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 第一章 文字的演变
字体设计教案

第一章文字的发展史一、文字的萌芽人类在文字萌芽之前,普遍经历了用实物来标记和传递信息的阶段。
结绳——用绳子作结,来帮助记忆事情的大小、多少。
(中国、南美洲)贝带——用绳子或树皮纤维穿上各种不同的贝壳,记载事情,传递消息。
(南美洲)等等。
文字的萌芽得益于图画。
而这种萌芽中的文字又可以分为:刻符:包括陶文和木石上的刻画符号;岩画:包括岩洞、山岩和其他处所具有表意作用的石壁素描;文字画:它使图画开始走向原始文字。
车宴部落部落父子汇款信:父亲托人带信给儿子捎去银元53元。
两个“鳖”表示他们都以鳖为图腾,53个小圆圈表示53元,父亲口中有回曲的线条表示叫儿子“回转”。
二、文字的成长时期在图画记事的基础上,用简化的图形作为符号来代表语言中的词,这样就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字——表形文字。
表形文字在字型上保留了对实物直接模拟的特点。
现在全世界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文字体系,推本溯源的话,有四个互不关联的发源点:(一)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希腊文,意为“两河流域”,即西南亚的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平原,曾建有巴比伦、亚述等古国。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文字”。
多刻在石头泥版上,笔画呈楔型。
(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三)中国的汉字汉字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占绝大多数的汉民族文字,汉字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它起源于象形文字。
早在公元前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状态的文字符号就已经出现。
汉字:从甲骨文到现行的楷体,期间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1、甲骨文、金文→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统一的文字政策,以小篆为正字,淘汰通行于其他地区的异体字,奠定了汉字“方块字”的基础。
2、小篆→隶书至此,汉字的图画意味完全消失。
(四)中美洲的图形文字三、文字的发展时期(一)字母的传播公元前1300年,居住在地中海东岸北部的腓尼基人,主要依据古埃及文字制定了历史上第一批字母共22个。
——腓尼基音字母。
公元前一千年前后,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并将书写顺序改为自左向右。
《字体与版式设计》第1章字体设计的概念

《字体与版式设计》第1章字体设计的概念本章主要讲字体设计的概念。
字体与版式设计本章主要讲字体设计的概念。
1.1字体设计的含义1.2汉字的历史1.3汉字结构的变化1.4现代科学与艺术对字体设计的影响1.5字体设计实例制作本章主要讲字体设计的概念。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字体设计的概念;了解字体设计的概念;了解字体设计的类型;了解字体设计的类型;掌握字体设计的特征;掌握字体设计的特征;了解字体设计的历史;了解字体设计的历史;掌握字体设计的特点;掌握字体设计的特点;了解中国字体设计大趋势。
了解中国字体设计大趋势。
本章主要讲字体设计的概念。
1.1字体设计的含义1.含义字体设计是运用装饰手法美化文字的一种书写艺术,千姿百态,美观实用,在现代视觉传达中被广泛应用。
并以他特有的感染力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作用。
无论在何种视觉媒体中,文字和图片都是其两大构成要素。
文字排列组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
因此,文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赋予作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技术。
本章主要讲字体设计的概念。
本章主要讲字体设计的概念。
(1)甲骨文)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活动的内容,因为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
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由于是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因此笔画比较细瘦,字形大小不一本章主要讲字体设计的概念。
(2)金文)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面的文字。
古代称青铜叫金,所以后世称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金文主要记录的是统治者祭祀、分封诸侯、征伐及器主的功绩等内容。
金文的主要特点是:笔画肥大厚实,结构、行式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文字符号特征有所加强。
本章主要讲字体设计的概念。
(3)大篆)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流行的汉字字体。
大篆这种字体是从西周金文直接发展而来,其形体及结构特点与金文大体相同,变化小而规范,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汉字字体发展的痕迹。
《字体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1 文字的简史与演进一、汉字的历史1二、拉丁字母文字的历史2C O N T E N TS目录一、汉字的历史汉字已有近6000年历史。
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逐渐形成甲骨文。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书家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甲骨文—大篆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去繁就简,改为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还使之线条化和规范化,从而达到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呈扁方形的隶书。
大篆—小篆、隶书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
随后,糅和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体(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
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隶书—章草—今草—狂草—楷体(真书)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
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
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特别粗壮、字形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
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
文字设计的种类和特征ppt课件

7
;.
