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文化园心得体会.doc
包公文化园心得体会.doc

包公文化园心得体会篇一:参观肇庆包公祠心得体会参观肇庆包公祠有感肇庆市实验中学胡春娇2015年6月28日,在学校党委的组织和领导下,作为党员的我,有幸参观了肇庆包公祠。
炎炎夏日,酷热难当,但仍然抵挡不住我们的一颗积极向党的心。
包公祠离我们学校不远,坐车大约半个小时。
但我却是第一次知晓,也正如此,才更感荣幸。
曾在2009年七月,本人慕名参观了河南开封的包公祠。
今年新修的肇庆包公祠,相比开封府而言,面积上更宽广,达到11500平方米,里面布局上更具现代性,对廉洁的诠释分成四个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是孝闻乡里,第二单元是清忠初绩,第三单元是廉吏风仪。
每个单元里都有电子触屏讲述包公在任时期的的故事,还有大屏幕以戏剧的形式模拟包公断案的故事,比如二人夺子。
对包公破案团队的展现也很生动形象,有用塑胶泥捏成并上色的在肃穆大堂之上的破案过程片段(缩小版),也有用粘土做成型的团队外出片段(正常版)。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两句,相信90前的几代人都很熟悉,但是大部分人包括本人在内,以为在包公身上值得学习的就是“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清正廉洁”,可这次肇庆包公祠的参观,还让我知道了包“青天”作为一个领导者工作上的智慧。
看过《三侠五义》的人,或许还记得“包公夜审郭槐”这一桥段。
该剧讲述经包公穿针引线使得宋仁宗与亲身母亲李氏相认之后,包公又施计在“阴间”夜审郭槐,迫使郭供出当年狸猫换太子之事。
非常欣赏包公的施计。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也会遇到学生宿舍失窃,学生之间打架等等事件,处理之前的排查是个艰难的工作,有时候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根本不起作用,导致无从查起。
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包公呢?我们有自己的工作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在过程中完全可以灵活机智一点,撒点小慌,吓唬恐吓,威逼利诱,让知情者不敢隐瞒,让当事人自乱阵脚。
类似能体现包公作为事件处理者的智慧的案件还有“包公智断割牛舌”、“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巧断匿金案”等。
这次参观因为时间的限制,脚步匆匆,很多都没有吃透,理解透,等待下次找个时间,准备自己再去一趟包公祠,好好的看看,更全面的了解包公的事迹,让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肇庆包公文化园观后感

肇庆包公文化园观后感前几天去了肇庆的包公文化园,那可真是一趟挺有意思的小旅行呢。
刚到文化园门口,就感觉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宋朝的感觉。
一走进园里,就像走进了包公的世界。
墙上挂着一幅幅关于包公的画,从他小时候刻苦读书的画面,到后来断案如神的场景,每一幅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精彩的故事。
看着那些画,我就想象着包公穿着那身标志性的官服,黑着个脸,但是眼睛里透着精明和公正,在大堂上一拍惊堂木,那些个坏人就吓得瑟瑟发抖,这画面感超强的。
说到包公的断案,文化园里展示的那些案例那叫一个奇啊。
什么“牛舌案”之类的,包公就凭着他的智慧和对真相的执着,从一些很细微的线索里就把案子给破了。
我当时就在想,这包公简直就是古代版的福尔摩斯啊。
而且他断案不只是为了找个犯人交差,那是真正地为了给老百姓伸冤,让好人不受委屈,坏人受到惩罚。
这种正义感,在现在看来都特别让人敬佩。
再往里走,还有包公的一些诗词和文章展示。
以前光知道包公是个清官,没想到他的文采还这么好呢。
那些文字虽然有点难懂,但是能感觉出来包公是个有思想、有情怀的人,他写的东西里都透着一股清正廉洁的味道。
文化园里还有一些小物件的展示,像包公用过的那种砚台啊,笔啊之类的。
看着这些小物件,就感觉包公好像离我又近了一点,他不再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而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用过这些东西的有血有肉的人。
在园子里逛着逛着,我就不禁感叹,现在这个社会也太需要像包公这样的人了。
现在虽然没有像古代那样的大堂和惊堂木,但是公平公正依然是大家所渴望的。
我们身边要是多一些像包公这样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人,那这个社会肯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走出包公文化园的时候,我还一直在回味着在园子里看到的一切。
这一趟,不只是看了些文物和故事,更是上了一堂关于正义、廉洁的课呢。
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再去,再去感受一下包公的魅力。
肇庆包公祠的观后感

