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7心脏检查汇总

合集下载

心脏类疾病检验项目

心脏类疾病检验项目

心脏类疾病检验项目
心脏类疾病检验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 心电图(ECG):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像,以观察心脏节律、心肌缺血、心肌肥厚等情况。

2. 心脏超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超声波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腔大小、壁运动、心瓣膜功能等。

3. 心脏血管造影:通过注入造影剂,观察心脏及周围血管的影像,以评估心脏冠状动脉供血情况、瓣膜功能以及异常血管等。

4. 心肌酶谱检查:检测心肌损伤时释放的酶和蛋白质,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等。

5. 心功能评估:包括心脏负荷试验、负荷心电图、运动耐力测试等,以了解心脏的整体功能状况。

6. 心律失常监测:包括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事件记录仪等,以捕捉不规则的心脏节律,评估心律失常类型和频率。

7. 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常规血液检查,用于评估心脏病的相关风险因素。

8.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详细的心脏图像,用于检查心脏肌肉、心脏瓣膜和其他结构的功能和病变。

9. 心脏血管CT扫描: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产生三维图像,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

这些检验项目可以协助医生进行心脏疾病的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以及监测疗效。

具体的检查项目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医生的判断来确定。

心脏体格检查详解

心脏体格检查详解
3-4 Ⅳ
左界 (cm)
5-6
2-3 Ⅲ 3.5-4.5
Ⅴ 7-9
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左心室增大(靴形心):常见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又称主动脉瓣 型心。
• 左心房与肺动脉段扩大(梨形心):常见 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形心。
• 心包积液:坐位时心间音界呈三角烧瓶形, 平卧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特征性体征。
心包摩擦音
• 该音为粗糙、高调、类似纸张摩擦的声音。 • 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清楚。 • 与呼吸无关,屏气时仍存在。
心心 尖前 部区 有有 无无 异隆 常起 搏 动
心细心 包震尖 摩颤搏 擦动 感
左左 侧右 四二 五、 肋三 间肋 相间 对相 浊对 音浊 界音

心心心心心 包脏音脏脏 摩杂 节速 擦音 律率 音
➢心前区其他搏动
• 胸骨左缘第2肋间的搏动 ——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 • 胸骨右缘第2肋间的搏动 ——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 胸骨左缘第3、4肋间的搏动 ——右心室肥大 • 剑突下搏动 ——肺气肿伴右心室肥大或腹主动脉瘤
➢心尖搏动:触诊有助于 确定心尖搏动是否为抬 举性。
➢震颤:也称猫喘。
第二心音 心底部 较高 较弱 较短,0.08S 在其后出现
心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音强度的改变: 第一、第二心音同时增强或同时减弱 第一心音增强或减弱 第二心音增强或减弱 ➢心音性质的改变:钟摆律,胎心律。 ➢心音分裂:两个瓣膜关闭时间关大于0.03S。
额外心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奔马律、开瓣音、心包 叩击音。
位于胸腔纵隔
前方平对胸骨 体和第2-6肋软 骨
后方平对第5-8 胸椎
①右上点:位于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 距胸骨右缘1.2厘米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心内科是一个涉及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的专科,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心内科是重要的诊疗部门。

为了确诊心脏疾病,心内科医生需要做出一系列检查和评估,下面我们来看看心内科常用的指标项目。

1.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方法,用来检查心脏节律和心肌缺血等问题。

它是一种快速、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放置电极在患者皮肤上,记录心脏电信号并输出成一张图形,医生可以通过这张图来判断心脏是否有异常。

2. 血常规:通过查看患者的血液数据,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医生可以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或贫血等问题。

3. 胸部X光(CXR):胸部X光是检查心脏及肺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以显示心脏大小和形态、炎症或阻塞的肺情况等。

4.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波检查来显示心脏的大小、功能和形态,包括心脏的瓣膜、心肌和血管等结构。

它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5. 心脏MRI:心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心脏大小和形态、心肌结构和功能等。

它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是一种比超声心动图更精确的检查方法。

6. 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是一种检测心肌损伤的血液检查方法,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I和T等指标。

当心肌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同时血液中的这些指标水平也会升高。

在进行心内科检查之前,患者需要提前空腹,避免饮食、饮水、烟酒等刺激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泛,但通过组合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医生可以确定心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保持配合,遵守医生的建议,以便更快地康复。

