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景区可持续发展经营管理案例

合集下载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案例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案例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案例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了旅游业的热门话题。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还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传承。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案例为例,详细介绍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

二、案例背景该案例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是一个名为“喜洲生态村”的旅游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达到1000亩。

该项目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为主要目标,采用多种方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保护1. 景观保护喜洲生态村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著名景区洱海之畔,周边有许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因此,在规划建设时,喜洲生态村注重保护周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传统白族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同时,喜洲生态村还引入了现代化的环保技术,如太阳能、水循环利用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生态农业喜洲生态村采用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

在村内设立了果树、蔬菜、茶叶等种植基地,并且实行旅游与农业相结合的模式,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

这不仅提高了游客对于自然生态的认识和体验,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 生态保护区为了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喜洲生态村设立了专门的生态保护区。

在该区域内禁止砍伐树木、捕捉野生动物等行为,并且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控和管理。

四、文化传承1. 白族文化作为一个白族聚居区,喜洲生态村注重传承白族文化。

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传统白族建筑风格,同时还设立了白族文化展览馆和白族民俗博物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白族文化。

2. 传统手工艺喜洲生态村还推广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如白族刺绣、木雕等。

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手工艺,喜洲生态村成立了专门的手工艺品制作中心,并且邀请当地老师傅来教授这些技能。

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制作过程,并购买到真正的手工艺品。

五、旅游体验1. 自然体验喜洲生态村位于大理洱海畔,周边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案例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案例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案例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了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既要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要保护自然环境。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案例。

1.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之一,也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为了保护这个宝贵的自然资源,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禁止捕捞、建立保护区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参加生态旅游项目,如潜水、浮潜、观鲸等,以更好地了解大堡礁的生态环境。

2. 加拿大的洛矶山脉洛矶山脉是加拿大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也是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为了保护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加拿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禁止砍伐、建立保护区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参加生态旅游项目,如徒步、骑马、野生动物观察等,以更好地了解洛矶山脉的自然风光。

3. 瑞士的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的山脉之一,也是瑞士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为了保护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瑞士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禁止砍伐、建立保护区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参加生态旅游项目,如滑雪、徒步、观鸟等,以更好地了解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光。

4. 印度的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也是印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为了保护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禁止砍伐、建立保护区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参加生态旅游项目,如徒步、观鸟、观星等,以更好地了解喜马拉雅山的自然风光。

5. 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著名的国家公园之一,也是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为了保护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禁止砍伐、建立保护区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参加生态旅游项目,如徒步、野生动物观察、温泉浴等,以更好地了解黄石国家公园的自然风光。

6. 新西兰的弗朗茨·约瑟夫冰川弗朗茨·约瑟夫冰川是新西兰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谈谈你周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事例。

谈谈你周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事例。

谈谈你周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事例。

1.通过对景区的日人均接待游客人数进行限制使景区得到优化的例子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生态对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从2000年7月1日起,九寨沟将实行游客限量入景区制。

如果你是当日排名在1.2万名之外的游客,将被拒绝进入景区。

由此,九寨沟成为全国第一个对游客实行限量入内的景区。

九寨沟做出这一限客决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九寨沟这个不可再生的世界自然遗产,避免因游客过多而对景物产生破坏。

特别是每年的“五一”、“十一”两个旅游黄金周,游客量猛增,最多时游客竟然达到了3万多人。

为避免游客超量,九寨沟管理局目前正在制订预售门票方案,与各旅行社实行联动。

另外,一旦游客超量,九寨沟管理局将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介及时向社会公布。

也许有一天,游客要想去九寨沟需要提前三个月预订门票,不知是不是会开始习惯?3.除了景区采取限制人数以外,部分旅行社也纷纷设计出生态旅游线路。

如北京的一家名为“绿色地带生态旅游咨询”公司煞费苦心地设计出几条生态旅游路线,并严格采用国外的生态旅游办法规章,例如限制人数、讲解生态知识、旅游途中的允许操作行为、特殊路线安排等。

4..原来因为旅游项目单一,依赖性过强,既而通过多方位的挖掘做到多角度的发展5.世界上有些事物是独一无二的,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这就是特色。