肇庆包公祠的观后感肇庆包公祠的观后感千年包公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1】包拯是我国北宋时候著名的清官。
人们都称他包公,很少提他的名字。
流传很广的古代通俗小说和传统戏曲中,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
可是,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包拯,事迹却有很大的出入。
小说戏曲中的有些情节,完全是虚构的。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
他二十八岁那年考上进士,开始做官,后来一直做到枢密副使(枢密使是当时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副使是副职)。
包拯这个人很会审理案件,而且执法如山,铁面无私。
他在庐州府做官的时候,有个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官府。
包拯依法处理,照样打他一顿板子。
有些亲友本来想利用包拯做靠山,胡作非为。
这一来,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后来,包拯调到京城里做官。
京城里有许多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这些人更是无法无天。
有个张尧佐,他的侄女在宫内当贵妃。
凭这点关系,他竟同时担任了三司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
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员,包拯认为按照张尧佐的才能,不适宜担任三司使,更不适宜同时担任几个重要官职。
于是,他一连写了五道奏疏,弹劾这个既有后台、又有权势的大人物。
为了这件事,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竟和宋仁宗当面争吵起来。
在包拯的再三反对下,宋仁宗终于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官职。
当时,还有一个大官僚,叫王逵。
他担任荆湖南路转运使的时候,非常残暴凶狠,拼命剥削和压迫人民,逼得人民逃亡山中,联合起来进行反抗。
后来,他调任江南西路转运使,还是继续残害百姓。
包拯访问到这些情况,气愤极了,立刻上了两道奏疏,弹劾说:“王逵残害百姓,逼得他们逃入山洞,造成大害,至今未息。
朝廷决不能任用这样的坏人,危害国家。
”这两道奏疏上去了,朝廷并没有罢王逵的官,又调他做了淮南转运使。
包拯坚决反对朝廷这种做法,又上第三道奏疏,进行弹劾。
过了一些时候,包拯又了解到王逵的另一项重大罪行。
原来,王逵担任江南西路转运使的时候,疑心地方官卞咸告发他的罪行,就打击报复,暗中指使人诬告卞咸,一下子关押了五六百人,制造了一个大冤案。
参观了包公祠的感想作文

参观了包公祠的感想作文
前几天,我去参观了包公祠,哎呀呀,那感觉真是不一般!
一走进包公祠,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
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让
人仿佛能看到包公当年在这里断案的情景。
看着包公的塑像,那一脸正气,真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就在想,这要
是放在现在,包公肯定也是个超级厉害的大法官,什么疑难杂案到他手里,那
都能迎刃而解。
祠里展示的那些包公的故事,什么铡美案啦,打龙袍啦,听得我是津津有味。
包公这人,真是铁面无私,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只要犯了法,他都一视同仁。
我就忍不住想,要是现在的官员都能有包公这股子劲儿,那咱
们的社会得多公平正义啊!
还有那些刑具,看着都让人心里发毛。
估计当年那些坏人看到这些,腿都
得吓软了。
这也让我明白了,做坏事是没有好下场的,迟早得被正义收拾。
参观完包公祠,我心里那叫一个感慨。
包公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他的正直、勇敢、公正,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我决定了,以后我也要像
包公一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勇敢地站出来!
这次参观包公祠,真是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观后感

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观后感前几天去了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那可真是一场独特又有趣的体验啊!一到那儿,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
那建筑古色古香的,白墙黑瓦,就跟包公那一身黑白分明的形象似的,透着一股刚正不阿的劲儿。
走进园里,就像走进了包公的世界。
各种关于包公的故事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转。
你看那介绍包公断案的展板,什么“铡美案”“狸猫换太子”,以前都是在戏文里听的,这会在这儿看到详细的介绍,才知道原来包公那么厉害,在那个时候就能不畏强权,给老百姓主持公道。
他就像古代的超级英雄,不过他的超能力不是飞檐走壁,而是靠他那颗公正无私的心和聪明绝顶的脑袋。
文化园里还有包公祠呢。
站在祠里,看着包公的塑像,那严肃的表情,仿佛在时刻提醒大家要做个清正廉洁的人。
我心里就在想,包公要是在现代,那些贪官污吏估计一看到他就吓得腿软了。
而且祠里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我都不自觉地放轻脚步,不敢大声喧哗,生怕打扰到这位“包大人”。
再说说那些展品吧,有包公用过的东西的仿制品,还有古代的文书啥的。
虽然是仿制品,但看着那些东西,就好像能想象到包公坐在公堂上,拿着毛笔,在文书上写下公正判决的样子。
感觉这些展品就像一个个小窗口,透过它们能看到那个遥远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宋代官场。
不过呢,这文化园里也有一些特别逗的地方。
比如说有个小角落,是模拟包公审案的场景,游客可以穿上古装去体验一把当“犯人”或者“证人”的感觉。
我就看到有个小朋友穿上古装,一本正经地学着戏里的样子说:“大人,冤枉啊!”那小模样把周围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
这也让整个文化园变得更加亲民、有趣,不再是那种只让你看,不让你参与的地方。
在园里逛着逛着,我就不禁感叹,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包公这个形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了,他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公正、廉洁。
而且通过这个文化园,让更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能够近距离地了解他、感受他的魅力。
这次去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就像是一次有趣的历史之旅,既长了知识,又收获了不少欢乐。
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观后感