心脏科检查标准及其操作规程

心脏科检查标准及其操作规程

心脏科检查标准及其操作规程1. 检查标准心脏科检查的目标是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以下是心脏科检查的标准:1.1 心电图(ECG):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律和心脏功能。

1.2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1.3 血液检查:包括检查血液中的心脏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心肌酶)来评估心脏损伤。

1.4 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 MRI):通过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1.5 应力测试(Stress test):通过让患者进行身体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反应和耐力。

1.6 心脏 CT 扫描(Cardiac CT scan):通过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来评估心脏血管和异常结构。

2. 操作规程为了确保准确和安全进行心脏科检查,以下是一些操作规程:2.1 准备阶段:- 根据不同检查项目的要求,提前通知患者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如禁食、停止药物等)。

- 根据患者的病历和诊断要求准备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2.2 检查步骤:- 根据不同检查项目的要求,按照操作准则进行检查。

- 在操作过程中,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对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包括数据和图像。

2.3 注意事项:-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权利。

- 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环境和消毒措施。

-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或上级报告。

2.4 后续措施:-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以上是心脏科检查标准及其操作规程的概述。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规程应根据相关医疗机构的规定和标准进行调整和执行。

17心电图指南

17心电图指南

冠心病指南中有关心电图的解读有关冠心病的国际指南主要有5个:1.ACC/AHA 处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1999年第1版,2004年修改);2.ACC/AHA 处理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2000年第1版,2002年第2版,2007年再修改);3.ACC/AHA的处理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指南(1999年第1版,2002年修改);4.ESC处理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指南(2003年);5.ESC诊断和处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在这些指南中均有较多内容和篇幅涉及心电图的作用和评价。

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中有关心电图的评价在该指南中第5部分的院前处理,第6部分的急诊科中的初步识别和处理和第7部分的医院内处理等,均较详细的阐述了心电图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各个阶段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院前处理1.院前胸痛的评估和治疗中,将心电图检查定为Ⅱa 类适应证(1)所有参与高级生命支持(ACLS)的救助人员都应该对怀疑有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常规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

(2)如果存在STEMI的证据,院前救助人员就应逐条核对患者是否适合再灌注治疗,并将心电图和患者符合再灌注治疗的“清单”传送给预定的医疗中心或医院。

要求对参与高级生命支持(ACLS)的人员进行心电图知识的培训,并提供12导联心电图仪。

2.院前给予溶栓时对急救人员要求(Ⅱa 类):组织精良的急救中心,配有能够在现场传输12导联心电图的全职救护人员,而且救护人员进行过心电图知识和STEMI治疗的培训,能在线下达医嘱,并有处理STEMI方面有经验的指导者。

(二)急诊科的初步识别和处理1.对怀疑STEMI患者:心电图应列为Ⅰ类检查(1)所有胸部不适患者(或类似心绞痛患者)或有STEMI 其他症状的患者在到达急诊科后的10min之内必须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呈送给有经验的急诊科医生。

(2)如果初始心电图不能诊断STEMI但患者仍有症状,而且临床上高度怀疑为STEMI时,应每隔5~10min做一次心电图或采用连续12导联心电图监测ST段变化,以便检测到进展中的ST段抬高。

心脏17节段划分

心脏17节段划分

心脏17节段划分心脏17节段划分是对心脏结构和解剖功能的详细描述,这一划分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17节段划分主要包括解剖学划分和功能划分两个方面。

一、心脏17节段划分简介心脏17节段划分是对心脏结构和解剖功能的详细描述,这一划分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17节段划分主要包括解剖学划分和功能划分两个方面。

二、心脏17节段划分的方法1.解剖学划分:根据心脏的解剖结构,将心脏划分为17个节段。

这些节段包括心房、心室、房室结、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等。

2.功能划分:根据心脏的生理功能,将心脏划分为17个节段。

主要包括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两个方面。

三、各节段的特点及功能1.心房:心房主要负责接收经过肺部氧合的血液,并通过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2.心室:心室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包括脑、肌肉和皮肤等。

