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2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2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Bg
V地下 V地面
Bg
VR Vsc

ZnRT / p nRTsc / Psc

ZTp sc Tsc p
Z
273 t 293
psc p
注:在油藏开发过程中:T基本不变,P不断变化
273 t Z Z Bg ( 293 psc ) p C p
四、天然气的压缩系数
定义:在等温条件下,当压力变化1MPa时的天然气的体积 变化率。
③ 油藏温度 T↗,Bo↗ ④ 油藏压力 当P<Pb时, P↗, Bo↗ 当P>Pb时, P↗, Bo↘ 当P=Pb时,Bo= Bomax
体积系数与压力的关系
两相体积系数:
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在给定压力下地层油和其 释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两相体积)与它在地面脱气后的体 积(地面原油体积)之比。
因为:
密度:
g

m V
相对密度:
g

g 空气

Mg 28.97
二、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3. 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理想气体的假设条件: 1.气体分子无体积,是个质点; 2.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压缩 因子
天然气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多组分混合物,不 是理想气体
压缩因子: 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实际占有的 体积与在相同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②溶解气油比 Rs↗, μ o↘
μ o ~P、T 关系
③温度 T↗,μ o↘
④压力 当P<Pb时, P↗, μo ↘ 当P>Pb时, P↗,μo↗
世界某些油田原油物性参数
油田名称
大庆油田某层 华北油田某层 胜利油田某层 中原油田某层 罗马什金(俄)

原油高压物性实验方法

原油高压物性实验方法

原油高压物性(PVT)实验描述在不同压力下,油藏流体的相平衡状态会发生变化。

一个油田在开发早期,最好就抓紧取样,开展原油高压物性(PVT)实验,使样品能尽量接近原始油藏流体。

通过PVT实验,掌握油藏流体及其在不同压力下的体积特征,为我们对油田动态预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原油高压物性(PVT)实验有两类:
一类是等组分膨胀实验,它是把烃类流体样品在油藏温度及超过油藏原始压力下放入PVT容器中,在等温条件下逐步减少容器的压力,测量烃类体积在每个压力下的变化。

这项实验的目的在于确定:
(1)饱和压力(泡点压力,原油内的溶解气开始分离出去时的压力);
(2)高于饱和压力时在油藏温度条件下的单相流体的压缩系数;
(3)总烃类体积与压力的函数关系。

另一类是差异分离实验,它是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随着压力降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溶解气不断地被采出来,在油藏中气与液相也不断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这项实验的目的在于确定:
(1)溶解气与压力的函数关系;
(2)原油体积的收缩率与压力的关系;
(3)分离气体的组成、压缩系数和相对密度;
(4)剩余油的密度、黏度与压力的函数关系。

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现场测定应用技术

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现场测定应用技术




2I年O 01 2月
P T O E M I S R ME T ER LU T U N S N

方 法研 究 ・
油藏 流体 高压 物性 参 数现 场测 定 应 用技术
刘 树 巩 刘 海波 刘 海 涅 张 兴延 李 扬
( 中海 油 田服 务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油 田技 术 事业 部 河北 燕郊)
第 一作 者 简 介 : 树巩 ,9 3年生 , , 刘 16 男 高级 工 程 师 ,9 4年 毕业 于 大 庆 石油 学 院 石 油地 质 专 业 , 在 中海 油 田服务 股 份 有 限公 司油 田技术 事 业 部 , 18 现 从 事测 井 资 料解 释及 应 用 工作 。邮 编 :6 2 1 0 5 0
1 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现场测定设备
该 系统 由三套 主 要 设 备组 成 , 括 原 油 P T釜 、 包 V 自动气体 体积计量 计 、 毛细 管粘度计 。 高压
原油 P T釜 体分 为 上 下两 部分 , 釜体 积 为 10 V 上 0
em 。