宋代--宋体
明代--明体明代隆庆、万历年间
第一章 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字体设计与书法字体的区别
一 不同之处 汉字的书法大致分楷书、行书、草书、行草、狂草等等,它们更多的 注重结构和艺术美。 而字体设计最主要是在视觉上产生和谐感,在结构上可以没那么太过 严谨。 二 相同之处 字体设计是在传承书法艺术.在设计字体的过程中,以字的本身做为骨架, 参考黑体.或者楷体,行书,..或破或合而最终的成为新的字体....
8
;.
第一章 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字体设计的功能 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他不仅在设计领域 更加影响着设计的审美,文字排列组合的好坏,间接影响着版面的视 觉传达效果。
9
;.
第二章 字体设计概述
第二节 方块字与拼音字 方块字:一字一意 古:旧 出:从里面到外面 拼音字:字母本身只表音不表意 A:[ei] Q: [kju:]
。 大写字母下接基线、上达顶线;小写字母则被四条线划分为三个部分:顶线 至肩线为上部,肩线至基线为中部,基线至底线为下部。
46 ;.
第三章 字体的绘写 宽度的比例关系: 虽然,各种不同的字体,其字形结构及字幅差的比率往往相差甚远,但仍可以 从基本结构形式方面归纳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古罗马体为代表,字母O近似正圆形,C、D、G、Q由O转换而来, A、H、N、T、U、V、X、Y、Z 等对称形的字母字幅较宽,B、E、F、K、L、P、 R等非对称形的字母字幅较窄。
32 ;.
第三章 字体的绘写
常用的基本印刷字体大致有下面四种:
一、宋体的特点 横细竖粗,点如瓜子,撇如刀,捺如扫。 它在起笔、收笔和笔画转折处吸收楷体的 用笔特点,形成修饰性“衬线”的笔型。
电大《字体设计》试题及复习大纲

1、商代的干支表是用于记( )A 日B 月C 年D 事2、甲骨文出土于()A 河南洛阳B 河南开封C 河北唐山D 河南安阳3、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著名设计师罗维设计的著名商标是( )A 大卫十字B 可口可乐C 壳牌D 雀巢咖啡4、划定了汉文字古、今时期的分界线的是()A 篆书B 行书C 楷书D 隶书5、楷书又被称为正书或真书,演变该字体的是汉代的( )A 隶书B 草书C 新魏D 行书1。
A 2.D 3。
B 4.D 5。
A二、多选题:1.、世纪永久性四大标志是( )A 红十字B 百事可乐 C 红新月 D 大卫十字E 可口可乐2、文字从其诞生之日起,它的最重要属性是( )A 意念B 表意C 叙事D 识别E 表述3、甲骨文在1899年出土于河南的安阳小屯村.“小屯”曾经是我国殷王朝的故都,所以甲骨文又称()A 殷墟书契B 甲骨刻辞C龟甲文字D 殷墟文字 E 十辞1。
ACDE 2。
BD 3。
ABCDE三、名词解释:(每词4分)1、字体创意设计1、指设计者依据字体设计的任务和目的,将其所设计的文字内涵和设计要求,巧妙地运用艺术设计手段及科学技术,在不破坏原文字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创意设计出形式与内容,局部与整体协调一致的,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艺术形象字体。