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对血液循环至关重要。

3.房室结:房室结是心脏的起搏点,控制心脏的跳动节奏。

4.束支:束支是将心脏起搏信号传递到心肌的纤维束。

5.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是心脏内的特殊传导纤维,负责心脏激动的传导。

四、心脏17节段划分的临床应用1.心脏手术:心脏17节段划分有助于心脏手术的精确规划和实施,提高手术成功率。

2.心脏电生理检查:心脏17节段划分有助于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心脏康复治疗:心脏17节段划分有助于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五、心脏17节段划分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心脏17节段划分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心脏各节段的功能和结构,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心血管疾病进行精细化治疗。

六、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心脏17节段划分将面临更精确、更微创的挑战。

未来,心脏17节段划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精准化治疗,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完整word版)心脏专科检查表

(完整word版)心脏专科检查表

(完整word版)心脏专科检查表心脏专科检查表心电图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心脏专科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和监测心脏病变。

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贴上多个导联电极,心电图仪会记录心脏电信号的变化。

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判断心脏节律是否正常、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等情况。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使用超声波技术,通过透过胸壁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该检查非常安全,无辐射,无创伤。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来评估心脏瓣膜功能、心腔大小、心肌收缩力等指标。

此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检测心包积液和血栓等异常。

冠脉造影冠脉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入造影剂并采用X射线检查的心脏专科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和阻塞情况。

这个检查需要通过穿刺血管插入导管,然后将造影剂注入冠脉血管,再通过X射线观察冠脉血管的情况。

冠脉造影是一个可靠的方法来评估冠脉是否狭窄,可帮助医生制定治疗计划。

血液检查心脏相关的血液检查项目可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脂质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心脏健康的综合评估,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并评估治疗方案的可行性。

心肌标志物检测心肌标志物检测是一种通过血液检查来评估心肌是否受损的方法。

常用的心肌标志物包括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 (cTnT)、心肌肌酸激酶MB(CK-MB)等。

当心肌受损时,这些标志物会释放到血液中,检测它们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体检和病史评估除了上述专项检查,心脏专科检查还包括常规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和风险评估。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并询问病史,如有家族史、疾病史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此外,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心脏病发生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以上是心脏专科检查的一些常用项目和方法,不同患者的具体检查内容和顺序可能略有不同。

