5%。
倚声椎轮大辂— 敦煌曲子词
倚声是按照乐曲的声情、句拍 填词 椎轮,原始的无辐车轮 大辂,大车;天子之车
敦煌曲子词, 或称敦煌歌辞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收164首; 饶宗颐《敦煌曲》,收318首; 任二北初编《敦煌曲校录》,兼及俗曲
佛曲,545首, 任二北后编定《敦煌歌辞集》,又扩大 到凡入乐者一概采录,计1200余首。
唐时敦煌乐之盛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凉州七城十万家, 胡人半解弹琵琶。” 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琵琶长笛曲相和, 羌儿胡雏齐唱歌。”
敦煌石窟珍藏了一段弥足珍贵的词史
最早的《苏幕遮》大曲一套约作
于武则天末年; 最晚的或是《望江南》(边塞苦) 一首,是后晋出帝开运间 (944—946)的作品。 作品的年代以晚唐五代居多。
在敦煌发现大量词曲抄本的原因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敦煌曲子词》是敦煌莫高窟中所发现的一批古代音乐曲子和词曲。
这批文物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音乐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以下将从音乐、文化和艺术三个方面探微《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
从音乐角度来看,这批古代音乐曲子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音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其中包括了许多不同风格和曲调的音乐作品,如宫廷乐曲、民间曲调、戏曲音乐等。
这些音乐曲子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音乐风貌,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这些曲子中的曲调和结构也为我们研究古代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通过对曲子的分析和比较,可以了解古代音乐的形式和特点,进一步认识古代音乐的发展和变迁过程。
从文化角度来看,《敦煌曲子词》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批曲子和词曲是在敦煌莫高窟中被发现的,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曲子中的内容多涉及到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宫廷生活、民间风俗、历史事件等。
通过对曲子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和文化传统。
曲子中的文字和词曲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学和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这些词曲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更是当时诗人和作曲家的心灵表达和精神寄托,通过对词曲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文学艺术的风貌和特点。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批古代音乐曲子和词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曲子中的旋律优美动听,情感真挚丰富,艺术表现力强。
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已经成为古代音乐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曲子展现了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对我们今天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曲子和词曲中的文字和图案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莫高窟中发现的曲子和词曲中,既有精美的书法作品,又有精致的绘画作品,这些艺术品体现了古代艺术的审美理念和创作水平。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从音乐、文化和艺术三个角度来看,这批古代音乐曲子和词曲对于我们研究古代音乐、社会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古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凤归云 敦煌曲子词