四、简答:(每题9分)1、汉字结字的几项基本规则?答:横平竖直;把握平衡关系;注意参差变化;处理好主次笔画之间的关系;注重字形局部空间的整体性;注重字形的视觉空间比例.五、问答:(每题15分)1、仿宋体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横画和竖画的粗细比例基本一致,起笔和收笔有顿角,横笔与老宋体字书写不同,仿宋体的横画在整体上向起笔处倾斜;点、撇、捺等的笔画书写与宋体字有所不同,仿宋体的笔画书写更加挺拔劲健、尖峰突出、棱角分明、清晰明了。
仿宋体字比较适用于小范围的装饰,它的应用率比黑体字和宋体字低一些。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每题2分)1、应用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技术与功能的统一和( )A 功能与内容B 形式与内容C 形式与技术D 技术与外观2、组合字体的构成形式的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A 时尚美感突出B 造型独特C 内容新颖D 吸引人3、铁字常见的凸凹两种形式,凹型立体字一般都与下列哪种配合使用()A LED灯B 霓虹灯C 白炽灯D 工艺灯4、新宋体字的顿角的尺度随着横竖比例的变化而变化,为达到最佳视觉效果,横画与竖画的比例为:()A 1:2 B 2:3 C 1:3 D 1:45、书籍、报刊的正文一种都采用( )A 黑体B 宋体C 行楷D 新魏1。
第一章文字发展史第二章字体设计概述第三章字体的绘写第

陈幼坚设计公司标志采用民间 “四喜娃”元素(图形中的共用 范例)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结 语 同构,将不同的形象素材整合成新的形象,必须要有先决条件, 就是它们之间应有适合整合的共性,多层次、多角度地想象他们在最 佳状态下的共性体现,做到以形达意,以意决胜。
课堂练习:
利用数字和字母进行同构练习,如: “6”和“S”、 “3”和“B”等,数量不限 。
“五福临门”
一、飞白书 用扁平的竹笔书写,因点画 中丝丝露白,故而称为“飞白”。 飞白书是硬笔书写的文字,又因 其笔画所具有的独特装饰风格, 而自成一体。
流行至今的民间花鸟字是飞 白书的延续。
“春书 在春秋战国之际,一种极具趣味的字体突然兴起,构成了 汉字字形演化历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次授课内容小结:
第一节:笔画性变化(重点)
一、笔形变异 1、运用统一的形态元素 2、在统一形态元素中加入另类不同的形态元素
3、拉长或缩短字体的笔画
二、笔画共用 第二节:具象性变化(重点) 一、直接表现 二、间接表现 第三节:装饰性变化 一、飞白书 二、鸟虫书 三、吉祥装饰字 四、写本装饰字
单元作业:
时间:10分钟
要求: 根据笔画共用原理寻求新的构成形式; 头脑风暴法,要求一定数量。
第二节
具象性变化
根据文字的内容意思,用具体的形象替代字体的某个部分 或某一笔画,这些形象可以是写实的或夸张的,但是一定要注 意到文字的识别性。
返回目录页
一、直接表现 运用具体的形象直接地表达出文字的含义。
作品赏析
教材:《字体设计》 沈卓娅 编著 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第二章
文字发展史 字体设计概述
第三章
字体的绘写
字体设计基础

2.
按文字类型分
按文字类型分为以汉字为代表的方块字体系和以拉丁字母为代表的 字母体系。
• •
汉字按形成年代可分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 行书、宋体和黑体等字体。 拉丁字母按形成年代可分为:楔形文字、埃及文字、腓尼基文字、罗 马体、无饰线体、哥特体、方饰线体和手写体及自由风格
3.
