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1)

合集下载

电压反馈放大器与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区别

电压反馈放大器与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区别

电压反馈放大器与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区别1.电压反馈放大器与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区别:1.带宽VS增益电压反馈型放大器的-3DB带宽由R1、Rf和跨导gm共同决定,这就是所谓的增益帯宽积的概念,增益增大,带宽成比例下降。

同时运放的稳定性有输入阻抗R1和反馈阻抗Rf共同决定。

而对于电流反馈型运放,它的增益和带宽是相互独立的,其-3DB带宽仅由Rf决定,可以通过设定Rf得到不同的带宽。

再设定R1得到不同的增益。

同时,其稳定性也仅受Rf影响。

2.反馈电阻的取值电流型运放的反馈电阻应根据数据手册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选取,而电压反馈型的反馈电阻的选取就相对而言宽松许多。

需要注意的是电容的阻抗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因而在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应谨慎使用纯电容性回路,一些在电压反馈型放大器中应用广泛的电路在电流反馈型放大器中可能导致振荡。

比如在电压反馈型放大器我们常会在反馈电阻Rf上并联一个电容Cf来限制运放的带宽从而减少运放的带宽噪声(Cf也常常可以帮助电压反馈型放大器稳定),这些如果运用到电流反馈放大器上,则十有八九会使你的电路振荡。

3.压摆率当信号较大时,压摆率常常比带宽更占据主导地位,比如同样用单位增益为280MHZ的放大器来缓冲10MHZ,5V的信号,电流反馈放大器能轻松完成,而电压反馈放大器的输出将呈现三角波,这是压摆率不足的典型表现。

通常来说,电压反馈放大器的压摆率在500V每us,而电流反馈放大器拥有数千V每us.4.如何选择两类芯片a,在低速精密信号处理中,基本看不到电流反馈放大器的身影,因为其直流精度远不如精密电压反馈放大器。

b.在高速信号处理中,应考虑设计中所需要的压摆率和增益帯宽积;一般而言,电压反馈放大器在10MHZ以下,低增益和小信号条件下会拥有更好的直流精度和失真性能;而电流反馈放大器在10MHZ以上,高增益和大信号调理中表现出更好的带宽和失真度。

当下面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时,你就需要考虑一下选择电流反馈放大器:1,噪声增益大于4;2,信号频率大于10MHZ。

如何判断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如何判断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如何判断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则为电流反馈。

通常可以采用负载短路法来判断。

从概念上说,若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有时不一定是输出电压,而是取样处的电压)成正比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有时不一定是输出电流,而是取样处的电流)成正比则为电流反馈。

在判断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时,除了上述方法外,也可以采用负载短路法。

负载短路法实际上是一种反向推理法,假设将放大电路的负载电阻RL短路(此时,),若输入回路中仍然存在反馈量,即,则为电流反馈;若输入回路中已不存在反馈,即则为电压反馈。

判断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更直观的方法是根据负载电阻与反馈网络的连接方式来区分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将负载电阻与反馈网络看作双端网络(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其中一端通常为公共接地端),若负载电阻与反馈网络并联,则反馈量对输出电压采样,为电压反馈。

否则,反馈量无法直接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则只能对输出电流进行采样,即为电流反馈。

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而电流负反馈则可以稳定输出电流。

区分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只有在负载电阻RL变动时才有意义。

如果RL固定不变,因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所以,在稳定输出电压的同时也必然稳定输出电流,反之亦然,二者效果相同。

但是当负载电阻RL改变时,二者的效果则完全不同,电压负反馈在稳定输出电压时,输出电流将更不稳定;而电流负反馈在稳定输出电流时,输出电压将更不稳定。

图6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断如图5(a),反馈电压,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正比,故为电压反馈。

图6(a),反馈电压,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故为电流反馈。

图6 (b),反馈电流,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故为电流反馈。

也可用负载短路法来判断,如图5(a)中,将RL 短路时(此时,),如图7(a)所示。

由于输入回路中不存在反馈(),所以图5(a)电路为电压反馈。

将图6(a) 中RL短路时(此时,,如图7(b)所示,输入回路中仍然存在反馈量(),说明反馈对输出电流取样,所以图6(a)电路应为电流反馈。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一.电压串联负反馈:图Z0303(a)为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方框图。