程中独立 出来 , 建立 了油层 物 理 的学 科分 支 。我 国在
21 00年
第2卷 5
第 1 期
刘 树 巩 等 : 藏 流体 高 压 物性 参数 现场 测 定 应 用 技 术 油
2. 1 泡 点压 力 对 比 2.
原 油脱气等 实验 , 可获得气 油 比 、 点压力 、 泡 体积 系数 、
压缩 系数 、 胀系数 等 P T参数 。 膨 V 高压 毛细管粘度 计如 图 1 所示 , 工作原 理是基 于
MD 、 T 贝壳休斯 的 R I以及 中海 油 田服 务 股 份有 限公 C 司的 E C R T都可 以获取 P T样 品 。 V

油藏数值模拟实验报告

油藏数值模拟实验报告

油藏数值模拟实验报告目录1. 前言 (1)上机实践的目的及要求 (1)主要完成的实践内容 (2)2. 油藏特征分析 (2)储层物性特征 (2)流体物性特征 (2)储层岩石物性特征 (2)气藏数值模型建立 (2)模型网格的划分 (2)模型物性 (3)模型流体性质及相渗曲线 (3)XX气藏地质储量 (3)4. XX气藏方案优选 (3)开发方案的优选 (3)采速与稳产时间的关系 (4)5. 结论认识 (4)结论 (4)对本实践课程的建议 (4)1. 前言上机实践的目的及要求1. 掌握油藏数值模拟的上机操作流程;2. 掌握ECLIPSE软件的数据录入、编辑和修改方法;3. 掌握ECLIPSE软件结果输出及三维可视化方法;4. 掌握机理模型研究方案设计的思路及方法主要完成的实践内容1. 油藏数值模拟数值整理;2. 依据现有数据,应用块中心网络系统建立一个三维油藏数值模拟模型;3. 预测单口气藏天然能量开发的最终采收率(20年)(不考虑水体能量);4. 预测多口气井采收率(20年);5. 预测不同稳产年限下,气井的合理产量(稳产5年);6. 水平井开发和直井开发效果对比;2. 油藏特征分析储层物性特征表2-1 储层物性特征流体物性特征气藏数值模型建立模型网格的划分模型流体性质及相渗曲线XX气藏地质储量4. XX气藏方案优选开发方案的优选水平井方案水平井方案采速与稳产时间的关系采油速度越快,稳产时间越短。

采油速度越慢,稳产时间越长。

由此可见采油速度与稳产时间成反比。

5. 结论认识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eclipse软件的基本操作,并且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均质油藏的模型,并且成功计算了产量。

这个实验然我们获益匪浅。

对本实践课程的建议建议增加实验课的课时,其余的方面都很好。

老师讲的不错,需要学习的内容都学会了。

第3章 油藏流体高压物性的计算汇总

第3章 油藏流体高压物性的计算汇总

yCO2、yH2S —气体混合物中CO2 和 H2S 的摩尔分数
2.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理想气体的假设条件: 1.气体分子无体积,是个质点; 2.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3.气体分子间是弹性碰撞;
天然气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多组分混合物,不是理想气体.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Tr
T Tc
对比压力
Pr
p pc
对比密度
r
0.27 Pr ZTr
(2) Cranmer方法
Z
1
0.3151
1.0467 Tr
0.5783 Tr3
r
0.5353
0.6123 Tr
r2
0.6815
r2
Tr3
3 、天然气粘度
1965 年 , Lee 等 使 用 大 量 的资料对他们最初提出的天 然气粘度计算公式进行了验 证和修改,得出如下公式:
g2 Tcr 175 .59 307 .97
g g1 g2
(3)当天然气 CO2 和 H 2S 含量较高时,需要对临界特性进行校正
e 120
yCO2 yH2S
0.9
yCO2 yH2S
1.6
15
y0.5 CO2
y0.5 H2S
Tc*r Tcr e
pc*r pcr Tcr e Tcr yH2S 1 yH2S e
4 、原油粘度
影响因素分析:
①组成 轻烃组分所占比例↗, μo ↘
②溶解气油比
Rs ↗, μo ↘
③温度
T↗,μo↘
④压力
当P<Pb时, P↗, μo ↘ 当P>Pb时, P↗, μo↗ 当P=Pb时,μo= μomin