历届方正奖字体设 计大赛赏析
前言: 中国有五千年汉字文化,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有 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中文印刷字体设计大赛 的举办,意在将古老的汉字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手 法相结合,以促进印刷字体的创新,丰富印刷字体的 种类,提高中文书刊、报纸等各种印刷品的质量,藉 此推动中文电脑字体设计的发展。
图1-15 草书
图1-16 楷书
图1 - 1 8 新疆维吾尔族建 筑装饰文字——“寿喜” 图1-17 创意字体
图1-20 标准字
图1-19 装饰文字
图1-21 字体设计在 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图1-22 字体设 计在标志设计中 的应用
图1-23 字体设计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 的应用
图1-24 字体设 计在电影海报中 的应用
图1-26 史前陶器上的 契刻记事符号的复原
(3)图画记事 象形文字是人们运用图形来表 达思想感情和帮助记忆的符号。
图1-27 图画记事复原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图形文字
(3)文字的成长
在记事图画的基础上,用经过简化的图形作为符号来代表 语言中的词。这样就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字——表形文字。 表形文字在字型上保留对实物的直接模拟特点。
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
中国沧源岩画
1、字体设计的概念
• 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用文字作为视觉语言,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五行中水 元素的理解,表达出了形和意的深刻内涵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无声的语 言,是人类记事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推动着文明的进步。 在文字的使用中,各地区伴随着各时期的文化和经济特征的差异,出现了各种文字 书写形式,同时在人类审美需求的推动下,人类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不同的文字 书写形式。 文字的书写形式即字体,从造型的角度理解,字体就是文字的形体特征。字体 设计在《商业用语》一书中解释为:文字的造型设计、书写表现行为或技术以及所 表现的文字的情感。从造型角度看,字体设计是对文字的形、结构、笔画的造型规 律、视觉规律和书写表现的研究,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功能,将视觉要素的构成作 为主要手段,创造出具有鲜明的视觉个性的文字形象。
字体设计 第一章

水中之鱼
钓鱼
抓鱼
人
大 女 又 目 木 水
耳 口
齿
日 月 草
戈 户 门
图1-1 甲骨文
二、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出现了青铜器上的钟鼎文和石鼓上的石鼓文,均称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均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 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 脱离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图1-2)
图1-7 草书
八、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版镌刻的方向发展, 出现了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宋体字发端于雕版印刷的 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 几百年来,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长宋、扁宋、仿宋等多种变体。这些新生的字 体,都是应雕版印刷和传统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而产生的。近代西方印刷术传入我国后, 在西方文字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等多种新的字体。然而,由于宋体字既适用 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 的主要字体。(图1-8、图1-9)
第一章 字体设计概述
文字,是人类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由 简单而复杂,逐步形成了科学而又完美的规范化程式。它既具有人类思想 感情的抽象意义,又具有结构完整、章法规范、变化无穷的鲜明形象。尤 其是象形文字,更是抽象与具象的紧密结合,其文字本身,也可以说是一 种完整的美术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作为历史、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其内涵变得越 来越丰富,其表达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它早已超越了记载、阅读概念的 层面而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形式以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态出现在了我们的生 活和设计中。几乎所有的视觉艺术表达作品都少不了文字,如广告设计、 包装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等。现代的艺术表达 使文字作为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段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文字设计日 益受到社会信息传达和艺术审美表达的重视。面对新的文字现象,字体设 计的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必须随之有一个较大的突破能使文字的设计更 好地服务于信息的表达。字体设计作为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有着 其他设计元素不可取代的设计效应,它是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字体设计 分为汉字设计和拉丁字设计两大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字的由来