凤归云
《敦煌曲子词》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
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
月下愁听砧杵起,寒雁南行。
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
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
倚牅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
万般无奈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凤归云·闺怨》是一首佚名之作。
全词分为上下两阙,
上阕写思妇在家牵挂远方出征的丈夫,却又无可奈何的伤感,
下阕写妻子与丈夫相见无期,书信难传的悲伤凄凉。
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伤害。
精美白话文:
凤归云
《敦煌曲子词》
译者:半生瓜(高三29班马天尧)
出征了那么多年,像浮萍一样漂泊他乡。
你走了,就再没消息,多少次星月斗转,化了又结的寒霜。
我坐在月下,惆怅地听着时起时落的捣衣声,塞上的大雁都已成行归乡,你呢?本应同宿的鸾帐,留我一人,在想你的梦里流浪,夜夜如此,徒劳无望。
那么久,莫不是你不重过往,早已遗忘?谁又可将这思念的书信送往,送往征战的地方,以表我衷肠。
斜倚木窗,泪两行,无言相抗,只得心中祷告,祈祷平安回乡。
想你到不知所措,却无可奈何,只得凝望那炉燃尽的香火,秉着思念,为你续上一柱新香,续上那盼望。
敦煌第一曲子词

改为 ‘ ’ 愿 地 ’ 朵 、‘ 改作 ‘ 地 ’ 远 之类 , 出于臆 改 。花 一 堕指 在萎 谢 , 思更 深 一层 , 地 的 ‘ ’ 全 意 愿 地 是语 助 ,
‘ 愿地 ’ 和词 曲常见 的 ‘ 坐地 ’立 地 ’ 例一 样 , 自通顺 。只是 坐字 复 出 , 看 影 出 的照 片 , ‘ 语 原 请 上下 句 的坐字 完 全一样 。广 嘏三 十九过 :佳 , ‘ 安也 ’ 。我 疑第 二个 坐字 读为佳 , 即谓 飞来 飞去 不能 安定 下来 , 任说 蝶字作 牒, 字形 和卷 中 ‘ 虞候 ’ 下面 草 书牒 字 之作 的相 同 ( 插 图二第 一 行 ) 证 明借 牒 为 蝶 。这 是 对 的。尖 音 近 见 , 檐, 良借 为梁 , 这些 都是我 的忖 测 , 须二 字不 可解 , 项 或有 写误 , 氏改作 ‘ 任 相须 ’ 。我 的校 勘方 法 , 量保 存 尽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月
上海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n lo h n h iUnv riy ( o il ce c s o r a fS a g a ie st S ca in e ) S
J n ,2 0 a. 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曲子词(上):云遥集杂曲集子(33首)凤归云闺怨征夫数载,萍寄他邦。
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
月下愁听砧杵起,塞雁南行。
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
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牖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
万般无奈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绿窗独坐。
修得君书。
征衣裁缝了。
远寄边隅。
想你为君贪苦战。
不惮崎岖。
终朝沙碛里。
只慿三尺。
勇战奸愚。
岂知红脸。
泪滴如珠。
枉把金钗卜。
卦卦皆虚。
魂梦天涯无暂歇。
枕上长嘘。
待公卿回故里。
容颜憔悴,彼此何如。
天仙子燕语莺啼三月半。
烟蘸柳条金线乱。
五陵原上有仙娥。
携歌扇。
香烂熳。
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
负妾一双偷泪眼。
泪珠若得似真珠。
拈不散。
知何限。
串向红丝应百万。
天仙子叵耐不知何处去。
正值花开谁是主。
满楼明月夜三更。
无人语。
泪如雨。
便是思君肠断处。
天仙子燕语莺啼惊觉梦。
羞见鸾台双舞凤。
天仙别后信难通。
无人共。
花满洞。
羞把同心千遍弄。
竹枝子高卷珠帘垂玉户。
公子王孙女。
颜容二八小娘。
满头珠翠影争光。
百步惟闻兰麝香。
口含红豆相思语。
几度遥相许。
修书传与萧娘。
倘若有意嫁潘郎。
休遣潘郎争断肠。
竹枝子罗幌尘生□□□。
笙篁无绪理。
恨小郎游荡经年。
不施红粉镜台前。
只是焚香祷祝天。
幈帏悄悄垂珠泪。
□□□□□。
点点滴滴成斑。
待伊来即共伊言。
须改往来段却颠。
洞仙歌悲雁随阳。
解引秋光。
寒蛩响夜夜堪伤。
泪珠串滴。
旋流枕上。
无计恨征人。
争向金风飘荡。
捣衣嘹亮懒寄回文先往。
战袍待稳。
絮重更熏香。
殷勤凭驿使追访。
愿四塞来朝明帝。