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观后感前几天去了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那可真是一趟超有意思的体验。
刚到文化园门口,就感觉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心里想着,包公啊,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今天可得好好感受感受他的老家的氛围。
一进去,就像走进了一个包公的世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介绍包公生平事迹的展板和文物。
那些展板上的字和画,就像一个个小导游,把包公的故事一一道来。
我看到包公小时候的故事,才知道原来他从小就很聪明而且正直。
有个故事讲他为了公平地分东西,想出了特别巧妙的办法,那时候我就想,这小子,长大肯定不得了。
再走走,就看到了包公审案的场景复原。
那些蜡像做得特别逼真,包公坐在大堂上,一脸严肃,那眼神感觉能看穿一切谎言。
堂下的犯人战战兢兢的,师爷在旁边记录着什么。
我站在那儿,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自己成了一个来旁听的小百姓。
心里还默默想着,要是现在也有像包公这样铁面无私的官员就好了,那些坏蛋肯定都无处遁形。
文化园里还有包公的家族祠堂之类的建筑。
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子,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似乎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走在里面,感觉特别安静,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回荡。
我就一边走一边想象着包公的家族在这里的生活,是不是也像包公一样充满了正义和严谨呢?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好多游客。
有小朋友在听大人讲包公的故事,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好奇;还有些老人,一边看一边点头,仿佛在回忆他们从小听到的包公传说。
我就觉得,包公的形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了,他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着。
从文化园出来的时候,我还有点恋恋不舍。
这次参观就像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还是那种特别有趣的、让你身临其境的课。
我对包公的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电视剧里那个大黑脸、额头有个月牙的形象上了,而是真正深入到了他的成长、他的家族、他的为人处世原则。
我想,这就是文化园存在的意义吧,它把那些遥远的历史和伟大的人物,带到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去感受、去学习。
2021年千年包公观后心得体会范文

If you give up too early,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will miss.(页眉可删)2021年千年包公观后心得体会范文2021年千年包公观后心得体会范文(1)6月10日,根据局机关党委的组织安排,我和其他同事一道,冒着炎炎夏日,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参观了肇庆包公文化园。
肇庆包公文化公园是在原包公祠基础上扩建改造而成,总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由包公祠、清心园、文化广场、文化街和观景平台5部分组成。
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从第一单元孝闻乡里,第二单元清忠初绩,一直走到第三单元廉吏风仪。
园内的包公脸谱、包公雕塑及栩栩如生的“包公掷砚”场景,琳琅满目的影视演绎作品,把我引入了全方位的包公历史。
公元1040年,包公到端州任知州,即端州最高行政长官,当时他42岁,第一次担任州级长官。
他主政端州3年,政声斐然:他因地制宜,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的`雏形;他创建了端州第一个交通和邮政总站,创办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他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为端州成为西江中下游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作了巨大贡献。
为政清廉,品德高尚。
包公在端州的民间传奇很多,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包公掷砚化渚洲”。
当时端州出产的端砚是贡品,朝廷限额开采,但包公以前的一些宫吏与土豪劣绅互相巴结,不顾采砚民工的死活,用砚石来巴结权贵。
包公清查端砚开采数目,惩治这些劣绅,并以端州府衙张贴告示,明令只能按朝廷限额开采。
传说他离任时连一只端砚也不要,百姓暗中送给他一块,发现后立即抛下西江。
端砚抛下去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渚洲,就是现在的砚洲。
包公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其经历之所以演绎成故事被世代广为流传,最主要的原因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忠君。
忠君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从政官员的基本要求,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封建社会所要求的伦理规范,儒家这种伦理道德渗透在包拯的思想和行为中。
包公祠参观心得