(1)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用一根绳子或是用多根 绳子交叉打结,是一种表示、记录数字 和简单概念的记事方法。现今发现用结 绳记事方法最早的是南美洲的秘鲁印加 人的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具有代表性 的原始记录方法,世界各地很多民族运 用过。我国的高山猿人、藏族、怒族等 生活的某些地区至今依然有结绳记事的 习惯。
1. 文字的由来
早期的人类由于生产工具简陋,个人生产能力低,需要联合成团队,以群体的 力量与自然斗争,进行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互相沟通配合,产生了 语言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如吹号角、击鼓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实践 知识和生存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些知识和经验需要为后世子孙保留,同时,为 了与更远地方的人交流,就需要各种记录信息的记事方法,于是出现了结绳记 事、契刻记事和图画记事等方法。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设计字体的应用范围和表现手法 不断拓展。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的出现, 为设计字体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商业的 高速发展,加速了设计字体的应用效率和使用范围,如品牌中的标准字 体、广告中的创意字体、生活中的装饰字体等都在日新月异地飞速更新。
图1-35 象形文 字
图1-37 石 鼓文
图1-36 殷商甲 骨文
图1-38 金文
小篆: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为了书 写记载方便,由李斯等人以秦文字为基础,对六国的文字进 行整理加工、革新和总结,创造了小篆。这种新的书体形式 集六国文字之优,字体修长,结构严谨,笔画圆转,无硬方 折,代表作品有《仓颉篇》(李斯书)、《爱历篇》(赵高 书)。 隶书:隶书相传为秦始皇时期狱吏程邈所创。它书写快捷,适 合手写。其初期只在下层官吏和民间流传使用,不能登大雅 之堂,故称“隶书”或“秦隶”。隶书可分为秦隶和汉隶, 秦隶是小篆向汉隶过渡的字体,汉隶为官方正体文字,书写 便捷,是完全成熟定型的隶书,其特征是字体扁平,波磔明 显,撇捺两边分散,故又称为“八分书”,代表作品有《曹 全碑》、《张迁碑》。
图1-33 西安半坡彩陶刻画符号
图1-32 仓颉像
图1-34 大汶口陶器刻画符号
书法字体
甲骨文: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它是商朝后期 书写或刻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王室贵族占卜的记录。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充满着畏惧和神秘,认为世界 是由神来主宰的,各种疾病、生育、战争都寄于神的意旨,凡事皆占卜。 甲骨文的文字有的用刀直接刻成,有的用毛笔书写后再刻,然后填朱砂以 便久存。至今为止,出土的甲骨共有15万片之多,能确认的字两千个左右, 字体有直有曲,以横竖斜角线条组合为主,错落自然,充满生机。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最 古老的象形文字,有数 千年的历史,其中有两 次大的改革:
第一次是秦代大规模的 文字简化和统一;
第二次是1956年~1964 年我国政府简化文字笔 画,成为现在中国内地 使用的“简体字”。
(1)汉字的演变史 关于汉字的起源,说法很多,主要有“结绳记事说”、“河图八 卦说”、“仓颉造字说”等。 “河图八卦说”源自《易· 系辞》,其曰:“伏羲仰观象于天,俯 视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 卦,以通神明之德,可类万物之情。” 对仓颉造字说,鲁迅在《门外读物》中作了科学而精确的分析,讲 道:“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 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 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 可见,仓颉可能不是指具体的人,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代称,所以, 汉字的真正起源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后,经过史官和巫师的整理, 加工而成。所有结绳记事说、河图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只能作为文字 起源的传说。 然而,以传世的实物看,文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遗址和 大汶口文化遗址的陶器上的“文字符号”样式,原始刻画符号具有绘 画和文字的双重性,可以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文字的演变史
训练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系 统地了解汉字、拉丁文字和数字的起源、发 展、演变过程,从中总结字体设计的风格和 变化规律,为以后的字体创意设计打下良好 的基础。 课题时间 —4课时。 作业要求 —(课外)搜集汉字演变史中各 个时期的代表字体各一幅,并分析其各自的 字体特点;搜集拉丁文字和数字文字在视觉 传达设计中运用的各种不同字体,共提交10 幅。 参考书目 —《汉字设计》(陈原川);全彩 中国书法艺术史》(刘守安);《文字设计 基础教程》(加文·安布罗斯、 保罗·哈 里斯 著,封帆 译) 。
•
•
图
图
形美 文索 字布 达 米 亚 楔
图 图 1-31
中 国 甲 骨 文
1-28 1-29
形古 文埃 字及 方 尖 碑 象
文 字
1-30
玛 雅