海上油田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现场测定系统研究与应用

海上油田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现场测定系统研究与应用
组 成如 图 1 示 。 所
度 计
阀 门
油藏流体 高压 物性参 数 的有效性 和准确性 对 于油藏
勘探 的前 期指导 和油 藏开发 期 间的调整等 都有着 重
要 的影 响 。
目前 相 对 成 熟 的油 藏 流 体 高 压 物 性 测 试 设 备 占
用空 间都 比较大 , 就使 得 海 上油 田油 藏流 体 高压 这 物性参 数 的测 定 工作 基 本都 是 在 陆地 实 验 室完 成 。 然而, 由于海上 条件 特殊 , 在陆地 实验室 分析海上 油 田地层 流体高压 物 性参 数 存 在 以下 几 方 面 的不 足 :
1 1 气 体 体 积 计 量 计 .
气 体 体 积 计 量 计 用 于测 定 原 油脱 气 过 程 中脱 出
气 体 的 体 积 , 最 大 容 积 为 5 L 测 量 时 通 过 电 动 其 。 马 达 拉 动 釜 体 内活 塞 上 下 移 动 , 而 精 确 控 制 釜 体 从 内气 体 的 体 积 或 压 力 , 录 原 油 脱 气 过 程 中脱 出气 记
刘 树 巩 刘 海 波 刘 海 涅 李 扬 张 兴 延
( 中海 油 田服 务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摘 要
设 计 了海 上 油 田 油 藏 流 体 高压 物 性 参 数 现 场 测 定 系统 , 对 系统 测 量 准 确 度 进 行 了检 验 。 并
在 保 证 测 量 精 度 满 足 油 藏 工程 需 要 的 前 提 下 , 系 统 减 小 了设 备 占 用 空 间 , 短 了测 量 时 间 , 该 缩 降低
① 如果分 析 认 为 采 集 的 P VT 样 品 不 合 格 , 经 失 已

去重新 采集样 品的时机 ; ②在样 品 的运输过程 中, 由

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实验报告

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2.11.26 成绩:班级:石工10-15班 学号: 10131504 姓名: 于秀玲 教师: 张俨彬 同组者: 秘荣冉 张振涛 宋文辉地层油高压物性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地层油高压物性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掌握地层油的饱和压力、单次脱气的测定方法;3.掌握地层油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密度等参数的确定方法;4.掌握落球法测量地层油粘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1.绘制地层油的体积随压力的关系,在泡点压力前后,曲线的斜率不同,拐点对应的应力即为泡点压力。

2.使PVT 筒内的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保持压力不变将PVT 筒内一定量的地层油放入分离瓶中,记录放出油的地下体积,记录分离瓶中分出的油、气的体积,便可计算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等数据。

3.在地层条件下,钢球在光滑的盛有地层油的标准管中自由下落,通过记录钢球的下落时间,由下式计算原油的粘度:t k )(21ρρμ-=其中 μ- 原油动力粘度,mPa ·s; t- 钢球下落时间,s ;ρ1、ρ2- 钢球和原油的密度,g/cm 3;k- 粘度计常数,与标准管的倾角、钢球的尺寸及密度有关。

三、实验流程图一 高压物性试验装置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泡点压力测定⑴粗测泡点压力从地层压力起以恒定的速度退泵,压力以恒定速度降低,当压力下降到速度减慢或不下降甚至回升时,停止退泵。

稳定后的压力即为粗测的泡点压力。

⑵细测泡点压力A.升压至地层压力,让析出的气体完全溶解到油中。

从地层压力开始降压,每降低一定压力(如2.0MPa)记录压力稳定后的泵体积读数。

B.当压力降至泡点压力以下时,油气混合物体积每次增大一定值(如5cm3),记录稳定后的压力(泡点压力前后至少安排四个测点)。

2.一次脱气⑴将PVT筒中的地层原油加压至地层压力,搅拌原油样品使温度、压力均衡,记录泵的读数;⑵取一个干燥洁净的分离瓶称重,将量气瓶充满饱和盐水;⑶将分离瓶安装在橡皮塞上,慢慢打开放油阀门,保持地层压力不变排出一定体积的地层油,当量气瓶液面下降200ml左右时,关闭放油阀门,停止排油。