包公祠参观心得
我最近去了包公祠参观,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包公祠是一座纪念包拯的庙宇,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的包公园内。
这个园区占地面积很大,有很多景点,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包公祠。
包公祠是一座建于明朝的建筑,是包拯的故居。
在我进入祠堂时,我看到了很多包公的雕像和画像。
这些雕像和画像是用青石或者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非常精美。
在祠堂的正中央,有一座包公的铜像,他手持拂尘,气度不凡,栩栩如生,非常令人敬畏。
在祠堂的左侧,是包公的书房。
书房的陈设非常朴素,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包公的学问和品味。
书房里有一张木制的书桌,上面摆放着一些文房四宝和书籍。
在书桌旁边,还有一个木制的书架,上面摆放着一些书籍和文献。
这些书籍和文献都是包公的收藏,其中有很多是他自己所写的。
在祠堂的右侧,是包公的家庭生活区。
这里有一些展示包公家庭生活的陈列品,比如他的衣服、鞋子、家具、家居用品等等。
这些展品都非常精美,反映了包公的生活品味和文化修养。
在包公祠内,我还看到了一些关于包公的历史和事迹的展品。
这些展品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出来,非常生动有趣。
我了解到,包公是一位非常正直、公正、善良的官员,他在任职期间一直秉持着“治理以德、断案以情”的理念,受到了百姓
的爱戴和尊敬。
总的来说,我的包公祠之行非常愉快和有意义。
通过参观包公祠,我了解到了包公的人生历程、品德和文化修养。
我相信,这些展品不仅可以让我了解包公,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故事,传承他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公文化园心得体会
篇一:参观肇庆包公祠心得体会
参观肇庆包公祠有感
肇庆市实验中学胡春娇
2015年6月28日,在学校党委的组织和领导下,作为党员的我,有幸参观了肇庆包公祠。
炎炎夏日,酷热难当,但仍然抵挡不住我们的一颗积极向党的心。
包公祠离我们学校不远,坐车大约半个小时。
但我却是第一次知晓,也正如此,才更感荣幸。
曾在2009年七月,本人慕名参观了河南开封的包公祠。
今年新修的肇庆包公祠,相比开封府而言,面积上更宽广,达到11500平方米,里面布局上更具现代性,对廉洁的诠释分成四个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是孝闻乡里,第二单元是清忠初绩,第三单元是廉吏风仪。
每个单元里都有电子触屏讲述包公在任时期的的故事,还有大屏幕以戏剧的形式模拟包公断案的故事,比如二人夺子。
对包公破案团队的展现也很生动形象,有用塑胶泥捏成并上色的在肃穆大堂之上的破案过程片段(缩小版),也有用粘土做成型的团队外出片段(正常版)。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两句,相信90前的几代人都很熟悉,但是大部分人包括本人在内,以为在包公身上值得学习的就是“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清正廉洁”,可这次肇庆包公祠的参观,还让我知道了包“青天”作为一个领导者工作上的智慧。
看过《三侠五义》的人,或许还记得“包公夜审郭槐”这一桥段。
该剧讲述经包公穿针引线使得宋仁宗与亲身母亲李氏相认之后,包公又
施计在“阴间”夜审郭槐,迫使郭供出当年狸猫换太子之事。
非常欣赏包公的施计。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也会遇到学生宿舍失窃,学生之间打架等等事件,处理之前的排查是个艰难的工作,有时候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根本不起作用,导致无从查起。
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包公呢?我们有自己的工作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在过程中完全可以灵活机智一点,撒点小慌,吓唬恐吓,威逼利诱,让知情者不敢隐瞒,
让当事人自乱阵脚。
类似能体现包公作为事件处理者的智慧的案件还有“包公智断割牛舌”、“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巧断匿金案”等。
这次参观因为时间的限制,脚步匆匆,很多都没有吃透,理解透,等待下次找个时间,准备自己再去一趟包公祠,好好的看看,更全面的了解包公的事迹,让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篇二:谈对包公文化的认识
谈对包公文化的认识
生命科学学院12园林工程与设计班罗雯伟201224113252
包拯(999—1062),宋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
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是宋代有名的清官,为历代百姓所颂扬。
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包拯被贬为肇庆州官,任期三年。
在肇包公文化园心得体会)庆三年,包拯本着“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信念,为肇庆建设致力服务,留下了许多值得纪念的东西。
据新修《肇庆市志》记载,包拯规划端州新城,将端州城向西迁移,继前人将护城围续向西边构筑;扩大修筑西江堤围,开渠凿池,引导民众改造沥湖为耕地、鱼塘;增建清心堂、节堂、枕书堂、洗砚池、菊圃、敬简堂、双瑞堂等;在端州城内修建丰济仓,以备饥荒;建崧台驿于城西,以利商贾等交通往来;建星岩书院于宝月台,为肇庆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