令戍客休施流浪。
洞仙歌华烛光辉。
深下幈帏。
恨征人久镇边夷。
酒醒后多风醋。
少年夫婿。
向绿窗下左偎右倚。
拟铺鸳被。
把人尤泥。
须索琵琶重理。
曲中弹到。
想夫怜处。
转相爱几多恩义。
却再叙衷鸳衾里。
愿长与今霄相似。
破阵子莲脸柳眉羞晕。
青丝罢拢云。
暖日和风花带媚。
画阁雕梁燕语新。
卷帘恨去人。
寂寞长垂珠泪。
焚香祷尽灵神。
应是潇湘红粉恋。
不念当初罗帐恩。
抛儿虚度春。
破阵子日暖风轻佳景。
流莺似问人。
正是越溪花捧艳。
独隔千山与万津。
单于迷虏尘。
梅雪落停愁地。
香檀枉注歌唇。
拦径萋萋芳草绿。
红脸可知珠泪频。
鱼笺岂易呈。
破阵子风送征轩迢递。
参差千里余。
目断妆楼相忆苦。
鱼雁山川鳞迹疏。
和愁封去书。
春色可堪孤枕。
心焦梦断更初。
早晚三边无事了。
香被重眠比目鱼。
双眉应自舒。
破阵子年少征夫军帖。
书名年复年。
为觅封侯酬壮志。
携剑弯弓沙碛边。
抛人如断弦。
迢递可知闺阁。
吞声忍泪孤眠。
春去春来庭树老。
早晚王师归却还。
免教心怨天。
浣溪纱丽质红颜越众希。
素胸莲脸柳眉低。
一笑千花羞不坼。
懒芳菲。
□□□□□□□。
□□□□□□□。
偏引五陵思恳切。
要君知。
浣溪纱髻绾湘云淡淡妆。
早春花向脸边芳。
玉腕慢从罗袖出。
捧杯觞。
纤手令行匀翠柳。
素咽歌发绕雕梁。
但是五陵争忍得。
不疏狂。
柳青娘青丝髻绾脸边芳。
淡红衫子掩酥胸。
出门斜拈同心弄。
意恛惶。
故使横波认玉郎。
叵耐不知何处去。
教人几度挂罗裳。
待得归来须共语。
情转伤。
断却妆楼伴小娘。
柳青娘碧罗冠子结初成。
肉红衫子石榴裙。
故着胭脂轻轻染。
淡施檀色注歌唇。
□□含情唤小莺。
只问玉郎何处去。
才言不觉到朱门。
扶入锦□□□□。
□殷勤。
因何辜负倚阑人。
倾杯乐忆昔笄年。
未省离合。
生长深闺院。
闲凭着绣床。
时拈金针。
拟貌舞凤飞鸾。
对妆台重整嬉恣面。
自身儿算料。
岂教人见。
又被良媒。
苦出言词相诱炫。
每道说水际鸳鸯。
惟指梁间双燕。
被父母将儿匹配。
便认多生宿姻眷。
一旦娉得狂夫。
攻书业抛妾求名宦。
纵然选得。
一时朝要。
荣华争稳便。
倾杯乐窈窕逶迤。
体貌超群。
倾国应难比。
浑身挂绮罗装束。
未省从天得至。
脸如花自然多娇媚。
翠柳画娥眉。
横波如同秋水。
裙上石榴。
血染罗衫子。
观艳质语软言轻。
玉钗坠素绾乌云髻。
年二八久锁香闺。
爱引猧儿鹦鹉戏。
十指如玉如葱。
凝酥体雪透罗裳里。
堪娉与公子王孙。
五陵年少风流婿。
内家娇丝碧罗冠。
搔头坠鬓。
宝妆玉凤金蝉。
轻轻敷粉。
深深长画眉绿。
雪散胸前。
嫩脸红唇。
眼如刀割。
口似朱丹。
浑身挂异种罗裳。
更薰龙脑香烟。
屐子齿高。
慵移步两足恐行难。
天然有□□灵性。
不娉凡间。
招事无不会。
解烹水银。
炼玉烧金。
别尽歌篇。
除非却应奉君王。
时人未可趋颜。
御制林钟商内家娇两眼如刀。
浑身似玉。
风流第一佳人。
及时衣着。
梳头京样。
素质艳丽青春。
善别宫商。
能丝调竹。
歌令尖新。
任从说洛浦阳台。
谩将比并无因。
半含娇态。
逶迤缓步出闺门。
搔头重慵憁不插。
□□□□。
只把同心。
千遍拈弄。
来往中庭。
应是降王母仙宫。
凡间略现容真。
(以上二词可能皆为杨太真事而作,并在杨为女道士后,册封为贵妃之前)拜新月荡子他州去。
已经新岁未还归。
堪恨情如水。
到处辄狂迷。
不思家国。
花下遥指祝神祗。
直至于今。
抛妾独守空闺。
上有穹苍在。
三光也合遥知。
倚幈帏坐。
泪流点滴。
金粟罗衣。
自嗟薄命。
缘业至于斯。
乞求待见面。
誓不辜伊。
拜新月国泰时清晏。
咸贺朝列多贤士。
播得群臣美。
卿敢同如鱼水。
况当秋景。
蓂叶初敷卉。
同登新楼上。
仰望蟾色光起。
回顾玉兔影媚。
明镜匣参差斜坠。
澄波美。
犹怯怕半钩衔饵。
万家向月下。
祝告深深跪。
愿皇寿千千。
岁登宝位。
抛球乐珠泪纷纷湿绮罗。
少年公子负恩多。
当初姊妹分明道。
莫把真心过与他。
子细思量着。
淡薄知闻解好么。
抛球乐宝髻钗横坠鬓斜。
殊容绝胜上阳家。
蛾眉不扫天生绿。
莲脸能匀似早霞。
无端略(一作“蓦”)入后园看。
羞杀庭中数树花。
鱼歌子睹颜多。
思梦误。
花枝一见恨无路。
声哽噎。
泪如雨。
见便不能移步。
五陵儿。
恋娇态女。
莫阻两情从过与。
畅平生。
两风醋。
若得丘山不负。
鱼歌子洞房深。
空悄悄。
虚把身心生寂寞。
待来时。
须祈祷。
休恋狂花年少。
淡匀妆。
周旋妙。
只为五陵正渺渺。
胸上雪。
从君咬。
恐犯千金买笑。
喜秋天潘郎妄语多。
夜夜道来过。
赚妾更深独弄琴。
弹尽相思破。
寂寂更深坐。
泪滴炉烟翠。
何处贪欢醉不归。
羞向鸳衾睡。
喜秋天芳林玉露摧。
花蕊金风触。
永夜严霜万草衰。
捣练千声促。
谁家台榭间。
嘹亮宫商足。
暮恨朝愁不忍闻。
早晚离尘俗。
敦煌曲子词(中):其它杂曲(194首) 虞美人东风吹绽海棠开。
香麝满楼台。
香和红艳一堆堆。
又被美人和枝折。
坠金钗。
金钗钗上缀芳菲。
海棠花一枝。
刚被蝴蝶绕人飞。
拂下深深红蕊落。
污奴衣。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
依依金缕黄。
盈盈江上女。
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
轻轻云粉妆。
菩萨蛮清明节近千山绿。
轻盈士女腰如束。
九陌花正芳,少年骑马郎。
罗衫香袖薄。
佯醉抛鞭落。
何用更回头。
谩添春夜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