6.由于人类求新求异的心理,单一的观光功能景区和游线难以吸引游客回头,即使是一些著名景区和游线,游客通常观点也是“不可不来,不可再来”。

因此,在产品设计上应尽量突出自己的特色,唯此才能具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

7.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而民俗旅游正是一项颇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它以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具有深入肺腑,震撼心灵的力量。

如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线路:8.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旅游线路展现了我国26个少数民族绚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文化和宗教特色。

旅游景区经营案例

旅游景区经营案例

旅游景区经营案例
案例一:丽江古城经营案例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城内有传统的纳西族建筑风格,保留着古老的街道、宅院和水系。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旅游景区经营案例:
1. 丽江古城景区规划与管理:
- 制定并执行景区规划,保护和修复古城内的传统建筑,提
升游客体验。

- 管理者可以与当地居民合作,通过政府引导,确保古城的
保护和管理。

- 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避免拥挤和过度开发,保持古城的
文化氛围。

2. 改善游客体验:
- 提供导游服务,为游客讲解古城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 建立游客中心,提供咨询、导览图和门票等服务,方便游
客了解和规划行程。

- 开设文化工作坊,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活动,如制作纳西族传统手工艺品。

3. 推广丽江古城:
-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书籍、地图和旅游手册,向世界各地
的旅行社和旅游媒体推广古城。

- 参加旅游展览和活动,展示丽江古城的特色和魅力,吸引
更多游客的关注。

-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推广活动,增加古
城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4. 开展旅游产品和服务:
- 开设餐馆和咖啡馆,提供纳西族传统美食和饮品,让游客感受地方特色风味。

- 设立民宿和酒店,提供各种类型的住宿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 开展文化演出和表演,展示纳西族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戏剧,增加旅游活动的多样性。

以上案例是基于丽江古城的特点和历史文化来进行的,具体的经营策略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议题。

可持续发展旨在通过平衡社会、环境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发展,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旅游环境,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世代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几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

1. 澳大利亚大堡礁生态保护区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在保护区内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为了保护这一独特的生态环境,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并设立了大堡礁海洋公园,限制游客数量和活动范围。

此外,游客还需接受相关教育,了解如何保护大堡礁,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种综合管理方式有效地平衡了旅游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了大堡礁的可持续发展。

2. 荷兰的花卉产业荷兰被誉为世界花卉之都,花卉产业对于该国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荷兰的花卉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水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并采用循环利用的原则。

其次,他们鼓励农民采用有机种植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荷兰的花卉产业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美丽的景观和购物场所,还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了环境。

3. 不来梅市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不来梅市是德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不来梅市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他们保护和修复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提供给游客一个真实和原汁原味的旅游体验。

其次,他们推广了公共交通,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此外,不来梅市还注重培养本地文化和手工艺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上案例展示了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

通过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技术创新和文化保护等方式,这些旅游目的地实现了旅游业和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平衡。

这些实践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还彰显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可持续旅游发展策略与实践案例分析

可持续旅游发展策略与实践案例分析

可持续旅游发展策略与实践案例分析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可持续旅游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注重保护和提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还重视尊重和促进当地社区和文化的发展。

因此,不仅旅游从业者,而且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旅游者自身也对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策略和实践感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可持续旅游案例,并分析其实践经验和策略。

CASE 1: 卡塔尔索岛之旅卡塔尔是一个位于亚洲西南部的半岛国家,以其美丽的海滩和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而闻名。

近年来,卡塔尔政府致力于开发并打造可持续旅游目的地。

在索岛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沙滩和海洋生态系统,例如限制建筑开发和限制游客数量。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严格的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以确保游客活动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这种综合管理战略使得卡塔尔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可持续旅游目的地。

CASE 2: 纳米比亚保护区旅游纳米比亚是一个位于南部非洲的国家,以其广阔的自然保护区而闻名。

在保护区内,政府和当地社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

旅游活动只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此外,政府还鼓励当地社区积极参与保护区的管理和旅游经营,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保护区旅游的发展方式成功地实现了自然保护和社区参与的双赢。