1.反馈类型的判断(1)找出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反馈元件。

图Z0303(a)中Rf、Cf、Re1是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元件,故Rf、Cf、Re1是反馈元件,它们组成反馈网络,引入级间反馈。

(2)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可用两种方法来判别,一是反馈网络直接接在放大电路电压输出端,故为电压反馈;二是令Uo = 0,因Uf由Rf、Re1 对Uo分压而得,故Uf= 0反馈消失,所以为电压反馈;(3)判别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由图Z0303(a)可以看出:Ube = Ui - Uf 即输入端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式相迭加,故为串联反馈,也可令Ui=0,此时Uf仍能作用到放大电路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还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引至共射电路发射极则为串联反馈。

(4)判别反馈极性。

假定Ui为+,则经两级共射电路放大后,Uo为+,经Rf与Re1 分压得到的Uf也为+,结果使得放大电路有效输入信号减弱,故为负反馈。

综上判断结果、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反馈对输出电量的稳定作用放大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

任何外界因素引起输出电压不稳时,输出电压的变化将通过反馈网络立即回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原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得出与前一变化相反的有效输人信号,从而使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得到削弱,输出电压便趋于稳定。

可见,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具有了自动调节能力。

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

3、信号源内阻对串联反馈效果的影响由上面的讨论可见,对串联反馈Ube = Ui - Uf ,显然,UI越稳定,Uf 对Ube 的影响就越强,控制作用就越灵敏。

当信号源内阻Rs = 0时,信号源为恒压源,Us就为恒定值,则Uf的增加量就全部转化为Ube 的减小量,此时,反馈效果最强。

因此,串联反馈时,Rs 越小越好,或者说串联反馈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 小的场合。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的比较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的比较

阻 R 2 和内部电路 C P 决定, 而与增益设置电阻 R 1 无 体管匹配, 将不会产生失调电压。
关。 因此, CFB 放大器适用于带宽可编程放大器。
两个输入端是两个晶体管的基极。 虽然基极电
由(10) 式还可以看出, 对于 CFB 放大器, 如果 流 (偏置电流) 的绝对大小会随工艺及温度的变化而
(S ichuan Institu te of S olid 2S ta te C ircu its, C h ina E lectron ics T echnology G roup C orp ora tion, C hong qing 400060, P 1 R 1 C h ina)
Abstract: D ifferences betw een cu rren t feedback (CFB ) and vo ltage feedback (V FB ) op erational am p lifiers are
V o l133, № 2 A p r12003
文章编号: 100423365 (2003) 0220132204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的比较
庞佑兵, 梁 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二十四研究所, 重庆 400060)
摘 要: 从闭环特性、开环特性、输入级、噪声等几个方面, 对电流反馈 (CFB ) 放大器和电压反馈 (V FB ) 放大器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得出了 CFB 放大器和 V FB 放大器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应用场合。 通过对这两种电路的比较, 有助于电路设计师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最适合自己要求的运算放大 器。
CFB 放大器的开环跨导增益 Z (s) 均为无穷大。 因 此, 对于同相放大器, 其电路的理想传输特性推导如 下:

浅议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判别方法

浅议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判别方法

浅议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判别方法摘要:负反馈放大电路,是放大电路中的一种很重要的电路。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反馈类型的判别,更感到无从下手。

若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即用归纳总结的分析方法进行讲授,更易于理解掌握,且不需画微变等效电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电路负反馈作用判别1 反馈的类型反馈在电子电路中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应用放大电路都带反馈电路。

所谓反馈,就是在电子系统中把输出回路的输出量(电流、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按一定的方式送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输入量的一种连接方式。

下面就反馈的分类、组态的判断以及各种组态中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变化等进行归类探讨。