高压物性取样要求、分析方法及应用讲义

高压物性取样要求、分析方法及应用讲义
凝析气井的调整采用逐级降产法,以便排除井筒和近井 带中无代表性的烃类气体。调整过程中每次降产约一半,并 使气井生产到气油比稳定(波动小于5%)。调整过程中气油 比一般随产量变化而降低,当气油比不再随产量变化而下降 时,气井调整完毕。
和一般油井的调整不同,不能认为产量控制越小越 好。取样时应保持足够高的产量,以防发生间歇生产和 井筒中的凝析物沉降。
地层温度高于临界温度的油气藏属 于气藏,否则属于油藏。
1 油气藏流体的类型
压力
油藏
5
4
气藏
3
2
Pm C
B
Tm
A
温度
油气藏流体的典型相图
1
1:干气 2:湿气 3:凝析气 4:挥发油 5:黑油
C:临界点 AC:露点线 BC:泡点线 Tm:临界凝析温度 Pm:临界凝析压力
1 油气藏流体的类型
地层温度高于临界凝析温度的气藏为干气藏 或湿气藏。干气的分离器条件位于气相区。湿气 的分离器条件位于相包络线以内的两相区,分离 器内会形成一些凝析液。
地层温度介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 的气藏为凝析气藏。在衰竭式开采过程中,当地 层压力降到露点压力以下时会在地层中反凝析出 液体,采出井流物的气油比增加。地层中形成的 这部分凝析液流动性差,难以开采。
1 油气藏流体的类型
挥发性油藏的地层温度略低于流体的 临界温度,因此又称为近临界油藏。由于 在临界点附近,等液量线相当密集,地层 压力略低于泡点压力时就会有大量油挥发, 收缩性很大。其典型的分离器条件位于低 等液量线上。
2 油气藏流体取样及样品检查
2.3 取样方式的选择
取样方式 取样及样品检查
2.3 取样方式的选择
对于一般未饱和黑油油藏、稠油油藏和挥发性油藏,如果能 调整到井底压力高于预计的原始饱和压力,采取井下取样方式。 对于饱和油藏,井底流动压力肯定低于饱和压力,无法直接在井 下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这时可在井下取得已脱气的样品,或者 在地面分离器中取得油、气样品,按饱和压力对样品进行配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2.11.26 成绩:
班级:石工10-15班 学号: 10131504 姓名: 于秀玲 教师: 张俨彬 同组者: 秘荣冉 张振涛 宋文辉
地层油高压物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地层油高压物性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地层油的饱和压力、单次脱气的测定方法;
3.掌握地层油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密度等参数的确定方法;
4.掌握落球法测量地层油粘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绘制地层油的体积随压力的关系,在泡点压力前后,曲线的斜率不同,拐
点对应的应力即为泡点压力。

2.使PVT 筒内的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保持压力不变将PVT 筒内一定量的地层油放入分离瓶中,记录放出油的地下体积,记录分离瓶中分出的油、气的体积,便可计算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等数据。

3.在地层条件下,钢球在光滑的盛有地层油的标准管中自由下落,通过记录钢球的下落时间,由下式计算原油的粘度:
t k )(21ρρμ-=
其中 μ- 原油动力粘度,mPa ·s; t- 钢球下落时间,s ;
ρ1、ρ2- 钢球和原油的密度,g/cm 3;
k- 粘度计常数,与标准管的倾角、钢球的尺寸及密度有关。

三、实验流程
图一 高压物性试验装置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
1.泡点压力测定
⑴粗测泡点压力
从地层压力起以恒定的速度退泵,压力以恒定速度降低,当压力下降到速度减慢或不下降甚至回升时,停止退泵。

稳定后的压力即为粗测的泡点压力。

⑵细测泡点压力
A.升压至地层压力,让析出的气体完全溶解到油中。

从地层压力开始降压,每降低一定压力(如2.0MPa)记录压力稳定后的泵体积读数。

B.当压力降至泡点压力以下时,油气混合物体积每次增大一定值(如5cm3),记录稳定后的压力(泡点压力前后至少安排四个测点)。

2.一次脱气
⑴将PVT筒中的地层原油加压至地层压力,搅拌原油样品使温度、压力均衡,记录泵的读数;
⑵取一个干燥洁净的分离瓶称重,将量气瓶充满饱和盐水;
⑶将分离瓶安装在橡皮塞上,慢慢打开放油阀门,保持地层压力不变排出一定体积的地层油,当量气瓶液面下降200ml左右时,关闭放油阀门,停止排油。