CASE 3: 挪威的环保旅游挪威是一个位于北欧的国家,拥有壮丽的风景和独特的自然环境。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挪威政府和旅游业界合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旅游政策和措施。

例如,政府鼓励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者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严格的规定,限制游客数量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种环保旅游的政策和实践帮助挪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可持续旅游目的地。

上述案例提供了一些成功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策略和实践经验。

然而,要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还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

首先,政府在制定政策和管理可持续旅游目的地时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应该建立环境保护和社区参与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严格的执行机制。

旅游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旅游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旅游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旅游业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和文化冲击等问题逐渐浮现。

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旅游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案例,探讨可持续发展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

案例一:新西兰的环保旅游新西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然而,多年的大规模旅游开发给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新西兰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并致力于发展环保旅游。

他们在旅游管理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旅游人数、规划游览路线、推广可持续交通工具等。

这些举措有效地保护了新西兰的环境,并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二:巴厘岛的社区旅游巴厘岛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对巴厘岛的环境和文化造成了很大冲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巴厘岛开始推行社区旅游模式。

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旅游管理者将游客引导至当地村庄,让他们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并有机会参与到当地的农业、手工艺等活动中。

这种社区旅游模式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又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三:中国乌镇的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乌镇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然而,长期以来的旅游开发导致了乌镇的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和消失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乌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

他们将重点放在维护和修复历史建筑、传承传统手工艺、推广当地传统节日等方面。

通过与旅游业相结合,乌镇实现了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中的重要课题,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旅游业中应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取得积极的效果。

除了环保、社区旅游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措施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推广低碳旅游,鼓励旅游企业采用环保设施和技术,支持当地旅游产品的开发等。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案例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案例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案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需求的同时,保护和维护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

下面是一个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案例。

该案例发生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该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传统建筑而闻名。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外迁,当地的农村经济状况一直不太乐观。

为了改变当地农村经济的现状,并保护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拨款修复了古老的白族传统建筑,并建成了一些传统农家客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

这些传统建筑融入了现代化的设施,保留了原始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

其次,政府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业务。

他们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并帮助他们建立小型农家旅馆、民俗手工艺品和农产品销售点。

通过培训和支持,许多农村居民获得了新的就业机会,并增加了收入。

同时,政府还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第三,政府注重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

他们限制了旅游人数和车辆数量,并建立了乡村旅游管委会来监督旅游活动。

他们还加强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广了环保旅游理念,并提倡游客进行低碳、环保的旅游行为。

然而,人们也要意识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只有在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景区景点可持续发展案例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于1987年由第42届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即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已深得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是当今与人类社会相关的一切发展所追求的根本目标。

二、旅游景区景点的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旅游景区景点都是优美的天然风光或价值重大的人类文化等珍贵的特种资源,是国之瑰宝。

同时,绝大多数天然美景和名胜古迹又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较脆弱,一旦毁损,难以挽回。

因此,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旅游景区景点或多或少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受阻的共性问题:1、资源与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2、开发利用水平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差距3、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不同程度的制约三、影响景区景点可持续发展的因素1、影响因素自然灾害(少数):火灾、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人为因素(多数):开发建设不当、经营管理不善2、直观表现旅游资源破坏环境质量破坏旅游氛围破坏生命周期缩短旅游产品老化服务质量下降3、造成结果——旅游吸引力下降4、景区景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优越的旅游资源、优质的环境质量、良好的旅游氛围、丰富多样常见常新的旅游产品、长效的生命周期、上乘的服务质量、适应市场需求等——旅游景区景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案例1 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群一、案例概况:P209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群由“锦秀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四个主题公园组成。

以四大主题公园为核心的华侨城度假区,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

2011年度假区接待游客量达1380万人次,超过1350人次的故宫,居全国景区榜首。

截止2012年底,总接待游客达2亿人次连续5年跻身世界8强。

锦绣中华:1989年9月开业,占地30万平方米的实景微缩景观,全国82个著名景点以1:15复制——以“一步迈进历史,一日锦绣中华”为主题,被誉为“开中国人造景观杰作之先河”中国民俗文化村:1991年10月开业,占地20多万平方米,内含22个民族25个村寨,以1:1建成——以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等多角度多侧面展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获“中国民俗博物馆”美誉。