请依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检查和治疗。

心脏体格检查-血管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血管检查
一部分用于推动血液流动的动能
02
泵功能:心室射血 心室肌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
血容量: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01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心搏量:每搏输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 主要使收缩压升高 心率: 心率↑,舒张期短,舒张压↑,脉压↓ 心率↑ ↑,心输出量↓,动脉血压↓
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心舒期A血量↑ → 舒张压明显↑ ,收缩压增高不明显。 舒张压高低反应外周阻力的大小 动脉壁的弹性: 老年动脉壁的弹性↓ →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循环血量/血管系统容环血量↓→Bp↓(显著) 如:过敏休克→血量的比例失调 大失血 →循管容积↑→回心血量↓→Bp↓
正常下肢高20-40mmHg,异常见于主A病变 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
脉压增大或减少:
>40mmHg,主A瓣关闭不全,动脉硬化。 <30mmHg,主A瓣狭窄,心包积液,严重心衰
02
03
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
①袖带麦克风感知柯氏音法 ②振荡法 目前推荐上限参考标准: 24h平均血压<130/80mmHg, 白昼(6am-10pm)平均血压<135/85mmHg 夜间(10pm-6am)平均血压<125/75mmHg 夜间血压均值一般较白天均值低10-20%。正常血压波动曲线如长柄勺,夜间2-3时处于低谷,凌晨迅速上升,上午6-8时和下午4-6时出现两个高峰。
求职履历介绍清新风格模板
单击添加副标题
心脏检查 (Cardiac Examination)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管检查 (examination of blood vessel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重度MR 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3、心包摩擦感
部位: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主 时相:收缩期、舒张期--双相 触诊:粗糙摩擦感
收缩期 坐位前倾 呼气末为甚
三、叩诊
1. 叩诊方法 患者坐位:板指与心缘平行 患者平卧位:板指与肋间平行
2. 叩诊顺序左→右、下→上、外→内 左侧:由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 逐个肋间向上至第2肋间 右侧:先叩出肝上界, 在其上一肋间逐个肋间向上至第2肋间
17心脏检查
3. 男,48岁,长期吸烟,近2个月来咳嗽加 重并咯血丝痰,检查右上肺局限性哮鸣 音,余末见异常。该患者哪种可能性较 大?
A.支气管哮喘 B.慢性交气管炎 C.右上肺癌 D.急性左心衰
E.支气管扩张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1. 咳嗽 2. 咳痰 3. 咯血 4. 胸痛 5. 呼吸困难 6. 发绀
3
3
胸右2肋间
4
4
5
5
剑突下搏动
意义 肺动脉扩张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肥大 主动脉弓动脉瘤 升主动脉扩张 右心室肥大 腹主动脉瘤
二、触诊
目的
与视诊相互印证 正确区分S1和S2,从而正确区分SM和
DM。
方法
右手全手掌 手掌掌侧(小鱼际)-震颤 示指、中指和环指的指腹-心尖搏动
触诊内容
1. 心尖与心前区搏动
抬举性心尖搏动
2. 震颤:
左室肥大 心搏强有
力 停留片刻
触诊时感到的一种细微颤动
为器质性心脏病的体征之一
3. 心包摩擦感
2、震颤产生机制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相
收缩期
舒张期 连续性
部位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2
2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3
3
心尖区
4
4
心尖区
5
5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常见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心前区饱满:软组织隆起。
2、心尖搏动
概念:
左室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使肋间组 织向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
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 搏动范围为2.0-2.5cm
心尖搏动位置改变
生理性
体位改变、胖瘦、 小儿、妊娠
病理性
心脏原因:右心室扩大 左心室扩大 双心室扩大
心外原因:肺或胸腔病变 腹部病变
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改变
减弱:生理性
病理性
增强:生理性
肥胖 乳房遮盖
各种心肌病变 积液、积气
胸壁薄、激动 剧烈运动
病理性
发热、甲亢 左心室肥大
负性心尖搏动
概念: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 意义:心包与周围组织的粘连
粘连性心包炎; 重度右心室肥厚
3、心前区其他部位异常搏动源自部位胸左2肋间胸2骨中下段左缘2
杂音 和心包摩擦音
一、视诊
检查方法:视诊时患者仰卧位,检查者
站在患者的右侧,视线与胸廓同高 (切线位观察);
视诊内容:
1. 心前区隆起 2. 心尖搏动 3. 心前区异常搏动
1、心前区外形
心前区隆起
从婴幼儿起病 持续慢性病变
骨骼变形
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
果--畸形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因 --心脏病变导致畸形发生
叩诊内容
3. 正常心浊音界 4. 心界各部的组成 5. 心浊音界改变 及其临床意义
1 2 3 4 5
3、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肋间
左界(cm)
2-3

2-3
2-3

3.5-4.5
3-4

5-6

7-9
正常人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10cm
4、心界各部的组成
2 3 4 5
4、心界改变的意义
心脏因素 心外因素
心脏因素
左室大 右室大
“靴形心”(主动脉型心)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尖左上翘—单纯二尖瓣狭窄、肺心病
左、右室大 普大心—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
左房及 肺动脉扩大
大量 心包积液
“梨形心”(二尖瓣型心)—二尖瓣狭窄
坐位:烧瓶心 卧位:球形心
其他 主动脉扩张及升主动脉瘤
心外因素
第五节 心脏检查
诊断学教研室 郝彩玲
注意事项
安静的环境(物我两静)。 适当的室温与光线(来自患者的左侧)。 患者卧位或坐位,充分袒露胸部。 适宜的听诊器。
纵隔分区: 1 上纵隔 2 前纵隔 3 中纵隔 4 后纵隔
心脏检查方法
一. 视诊:心前区外形,心尖及心前区搏动 二. 触诊:心尖、心前区抬举样冲动,细震颤 三. 叩诊:心浊音界 四. 听诊:心率、节律、心音改变、额外音、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心界各部分的组成及心浊音界改变的临
床意义?
左室大
右室大
靴形心
梨形心
心肌病
球形心
烧瓶心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胸部疾病 肺与胸膜疾病 腹部疾病 横位心—腹压增大
问题
左心室肥大的体征(不考虑原发疾病)?
1.心尖搏动向左下方移位 2.心尖搏动呈抬举性 3.靴型心
梨形心 (二尖瓣型心)
靴形心 (主动脉型心)
作业题
1. 复习解剖学大循环、小循环。 2. 复习生理学心脏泵血过程。
复习思考题
心尖搏动的正常位置及病理性改变的临床 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