记录计量泵的读数;
⑷提升盐水瓶,使盐水瓶液面与量气瓶液面平齐,读取分离出的气体体积,同时记录室温、大气压;
⑸取下分离瓶,称重并记录。

3.地层油粘度测量
⑴将地层油样转到落球粘度计的标准管中,加热至地层温度;
⑵转动落球粘度计使带有阀门的一端(上部)朝下,按下“吸球”开关,使钢球吸到上部的磁铁上;
⑶转动落球粘度计使其上部朝上,固定在某一角度。

按下“落球”开关,钢球开始下落,同时计时开始。

当钢球落到底部时自动停止计时,记录钢球下落时间。

重复3次以上,直到测得的时间基本相同。

五、数据处理与计算
1.泡点压力的确定:
根据测定的一系列压力P和相应的累积体积差ΔV,绘制P-ΔV关系图,由曲线拐点求出泡点压力值。

表一压力与体积关系测定原始记录
地层温度:40.0℃地层压力:12MPa 粗测泡点压力P b=2.6 MPa
由P和ΔV的数据得出P-ΔV关系图,如图2所示:
经曲线拟合,由上图拟合出两条直线的方程:
① y=-1.5698x+12.082 ② y=-0.0065x+2.6381
联立两个方程得出泡点压力:P b =2.5988MPa
2.地层油物性参数计算:
地层油物性参数计算原始数据如表二:
表二 地层油单次脱气实验原始记录
室温:17.5℃ 大气压力:760mmHg
3
3
o o os 3182.4884
.0697
.3cm G V os
o
o ==
=
ρ
⑵计算标准状况下分离出气体的体积gsc V , 室内条件下分出气体的体积:
3818.193182.4198cm V V V o g gl =-=-= 将gl V 转换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L
gL L gsc sc t V P V P +=
273293
式中 t L - 室温,℃;P sc 、P L - 标准状况及室温对应的大气压力,MPa 。

则 3486.195101
.0)5.17273(818
.193101.0293)273(293cm P t V P V sc
L gL L gsc =⨯+⨯⨯=
⨯+⨯⨯=
⑶计算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R s :
745.46182
.4486
.195==
=
o
gsc S V V R (cm 3/cm 3)
⑷计算地层原油体积系数B O : 387.1182
.48
.5==∆=
o o V N B ⑸计算原油的收缩率E 0: %901.27%100387
.11
387.1%10010=⨯-=⨯-=
o o B B E ⑹计算地层原油的密度ρof : 3/698.08
.50018
.0486.195697.3cm g N
V G gsc
gsc o of =⨯+=
∆+=
ρρ
3.地层油粘度计算:
表三 地层油粘度实验原始记录 1323
s t 563.83
43
.868.858.8=++=
原油动力粘度 s mPa t k .778.2563.8)698.0563.8(0453.0)(21=⨯-⨯=-=ρρμ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内容较多,我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合作,顺利完成了测定地层
泡点压力、一次脱气以及测量地层油粘度等实验内容。

学习了PVT 测试,落球法测量粘度等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

并通过实验巩固了闪蒸脱气和一次脱气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理解了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等概念。

我深切的体会到一些实验操作会对实验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意义,严谨认真的去完成实验。

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测量泡点压力时,粗测泡点压力很重要,它会影响到实验点的选取。

(2)在PVT 测试时,每次进泵或退泵后,必须反复摇动PVT 筒使其达到平衡状态,再读取相应的稳定数据,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3)在测量原油脱气体积时,应当装紧锥形瓶并缓慢打开放油阀,防止锥形瓶脱落。

(4)在收集脱气原油的过程中,由于气管堵塞容易导致锥形瓶憋起压力,因此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整条气管的顺畅。

(5)测量时应注意先读出脱出气体的体积后才能拔出锥形瓶。

在读取脱气体积时,应当保证盐水瓶液
面与量气瓶液面平齐,防止出现错误。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我收获很多,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严谨的思维。

在此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