世界之窗:1994年6月开业,占地48万平方米,荟萃了世界130多个著名景点的实景微缩景观——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恢弘的规划设计、精美绝伦的景观项目、不同凡响的艺术演出、动感刺激的娱乐项目,为游客展现一个美妙精彩的世界。

欢乐谷:1998年开业,占地35万平方米,是一个融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主题乐园,全园分”九个主题区,有100多个老少皆宜的游乐项目。

经过五期的滚动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投资规模最大(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设施最先进的现代主题乐园。

二、案例思考1、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群之所以能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最具规模和人气的旅游景区集群,得益于它成功的经营管理策略。

试从其战略定位、产品开发、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作一简析。

2、你认为华侨城主题公园群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与世界主题公园最成功的迪斯尼乐园相比较,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何改进建议?三、案例分析(一)战略定位成为以文化旅游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最大规模的主题公园群。

(二)品牌管理——品牌形象不断创新。

1、1989年以国内首创微缩的手法兴建了展示中国锦绣山河的中国第一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开始其主题公园的开发。

以“一步迈入历史,一日锦绣中华”为主题形象,体现华侨城“中国心”的中华民族情结,对渴望了解中国历史的国内外游客产生了极大吸引力,获得了市场上的巨大成功,开创了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发展的先河。

2、1991年荟萃我国多个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间建筑特色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建成开业。

以”二十五个村寨,五十六族风情“的主题形象,使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底蕴被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是华侨城“中国心”主题的进一步展现。

3、1994年荟萃世界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精华、气势宏大的“深圳世界之窗”主题公园建成开业。

以“世界与你同在,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一个世界”为主题形象,很好地诠释了华侨城“世界情”主题,满足了中国认识世界的需求,是“中国心”主题的拓展与延伸。

4、1998年第四个主题公园“深圳欢乐谷”建成。

以“引领时代潮流,创造时尚文化”为经营理念,以“动感、时尚、欢乐、梦幻”为品牌特征,创立了注重参与体验的新型旅游文化品牌,为游客打造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快乐之旅”游乐园。

并在“建不完的欢乐谷、玩不尽的欢乐谷”理念引导下,相继开发了欢乐谷五期工程,连续多年名列亚太地区十大主题公园之一,奠定了在主题公园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是华侨城“中国心”和“世界情”两大主题的不断拓展与延伸。

(三)产品开发1、产品及产品组合的不断创新创新是主题公园的生命。

华侨城景区建设完全以市场和游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导向,求变求新,形成“静态陈列——动态表演——参与体验”的创新形式。

1)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以静态景观为主——很难吸引回头客,生命周期短。

2)为延长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陆续兴建第二、三个主题公园“中国民俗村”和“世界之窗”,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等——将动态活动融入进来,提升了娱乐性与艺术性。

3)为了提高游客重游率与推荐率,从而提升可持续发展潜力,又兴建了以青少年和中青年家庭为目标市场的第四个主题乐园“欢乐谷”——推出参与性、刺激性更强的旅游产品。

4)2003年“锦绣中华”与“中国民俗村”合并——实现动静产品组合创新。

将两个展示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古代建筑、民间艺术、民谷风情和民居建筑的主题公园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两个主题公园的吸引力,有力拓展了客源市场。

2、各主题公园改造升级与表演活动的不断创新世界之窗:不断推出“科罗拉多峡谷探险漂流”、金字塔幻想馆、阿尔卑斯山冰雪之旅——室内滑雪场、广场歌舞表演等参与体验性项目欢乐谷:五期工程滚动发展,不断推出多元丰富的参与体验的刺激产品系列,如“欢乐谷”的玛雅水狂欢节、冰雪狂欢节等表演活动:逐步形成荟萃性、晚会式、广场型、音乐和歌舞史诗等多形式的旅游演艺节目,已成为一种独特而专门的艺术门类。