2 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判定反馈的分类见图1。

电路中的反馈,是把电路中输出量(电流或电压)的一部份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引入到输入回路,使其对输入量产生影响有无反馈的判定依据,最实用的共射极晶体管放大电路基本单元为,无信号反馈作用的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其电路构成与其简化微变等效电路,无信号反馈的晶体管电子放大单元电路,在不考虑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参数影响时,其简化微变等效电路的特点是:输入输出回路间,除晶体管的控制作用外,再无任何联系。

无反馈电路这一突出特点,将是我们判断晶体管放大器有无反馈的依据。

因此判断有无反馈的方法是:依据电路,画出简化微变等效电路,视其输入输出回路间是否存在晶体管控制作用以外的联系,有则存在反馈,无则不存在反馈。

3 分立元件反馈电路判断方法3.1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是正反馈或负反馈首先找反馈支路连接输出、输入那部分电路,然后设输入基极的瞬时极性为+或一,依次判断各三极管管脚的瞬时极性。

注意同一支三极管发射极的瞬时极性与基极的瞬时极性相同,集电极的瞬时极性与基极的瞬时性相反信号传输过程中经电容、电阻后瞬时极性不改变。

反馈信号送回输入端,若送回基极与原极性相同时为正反馈,相反则为负反馈若送回发射与原极性相同时为负反馈,相反时则为正反馈。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断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断

判断方法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可以通过观察反馈信号是直流量还是交流量来判断,也可以 通过画出反馈电路的直流通道和交流通道来判断。一般反馈网络中含有电容,则 为交流反馈,含有电感则为直流反馈,否则交直流反馈。
本概念
• 什么是反馈 • 正反馈与负反馈 •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 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放大电路中,既含有直流分量又含有交流分量,必然有直流反 馈与交流反馈之称。 直流反馈:信号中只含有直流成分,或者说存在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中的反馈网 络引入直流反馈;直流反馈影响电路的直流性能,如静态工作点; 交流反馈:信号中只含有交流成分,或者说存在于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中的反馈网 络引入交流反馈;交流反馈影响电路的交流性能,如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 交直流反馈:交流通路和直流通路均存在的反馈。
判断方法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可以根据反馈取样的对象来判断,假设输出端的负载短路, 这时如果反馈量依然存在(不为0),则是电流反馈;如果反馈量消失(为0),则 是电压反馈。
U c e
反馈电压不为0,电 流反馈
依然存在,电流反馈
主讲:潘益玲
反馈的基本概念
• 什么是反馈 • 正反馈与负反馈 •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 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根据反馈信号Xf和Xi在放大电路输入端的求和方式来分。 串联反馈:以电压方式求和; 并联反馈:以电流方式求和;
判断方法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根据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引入的节点不同来判断。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Xf与输入信号Xi是在输入端同一个节点引入;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Xf与输入信号Xi是在输入端不同节点引入;
Xi

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

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
方法:
串联反馈: 路 输入端开路(ii 0), X f 0, 把反馈支路接入输出回 并联反馈: 输入端短路(u 0), X 0, 把反馈支路接入输出回 路 i f
X d ( s)
Xi ( s ) Σ
基本放大器 A( s)
X o ( s)
·
-X f(s)
反馈网络 B( s)
6.1.5 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
休息1 休息2
1. 判断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如果输出端短路(RL=0),反馈信号Xf=0,则判断为电压反馈, 否则为电流反馈. 2 . 判断并联反馈还是串联反馈. 如果输入端短路(Rs=0),反馈信号Xf 加不到基本放大器输入端, 则判断为并联反馈。否则为串联反馈。
例3 1 2
E ECC
io
is usus
+
io
if uf uf


+
返回
§6.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2.1 闭环增益的定义
6.2.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入阻抗的影响
6.2.3 负反馈时放大器输出阻抗的影响 6.2.4 负反馈对放大器中非线性失真的补偿
返回
ui L r uo 倍,但注意对不同的反馈形式,B、A的定义不同 . 对于不同形式的负反馈,开环增益和闭环增益有不同的含义, 同理可以推出对电流放大倍数 Ai f -有类似的结论。 ~
— ·
并联 uso Aro vd Arso ( i f )
其中: A uo: RL=∞时 基本放大器的开环电压增益 Aro: RL=∞时 基本放大器的开环互阻增益 Auso:R L=∞时 基本放大器的开环源电压增益 A rso: RL=∞时 基本放大器的开环源互阻增益. (源转移阻抗)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实际上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遇到过反馈。