2.文字的演变史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因各个地 区、国家的历史、文化不同,文字的形式 有很大的差异,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和 玛雅文字,这三种古老的文字在历史的风 尘中都相继消失,但它们都是世界文明的 根基,对后世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影响。 通过演变,现今形成了以汉字和拉丁 字母为代表的两大文字体系,汉字是世界 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拉丁文字是国际 通用的文字,两者都起源于图形符号,但 因几千年的演变使其各具不同特色。 另外,不可忽略的是阿拉伯数字,它 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通用的文字,其在设 计、生活等各方面运用广泛,象征意义浓 厚,形成了数字文化,在文字史上有其特 殊的重要地位,故在本书中作为独立部分 探讨,并阐释数字的文化象征意义。
设计字体
设计字体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已有“鸟虫书”、“龙书”等由 图案所组成的趣味性设计字体,或称为花文字,汉代著名文学家许慎把 字体分为六种,其中之一就是鸟虫书,可以看出当时设计字体影响较大。 在不同时期还出现有蝌蚪文、凤尾书、芝英篆、金剪书等不同类型的鸟 虫书,在民间也有很多,如“喜”字、“福”字装饰字体等,都是设计 字体古老的表现形式。
图1-43 今草
图1-44 狂草
图1-45 行书图
印刷字体
宋体:宋朝庆历年间(1041~1084 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由于使用雕 刻刀对汉字形体的操作,产生了一种横细 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体,因起始于宋朝 即被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主要有仿 颜体、柳体和仿欧体、虞体。到明代,在 宋体基础上演变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 正的明体字,当时民间流行的洪武体字形 扁平,后来一些刻书工匠在刻书的过程中 又创造出肤廓字体,其笔画横平竖直,规 范醒目,便于阅读,因此广泛应用,至今 还很受欢迎,这就是现在所普遍见到的宋 体,为与后来出现的仿宋体区别,也称老 宋体,台湾人称之为明体。印刷字体还有 楷体、仿宋体、黑体。印刷楷体,笔画端 庄、波磔势少;仿宋体是近现代对宋体的 改良,工整清秀,笔画粗细一致,起落笔 有笔顿,横斜竖直有楷书的味道。
图1-26 史前陶器上的 契刻记事符号的复原
(3)图画记事 象形文字是人们运用图形 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帮助记忆的符 号。图画记事是结绳和契刻记事 不能满足人类的表达后出现的, 人类在岩壁上画出一些图形,以 记录生存经验或一件事,远在两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岩壁上 就绘有各种野兽和人类狩猎的情 景,这些往往都是通过写实的图 形记录信息。
图1-25 秘鲁印加人结绳记事
(2)契刻记事 在古代,契刻主要是记录数目和事件 ,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讲 道:“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此种 记事方法运用最广泛。 数目是人们 最容易引起争端的事由, 为了数目 的准确记忆, 人们把它雕刻在木片 和竹片上,作为记忆,汉字的“契约” (意为“刻而为约”),就是契刻记事 的延伸。
图1-48 “寿”字会意装 饰字体
图49 创意 字体
(2)拉丁字母演变史 拉丁字母从A至Z总共26个拼音字母,最终形成于地中海东岸,它的东北有苏 美尔的楔形文字,西南有尼罗河的象形文字,是两大文化之间的走廊地带,这里居 住着北方闪米特人的一支腓尼基人,是他们创造了字母;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与拉 丁字母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在这些文明消失时,周围地域受到了不同的影响。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现伊拉克境内),是最早的 文字发祥地之一。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灿烂文明,它是图形文字发展百年积 淀的结果,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最终形成,此后逐步演变成表词音节文字。当 时因为连年征战,统治者要歌功颂德,经常碰到一些专有名词,为了区别,便开始 使用发音符号,这样发音符号较表意符号有了进步,逐步用楔形符号代替了象形符 号,最终确立了楔形文字。随着文化的传播,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也逐渐使用这种楔 形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这种文字成为当时两河流域国家之间的通用文字,与 埃及往来都有楔形文字书写的书信,条约也用楔形文字,影响很广。后来伊朗的波 斯人由于商业的发展,对楔形文字进行改进,并使其逐渐变成较先进的抽象文字。 埃及文字:据捷克学者赫罗兹尼考证推断,埃及文字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产生。埃 及最早的文字也是象形文字,后来逐步产生音节符号,在古王国时期,埃及人发明 了24个辅音字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也是后来腓尼基字母产生的基础,而腓 尼基字母又是希腊字母文字的基础。
大篆:公元前9世纪,周宣王的吏官史籀对文字进行了改良整理,产生了大篆。 金文、石鼓文都属于大篆字体。大篆意味浓厚,古朴稚拙以周宣王时期所作 石鼓文为代表。金文是指铸造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时称铜为金,故 曰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刻在石鼓上的铭文称为石鼓文,商周时期金文风 格流畅瘦劲,雄强奇伟,凝重浑穆 ,劲气内敛,代表作品有“司母戊 鼎”“大盂鼎”“毛公鼎”。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国地理位置和习惯差 异,金文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大致可分为齐金文、楚金文、秦金文。其中秦 金文风骨嶙峋,有兀傲强悍之气,集大篆之成,为小篆之祖,在书体发展上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图1-27 图画记事复原