例如:世界之窗——《创世纪》、《跨世纪》锦绣中华民俗村——《龙凤舞中华》、《东方霓裳》欢乐谷——《魔幻之光》、《地道战》、《欢乐水世界》(四)市场营销——营销策略不断创新。

1、主题营销挖掘文化主题,以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融合为中心,开展以文化为主题的营销。

华侨城寻找到绝佳的切入点: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改革开放,中国人需要形象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外国人希望集中地了解中国。

因此,在深圳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均匮乏的情况下,华侨城采用人造景观手法、富有吸引力的主题创意和产品系列开发策略,先后开发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满足了中外游客“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华”和“给我一天时间,我给您一个世界”的需求。

2、品牌营销打造主导品牌,走品牌发展之路——有利于主题公园克服其产品受生命周期影响的局限。

形成了具有群落意义的主题公园品牌系列1989年创建“锦绣中华”品牌和“中华腾飞龙”标志品牌1991年打造“中华民俗村”品牌1994年推出“世界之窗”品牌和“五州同庆”标志品牌1998年开发了“欢乐谷”品牌和“皮皮王”吉祥物3、体验营销深圳世界之窗借鉴迪斯尼的经验,在产品开发上下大功夫,先后推出——狂欢之夜、泼水节、玛雅水狂欢节、冰雪狂欢节、日本文化周、摇滚音乐节、啤酒节等参与性体验项目,为景区拓展了多样化的活动。

在春节、国庆节、元旦节等节庆日,举办大型庆典活动等,激活了客源市场,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

华侨城的主题公园现在每年都新建一个体验型大项目,成为海内外广大游客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受到各界的强力追捧,影响力极大。

4、各类营销策略影视营销(如电视剧《绝对权力》)网络营销(主题公园网站)承办各种公益活动(如每年两次大型的“集体婚礼”)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参加各种相关旅游展销会在海陆空交通工具与站口投放广告制作音像制品(VCD、DVD)和大型画册开发生产四大主题公园的标志产品及卡通玩偶和工艺品等(五)成功因素1、地理位置优越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富庶地区且毗邻香港,更是两种制度相交之处,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是内地人南下取经,外国人北上进入中国的必经之地。

2、交通便捷深圳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3、客源市场广阔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台湾等4、城市经济发达深圳是现代化的移民城市,人均年龄年轻,人均收入高、活动力强5、主题公园规模优势与品牌经营锦绣中华是中国主题公园发展的里程碑,四大主题公园中外优势互补、参观性、参与性、群体性结合,成为国内唯一的全面反映中外文化艺术精华的大型文化旅游度假区。

6、主题鲜明、差异性强、竞争压力小华侨城主题公园群是目前世界是最大的中国与世界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集群地,具有主题鲜明、差异性突显、竞争优越突出的特点。

同时,由于深圳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均匮乏、旅游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在此背景下华侨城采用人造景观手法、富有吸引力的主题创意和产品系列开发策略,推出四大主题公园群,无疑地具有区域内不可复制和模仿的独一无二强大竞争优势。

(六)与迪斯尼比较存在的不足1、混合消费方面尚未形成系列规模2、打造完美服务体验方面未形成服务特色及良好口碑3、品牌经营方面迪斯尼品牌已在全球得到扩张,而华侨城虽然成功实现了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连锁品牌——欢乐谷的“东西南北中,欢乐大中国”跨区域开发和运营,但目前只有北京(06年)、成都(09年1月)、上海(09年9月)、武汉(12年)连锁兴建。

4、在产品定价策略方面多为门票一票制,不如迪斯尼乐园灵活。

迪斯尼可根据产品种类、销售时间和地点等因素采取差别定价、地区性定价、价格调整等5、主题形象宣传方面迪斯尼的“米奇”形象鲜明突出,深入人心。

华侨城主题公园虽开发了“皮皮王”卡通形象,但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6、主题公园统一形象方面四大主题公园各自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但少有人知道它们同属于华侨城度假区,没有形成统一形象标志品牌。

案例2 桂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基本情况1、桂林旅游发展历程桂林旅游业在中国起步很早,1973年经国家批准在全国率先起步,对外开放,当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不足1000人。

1992年,桂林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接待入境游客51.38万人次,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