例如,在三极管H 参数小信号模型的输入回路中,电压h re v ce 就反映了三极管输出电压v ce 对输入电压v be 的反作用,这就是一种反馈(此反馈作用很小,可以忽略)。

由于这种反馈产生在器件(三极管)内部,故称为内部反馈。

又如,在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中,实质上就是通过外接发射极电阻R e 引入的反馈来稳定集电极静态电流I C 的。

这种通过外接电路元件人为引入的反馈称为外部反馈。

本章所讨论的反馈都指这种外部反馈。

所以,更具体地说,在电子电路中,所谓反馈,是指将电路输出电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用一定的方式送回到输入回路,以影响输入电量(电压或电流)的过程。

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它由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网络、输出取样、输入求和四部分组成一个闭合环路,称为反馈环路。

只有一个反馈环路组成的放大电路,称为单环反馈放大电路,如图XX_01所示。

其中,x I 是输入信号;x O 是输出信号;x F 是反馈信号;x ID 是净输入信号。

这些电量可以是电压,也可以是电流。

从工程观点出发,在分析反馈放大电路时,均可设反馈环路中信号是单向传输的,如图中箭头所示。

即认为信号从输入到输出的正向传输(即放大)只经过基本放大电路,而不通过反馈网络。

这是因为反馈网络一般由无源元件组成,没有放大作用,故其正向传输作用可以忽略。

正向传输的增益为。

而信号从输出到输入的反向传输只通过反馈网络,而不通过基本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内部反馈作用很小,可以忽略)。

反向传输系数为①,称为反馈系数。

图XX_01由图XX_01可以得知,判断一个放大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只要看该电路的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是否存在反馈网络(或反馈通路)。

若没有反馈网络,则不能形成反馈,这种情况称为开环。

若有反馈网络存在,则能形成反馈,称这种状态为闭环。

表示,即, 。

在放大电路中艰苦含有直流分量,也含有交流分量,因而,必然有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之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断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若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则为电流反馈。

通常可以采用负载短路法来判断。

从概念上说,若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有时不一定是输出电压,而是取样处的电压)成正比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有时不一定是输出电流,而是取样处的电流)成正比则为电流反馈。

在判断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时,除了上述方法外,也可以采用负载短路法。

负载短路法实际上是一种反向推理法,假设将放大电路的负载电阻RL短路(此时,),若输入回路中仍然
存在反馈量,即,则为电流反馈;若输入回路中已不存在反馈,即则为电压反馈。

判断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更直观的方法是根据负载电阻与反馈网络的连接方式来区分电
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将负载电阻与反馈网络看作双端网络(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其中一端通常为公共接地端),若负载电阻与反馈网络并联,则反馈量对输出电压采样,为电压反馈。

否则,反馈量无法直接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则只能对输出电流进行采样,即为电流反馈。

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而电流负反馈则可以稳定输出电流。

区分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只有在负载电阻RL变动时才有意义。

如果RL固定不变,因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所以,在稳定输出电压的同时也必然稳定输出电流,反之亦然,二者效果相同。

但是当负载电阻
RL改变时,二者的效果则完全不同,电压负反馈在稳定输出电压时,输出电流将更不稳定;
而电流负反馈在稳定输出电流时,输出电压将更不稳定。

图6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断
如图5(a),反馈电压,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正比,故为电压反馈。

图6(a),反馈电压,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故为电流反馈。

图6 (b),反馈电流,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故为电流反馈。

也可用负载短路法来判断,如图5(a)中,将RL短路时(此时,),如图7(a)所示。

由于输
入回路中不存在反馈(),所以图5(a)电路为电压反馈。

将图6(a) 中RL短路时(此
时,,如图7(b)所示,输入回路中仍然存在反馈量(),说明反馈对输出电流取样,所以图6(a)电路应为电流反馈。

图7 负载短路法判断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